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名列前茅,但获授权数量不够多,标准必要专利比例很低

李东生: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名列前茅,但获授权数量不够多,标准必要专利比例很低
2023年04月23日 15:16 睿见Economy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2023中国绿公司论坛暨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年会于4月22日-24日在海南举行。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东生在演讲中表示,过去几年世界经济格局面临重构,经济全球化趋势逆转、投资贸易规则改变,企业发展承受着内外经营环境的压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变化也蕴含着机遇,TCL应变而动,主动求变,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中打开了发展新局面。那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究竟变了什么、怎么变、变到哪里去,中国制造业又该如何应对?

  对此,李东生谈到三点变化与应对:

  变化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变。

  李东生指出,世界正经历第四次产业革命,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成为重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对中国而言,已经建立起门类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在部分新技术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一般产品制造领域领先优势明显,但在许多产业的核心技术依然不足。近年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名列前茅,但获授权专利的数量还不够多,专利质量也不高,其中最重要的标准必要专利比例很低,已成为中国科技和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对此,中国企业必须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积累专利和知识产权,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变化二:经济全球化与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之变。

  李东生称,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从高潮转向低潮,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速放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始转移和调整,由广义的全球化向区域化、本地化方向发展,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但方式会有重大改变,以WTO为核心的全球投资贸易规则可能会发生变化,中国企业要积极适应全球化形势的变化,因为中国制造产出已占全球30%,仅靠国内市场无法消纳,所以必须要对外输出优势产能。中国制造企业要主动布局全球产业链,以全球化经营打破贸易壁垒,带动国内核心器件、材料、装备出口,从输出产品到更多地输出工业能力。

  变化三:国际经济力量此消彼长和大国博弈之变。

  李东生认为,目前全球经济重心东移,亚太国家力量群体性崛起,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领跑者,在许多西方国家优势的产业领域实现了追赶超越,包括核电、高铁、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5G、通讯等领域,但西方国家联手在科技、投资、贸易打压中国,企图将中国制造业压制在单纯靠成本效率、资源消耗的低端产业中。中国制造业亟需加快转型升级,在更多产业领域突破中等技术陷阱,构建先进制造能力,进入产业链中高端,真正实现制造强国。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邓健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7 曼恩斯特 301325 --
  • 04-27 友车科技 688479 --
  • 04-26 万丰股份 603172 --
  • 04-26 中芯集成 688469 --
  • 04-25 巨能股份 871478 5.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