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龚梦泽
2月24日,ST曙光连发三则公告,公告类型为上交所股票通报批评、上交所股票公开谴责和上交所股票监管关注。公告内容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对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华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泰汽车)、实际控制人张秀根及ST曙光董事长宫大等存在多项违规,并对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并要求对相关违规事项进行整改。
遭遇多重利空的ST曙光在过去一年内跌停与涨停交替,早已沦为“妖股”,而无关汽车产业的进退。
“华泰汽车独立发展的能力和意义已不复存在,引进新的产业投资方,进行重组整合已是必然。”对此,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认为,要接手具有“全牌照”的曙光,首先需要获得丹东当地政府与各大股东的信任,其次还要清理华泰汽车的身后事。结合目前的车市竞争烈度,敢于投身造车的产业势力已然不多,留给车企牌照资源变现的时间也所剩无几。
ST曙光及董事长遭通报处分
控股股东与相关责任人提出异议
公告称,ST曙光及华泰汽车、实际控制人张秀根披露,有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方面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包括未及时披露资产评估报告被撤回事项,未按规定披露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未及时披露实际控制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重大事项;公司未及时披露业绩预告;公司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履职不到位;公司交易相关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等。
鉴于上述多项违规事宜,上交所认定,ST曙光对关联交易标的资产评估报告被撤回的事项披露不及时、未按规定分阶段披露涉及事项的解决进展情况、未按规定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履职不到位、交易相关信息披露不及时和不完整等行为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有关规定。
资料显示,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11日,旗下拥有黄海汽车和曙光车桥两大名牌产品;而华泰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18日,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为主营业务的自主品牌车企,创始人为张秀根,张秀根持有华泰汽车99%的股权,华泰汽车持有曙光股份19.77%股份,张秀根既是华泰汽车实控人,也是曙光股份实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注意到,在规定期限内,ST曙光、控股股东及相关责任人均提出异议,并申请听证。其中,针对上交所指出的“未及时披露资产评估报告被撤回事项”,ST曙光和宫大(时任ST曙光董事长「代行董事会秘书」)提出,中锋评估公司发送的“拟撤销”电子邮件,未产生直接撤销报告的效力,不能认定评估报告已被撤回。
另外,针对上交所指出的“未及时披露实际控制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重大事项”,张宏亮(时任ST曙光董事)及华泰汽车提出,未收到相关部门的通知文件,无法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在收到监管要求后,已向实际控制人亲属了解情况并告知公司进行披露。因时间紧张,核实信息的全面性不能保证。
而作为当事人的张秀根则表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无法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无法第一时间披露信息。
据此前公告显示,ST曙光于2022年9月13日披露与实控人张秀根处于失联状态,当时上交所火速对ST曙光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就相关情况做出具体说明,其中包括实控人失联原因。当晚,ST曙光称,自2022年8月中旬以来,ST曙光无法与公司实际控制人张秀根先生取得联系,但与控股股东华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沟通正常。
之后的9月21日,ST曙光在回复上交所监管工作函中确认,张秀根于2022年7月5日因涉嫌“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被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采取拘留的强制措施。在2022年8月10日,因上述土地使用权转让问题转为批捕。2022年11月9日,张秀根被取保候审。
“壳资源”成为股价助推器
华泰汽车资质产能处置成为焦点
利空压顶下,随着公司实控人张秀根的被批捕被确认,ST曙光股价却意外涨成了“妖股”。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22年8月10日收盘价3.5元一路涨到9月28日收盘9.49元,一个半月ST曙光市值大涨超1.7倍。不仅如此,在2022年11月1日-11月17日的13个交易日内,ST曙光再次狂揽了11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达64.47%。2023年2月26日,ST曙光股价仅为5.68元。
2000年,创始人张秀根从一汽集团手中收购了山东荣成汽车厂,之后更名为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此后开始大举进军汽车行业并开启自主造车路。尽管华泰汽车拥有不错的造车资质,作为国内最早推出SUV车型的车企一度被誉为“国产SUV之父”,但完美的开局并未伴随华泰汽车太久。
2015年—2016年,华泰汽车销量分别为7.12万辆和7.30万辆。由于搭上国内SUV热的东风,至2017年销量一跃攀升81.64%至13.26万辆。销量的暴涨令华泰汽车信心膨胀,当年车展上,华泰汽车立下2018年销量达20万辆,2020年超50万辆的宏伟目标。
不过,由于数据差异悬殊,华泰汽车的销量数据曾一度被曝存疑。比如2018年1月份,华泰汽车公布销量为1316辆,但2017年12月份销量却高达2.1万辆,前后相差巨大。
资本端方面,2017年曙光集团向华泰汽车转让辽宁曙光5.28%股份,由于彼时华泰汽车存在诸多问题,一直到2018年9月27日,华泰汽车才最终完成曙光股份的收购。然而,收购的完成并没有为华泰汽车的发展带来实质性向好的表现,屡屡因为拖欠工资、研发人员出走、生产基地停产等负面频见报端。
数据显示,2018年华泰汽车销量为12.07万辆,同比下滑9.0%,与20万辆目标相差甚远。与此同时,曙光股份的利润也是连连溃败,2017年—2021年曙光股份净利润分别为3.16亿元、-1.28亿元、0.47亿元、0.55亿元、-4.59亿元。由于汽车产销和经营问题饱受资金的困扰,拖欠员工工资和经销供应商货款的消息接连出现在大众视野。
华泰汽车遭遇经营危机后,曾经陆续传出包括小米、华为、赣锋锂业、威马与曙光合作乃至重组的绯闻。张秀阳认为,二级市场的炒家与散户哄抬股价,寄望于华泰处置资质和产能重生可以理解,但不应奢望太多。因为“放眼国内新势力,已经找不到有实力的接盘方出现。面对特斯拉、比亚迪规模效应渐隆,很多车企自身的市场份额尚且难保,更别提斥巨资再另起炉灶了。”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市场有传言称,造车资质管理将进一步收紧,原因在于在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新建的苏州前途、淮安的敏安等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5%,而赛麟、拜腾、博郡等项目更是沦为了烂尾工程。
对此,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态度鲜明地表示,应约束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和产业基金为了招商引资过度投资扩张的冲动。他建议,地方政府不要做大股东,不要领投。
如何防止产能过剩,苗圩认为应当分情况讨论。“对于已有新能源汽车资质的企业来说,在新上产能时,应考察现在的产能利用率;从没造过车的新势力,汽车行业可以借鉴证监会推出的注册制改革,从审批逐步到注册,市场有进有出形成优胜劣汰,不能把造车资质变成股市的‘壳’。”苗圩表示。
(编辑 袁元)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