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张颖:当下,加大对身体健康的投入力度

经纬张颖:当下,加大对身体健康的投入力度
2022年05月08日 16:46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经纬张颖:当下,加大对身体健康的投入力度

  相关:王冉:各位朋友,系好安全带

  对话包凡:市场过度悲观,未来十年有三个确定性

  母基金研究中心

  近日,经纬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社交平台撰文,对当下大环境的工作与生活提出了五条建议,全文如下:

  疫情反复,这段时间大家都很煎熬压抑,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和尝试更适合当下大环境的工作与生活,总结如下:

  1、简化工作,很多没必要的人与事,认真思考与分析后必须更加简化优化,轻重缓急。

  2、加大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投入,只为了保持自己心智的健康。这点比任何事都重要,也因此需要持续的尝试和探索。非常值得。

  3、远离负面信息新闻,拉长对宏观环境判断的时间轴,以月,季度和年份来思考,会让人清醒和理智很多。

  4、加大对身体健康的投入力度,方式灵活,但需要极度重视和持续性。心智与身体健康是未来生活与工作的底层基石。

  5、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远离负面情绪爆棚的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炼总结和坚持下去。人生如此漫长,起伏也是正常,接受面对成长。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张颖的五条建议值得业内人士深思,在不确定性强的大环境下,投资人更应该注重调节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保持健康的身心与冷静理智的头脑。

  张颖所领导的经纬创投创办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新兴产业的投资公司,已成为扎根中国、在早期市场上最活跃的VC机构。“经纬系公司”数量超过700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矩阵和生态,投资的明星公司包括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瓜子二手车、饿了么、有赞、容百科技极米科技、陌陌、自嗨锅、嘉和生物、简爱、芯驰科技、星际荣耀等。

  在科技创业的浪潮下,经纬从2014年开始强调“科技赋能一切”,关注科研/技术背景的优秀人才创业,聚焦早期,将投资的触角从移动互联网这一条主线的游击战,延伸到新能源产业链、医疗、前沿科技等“科技赋能一切”的赛道,并系统性布局,打造上下游生态。

  与此同时,经纬最近提出了“投资生态化、投后场景化、品牌战略化”的三化策略,全方位、多场景地与创业者构建底层信任感。

  作为基金掌舵人,张颖个性鲜明,某种意义上代表经纬的品牌,对于投资行业和创业者经常有许多深刻的看法与见解。在今年新年初始的第一次内部交流中,张颖展望2022年的行业发展趋势,面对2022年的挑战和未知列出了几点建议,我们认为对于当下的投资行业也极具参考意义,分享如下:

  1、在技术创新的大时代,科研技术背景创始人及团队拥有全方位的迭代机会,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时间窗口,从为团队找到真核合伙人、战略级HRD;相信财务、法律相关的专业机构的力量,前置性地避免踩坑;从战略、组织、管理等维度系统性设计自己的全面成长,不设限地与不同领域创始人碰撞等等角度出发,加速成长与迭代。

  2、很多技术公司的一个特点是,技术周期很长,难度也比较大,这时候就需要提前设计好核心转折点,或者也可以称为风险释放点,即当突破了这个转折点后,项目的存活率将大大增加。在今年初也要需要重新审视一下现金亏损,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切实可执行的预算,管理内外部预期,比如创始人至少每月审视一下自己的现金燃烧率(Cash Burn Rate)和费用流向(团队/IP等)。如果资金不足9个月,建议提前采取措施缓解资金紧张。

  3、在国家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在职创办企业的背景下,未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会越来越多,我们提醒创始人注意目标公司知识产权权属,以及在目标公司兼职手续问题。以及在科研技术公司设计股权架构时,一个核心要点是必须要有一个决策人,尤其不能平分股权,这是很多公司踩过的坑。

  4、2022年A股即将迈入全面注册制时代,这对科研技术公司来说也是一项利好,但注册制并不等同于上市门槛和条件的放宽,反而更重视信息披露精准度、上市公司自身质量。科研技术创始人们在专业领域权威,技术积累深厚。但往往也因为科学导向较强,在科学之外会有一些不擅长。所以在早期融资中,对于专业机构提示的、对上市有实质影响的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尽快解决;在公司发展中后期,建议创始人至少在上市两年前就引入券商等专业中介机构,及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进行纠错。

  5、在“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大背景下,企业需比以往更为加强合规意识。以往大家认为中小企业可能不涉及反垄断的风险,事实上没有普遍适用的“安全港”,监管也并不仅仅针对巨头企业;数据保护不再是“纸上谈兵”,国家间“数据主权”冲突加剧,政府执法从严管控数据过度收集与滥用行为。

  6、在当前的非常时期,也是“抢人”的好时机。疫情带来的产业调整和人才流动,企业要关注人才技能需求的变化,增加创新人才储备,及时优化人才结构。当然也应做好规划,避免融资后的盲目扩张,选人不仅看经验更要看潜力以及韧性。从各个维度平衡好发展节奏,要更严谨、更有准备去面对2022。

  你可以说,最近的世界变得太快了,被很多变化搞得不知所措。但要记住,无论在什么时候,真正牛的公司一定是逆势成长的,绝不是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因为在顺境中,它并没有证明自己,但逆境之后起来的这一波公司,才是未来真正的龙头公司。 

  如果我们知道为了什么去生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方式,这便是使命感的意义。而对于我们来说,最大成就莫过于在非常早的时候能够挖掘到优秀公司,一路陪伴创始人、共同成长,并不断收获阶段性、乃至最终的胜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珊珊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1 鑫汇科 831167 15.21
  • 05-11 思特威电子科技 688213 31.51
  • 05-10 联翔股份 603272 13.64
  • 05-10 骏创科技 833533 12.5
  • 05-09 阳光乳业 001318 9.4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