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发布行业报告《能源、消费、高科技:助力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铁三角”》

埃森哲发布行业报告《能源、消费、高科技:助力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铁三角”》
2022年09月05日 13:24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9月3日,2022中国碳中和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组成活动之一,主题为“双碳目标下的机遇与挑战”。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与咨询董事总经理、可持续业务主管张逊出席并发布报告《能源、消费、高科技:助力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铁三角”》。

  以下为报告发布实录:

  我觉得刚才几位专家的发言给我们的启发很大。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姓张,叫张逊,在埃森哲公司13年左右的时间。我本身是做企业战略,做消费品,做相关的一些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发展转型的背景。为什么会由我来负责现在的可持续发展业务,我想表达一个观点,跟刚才的京能王总表达的观点有点类似,我们今天想探讨很多的东西不是想就碳而谈碳排放。大家也都知道背景,不会挑战大家的权威性,跟大家相比我们绝对在技术层面是外行,用我们的观点来看,中国在全球范围能我们是被动地接受所谓的碳管理的相关的内容,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发展眼光和自己应对这件事情的技巧和大的智慧来应对碳排放的挑战。不能就碳而言碳,就碳而言碳只是在能源领域去碳问题,永远走不出死循环。在最近的对话上,讲了一个所谓的能源铁三角,换句话说它的经济效益收益以及整体带来的消耗量彼此之间是矛盾的,肯定要加大投入才能做减碳的升级改革,但是加大投入意味着企业要增效,如果一味企业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去碳减碳,短期能是可以推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我们想能源行业八大供能企业它的减碳真正实现闭环,一定要在更大范围内谈,也就是全社会里谈。这也是今天想跟大家汇报的内容。

  这一页是广告,也不谈不上是太多的广告,今天所介绍的所有的观点来自于右边的三组报告,既然叫报告的发布,我们埃森哲一直关注中国包括全球的数字化转型,在最近这几年我们把可持续性发展也提到一个高度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用老外的话讲我们认为可持续性发展是新的数字化发展,反过来讲数字化发展会在可持续性发展的逻辑下找到新的切口。除了能源是我们的关注的行业,我们也做了消费品相关的碳转型碳足迹的内容,今天汇报的内容主要来自这三个报告,希望大家有兴趣阅读一下。

  我先把我的核心观点跟大家表达清楚,第一“碳中和”或者从达峰到中和。右边的图表示是共识,没有问题,你问全球任何一家企业你问他碳重不重要,绿色发展重不重要,都告诉你重要。一旦遇到经济发展阻力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停下来不要着急,还是把煤拿回来,像京能领导说以前把煤妖魔化,现在把煤拿出来,甚至德国退出不再承诺什么达峰缀合,先不搞这个事。什么意思,它的意思就是说当所谓的碳或者可持续化,当它遇到经济发展挑战的时候,在目前的环境下是非常弱势的,不光是中国,全球都是这样。当我们在提碳的问题,碳“碳中和”的问题,一定要回到经济环境下思考这件事情,而不能为了减碳而减碳,也不能只在能源领域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今天把三个行业搁在一起来看,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一个观点,碳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是不是每个人都是为了绿色地球地都为了千秋万代。坦率地讲,当面临一些压力测试,面临全球的一些所谓的黑天鹅也好,灰犀牛也好,各种变化的时候,当我们再来思考“碳中和”的时候我们会显得有点迷茫,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现在看到中国企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变成了全球的先锋,我们的目标比谁都积极,30达峰,60中和,我的目标比谁都积极。我们有政府的指引动作,我们的企业在全球做得非常积极的,国外真正的落地动作是很谨慎的,对中国企业来讲我们是真金白银花进来的,整个社会几百万亿也好,几万亿也好,这些东西都已经启动了,投资也都有了。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应该反思,每一家企业到底怎么找到适合这个企业和行业有特色的低碳转型之路,而且是可持续的。

  从范围1、2来讲,重点是能源企业,重点是自身,用直白地话来讲“绿”自己为主,先把自己“绿”了,所以它的工作重点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动作走范围1、2里的减排。往外看,因为我们是专业做咨询的一家公司,有多少人知道我们这家公司。我们是一家专门企业服务的公司,我们说消费品行业是很大的一块生意,我们看它如何减碳,可以看到消费品自身碳排放很少,牛奶、水等等,主要是在产业上下游,它更关注产业链的问题。更有意思的是去年持续合作的像阿里、腾讯、字节,我们持续合作的这些公司他们也搞碳排放,我们会发现这些高科技企业自身的碳排放量很少,无非就是一点机房仅此而已,但是能撬动全社会的碳排放,他搞科技赋能带来对全社会的改变是十倍以上的回报。更关注企业云,我们跟阿里搞了一个范围3+,所谓范围3+,先不管名词如何,逻辑上来讲,我们关心的不只是产业上下游,关心的是跟我一起工作的这些生态合作伙伴,在我身上挣钱没有,和我挣谁的钱,这些人身上我怎么影响他们共同减排。可以看到不同的企业在整个的范围3也好范围3+也好大家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小借口不一样。这就是我刚才想表达的第二句话,我们认为一定是全社会共同认可减碳这件事情,并且看到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后,才能解决能源行业自身的碳排放的问题,“碳中和”的问题,一定要外化到全行业。

  我们持续关注能源领域的各个方面,从电、风、水到化工等等各个方面,电是我们最熟悉的,我们把电写了一下,在电力就像其他的行业一样,包括电力也一样,更多是通过我们说的这三件事,一个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个通过要素市场化,一个是通过数字技术的转型,数字化升级,通过这三个层面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大家看这两张图就是电力市场化,这是它做的第一件事,先绿自己,先把自己各方面做优势,但更重要的通过报告看到的,刚才几位领导都提到了,包括国家电投的领导包括京能的领导都提到了这个事,我们在赋能这个行业,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你会看到我们关注的这些领先的能源企业它在利用自己的能力做能力的外化,这种能力的外化很简单,就是刚才所说的对各行业来讲,对其他的非能源类的企业,在座的各位你们的知识远超他们,你跟做牛奶做水做可乐做衣服的,你跟他谈能源结构的转型,我们的知识远远超过他。我们的这些专家们,应该用我们的能力去把他的产业的碳排减少,不光是进行能源有效利用提升,更重要的是外化,或者减少我们所谓自身的组织碳,用我的组织碳去推动它的产品碳排放。真正找到创新模式的升级,是现在非常欣喜地看到能源行业都在做这件事情,绿色做电、气、水的都在干,比如做气的一体化生产,包括京能,包括刚才提到的国家电投,现在都看到了,这个方面来讲,我们真的认为最欣喜的一件事情,能源行业的这些老大哥们一定要走出行业其服务全社会,这是我们的优势,用你的优势去做生意。

  再看消费品行业,也是一个碳排放大户,但是碳排放跟商品没有关系,80%跟90%都是运营以外的事情,这里面1%-4%,只要在终端涨价1到2个点3个点4个点就可以实现全链条的覆盖,全链条绿色节能减排的成本无非是在终端价格上涨1-2个点就能都吃回来。所有经济性的增加,最终一定要在用户端和客户端进行溢价,而且这个溢价不是那么大,就能覆盖全产业链的升级转型,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要做到是不容易的。

  绝大多数的消费品企业非控排企业都在做一件事情,谈“碳中和”的时候,他说为什么,现在跟国家一起喊都是绿色生活,都谈交互,绿色生产,但是让他花钱,把产能提高,工艺优化,我的经济性在哪里,我还不像能源企业大开大合,都是一包一包薯条卖出来的,总共3个点的净利,让我投入20-30个亿,我这个东西是没有经济性可言的。我们在报告中把这个拿出来,很有意思,是非常实际的一些点,比如有些人说我们现在没有钱把高能耗的家电换成新的,这是很实际的,老百姓都会说的。所以消费品行业转型的时候把高能的绿色低碳做成低碳,当我们说牛奶的时候,不能说这个牛奶像当年的有机牛奶一样,这个牛奶变成了简易产品或者相对简包装的便携产品。拿牛奶举例,你告诉我价格低,好像选择了一个便宜货不太愿意接受,但是告诉他你选择的是绿碳产品,这个角度更容易接受。认知上我们要从灰色的低碳到简单的低碳。低碳是没有用户感知的,它的消费者需求,这件事情可能对你的身体健康,可能营养性更强,都是植物香精一定有其他它的优势,但同时带来的是低碳的效果,当你消耗这个产品,你实际上是为低碳做了贡献,但是你也可能不是因为低碳这件事情来购买这件产品,这是我们想表达的低碳共存的问题。最后就是被动等待,你说现在让他开一辆电车不太现实,但是有没有搞搞碳积分,尤其企业内部搞搞评比,谁少开一天车给他计3分,先做这件事,就变被动为主动。

  高科技企业,本身的碳排放很小,但是最终撬动了很大的量,5-10倍的量,所以高科技企业跟我们合作在绿别人,用自己的数字和技术绿别人,左边是他们公布的愿景,这是阿里,我们一起做的。我更想强调的是右边,会看到用“3+1”的逻辑在绿别人,倡导所有的品牌通过“3+1”懂得做到自身的低碳转型,但是注意这“3+1”件事都已经融合了阿里的核心技术在里面,一个是菜鸟,一是TMIC,一个是阿里的底层平台,都把阿里的核心技术融进去了,但是不说,说这是帮你。就是做生意的逻辑。

  最后总结一下,企业在推动自身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找到甜区,探索一条可持续性发展低碳之路。不能为了减碳而减碳,一定要聚焦长板,你卖油的还是卖油的,你卖电还是卖电的,你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叠加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第三一定是技术驱动,第四一定要明智转型,当所有转型的时候,请大家注意不是从A转到B的时候,降低对A的投入,增加对B的投入,这种转型的方法我们用在数字化时代是不对的,我们的转型应该叫明智转型三箭齐发,继续做大A,同时用其他的方法做A,让它的利润性更强,滋养B,把B做起来,这是明智转型,就是所谓的增长传统业务,转型传统业务,再去滋养新的业务,这三件事情同时做。最后是社企共赢,不光让企业受益,一定社会和企业共同受益。

  以上我今天跟大家汇报和分享的,回头有想了解的后面再交流,感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邓健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07 浙江正特 001238 --
  • 09-06 万得凯 301309 39
  • 09-06 恩威医药 301331 29.8
  • 09-06 华宝新能 301327 237.5
  • 09-05 科捷智能 688455 21.8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