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王羲之“书圣”地位的《淳化阁帖》

奠定王羲之“书圣”地位的《淳化阁帖》
2023年09月08日 06:15 四川日报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书法作为一种主要依托纸本和绢本进行传播的艺术形式,由于载体本身的脆弱性,很多书法名帖原件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众多在汉字书法史上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书法家的作品,后世绝大部分是靠法帖得以流传的。

      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法贴有宋代的《淳化阁帖》和清代的《三希堂法帖》。法帖的出现既使古人的书法得以流传,并扩大其影响,又为后世之人学习书法提供了范本,对书法的发展、书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淳化阁帖》在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由宋太宗赵炅下令刻印,翰林侍书王著具体负责实施。王著集内府所藏的历代墨迹,首先对它们进行双钩描摹,之后再把它们刻印在石板或者木板之上,最后再次拓印一遍装订成册,这样的册子就被命名为《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1000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其中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九、十卷为王献之书。由于王羲之书法作品品质之优、所占比例之大,《淳化阁帖》的刊刻也最终确立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并由此开启官刻丛帖之端,从而掀起官私刻帖之风,《淳化阁帖》也因此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

      宋仁宗庆历年间,由于宫中失火,拓印《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毁,因而初期的拓本就显得异常珍贵,价值连城。其后,依托初期拓本进行的摹刻、翻刻甚繁,比较有名的包括睢阳袁氏本、顾从义本、潘允亮本,以及本次在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展出的肃府本。

      肃府本《淳化阁帖》刻石,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肃王朱楧对肃王府宋初拓印本《淳化阁帖》的铜磐石摹刻。肃府本《淳化阁帖》刻石始刻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历时7载,完成两面刻文的帖石共144块,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此次展出的其中两块刻石上,刻有张芝的《秋凉平善帖》、崔瑗的《贤女帖》、钟繇的《宣示表》和褚遂良的《潭府帖》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18 爱科赛博 688719 --
  • 09-14 恒兴新材 603276 --
  • 09-14 万邦医药 301520 --
  • 09-11 中研股份 688716 29.66
  • 09-11 飞南资源 301500 23.97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