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向设施农业要食物

科技赋能,向设施农业要食物
2023年10月13日 13:21 兵团日报

转自:新华网

走进山东省莱西市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智慧温室,仿佛置身“番茄森林”,16万株吊蔓式种植的番茄植株上挂满了果实。这里每年可实现连续采摘9个月,每平方米年产量可达80公斤,是传统温室的6—8倍。

  高产的背后,是众多“黑科技”的集成应用:温室顶部覆盖着超白减反无影玻璃,透光率可达91.5%,自然光照进来,会被均匀地散射到温室各个角落,这项技术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温室内部到处分布着传感器,它们收集植株的生长数据并传输到控制系统,相当于温室的“大脑”,分析后对温、光、水、气、肥等进行智能化调控,不仅实现高产,还能保证产出的每一颗果实都是高品质。

  现代设施农业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依赖进行高效生产的农业类型。6月15日,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在莱西市召开,山东、河北等省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山东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主渠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方向、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主阵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路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红旗介绍,全省60%的蔬菜、80%的水产品、86%的畜产品来自设施农业。

  以科技赋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山东在种业创新上下功夫,实施良种工程、种业振兴计划,设施蔬菜种子国产化率达80%以上,白羽肉鸡、蛋鸡供种能力占全国30%,肉鸭占45%以上;在关键技术研发推广上下功夫,广泛开展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大棚蔬菜“寿光技术”辐射全省的70%、全国的50%;在发展数字农业上下功夫,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了一批“数字化育苗工厂”“智慧连栋温室”,大中型畜牧养殖及加工企业普遍完成全链条数字化改造,海洋牧场、大型深水网箱等基本实现数字化管控。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既要扩规模、提产能,也要充分考虑资源问题、生态问题。在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莱西园区,养殖池整齐排布,池里的墨瑞鳕亲鱼、鱼苗密密麻麻。多年前,这里曾是废弃矿区,企业通过客土回填、土地平整等方式进行环境修复,发展起现代设施农业。“园区所用的养殖水体均来源于矿坑自然储水,通过进水装置、机械过滤、生物处理、回水装置等环节实现循环利用。排放的微量养殖尾水用于智慧温室蔬菜、水稻种植。”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宫庆礼介绍。

  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莱西市水集街道茂芝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采用目前北方地区最先进的葡萄栽培模式——连体式避雨大棚,年产葡萄300多万公斤,年销售额达1.2亿元。在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过程中,茂芝场自然村创新推出“共富公司”模式,整合资源优势。园区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0余万元,村民每亩纯收入10万元左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山东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3 上海汽配 603107 --
  • 10-20 惠柏新材 301555 --
  • 10-19 德冠新材 001378 --
  • 10-12 思泉新材 301489 41.66
  • 10-12 天元智能 603273 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