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治铁路 风范永存

  孙永福

  今年2月26日,是我敬重的老前辈、老革命、老首长陈璞如(原名霍树桂,又名霍国栋)同志诞辰105周年。在革命战争年代,他经受了严峻复杂的斗争考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长期担任省级领导,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工作。1982年4月,中央决定调时任辽宁省省长的陈璞如同志进京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陈璞如同志任铁道部部长期间,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带领铁道部党组大刀阔斧进行全面整顿,积极主动探索铁路改革发展,显著改变了铁路面貌,开创了铁路工作新局面。1985年4月卸任之后,他受国务院委托继续领导大秦铁路建设,建成了我国首条重载运输现代化铁路。陈璞如同志在中国铁路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留下了卓著业绩,他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

  整顿铁路树新风

  陈璞如同志上任铁道部部长之际,全国铁路运输秩序初步恢复,但铁路运输能力十分紧张,“一票难求”、“一车难求”日益加剧。加上安全事故多、服务质量差,各方面的反映十分强烈。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陈璞如同志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确定以“安全”和“路风”作为工作切入点。他认为,安全和路风既是铁路的应尽责任,也关系到铁路的社会形象。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十年动乱”把职工思想搞乱了,铁路优良传统丢失了。所以,必须下决心严格整顿,把“整顿”和“改革”结合起来,全面完成运输任务,开创铁路工作新局面。

  到任不久发生的一起旅客列车脱轨颠覆事故,对陈璞如同志震动很大。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两名工务维修人员将起道机立放在轨道内侧,却跑到附近道口看守房去吃冰棍造成的。安监部门报告,多起行车事故都表明,主要原因是劳动纪律松弛,违章作业严重。陈璞如同志了解到一些铁路局领导存在恐慌、畏难、埋怨等消极情绪,就亲自同这些铁路局领导谈话,要求认真吸取教训,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大胆负责。要求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关心职工,解决问题,取得实效。在全路开展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安全基础工作,落实责任制,严格奖惩制度。发动全路职工开展安全大清理、大讨论、大检查,从人员素质、设备状态、规章制度等方面下功夫综合整改。大力宣传安全典型,授予沈阳铁路局小东站“安全生产三十五年”光荣匾。经过全路整顿改进,逐步扭转了安全不好的被动局面。

  人民群众对有些铁路单位发生的野蛮待客、野蛮装卸现象反映强烈。陈璞如同志接到某站货场撞坏洗衣机等投诉后,公开向社会承诺,要认真查处、吸取教训。他说,问题出在下面,根子还在上面,主要是领导重视不够、管理不严。要求各级领导以“勇于负责、敢于斗争”的精神,挺起腰杆整顿路风。部署全路开展“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宣传教育活动,发动职工自查自纠,接受旅客货主和社会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着力解决旅客途中饮水用餐、货物运输安全问题,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树立“文明列车”、“文明货场”新标杆,形成“尊客爱货”新风尚,倡导“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团结协作、优质服务”十六字新路风。经过一年多整顿,路风明显好转,增强了职工信心,也受到社会好评。

  在抓安全、整路风基础上,积极探索走出困境的途径,促进全路把生产经营和质量效益搞上去。由于国家投资有限,陈璞如同志确定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既有线技术改造上,挖掘设备设施潜力,提高运输能力。客运实施扩大列车编组,货运实施满载超轴、提高直达比例等措施,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铁路运输计划,使铁路名副其实地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努力完成“六五”国家计划的同时,他组织力量研究“七五”发展思路,为铁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铁路改革探新路

  推进铁路改革,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也是全路上下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声。陈璞如同志认为,虽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体制改革难度大,但旧观念、旧框框太多,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考虑到铁路行业特点,他提出铁路有序改革的重点是“包”(经济承包)、“放”(权力下放)、“联”(大联动机)、“通”(安全畅通)、“多”(多种经营)。首先对铁道部机关机构和全国铁路局设置进行了调整,先后撤销了8个铁路局,完成了北京、上海等6个铁路局的并局工作,保证了铁路主要干线的畅通。他强调实施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初步改变过去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将小型项目计划权下放给各局,实行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支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资建路(如,铁道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合资建设南防铁路等),积极发展地方铁路。铁路建设实行“拨改贷”后,推进设计、施工招标试点,筹划成立铁路工程总公司。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必须打破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为此,在全路开展厂长(经理)负责制试点,全面推行承包制。1983年12月15日,广深铁路公司宣告成立,明确了该公司的法人资格,享有项目设计、工程发包、建设贷款、设备引进、对外业务等经营自主权,成为全路第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管理新体制。该公司自筹资金,完成必要的配套项目,使运输能力提高了70%,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陈璞如同志大力组织探索“广深模式”,引领铁路改革之先风,为全路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1985年元旦,陈璞如同志登上了西行列车,我在成都迎候并陪同活动,5天时间活动安排很紧凑。除同四川省领导会面商谈了铁路建设和运输问题外,主要到成都铁路局、铁二局、铁二院、资阳机车厂、眉山车辆厂和西南交大等单位及部分站段,慰问职工并听取对铁路改革的意见。他热情鼓励实施承包责任制,希望各企业研究向铁道部承包的具体方案。他提出要以铁路为主,开展多种经营。譬如成都站,可以盖大楼,吸引社会投资联合开发。对于铁二局在深圳开拓创业的壮举给予高度称赞,他说:“这是全路先进典型!光坐在成都不行,一定要打出去,变守业为创业。”他面带笑容对大家说:“刘备坐守,不如曹操!”铁路实行经济责任制,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有效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推进铁路改革发展,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陈璞如同志主持部党组会议,研究作出了改革干部制度、调整部分单位领导班子的决定。针对在位的领导同志思想顾虑,他热切希望老同志从大局出发,提前退居二线或三线;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放手把德才兼备、闯劲十足的中青年科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还要以身作则,做好传帮带。铁道部组织了6个考察组,到各地区铁路单位考察第三梯队建设情况,加强干部队伍“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当发现有近六千名大专毕业生在当工人时,他要求尽快解决人才使用不合理问题。局级领导班子调整后,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都有了较大改善,平均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大幅提升。这就为铁路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强劲活力。

  铁道兵并入铁道部,是一项重大体制改革。陈璞如同志强调,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从形势发展需要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铁道部要坚决执行、切实办好。他主持召开了欢迎大会,要求部内各部门全力做好并入工作,确保队伍稳定。他建议并报请中央批准,安排两位铁道兵领导到铁道部领导班子任职,从铁道兵中选调一批骨干充实到铁道部机关任职,这对增进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84年1月1日起,“铁道兵指挥部”改编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他特别叮嘱我,从军队转为企业,从吃“军粮”转为到市场“找饭吃”,困难的确不少,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当我了解到指挥部有的工程局施工任务极少时,在安排计划时做了适当调整。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这项重大体制改革终于圆满完成。

  大秦重载开新篇

  大秦铁路西自煤都山西省大同市,东到河北省秦皇岛港,全长653公里。这是我国第一条开行重载列车的双线电气化铁路,是北煤南运的新通道。当时,改革开放起步较早的东南沿海地区到处缺电,电厂缺煤,煤都呼唤铁路。修建大秦铁路就是缓解煤炭运输紧张状况的一项有效措施。

  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促进国家早日作出战略决策。对于修建大秦铁路运煤方案,国家计委、铁道部等部门都很重视,组织出国考察,开展技术研究。但有的人不赞成这个方案,认为应该把煤直接运到南方去,而不应经过海运倒装。对此,陈璞如同志明确表示,铁路运输受过江能力限制无法全部直达,铁海联运是可行方案。对于建设标准,他赞同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建设高标准、大能力的重载运煤专线。鉴于国家投资紧张,他认为分期建设是合理的,一期工程先建设山西大同韩家岭站至北京平谷大石庄段铁路(全长411公里),利用京秦铁路富余能力运往秦皇岛港,可提前发挥投资效益。在国家有关部门反复论证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国务院作出了修建大秦铁路的重大决策。

  成立大秦铁路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1984年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同志宣布,为确保大秦铁路建设顺利进行,决定成立大秦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由陈璞如同志任组长,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沿线省市领导参加。他领受任务之后,立即组建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要求设计院提供首批重点工程设计文件,组织设计人员现场配合施工、优化设计;参加施工的各工程局成立指挥部,由局长现场蹲点做好施工准备,确保大秦铁路一期工程1985年1月1日正式开工。1985年5月,年届68岁的陈璞如同志从部长岗位上退了下来。作为中顾委委员,他按照国务院安排,继续担任大秦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全身心地投入这项宏伟工程建设。铁道部成立大秦铁路建设办公室后,由我兼任办公室主任,这使我有更多的机会聆听他的教诲。

  全面做出统筹安排,着力协调解决难题。陈璞如同志强调大秦铁路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部署、突出重点、协同奋战。要求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攻克“两段一场”(即桑干河谷地段和军都山地段及湖东编组站场)控制工程,突破关键技术,引进先进设备;要加强铁路各专业之间及装、运、卸之间的协调,提高效率,减少失误;还要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解决土地征用、电力供应等难题,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他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工作,给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职工以极大鼓舞。当他看到铁一局摩天岭隧道展现的文明施工成果时,称赞这是“隧道一枝花”。1986年4月底,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宋平同志视察大秦铁路全线,陈璞如同志和我一起汇报了大秦铁路建设情况,并陪同从大同至茶坞检查了十多个重点工程。宋平同志对大秦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表示满意,勉励广大职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精打细算,节约投资,优质高效,并要求各部门和沿线各级政府继续大力支持铁路建设。

  在部署和检查工作中,陈璞如同志特别重视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建设一流重载铁路。1988年12月28日,大秦铁路一期工程顺利通车,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国务委员邹家华同志在茶坞站为运煤列车剪彩,引巨龙出晋,运乌金下海。陈璞如同志满怀喜悦地说:这只是初步胜利。我们要发扬“吃苦奉献,争创一流”的大秦精神,继续建好二期工程,夺取全面胜利!1992年12月21日,在秦皇岛站举行大秦铁路全线通车典礼,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同志到会祝贺!称赞大秦重载铁路建设达到国际水平,对缓解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煤炭紧张状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优良作风育新人

  陈璞如同志在贵州工作期间,就十分关心、支持铁路工作。早在1964年秋,我奉命从郑州铁路局调到刚由成都迁来贵阳的西南铁路工程局(即铁二局)机关工作不久,就有幸见到时任贵州省副省长的陈璞如同志。他多次来到铁二局机关,与铁二局政委黄新义同志、局长刘文同志一起研究川黔、黔滇(贵昆)铁路建设工作。陈璞如同志身着浅灰色中山装,有时头戴鸭舌帽,谈话时显得平和稳重。当他欣悉大批施工队伍从各地调集贵州形成会战态势时,兴奋地说:盼了多少年,终于来到了!贵州省一定全力以赴、快事快办,支援铁路建设。陈璞如同志热情诚恳、办事高效的实干作风,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1984年12月,我奉命到铁道部任副部长,在陈璞如部长直接领导下工作,耳濡目染,深受教益。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时,他态度坚决、措施果断,结合铁路实际提出具体措施,反对照抄、照搬、照转搞形式主义。在重大问题决策时,他重视调查研究、集思广益,不搞一言堂。作为部长、党组书记,他对各位副部长工作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常常鼓励我说,基建工作按照分工由你负责,一定要放手大胆、严格管理,使我解除了思想顾虑,信心倍增。

  在全路干部职工心目中,陈璞如同志不仅是统领全路的战略家,而且是解决问题的实干家。他善于发现问题,敢于一抓到底。有一段广为流传的他连续4次深入一个基层货场狠抓整改的佳话。1982年6月,他以普通旅客身份在永定门站排队买到硬席坐票。登上车厢落座后,听到一些旅客发泄对某货场工作不满的言辞,他立即决定亲自进行调查。到该货场检查后,发现管理混乱,要求限期改变“脏、乱、差”面貌。一年后,他再次来到这个货场,看到管理加强、野蛮装卸已经杜绝,勉励他们更上一层楼!1983年春节,他第三次到这个货场检查工作,得知该货场打了一个翻身仗已成为铁路局“文明货场”时,他满面笑容地说:要总结经验,再创佳绩!1985年元月,陈璞如同志第四次到那里时,该货场已被评为全国铁路“文明货场”。

  在领导班子建设中,陈璞如同志身先垂范,严于律己,爱护干部。对于铁路工作出现的重大失误,他都主动承担责任。部机关整党期间,他带头检查了自己对铁路“老大难”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思想不够解放,措施不够有力等。他听了我对施工安全事故的检查后,勉励说:领导干部就要敢于担当责任。陈璞如同志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从未利用职权为亲属批条子、要车皮或安排工作,在全路职工中树立了清廉形象,深受广大职工敬仰。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陈璞如同志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他献身革命事业,为党和人民出生入死、鞠躬尽瘁,为铁路事业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奋斗精神,以及信念坚定、襟怀坦荡、实事求是、联系群众的高尚品德,永远激励着我们牢记使命,勇往直前,奋斗终生。

  (作者系原铁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铁路 铁路局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1 通达创智 001368 --
  • 03-01 上海建科 603153 --
  • 03-01 明阳科技 837663 11.88
  • 02-27 宝地矿业 601121 4.38
  • 02-27 华塑科技 301157 56.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