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眼中的深圳经济特区40年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樊纲:
持续激发澎湃的创新创业活力
● 先行示范区就是经济特区的升级版,是中央在新时期赋予深圳的又一重大使命。它仍是经济特区的一种形态,继续有经济特区的职责和功能,但它是更高级的一种形态,是全国发展在经济特区的辐射带动之下,整体水涨船高之后,对深圳经济特区提出的一个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也是经济特区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的题中之义。
● 敢闯敢试的深圳,是新思想新观念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深圳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思想观念大解放推动改革开放大突破的历史。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圳要继续在思想解放上发力,推动各种思想、各种理论碰撞交融,催生更多贴合时代精神的思想观念,为改革“导航”。
●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追求的是全方位全过程先行示范。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不可能通过一个突破口去解决所有问题,而是需要多个方面同时发力。第一,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第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第三,进一步推进城市化。
● 中央提出综合授权的概念,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的体系性和全局性问题。综合授权就是相互配套的多个改革一次性批量授权。中央主要是定方向、划底线,在现有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到底哪些改革需要出现在一张授权清单上,需要深圳自己来提建议、提需求。这就特别需要想象力、主动性、判断力和创造性。
● 深圳最初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得益于市场的开放和外资的引进。而在发展的新阶段,自主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持续激发澎湃的创新创业活力,对深圳来说很关键。创新创业需要制度激励,创新创业需要社会包容。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只是深圳自身如何发展得更好的事情,更是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件大事。这是伟大的使命,也是伟大的责任。深圳如何扛起责任,不辱使命?唯有继续敢闯敢试,为“中国之治”贡献智慧和力量,跑出迈向全球标杆城市的“加速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 赵剑英:
用创新第一动力引领全面发展
● 能够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可以作为样板、典范,向世界展示所在国家的治理理念、治理智慧、治理方案的城市,才堪称“全球标杆城市”。
● 在经济影响力上深圳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对标国际先进城市打造“深圳品牌”、建设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实现全方位联通世界是下一步可重点着力的方向。
● 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是深圳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也是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根本路径。深圳要发挥创新优势,用创新第一动力引领全面发展,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着力打造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 深圳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关注“空间的全方位性”和“时间的全过程性”,基于这一发展理念,不断追求卓越。从“空间的全方位性”来讲,深圳要在全面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上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时间的全过程性”来讲,深圳要不满足于只做某一时段的“全优生”,而是要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领跑领先。
●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更要具有全球视野和眼光,以更高的、甚至是苛刻的要求作为衡量发展的标准,使深圳速度、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真正成为世界最高、世界最好、世界最优,从而达到世界最强。
● 相比国际先进城市,深圳有自己特有的基础和优势。打造全球标杆城市,绝非一蹴而就。实现远大目标,须得有永不满足、不断超越自我、争创一流的精神。看到优势,更要看到差距。
国家发改委区域战略中心研究室负责人 张燕:
努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加快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 深圳担当好先行示范的重大历史使命,归根结底是要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先行示范。
● 作为先行示范区,深圳要更好地用改革开放的办法,顶住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冲击,要利用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等有利的政策条件,系统性、前瞻性地推出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活社会力量发展潜能,汇聚各类发展要素,不断培育形成发展新动能。
● 深圳应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围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统筹推进扩大内需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通堵点连接断点,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打通深圳与全球经济、港澳经济及内地经济的互促循环。
● 从深圳都市圈、珠江东西两岸联动等不同层面发展看,要发挥好深圳的引擎带动和功能外溢作用,依托重要合作平台建设、重要交通通道联通等,把深圳的创新链、产业链延伸拓展到周边区域,既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也为深圳发展提供新空间。
● 深圳可以在科技创新、产业变革、城市治理和发展环境等方面集中发力,充分发挥核心引擎功能。在科技创新上要大有作为,在产业变革上要有新突破,在超大城市治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防范化解风险、现代化城市治理和国际化城市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子,进一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和能够吸引全球人才的良好人居环境。
● “民生幸福标杆”是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深圳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努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质量,加快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的优质生活区,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张军:
深耕区域内产业链有效布局 和上下游产业衔接
● 深圳的“硬件”不输于我国任何一个地方,特区要有特别的作为,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创新文化、创新生态、创新环境这样的“软件”。
● 让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协同发力并不难,于政府而言,在市场上“少插手”,企业需要的时候“别放手”,市场主体自然会“用脚投票”,创新创业者才愿意在这里落地生根,“奇思妙想”也才会在这里遍地生花。
● 创新生态就像一块湿地,它需要合适的环境,它的酸碱度一旦被破坏,要恢复起来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深圳一定要珍惜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
● 深圳应该重视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促进各方的融合互动,深耕区域内产业链的有效布局和上下游产业的衔接,一来可以利用好周边地区的土地等资源优势,二来也能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而引起的产业链断链、劳动力无法回流、库存不足等问题。
● 深圳需要什么人才,应该通过市场来解决,借助价格机制来配置人才资源。想要吸引人才,政府不应该过度干预人才市场的运行,而是应该专注于把产业做好,把企业做强,因为从根本上讲,最终是要由企业家来配置人才的,不是政府部门。
● 对于重大战略规划,不能将其理解成为“指令性”的计划,不能用各种战略的名义对实体经济做出各种扭曲和干预,也不能用各种战略的名义对企业强加“责任”,使其承担“不能承受之重”。
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 王珺:
透明的营商环境需要 法律法规细则及时公之于众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有明确指向性,即为深圳量身定做的,而不是其他城市通用的。同时,又具有标杆性,推动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 根据城市群的发展规律,城市群中必然有大城市的参与,大城市作为引领,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承担着带动区域城市发展的任务,这是更高起点的第一个含义。
● 深圳建设法治城市示范应当在处理五种关系上发挥典范作用。一是处理好营商环境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是处理好制度制定和执行的关系,五是处理好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
● 公平的营商环境意味着法律必须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不因所有制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也不因投资规模的大小对某些特定市场主体有差别待遇。透明的营商环境需要法律法规及时公之于众,不仅是原则公之于众,更重要的是,具体细则、操作指引也要公之于众。
● 在数据作为重要资源的背景下,数据产权界定、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深圳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相应的法治建设也应该跟上,为全国提供新鲜经验。法治建设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在科技创新进程中不断完善法治,应成为深圳打造法治城市示范的一大特色。
● 现在,深圳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大幅度缩小。深圳的创新应当升级,从亦步亦趋式创新,走向自主创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 王福强:
主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规则 不断完善自身营商环境
● 深圳是全国市场经济氛围最浓郁的城市,是最讲效率的城市。这是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比拟的城市特质。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校正资源错配的最有力工具。未来要继续保持深圳经济活力,就要让市场主体“万类霜天竞自由”。
● 限缩行政权力,成为服务型政府是各级各部门的共识。宽容失败、鼓励创新成为社会常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成为城市文化。这种对市场的信仰是深圳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之处,是深圳充满活力的主要原因。
● 在推动制度型开放的过程中,深圳应主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规则,不断完善自身的营商环境,力争成为新时代中国对接国际的窗口,国际国内双向开放的桥梁。
● 改革要破除旧规则设立新规则,改革最重要的是打破天花板。而要承担制度型开放的重任,就要有充分的改革权限,就要有自由的空间。通过综合授权,国家给予了深圳这种权限。相当于深圳可以再次“摸着石头过河”,这是深圳获得的含金量最足的政策,一定要充分利用好。
● 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中间有个转化的死亡谷。深圳下一步要重点在这个方面下功夫,真正找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深圳方案”。
● 纵观世界城市史,伟大的城市通常都需要“三足鼎立”。要通过多方面努力,构建深圳成为繁忙之都(对应经济高度发达)、安全之都(对应社会治理有效)、神圣之都(对应精神文化极大丰富)。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文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单世联:
再次焕发“特区精神” 创造多样包容的城市文化
● 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深圳发挥了、激活了岭南文化的包容性和“杂语性”,率先创造了只有在深圳才能产生的新的精神形态和文化现实。
● 真正的“创新之都”,一要有创新型政府,以完成规划引领、法规建设、政府投入、配套服务等工作。二要有创新型人口,即吸引、培养大量高科技领域的各类人才并全面提升深圳人的知识文化水平。三要有创新型文化,能够塑造导向社会、企业与个人的思维-行为方式。
● 过去是敢不敢开放的问题,是如何“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问题。现在是全球化面临重大挑战,是我们能否与外部世界通过对话交流实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问题。
● 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发展我们喊了多少年了,这不只是要求外部世界尊重我们,我们也要尊重外部世界,讲信用守规矩,承认差异,尊重他者,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共商共建共享”最终实现“共赢”的过程中,建设一种积极的开放包容心态、行动和政策。
● 有中国自信、城市自信的深圳,必须再次焕发“特区精神”,继续先行一步。对外,向不同文化开放;对内,向全国人民开放,逐步并坚定地在心态与行为上以交流代替对立、以包容代替排斥、以共处代替摩擦,建设一个内外一体、光明磊落的精神世界并创造一个众声喧哗、多样包容的城市文化。
● 深圳下一步的领先性应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软权力的领域中寻找,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相信人民的主动性、自律性,形成一个“包容”政府权力和社会权力、公民权力的权力系统,使社会组织更多地拥有参与社会事务并从中提高社会的组织性、秩序性。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花建:
给文化创新的“鱼群” 提供更加优良的“水域”
● 从岭南文化、海洋文化、移民文化到从香港、澳门所汲取的多元文化要素,乃至于世界各国、各种主体所提供的文化要素,各种文化资源在深圳这片热土上不断融合、不断开花、不断转化,形成了深圳文化兼收并蓄、融合创新的鲜明特色。
● 文化是流动的,是深圳作为新兴城市在文化创新中实现文化发展弯道超车的理论依据,而深圳也正是文化流动理论最为生动的样本。
● 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项目首先是在深圳得到实施试验和开发。海内外人才来到深圳、扎根深圳,从流动者变成了建设者,成为深圳这片土地上的主人,继而又把这种文化基因传承给更年轻的一代,这种不断流动、不断更新、不断集聚的过程,本身也形成了一种文化的积淀
● 推动文化资源转换的关键在于把大湾区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人的开放胸怀、品牌意识、时尚需求相结合,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让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密码获得现代形态的美妙呈现,这是深圳义不容辞的使命。
●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但要把人文湾区打造成为文化资源的传承之地,而且要把它提升成为文化资产的富集之地和文化资本的淘金之地。
●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文化创新“鱼群”并非随处可见、四处漫游,而是活跃在一部分优良生态的“水域”中。给文化创新的“鱼群”提供更加优良的“水域”,就是深圳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 要推动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就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破除阻碍创新的各种障碍,大力开发创意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激发创新驱动型的强大动能;就必须吸引和整合全球的优质文化资产,包括资本、内容、人才和创意等。
责任编辑:蒋晓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