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从60多亿到1.67万亿,浦东凭什么?

GDP从60多亿到1.67万亿,浦东凭什么?
2024年05月22日 16:27 媒体滚动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 | 上海报道

  2024年4月18日是浦东开发开放34周年的纪念日。从一片阡陌农田到一座璀璨的现代化新城,浦东已经成为彰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实践范例。34年时间,浦东的GDP从1990年的60多亿元到2023年的1.67万亿元,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1/80的GDP,人均GDP达到28.9万元。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表示,浦东是中国链接全球、世界进入中国的枢纽节点,诞生了我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贸试验区,未来还将有更多第一在浦东诞生,广大企业可以更好地在浦东、为中国、为世界。在浦东,就是与未来相拥。

  作为上海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浦东正吸引着全球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共同建设梦想之城。

  离岸贸易蓬勃发展, 科创力量汇聚浦东

  今年4月1日起,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正式试点。4月29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管理局获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通”平台完成升级,新增“离岸贸易业务辅助模块(税务端)”,为离岸贸易监管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数据支撑,助力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更好实施。

  与此同时,保税区管理局在金融部门的支持下,不断强化制度创新,自由贸易账户和外汇账户结算功能均取得显著进展。区内一批企业已纳入货物贸易结算便利化试点,包括三星半导体、索尼电子、赛默飞等在内的企业已成为离岸贸易的标杆型企业,引领着贸易模式的整合升级。

  除了蓬勃发展的离岸贸易,浦东的科创环境也十分优越,众多企业因政策扶持、产业集聚及开放创新氛围来到这里扎根发展。

  2014年,中科新松作为新松机器人的全资子公司在浦东成立。短短几年间,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七轴协作机器人便在中科新松诞生。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跞近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浦东政府对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大力扶持,以及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直接政策,都为中科新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时擎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裁于欣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公司成立5年,浦东政府一直是其坚实的后盾。“我们作为专业的边端智能交互和信号处理芯片提供商,在浦东政府的扶持下,迅速成长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于欣介绍,在其创业初期,公司便得到了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的支持。随着公司逐步壮大,公司还享受到了包括税收优惠、租金补贴、专项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大减轻了公司的经营压力,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

  5月11日,浦东新区“海创浦东”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举行。活动当日启动了“全球孵化朋友圈”计划,张江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何大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张江高科将为创业者搭建国际性、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科创交流平台,为科创者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提供对接服务,推动科创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海创浦东”活动后续,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将于7月举办研修营,持续助力海内外创业人才在浦东落地发展。上海市决策咨询专家陈炜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浦东新区落户的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呈现出高学历、资深化、高层级、引领性、稳定性特点,这些人才将在凝聚团队、吸附资本和全球创新上发挥引领作用。

  外资与浦东: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记者采访在浦东的外企高管们,最常听到的就是他们期待与浦东共同成长,并借助浦东的引领作用实现自身业务的升级和转型。

  赛默飞中国区总裁冯时瀚(Hann Pang)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充满乐观,尤其看好浦东地区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未来潜力。

  去年年底时,浦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近54%,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预计达到7500亿元,发展动能加速升级。冯时瀚说,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赛默飞等科技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

  达索系统亚太区执行副总裁许善淞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浦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增长的引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活跃的金融贸易氛围以及持续的创新动力,为达索系统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达索系统始终看好浦东的发展潜力,将这里作为重要的投资和发展区域。

  许善淞认为,未来浦东在科技创新方面必将取得更大的突破,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浦东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我们期待与浦东共同推动智能和绿色制造、生命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创新。”

  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出的“先行先试”政策对波士顿科学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为进一步加强全球营运能力,波士顿科学在产业链上游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本土投资,并于2022年在浦东外高桥园区设立了波士顿科学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作为该公司在华投资收购、技术转化和对外合作的重要支点。

  张珺说,波士顿科学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投资布局正逐步深入。继设立医疗科技公司后,该公司于2023年又在自贸区建立了波士顿科学在亚洲的第一家被认证的本地设备服务中心,目前该中心已落成第一条本地设备维修产线,未来有望服务更多海外市场。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波士顿科学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也进一步凸显了浦东自贸试验区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