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铁路】在“云端”动“手术”、与狂风交手 “守桥人”用生命守护大桥安全
2023-06-19 22:11
来源:中国网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中国网6月19日讯(记者 吴佳潼)在福建平潭海坛海峡,因其风高浪急,大桥建设者们称之为“魔鬼海域、建桥禁区”,但一向不畏艰险的中国铁路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让一座钢铁巨龙——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拔地而起。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长16.34km,跨海段长11.15千米,总投资约147亿元,是中国首座跨海公铁大桥,也是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大桥。大桥所处的平潭海峡水深、涌急,海床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其建设条件远比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及港珠澳大桥恶劣,尤其是波流力的影响,是常规长江等内河桥梁的10倍以上,建造难度和风险更大。大桥建设者克服恶劣气象、水文、地质难题,经过6年多时间,终于建成这项超级工程,从此平潭岛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
建桥不易,守桥更难。大桥所处海域每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风暴海域之一,为大桥上的“守桥人”带来巨大挑战。
为提升大桥保障情况,福州工务段与管养单位主动开展立项攻关,研发了薄壁空心墩内壁快速检查技术、线路综合检测机器人及智能化管养系统等国家级专利6项。引进爬索机器人、智能巡检无人机、水下机器人及雷达测索力装置等高科技养修手段,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管理养护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和装备保障。自接管运维以来,及时处置较大病害150余处。
“有了高科技以后,我们的工作强度减轻了很多,以前越是刮风下雨越要往桥上跑,危险不说,还很难做到全覆盖检查,现在通过大桥监测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大桥情况。”长乐东路桥车间副主任曾志员向记者介绍。
然而,即便有高科技的加持,人依旧是守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从大桥电力检修,到桥墩支座检查,再到铁塔上高科技设备检修,大桥“守桥人”在魔鬼风区中与大风抗衡、与高温战斗,在一次次较量中守护着大桥的安全。
邱民芳:在“云端工位”守护海上列车
“爬塔最怕夏、冬季节,这是两个极端,冬天像摸着冰块前行,夏天人架在上面就像‘铁板烧’。”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通信段福州高铁通信车间平潭通信工区工长邱民芳摩擦着满是老茧的手笑着说:“现在这个时候,再过两个月,铁塔表面温度得有60度,打个鸡蛋都能煎熟。”
通信铁塔建立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两端,每座铁塔都安装2个高清摄像机和2面天线,摄像机像“天眼”实时监控高铁列车的运行,天线能保证通信信号覆盖整座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车间管内87座铁塔中,高度在45米的铁塔有10座。
作业人员要想上塔作业,必须全副武装,熟练掌握高处作业的本领。“清晨爬塔,周围雾蒙蒙的,感觉就像在‘云端’。第一次爬的时候,腿直哆嗦,还没爬到一半就退却了。”邱民芳说,“设备安装在塔顶,螺栓遍布塔身,每次都需要对铁塔进行全身‘体检’。背上五、六公斤的工具包,越往上爬,人的重心就会不由自主下沉。”每爬一段,邱民芳都会原地休息一会,以便有效恢复体力。
“云端”作业很危险。“狂风一刮,人站在上面就像在跳舞,会跟着铁塔摇摆。”而邱民芳面临的危险不止于此,因为长时间攀爬,体力消耗过大,加上太阳一晒,容易出现头晕目眩,邱民芳就会坐在镂空的铁塔支柱上,按揉太阳穴缓解压力。
塔上作业不仅要有充沛的体力,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忍耐力。“冬天穿着大棉袄爬塔,外面刮风,衣服里‘下雨’,感觉是冰与火的双重考验。”谈起爬塔遇到的各类情况,邱民芳深有体会。
海盐对螺栓、设备支架极具腐蚀性,经过常年风吹日晒,铁塔各个部件、构件螺栓和设备容易产生偏移和裂纹,靠人的肉眼难以察觉。在这方面,邱民芳有着自己的小窍门。巡检时,邱民芳会在固定位置画上一道红线,待下次检修时通过标记线来判断是否偏移,同时借助后台监测手段掌握天线和摄像机的实时情况。
“有时候我们还要在‘云端’动‘手术’。”由于海边空气潮湿,摄像机容易进水导致故障,邱民芳就需要悬在半空,对两个巴掌大的摄像机机身“解剖”,机身内线路走向较为复杂,邱民芳不仅要认真仔细查找故障源头,还要防止高空坠落,做到一心多用。
“记得作业时间最长的一次,在上面待了三四个小时。”从塔上撤下来后,邱民芳只觉得全身肌肉酸痛,水瓶盖都是让徒弟帮忙拧开的。
铁塔上也有惊喜。每年喜鹊筑巢抱窝的时候,吹着海风、沐着日光浴的铁塔备受它们的青睐。“对于这些小家伙,我们是又爱又恨,但为了列车运行安全,只能给它们‘搬家’,也希望它们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巢’。”望着海峡,邱民芳开始向新来的职工介绍为喜鹊搬家的故事。
郑华:魔鬼风区“守桥人
“里面不透风,待久了容易头晕。”趁着赶往下一节箱梁的间隙,郑华紧了紧衣领,贪婪地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郑华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工务段长乐东路桥车间平潭路桥工区的工长,负责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检修工作。位于大桥钢轨下方的梁体,就像密闭的箱子,他和同事要经常在这样的“桥肚”里工作。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这座穿越世界级风口的“超级工程”养护起来容不得半点马虎,桥体上微不足道的隐患,在列车高速通过时,就可能被放大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郑华和工友们每天都要对桥梁进行细致检查。桥墩支座的检查需要很强的专业和耐心,在动车快速行进的震动及海风的侵蚀下,每一个螺丝都有脱落的风险,郑华需要通过敲击、观测,认真检查每一处数据,对比记录变化,确保大桥“健康状况”良好。
大桥共有桥台8个、桥墩241个,最高主塔高221.1m,最大跨度532m。每一次巡塔,郑华带领的“守桥队”全靠双脚,每天在黑漆漆的箱梁中行走6—12公里,每人每天至少要敲5000多锤,借着微弱头灯光和敲击桥体传出的咚咚声,辨别墙体是否坚固、梁体内部是否有破损、通风泄水孔是否堵塞,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大桥的使用寿命。
2018年,福平铁路开通前,郑华就来到了福平铁路参加预介入工作。多年磨合,让他对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有着别样的感情。郑华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大桥检修,采取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桥有一个大桥健康监测系统,24小时对大桥结构实时监测。
胡朋:在跨海大桥上与狂风交手一定要胆大心细
凌晨,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供电段平潭供电工区工长胡朋和工友们,正手持高压水枪清洗绝缘子,一道道水柱精准命中接触网绝缘子上附着的盐渍,冲洗不到的地方,胡朋取出抹布反复擦拭,深夜里,耳边除了风的呼啸,只有高压水枪“哒哒哒”的马达声。
为确保大桥上供电设备和动车组列车的运行安全,凌晨0—4时,胡朋和工友们要检修大桥上7000多处接触网设备。顶着大风,在距海面四、五十米的接触网上高空作业,难度极大。
海风中盐分含量较高,接触网零部件很容易附着上盐结晶,引起绝缘子闪络,导致接触网跳闸。为确保安全,当测量数据超过规定数值,胡朋和工友们就要全面清洗大桥上的2000多个绝缘子。由于风力强劲,清洗绝缘子时,冰冷的水流会泼溅到身上、脸上,不小心还会溅到眼睛里。
“在大桥上高空作业,感觉风像一堵看不见的墙,很有压迫感。与狂风交手,一定要胆大心细。”胡朋说,在大桥上检修供电设备,必须要学会抵抗大风,关键是要灵活调整站姿,背对来风方向,必要时稍微后仰,与地面形成一定的角度,利用体重来抵消风的威力。
比肆虐的狂风更难缠的“对手”是塑料袋等轻飘物。这些轻飘物一旦被大风吹起,很容易缠到接触网上面,影响列车受电弓的正常取电,甚至造成跳闸。为此,胡朋和工友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铁路沿线的建筑工地、居民区进行走访,宣传轻飘物对列车运行安全造成的威胁,增强沿线群众爱路护路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
胡朋是一名跑步爱好者,经常参加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比赛。“人体有个极限期,过了这个极限期,后面会越跑越轻松。干工作也与跑马拉松差不多,在这里工作确实很辛苦,但再苦也要有人干。现在,我们经过锤炼,已经顺利度过了极限期,对确保铁路供电安全更有信心了。”胡朋说。
(编审:刘颖 张艳玲)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