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代会浙江团,有几位代表被称作“创二代”——万向集团的鲁伟鼎,万事利集团的屠红燕,三花集团的张亚波。
事实上,在改革开放45周年的今天,“创二代”们也已人到中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不俗的业绩。他们出现在这里,证明了自身传承创新的能力,也从一个侧面,绘出了中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轨迹。
回望这条路,父母一辈从谷底开始攀登——鲁冠球带着6名农民创办公社农机厂,沈爱琴用国企淘汰的17张织机办起绸厂,张道才从山城新昌一家只有18名员工的制冷配件厂起家……
起点有多低,行路就有多难。从低端模仿、贴牌代工,到自主创新、品牌出海,从敲敲打打的作坊到智能制造的跨国企业,两代人爬坡过坎,从队伍的末尾追赶,超越一个又一个竞争者。
今天,这些企业的硬核实力,已经被世界看到——
万向集团,是全球万向节专利最多、规模最大的专业制造企业,拥有锂电池核心技术和先进的能源控制系统技术,推出了中国企业在美国制造、销售的第一款车KARMA;
万事利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设计平台、色彩管理系统、双面数码印花技术等世界领先;
三花控股集团9类主导产品全球占有率第一,20多类产品在全球占有率居前三。
回望,已在半山之上;眺望,前路依然漫长。
本次两会,深耕丝绸行业的屠红燕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推动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其中说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多数企业只能靠出口原料、半成品以及贴牌加工赚取微薄利润,缺乏市场定价权与品牌话语权。
同样一条丝巾,贴上国际品牌就能卖到4500元,贴上中国品牌,最多卖到1500元,中间这3000元的差距就是品牌附加值。
丝绸行业并非特例。在今年第四期《求是》杂志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撰文指出:总体上看,我国工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自主可控能力还不强,工业大而不强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正处在由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
创一代,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拓荒者;创二代,面对的是高质量发展这“华山一条路”。越向上,路越窄,越是和高手论剑。
对企业来说,比拼的是核心技术的硬度,人才储备的厚度,品牌影响的广度,现代管理的力度。每一项,都是一道难关、一条高坎。
企业的命运连着国运。如果作为国力担当的中国制造停留在今天的高度,止步不前,中国就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机。这方面,已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先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一连串的“加快”,透出了雄心,也显出了急迫。
人到半山,船到中流,正是最吃劲的时候,也是最关键的当口。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创二代,有着比父母更高的起点,更宽的视野,而血液里流淌的,则是一样的拼劲。今天,他们找准着力点,步步向上——
万向集团正在全力打造万向创新聚能城,这处规划面积8.32平方公里的科创平台,瞄准未来工业科技制高点,力争成为科技革命、能源革命的一方策源地;
万事利丝绸公司,作为杭州亚运第一批官方供应商,正在探索“传统丝绸+移动互联+文化创意+高科技”的转型升级“新丝路”,努力让中国丝绸站上世界舞台中央;
三花集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技术、产品、管理上快速迭代,力争成为全球制冷领域的领军企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攀登者,何止“创二代”。今天,亿万中国人,都是改革开放这场越野赛的接力者。
人到半山,风大路险。艰难的时刻,回望走过的路程,历史会给我们力量,曾经在作坊里响起的敲击声恰似阵阵鼓声,而父辈期待的眼神,将化作引领的光束,照亮前行的道路。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