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披露钱塘征信个人征信牌照最新进展!股权结构有何特点?优势是什么?

2024-01-26 18:38:09 作者:水尧 收藏本文
A- A+

  时隔两年多,钱塘征信的个人征信牌照有了最新进展!

  1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央行正会同浙江省政府指导钱塘征信申请办理个人征信牌照。

  事实上,央行早在2021年11月26日便公告称,钱塘征信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已获受理,但审批结果迟迟未出。伴随监管此番主动释放新信息,若后续顺利推进,钱塘征信或将成为继百行征信、朴道征信后,我国第三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蚂蚁集团、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均为钱塘征信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为35%。

  央行正指导钱塘征信申办牌照,

  蚂蚁集团持股35%

  2021年11月,央行发布《关于钱塘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况的公示》,表示央行受理了钱塘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等规定,将其相关情况予以公示。

  自上述公告发布两年多后,潘功胜在今年1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进一步推进征信市场和支付市场发展,近期,央行正会同浙江省政府指导钱塘征信申请办理个人征信牌照。

  据央行此前公示的信息看,钱塘征信全称为钱塘征信有限公司,注册地为浙江省杭州市,业务范围为个人征信业务,注册资本10亿元。

  从主要股东情况看,蚂蚁集团、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均为第一大股东,分别持股35%;传化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5%;浙江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持股6.5%;杭州溪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0%。

  其中,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是整体合并原浙江省旅游集团、浙江浙勤集团,并划转省属国有企业、省级机关事业单位所属旅游酒店及相关旅游产业资产的基础上组建而成,重点布局大旅游、医疗健康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三大领域。

  第三张个人征信牌照或将出炉,三家征信机构各有何优势?

  伴随监管此番主动释放新进展,若后续顺利推进,钱塘征信或将成为继百行征信、朴道征信后,我国第三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

  从央行2018年发布的百行征信个人征信业务申请相关情况看,其主要股东及所持股份如下: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考拉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均分别持股8%。

  从央行2020年发布的朴道征信个人征信业务申请相关情况看,其主要股东及所持股份如下:

  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5%;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持股、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均分别持股17.5%;北京聚信优享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5%。

  三家个人征信机构的股权结构有何不同点?零壹智库分析师赵越此前撰文指出,对比来看,“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共同持股是三家个人征信机构的主要股权特征,该形式既可以充分发挥政府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也能够确保市场化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有效促进个人征信业的规范化、创新化、多元化发展。

  同时,三家个人征信机构的股东构成也表现出多元化、分散化特征。但与百行征信、朴道征信不同的是,在钱塘征信的股权结构中,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并列第一大股东,单一民营资本的持股比例明显上升。

  三家个人征信机构各有何优势?赵越表示,百行征信以互联网金融领域借贷信息为优势;朴道征信以个人信贷信息以外的信用数据为主;钱塘征信参股股东具有明显“数据优势”。

  另外,赵越认为,钱塘征信在信用评分服务上亦具有优势,其可利用股东优势,从信用评分产品入手,不断向个人信用服务需求方推出差异化、针对性和个性化服务。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采访中表示:“从经营方向来看,前两家(百行征信、朴道征信)更多是面向公开市场,预计钱塘征信这张牌照将首先应用在平台内部,比如芝麻信用等产品,因此钱塘征信可能更需要注意信息的共享与分割,以及产品数据有效性等问题。”

  我国征信市场空间巨大,

  征信“断直连”势在必行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黄卓署名文章《从朴道征信成立看中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市场化道路》显示,2015年以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主要是政府主导型。尽管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弱,但发展速度非常快。

  央行在2003年成立征信管理局,2006年设立央行征信中心,作为直属事业单位专门负责征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基本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体系——“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黄卓在文章中表示,我国征信市场的空间巨大,但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不均匀,应该能够容纳多家个人征信机构。我国未来应该存在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个人征信体系。其中,央行征信中心作为一个公共征信机构应该坚持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公益性,提供基础的征信服务和维护最具有权威性的基础信用数据库。多家不同规模和特点的市场化征信公司兼具竞争性和公益性,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提供差异化的征信服务和产品,与央行征信中心互为补充。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征信全流程业务规则。

  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将给助贷等互联网金融平台运营模式带来直接影响,未来助贷业务征信“断直连”势在必行。

  “断直连”是指在第三方支付领域中,支付机构不再直接连接银行,而是通过国家认可的清算组织,如网联或银联来进行资金的清算过程。

  《办法》以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信息安全等全流程合规管理为主线,以明确征信业务边界、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为重点。同时,互联网平台开展助贷等相关业务符合征信业务定义的,适用该《办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文章关键词:

作者

水尧

水尧

金融原创方向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