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食物的美味,我要把我的治疗经历告诉大家,希望大家少走弯路。”68岁的患者张阿姨表示。
早在2019年,张阿姨被确诊为早期食管癌,并在一家医院接受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以下简称ESD),这也是目前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主要手段,这一治疗技术于2006年从日本引进到国内,17年国内临床验证,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因保留了消化道结构和功能,ESD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ESD开展以来,我们也在临床上发现,除出血、穿孔外,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情况很常见,如果是环周食管黏膜病变,一旦没有任何预防措施,食管狭窄几率为100%,这也是一个国际难题。”5月31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徐美东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食管狭窄发生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进食障碍,生活质量下降,且需要定期接受数次内镜下球囊扩张术等,疗效也不确切。
这样的情况就发生在了张阿姨身上,“因为食管狭窄,我一直吃不下东西,好不容易吃了点东西进去,又会吐出来,有时候连喝口水都很困难,因为长期吃不了东西,我的牙龈也慢慢地发生了萎缩。”张阿姨表示,过去3年来,她因食管狭窄,接受了近20次球囊扩张手术,“刚做完球囊扩张手术,我勉强可以吃点流质食物,但过了一阵子又吃不下了,又需要再重复做,每次球囊扩张手术的效果只能持续1-2周。”
徐美东坦言,其团队做过一项研究,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患者,平均接受球囊扩张次数为5.5次,最多的甚至有近20次。“ESD术后创面的修复过程中的疤痕形成、伤口收缩、过度炎症反应等,被认为是导致食管狭窄的重要原因。”
由于无法正常进食,张阿姨又在医生建议下,于2022年8月做了胃造瘘术,通过造瘘管注入的方式,以此来维持人体所需的营养。“这是一段很痛苦的治疗经历,我曾在患病期间,跑了很多医院想寻求更好的治疗方式,但一直没有找到,我儿子也在网上不断帮我查,到底有没有更好的技术,我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样吃东西,最终我儿子查询到徐美东教授团队研发了一项新技术,他们给了我希望。”
徐美东进一步表示,目前,日本相关指南和我国共识意见均认定,使用激素是预防ESD术后食管狭窄的主要方案,然而激素对于环周食管黏膜病变ESD术后狭窄的预防效果却非常有限,而张阿姨就是这类患者。
为减少患者术后食管狭窄的风险,让更多患者获益,徐美东带领团队开展了预防食管ESD术后狭窄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自主研发并开展了“自控式防狭窄水囊置入术”,创新性地将口服激素与这种自控式防狭窄水囊导管结合。
张阿姨成为这项技术的获益患者之一。经沟通和评估,徐美东为张阿姨切开食管狭窄部位后,为其放置了自控式防狭窄水囊导管。3个月后,张阿姨取出水囊,经检查,食管狭窄部位光滑通畅,狭窄问题得到了解决。她也终于可以将胃造瘘管拔除,整整三年的进食障碍得以解除,随访至今未有食管狭窄发生。
“在这一手术中,我们通过内镜为患者置入水囊导管,水囊导管在食管狭窄部位放置好后,患者需要住院观察1-2天,住院期间经护士指导后,患者可回家自行操作,通过注入和抽取一定量的无菌水即可实现球囊的扩张和回缩,三餐进食前可自行抽水,使水囊回缩,保证进食食物顺利通过,三餐进食后再经注水孔注入一定量的无菌水,使水囊充盈,起到持续支撑作用。”徐美东进一步表示,一般如无特殊情况,患者只需要每隔1个月到医院门诊更换一次导管,大部分病人能在3个月后取出水囊。而通过水囊充盈的支撑扩张作用,可防止患者术后ESD创面疤痕挛缩,从而预防食管狭窄,这一装置目前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徐美东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自控式防狭窄水囊导管。
通过前期回顾性研究显示,口服激素联合自控式防狭窄水囊导管的方法,可以将环周食管ESD术后100%的狭窄率下降至10%以下。
目前,徐美东团队已着手准备开展这项技术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该装置在预防食管ESD术后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