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文有严重剧透。
《门锁》,网大制作登上大银幕之里程碑,开爆笑悬疑之先河,江户川乱步见了自愧不如,阿加莎看了抚膺长叹。
这种粗糙感在表演上也极其明显。
主演白百何的表演可圈可点,她的演技从《失恋33天》开始就很稳定,把一个性格稍有些拘谨懦弱但内里又有些轴的女白领演得是精准的,几场怼脸大特写,白姐微妙又自然的情绪张力整个拿捏住。而其他演员,你只能黑人问号脸:诸位,干嘛呢这是?
房产中介这个角色,也是中国版的本土化改编,荒唐的是,这个中介嚣张到什么程度,油头中长发加经典香港黑帮片头目言行,整个让人怀疑这种中介如何在内卷至死的中介职场生存。跟房客谈个退租跟高利贷要债似的,房客坚持自身合法权益还能上来跟踪偷袭抢手机违法犯罪三件套,一个筒子楼小开间您至于么?月度业绩压力这么大吗?扫黑除恶怎么能把您给忘了呢?为了恶而恶的人设和表演,让这个中介人设完全匪夷所思,干脆换成骗人裸贷的社会渣滓说不定还有点儿合理性和真实性。
再回到白百何的表演上,非常可惜,白百何表演再好,人设站不住也是崩盘。引用一句豆瓣短评,这片子里的独居女性不像弱势群体,倒像是弱智群体(没有歧视残疾人的意思)。
韩版《门锁》中孔孝真在陷入危机后,多次作出合情合理的自救行为。比如同样是上司性骚扰深夜上门赖着不走,在同样惊疑对方如何找到自家时,孔孝真是立刻找机会向物业和警察求助,而白百何是如受惊小兔一样站在家里角落嗫嚅(甚至还自己主动关上了房门,姐,你都觉得不对劲了,你关门干啥!?)孔孝真为查出变态追踪其消费记录,带着朋友一起行动,几把操作都像个智商在线的正常人。白百何在热闹餐厅锁定了真凶不立刻向餐厅人员求助留在人多的地方等警察,反而哪儿人少往哪儿钻,还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上了凶手的车,整个就是生怕受害者不给凶手机会杀人,我能深深感觉到编剧在情节推动方面的无能为力但发疯一搏。
情节和人设崩成这样,就别谈真实性了。但不跟各位聊聊影片最后的凶手老巢和高潮戏有多离谱,各位可能不能充分理解我颤颤巍巍说出的“不真实”三个字里,包含了多少血泪控诉的意味。
韩版里,孔孝真于寻常居民区里发现寻常住宅,寻常的床上捆着上一个受害者,双脚被砍,成为禁脔。紧接着,为了逃出这座看来极其寻常的地狱,孔孝真与凶手捉起了迷藏。整段戏平静但恐怖的张力拉满,紧张感让人窒息。
新版里那就大开大阖了,白客饰演的真凶拥有一座改装得尽善尽美的工业风大宅,要机关有机关,要猛犬有猛犬,要陷阱有陷阱,堪称美式恐怖片中每一位变态杀人犯的梦中情宅。
白客出场,白色连体工装,油头大背头(导演是真的爱油头),帅得像要肢解完人顺便走个红毯。接着港式警匪片大场面一个接一个,斗恶犬,汽车撞,大枪战,最后一定要放上一场火,有点“英雄本色”的味道了,哟,那才叫过瘾嘛。然而这种戏剧性过度张扬的结尾,就导致前面想要(我也是不确定导演是想要还是不想要)制造出的真实生活中的恐惧感,全线坍塌。
电影的一切技术手段皆服务于主题和故事,旨在创造符合主题和故事的氛围和场域。韩版《门锁》找到了契合女性悬疑气质的细腻、阴柔、克制的恐怖气氛。恐怖并非大撒血浆倾泻而出,而是如影随形渐渐缠绕,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恐怖,带来的不是惊声尖叫而是背脊发凉驱之不散。而中国版,和女性悬疑类型主题一点关系没有,割裂感极强。
说到底,这版《门锁》其实只是把“独居女性”当做了宣发噱头,独居女性面临的生活隐患、心理恐惧,并未深入探索和挖掘。片中出现的一些隐藏摄像头、职场性骚扰等社会问题,本来都可以四两拨千斤地好好做一做,但都沦为点缀,那意思挺像“我提了一嘴就表明着我特懂我特关注我特批判”了。
不不不,你们并不知道女性总是行走于性意味眼光中的不适,并不懂得收快递要编个男性化名字的恐惧,也不明白女性成长中遭受的种种性别刻板印象、荡妇羞辱、受害者有罪论。因此,《门锁》中,女性面对危险降智得不行,除了寄希望于男性保护还是寄希望于男性保护,最后的反杀还得靠男性完成,因为女性弱嘛,她们能抗争个什么呢?喊一句“你以为我好欺负吗”已经是弱者反抗的最强音了。就这对女性愤怒和女性困境的认知,还是别拿刻板印象来加强刻板印象了。
《门锁》最大的贡献,一是满电影院从头到尾的笑声,二是大家看完可能会想一想:哎,独居女性是挺不容易的。从这个意义上,还是感谢《门锁》的原版IP创作者。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