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主持编写《新华字典》

叶圣陶主持编写《新华字典》
2023年10月19日 02:01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 商金林

  《新华字典》肩负着“学习文化”“扫除文盲”以及规范现代汉语等重大使命,是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后,就把《字典》的事提到议事日程上。为了编纂和出版好这本《新华字典》,还专门成立了“辞书社”。从叶圣陶日记可以看出,他对这项工作抓得很紧。叶圣陶主持编写出版《新华字典》的功绩当永载史册。

  把《字典》的事提到议事日程上

  作为出版总署副署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叶圣陶的名字是和新中国第一本语文工具书《新华字典》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关于这部《字典》的来源,可追溯到1949年5月6日,是日日记记:

  傍晚,魏建功来访,谈渠与同气四人计划开明编字典之事。其字典注重于活的语言,以声音为纲,一反从前以字形为纲之办法,的是新创。有计划书甚长,各点余大多同意。唯须用工作人员至少五人,又有五位主编者,历时又恐不会甚暂,如此规模,是否为开明所能胜,余未敢断言。此须俟上海解放之后,南北通信商量,始可有所决定也。偕建功小餐于灶温,杂谈语文方面之近时现象,甚畅快。九时归。

  魏建功等本打算为开明书店编《开明字典》,叶圣陶因为工作太忙,再加上顾虑到开明书店难以承受,就把这件事搁了下来,但一直放在心里。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担任了出版总署副署长,就把《字典》的事提到议事日程上,不过不叫《开明字典》,而是赋予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叫《新华字典》。

  专门成立“辞书社”

  为了编纂和出版好这本《字典》,还专门成立了“辞书社”。叶圣陶1951年1月6日日记记:上午“与建功谈辞书社事”。“辞书社”即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辞书编纂机构——新华辞书社,成员有魏建功、萧家霖、孔凡均等一批语言学家。从叶圣陶日记看,新华辞书社应成立于1950年9月。但酝酿的时间较长。叶圣陶1950年6月19日日记写道:

  下午,建功来,北大汤校长已允其解除系主任之职,来我署主持辞书社。因商如何谋此社之建立,首要在延致人员,此事由建功任之。

  7月20日记:“建功以下午二时半来,谈至五时,无非关于辞书社之事。”8月2日记:“辞书社之工作者今日开始到局工作,仅两人耳。建功尚未工作。”9月10日日记记“傍晚,与辞书社全体同人会餐于萃华楼,为此社成立一周年之纪念。”1952年8月19日记:“余与萧家霖、张克强、杜子勤共谈。彼等已编成《常用字用法举例》,即可付排。辞书社成立已将两载,此为第一种出品也。”辞书社社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魏建功。1952年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后,辞书社转隶人民教育出版社,后改称为人教社辞书编辑室。其主要任务是编写《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从酝酿到出版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新华字典》肩负着“学习文化”“扫除文盲”,以及规范现代汉语等重大使命,是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叶圣陶日记可以看出,他对这项工作抓得很紧。且看他的部分日记:

  1950年9月2日 建功邀余与字典社同人共谈,就已写成之数字而为讨论。新参加者有萧君夫妇二人。谈次,觉诸人所见均齐,所撰字典当可胜常一等。六时散。

  9月6日 与建功商字典之注释。教部以简体字表嘱提意见,余与建功皆主简体字仅便于书写,本体仍须认识,否则但识简体者即被摈于种种现成书籍之外。故简体字仅能取已有者而挑选之,不必另行创造,每字必简。教部颇有自作仓颉之想,是为我人所否认也。

  1951年1月6日 与建功谈辞书社事。诸君所书之稿,曾以一部分油印本发送各方评论,回来之意见颇多,须汇合而考校之,择其善者,以改良我社之编撰方法。总期将来出书,于一般人之语文学习有所助。

  1月15日 与建功、萧家霖谈辞书社事,决加添人员,加劲工作。此于语文运动颇有关涉,辞典确定语汇之意义,并示其用法与限度,当可稍免语文之混乱。

  1月18日 上午,与辞书社同人会谈,商讨小字典之编法。决定此字典以小学教师为对象,使其了解字义,并及用法与限制。逐项讨论,各有解决,谈半日而未完,俟他日续谈。

  1月20日 与辞书社诸君共谈。据所写稿子为讨论,研究其字之义类与用例,颇有兴味,较之一般开会,意义多矣。

  3月10日 上午与建功、家霖、子劲三位共同讨论字典稿,期于讨论中发现必须遵循之体例。

  4月16日 看字典之缮清稿十余页,一一提出修改意见。辞书社所编字典尚非敷衍之作,一义一例,均用心思。唯不免偏于专家观点,以供一般人应用,或嫌其烦琐而不明快。深入浅出诚大非易事也。

  4月27日 午后两点半参加辞书社之工作会议。小字典初稿已写成,凡收六千字。今后工作为修订初稿,期其美善。叔湘曾提意见,于稿样批驳颇多,今日即据叔湘之意为讨论。同人之认识各有增进。五点半散。

  8月29日 下午三时,辞书社开社务会议。小字典初稿早成,现加以修订,进度甚缓,求其加速,拟调整同人之工作。此外讨论事务方面问题,至五点半而毕。

  11月29日 (上午)十时,教育社编审部全体为会,听语文组、历史组、辞书社三单位检查工作之典型报告……萧家霖谈其社检查字典原稿之情形,亦有思想性不够、科学性欠缺等弊。诸稿余亦看过,多数毛病亦皆忽过。于此可见作稿必须共同订正,依靠群众确有好处。今日之会,虽所谈三门各不相同,亦足以互相启发,大有益也。

  午后一点半,仍为语文讲习。会散,辞书社开社务会议。谈事甚多,主要者决定字典以明年六月完稿,年底出版。尚须随时督促,鼓起大家之积极性,方克有济也。

  1952年3月15日 晨,建功来谈。渠以参加北大教师结合三反之思想改造运动,久未来社。为余谈北大同人自我检讨之经过。余告以辞书社须研究整顿,方可做出成绩。

  7月10日 上午看公文,看辞书编辑室重新改定之字典稿十二页。此是三反运动开始后经组内同人重定体例而后改定者,看来亦无多长处,不甚解决读者之问题。建功因受同人批评谓其不走群众路线,今乃一变其道,众以为应如何即如何。余则谓博采众意固重要,亦必须有领导乃可。否则大家杂凑,成稿固易,而拿不出去,亦复徒劳。我社经教部与北大商量,请建功专任此间事。两年以来殊无成绩,外间需要字典甚急,迄无以应之。

  下午到社,看杂件治杂事,绝无闲刻。建功来谈,约略告以余之意见,建功答语不得要领。明后日再细商。

  7月11日 晨间建功来谈辞书编辑室事,邀灿然共谈。灿然谓观今次印发之一部分字典稿,仍嫌对象不明确,究竟供何等人翻阅,解决何等人之疑难,殊无所主。体例亦未明定,何取何舍,孰详孰略,皆以意为之,殊无准绳。渠意先就印发之稿修订若干条,共同商定,作为标准,供随后修改定稿之参考。灿然之意固不错,但编辑室十数人,能执笔者实极少,建功与家霖皆不动手,唯事审订,欲求成稿之完善,实甚难。

  (下午)到社,建功、家霖来谈字典事,琐琐不集中,同于闲谈。

  7月16日 上午看小字典两种,跳页抽看,不过各十余字而已,摘记其未妥处,供出版管理局诸君参考。迩来学文化之风甚盛,农民经土改之后,要求认字,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推行,工厂与部队纷纷传习。识字之后,自需看书,看书乃要求字典。部队中尤为急切,东北军中谓但能指出某种小字典较为切用,彼处即需二十万册。出版管理局遂谋挑选较好者二三种,作内部之介绍,俾出版行政管理机关、业余教育机关、发行业机构知之,以便掌握。已选出三种,介绍简文亦已写就。然余观此两册,毛病颇多,或不能予读者明显之概念,或语焉不详,虽不云错,亦未全对,或用语艰深,不易使读者领会。总之,初学者得之,固以为得所依傍,实则未能解决问题,或仅在解决与不解决之间。市上小字典当在百种以上,大家抄来抄去,猜想皆此类耳。出版家喜出小字典,视为商品,未能多为读者着想。我社有鉴于此,故成立辞书社,而编辑将两年,迄未完稿,思之实为焦心。

  7月29日 今日以上午到社,与建功家霖诸君商《常用字用法举例》之初稿。教部公布之常用字一千五百,又益以较常用者五百。虽无明文规定,各地推行扫盲往往据之。叔湘因建议不妨以此两千字配合成常用词,供之于初识字者,一为识字之助,二为“写话”之资。叔湘谓一望而知者,但举其词即可;其义较难悟者,其用较难明者,则造成短语或句子以表之。余深然其议,即与诸君共商,大家以为其事应为,即为突击,期以短期完成之。初稿写成已数周,持以与识字班、工会学习组、部队文化班观之,群众颇有修改。如原稿“眉目”一词,以例语“找不到眉目”表之,群众不晓。后经说明,一人曰:“那我懂了。你若说‘事情有眉目了’,我早就懂了。”彼之改语,确比原稿为胜。今日共商,以叔湘批评之意见为据。结论为不求完备,最须精当,一为切合初识字者之需要,二为现成、明确,不牵强附会。已成之稿犹嫌其多,宜加删汰。至于体例,固须讲求,然不宜过于繁密,初识字者亦无所依赖于编辑体例也。谈毕,余即至总署。

  1953年1月18日 星期日。往访叔湘,知动身当在月外。与谈字典事,叔湘提出若干意见,谓建功、家霖诸君之字典必当修改,始可问世。次谈及领导方法,断言我人于出版工作方面实不善领导。我人之想法不出二途。一为得好手而信赖之,任其自己挥洒。一为任人家写出毛坯,自己不惮烦劳为之修订。二者皆不合今日之工作作风,或为高拱无为之官僚主义,或为辛辛苦苦之官僚主义而已。余谓余亦深知其弊,但无由转变,将奈何。谈一时许而归。

  1月19日  一点半到社,安亭来谈,告我以各组讨论计划之情况……余又为安亭言,字典总觉拿不出去,尚须修改。渠言当与字典室同人开会商之。昨日字典室邀可为字典之读者对象者十数人开会,彼辈于字典稿所下评论,亦有可采云云。

  1月26日 饭后偕彬然同至社中,彼访萧家霖,谈其对《新华字典》之评议。

  2月24日 下午到社,依预约与辞书室同人共谈,外加文叔、黎季纯二人。余谓字典编辑二年有余,迄今体例未定,皆由当初疏忽之故。当初于工作中找体例,想法原不错,但后来未能规定若干条体例,使大家明确共循,则领导人之过,余与建功应负其责。次言我人之字典为应读者之需,总得为读者解决问题,虽不能尽善尽美,终当有多少优点。以故余主延迟定稿时期,至六月底为止。室中同人近以《工人日报》之一篇文章为例,摘出其中主要用词,视字典中是否都予解决,结果漏列者有之,已列而解释未周者有之。此一工作若从早为之,即于取材方面大有裨益,今宜补作,限定一段短时期为补益之事。次略述余对于原稿之不满意处。大家颇能虚心讨论,于原稿之缺失与改订之方,似有所领会。

  6月29日  下午到社,三点与字典室、总编辑室、出版部十余人为会,商量字典之排印出版问题。此虽一小字典,而为之将三年,今年第四季必可出版。于版式、装帧、校对、宣传各方面皆有所计划。少甫之意,将以此书试验计划出版之成绩,于此获得经验。会毕已六点。

  7月17日 叔湘来谈……顺便谈及我社之字典,谓其质量不高,以国家出版社出此字典,恐难餍外间之要求。余闻而怅然,但势已至此,非发排不可,而以今日编辑同人之水平,即再加修改亦莫能更臻美善。

  下午到社……至建功室中,商量字典之排版格式,复告以叔湘之言。建功意谓此字典仅属草创,总算脱了窠臼,不如其他字典之抄来抄去。至于求其精纯正确,无懈可击,只得俟诸异日。

  7月29日 又看字典稿……至此,字典稿全部看毕。此稿经同人屡次改易,最后由建功与余校阅,复作修改,用力不为不多。然下断多凭直观,未作深入之研究,错误处不当处必不少。且俟问世而后,经比较多数人之批评,再作改订耳。

  10月13日 上午看两种文稿。一种为孙功炎之讲稿……又一种稿即《新华字典》之凡例,出于建功之手笔。条数颇多,每条又言之琐琐,道编辑之甘苦,而达意不甚明畅,将使读者望而却步。余为签注意见十余处,希望扼要从简,针对读者立言,不须语读者之意即不必说。

  1954年1月22日 至辞书编辑室,与魏、萧、恽三君商补救错误之办法。尚有二十万册未印,可以改版。已印之三十万册只得刊误矣。所谓错误,系于“国民”下解作“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当时油印分发原稿,多数人看过,余亦看过,未经发觉,仅恽一人曾标明应改动,而萧君等未之改。

  由此可见,这部《新华字典》从酝酿到成立出版机构,从调派人员到确定编制,从收集相关资料到拟定编写宗旨和体例,从“注音字母音序表”“凡例”到每个“字”的注解和插图,以及附录的《中国历代纪元公元纪年表》《各国首都、面积、人口一览表》《各国本位币名一览表》《重要纪念日及节日一览表》《中外度量衡表》《化学元素表》《笔形部首检字表用法说明》等,可以说每一个字、每一个音标、每一幅插图,都是叶圣陶和编纂人员一起“打磨”、反复斟酌之后写(画)出来的。短短几年里,叶圣陶日记中竟有128天写到《新华字典》。读他的日记,《新华字典》的编写过程历历在目。他主持这一工作所面临的困难、遇到的烦恼,以及他为《新华字典》付出的辛劳,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可以这样说:没有叶圣陶,就没有《新华字典》。《新华字典》是第一本完全用白话释义的字典,严谨、规范、图文并茂。虽说在思想性、科学性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仍不失为新中国辞书编纂史上的开山之作,如今通用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就是在新华辞书社的《新华字典》的基础上修订的。叶圣陶主持编写出版《新华字典》的功绩当永载史册。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5 百通能源 001376 --
  • 10-23 上海汽配 603107 --
  • 10-20 并行科技 839493 29
  • 10-20 惠柏新材 301555 22.88
  • 10-19 德冠新材 001378 31.6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