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豫园华宝楼,一起感受三千年扇文化的诗意浪漫吧

来豫园华宝楼,一起感受三千年扇文化的诗意浪漫吧
2023年07月09日 21:02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7月8日,“百扇物语,一展风华”第二十三届豫园扇文化节在豫园海上梨园启幕。围绕扇文化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彰显了中国工艺技艺与大众文化融合的魅力,展示了扇文化的独特魅力,令人耳目一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玉峰出席活动开幕式。

精彩的扇子舞表演拉开了本次开幕式的帷幕。优秀的舞者身着华丽服装,在欢快动感的音乐中翩翩起舞,手持风格迥异的扇子,在空中画出美丽而流畅的曲线。精彩的表演展示了中国传统舞蹈与扇艺术完美结合的魅力。

制扇技艺是第一批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项目之一。作为扇文化节的老朋友,也是每次展览都会参展的艺术家代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邢伟中向华宝艺术中心赠送亲制的玲珑剔透、香风氤氲的檀香扇作品。他从非遗传承的角度上表示,苏扇是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在推广制扇非遗技艺文化上,要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同时要保持传统的元素。

在随后的扇文化沙龙上,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分别就制扇工艺文化以及扇文化节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次扇文化展览主题为“百扇物语 一展风华”,汇集了20多位名家,200余件作品,将三千年的扇文化历史空间转换到展览空间,进行一次集中展示。展厅分为制扇历史、制扇工艺、名家文人书画扇、当代潮流扇四大板块,详尽地展示了中国扇文化的风姿华彩。

在制扇历史部分,制扇的历史发展反映了中国传统手工业制造技术的完善和社会审美风尚的变迁。人们制作、使用、赏玩扇子的历史过程,也是不断提炼扇子的外在形制之美和内在精神之趣的过程。

从华夏祖先将植物叶子或禽羽简单加工,用以障日、纳凉开始,制扇就与编织、雕刻、书法、绘画及金石篆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不断融合,与风俗、诗词、舞蹈、戏曲等文化艺术不断交织,扇子逐渐成为集实用、礼仪、文化与审美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品类,成为一个内涵丰厚的文化符号,成为一道独具东方魅力的文化景观。

中国素有“制扇王国”之称,制扇历史十分悠久,制扇技艺源远流长。小小一把扇,看似简单,却是承载着中华千年造物哲学。其中邢伟中的檀香扇以檀香木制扇,将“拉花”“烫花”“雕花”“画花”等工艺融于制扇工艺,扇品芬芳馥郁、雅致宜人。

这一次,邢伟中还带来了一件费时两年精心打造的檀香紫檀立雕宫扇作品“梅之韵”。“用了两年时间的创作和制作才完成的这把扇子,整个以檀香,还有翡翠、珊瑚等名贵的材料,综合到一把扇子当中,这把扇子除了它的材料的名贵,还有技艺的精湛。整把扇子以梅花为主体,扇面上它是一枝梅樟,一枝老梅樟,上面是梅花,缠绕了整整一圈,扇子的一圈,包括扇柄全是以梅花的形态来展现出来,这把扇子制作工艺上有雕花、拉花,还有镶嵌等等。”

持扇入清苑,花底动香风。手摇轻扇是一种灵动的美,相反制扇则是一门需要静下心来的艺术。要制作出一把精美的手工扇,制扇人需要了解竹木、丝织品等原料,要精通相关工艺,更需要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和古典审美风格。这次扇文化节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亮点是来自四川自贡的丝竹扇、广东江门的火画扇、浙江湖州的羽毛扇、朱敬一的潮流扇,均是首次参加扇文化节,让本次扇文化节更加丰富多元,观众可以一场展览,享尽中华扇文化的万千魅力。

作为一年一度的夏日盛会,豫园扇文化节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制扇非遗技艺的传承、扇文化历史的延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潮流文化结合的典范。豫园每年举办以扇文化节为代表的各类文化活动,以东方审美为根本,通过对美的不断探索与追求,使“生活的审美化”成为一种大众标尺,让文化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

此次扇文化节将持续一个月,期间还将有扇文化讲座、画扇活动等。届时,市民不仅可以欣赏到更多精彩表演,还可以亲自参与到扇子制作、文化讲座等活动中来。这个夏天,来豫园华宝楼饱览百扇物语,重温扇文化历史,一起感受三千年扇文化的诗意浪漫吧。

记者 /邵林峰 范煜昊

编辑 /孙超慧

来源/ 瞿煌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文化节 制扇 扇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0 锦波生物 832982 49
  • 07-10 苏州规划 301505 26.35
  • 07-10 智信精密 301512 39.66
  • 07-10 博盈特焊 301468 47.58
  • 07-10 航材股份 688563 78.9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