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那么多人活在“照骗”里

为啥那么多人活在“照骗”里
2022年04月08日 05:15 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记者 于梅君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综观朋友圈,几乎已经找不到原始照片,在各种美图软件、P图滤镜加持下,简单粗暴的“锥子脸大眼睛”,让曾各有特点的美人几乎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标准件。

  有数据显示:全世界平均每隔0.03秒就有一个人上传自拍,其中美颜相机每天会生产出1亿张自拍照。每个自拍者在美化照片上平均花费的时间是40分钟,甚至超过了化妆。一键磨皮、一键美白、瘦脸瘦身成为国人最爱,那么,这些技术是如何实现的?我们被美颜“绑架”的人生又说明了什么?

原来,我们“花了8万年时间修图”

  如今,不少人“不开美颜不敢照相”。拉长腿、放大眼、调色、加滤镜……一顿操作猛如虎,我们仿佛生在一个“人均美女帅哥”的社会。而不少手机厂商更干脆:还P什么图?直接让摄像头自动拥有柔光、虚化、AI智能渲染技术不就得了?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当前AI智慧美颜、智能光线、AI背景虚化等图像识别技术,广受手机用户青睐。

  比手机摄像头美颜功能发展更快的是美颜软件:美图秀秀、天天P图、脸萌、美妆相机……几乎在每个女生的手机上,都至少能找到一款美颜软件。

  2018年,美图公司发布《走近科学:那些社交圈时髦精不会告诉你的东方秘术》,这份报告显示,全国1/4的人在用美图产品,月活用户3.5亿,月均处理照片60亿张;最受欢迎的美颜效果是:瘦脸瘦身占50%、磨皮除皱占42%、祛斑祛痘占40%。

  美图公司还在报告结尾“骄傲”地标注:“在美图诞生的10年间,用户每个月都要花费将近2小时在拍照和修图上,加起来的修图时间有8万年。”

  2013年,《牛津英语词典》将“selfie”(自拍)定为年度英文单词。随后,“自拍”在英语世界的使用率激增170倍,全球每0.03秒就有一张自拍被上传到网上,热衷自拍的人甚至把美颜当成新的“社交法则”。

  中国用户从最初感觉美颜夸张不真实,到最后离不开美颜相机,不过经历了几个版本的迭代。“我们花了80000年修图”,改变的不只是照片,也是对美丽的认知,对真实自己的态度。

完美的脸,有着相同的计算公式

  光滑的脸蛋、发亮的眼睛、尖尖的下巴……有时自拍照连亲妈都认不出来。美颜相机将美的标准进行了统一,而我们与生俱来的个人特质却被淡化。那么,机器是如何识别人类的面部和身体,并美化这些部位呢?

  “美颜”其实是一个深度学习+图像处理+图形学的技术,牵涉到人脸检测、人脸关键点定位、瘦脸、磨皮、美白等。

  拍照后,原始人脸数据被上传至后台,人脸检测技术对原始的图像帧进行识别。眼、眉毛、T形区(眼睛+鼻子构成的区域)、嘴、下巴会被依次识别。

  用美颜相机给眼睛画眼影,给嘴唇涂口红,用到的是人脸关键点检测技术,即确定五官的精准位置,再应用到具体的美颜算法中,对特定部位美化。

  所谓“磨皮”,其技术原理是:在图片的人脸框部分再进行一次肤色检测。只对人脸区域做磨皮,一般使用图像处理的一些滤波算法。双边滤波可以保留大量人脸细节且确保边界处不会被模糊掉,使用最为普遍。

  人像经过双边滤波处理后,能明显看到皮肤光滑且轮廓清晰,调节一下参数,就能得到不同的磨皮效果。

  让皮肤变白又是怎么实现的?图像中的颜色一般用RGB模式表示,R、G、B分别代表红、绿、蓝,数字从0~255变化。当R、G、B数值越趋于0,图像越黑;越接近255,颜色就越白。

  此外,还有HSV色彩空间(H、S、V分别代表色彩、饱和度、明度),当H、S、V的数值分别趋于0°、0和100%时,皮肤最白最亮。

  瘦脸、大眼、瘦鼻等功能,则用到了液化变形技术。

  美颜相机里还能DIY(自己动手制作)妆容,包括口红、腮红、眉毛、眼妆等,这是因为相机里植入了预先设计的不同风格的妆容模版,当人脸出现后,首先会基于人脸关键点,检测识别出特定部位,然后妆容模版会投射到人脸特定区域,最后妆容和原图像进行高效合成。

被美颜改变的是:我们看待真实的态度

  如今,美颜已经像发微信语音一样成为一种用户习惯,数据显示,只有0.8%的用户分享前从来不处理图片。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人敢直接用手机前置拍照,并不经任何修饰就发朋友圈。

  在《社会心理学对第一印象的一些研究》中提道:决定第一印象的因素包括:容貌、语言、态度、穿着和身体语言。其中,容貌占据着支配作用。无论是美颜手机还是美颜软件,都是抓住了这一点。

  都说以貌取人肤浅,但以貌取人者却又众多。2015年,影星碧昂丝一组未经PS修饰的原图,被发到网站上,引来粉丝集体围攻,并在1小时内全部下线。让粉丝无比愤怒的原因,并非是碧昂丝PS前后的巨大差异,而是有人竟然给他们展示了偶像的法令纹、痘印、毛孔这些瑕疵。粉丝们不能接受的是真实的碧昂丝,他们更喜欢对现实的操纵,而不是热爱现实本身。

  武汉意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咨询师贾如棋说,“现在过度美颜的照片才算正常,一张淳朴的照片反而会让大家惊奇。正常的东西变得不正常,反常的事反而变得正常了,这是我们不够自信,甚至自卑的表现。”

  美国波士顿医疗中心研究发现,沉迷美颜、修图,可能诱发“体像障碍”——即一个人过度关注自己的外貌,对外貌的焦虑开始影响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波士顿大学医学研究人员表示,有55%的整容医生接待过因此去整容的人。

  数据显示,美颜相机普及后,74%的人表示不敢发未经修图的照片。越来越多的人沉溺在修图后的相貌。45%的人表示“美颜社会”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和焦虑。

  贾如棋表示,用虚拟世界“完美才是美”的标准去衡量现实,会使你获得审美体验上巨大的落差感和挫败感。现在人们毫不遮掩对美貌的热衷与追捧,虚拟世界中的人也确实看起来更漂亮,美男、美女充斥网络。只是希望用户在欣赏自己美照的时候,还能记得自己真实的样子。

00后掀起新的审美浪潮:关上美颜

  手机美颜引起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商家的“恶”不在于“磨”平了用户照片中的痘印,而在于没有给用户看见自己痘印的机会。如今,00后正在掀起一股新的偶像审美浪潮,“关上美颜”。

  当然,不是绝对不再美颜,而是要合理美颜,展示更真实的自己。换句话说,大家并不是真的想要毫无调色、未经修饰的照片,而是反感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美颜滤镜功能单一,导致所有P出来的图片都极度同质化。当尖下巴、大眼睛、瘦脸、磨皮成为主流,每个人在滤镜面前都失去了最个性化的自己。

  还记得校园时期,每个班都有班花。有的长着洋娃娃般的大眼睛;有的像男孩子一样棱角分明,笑起来很阳光……有特色的脸,大多存在不完美。没有了这些特征,就缺少了最令人动心的特质。为什么说旧时光出美人?事实上,任何时代出美人的概率都是一样的,变的不过是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单一的审美标准罢了。

  年轻一代对修图App的诉求,早已变成“开了美颜,但最好不要让别人看出来我开了。”又想生动,又想真实,又想美好,这几乎是目前主流审美最令技术公司头疼的地方,也意味着美颜相机必须跟随用户审美一同成长。

  美颜相机产品总监蛋芬奇表示,国人审美的主流方向越来越趋向于“自然而不过度用力”,在某种程度上,美颜相机里也藏匿着中国年轻人的审美观:自然、真实、质感,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碧昂丝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1 峰岹科技 688279 82
  • 04-11 欧圣电气 301187 21.33
  • 04-11 杰创智能 301248 39.07
  • 04-08 拓荆科技 688072 71.88
  • 04-08 英集芯 688209 24.2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