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秋收在即,秸秆又成为不少地方的关注焦点。在今天举行的首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严东权表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巨大,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
![image.png](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929/67/w554h313/20220929/89b0-26497e0cb5fc8ee887c8c2d89810a22d.png)
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同年的秸秆产生量达到8.65亿吨,较2018年增加3500多万吨。其中,小麦、水稻、玉米秸秆的产生量合计占比达到83.5%。
根据农业农村部建立的全国秸秆资源台账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2021年达到88.1%。“农用为主、五化并举”的格局基本形成,肥料化利用率、饲料化利用率、燃料化利用率、基料化利用率、原料化利用率分别为60%、18%、8.5%、0.7%和0.9%。
在得到综合利用的秸秆中,秸秆还田量达到4亿吨。这可以为耕地提供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监测结果显示,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幅为5.0%—7.0%,作物增产幅度为2.0%—4.5%,秸秆还田的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同时,秸秆离田效能不断提升。2021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到1.32亿吨,可解决1.9亿只羊单位所需的粗饲料。秸秆燃料化利用量稳定在6000多万吨,可替代标准煤30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600万吨。秸秆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量达1208万吨,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秸秆变基质原料,培育富民产业,鼓励以秸秆为原料,生产非木浆纸、人造板材、复合材料等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严东权表示,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要处理好还田与离田的关系,还田要科学,离田要高效。
具体而言,要利用好秸秆资源台账,统筹好还田、离田工作。既不能图省事,把还田作为解决秸秆问题的唯一渠道,带来新的生产和环境问题;也不能图挣钱,连年把秸秆全部收走,使耕地难以为继。要以台账数据为基础,结合秸秆还田监测工作,合理测算最适还田量,科学评价还田生态效益,分区域分作物集成推广还田技术,推动秸秆科学还田。同时,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收储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路径。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1.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2.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