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焱:突破认知边界的新力量

韩焱:突破认知边界的新力量
2022年01月24日 07:23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韩焱:突破认知边界的新力量 | 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演讲实录

  来源: 湛庐文化

  2022年1月8日14:00,以“突破边界的新力量”为主题的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重磅开启。大会共发布了35本重磅新书,特邀9位嘉宾进行了演讲分享。

  各地区的湛庐读者、跨领域的专家以及湛庐合作伙伴,在近4个小时的大会中,从面向未来的能力、趋势、投资、管理、教育、生活6大角度出发,全面解读思想和知识的新力量,共同探寻2022阅读新风向。

  湛庐创始人韩焱女士以“突破认知边界的新力量”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开场演讲。她表示,“棘手的工作越来越多,友好的工作越来越少。所以在过去的几年间,人们愈发感到内卷、倦怠、焦虑。而这种棘手的工作,只有不断进化的跨界人才才能驾驭。”

  要怎样做才能突破这个困局呢?在随后的演讲中,韩焱总结到,“在未来,我们要做的不是更用力地依赖大脑,而是要学会超越它。大脑之外有更广泛的智能,我们需要用头脑之外的东西,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成功。”

  以下是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开场演讲的完整内容:

  韩焱 湛庐创始人

  今天,我们迎来了湛庐的一项年度盛事——“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今年大会的主题是“突破边界的新力量”。我认为,人类最需要突破的边界就是自己的认知边界,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人类面临的一个困境和三个故事带来的启发,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新的思路。

  01

  人类正面临着一个困境

  首先,我想讲的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困境。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一个现象,叫作“弗林效应”,它指的是:人类的平均智商大约每10年会增加3分。也就是说,如果1950年人类的平均智商是100,那么到了1980年,人类的平均智商将是109。如果从二战以后来看,人类的智商确实在不断变高,但是,到1975年就已经达到了顶点,这之后人类的智商反而变低了。

  人类的平均智商变高,是因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的营养状况提升了,生活条件改善了,与传染病病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接触减少了。可以说,各种技术进步对世界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但是现在,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已经趋于平稳,而依据现有的科技,人类也已经把自己的生理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所以,人类的平均智商已经停止上升,甚至开始下降。

  当你把这个现象和全球职业发展的趋势结合起来看,可能会感到更加忧虑。你会看到,在就业市场上,人们传统中认为的那种高薪的、拥有某种专业技能的业务专才,比如工程师、会计师等等,对于这类人才的需要,在1985年就到顶了,然后出现了一次剧烈下跌。到了2007年,又出现了第二次大幅下跌。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棘手的工作越来越多,友好的工作越来越少。

  “友好的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你要学会的就是去掌握这些规律。比如,银行审批的流程、会计师报税的流程等等,这样的工作是业务专才擅长的。而“棘手的工作”就不同了。这类工作是开放式的,没有定义好的规则。比如做投资,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失败的经验并不能保证下一次投资的成功。这种“棘手的工作”,只有不断进化的跨界人才才能驾驭。

  人类的平均智商开始下降,而“棘手的工作”又增加了,所以我们感到内卷、倦怠、焦虑,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那么,要怎样做才能突破这个困局呢?

  也许,我们必须要在人类的大脑之外寻找新力量了。

  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人类智能的范畴。不论是像人工智能一样思考,还是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大脑,都陷入了一种误区,那就是,认为智能的强弱只能凭借我们自己的大脑。但其实,智能的边界并不局限在大脑本身。我们身边那些看起来更聪明更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比我们智商更高。他们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都很擅于组织大脑以外的资源,和大脑一起协同作战。

  接下来,我想通过三个故事,和你具体说一说,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在头脑之外扩展自己的智慧。

  02

  从“我思故我在”到“我感故我在”

  我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怎么发挥具身认知的力量,突破“我思故我在”,做到“我感故我在”。

  有个人叫科茨,他是剑桥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博士,曾经在高盛、美林和德意志银行担任金融交易员。可他当时很沮丧,虽然自己也曾拥有高学历高智商,但就是成不了明星交易员。于是,他就开始观察那些明星交易员,想搞清楚他们为什么出类拔萃。他发现,明星交易员好像都有一种特殊的直觉,能分辨出某个瞬间,然后迅速行动,一举成功。

  科茨把这样的时刻叫作“狼与狗之间的一小时”。正是这样的时刻,把高手和普通人区分开了。

  为了证实高手的这种直觉真的很有价值,科茨干脆从金融机构辞职,专门去搞研究,成了一名应用生理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结论,研究成果发表在了2016年的《科学报告》杂志上。

  科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人类可以通过“具身认知”带来直觉,直觉并不是一种决策噪声,而是一种独特的优势

  这个研究结果非常重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正在接管交易员的工作,但是,如果人类可以通过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就能获取独特的宝贵的交易信号,这就是机器不能取代的优势了。

  在科茨的实验当中,最著名的就是心率估算实验了。他请伦敦交易大厅的金融交易员和剑桥大学的学生们估计自己的心率,但是不能把手放在胸口或者手腕上直接去数心跳,只能安静地感受。然后,他把这些人对自己心率的估计值和他们的实际心率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交易员们普遍比学生们估计得准,而且越资深、赚钱越多的交易员,估计得越准。

  对自己心率估计越准的人,通常“具身认知”的能力也越强。他们不仅能做到准确感知自己的心率,还能随时注意到自己身体方方面面的变化,像是心跳突然加快,血压瞬间升高等等。身体的这些变化往往是大脑没有注意到的各种重要信息带来的,这种直觉反应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有的时候,身体确实可能比大脑更理性。因为大脑常常会被认知偏差带跑,而身体却不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据说,对冲基金之神乔治·索罗斯一旦背痛发作,就会去彻底检查自己的投资组合。这很可能就是投资高手通过和市场的长期互动,进化出了更敏锐的前意识大脑,能够进行快速模式识别的一种表现。

  现在,你可以试着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如果你完全感知不到任何节奏,那就说明,刻意思考占据了你太多的注意力。你需要让“无意识的身体”来帮助“有意识的大脑”了。

  所以,笛卡儿的话也许需要修改一下了,你应该学会从“我思故我在”到“我感故我在”,让“具身认知”发挥更大的力量。

  03

  让情境认知启动你的“啊哈时刻”

  接下来,我要讲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怎么发挥情境认知的力量,启动你的“啊哈时刻”。

  你很可能每天都会打开手机上的导航软件,要么是看看上下班的路堵不堵,要么是想为抵达目的地找到一条更近更快的路。但是,你很少会在缺乏创意或者为某件事情犹豫不决的时候,想到去打开导航软件。可是,这恰恰是你最应该做的事。

  有一个叫作ReTUNE的导航软件。当你输入自己的目的地之后,它提供给你的选择,不是“最快”“最短”“最省钱”的路线,而是“树木最多”“鲜花最多”“鸟鸣频率最高”的路线,同时,每条路线都标注着一个“精神状态恢复值”。

  可以说,ReTUNE的设计理念里蕴含着非凡的价值观。当其他的导航软件默认你的优先选择是时间效率的时候,它考虑的却是怎么提升你的创造力。

  在灵感迸发的那个“啊哈时刻“,大脑里的前扣带皮层ACC必须被点亮。在你的心情最放松的时候,看到的视野尽量广阔的时候,ACC最容易被点亮,所以,这就是ReTUNE导航软件设计的最核心原理,那些“树木最多”“鲜花最多”“鸟鸣频率最高”的路线,那些“精神状态恢复值”高的路线,就是开启你创造力的路线。

  换句话来讲,ReTUNE的算法帮助用户完成的任务,超越了“最快抵达目的地”,它带来了更大的价值,让用户在用合理的时间抵达目的地的同时,使用了“情境认知”的力量,获得了思维和创造力的提升。

  不仅是导航算法设计师,还有未来的城市景观建筑师,都需要学习一些重要的脑科学知识,了解大脑对人们看到的不同建筑环境的反应,让“情境认知”发挥更大的力量。比如,高天花板的地方会让人们产生更广阔更抽象的思维。所以,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阅览室的天花板像飘在空中的一个个气球,纽约公共图书馆阅览室的天花板飘满云朵。

  甚至早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建造卡拉卡拉浴场的时候,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在2.5米高的天花板下洗澡和在45米高的天花板下洗澡,一样能洗干净,但是,在天花板高达45米的浴室里洗澡,会让你变成更有格局更有创意的人。

  所以,在你为自己的目的地规划路线的时候,请记住为自己珍藏一些“高颜值”“高创造力分值”的选择,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节奏当中,保留一些能叫醒你的耳朵,惊艳你的眼睛的插曲,让情境认知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力量,点亮大脑里的ACC,启动你的“啊哈时刻”。

  04

  把“专家视角”转变为“普通人视角”

  最后,我要为你分享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怎么发挥“分布式认知”的力量,让普通人也能像专家一样思考

  所谓“分布式认知”,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的智慧分布在不同专家的头脑里,你要做的就是借助世界上各种专家的智慧,让这些智慧成为你思维的延伸,去助力你的判断和决策。

  几年前,美国空军找到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德里奥,想让他帮忙训练飞行员的一项能力,就是能够在飞行中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各种机型,这样就不会发生慌乱中误向友军飞机开火的情况。

  德里奥认为,让普通人快速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帮助他们学会像专家一样思考。所以,他仔细研究了专家们是怎么做到的,然后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完美地达成了任务。

  首先,他发现,专家比普通人更知道该关注什么,该忽略什么。

  所以,他就请专家把各种机型的突出特点明确指出来,比如:有些飞机翼展更宽,有些飞机机头更尖等。然后,他利用了心理学当中的漫画效应,把各种机型的特点进行了夸张和变形,把翼展宽的飞机画得更宽,把机头尖的飞机画得更尖,制作成了飞行员们可以学习的画册。

  飞机之间的差异本来是很微妙很难察觉的,但现在可以明显地展现在飞行员的眼前。当他们熟练掌握了画册里的内容之后,再去看正常比例的真实飞机,发现自己很容易就能识别出不同机型的特征了。这样一来,就算是新手,也能轻松获得专家们才能注意到的关键点了。

  其次,德里奥发现,专家和普通人对事物的分类方式不一样。

  普通人会根据事物的表面功能来分类,比如,飞行员大多会按照飞机用途来分类,像是战斗机、运输机、加油机、无人机等等。而专家则会根据深层功能进行分类,像是航程、速度、续航能力、载弹量等等。

  飞机的外形特点和实现这些功能的基本原理密切相关,比如:流体力学、矢量技术、电磁结构等等。也就是说,专家的分类包含更多有用信息。

  所以,德里奥请专家们给出了他们对飞机的分类方法,也加入了画册里,这就像是给飞行员们提供了另一条记忆机型特点的捷径,让他们可以像专家一样理解飞机的外形特征和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德里奥还发现,专家的很多知识和技能已经“自动化”了,他们熟练到意识不到自己在思考了。

  自动化让专家自己能够高效工作,但是也阻止他们向普通人传授宝贵的经验。大多数专家只能表达出他们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30%左右,很难完整说清楚自己是如何把事情做得那么好的。

  于是,德里奥帮助专家们把自己全部的所思所想,巨细靡遗地进行了拆解,分解成了连续的步骤。如此一来,就相当于把专家的思路变成了清单和模型。飞行员们对照之后发现,自己竟然遗漏或者错误执行了70%以上的步骤。清单模型帮助飞行员大幅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德里奥的这三条策略,要点就在于,成功地把“专家视角”转变成了“普通人视角”,破解了专家知识和技能的密码

  如此一来,普通人也能够沿着专家思维的脉络,掌握高级的观点、知识和技能,甚至能从很多不同的专家那里,获得分布在他们头脑里的跨界认知,把自己武装成一个跨界高手。

  / / / /

  在上面的分享里,我从人类面临的困局出发,讲到了怎么发挥具身认知的力量,做到从“我思故我在”到“我感故我在”;还讲到了怎么发挥情境认知的力量,启动你的“啊哈时刻”;也讲到了怎么发挥分布式认知的力量,让普通人也能像专家一样思考。

  在未来,我们要做的不是更用力地依赖大脑,而是要学会超越它。大脑之外有更广泛的智能,我们需要用头脑之外的东西,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成功。

  就像知名心理学家特沃斯基夫人说过的:“当思想压倒头脑,头脑就利用世界。”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大脑不够用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主动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全域,调用资源,把能用的全部用上,在头脑以外的无限疆域里不断扩展自己的第二大脑。

  最后,我想把知名哲学作家罗伯特·波西格的一段话,作为结尾送给你,他说:“佛祖与上帝,居住在计算机的电路里,居住在周而复始转动的齿轮里,这就和他们居住在群山之巅,或者是盘坐在莲花上,同样舒服。”

  这段话想表达的是,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迁,人类的进步都是一种自然的拓展,是一种人性的拓展,是更深的宇宙法则的一部分。只有当我们“重新把大脑、身体和世界放在一起”,才能不断拥有突破认知边界的新力量。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昂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28 坤恒顺维 688283 --
  • 01-27 粤海集团 001313 --
  • 01-24 亚信安全 688225 30.51
  • 01-24 三元生物 301206 109.3
  • 01-24 东微半导 688261 130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