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发展“失速” 业界:勿扎堆低端市场

健康险发展“失速” 业界:勿扎堆低端市场
2023年03月15日 02:03 市场资讯

  虽然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短期健康险市场十分热闹,但健康险市场的主战场还应当是中高端医疗保险,特别是长期医疗保险市场。

  证券日报记者 冷翠华

  “根据2022年的数据,重疾险新单已经出现四连降。”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保险行业健康险整体发展来看,目前仍面临增长“失速”的烦恼。

  对此,业内人士建言,健康险消费应该是短期、中期和长期兼顾,多层次平衡发展。对保险机构而言,切忌扎堆短期低端市场,同时必须推进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的融合;对消费者而言,要有科学的消费理念,避免完全用短期保障替代长期保障,防止老年保障缺失。

  人身险公司健康险负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行业健康险保费收入8653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较2021年进一步下降。同时,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的保费增速明显分化。其中,人身险公司去年健康险保费收入约为876.5万亿元,同比下降3.36%;财产险公司去年健康险保费收入约1580亿元,同比增长14.66%。

  对此,乐橙云服执行总裁鲁田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前几年受疫情影响,居民的储蓄意愿增加而消费意愿下降,部分健康险的消费需求短期内被抑制。从保险产品配置和客户端结构来看,一、二线城市居民的重疾险配置的比例较高,同时,百万医疗险以及惠民保的出现和普及,降低了部分消费者的保险配置需求。从产品端来看,健康险市场缺乏创新,主要依靠产品迭代和拼价格的方式来竞争,边际效应递减,目前市场上仍然缺乏真正能链接保险与健康生态的创新型产品,这是健康险市场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健康险市场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的消费降级,导致重疾险新单持续下滑,健康险整体保费滞涨。”瑞士再保险中国原总裁兼瑞再北分原总经理陈东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健康险分为重疾险和医疗险,前者具有保险期限长、保费较高等特点,后者具有保额高、保费低、期限短等特点。

  陈东辉表示,重疾险和医疗险本质上是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作用,但反映在市场终端,就会出现替代效应,件均保费低的保险替代了件均保费高的产品,叠加近年来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谨慎,消费意愿下降等因素,最终导致上述结果。

  短期健康险承保亏损多

  相关数据显示,健康险行业赔付率并不算高,但多家险企健康险承保亏损,出现分化现象。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纳入统计的56家财险公司中,赔付率超过100%的有8家,赔付率在70%至100%的有5家,赔付率在50%至70%的有11家,赔付率在20%至50%的有23家,其余公司赔付率低于20%。同时,纳入统计的81家寿险公司中,赔付率超过100%的有1家,赔付率在70%至100%的有8家,赔付率在50%至70%的有5家,赔付率在20%至50%的有44家,其余公司赔付率低于20%。

  从行业整体来看,个人短期健康险赔付率并不算高,但从经营结果来看,不少险企健康险承保亏损。“主要问题还是在费用率上。”陈东辉表示,财险公司开展个人短期健康险这种“量大面广”的业务比较依赖互联网平台等第三方渠道,付出的成本也较高。同时,除了个人短期健康险,部分险企还经营大病保险、惠民保等团体健康险,这些业务多带有政策属性,这些业务的赔付率大多比较高,这也是造成险企健康险经营亏损的一个原因。

  “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款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仍然较低,健康险的发展空间仍然广阔。”鲁田天表示,从不同公司来看,业务规模较大、核保严格的险企赔付率相对稳定且处于较低区间;业务规模较小的险企受个单赔付的影响较大,年度赔付率波动明显。部分中小险企过度追求产品竞争力导致定价不足,盈利主要依靠利差,波动性较大且可持续性较差。保险公司应当在产品设计上抛弃价格战思路,转为保险与大健康深度融合,解决客户的健康问题,以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陈东辉认为,近几年,虽然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短期健康险市场十分热闹,但健康险市场的主战场还应当是中高端医疗保险,特别是长期医疗保险市场。

  陈东辉表示,产险的逻辑以汇聚同类风险、通过大样本实现个体互助为主;寿险的逻辑以个人长期储蓄、跨越期限实现积累和调剂为主;健康险则属于居中业务,既有当期的群体互助(短期健康险),也有个人的年轻时积累、年老时享用的跨期储蓄(长期健康险)。因此,对险企而言,切忌扎堆短期低端市场,在供给侧要进行均衡布局,同时将保险与健康管理、慢病服务等增值服务融合在一起。对消费者而言,则要注重短期保障和长期积累、长期保障的平衡。只有“两条腿走路”,健康险市场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24 20:03
《财访》——从AI医疗和政策支持展望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4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肖伊莎:创金看市丨中国资产的重估行情已经开启?
开播时间 | 2-24 19:30
富国基金:基金投资收获季如何操作?
开播时间 | 2-24 16:30
国君资管:AI+展露锋芒,港股科技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招商基金 邓和权、王艳丹:把脉市场变化!固收+与红利资产深度研判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易方达基金:基金行业话养老
开播时间 | 2-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浦银安盛:一壶茶 一席话——江畔系列直播第三期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长城基金:风起东方,中国资产迎价值重估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银华基金:指点迷津 第160期 政策护航,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支付生态?
开播时间 | 2-24 20:03
《财访》——从AI医疗和政策支持展望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4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肖伊莎:创金看市丨中国资产的重估行情已经开启?
开播时间 | 2-24 19:30
富国基金:基金投资收获季如何操作?
开播时间 | 2-24 16:30
国君资管:AI+展露锋芒,港股科技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招商基金 邓和权、王艳丹:把脉市场变化!固收+与红利资产深度研判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易方达基金:基金行业话养老
开播时间 | 2-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浦银安盛:一壶茶 一席话——江畔系列直播第三期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长城基金:风起东方,中国资产迎价值重估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银华基金:指点迷津 第160期 政策护航,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支付生态?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收起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 2025年02月24日
  • 06:1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109,574
APP专享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

  • 2025年02月24日
  • 05:0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24,746
APP专享
“拟录用3名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刚刚回应了

“拟录用3名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刚刚回应了

  • 2025年02月23日
  • 08:58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7,284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26 -0.23%
京东方A 4.57 +0.66%
TCL科技 4.88 +0.21%
中远海控 13.98 -2.58%
格力电器 41.27 -0.22%

7X24小时

  • 03-17 苏能股份 600925 6.18
  • 03-17 海通发展 603162 37.25
  • 03-17 未来电器 301386 --
  • 03-16 联合水务 603291 5.86
  • 03-15 东和新材 839792 8.68
  • 投顾直播

    更多>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