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2023中国绿公司论坛暨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年会于4月22日-24日在海南举行。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吴乐斌出席并演讲。
吴乐斌强调,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未来的发展机会。
中国的科技投入和美国的科技投入对比
吴乐斌表示,中国的科技投入与美国相比,在绝对数上和相对比例、投入的强度、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等常用指标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同时,也要自信地看到,中国在科技投入方面正在持续不断地增强。“2012年以来,中国在科技投入方面持续在加强,而美国的强度是往下走的”。
吴乐斌指出,从事科技研发的机构有三大类:研究所、大学、企业。从事的工作性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最后到产业应用。上述三类机构的分工天然存在着区别,同时又有密切的联系。
他以中国科学院为例,从研发的投入和产出来看,2017年以来,中科院研发投入持续不断增加,在2022年大概投入已经达到1000亿元。产出方面,中科院作为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近些年来,在论文数、专利数量等指标上,持续不断地提升。“论文数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长率都高于哈佛大学,专利的产出数这几年持续攀高”。
企业研发方面,吴乐斌认为,近几年来,也在持续不断提升。“2021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2万亿元,占国家整个科技投入的比例为76.9%,也就是说企业已经成为研发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他还强调,从2018年以来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在持续不断提高,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高于企业总体的平均强度。
吴乐斌还表示,研究院梳理出了35项卡脖子技术。从目前的情况看,已经初步和基本解决了24项,还有11项有待解决。相关的企业、相关的产业正在努力的路上。
企业的创新缺乏什么因素呢?吴乐斌说,在本次会议召开前,对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企业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缺乏人才成为企业创新的第一制约因素。此外,企业很关心与大院大所建立合作,特别是咨询、共同研发、共同应对供应链的问题。此外,调查还显示,企业家们关注“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
企业科技创新的趋势
一,中国R&D投入强度不断增强,和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表现出强劲的、乐观的趋势。
二,中国R&D的投入不断增长,企业的投入已经占整体投入的75%以上,数据还在逐年在提高,企业的作用逐年得到体现。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企业R&D的投入强度总体不到5%。高新技术企业入选的标准必须是R&D的投入要占销售额的5%以上,总体来看企业离这样的标准和要求还是有些差距。
三、现在企业比较关注的科技创新领域或者新赛道是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等。
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吴乐斌引述原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的分析,他将企业分为四类:
第一类企业是整装、成品企业,比如整车、整机企业,是树冠企业。
第二类企业是为第一类企业提供零部件或重要材料的企业,是树枝企业。
第三类企业是提供重要设备材料的企业,是树干企业。
第四类企业是提供设备的设备,材料的材料,最核心、最源头、最关键产品的企业,是树根企业。
在其看来,中科院等国家科研机构,则是企业这颗大树生长所需要的水土。他回忆说,自己曾随中科院党组到华为集体学习,任正非当时说“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投入对华为来说很重要”,“因为科学院投入了,所以华为就不需要做重复的投入”。
吴乐斌强调,国家在科研投入上,特别是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上,是企业大树生长所需要的水土。“如果生长的土地是沃土,企业这颗大树就可以茁壮成长”。
对企业科研的两个建议
第一,企业应加强内生式科技创新的力量。以企业的自强、自立、自主创新为主,特别是对于上述二、三、四类的企业,应加大R&D投入,争取投资强度大于5%。
第二,外延式的创新,也可称之为双轮驱动。一方面是做战略产业投资,另外一方面是通过投资对产业的上下游、对技术做选择性的并购,实现产业链的补充和完善。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