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回升

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回升
2022年03月22日 04:35 媒体滚动

  据新华社电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国各地根据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和超采区评价成果,制定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正逐渐显现。”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杨得瑞说。

  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为892.5亿立方米,较2012年减少约242亿立方米。据了解,我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华北地区是重点。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和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严格管控与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状况开始好转。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监测分析表明,治理区地下水水位与综合治理前相比总体回升,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回补效果明显。

  2021年12月底,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水位较2018年同期总体回升1.89米;深层承压水水位平均上升4.65米。经测算,通过河湖生态补水累计入渗回补地下水近80亿立方米。

  同时,河湖生态状况持续改善。2021年,京津冀22条(个)河湖累计实施河湖生态补水85亿立方米,永定河、潮白河、滹沱河、大清河、南运河等多条河流全线贯通,形成最大有水河长2355公里,最大水面面积750平方公里,水生生物和岸坡植被恢复良好,水质较补水前明显好转。

  记者了解到,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状况开始好转。但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杨得瑞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抓紧组织制定华北地区、全国其他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以京津冀、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及辽西北地区、西辽河流域、黄淮地区、鄂尔多斯台地、汾渭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麓及吐哈盆地、北部湾地区等11个区域为重点,明确治理目标、措施、任务,巩固华北地区地下水治理成效,深入推进全国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京津冀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5 铭利达 301268 --
  • 03-24 中复神鹰 688295 --
  • 03-23 天益医疗 301097 52.37
  • 03-23 长光华芯 688048 80.8
  • 03-22 荣昌生物 688331 4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