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经纬丨金融靠前发力支持经济稳增长

商道经纬丨金融靠前发力支持经济稳增长
2022年04月20日 10:13 媒体滚动

编者按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但从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和央行此前发布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可以看出,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了恢复发展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孙兆

  4月1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介绍202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根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但从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和央行此前发布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可以看出,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了恢复发展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金融数据稳定增长

  根据央行日前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3月末,M2(广义货币)余额249.77万亿元,同比增长9.7%。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06万亿元,比2021年同期多增1.77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0.86万亿元,同比多增2.51万亿元。

  “在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不及预期之后,3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全面超出预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从整个一季度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新增社融12.06万亿元,同比多增1.77万亿元。总量数据超预期增长,体现了金融靠前发力支持稳增长。

  针对3月份M2增速较快回升,温彬表示,一是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财政支出力度加大。二是信贷加大投放力度,派生能力增强,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3.13万亿元,同比多增4000亿元。三是2021年3月份M2增速较2021年2月份下降了0.7个百分点,基数也有一定程度回落。

  “从金融统计数据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有回暖迹象,但从3月份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程度超预期,部分行业、企业面临困难。3月份正值节后开工季,企业存款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对经营前景略偏谨慎以及内需复苏基础不够稳固。”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本报记者表示,3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总量表现理想,社融、信贷、M2指标均超市场预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下滑担忧。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根据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信贷结构优化,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当前,国内疫情发生频次有所增多,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降准将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央行于4月15日宣布,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

  “我国当前的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仍有一定的调降空间。”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表示,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此外,适时降准也向市场发出稳增长、促发展的明确信号,可以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本报记者表示,本次降准0.25个百分点,在时机上符合市场预期。“本次降准0.25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央行认为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第二,3月份CPI同比超预期上行0.6个百分点至1.5%,因此央行提出‘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第三,在中美利差倒挂的背景下,需要‘兼顾内外平衡’。”

  周茂华则表示,此次央行降准,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助力内需恢复,确保经济平稳扩张。同时,降准也有利于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帮助企业经营持续改善。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本报记者表示:“通过降准来释放流动性有助于改善市场主体和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压力,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和综合融资成本,对于帮助企业经营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意义不言而喻。”

  对于此次降准,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此次降准的目的,一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约65亿元(每年),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货币政策仍将坚持稳健基调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面对经济三重压力,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通常来说,降准会释放长期资金,一方面,能够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从而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另一方面,还能够优化银行的资金结构,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促进银行信贷投放和资产配置,从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而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走向,温彬表示,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提出了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等举措。而后,人民银行近期表示,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落实上述两项专项再贷款。未来,随着降准等总量工具落地,结构性政策也有望加快推出,货币政策将坚持稳健基调,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同时,还将兼顾物价走势变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等,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营造安全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周茂华表示,考虑到目前国内经济面临的内外环境较为复杂,国内稳健货币政策维持略偏松格局,下一步,将采取总量与结构工具有机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让利实体经济,为部分行业和企业精准纾困,优化信贷结构,激活微观主体活力。

合理让利实体经济 金融扶企力度加码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郭锦辉 刘菲菲

  为助力企业缓解困难、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在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公布后,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引导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可从哪些方面发力,采取哪些措施?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银行业人士对此提出了多项建议。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来源/新华社

金融合理让利实体经济不断加大

  “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供应链体系目前面临挑战。银行通过向供应链中的实体产业让利,可以提升实体产业的自我‘造血’速度,将实体经济的周期性风险以及受疫情影响的风险分散到供应链体系的‘产、购、销’环节,从而抵抗任一环节带来的风险损失。最终带动提升‘产、购、销’环节的自我修复力,对经济乃至社会稳定起到调节作用。”山西阳曲农商银行副行长胡红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胡红锁看来,银行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有三个有效办法,一是提高融资额度,二是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加快融资效率。例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这意味着银行的减值准备计提可以相应减少,有利于提高银行的净利润,将净利润留存转化为银行核心资本。同时,合理增大不良贷款的容忍度,给了疫情之下的实体经济一定的时间,做到了经营收入周期与融资期限的合理调配。此外,通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在贷款利率、融资费用等方面给银行减轻负担,进而转化为对实体经济的“输血”。

  为应对今年年初天津市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在增加小微普惠贷款总量供给规模的同时,主动对小微企业新发放贷款实行利率优惠。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普惠贷款净增23.2亿元,平均贷款利率3.99%,比2021年全年下降0.17个百分点。

  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段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行近年来在政策体系、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革新创新,加大了普惠金融服务力度。今年为应对新一轮的突发疫情,该行通过创新“抗疫贷”产品、延迟还本付息、提升“融资”“融智”“融商”综合服务、增加小微普惠贷款总量供给等,全面支持各类保供企业融资需求,满足中小微企业续贷、延迟还本付息。此外,还建立了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在优先受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申请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及服务。

  如何落实金融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的政策要求?浙江普陀农商银行董事长缪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行将通过用活央行降准和接续直达政策等政策工具的同时,用好“三字诀”,持续加大对区域内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

  缪军表示,一是要用好“活”字诀。服务企业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增氧”和“滴灌”工程。二是要用好“优”字诀。通过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调整逾期记录报送等不同措施,切实保护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客户利益。三是要用好“联”字诀。加强政银企多方联动合作,凝聚起中小微企业精准纾困的合力。

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金融扶企纾困

  针对当前很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链紧张局面,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相关政策稳企纾困。江西于都农商银行行长张义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创新授信模式。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链紧张的难题,可以增加中长期贷款的投放,积极拓展“首贷户”,创新授信模式。比如,以前贷款需要企业提供不动产抵押形式,可以灵活转为用企业的应收账款质押形式发放贷款。以前发放1年的贷款可以根据企业经营周期发放到3—5年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第二,优化业务流程。一些商业银行从企业申请贷款到审批流程结束需要经历1个多月的时间,这对需要资金周转的中小微企业来说非常不利。因此,要积极优化信贷业务流程,缩短审批办结时限,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比如,对于贷款金额在30万元以内的贷款,可要求在3天内办结,贷款金额在500万元以内的贷款,最长不超过1个星期等。

第三,用好续贷政策。针对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到期仍有融资需求的,可通过新发放贷款结清已有贷款等形式去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允许企业继续使用贷款资金。比如,推出“无还本续贷”形式,让企业不需要偿还本金就可以转续贷。

  江苏兴化农商银行董秘嵇红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加大对制造业支持力度,可从设立制造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健全制造业抵质押、担保措施,提高制造业不良贷款容忍度三个方面入手。应加大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继续对遭遇疫情等情况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借款应延尽延,完善融资担保支持措施。

  “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提高需求侧资金获取的便捷度、降低资金获取的门槛,使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三类主要经营客户能够较为容易地满足资金需求。尽可能减免抵押、汇款等费用,在降低供给侧资金组织成本、降低付息率的基础上,推动资金需求侧实际贷款利率的进一步降低。同时,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要进一步创新研发线上产品,保障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自助渠道畅通。”嵇红霞说。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抗风险能力

■张炜

  根据一季度金融数据显示,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抗风险能力。

  一季度金融数据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二是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实体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所降低。这三点对A股构成利好,信贷资金虽不直接进入股市,但流动性合理充裕可能间接地增加股市资金供给。此外,货币政策发挥精准导向,强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对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以及实现稳增长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来源/新华社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分析认为,从3月份金融数据来看,企业中长期信贷增长尚未完全恢复,居民中长期信贷增长仍然较弱,仍需要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持偏松操作。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已决定于4月25日降准0.25个百分点,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针对此次小幅降准,王运金指出,此次全面降准表明了稳健货币政策维持偏松操作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小幅降准可能考虑到国内物价走高预期与美联储加息因素。未来是否会再次降准,将以国内经济形势为主要参考,相机决策。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叠加国务院常务会议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打开了为实体经济让利的空间。有市场人士称,在当前A股较为低迷的时候,提高信贷资金对实体支持力度,有利于稳增长,也能够改善投资者情绪。近期政策暖风频吹,政策利好不断出台,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均十分重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政策底”有望变得更坚实。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内疫情持续散发,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今年以来,截至4月15日,上证指数与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下跌11.77%、25.95%。A股调整的主因之一,是投资者对经济下行存在担忧心理。一季度,在A股调整中,最突出的是消费股的大幅回调。一批细分行业的龙头股遭遇暴跌,明显跑输大盘。一季度,上证指数下跌10.65%,而中国中免五粮液绝味食品美的集团重庆啤酒周大生山西汾酒华致酒行等分别大跌25.09%、30.36%、38.34%、22.77%、29.14%、23.85%、19.28%、23.86%。2021年风光的新能源产业链也在一季度走熊,宁德时代在上周又创出年内新低,较2021年12月的高点累计回调近35%。

  有市场人士称,一季度A股调整与估值回落有关,还包含一定的投资者情绪因素。可实际上,正如证监会所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各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稳中向好,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市场短期波动没有也不会改变长期健康发展趋势。

  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4%、14.6%、13.7%。目前来看,一季报业绩大幅增长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产业链以及煤炭、化工等周期行业,但投资者不必对消费股过度悲观。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等。随着政策发挥作用,以及国内抗击疫情取得成果,消费股的中长期价值值得期待。

  从年报与一季报来看,部分大消费龙头股依然业绩稳健。例如,山西汾酒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长72.56%,2022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70%左右。华致酒行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长81.03%,预计2022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30.02%至35%。这反映出虽然疫情反复带来负面影响,但相关公司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多措并举,积极有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得益于此,上周消费股逆势反弹,有的个股周涨幅超过10%。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8 江苏华辰 603097 --
  • 04-26 铭科精技 001319 --
  • 04-20 德龙激光 688170 30.18
  • 04-20 嘉环科技 603206 14.53
  • 04-20 永泰运 001228 30.4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