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位资深业者共同发声!未来银行如何向智慧“转身”?

2020-12-11 22:19:10 作者:杨希 收藏本文
A- A+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金融+科技”已成为传统银行创新转型的主要方向。

  然而新形势下,如何从理念、方法、基础架构、业务模式、组织机制等方面整体“转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金融”,拷问着每一个金融从业者。

  今日,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20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智慧金融峰会”隆重举行。在下午的演讲环节,来自工行、交行、光大、中信、浦发、广发、民生、招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的十一位资深业者,就银行智慧金融发展共同发声。

  光大杨兵兵:

  从传统银行脱胎成为数字化银行需久久为功

  中国光大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兵兵在本届论坛上表示,从传统商业银行脱胎成为数字化银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兼容并包,久久为功。

  杨兵兵认为,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使得银行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推动银行业态转型升级,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经过多年发展,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线上化、智能化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银行数字化转型正在进入深水区。

  当前,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风险管理能力不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客户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杨兵兵认为,未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将会沿着业务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字业务化3个主要方向发展,并在开放平台建设、细分场景拓展这2方面积极寻求突破。

  杨兵兵指出,从整个银行业市场来看,数字化转型将呈现出螺旋上升、交替加速的竞争态势,未来还有大量的发展空间。

  “具体来说,一是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第一、第二产业还在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这些部分将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蓝海;

  二是金融科技还在迅速发展迭代的上升曲线中,银行在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金融科技应用还存在较大创新和突破空间;

  三是虽然目前市场需求端已经形成了几个较为成熟的互联网商业生态,而在供给端,还没有占据领导地位的商业生态,在智慧政务、跨境服务等领域也还有很多市场空间等待开发。”杨兵兵表示。

  平安银行李跃:

  金融机构利用数字化手段助力经济复苏

  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总裁兼创新委员会秘书长李跃表示,今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暴发和蔓延,给全球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数字经济成为对冲疫情影响、重塑经济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不少金融机构也在利用线上化、数字化的手段助力复产复工、经济复苏和社会运转。

  李跃表示,作为平安集团金融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银行高度重视科技的创新引领作用,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据介绍,截至2019年末,平安银行科技人员超过了7500人,较上年末增长超过34%。用于创新研究和运用的科技投入超过了10亿元。在对公业务层面,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平安银行全面构建对公业务的“AUM+LUM+平台”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做精做强,打响新型供应链、票据一体化、客户经营平台、复杂投融、生态化综拓五张牌。

  北京银行李建营:

  银行应高度重视数字化渠道拓展和线上流量经营

  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李建营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需要自上而下推进的战略性、系统性工程。当前,银行数字化转型已经从互联网金融业务、电子渠道等早期的焦点逐步拓展到包括组织架构、业务、渠道、营销、风险以及IT建设等全领域。

  “相较大型银行,中小银行数字化起步较晚、根基较弱,需要尽早从通过顶层设计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地位和目标,合理选择“技术+金融”的路径;在战略的执行层面,要明确以体验为核心、以数据为驱动、以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发展框架,在整合客户、产品、场景、服务等关键要素的同时,全力将其转化为数字形态,打造更加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优势。”李建营说道。

  他指出,线上渠道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实体网点的退出消亡。线下渠道在复杂产品销售、价值客户维系以及品牌价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银行必须重新审视网点的市场定位和价值定位,从岗位职责、人员设置、服务功能等方面加速向轻型化、智能化、特色化方向转型,与线上渠道互补互联、成为有效延伸。

  工行陈忠德:

  推进数字化转型要把握信息时代的四个特征

  中国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资深专家陈忠德表示,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把握好信息时代的四个特征。

  第一,呈现高度互联的特征。信息科技的创新应用推动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场所和形式的关系的不断演进,社会将全面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智慧银行需要不断推动产品互联、服务互联、场景互联、数据互联,加强与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政府互联网的连接,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互联、交互、实时的金融服务。

  第二,呈现数据驱动的特点。数据作为经济发展的底层资产和关键生产要素,将成为重要的创新驱动力。数字化推动消费行为从功能型向数据型,从一次性消费向持续性消费,从个体消费向群体消费发展,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智慧银行要强化数据治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发挥数据的高赋能性和高复用性,发挥数据的乘数效应,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价值化。

  第三,呈现极致体验的特征。伴随数字化进程的发展,全社会数据资产日益丰富,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能够准确识别客户所处的时点、位置和场所,智能感知客户的情绪,深刻洞察客户的潜在需求,成为及时、快速地提供个性准确、主动响应的智能金融服务。

  第四,呈现共享、协同的特征。5G、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为跨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智慧银行需要强化G、B、C三端联动,满足客户多元化服务需求,打破服务场所、服务内容、服务新形式的边界,构建开放、合作、无界的智慧金融场景生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

  陈忠德进一步表示,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要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意识。“数字化转型绝不仅仅针对IT系统或某个单一产品或服务,数字化转型一定是战略层面的,银行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胸怀迎接数字化转型浪潮。”

  交行刘雷:

  手机银行已然成为近几年商业银行比拼的主战场

  交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刘雷表示,数字化时代与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塑造着新产业、新业态,对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手机银行作为对银行的主要触点,客户量最多,交易量最多,已然成为这几年科技转型的重中之重,是商业银行比拼的主战场。

  刘雷介绍,交行2019年重建了手机银行4.0,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完成,并不断地持续优化、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手机银行体系。

  刘雷表示,手机银行app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技术与业务结合,不断优化客户体验,努力创造用户触点,增加客户粘性;也需要技术与技术结合,通过底层核心技术和中后台系统的强大能力支撑,确保实现在手机银行上的客户想要什么,我就给客户提供什么;还需要技术与外部结合,得到外部机构的帮助与指导。

  展望未来,刘雷认为,手机银行渠道、银行应用都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地涌现和应用,银行应用将会慢慢地走向融合化,未来核心系统应该需要分布在云计算方向作出针对性的改进。核心系统不应该只有一个,银行有很多系统可以承担核心的功能,而未来银行的渠道也会更多地融入到各种场景中。

  “也许若干年以后手机银行也许只有神在而形不在,我们银行的渠道将无处不在,我们的客户能够无处不在地感受到我们银行的产品与服务。”刘雷称。

  中信银行王燕:

  金融数字化正在从小步快跑转变为中长期长跑

  中信银行数字金融部总经理王燕在本届论坛探讨了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的探索和实践。王燕表示,金融数字化正在从小步快跑转变为中长期长跑,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到比拼耐力和体力的长跑期。

  首先金融是产业数字化和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加速器,金融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各种经济活动的润滑剂,在数字中国的进程中金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伴随物联网的供应链金融、智慧城市过程中的便民金融服务等,数字化将有利于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有利于提高银行服务的效率。

  其次银行本身是数字化变革的重要领域。从金融信息化、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金融业始终走在前列,一些商业银行,不仅提出了完备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甚至提出打造“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愿景,金融领域的金融科技新成果正在不断显现其价值,在互联网思维和数字经济思维引领下,正在经历新一轮发展战略和业务结构的深度转型,意图实现经营管理“前中后台”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在激烈的竞合中创新发展。不仅面临同业竞争,还要直面跨业的激烈竞争。从跨界竞争看,银行不得不直面金融科技企业的数字化跨界竞争,所受到的冲击已从产品功能层次,上升到业务模式和服务生态层次。同时,也看到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有竞争更有合作,从技术合作到业务合作,银行与科技公司合作范围不断拓展,合作深度也在增加,金融科技与银行业务场景不断融合,正改变着商业银行的服务内容和业务边界。

  最后,刘燕表示,必须高度重视数字化过程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个人隐私保护,这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更是伦理和法律问题,对此银行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浦发银行薛建华:

  银行业在5G支持下会出现更多金融服务新形式

  浦发银行总行网络金融部(移动金融部)总经理薛建华表示,2020年所有银行人都经历了波浪起伏的一年。但疫情也促进了银行业务的数字化,促进了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疫情使很多行业改变了原有传统的服务形态,实现了快速的数字化发展。

  薛建华认为,在所有行业中银行业是最具有数字化基因的,具体原因有三点:一是金融行业传统上具有天然数字化的基因;二是金融行业是穿透各行各业的基础;三是金融行业是整个国民经济数字化基础最好、信息科技人才储备最好的行业,也是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行业。

  “这一切决定了金融行业、决定了银行人在整个数字化浪潮中具有神圣的使命,担当起整个行业的领头羊。”薛建华说道。对于未来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薛建华认为,现有银行业务会全面数字化、银行服务高度的移动化、在5G支持下更多新的金融服务形式将会出现。

  广发银行关铁军:

  从业者应立足本岗 积极思考和解决数字鸿沟

  广发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关铁军在本届论坛上探讨了“数字鸿沟”这一近期热点话题。关铁军表示,我国有研究指出,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并且正在成为指向创造财富能力差距的问题。

  “显然,这个原本属于信息不对称范畴的问题,其影响超乎我们想象。尤其在当前我们所处的国内外整体环境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十四五新征程中,如何实现“自立自强”,填平和跨越数字鸿沟,寻找和驾驭发展新机遇,是我们每个从业者立足本岗,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关铁军称。

  关铁军认为,从微观层面,对于数字鸿沟,不能不约、不玩、无视、回避,必须通过积极解决,让更多人搭上数字化列车,进而形成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氛围。“怎么解决微观层面数字鸿沟问题:加强智能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健全服务体系。”关铁军说道。

  针对手机银行,关铁军表示,在普及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应紧贴长者需求特点展开智能创新,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并加强推广应用,让长者能用、会用、敢用、想用,让各种服务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在线上支持保障方面,应细化视觉、听觉、交互、操作提示等方面体验规范,提升体验设计保障能力。

  民生银行罗勇:

  银行向数智化转型需在经营模式上实现三个聚合

  在中国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事业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罗勇看来,数字时代,银行金融服务正在进化。

  “现在不管是企业还是银行,大家都在提数字化转型,那么在数字时代,银行要向数智化转型,它在经营模式上的进化要实现三个聚合:‘聚合流量+聚合服务+聚合数据’,” 罗勇表示,“从聚合流量这个层面来说,其实就是打造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去做获客、活客以及粘客。从聚合服务这个层面来说,银行数智化是以生态平台为场景,提供开放金融服务。从聚合数据这个层面来说,银行数智化经营要以数据画像为基石,去做数据产品创新。在聚合流量和聚合服务的基础之上,云银行云上渠道运营能力的创新和提升日益离不开数据的支撑和使用。”

  罗勇认为,银行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将呈现出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在客户运营上,要构建精细化的客户经营体系;二是在产品创新上,要构建以客户未中心的多元化产品体系;三是在风控模式上,要依托金融科技的云风控体系;四是在盈利模式上,打造基于数字生态的利益共享模式。

  而对银行而言,要实现数智化经营,必须具备四个核心能力,一是数据运营能力;二是敏捷响应能力;三是IT服务能力;四是生态协同能力。

  招行杜志明:

  银行面临的竞争更多来自于异业竞争和冲击

  招行信息技术部零售应用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兼杭州软件中心总经理杜志明在本届论坛上分享了招行手机银行建设的经验,并探讨了银行数字化转型与科技赋能。

  杜志明认为,现在的银行面临的竞争早已经不仅仅是同业之间的比拼了,更多是来自于异业的竞争和冲击。从生活、社交、直播、支付到金融核心场景,都在逐渐地被渗透,互联网巨头步步紧逼。

  “商业银行感受到的是什么呢?靠我们传统的金融经营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了,必须要寻找新的经营模式。我们在组织机制、理念、方法论本身可能大家都有一定的思考。”杜志明表示。

  杜志明介绍,招行的《清风公约》里面有一句话,叫数据面前人人平等。“在我们IT组织与业务团队做融合的过程中,做项目制的过程中,我们把整个的数据化做到了从需求到需求价值,到需求的开发、测试、上线、运维以及后续的运营整体所有的环节。在所有的数据呈现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驱动我们组织能够自发地去改进,自发地去创新,自发地去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给到客户。所有的这一切最终是能够体现成我们最终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真正是为用户、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智慧的金融。”

  江苏银行梅振坤:

  带给客户智慧化体验 要夯实内部流程等基础

  江苏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梅振坤表示,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客户的金融需求越来越趋向于线上化、个性化,传统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制约;同时,疫情的发生倒逼和加速了银行业智慧化转型的进程。

  梅振坤认为,客户与银行产生交流和互动最主要的两大场所是网点和手机银行。近年来,互联网平台凭借着对线上销售渠道的先机占领和对新兴技术的运用包裹客户的各类生活场景,逐渐剥离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江苏银行推进渠道转型和场景建设,力求带给客户所需皆可寻的省心体验。

  在推进智慧管理升级,继续打造放心银行方面,梅振坤表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带给客户的智慧化体验离不开内部流程、系统等基础的夯实,离不开风险和安全系统的严格建设,只有做好内功的修炼,才能确保带给客户所办皆安全的放心体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译文

文章关键词:

作者

杨希

杨希

新浪财经高级记者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