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巨头”湖南永雄集团宣布停业,催收的法律边界在哪?

“催收巨头”湖南永雄集团宣布停业,催收的法律边界在哪?
2023年06月05日 10:49 媒体滚动

  湖南永雄集团宣布停业,催收的边界在哪?

  来源:北京商报

  “催收巨头”的一则停业声明,再度将催收这一动作推上了风口浪尖。5月25日,国内催收行业知名机构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以下简称“湖南永雄集团”)凌晨发布《告全体员工书》,宣布从当日起停业,引发一片哗然。

  尽管湖南永雄集团在5月25日上午删除了通知,但围绕湖南永雄集团和催收产生的话题仍旧受到关注。在《告全体员工书》中,湖南永雄集团提到“成立以来累计为金融行业挽回上百亿元”的辉煌战果。而催收带来回款的另一面,是被催收用户对于暴力、不当催收的深恶痛绝。催收的边界在哪里?金融机构、用户以及催收机构之间,又该怎样实现平衡?

  “催收巨头”宣布停业

  湖南永雄集团深夜发文,催收的隐秘生意被推到了台前。5月25日凌晨,湖南永雄集团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告全体员工书》,宣告于5月25日起停业,相关部门将与员工一起共同商讨善后事宜。

  对于停业理由,湖南永雄集团在《告全体员工书》中也有所说明。湖南永雄集团指出,公司遭遇异地警方跨省执法,相继介入集团卫成公司吉首分公司、集团怀化分公司、湘潭分公司和邵阳分公司调查,共将179名员工强制带走,并分别采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刑事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共有3名员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批捕。

  事实上,在湖南永雄集团发布《告全体员工书》前,关于湖南永雄集团展业遭遇警方介入的视频已经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网络流传视频显示,警方“突袭”湖南永雄集团邵阳分公司,公司办公室内有警方在与工作人员交涉。同时,永雄湘潭分公司、永雄安徽分公司也被传出有警方介入。

  公开信息显示,湖南永雄集团成立于2014年4月,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集团公司。该公司总部位于湖南长沙,分支机构覆盖全国20余座城市,主要业务则涉及信用卡、消费金融等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等领域。

  此前,湖南永雄集团在2019年10月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招股书,随后又进行了撤回。彼时,湖南永雄集团在招股书中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湖南永雄集团在催的逾期贷款总额为446亿元。而自2020年后,湖南永雄集团也数次传出上市消息。

  在本次因为停业宣言受到关注前,湖南永雄集团也曾因频繁调整公司架构引发讨论。而在《告全体员工书》中,湖南永雄集团对公司近年来的运营状况做出了简要说明,“员工从新冠疫情前的1.7万人,降至疫情结束后的7000人,经此事件后又陡降至2000人”“集团账户和流动资金冻结,经营难以为继”“成立以来金融行业挽回损失上百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停业消息持续发酵,湖南永雄集团官网早间已经无法打开。5月25日上午10时30分许,湖南永雄集团微信公众号删除了对应内容。5月25日下午,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湖南永雄集团了解停业相关的具体情况,对方回复称,公司目前处于停业的状态,不便接受媒体采访,后续有新消息会予以同步。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指出,这一事件体现出来我国法律对催收行业采取严格规制,严厉打击各项违规催收、暴力催收行为。

  逾期催收分账龄处理

  目前,湖南永雄集团具体涉及哪类违法事项尚未有明确定论。但在有关湖南永雄集团被查和停业的报道中,评论呈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走势。

  有人支持催收,“催收就是‘老赖’衍生出来的行业,不管‘老赖’转移资产却管催收”“合法债务催收应该得到支持”;有人支持严查整顿,“打击催收”“给警方点赞”;还有人将目标瞄准了上游的贷款业务,“没有贷款就不会有催收”“现金贷、高利贷了解一下”……

  事实上,在金融贷款领域,贷款机构与借款用户尤其是逾期用户之间,一直以来都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当用户开始逾期,金融机构想要追回欠款,催收机构便开始发挥作用。而逾期用户在催收机构的追偿下,也对其深恶痛绝。作为夹在中间的第三方,催收机构的身份更显尴尬。

  过往互联网金融、现金贷无序发展的混乱时刻,催收已经被打上了“暴力”的标签,为大众所诟病。5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就催收这一问题,向业内多家消费金融、助贷机构进行了了解。多家受访机构一致表示,近两年来不论是机构本身催收还是委外催收,合规程度较此前已经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一名金融科技机构从业人员曹婷(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湖南永雄集团这类开展催收机构,通常是在委外催收环节发挥作用。但并非普通用户所想的那样,一旦借款用户发生逾期便会有委外催收介入。通常到达委外阶段的用户失联率都比较高,催收过程和流程会更精、更细。

  谈及金融机构催收的具体细节,曹婷指出,其所在的机构不论是自营信贷还是助贷业务,采用的是同一套催收流程。“60天以内我们全部内催,60天以上才会进入委外阶段。针对委外部分,公司也会对催收公司作出要求。其中包括向借款人清楚表达是XX机构的委托方、采用合适的表达方式等。在催收方式上,委外机构通常情况下采用的也是电话、信函的方式,并且委外机构只能通过公司内部催收系统联系用户,所接触到的用户信息也是脱敏处理后的。”曹婷补充道。

  另有一家消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同样提到,分账龄处理是金融行业对待逾期客户的通常做法,短期公司通过短信、智能客服通知其欠款信息,并提示上报征信通知。随后会用模型分流,判断逾期是否具有恶意主观性,直到90天后才会进入委外环节。所有催收都会在摄像头下作业,催收人员不可以带手机、无法获取用户信息,并且催收记录、录音要至少保存3年,监管随时会进行检查。

  在采访中,另有消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表示,当前正规金融机构对于逾期用户的催收,在监管引导下已经处于较为规范的水平。毕竟金融机构的目的是收回资金,并不是要让借款用户走投无路,并且催收机构也要承担风险。不过,对于具体的催收回报率,受访金融机构均未给出明确回复。

  李亚指出,对于一些难以还款的逾期用户,金融机构委托催收公司可以提高收款的效率、减少公司损失,但是用户对催收的抵触还是来源于催收公司的催收手段。当下许多催收公司会采取给本人或者亲属打电话骚扰、恐吓、直接上门或者去本人的工作单位进行催收等各种手段,这些行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用户的抵触。

  需建立健全催收管理制度

  催收被借款用户所抵制,市场上就发展了令金融机构头疼的“反催收联盟”。反催收、债务重组等恶意逃废债行为开始产业化,凭借良莠不齐的资质诱导用户恶意逾期,并从中收取高额费用,将市场搅成了一团混水。

  “我们也曾遇到过,用户逾期超过了一个月,在接到智能客服电话提醒后情绪激动,最后投诉平台【进入黑猫投诉】说暴力催收,这显然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金融机构收不回款,用户逾期背上沉重债务,生活受到影响,只有黑产从中赚得盆满钵满。金融机构要在贷款、催收环节做到合规,用户按照约定还款,金融产业才能良性循环。”曹婷评价称。

  而传统催收产业也正在被改变,一边是监管持续打击暴力催收,一边是人工智能等新方式的“入侵”。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面对借款用户早期逾期,使用机器人、智能客服提醒几乎成为金融机构的主要催收方式。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直言,从近两年监管动作来看,催收行业的监管日渐趋严,而传统催收行业的人工介入程度比较大,机构难以全面掌控个体催收人员的催收举措。而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正逐步进入催收行业,对传统催收业态产生巨大影响。例如,一些AI公司可以根据金融机构的催收需求来部署催收机器人,针对不同类型的逾期客户分别建立相应的催收措施,且它更有助于被监测和被标准化,相对传统催收来说更透明、更易复盘,也受到了一些机构的青睐。

  回归到催收这一动作本身,在李亚看来,金融贷款与逾期用户两者之间主要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融资的信用关系。对于用户逾期不归还贷款,许多贷款机构会选择合作一些催收机构,针对逾期客户,通过适当的催收手段,要求借款人履行义务,达到还款的目的,但此行为有较大法律风险。

  如何在金融机构、用户以及催收机构之间实现平衡,行业也在不断摸索中。2023年5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北京召开“催收国家标准研制与催收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工作会,参会主体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专业催收机构等多类从业机构。

  会上,协会介绍了《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与会人员对催收标准逐条进行了讨论,就制度管理、人员管理、外包管理、个人信息安全、投诉处理等催收标准的核心内容基本达成共识。同时协会提出将积极推动发布催收标准,并同步研究催收从业机构执行标准的评估评议工作,逐步建立催收业务的自律管理工作机制。

  谈及催收的标准与边界,李亚指出,催收机构必须严格规范催收手段,严禁采取暴力催收的方式。早在2018年3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中便对催收人员的催收行为做了具体的规定。在催收的过程中不得采取暴力催收手段,以免触及《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非法搜查、侵入住宅罪、故意伤害罪等刑事犯罪。同时,催收公司也要注意对用户隐私以及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侵犯用户的隐私权等权益。

  李亚强调,金融机构对于仍在诉讼时效范围内的贷款应采取法律手段,通过诉讼的方式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注意放贷过程中的合规性,避免违规放贷。对于逾期贷款委托第三方催收公司,金融机构也应注重对催收公司的资质以及催收行为的考察。

  “对于用户而言,贷款要依照自身能力,符合贷款用途使用贷款,不过度消费,按期履行还款的义务,若不当的催收手段侵犯自身合法权益,也要注意收集证据,拿出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李亚补充道。

  苏筱芮指出,一方面,建议催收行业积极拥抱数字科技,通过技术手段去实现催收流程合规化,比如记录和监测员工的催收行为,在合规方面打造一套透明化的记录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参照支付领域的收单机构外包管理当中的备案制,定期对机构进行评级并对外公布,从而对催收行业形成合规支持。

  苏筱芮认为,对于催收机构来说,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催收的基本管理制度,强化对催收人员的合规培训,另一方面也需要思考在绿色催收、AI催收的大背景下如何拥抱新趋势、新变化;可以考虑参照支付领域的收单机构外包管理当中的备案制,定期对机构进行评级并对外公布;对于持牌机构来说,则需要做好催收外包机构的事前审核与事中监测管理,重视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牵扯到无关第三人;个人用户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贷款渠道,贷款时充分了解贷款利率、期限、放款机构等核心部分,遇到不当催收及时向监管方反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3条评论|11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春秋大话福建泉州
大部分都在违法的边缘,打擦边球,走灰色路线,难怪这个行业在大众看来如过街老鼠
2023-6-5 14:12举报4回复
还款难,执行难,老赖越来越多,有持无恐。自古以来,借钱还钱,天经地义。讨债公司应运而生,只要不违法,应该充许其合法存在,多给予指导、完善。
2023-6-5 23:41举报2回复
用户5393251326广东珠海
无因那有果
2023-6-5 17:22举报2回复
最新评论
还款难,执行难,老赖越来越多,有持无恐。自古以来,借钱还钱,天经地义。讨债公司应运而生,只要不违法,应该充许其合法存在,多给予指导、完善。
2023-6-5 23:41举报2回复
用户5393251326广东珠海
无因那有果
2023-6-5 17:22举报2回复
春秋大话福建泉州
大部分都在违法的边缘,打擦边球,走灰色路线,难怪这个行业在大众看来如过街老鼠
2023-6-5 14:12举报4回复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24 20:03
《财访》——从AI医疗和政策支持展望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4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肖伊莎:创金看市丨中国资产的重估行情已经开启?
开播时间 | 2-24 19:30
富国基金:基金投资收获季如何操作?
开播时间 | 2-24 16:30
国君资管:AI+展露锋芒,港股科技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招商基金 邓和权、王艳丹:把脉市场变化!固收+与红利资产深度研判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易方达基金:基金行业话养老
开播时间 | 2-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浦银安盛:一壶茶 一席话——江畔系列直播第三期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长城基金:风起东方,中国资产迎价值重估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银华基金:指点迷津 第160期 政策护航,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支付生态?
开播时间 | 2-24 20:03
《财访》——从AI医疗和政策支持展望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4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肖伊莎:创金看市丨中国资产的重估行情已经开启?
开播时间 | 2-24 19:30
富国基金:基金投资收获季如何操作?
开播时间 | 2-24 16:30
国君资管:AI+展露锋芒,港股科技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招商基金 邓和权、王艳丹:把脉市场变化!固收+与红利资产深度研判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易方达基金:基金行业话养老
开播时间 | 2-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浦银安盛:一壶茶 一席话——江畔系列直播第三期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长城基金:风起东方,中国资产迎价值重估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银华基金:指点迷津 第160期 政策护航,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支付生态?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收起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 2025年02月24日
  • 06:1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91,794
APP专享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

  • 2025年02月24日
  • 05:0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21,532
APP专享
“拟录用3名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刚刚回应了

“拟录用3名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刚刚回应了

  • 2025年02月23日
  • 08:58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7,280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7X24小时

  • 06-09 海看股份 301262 --
  • 06-07 西高院 688334 --
  • 06-06 恒勃股份 301225 35.66
  • 06-06 飞沃科技 301232 72.5
  • 06-05 康力源 301287 40.11
  • 投顾直播

    更多>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