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邮储银行2022成绩单:资产总额突破14万亿 打造一流大型零售银行

2023-04-07 20:50:51 作者:金融研究院 收藏本文
A- A+

  作为年轻的国有大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在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总体来看,邮储银行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中小微企业、主动授信、财富管理、金融市场五大差异化增长极,经营指标稳中有进,资产质量保持良好。

  年报数据披露,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75%;负债总额13.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29%;不良贷款率0.84%,拨备覆盖率385.51%,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继续保持优良。

  “打造一家优秀的银行是一场需要坚持长期主义的‘马拉松长跑’,年轻的邮储银行拥有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该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坚信,只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创新变革的魄力,邮储银行将释放出更大的发展动能和成长空间。我们将怀揣着建设一流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愿景,奋勇向前,以高质量发展回馈股东、客户和社会。”

  资产负债规模稳定增长

  个人存款总额首次突破11万亿元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可以说每个人都不容易。邮储银行坚定战略定力,坚守金融本源,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我们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善作善成,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发布会上表示。

  据邮储银行年报,2022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同比双增,盈利情况稳定。其中,中间收入284.3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8.48%,同比提高1.58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9%,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每股收益为0.85元,同比增加0.07元。

  此外,2022年邮储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4万亿元,达14.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5%,其中贷款总额达7.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2%;负债总额13.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9%,其中存款总额12.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8%。刘建军还在发布会上指出,邮储银行个人存款总额首次突破11万亿元;净息差为2.20%,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面对这两年来市场利率下行,银行业内息差不断收窄的现实情况,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表示,2022年通过主动作为,积极研判市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息差保持在同业中较好的水平。

  张学文表示,在资产端,邮储银行非信贷资产占比大,非信贷资产的收益改善对邮储银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总体预计今年新增资产的收益率有企稳的迹象,对净息差有边际上的改善作用。在负债端,今年息差能不能够稳住,关键因素还在付息成本的压降。他提到压降付息成本的突破口主要体现在三项措施:一是通过加强财富管理建设,优化AUM结构;二是继续压降两年期、三年期的存款,更多引导向财富管理;三是通过不断优化利率授权,推动差异化定价。

  资产质量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不良贷款率仅为0.84%

  在监管指标上,邮储银行表现优秀。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84%,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拨备覆盖率达385.51%,依然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刘建军也在发布会上给投资者吃“安心丸”,他坦诚说道,“商业银行经营的是信用,在风险表现上具有滞后性,这也是大家对银行股担忧的一个方面。邮储银行一直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持续完善‘全面、全程、全员’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资产质量保持良好。”

  在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方面,邮储银行副行长姚红提出了四方面:一是加强行业政策研究,主要是严格政策准入,特别是对重点行业的风险要加强防范;二是对全量的信贷和非信贷业务,无论是母行还是子公司,都进行全面的管理,进行前瞻性的风险识别;三是强化智能风控,从准入端开始,覆盖从客户评级到贷后管理等环节的贷款全生命周期管理;四是进一步强化不良资产的处置,提高不良资产处置的价值,畅通出口。

  关于2023年的资产质量展望,姚红表示,一家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与商业银行的业务策略、风险管理水平紧密相关,同时也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相信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银行资产质量的基础也能够得到巩固。

  坚守一流大型零售银行战略

  AUM规模近14万亿元

  近年来,邮储银行持续发力财富管理市场,坚守一流大型零售银行战略,以专业核心、体系支撑、协同整合、科技助推、机制驱动、创新引领“六大能力”为指引,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向“财富管理银行”转型。

  据年报数据,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全年个人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10%,占营业收入的70.28%,同比提升0.68个百分点;服务个人客户6.52亿户,管理个人客户资产(AUM)13.8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83%。

  对于下一步如何引导AUM结构的优化,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在发布会上表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是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二是要做好客户的分层服务;三是要不断丰富货架上的金融产品,让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四是要深度开展客户投教和陪伴工作。

  “我们要通过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的服务平台和服务手段,搭建起从长尾客户到财私客户的立体化服务体系,给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务方案,真正做到“千人千面”。比如,我们要求基层理财经理不能把那些高风险、高波动的投资理财产品简单推荐给领取养老金的老年客群,要真正做到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去年邮储银行手机银行8.0版本上线,为我们差异化、特色化服务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徐学明表示。

  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邮储银行VIP客户4,735万户,同比增长11.07%,富嘉(资产规模50万元至600万元)及以上客户425.04万户,同比增长19.32%;配置理财、基金、资管信托产品的客户数显著提升。

  金融“活水”流向“三农”、中小微企业

  彰显国有大行担当

  数据显示,2022年邮储银行实体贷款增长7,053.78亿元,新增客户贷款中投向实体的贷款占比约90%。

  这其中,“三农”金融的发展尤为显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邮储银行积极发挥国有大行的资源禀赋,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生态银行,在“三农”领域提供综合服务,推动“三农”金融业务高质高效发展。

  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81万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居国有大行前列;大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户普遍授信,勾勒“让绝大多数农户都有邮储银行授信”的梦想,建成信用村38.35万个,评定信用户超千万户。

  在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上,邮储银行有增不减。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04%;线上化小微贷款产品余额1.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31.46亿元,增长56.53%。

  同时,邮储银行在全国重点区域成立30家科创金融专业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专业、专注的综合服务;定制评级模型,开展客户精准画像,构建“看未来”评价方法,完善服务科创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服务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客户5.40万户,贷款增速超过40%。

  “无科技不金融”

  信息科技投入占营收3.18%

  “科技是银行业决战未来的关键”,邮储银行首席信息官牛新庄在发布会上强调,近几年邮储银行对科技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视,得益于此,去年邮储银行信息科技的自主可控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年报则显示,2022年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为106.52亿元,同比增长6.20%,占营业收入的3.18%;330项信息化工程投产上线。

  据牛新庄介绍,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占营收的比重已连续三年超过3%,这三年在信息科技上的投入累计达到297.09亿元;科技队伍也持续壮大,总行IT队伍增加至4,294人,全行超过6,300人,同比增长19.12%。

  在个人金融方面,邮储银行推出手机银行8.0,突出个性化服务,设置青春版、三农版、大字版等多个版本,能够追溯八年交易明细查询。同时,邮储银行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成功上线。该系统是大型银行中率先同时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打造的全新一代核心系统,高峰可提供每秒6.7万笔的处理能力,满足未来10年邮储银行的业务发展需要。

  在公司金融方面,邮储银行新一代公司业务核心系统首批次投产成功;全新推出企业手机银行,采用标准版、小微版多版本设计,满足不同客群服务需要,支持免U盾交易、智能转账、全线上普惠贷款、一体化工作台等功能,创新引入财务管理、工商信息服务等泛金融服务场景,不断推动对公数字化转型。

  牛新庄表示,未来邮储银行将继续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力度,更加注重科技引领价值的发挥,更加重视自主可控能力的建设,持续提升邮储银行科技赋能成效。“我们相信量变会引起质变,一定能跑出更快的加速度,为邮储银行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牛新庄表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宋源珺

文章关键词:

作者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