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建水闸,为何十几年争议不断?

鄱阳湖建水闸,为何十几年争议不断?
2022年05月20日 18:00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5月9日,时隔六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开启第二次公示,发布《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面向公众征求与工程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公示时间截止为5月20日。

  报告书认为,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改善和加强的背景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运行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可得到减缓。在此前提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可接受,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今年6月将实施的《湿地保护法》包含与湿地相关的生态整体功能保护内容,质疑者认为,这一做法似在与《湿地保护法》生效时间赛跑,并未对鄱阳湖建闸工程的生态影响等进行充分考量。围绕鄱阳湖拦水建闸(坝)的问题,十几年来一直争议不断,除了水利问题,最核心的争议是围绕候鸟、江豚等生态保护问题,都还没有确定的答案。

  文|刘敏

  季节性湖泊

  2016年11月23日,江西省环保厅发布信息公示,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江水道上,建造一座3公里长的泄水闸,利用这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解决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持续时间延长等问题。这不是鄱阳湖水闸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围绕鄱阳湖拦水建闸(坝)的问题,十几年来一直争议不断

 2006年10月31日,鄱阳湖都昌县新妙大坝段枯水的情形 2006年10月31日,鄱阳湖都昌县新妙大坝段枯水的情形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等句描写的就是鄱阳湖上渔歌互答、湖面浩渺的意象。整个鄱阳湖都在江西省境内,75.4%的水源来自上游的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五条入湖河流,鄱阳湖湖口在正北面,经由40公里长的八里江水道与长江干流相连。鄱阳湖水量占长江流域的15%,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水量的总和,是长江的重要水源。

  长江、五河、鄱阳湖之间,形成了一种联动的江、河、湖关系,这让鄱阳湖成为一个过水型、吞吐型、季节性的湖泊。

  每年4〜6月,上游五河河水注入,让鄱阳湖水位从4月开始抬升。到7〜9月,长江洪水出现,鄱阳湖作为“长江之肾”,长江洪水顶托或倒灌,大量江水涌入鄱阳湖,湖区水位大幅上涨。因为鄱阳湖整个湖面较浅,水位变化会导致湖面范围剧烈的变化,冬季的浅水滩、泥滩、草洲会随着夏季涨水迅速变成湖面。从10月份开始,湖中水位逐渐下降,直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地势高的湖面此时会变成一片草原,地势低的地区会在枯水期脱离主湖区,形成相对独立、大小深浅不一的子湖。

  2016年10月22日,在重庆市云阳县“阳凤山庄”远眺长江与县城。当天云阳水域水位达到172米,三峡蓄水正在向“最后3米”冲刺。三峡大坝从9月10日开始蓄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鄱阳湖比往年正常的枯水期提前了30多天  2016年10月22日,在重庆市云阳县“阳凤山庄”远眺长江与县城。当天云阳水域水位达到172米,三峡蓄水正在向“最后3米”冲刺。三峡大坝从9月10日开始蓄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鄱阳湖比往年正常的枯水期提前了30多天

  这样枯水期/汛期交替的节律,如今因为三峡大坝等一系列上游水库的影响,开始发生明显的人工干预后的变化。

  按照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的说法,近十年来,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鄱阳湖枯水常态化和趋势化的新变化,造成枯水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对湖区民生、生态、经济等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难于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周边城市群迅速崛起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一种解决方法是,在湖口建造一座2993.6米长,有64个泄水孔的水闸。这个水闸在汛期闸门全开,江湖连通,不干预长江向鄱阳湖泄洪。在汛末开始逐步控制水位,拦住要倾泻回长江的洪水,从9月至次年3月,用动态管理的方式,控制鄱阳湖枯水期水位,以保持鄱阳湖湖区面积。初步估算,这座枢纽工程需要总投资128.85亿元,每年运行费用约1.21亿元。

  由于鄱阳湖水量提前退至低水位,湖区湿地被万亩蓼子花覆盖。图为一名儿童在鄱阳湖都昌湿地花海玩耍  由于鄱阳湖水量提前退至低水位,湖区湿地被万亩蓼子花覆盖。图为一名儿童在鄱阳湖都昌湿地花海玩耍

  这一次,江西省为水闸提出的新理念是:建闸不建坝;调枯不控洪;拦水不发电;建管不调度;江湖两利、动态调控。

  生态争议

  2016年11月23日公示一发出,立刻引起了环保界的大规模反应。实际上,近几年来关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正反意见一致有激烈冲突,除了水利问题,最核心的争议是围绕候鸟、江豚等生态保护问题。

  根据水文记录,鄱阳湖在洪水位21.69米时,湖泊面积达2933平方公里;在多年平均最低水位10.20米时,湖泊面积仅为146平方公里。湖泊水位大幅度的季节变化为鄱阳湖洲滩湿地生态系统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使得鄱阳湖成为国际上重要的鸟类越冬场所,平均每年有34万多只候鸟在此越冬,最多的年份达到73万只。世界上95%以上的白鹤和75%以上的东方白鹳在此越冬。

  2007年12月26日,鄱阳湖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将一只痊愈的灰鹤放归大自然  2007年12月26日,鄱阳湖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将一只痊愈的灰鹤放归大自然

  水闸支持者认为,控制枯水期水位,能减缓湖区湿地的提前出露,避免过早形成一片荒滩。水位下降意味着食物减少,与此同时,水位下降也给受珍禽价格飙升诱惑的盗猎者打开了方便之门。

  按照南昌大学胡振鹏等人所作《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文过程的响应》的研究结论,无论丰水期还是枯水期,高水位反而会导致候鸟取食困难,有可能使候鸟数量减少。当枯水期水位较低时,“如果科学管理碟形湖的水位,对候鸟越冬不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但主湖区水位太低,对候鸟越冬不利”。

  被天网缠住已经死亡的水鸟  被天网缠住已经死亡的水鸟

  对于鱼类、江豚等水生生物保护,工程公示中提到,水利枢纽工程在枯水期保持湖泊一定的水位,水域面积扩大,水深增加,将增加湖区鱼类的生活空间,可降低被捕捞的概率,并有利于鱼类越冬。

  中科院南京地湖所研究员姜加虎反对这种说法:“湖泊经过建闸控制后,原江湖间的水力直接联系被隔断,湖泊丧失了自然吞吐江河的能力,鱼类资源得不到来自江河的适时补充,重要产卵场地随之消失。湖泊建闸控制后,水位起涨与水稳回升不同步,严重影响渔业资源的自然繁殖。”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水闸对江豚的影响。鄱阳湖被视为江豚的最后避难所,现在长江江豚维持在1000头左右,鄱阳湖江豚种群数量最多。如果枯水期水位抬高,湖区水面扩大,按照水闸推动者的说法,湖区内渔业资源增加,江豚的食物更加充足,而且降低了船舶航行和“斩秋湖”“电捕鱼”对江豚的伤害,也减少江豚因为水位急降搁浅的危险,但江豚是否会因水位急降而搁浅,这还是一种令人存疑的说法。江豚经常在鄱阳湖与八里江河段洄游,鄱建办承认修水闸会让江豚的迁移受阻,解决办法是在水闸上留出了4孔60米宽的大闸,让江豚过闸。

纪录片《长江 天地大纪行》中搁浅的江豚纪录片《长江 天地大纪行》中搁浅的江豚

  鄱建办认为,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60米宽的大闸是足够能让江豚自由过闸的。一是江豚依靠自身声纳导航,能顺畅游弋实验室2米宽的水道;二是历史上江豚能自由通过20米宽的桥孔。

  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认为,这4个桥孔能否真正使用还是个问题:“60米的孔让江豚巡游,是没太大问题,问题是60米水闸全打开,过水能力很强,就不可能控制上游的水位了。”

  “今后真正运行起来,很可能闸门是部分关上的,实际只是下面给江豚留一个60米长的缝。这条缝的水流流速会达到每秒6米以上,江豚是不可能顺利钻过去的。”周建军说。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也持反对意见,WWF认为,拟建的鱼类洄游通道、豚类迁移通道建设方案在国内并无十分成功的先例,无法确保消除巨大的生态风险。

  昌邑乡野保站附近湖面养殖鱼苗的渔民   昌邑乡野保站附近湖面养殖鱼苗的渔民

  争议30年

  人力控湖,在江西省是一个老话题。最早1980年提出时,还是为了防洪,当时上游省市采取新的防洪方案,导致下游鄱阳湖水位抬高。江西省提出修一座高25米、蓄洪量达到100多亿立方米的水坝来削减洪峰。

  此时反对的还是长江中游相邻省份,这些省份担心如果遇到洪水,鄱阳湖不分洪,上游平原地区就有水患的危险。

  到了90年代,防洪的思路变成了防枯水,江西省就提出了《鄱阳湖控制工程规划设想》,即计划建造一个可供发电的、蓄水高程为16米以上的大坝将湖水彻底阻截。

鄱阳湖周边的很多土地,实则是人为围湖造田及造堰而来鄱阳湖周边的很多土地,实则是人为围湖造田及造堰而来

  最近十几年的新思路,是把大坝换成水闸,去掉了发电功能,增加江西省内可利用的水资源。江西省前水利厅厅长孙晓山接受采访时曾介绍,建闸的目的是让分洪进来的水不白白流掉:江西该走多少水,照走多少水。只是把夏天的洪水,留到秋天、冬天慢慢利用。按照这个方案,受影响最大的又变成了长江下游的相邻省份。

  30多年来的种种人工控湖方案,都因为阻断了鄱阳湖与长江的江湖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国家的批准。

  反对者认为,江河湖泊是由一系列存在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子系统所构成的巨系统,具有十分复杂的系统结构特征和相互关联机制,彼此之间存在着诸如水力、生物空间洄游等密切的生态联系。任何一个子系统受到干扰或破坏,都将危及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

 正在鄱阳湖湖口进行采沙作业的工人 正在鄱阳湖湖口进行采沙作业的工人

  即便在水闸的公示中,也提到:“长江,已不再是天然的长江。”据《长江流域综合规划》,长江上游已建和拟建水库群总调节库容79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达530亿立方米,相当于3个三峡工程。

  这次公示,不是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引发的第一次争议,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本文源自三联数字刊2016年第51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墨轩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5 东利机械 301298 --
  • 05-24 灿能电力 870299 5.8
  • 05-24 铖昌科技 001270 --
  • 05-23 翔楼新材 301160 31.56
  • 05-23 荣亿精密 873223 3.21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