“四化”基金观察|新型工业化基金:从三个投资方向看贵州工业发展趋势

“四化”基金观察|新型工业化基金:从三个投资方向看贵州工业发展趋势
2023年10月30日 10:30 当代先锋网

编者按:近年来,贵州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设立“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持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为开创贵州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即日起,贵州日报天眼记者将持续解析“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在“四新”“四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资料图资料图

新型工业化基金

从三个投资方向看贵州工业发展趋势

  “最初是投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现在更关注优势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集中力量助力构建上中下游有效衔接、功能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体系。”最近,拿到今年最新的投资数据后,贵州金控集团新型工业化基金副组长、贵鑫瑞和公司副总经理李德祥开始新一轮的项目分析。

  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2021年以来,贵州省级财政出资设立新型工业化基金支持全省工业发展,基金委托贵州金控集团作为出资人代表,其下属贵鑫瑞和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

  目前,新型工业化基金围绕“六大基地”,累计完成投资103个项目。从其投资地区、项目、金额可看出贵州目前工业产业发展的重心和走向。

 中伟兴阳磷酸铁产线建设现场 中伟兴阳磷酸铁产线建设现场

积极响应“强省会”行动,聚焦重点区域舞活“龙头”

  从今年上半年投资区域来看,工业化基金延续前两年的投资方向,已投项目有一半集中在贵阳贵安。

  过去两年,新型工业化基金积极响应省内“强省会”行动,支持强化资金要素保障,省内投资金额占比最大的为贵阳市,占比46.68%。

  在产业链的延伸和重构过程中,新型工业化基金推动省会城市成为贵州新型工业化版图上重要的增长极。

  近年来,贵州实施“强省会”行动,引进宁德时代比亚迪、容百锂电等新能源巨头产业赴黔布局,其中比亚迪、容百锂电贵州板块总产值已突破50亿元。其产业链上的新材料企业迎来高速增长,成为基金投资热门项目。

  安达科技是行业内最早一批实现磷酸铁-磷酸铁锂一体化研发生产的企业,企业在2020年至2022年迎来高增长,企业营收从近9000多万元增长至65.58亿元。

  根据企业规划,“十四五”期间,安达科技将力争实现总产值突破520亿元、税收突破21亿元、稳定就业超过6500余人,为“强省会”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安达科技新厂区安达科技新厂区

  为助力企业扩大发展版图,今年上半年新型工业化基金通过追加投资支持,助力安达科技于3月23日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实现贵州省北交所挂牌“零突破”,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强省会’项目,可以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增强政府服务能力。”李德祥说。

乘云而上,助力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增长

  政府引导性基金投资领域,主要是围绕地方政府产业规划所确定的重点产业方向。

  数字经济时代,贵州明确要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增值、数据交易、应用软件等,贵阳贵安将呈现千亿级的数据中心产业市场,为东部乃至全国提供高质量的云服务。

  数据显示,两年多来,新型工业化基金所投资大数据电子新兴产业项目38个,投资个数为十大工业产业之最。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工业化基金除了通过母基金直接投资方式,还通过会同其他产业资本共同设立专项基金的方式投资全省大数据产业。

  创新赋能大数据基金是其中一项子基金,最初设立规模20亿元,定位就是依托全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和区位优势,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主攻方向,全面开展投资支持工作。

  目前,该子基金累计投资的大数据领域项目已吸引近300名大数据领域高端人才常驻本省,直接或间接解决就业岗位约1000个。

  在产业赋能方面,通过基金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了独角兽企业“马蜂窝”以及大象慧云、熠品等一批省外企业落地贵州,助力贵州交通物流、医疗服务、旅游和税务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繁荣贵州大数据产业生态。

  据悉,今年创新赋能大数据基金拟扩大认缴规模,其它社会资本方同步进行增资,进一步助力贵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科创城算力中心大数据科创城算力中心

抢抓“风口”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

  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入选,这是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首次跻身进这一重量级榜单。

  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势头发展迅猛,根据多家上市企业2022年财务年报披露,贵州投资该板块的三家头部企业——中伟股份振华新材、安达科技营业总收入就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接近90%。

  紧抓“双碳”战略机遇,新型工业化基金积极助力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行业等“风口”产业发展。

  以中伟兴阳储能项目为例,基金在2021年投资3亿元,2022年追加投资6亿元,用于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项目,截至目前,项目建设进度已完成80%。预计今年年底前投入试生产,达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超38亿元、带动新增就业超1000人、年均缴纳税金超4亿元。

  今年上半年,新型工业化基金继续追加投资6亿元,助力企业从“延链”角度推进新产线建设,规划产线为新增8万吨第三代磷酸铁产线、2万吨磷酸锰铁产线、3万吨磷酸铁锂产线、2万吨磷酸锰铁锂产线、4万吨退役锂离子电池及处理4万吨磷酸铁锂黑粉综合循环回收产线。

  “一方面是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推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是贵州矿产资源丰富,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投资回报十分可观。”李德祥说。

  围绕产业链,新型工业化基金在打通和强化上下游产业链条基础上,实现部分产业链条零的突破。

  2021年,新型工业化基金投资上游贵州磷化新材料科技公司,助力区域更好发挥磷资源丰富优势。2022年,中游投资贵州凯金新能源科技等新材料生产企业,为企业保生产、保交付提供有力资金支持。2023年,投资贵州航盛年产3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打破全省新能源电池材料中电解液“零产能”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为加快推进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打造集约集群产业延链强链,去年,省工信厅在工业化基金的基础上又出资设立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给予重点支持。

  两年多来,新型工业化基金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产业约占基金总投资的三分之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亚丽

  编辑 管云

  二审 张恒新

  三审 孙晓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07 夏厦精密 001306 --
  • 11-02 中邮科技 688648 --
  • 10-30 联域股份 001326 41.18
  • 10-30 美心翼申 873833 10
  • 10-27 前进科技 873679 13.9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