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晚报
![](http://n.sinaimg.cn/spider20230103/236/w787h1049/20230103/e873-e284e3e8294fe7d85f793f9cb72558ed.jpg)
邯郸市荀子中学 武冬梅
托物言志法是常用的写作手法,就是通过对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如能应用这种手法的话,会给作文增色不少,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那么怎么来指导学生写这类文章呢?
一、群文阅读,以写定教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组课文,无疑给了我们模仿的范本。在执教课文《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后补充三篇名作分别是《好一朵木槿花》《牡丹的拒绝》《心田上的百合花》,还有两篇文言文《陋室铭》《爱莲说》,进行“1+X”群文阅读,七篇文章链接课内外,学生阅读经典篇目,整理“物”“志”的特征。
二、依“志”选“物”,精选好“物”
“物”是作者寄情托意的载体,写作中既要捕捉“物”的外在的“形”,更要挖掘出内在的“神”。如《陋室铭》,作者选取“陋室”作为自己志向追求的寄托者,而“惟吾德馨”才是作者所表达的主旨。具体有两点:一要精心选择所托之物,二是思想要健康新颖。
三、找准相似,精准立意
挖掘事物之“志”关键点是找到“物”与“志”相似处,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有内在联系。描述时,“志”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要能承载并传达“志”。如《爱莲说》中,莲的特点与君子的高贵品格极其相似,让读者借助莲花的形象理解君子品质,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志向。
四、抓住特点,精描细绘
1.从多个角度描写所托之物
抓特征,细描绘,是写好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关键。即从物体的生长环境、外形姿态、气味、气质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描写。否则,“志”如浮萍,无从依托。在《紫藤萝瀑布》中所描写的花瀑、花穗、花朵、花色和花的稀落,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细致描绘,作家的情感与志向才得以外显。
2.在不同的情境中去刻画和描写
如《好一朵木槿花》中对土埋大半截的木槿花的描写:“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体现木槿花顽强的生命力。
3.妙用手法突出所托之物
描绘“物”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所绘之物更加具体、生动。如:“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形象地描绘出小桃树在风雨中的外在形象。
五、融入真情,寄托志向
“托物言志”中的“物”是作者的“替身”,将“我”的真情融入人格化、感情化的“替身”非常重要。如《一棵小桃树》,将个人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融入物,物我合一,物就是我,我即是物。
“言志”部分一般有三部分:由物到人、由人到人的精神、由人的精神到人生感悟。“言志”的这三部分并不是每篇文章里都有,如:《白杨礼赞》由白杨树到北方的抗日军民再到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只有由物到人、由人到人的精神两部分。
总之,这类的文章一般来说须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所托之物的外在特点(托物),和所托之物的精神内涵(言志),当然要言之有物,有时须将其和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写好这类的作文,挑好“物”立好“意”是前提,描物是基础,言志是升华,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