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折射武汉“中国光谷”科技创新基因

“一束光”折射武汉“中国光谷”科技创新基因
2023年08月08日 12:38 中国质量新闻网

转自:中国质量报

□ 新华社记者 李 恒 王自宸 闫 睿 袁 全

盛夏时节,江城生机盎然。走进位于湖北省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工科技”),激光切割机行云流水般在钢材上雕琢,喷溅出耀眼的火花。

“从首套国产化数控激光切割机,到首台高性能光纤激光器,华工科技已创下60多项国内行业第一。”该公司董事长马新强介绍,近年来,华工科技紧紧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皮秒、飞秒等超快激光器国产化率提升至90%以上,累计承担200余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

从一根光纤起步,到如今在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光谷,以“光”命名,因“光”闻名。武汉东湖高新区,1988年,正式挂牌成立;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一束光”,如何变幻出万千创新因子?

1979年,我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在中国信科集团的前身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诞生。此后,该院改制为烽火科技集团,逐渐成长为全球知名光电子信息企业,带动崛起多家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军企业,延伸出万亿级产业集群。

记者调研了解到,大约3年前,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迅科技”)研发人员抓住光纤通信带宽向C++波段演进的趋势,研制出光纤放大器产品。许多国外厂商纷纷上门希望购买产品。光迅科技副总经理卜勤练测算,这一领域预计为中国企业打开8亿美元的海外市场。

像光迅科技一样,聚集在中国信科集团周边地区的光电子信息企业已达1.6万家,涵盖了光纤应用延伸的“光芯屏端网”全产业链。一批批光谷光电子信息企业不仅引领中国市场,还成功打进海外市场。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杜海洋说,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光谷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独树一帜,不仅是因为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明显、产业特色鲜明,更为重要的是光谷有着持续创新的发展能力和充满活力的产业氛围。

构建“孵化器—初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诞生新产业”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链条,搭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多年来,武汉牵住创新“牛鼻子”,在机制、体制上不断推陈出新,从资本、平台、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持续提升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吸引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武汉突出的科教资源优势至关重要。光谷区域集聚了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吸引了众多人才及海内外人才团队。

全国首个400G相干商用硅光收发芯片、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存储芯片、全国首台最大功率10万瓦的工业光纤激光器……光谷科技创新基因不断提升,多项成果接连涌现,推动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成为武汉乃至湖北经济增长重要动力。

今年4月,湖北省科技创新办公室印发《加快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从科技共兴、产业共聚、载体共建、资源共享、生态共筑等方面推出系列举措,全力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成为原始创新策源地、离岸科创集聚地、产业合作新高地。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以光谷为核心承载区,联动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辐射带动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咸宁市等地。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吴骏表示,下一步,将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布局,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创新增长极。

《中国质量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武汉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14 波长光电 301421 --
  • 08-08 协昌科技 301418 51.88
  • 08-08 博迅生物 836504 9.75
  • 08-08 恒达新材 301469 36.58
  • 08-08 锴威特 688693 40.8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