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晚记者 亲身经历点滴记录

山晚记者 亲身经历点滴记录
2022年04月06日 07:32 媒体滚动

  2022年4月3日,这个日子一定会记录到太原市抗疫史上,因为这一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有人所在社区被封闭,有人立刻投身抗疫……从这一天开始,我们的生活暂时有所改变。而山西晚报记者,也用心记录下抗疫生活的点点滴滴。

 A “太原—汾阳—太原”赶路记

  疫情就在身边,说实话从来没有担心过,即使前段时间太原市尖草坪区封控,也觉得和自己有距离。可4月3日,太原市小店区疫情突发,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那种紧张感和压迫感。

  4月3日8点多,匆匆起床,脑海中简单梳理了一下,回汾阳扫墓的东西都在车上,也跟单位报备了,一切都很妥当。想到提前一天已经跟老家朋友打听好,太原回汾阳下高速只要“两码”就行,于是下楼,开车出发!

  从小区开车往迎西高速出口走,市区路上车还挺少,心中有点儿庆幸,没有遇上堵车。

  8点10分,上了高速,一切正如计划,没有异常。打开收音机,听听路况,好多人都问从哪里出发去哪里需要什么码,电台主持人一一解答。

  只要不堵车,从太原回汾阳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高速上,除了清徐段车辆稍多之外,其他路段车不多。9点多,我已经到了汾阳高速出口,前面只有五六辆车排队查码。“好了,可以了,过吧!”被高速口工作人员顺利放行后,一脚油门往汾阳市区赶,终于回来了。“你从太原回来的?先登记一下。”到了小区门口被拦下,字还没有写完,小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不能进,太原有疫情了!心中咯噔一下,感觉不妙,打开手机一看,微信群里、朋友圈都被太原市小店区的疫情消息淹没,时间定格在9点36分!

  只好从小区倒车出来停在路边,心中有些不甘,到处打电话问老家朋友啥情况,他们都说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忽然想起路上广播里说,地铁有一段停运。真让我赶上了?要不直接去陵园上坟?朋友告我,你从太原回来的,也进不去!而且高速路口已经开始劝返从太原回来的车辆了。“怎么办?家回不去,别连太原也回不去了!”各种担忧在心中交织,挣扎了半天,感觉路人看我的眼光也不对了!

  不纠结了,回太原!发动车直奔汾阳高速口。

  距离高速口越近,心里越担心,不让离开可怎么办?广播里说太原城区部分道路已经开始管控了。走ETC,顺利通过了,终于可以舒口气了。

  一路听着广播,思考到底从哪个高速口下,心想堵车肯定逃不过了。要是早晨晚走一小时,可能就不用走这趟冤枉路了!

  再看时间已经过了10点了!太原南面的高速口肯定不考虑了,别成了黄码。长风西?冶峪?还是迎西?要不罗城?就这样一路纠结着,耳朵里听着各种太原市管控的消息,脑子里还在想着从哪里下高速,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到达了环城高速附近。“从哪里上的高速,从哪里回!”开车上了西环,中间起码还有三个选择出口,只不过不走罗城口了。

  车开到了时速120迈,尽快往出口赶吧!别等被劝返的车也赶回来,高速出口就更堵了。路过长风西,出口全是车,过,直奔迎西。

  11点26分,迎西匝道,终于“如愿”堵车了!两排车停着不动,从早上到现在滴水未进,家里人不停打电话询问情况,接听着慰问电话,慢慢往前移动着!12点、12点30分、12点40分,13点……周围的司机明显焦躁了,有个别车辆开始走应急车道往前挤,有的人干脆下了车,步行到前面查看情况。

  13点30分,胜利在望,距离高速出口只有10米了,眼睛紧紧盯着出口,心中安慰自己快了,别着急!13点15分,终于不用和其他车辆挤了,进入出口通道。13点40分,出来了!

  与早晨离开时候一样,城区路上车不多,14点顺利回到家中。

  6个小时,200多公里,这是我的4月3日。

  虽然距离这次疫情已经很近了,但和位于小店区的同事们相比,我还是有些距离。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呢?只能从他们的朋友圈略知一二……

  山西晚报记者 王冠兴

B 下楼排队做核酸看似很长的队伍很快就轮到了  4月3日,早上刚7点多一点,我被一阵手机铃声吵醒。带着困意就听到妈妈在手机里说:“还睡觉呢!快起来看看,小区也封了,赶紧去买点儿菜和米面。”迷迷糊糊走到窗边看向楼下,发现楼下比往常早晨的人多,都围在大门口,进出行人的门和进出车辆的口已经被栏杆围起来。一下清醒了不少,心里就一个念头:“真封了?啥情况?”  急忙拿出手机,发现网上关于小店区疫情的新闻铺天盖地,打开抖音也都是相关视频,这才明白了事情缘由。裹着外套下楼发现不少人和我一样,穿着睡衣睡眼惺忪地聚在门口,向物业工作人员打听情况。“刚接到通知,小店区出了4个确诊病例,咱小区也要封了,现在只能进不能出,下一步等通知吧。”物业工作人员喊着向人群解释:“不过大家别着急,这只是防控手段,为了大家安全。”弄明白原因后,我像身边不少居民一样,默默从兜里掏出一个口罩戴上……  人群中三五好友都在议论着,有乐观的:“都是统一安排,没啥事儿,正好放假了在家好好休息休息,等人家通知吧。”有担忧的:“咱小区不会也有确诊病例吧?大家快散了吧,别聚集在一起。”也有惋惜的:“都和家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祭祖了,这下出不去了。”  除了议论,还有马上拿出手机给亲朋好友打电话发信息报信的:“我们小区封了,你们呢?”“妈我回不去了,我们这边封了,您别担心没啥事,就是防范措施,您也别乱跑了,小心点儿。”“老婆,打听清楚了,小店区有病例,不是咱小区,别瞎担心了,正常措施,具体我上楼给你解释吧。”  打听清楚后,我就回家了。进门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家人报了个平安,解释了一下什么情况。挂断电话坐在沙发上:以前只听说别人隔离,现在自己出不去了,该做什么呢?整整一上午,就在翻看手机、查看各种关于疫情的信息中过去了。  吃过午饭,下午2点左右业主群通知要集体核酸,便赶忙下楼。来到做核酸的小区篮球场,排队的人已经一眼望不到头了,心里琢磨:这排到了估计天都黑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排吧!出乎意料的是,速度很快,粗略算了算我前面排了一百多人,只排了十几分钟就轮到我了。做完核酸的居民好像也有了默契,不再像往常一样在小区公园溜达,而是和熟人简单打个招呼,纷纷回家了。  做完核酸回到家,开始追剧,一直追到晚上睡前,看了看手机上关于疫情的资讯后,心里想着“明天会好的吧”。“被封”第一天,就这么度过了……

  山西晚报记者 王骁

C 看到某小区封闭的消息后开始多方求证  4月3日8点45分,收到同事老马的一条微信,是个截图。截图显示,许东某小区开始封闭管理,大女儿的小饭桌好像就是这个小区。我开始转发这条微信,向小饭桌老师求证,又向跑医疗口的同事老薛求证。5分钟后,老薛回复我,有新增病例。  原本准备跳绳的我,收了跳绳,下楼买菜。同时,电话告知我妈:“太原有确诊病例,我准备去买菜给你送点儿。”开车出小区的时候,我所住的小店区某小区已经封闭。再次联系我妈,她已经出门买菜了。出不了门,最快的买菜方式就是美团。考虑到绿色蔬菜的存储时间,我选了锅圈某汇的火锅食材超市。9点30分,下单结束。打开订单一看,蔬菜买少了,全是肉。再次在同一个店下单,买了一些蔬菜。接着,又下单了一袋子水果、六杯奶茶,还有好几份卤肉。  我所住的楼,紧挨着小区栏杆,小区不让外卖进以后,我的外卖,都标注着8号楼后栏杆拿外卖。在车里等外卖的时候,我开始观察四周的邻居。一个背着包的阿姨,从我身边走过。我说:“阿姨,你咋不戴口罩?不让出门了,你干啥去?”阿姨说:“我想看看,能不能出去上坟?”我说:“您家里有菜吗?还想着上坟的事了。”经我一提醒,阿姨掏出口罩戴着赶紧折返,去想买菜的事了。  10点15分,我收到了第一批点的外卖,是一袋子水果,还有三袋子卤肉。此时,越来越多的邻居想起买菜的事情。业主群、朋友圈,各种抢菜的段子,真实却让人伤感。  妈妈打电话来,说她先买了肉,买菜的时候,菜已经抢完了。当我再次登录美团,想给妈妈下单买菜的时候,我发现,刚刚买完东西的5个店铺,已经全部显示休息。我不得不选了一家全城送的锅圈某汇下单。当时,远在北京的妹妹打来电话。她也给妈妈下了份单,为了能配送到,她选的是以服务闻名的海底捞。事实证明,海底捞确实靠谱,就是把涮菜当菜买,确实贵了点。锅圈某汇的全城送也很靠谱,只是当时长风街封闭,外卖小哥不得不带着外卖折返。  更多的邻居开始考虑买菜的问题,大家在业主群问的问题包括:哪里能买到苹果?橘子?还有面粉?11点左右,我带着满满当当六袋子蔬菜水果上了楼。  当时,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美团购物经验,感谢运动习惯让我早起。

  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D 不超半小时原路返回时看到已有“大白”驻扎路口  4月3日,清明节小长假第一天。按照计划,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去太原西山接上公公婆婆,然后一起回祁县老家。9点左右,已经在路上的我,收到同学发来的一条微信,太原发现4个确诊病例,10点起出入太原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我感觉,这老家估计是回不成了。  我马上告诉婆婆太原出现确诊病例,老家可能回不成了。想着后备厢里给老家亲戚准备的“大包小包”,婆婆一 开始还想着能不能在路口设卡前回去一趟,然后赶紧返回。直到听到车里广播对疫情防控措施的相关播报,敏感而富有生活经验的婆婆立马话锋一转,“回家,不去祁县了,赶紧回家,我去菜市场买菜,你们去超市买米面油。”  “妈,家里米面油还多呢,菜也不少,不用着急。”我跟婆婆说,“反正都已经来西山了,回不成老家,带孩子去山上转一转也好。”然后我们直接开车上了104省道,准备去王峰村踏青。一路上,婆婆一直心不在焉,惦记着家里的菜,也担心菜会涨价,然后开始给亲戚们打电话,三句话不离“买菜”。  9点45分左右,我们第一次路过通往古交的路口,那时候还没有任何“异常”。到达王峰村口时,工作人员说已经封山了,我们只好原路返回。再次来到通往古交的路口时,公公看见,已经有穿着防护服的“大白”驻扎到这里,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两次路过这里的时间差不超过半小时。“要是上午买不上菜,下午肯定要涨价。”这时候婆婆着急了,一直催促儿子在路边的菜市场附近停车,“先买菜,再回家。”我们这次听从了婆婆的建议,在西山路边的菜市场门前停车,然后我和婆婆一头扎进菜市场。“茄子3.5元一斤、西兰花5块一斤、油麦菜4.5元一斤、玉米10元4个……”婆婆开始了大采购,转眼间,就装了七八包,后备厢放不下就放在车里,塞得满满当当。  回到车上,婆婆又开始盘算,自己买了啥,还缺啥。她计划下午再去买点儿。回到公公婆婆在西山的家时,我们发现,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5个人,跑了三次才把各种东西和买好的蔬菜水果运上楼。  婆婆家住6楼,爬楼梯。跑了三次之后,公公婆婆实在太累了,于是放弃了再去超市买米面油。吃完午饭休息了一会儿,公公婆婆再次“出动”了。由于家住在万柏林区,附近的超市和菜市场粮食蔬菜水果供应、价格都很稳定。“我去菜市场看了下,下午西兰花和油麦菜都涨了。”婆婆开心地说。凭借着新闻敏感性,我知道政府马上会平抑物价,菜价一两天就会恢复“正常”。但为了让婆婆开心,我还是给她点了个大大的赞:“还是咱妈英明!”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E  公园依旧欢声笑语安慰母亲“不用慌”  4月3日6点50分,半梦半醒眯着眼点开手机,微信朋友圈内已经有了一点太原疫情的“端倪”。出于职业敏感,我谨慎地询问了其中一位派出所的朋友,对方的回复也很谨慎,三个字“有任务”。寥寥数字,一来一回的信息中,我大体猜测到,这个任务一定不小。朋友后来告诉我,他们早晨6点便接到分局统一指令要求集合,任务就是对小店区和迎泽区交界处进行全线封闭管理。也就是从8点半左右起,太原因为疫情被“一分为二”。  封闭管理程序启动后,微信朋友圈内关于太原疫情的各类信息,基本处于“暴走”的状态。但与微信朋友圈内一片紧张气氛相比,当时正处于万柏林区域内的我,却感觉有一些恍惚。因9点前要赶到太原市图书馆见一个采访对象,路过公园的我,看到一群人正伴随着凤凰传奇的音乐翩翩起舞。离他们不远的儿童游乐区内,几位家长正看他们的孩子练习滑旱冰。  大约9点半,就在我和采访对象聊得起劲的时候,母亲突然打来了电话,催我赶紧回家。大体意思是,太原出现疫情了,楼下的超市内已经开始排队了。她说家里现有的食材,得一周才能吃完,“其实什么也不需要,但她们都在排队买。”见劝不住她,我建议她再买几样我爱吃的蔬菜,她高高兴兴地挂了电话。后来她感慨地说,老百姓就是这样,家里有粮,遇到什么事,心里都不慌。  当天下午的微信朋友圈,有关太原疫情的信息依然“火爆”,但我所住小区楼外的公园内,人们锻炼的氛围也依然“火爆”。看看朋友圈,再看看外面,我承认我依旧有点儿恍惚。傍晚出来散步时,好奇去母亲白天买菜的超市转了一圈,货架上的菜品满满当当,轻缓的音乐声中,营业员不紧不慢地备着第二天的货品……我掏出手机打算拍个照片发给她,却突然发现圈内桥东派出所的张晓彤警官,刚刚更新了当天有关“任务”的朋友圈。  她的朋友圈这样写道:“疫情再次突袭的一天。有大包小包送菜的亲友;有站在高处叫着单号寻找的外卖小哥;有匆匆忙忙送生日蛋糕的甜品店服务员;有站在隔离线边左右为难思考,是该照顾这边98岁老人,还是那边87岁老人的中年男人;有等妈妈等了两个多小时的小女孩;有‘交接’孩子的夫妻或母子;有通情达理的友善人;当然,最少不了以一当十的‘大白’背影,还有那些迎着有些刺骨的春风的警察……留下口罩印的脸,麻木的腿脚,不长的隔离线,长长的人间百态情。无论如何,明天阳光依旧,愿每一个能躺在床上休息的人,今晚好眠。”  看了她发的朋友圈,我给母亲拍了张超市内的照片。此刻,我想我明白了自己恍惚了一天的原因。

  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

F  我告诉老妈,“放心吧,菜市场的菜管够”  难得的清明小长假,前一天早早关了闹钟,准备先奖励自己一个大大的懒觉。没想到,4月3日早晨刚刚睁开眼,习惯性打开手机,就看到整个朋友圈、微信群都被一条信息刷爆了。  没过多久,各种消息不断传来。小区被封闭了,道路被封闭了;有人被困在了朋友家,有人被困在了高速公路上;小店区的人在抢菜,杏花岭区的人也在抢菜……说实话,看到这些消息,说自己心里一点儿不急是假的。但是,当老妈提出,我们要不要赶紧去菜市场买点菜时,我还是没让她去。我劝慰老太太,“人家住在小店区的要封闭,囤菜还说得过去,咱们住在杏花岭区,目前一切正常,你放心吧,菜市场的菜管够。”  老太太还是不放心,跑到菜市场,结果被汹涌的人群吓退了。回来跟我说,“这哪是买菜,真是抢菜,大家一个挤一个,就是戴着口罩也太危险了,这菜不买也罢,家里还有点儿,咱有啥吃点儿啥。”  不仅有抢菜的,还有借机哄抬物价的。果不其然,政府的消息马上传来,太原的肉蛋菜丰富量大,能保证市民供给。而那个哄抬物价的无良商家,也第一时间被处罚关停。第二天,老妈又去了趟菜市场,回来乐了,“还真跟你说的一样,今天菜也多,也没人抢,看我买的这韭黄,多新鲜!”  疫情的这些年,在体会世事无常的同时,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面对疫情,我们不能麻痹大意,但也不能盲目恐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相信,在面对疫情时,我们身后的祖国就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  不信谣,不乱跑,乖乖戴口罩,乖乖听政府安排。其实有时候,防疫抗疫就是这么简单。山河无恙,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

  山西晚报记者 杨晶

G 渐渐适应封闭生活业主在群里互帮互助  4月5日,小区封闭第3天,惠民菜摊已经在小区户外指定位置开始营业。前一天,核酸检测做完一次后,暂时还没有接到第二次核酸检测的通知。  早晨7点,一天的隔离生活从健康码和行程码打卡开始。两个女儿的学校,分别用了两个打卡小程序,一个超过7点就会卡顿,一个8点之前必须完成。截图、拼图……一般,这个程序需要花5分钟的时间。5日当天,多了一个打卡内容,统计孩子及家人做核酸的次数。仔细想想,疫情断断续续两年多,最辛苦的人除了医护人员,还有班主任老师。他们每天除了日常工作,还需要掌握每个孩子和父母的健康和行程状况。每天如此,工作繁琐。  从去年减肥开始,有了早起运动的习惯。假期,怕打扰到别人休息,先在床上把今天要写的稿子写完,才下床运动。家里没有电脑,用手机写稿子成了这两天的工作常态,两天写了5000多字。还好,打字速度快。  运动拉伸完,将女儿第二天网课用的平板充好电,叫了美团跑腿服务。10分钟后,跑腿小哥从小区围栏处拿走了平板电脑。对我而言,如果只能给手机留两个APP,我会选择微信和美团,绝对是懒人救星。  经历过之前长时间的网课,孩子们对网课已经驾轻就熟,不需要培训,不需要特殊安排,只需要给她们提供移动终端就好。只是,不在孩子们身边,难免怕她们不专心。这样的担忧,很多老师也有。得知第二天开始上网课,朋友圈各种写给孩子们看的文章明显多了起来。类似于《网课,是一场自律拼搏赛》等等。我也不能免俗地在微信上叮嘱了大姑娘几句。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回复。原本想打电话再叮嘱几句,忍住了。心里想,如果我是青春期的孩子,看见我妈给我发来一堆长篇大论,估计,我只会在心里翻上几个白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还是管住嘴为妙。  下午4点15分开始,关于疫情的通报再次引爆了朋友圈。身处封闭的小区,我们的业主群似乎都淡然了很多。除了业主群,微信里又多了几个群,买菜的买水果的,甚至还有打印群。不管业主群里有人问啥问题,都有人主动解答。能不能出去看病?单位要求返岗需要啥证明?又一次被国人的互助精神感动。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高速 太原市 疫情 新冠肺炎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08 英集芯 688209 --
  • 04-07 新特电气 301120 13.73
  • 04-07 宏德股份 301163 26.27
  • 04-07 经纬恒润 688326 121
  • 04-06 安达智能 688125 60.5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