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决战》:有历史的大手笔,也有生动的小人物

电视剧《大决战》:有历史的大手笔,也有生动的小人物
2021年07月05日 12:39 澎湃新闻

原标题:电视剧《大决战》:有历史的大手笔,也有生动的小人物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先后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1991年-1992年,以大决战为背景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上映,三部电影的总时长达11个小时,并以其雄浑壮阔、气势磅礴、鸿篇巨制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30年后,适逢建党10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讲述三大战役的电视剧《大决战》播出。跟电影的篇幅相比,电视剧更为宏大,它仍然以三大战役为主体,但囊括的历史更为丰富,讲述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4年多时间里的故事。
《大决战》海报
《大决战》海报
作为重大题材作品,《大决战》的叙事手法,首先体现出“大”的特点。故事一开篇,就是大人物的大谈判,即1945年的重庆谈判。
《大决战》剧照,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
《大决战》剧照,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

彼时,中国人民经过整整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刚刚结束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迫切渴望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呼声放在心上,为了人民安定、国家发展,

毛泽东(唐国强 饰)和周恩来(刘劲 饰)等人抵达重庆,抱着最大的诚意,冒着极大的风险,与蒋介石进行谈判。谈判过程中,中共为了和平大局,更是愿意做出巨大让步。
共产党愿意为和平大局做出让步
共产党愿意为和平大局做出让步
但国民党谈判是假,抢夺胜利果实、消灭共产党是真。剧中,谈判前蒋介石(王劲松 饰)对手下直言,“党国的未来,党国之根本,在于要消灭共产党”。因此,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加紧部署全面内战,发动军队进攻解放区。毛泽东回延安前国共虽然签订了“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很快便撕毁了协定。
蒋介石根本没有谈的诚意
蒋介石根本没有谈的诚意
剧中有不少细节体现出国共两党出发点的差异。比如双十协定后,周恩来留在重庆继续谈判。其间,他将国民党各地上下官员腐败的材料和证据交给张治中(吴晓东 饰),希望张治中劝说蒋介石不要再与共产党内耗,治理本党内部腐败比内战更重要。张治中向蒋介石汇报此事。蒋介石早就知道手下贪污腐化、胡作非为,民间怨声载天,但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认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共产党,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党内贪腐的事可以先放放。可见,国民党始终为的只是一小撮人的私利。
蒋介石不听张治中的劝说
蒋介石不听张治中的劝说

《大决战》叙事之“大”,更体现在战役的呈现上。其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战略层面。比如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战略谈判暗藏机锋、斗智斗勇,充满语言上的较量。

一个是战术层面,双方指挥官对多场重要战役的谋划与组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统摄全局、运筹帷幄、雷霆万钧,战术部署的氛围自信、民主、从容。反之,蒋介石格局狭小、任人唯亲,国民党高层各怀鬼胎、盲目自信,一遇到挫败就乱成一锅粥。

一边包饺子,一边做部署

一个是战斗层面。战斗场面的宏大震撼、惨烈悲壮,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我党战士的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也让观众情感上深深动容。

《大决战》叙事之“大”,不仅呈现了战争的胜利过程,也清晰地帮观众解答几个困惑:好不容易抗战胜利,国共为何还是走向兵戈相见?大决战初期,无论兵力、装备、财力、外援等均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军,为何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答案已在剧情中浮现:一个只有私利的政党,是不会把人民放在首要位置的,也不可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小人物的塑造,是《大决战》叙事上的突破之处。事实上,不少观众可能对这一段历史已经熟稔于心,他们早已有理性的认识。但《大决战》并不等同于历史教科书,它需要虚构的存在;恰当的艺术创作能够给观众带来感性上的审美冲击,也能成为理性认知的具象补充。

伟大的人物、真实的战争必须“大事不虚”,其给予创作者的虚构空间较小,但虚拟的、具有典型性的小人物,则给了创作者驰骋的空间,小人物身上亦可承载历史必然性等重要信息。就当前播出的剧情而言,武雄关、王翠云、乔三木、王福民、房天静等小人物构成了剧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让观众过目难忘。

武雄关(陆思宇 饰)是我党普通战士的缩影。在一场战斗中,武雄关成了连队唯一幸存者。他从医院逃出坚持到战争第一线。指导员让他带领一支国民党老兵改编过来的士兵队伍,士兵们意志孱弱、怯战畏战。冲锋的时候,形单影只的武雄关不幸被流弹击中,并失去一条腿。拖着残破的身体、扛着军旗、手拿炸弹,武雄关高喊“我给你们打个样”“九连,冲锋”,继续冲锋,并壮烈牺牲。这一幕让那群俘虏兵深受震撼,武雄关以自己的牺牲身先示范什么是共产党的战士。
武雄关牺牲
武雄关牺牲
王翠芬(苏青 饰)是武雄关的未婚妻,为了寻找未婚夫,也为了为革命出一份力,她带着一群妇女“闯关东”。九死一生来到东北战场,王翠芬先是成了一名战地护士。她没料到的是,当她终于与武雄关再相遇时,也是他们的生死诀别时刻。
生死诀别
生死诀别
之后我党发起土地革命,王翠芬成为土改工作的干部,来到东北偏远的乡村,帮助那里最贫苦的老百姓重新获得自己的土地。以王翠芬为引线,《大决战》带着观众重走了一遍土改的过程:土改如何从一开始遭遇农民的排斥、误解,一步步获得农民的认可、欢迎与拥护,并为我党后来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
土改一开始阻力重重
土改一开始阻力重重
乔三木(韩鹏翼 饰)提供的则是国军战士的视角。乔三木因为家里困苦选择当兵,他身上有着小人物善良正义的底色。虽然在战壕的另一头,他也被武雄关感染了,迟迟未开枪;他被临时委任了肥差,长官们趁机大肆掠夺百姓的财产,他试图劝阻,却遭到痛打;重新被发配到一线的乔三木,又因为唱了讥讽国民党贪腐风气的二人转,而被打了军棍并关了禁闭;失望的他逃离国军,回乡后却发现母亲与妹妹都上吊自杀了,因为国民党一来,土改后属于农民的土地又变成地主的了……乔三本的视角揭露了国民党是如何烂到根子里的,他也为国民党有识之士向共产党靠拢做了铺垫。
良知未泯的乔三本被痛殴
良知未泯的乔三本被痛殴

这样生动的小人物,后续剧情还会有不少。他们为观众提供了大历史背后丰富的群像、丰富的人性以及无数丰富的细节。如果说《大决战》之“大”(宏观视角)回应了“历史的正义”,那么它对“小人物”的关注(微观视角),则回应了“人民群众的选择”——为什么老百姓选择了共产党。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共同有力论证了:为什么共产党必然胜利,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大决战》以大手笔呈现了历史进程中具有转折意义、波澜壮阔的大决战,同时它以匠心独运的小人物视角,深入社会肌理,体现民心所向,丰富剧情内涵,让观众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它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新的宝贵经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国民党 历史 共产党 蒋介石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7 青达环保 688501 --
  • 07-06 中熔电气 301031 26.78
  • 07-06 华蓝集团 301027 11.45
  • 07-06 浩通科技 301026 18.03
  • 07-05 倍轻松 688793 27.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