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日出东方”展即日起接受团队参观预约

【提示】“日出东方”展即日起接受团队参观预约
2021年07月09日 21:56 上海发布

中华艺术宫将自即日起为参观“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的团体提供专项观展预约。限定每日接待团队参观10批次。请提前五个工作日致电20252018进行预约,并提供单位公函(传真:20252021)。详见↓

预约须知

1、为保证场馆正常参观秩序,“日出东方”展览限定每日接待团队参观10批次

2、通过预约的团队,可获得入馆便利、绿色通道、志愿者讲解等公共服务;

3、入馆排队安检,测量体温,出示预约信息和健康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参观距离;

4、预约热线:20252018(周一至周五10:00-17:00)

5、请提前五个工作日致电预约;

6、预约团队需提供单位公函(传真:20252021)

作品赏析

洪健《上海:红色起源地》202×202厘米

中国画 2021年

《上海:红色起源地》以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等九个红色纪念地作为表现对象。

作者采用水墨设色手法将不同时空中的上海红色建筑组合展示,如同摄影镜头般转换衔接,带领观者移步换景,于方寸中寻找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足迹;写实笔法近距离勾勒的上海特色石库门建筑,拉近了观者与建筑的距离;作者使用浓、淡墨色配合渲染建筑墙体,敏锐捕捉到了墙体因风雨侵袭而形成的斑驳痕迹,也暗示出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发展的沧桑历史。红、黑、白为主色调的描绘,也体现了红色历史建筑的庄严肃穆,多个红色起源地相互映衬,集中展现了深深根植于上海这座城市中的红色基因。

李乾煜《红色电波》120×100×100厘米

雕塑 2021年

李白,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中共党员,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曾受党组织派遣,化名李霞,赴上海担任党的秘密电台的工作,完成多次秘密消息的传递,后被国民党发现并杀害。

作品表现李白秘密发送电报的紧张时刻,人物胸部离开底座,整个人有上升飘动的势态,头部昂扬,眼神坚定,目视前方,表示对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有着坚定的理想和执着的信念。雕塑着色使用浓重的红土色,衬托烈士悲壮伟大的人格,是他们用鲜血染红了这片热土。如同油画笔触般的表现手法传达一种激烈的运动感,将秘密发送电报时紧张而危险的气氛传递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古元《人桥》20.5×35.5厘米

中国画 1948年

作品描绘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渡江的场景。画面中士兵们在江中撑起浮桥,让部队的主力过江进攻。远处阵阵炮火紧逼,也丝毫挡不住大军的全力前进。作品刻画精细,以黑版为主,套以橘红、黄绿两色,表现炮火硝烟和冰冷翻滚的江水,在红绿套色叠印间的中间色和留白又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层次。在红色的炮火背景下,过江的战士们以黑色形象展现,姿态各有不同,有的背着炸药张开双手扑向前,有的拿着或扛着枪支俯身跑步前进,生动描绘了解放战争中战士们所向披靡的无畏精神。

陈逸飞《开路先锋》196×440厘米

油画 1972年

《开路先锋》这幅作品描绘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场景,繁忙的筑路工地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一群筑路工人合力扛着钢轨,不顾风雨,迈步向前。画家压低视平线,以仰视的角度突出画面中心工人和战士的形象,用最深沉的颜色表现劳动者雕塑般坚毅的身躯,他们身体微倾,步伐坚定,撑起整幅画面,比群山和机械设备更加高大坚实。画面采用写实主义手法,但又颇具浪漫风格,工人高大完美,面颊饱满红润,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充分展现了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杨艳、王珺《G60科创云廊》240×330厘米

油画 2021年

画家选取了仰视的角度对科创云廊的云顶进行了描绘,整幅画面以蓝色为主色调,充满现代感和科技感,同时捕捉到了云顶起伏落差所产生的韵律感,云顶的曲线与大楼的直线对比,传达出轻盈而又坚固的质感。仔细观察下,画家将云顶的网状投影、墙面的反射镜像也清晰准确地描绘出来,展现出建筑群随着光线变化出现的独特视觉奇观,给观者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

李前《支部建在楼上——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党建工作生活纪实》

250×200厘米 油画 2018年

《支部建在楼上——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党建工作生活纪实》表现以青年人为主的党小组召开会议的场景,形象地反映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和浦东陆家嘴“金领驿站”的民主生活。画家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一组充满活力的青年人、以陆家嘴为背景的办公室,以及恰如其分、点到为止的服饰道具,成功演绎了“支部建在楼上”的主题。画面色调明快,象征着党的事业有着美好的明天与未来。人物造型和环境设置力求真实表现新世纪青年人的精神风采,生动反映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蓬勃景象。

邱瑞敏、王剑锋、金临

《晨曲——浦东崛起》

282×320厘米 油画 2011年

《晨曲——浦东崛起》表现曙光初照下的一个清晨,几位建筑工人在城市高空辛勤建设上海新地标——上海中心大厦的场景。画家在构图上大胆突破,前景中工人与背后的金茂大厦、东方明珠与远处的浦江组成了富有韵律的壮丽景观,表现画家对劳动者辛勤与智慧的由衷赞美。而着重描绘的钢管、脚手架等材料,在建筑工人们的劳作下仿佛碰撞发出声响,奏出一首清脆的晨曲,唤醒仍在沉睡的浦东大地,象征着正是一批批城市建设者的努力和汗水,赋予了浦东三十年腾飞的速度和效率,创造了浦东崛起的奇迹。

孙源《逆行者(81151-69725)》

100×300厘米 中国画 2021年

《逆行者81151-69725》是画家以抗击新冠疫情为背景创作的。画面运用传统中国画的没骨和勾勒手法,通过墨色浓淡的对比,以象征性手法描绘出逆行者的无私奉献。在前景中特别使用了银色颜料勾勒出身着白色防疫服的抗疫工作者的轮廓,他们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大步奔赴抗疫一线,通过前后色调和人物形态的对比,显示出抗疫工作者在疫情中临危受命,响应国家号召,有条不紊地赶往抗疫一线的场景。整幅画面构图、用色单纯,表现了对疫情中万千“逆行者”的无限敬意。

石至莹《探月》600×180厘米

油画 2021年

作品以三联的形式,中间宽幅以月球表面的地平线分割画面,上半部分是浩瀚宇宙星空,下半部分是月背表面,主角就是嫦娥四号探测器和玉兔2号月球车,它们开启了人类月球探索的新篇章。左画面是宇宙星空中的月球和中继星“鹊桥”,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个连接月球和地球信号的中继星,右画面是宇宙星空中地球的一个侧面以及飞向月球的运载火箭。

整幅画的构图经过精心布置,大与小、远与近、全景与局部的交叉运用构成了画面的节奏感,既具有宇宙视角的恢弘视觉张力,又具有近距离观察的细节韵致;在对画面内容的描绘上,摆脱了照片式的描摹而加入了对绘画本体语言的探索。

李明岗、魏晶《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建设纪事》

 150×400 厘米 综合材料 2021年

画家描绘了宝山钢铁总厂的建设场面,在油画的基础上,使用了金属材料进行拼贴、组合,用真实的金属材质表现钢铁的质感,以粗犷的线条勾勒人物的形象,交错的线条和凹凸的肌理使画面呈现一种浮雕般的立体效果。火红主色调中以蓝灰色进行点缀,仿佛熔炉中高温下的烈焰,又似乎是钢材熔炼后的斑驳,将炼钢的场景与钢厂建设场景相融合,鲜明表现了这一建筑在不久后的用途,让观者仿佛来到了钢铁熔炉般火热的建设现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3 迈普医学 301033 --
  • 07-12 瑞可达 688800 15.02
  • 07-12 浙版传媒 601921 10.28
  • 07-12 怡合达 301029 14.14
  • 07-09 咸亨国际 605056 13.6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