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集中领罚单

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丨北京报道

又见券商罚单频现!

“对券商来说,监管政策真是越来越严格了。”中部地区一中小券商研究人员张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2023年前三季度,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对券商违规行为重拳出击。

9月28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对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的决定》。经查,证监会发现中信证券在担任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智慧海派科技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财务顾问过程中,存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格等四大违规问题。

这只是冰山一角。业内人士分析称:“强监管背景下,监管机构对证券公司的违规行为严格执法,处罚力度和频次逐年加大。尤其券商研报成为监管层重点关注的方向。”

前三季度券商集中领罚单

张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严监管环境下,各个券商针对风控和合规制定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但仅从防风险的角度看,尽管券商内控要求都非常严苛,但是离监管层提出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7月25日,证监会召开2023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把关责任,加大对第三方配合造假惩治力度。

从前三季度处罚的频次和罚单密集程度看,监管部门明显加强了对券商违规行为的查处。

5月以来,仅上海证监局辖区,已经有申万宏源、申港证券、野村东方、民生证券、国泰君安等多家券商和相关分析师受到监管处罚。8月25日,浙江证监局和福建证监局不约而同披露了7张监管罚单,均指向券商违规业务。

9月6日,证监会连开13张罚单,涉及国信证券西部证券华西证券、华创证券、中德证券、中天国富等6家券商及相关责任人。其中,证监会对中天国富证券采取监管谈话措施,对国信证券、华西证券、西部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对华创证券、中德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

从划分业务类型看,前三季度近150张券商罚单中,跟研报相关的罚单最多;其次是跟投行业务相关。

有市场分析称,跟2022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券商投行业务罚单数量虽有所减少,但严监管态势不减,重罚追责仍可见。

以被重罚的广发证券为例,9月22日,证监会认为公司在为上市公司美尚生态2018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提供保荐服务的过程中,广发证券存在未勤勉尽责地对美尚生态的发行申请文件进行审慎核查、出具的保荐书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等违法行为。

最终,广发证券收到证监会处罚,合计罚没1021.7万元;同时对两名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5万元罚款。

一位券商研究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强监管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这势必会强化对券商全业务领域的监管。”

研究部门成罚单重灾区

《中国经济周刊》梳理发现,前三季度券商研报是监管的重点方向,券商研究部门也成为罚单的重灾区。罚单处罚人员既有明星分析师,也有负有管理责任的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如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国泰君安及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所长贺燕青等明星分析师。

今年6月下旬,上海证监局披露了国泰君安以及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等人的罚单。

上海证监局表示,经查,发现国泰君安关于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查的制度规定不完善,未建立有效的证券研究报告市场影响评估机制,未对某证券研究报告相关敏感信息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进行审慎评估,决定对国泰君安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同时,被处罚的还有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上海证监局在公告中表示,黄燕铭作为研究所所长,对于国泰君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负有管理责任。黄燕铭因此被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实际上,自2022年证监会对券商研究业务进行“双随机”检查,今年以来,已有数十家券商因研报违规事宜,被各地监管部门密集开出罚单。“双随机”是指监管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并随机抽取检查对象。

6月初,上海证监局对5名券商分析师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深圳证监局集中发布5份涉及券商研究业务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家证券公司及6名分析师被点名。

7月初,天津证监局开出2张罚单,“剑指”渤海证券存在研报业务制度不完善、质量控制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并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出具警示函。同月,江西证监局连发3张罚单,指出国盛证券在发布研报中存在业务管理不足等问题,并对国盛证券出具警示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上述罚单发现,内控制度不完善、研报制作审慎性不足、研报业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问题受到监管重点关注。

今年5月,监管部门向券商下发了《关于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双随机”现场检查情况的通报》显示,从检查情况看,行业总体研报业务合规水平和专业能力较好,但也存在部分公司制度建设不完善、执行不到位,部分证券分析师研报制作专业性、审慎性不足等问题,后续监管部门将对相关违规机构和从业人员从严问责。

“现在分析师和研究所对研报发布管控非常严格,可谓战战兢兢,生怕出现纰漏被罚。”多位券商分析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如果因为研报纰漏问题导致监管处罚,这会对券商研究所造成巨大打击。一方面券商分析师遭处罚的记录成为伴随其一生的‘污点’,或影响其未来职级晋升;另一方面券商研究所遭受处罚后,尤其一些影响券商行业评级的违规行为,有可能阻碍研究所未来长远发展。”

针对部分证券公司研报业务内控薄弱环节、部分证券分析师等从业人员合规意识淡薄等问题,监管部门也重申了4点法规规范要求。一是加强研报信息来源和留痕管理,打牢高质量研报坚实基础;二是强化研报制作、审核、发布全流程内部控制,着力提升专业质量和合规水平,压实制作环节责任要求,确保研报专业审慎;三是规范公开发表言论和客户服务活动管控,强化舆情风险管理;四是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和内部问责制度,促进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9期)

2023年第1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2023年第1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5 百通能源 001376 --
  • 10-23 上海汽配 603107 --
  • 10-20 惠柏新材 301555 --
  • 10-19 德冠新材 001378 --
  • 10-12 天元智能 603273 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