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文汇报
7月28日上午,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大厅一声鸣锣,全球首个合成橡胶期货正式挂牌。当晚,合成橡胶期权也挂牌上市。合成橡胶成为上期所首个期货、期权同步上市的品种。同样在这个盛夏,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港建设亦有进展——对“数据二十条”进行细化落实和试点探索,初步研究形成一套数据跨境流动支撑体系,解决企业对数据跨境的共性诉求。具象剖面,照见上海发力高效配置全球资源的每一步探索。江海通津,舟车辏集的超大城市上海,还有一个客观前缀:资源紧约束。这进一步转化为一种现实考量——如何突破客观条件掣肘,进一步打开发展的扇面,延展跃升的通道,拓维交互的平台,不仅有能力吸附、整合、配置高能级的全球资源要素,更让资源要素便利化流通、流动、交互,现实增值、产出红利。越流动越有用,经济运行效能整体提升。越流动越主动,定价权定义权水到渠成。从这个角度,或许能更好理解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是“四大功能”之首的缘由所在。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瞄准全球顶级城市,上海要进一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已不仅仅志在成为连接周边、链接全球的“超级联系人”,更强调比拼“尽在掌握、运筹帷幄、决胜千 里”的能力。比拼如何看得远更看得准,如何增强确定性,如何找到基于高质量发展底层逻辑的可持续动力,从而构筑起强劲活跃增长极。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提升对高端要素资源的吸附能力、对新型要素资源的整合能力,由此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重塑的背景下,抵御风险挑战,增强历史主动——彰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位势。
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关键是形成链接国际金融市场的能力,首先要求做大做强资本要素市场。对于此次上市的合成橡胶期货及期权,上海期货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田向阳认为:“有助于进一步加大商品期货期权产品供给,弥补国际合成橡胶乃至丁二烯产业链定价空白,增强我国国际贸易议价能力,助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今年6月,全球资产管理巨头施罗德基金取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正式在沪注册落地。由此,境内获批成立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达8家,且注册地大多在上海。“通过这一平台,提供更具国际特色的本地资管产品,创造‘长期阿尔法’。”施罗德基金总经理张兰口中的“长期阿尔法”折射的正是一种超出基准的预期。去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933万亿元。相较于规模体量,嗅觉敏锐的国内外金融机构聚焦的是,更多“上海价格”走向世界服务全球产业链。去年,“上海金”现货交易量、“上海油”期货成交量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三。丰富多样的金融要素市场,引来更多跨国公司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筑巢安扎。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指出,做大做强资本要素市场指向国内外的市场联通、机构国际化、基础设施以及产品创新等。金融国际化程度最终体现在国际影响力上,其中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对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以及定价能力。“是否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定价权,恰恰体现了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和能级。市场体系相对完善,市场规模也有先天优势,但如何将优势体现为一种定价能力和影响力,是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发力的地方。”譬如,目前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定价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关键要看期货和现货能否联动,相互影响;国内和国外可否联动,相互影响,以及离岸金融能力的建设等”。今年年初,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上海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外汇管理新政由临港新片区扩至上海全域,资金进出更加自由便利,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新兴产业投资。平台打开,渠道疏通,下一步就要乘势而上加快部署部分重要金融产品和离岸业务。比如,针对离岸账户体系对投资者限制较多、离岸债券市场规模较小、离岸资金可参与的金融要素较有限等短板,抓紧扩大自由贸易账户(FT)离岸经贸业务试点,探索构建与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接受采访时,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需要一体化考虑离岸金融体系、功能性资产管理机构的建设,以及发展参与境内外市场交易的机构投资者等。
当下,经济增长函数、发展范式有了变化——人才、技术、数据要素的权重更为凸显,成为更强劲、更长远的驱动要素,关键战略资源,关涉发展的主动权。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研究发现,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比拼,大多通过头部城市,尤其是那些全球顶级城市来实现。它们不仅是“全能冠军”,更有着明显专长——吸附、整合、配置全球资源特别是关键战略要素的综合能力。吸附的背后是一种综合环境的竞争;整合则强调的是一种“链式反应”;配置是更高阶的能力,不仅引得进来,更能走得出去,就看网络铺陈多广,朋友圈有多大,让高能级资源要素能便捷流动、集聚,持续催生新的应用场景和项目成果。“如此一来,城市始终处于创造产出的流变和涌现状态,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由此增强。”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这样注解。聚焦数据开放应用,7月26日《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数据流通交易若干规定(草案)》向社会公开征询。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将以浦东新区作为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促进数据要素依法有序流动,并且明确上海数据交易所、国际数据港等一批平台要提升能级,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交易和相关服务。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数据处副处长倪晓杰介绍,通过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等功能型科创平台,国际数据港在海外积极推动创建标准统一、内外协同的友好可信数据空间,帮助更多企业走出去。目前已在中国优秀文化“出海”、跨境贸易真实性核验、国际教育资源便捷访问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并进一步扩展到国际供应链可视化、国际数据外包服务、全球云服务等多个新领域。今年4月,上海数据交易所国际板启动建设,近50个数据产品挂牌交易。上海数据交易所加快创新步伐,研制“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指数”,“塑造‘上海数’影响力,让更多‘上海指数’‘上海价格’成为全球市场的晴雨表。”上海市数商协会秘书长、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卢勇进一步解读,“国际数据港的作用是打开通道,上海数据交易所的功能是丰富数据产品工具,两者叠加将助力上海打造全球数据资源核心枢纽节点,实现数据资源高效配置。”对于人才这一关键变量,发展的巨大增量是必须持续用心下好的先手棋。上海持续优化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开展国家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连续举办“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加码布局一批新平台、新载体,以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支撑人才实现价值跃升。
不久前,必博、米高蒲志、安永3家入列静安区全球服务商计划名录的企业,组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成功组团服务抖音拓展东南亚市场。在全市率先提出“全球服务商计划”的静安区,发挥全球服务商链接全球资源作用,探索建立跨领域的国际综合性专业服务机制,推动不同细分领域的全球服务商“抱团”服务企业,由此跻身全球服务网络,增强在全球价值网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海外机构“引进来”和本土企业“走出去”提供全过程、全链条、跨领域的综合性专业服务。区域的探索,亦能窥见破局的思路——要充分尊重并放大经营主体作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在权衡看来,关键战略要素或者说高能级生产要素,其重要性和态势,必须通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强化、全球运作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彰显出来。“配置主体是市场主体,更需要思考怎么配置的问题,这涉及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以及和国际规则机制的对接等。”采访中,业界有这样的共识:上海要培育一大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企业,需要从两方面下功夫——引育高能级主体,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提高上下游配套能力;放大总部经济优势,更大力度吸引高技术高质量外资,打造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高地和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也吸引集聚更多国际经济组织、新型多边组织“落沪”。聚焦“全球运作水平”,纵观全球顶尖城市,亦有启发。何万篷说,这些城市有较强的总部功能,其产业融合紧密,相互渗透、边界突破,形成泛文化、新消费、大金融等综合业态,因而企业的跨界破圈活力强、韧性足;同时它们强调区域分工协同,呵护中小企业,感知灵敏开放包容,从而为经营主体进行全球运作营造了整体便利、本质公平、全面安全、竞争中性的营商环境,“盘出活力、盘出效益”。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