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保供有央企:平稳有序供电 提前实现供暖

东北保供有央企:平稳有序供电 提前实现供暖
2021年11月03日 08:00 国资委网站

编者按

在能源保供攻坚中,国务院国资委近期连续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进行密集部署,将保供工作作为相关央企主要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国家队”加大马力,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应、保民生,带头打赢打好今冬明春能源保供攻坚战。

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大力推动下,中央企业迅速行动,全面发力能源保供,千方百计“增产、稳供、扩销”,带头“稳价、稳市、稳预期”。目前,在最先感受到能源供应紧张的东北地区电力供应平稳有序,供暖普遍提前,居民用电、供暖已得到基本保障,工商用电逐步恢复正常。下一步,国资央企系统将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国有企业带头打赢打好今冬明春保供攻坚战,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能源电力保供中的“国家队”“主力军”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作出更大的贡献。《能源保供看央企》第二篇,独家发布《国资报告杂志》深度报道,关注东北地区保电保煤保暖,小新为您分享如下——

“感谢你们啊,帮我清掏暖气,把我的屋子搞暖和了,可以暖暖和和的过冬。”

凛冽的北风中,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大爷将一面锦旗送到华电能源牡丹江第二电厂客服中心。

10月16日,黑龙江省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华电能源公司所属8家供热公司“火力全开”,供热面积1.17亿平方米,覆盖居民热用户约65万户。为了保障居民的取暖质量,华电能源服务人员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服务,持续增强服务的便捷性、准确性、时效性。

华电牡二电厂热力公司营销客服部运营四班班长刘海东带领的班组负责45个居民小区、25109个用户的服务。当刘海东得知机车小区一位独居老人家里的温度不达标后,第一时间上门义务清洗滤网、开堵风口,很快帮老人解决了问题。

近期,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全球多个主要能源消费区出现能源短缺现象,且短期内看不到缓解迹象。

在中国,东北地区是最先感受到能源供应紧张的地区。寒冬将至,东北地区居民的用电、供暖情况如何?东北地区的相关企业煤炭库存、电力供应状况如何?《国资报告》记者深入采访了位于东北的多家发电企业、电网公司、煤炭企业,以及油气供应的相关央企。

国网黑龙江牡丹江供电公司员工雪后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测温巡视

调查发现,东北地区央企煤炭、火电企业主动作为增产保供调运,截至10月26日,中央企业东北电煤库存可用天数达到30天;央企发电企业不计代价多发多供,最大出力率达到82%,高于74%的平均水平;电网企业统筹资源优化运行,为东北能源电力保供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东北电力供应平稳有序,供暖普遍提前,居民用电、供暖已得到基本保障,工商用电逐步恢复正常。

中央企业再次展现了顶梁柱、主力军风采。

周密部署

东北能源供应短缺局面出现后,国资央企高度重视,国务院国资委和相关央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积极响应,采取有力措施,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保障群众民生需求。

9月27日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主持召开电网、发电、煤炭、石油石化等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能源保供工作专题会议。10月1日,郝鹏带队赴有关企业实地调研,督促指导企业进一步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并看望慰问国庆期间坚守一线的企业干部职工。

10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对中央企业进一步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当天,国资委研究出台《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做好今冬明春能源供应保障的特别奖惩办法》(国资发考分〔2021〕78号),对能源供应保障工作不力,发生重大安全、民生责任事故或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责,相应扣减年度薪酬。同时,对因积极履行职责影响当期经营业绩的,在考核指标中予以剔除。保供贡献突出的还适当给予加分奖励。

10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对中央企业进一步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

10月27日,国务委员王勇到国家电网公司调研并主持召开中央企业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工作座谈会。他强调,当前能源电力保供形势复杂严峻,国资央企要主动担当、积极履责,切实发挥保供主力军作用,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相关央企第一时间响应,对保供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做出系列安排。

国家电网党组书记、董事长辛保安表示,做好电力保供工作,是对公司政治能力、工作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的一次重大检验。公司上下必须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能源电力保供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实际行动彰显“大国重器”和“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国家能源集团成立能源保供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会议,实行例会日报、考核奖惩、督导落实、工作协调四项工作机制和5个工作专班,每日召开保供工作日调度例会。在国庆假期派出两个工作组赴东北保供一线进行检查督导,推动工作落实。

中国华电提出,坚决杜绝出现缺煤停机事件,对未完成能源保供任务和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单位实行年度绩效“一票否决”制。

国家电投提出,要在保证安全、合规的基础上,加快蒙东自有煤产能释放,争取多产、多销、多供,切实发挥自有煤炭在冬季保供工作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迎难而上

能源保供工作启动以来,各相关央企所属的东北公司干部员工迎难而上,尽最大努力确保能源供应。

“大家一起用劲,听我号令,一二……一二……起!”国庆前夕,华电金山铁岭公司抢修现场,在电气专工李勇统一指挥下,电气班“保电”党员突击队数十名党员扛起近百米的电缆向前迈进。9月29日凌晨1点,随着断路器、刀闸送电合开关动作的完成,“丝丝”电流声瞬间而起,“保电”党员突击队历经40个小时奋战圆满完成了设备抢修任务。

铁岭公司#1机组成功启动!沈阳热电公司#2机组启动并网,实现双机运行!丹东热电公司#2机组由停机备用转运行!铁岭公司#6机组完成检修,顺利并网……

华电金山工人正在检修设备

保供以来,华电金山公司新增启动并网6台燃煤机组。截至10月26日,除铁岭公司5号机组、阜新热电公司4号机组正在故障抢修外,其余16台燃煤机组全部开机运行。

华润电力东北大区沈阳公司、锦州公司调整检修计划,沈阳公司3号机组、锦州公司1号机组分别于9月30日、10月1日顶峰并网运行。在辽宁省煤电保供工作会议上,相关领导对此评价说:“在电网最紧张的时候,华润电力锦州公司暂停1号机组临检工作,保证双机带高负荷运行,在顶峰压谷工作中作出了显著贡献。

国家能源吉林公司火电装机容量498.5万千瓦,约占吉林装机总量的27%,地位举足轻重。今年9月份,吉林公司完成迎峰度夏保电任务后,根据保电工作需要,坚持能开即开,能启尽启,完成发电量17.48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多发3.54亿千瓦时,增幅25.43%。公司先后获得吉林省政府通电表扬和吉林电网公司致信感谢。

火电企业之外,清洁电力企业也积极投身能源保供之中。

为保障能源供应,中广核红沿河核电站1-9月发电量同比增16.59%。保供开始后,红沿河将原计划在10月10号开始的二号机组年度换料大修做了优化调整,安排机组进行延伸运行长达十天,缓解了特殊时段的供需关系。目前,大修机组进展顺利,其他四台机组满功率运行。

中广核丹江风电场运检员工国庆期间值守岗位

10月21日,随着1号机组首次泵工况抽水成功,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正式开始蓄水。该电站是黑龙江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后将极大缓解电网在低谷时期的调峰困难。特别是在今冬明春保供电的严峻形势下,该电站顺利投运将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电网负荷尖峰时段供电能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

9月中下旬以来,东北多地陆续进入采暖季。能否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是东北居民的集中关切。

针对吉林省近期寒潮侵袭、气温骤降的实际情况,自10月13日起,国家电投吉电股份所属的6家火电单位全部提前开栓供热,供热面积达8700万平方米。

在海拉尔,一条70.34公里的供热管线联通了华能伊敏煤电和中心城区。这条世界最长的高寒地区长距离供热改造工程,将解决海拉尔地区1528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目前已进入尾声。伊敏煤电公司总经理郑安说:“我们用长距离供热来替代分散供热,不仅提升了海拉尔地区供热可靠性,还有效解决了分散锅炉燃煤污染环境问题,每年可节约标煤30多万吨。”

华能海拉尔电厂低压缸零出力改造现场

大唐吉林公司承担吉林省9900多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占吉林省大型电厂集中供热面积32.6%。为保证供热稳定,该公司所属热源企业提前进行一次管网水循环,增强应对一级管网突发漏泄的处理能力。同时,各热力企业持续开展客服人员入驻街区、小区、社区服务工作,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管家式”供热服务。10月15日0时,大唐吉林公司所属各火电厂、热力企业全面开栓供热。

中国大唐吉林公司全力推进备冬储煤工作

作为华能吉林公司直供热面积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松原热电公司建立“线上客服+线下管家”多元服务体系,对所辖区域进行“7+24”供热服务,主动对辖区用户进行面对面、一对一服务,上门了解用户家中供暖实际情况,解决用热诉求;全面推进智慧供热建设,探索数字化供热服务模式,开发“掌上派工”智能软件和“智能供热运维云系统”,及时掌握用户室温信息,及时调整热源、热网运行参数,实现均衡供热;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开展为热用户免费清洗地热、为困难热用户捐款捐物等活动,切实解决用户的供热难点热点问题。

本次保供中,无论是供热还是发电,煤炭仍是主力。为了保障煤炭供应,相关企业多措并举,加快产煤、运煤、储煤。

作为国内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在今年前九个月对东北及蒙东区域完成8655万吨煤炭供应,同比增加931万吨。截至10月22日,该集团所属东北区域电厂煤炭库存274.5万吨,较月初增加122万吨,可用天数19.2天,煤炭库存提前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中煤集团黑龙江公司主要领导带头深入煤炭产地、码头和各大电厂,随时监测保供任务执行情况。今年9-12月,中煤集团预计供应东北煤炭量约430万吨,预计保供量同比增加150万吨,增幅54%。

中煤集团紧急组织煤炭运往辽宁

华能伊敏煤电投入2台20立电铲、3台12立电铲配合半连续系统增加供煤能力,确保煤炭日生产能力在10万吨以上。同时大力协调铁路运力支持,每天增加直发东北专列6列,日增发近3万吨,力争四季度向东北地区同比多供煤300万吨。

为保障煤炭供应,国家电投吉电股份白城热电厂国庆期间积极协调长协煤炭兑现、采购市场煤作为补充。为此,主管燃料的副主任吴琼“十一”期间不停奔波于各大煤炭厂矿之间,7天内行程超过了4000公里。10月7日煤厂库存已经超过7天耗量,截至到现在已经达到10天消耗量。

当前,天然气供应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开始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油气领域央企积极部署,确保百姓有稳定气源。

10月26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储气库公司开展采气前最后一次设备、安全大检查,为11月1日前后启动采气做好准备。双6储气库所在的双台子储气库群新建设的1800万立方米采气装置投产后,辽河储气库群日最大调峰能力将从1500万立方米提升至3000万立方米。

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公司工人在检修管道

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公司通过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加快井位部署,持续推进产、供、销、储一体化,全力保障东北地区天然气供应。2021年9月起,东北油气日产天然气在低位徘徊长达四年之后,连续突破300万方、310万方大关,最高日产达325万方。

中国海油东北大区根据下游用户性质,扎实开展应急保供实战演练,优先保障民生及不可中断用户用气需求。组织进口LNG资源,及时从国家管网大连LNG接收站和天津LNG接收站获取资源,全力保障东北地区采暖季所需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

密切协作

能源保供链条长、环节多。单打独斗无法完成,需要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密切协作。在本轮东北能源保供过程中,相关央企握指成拳,展现了分工配合、团队作战的能力。

比如,在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煤炭企业的支持下,华润电力全面推进四季度长协煤炭合同签订工作。截至目前,已落实四季度长协煤炭资源2302万吨。其中,中煤集团与东北大区先后签订两批下水煤合同,以填补大区冬季供暖用煤缺口。

华润电力与多家煤炭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

10月18日,中煤集团销售公司所属晋北公司、黑龙江公司与辽宁省能源局、交通厅、大连市政府、沈阳铁路局及大连相关供热企业代表在平朔召开了辽宁省保供煤炭对接会,建立了供热与煤矿之间的精准化对接。

为了优化电力调度,国网东北分部科学合理安排秋检工作,逐厂、逐台调启非计划停运机组,常态化开展煤电机组非计划停机核查和发电能力实测,按照“以发定供”“谁启机,谁受益”原则,优化负荷用电指标分配办法,激励各省(自治区)火电厂调启停运机组,确保煤电机组“能并尽并、能用尽用”。

国网吉林电力员工在调控中心大厅密切关注电网运行情况

受煤炭价格非理性上涨的影响,央企所属的火电企业负债率高企,过半企业亏损运营,资金压力加大。

为了解决所属企业资金缺口,国家电投指导财务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设立低成本“保供专项资金池”,首批规模30亿元,目前已向东北区域火电企业投放贷款2亿元。同时,国家电投指导企业积极寻求地方政府、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吉电股份现已获得四平、松花江、白城、长春热电金融机构11亿元贷款授信。

华电金山公司经测算,到2021年末,公司所属燃煤企业资金缺口预计达22亿元。为保障资金安全,严防资金风险,公司积极沟通、协调,所属燃煤企业增加11亿元金融机构授信额度,华电集团给予金山公司7.7亿元资金支持。

迎峰度夏以来,国家能源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向所属吉林公司增供煤炭111万吨,让利约2.6亿元,目前吉林公司煤炭相对安全可控,所属企业未出现因缺煤停机事件。

油气运输离不开管网。为了确保管网安全运行,国家管网沈阳分公司及时制定了冬防保温方案,根据各输油气站场所在地区的冬季气候特点做好冬防保温工作。

国家管网工人正在检查维护管道

9月10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首次通过国家管网公司储运设施向辽宁省沈阳、鞍山、盘锦3个地级市供应管道气,首日供气量19.5万方,实现了中国石化在辽管道气销售零的突破。

对于管网来说,电力供应是管网运行不可或缺的保障。

国庆期间,国家管网沈阳分公司起草《关于国家管网沈阳输油气分公司申请避免执行限电政策的函》送往各作业区所在地方各级供电部门,得到了所辖地区供电部门大力支持。

不计代价

在此次能源保供的过程中,相关央企贡献突出,牺牲巨大。尤其是煤炭企业和火电企业。

煤炭价格浮动期间,国家能源和中煤集团始终坚持按合同供应长协煤,而长协煤结算价格远远低于现行市场价格。

今年1-9月,国家能源集团供应长协煤4.37亿吨,累计向社会让利超400亿元。为进一步维护煤炭价格稳定,10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经营分公司承诺:今冬明春供暖季期间,环渤海港口下水的发热量为5500大卡的动力煤平仓价在1800元/吨以下。10月21日,第一批稳价保供现货煤已在秦皇岛港成功发运,装运的4500大卡煤种价格为1190元/吨,为后期开展的保供稳价工作起到良好示范效应。

根据中煤集团测算,9-12月预计供应东北煤炭量约430万吨,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测算,将向市场让利金额约20.5亿元。

火电企业处境更为困难。

按当前煤炭价格计算,现行售电价格远不足以覆盖煤炭成本,自供煤炭比例较低的企业每度电亏损甚至超过一毛钱,发电量越大企业亏损越多。这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10月27日,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0902.HK)发布2021财年三季报。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436.60亿元,同比增长19.21%。净利润7.83亿元,同比下降91.42%。

据气象部门预测,东北地区今年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摄氏度,降水偏多2~5成,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形势依然严峻,相关央企的压力依然很大。

“尽管目前燃料库存已经满足生产需求,但是组织燃料的过程较以往要困难得多,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是这种情况。”国家电投白城热电厂负责人表示,预计供热期煤炭缺口将达到20万吨,挑战还在后边。

国家能源集团吉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景文表示,作为以火电为主的发电企业,下一步所属企业亏损面、亏损额将继续加大。“但我们作为央企一员,一定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做好保电、保暖、保供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忠实履行企业能源保供的重大责任。”(国资报告记者 刘青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国务院国资委 中央企业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5 恒光股份 301118 --
  • 11-04 澳华内镜 688212 22.5
  • 11-04 浙江黎明 603048 17.37
  • 11-03 诺唯赞 688105 55
  • 11-03 安路科技 688107 2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