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颖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5月1日凌晨宣布,查封第一共和银行并出售给摩根大通,这成为自3月份以来第三家倒闭的银行,也是自2008年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后,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案。FDIC表示,摩根大通将控制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存款和资产,第一共和银行的84家分行将成为摩根大通的分行。这一事件表明,美国银行业危机远未结束,美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还等待曝光和化解。
硅谷银行倒闭重创第一共和银行
第一共和银行是一家商业银行和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它为高净值人士提供服务,在11个州设93个办事处,主要位于纽约、加利福尼亚、马萨诸塞和佛罗里达。该行创立于1985年,1986年8月在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募股,成为一家上市公司,2010年12月再次公开募股。其后通过一系列的收购,规模越做越大,2022年该行的总收益为68亿美元,净收入为1.7亿美元。
3月10日硅谷银行倒闭事件直接冲击第一共和银行。投资者面对危机的第一时间里,急需理清还有哪些银行可能面临硅谷银行类似的风险。投资者的反应直接导致第一共和银行股价在3月10日下跌52%,然后大幅回升到接近前一天的收盘价,但随后又下跌了15%。投资者对该银行未实现的资产损失以及其对存款的严重依赖表示担忧,因为这些存款可能会被证明不可靠。第一共和银行在中午发表了一份声明,试图安抚投资者,指出其“持续的安全和稳定以及强大的资本和流动性状况”。接着该行股票在一周的时间里累计下跌34%。
投资者对第一共和银行日益警惕的原因与对硅谷银行的担忧相似。与硅谷银行一样,第一共和银行的资产公允市场价值和资产负债表价值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与硅谷银行不同的是,第一共和银行的问题主要在其贷款资产中。
面对硅谷银行引发的银行业危机,惠誉评级和标准普尔下调了第一共和银行的信用评级,理由是富裕客户的“未保险存款比例很高”,他们更有可能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方,贷款与存款的比率为111%,这意味着该行借出的资金比客户的存款多。
为了缓解对可能出现的银行挤兑的担忧,并支持任何存款提取,在美国财政部的劝说下,3月16日,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11家美国银行向第一共和银行存储了300亿美元。3月19日标准普尔将该行的信用评级进一步下调至垃圾级,下调幅度为三级。
投资者质疑第一共和银行的真实价值
长期以来,第一共和银行的业务和股市估值在银行业中一直是令人羡艳的对象。该银行的估值高于其他大多数银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服务于优质客户的特点,它吸收的存款有三分之二超过了25万美元的保险限额。它的客户包括富裕的个人和企业,市场主要在沿海地区。该公司的贷款业务重心是向扎克伯格这样的客户提供巨额房贷。这些贷款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坏账。截至2022年底,该行的资产规模约为2130亿美元,存款规模1760亿美元。
但是,当危机出现的时候,投资者开始质疑第一共和银行的真实价值到底几何。尽管11家大银行向第一共和银行注入了300亿美元的存款,但其股价依然在3月17日大幅下跌。根据慧甚(FactSet)的数据,该股目前的价格仅较有形账面价值高出30%多一点,而标普500指数银行股整体上要高出50%。这是一个很大的折让幅度,因为投资者很难找到一个锚定估值。在面临压力的时候,投资者往往不再根据银行的预期收益进行估值,而是关注账面价值。
截至2022年年底,第一共和银行投资组合的账面亏损约为48亿美元,股东权益超过170亿美元。硅谷银行投资组合的账面亏损约为150亿美元,股东权益约为160亿美元。截至3月17日,第一共和银行的交易价格较其有形普通股权益减去税前账面亏损后折让50%以上。
不过对投资者来说,这个价格是否有吸引力,仍取决于对该银行未来前景的其他判断。未实现的证券亏损并非是利率上升带来的唯一挑战。截至2022年年底,第一共和银行有330亿美元的固定利率住宅房地产贷款。它还有620亿美元的混合利率住宅房地产贷款,这些贷款可以从固定利率转换为可调整利率。第一共和银行的住宅房地产贷款在2022年的全年收益率为2.89%。
这给第一共和银行的未来净利息收入提出了挑战,净利息收入等于从资产上赚取的利息减去它为资金支付的利息费用。2022年第一共和银行为所有存款(其中平均超过40%是没有任何利息的支票账户)支付的平均利息率为0.4%。而当下第一共和银行从美联储借款的隔夜利率为4.75%,从美国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增加的短期借款的利率为5.09%。这就是说,美联储上调利率直接威胁到第一共和银行的盈利。
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最终影响部分取决于有多少存款被新的借款取代,以及银行不得不按这些利率借款多长时间。如果它能够很快偿还这些贷款,或以低于新贷款的利率获得更多新的存款,将有助于其收益的稳定和正常化。但在银行业危机的背景下,第一共和银行存在着不确定性。也就是说,第一共和银行的真实价值是一个变化的目标,从而导致投资者即使在11家大银行采取拯救行动之后仍然心有余悸。3月17日第一共和银行的股价跌幅超过30%。投资者显然不相信第一共和银行已经脱离危险。
财报揭示美国银行业危机的深度
4月24日第一共和银行公布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投资者可以深入了解这家陷入困境的银行在存款急剧外流后的受损程度。该行第一财季利润从上年同期的4.01亿美元降到2.69亿美元,降幅33%。收入下降13%,至12亿美元。该财报的时间跨度大部分是在存款挤兑迫使该行从美联储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获得昂贵的贷款之前,这必然会挤压未来的收益。该行表示将裁员20%~25%,并削减高管薪酬。至此,第一共和银的股价已下跌近90%。第一季度损失了1020亿美元的客户存款。
发表财报后的第二天,第一共和银行的股价又下跌了49.3%。第一共和银行的情况表明,美国银行业危机远未结束。第一共和银行与已经倒闭的硅谷银行、签名银行有三个共同的特征:首先,银行面临利率上升的风险。随着美联储在过去一年中提高利率,第一共和银行的许多资产失去了价值,因为它们固定在较低的利率下,因此银行的收入也较低。与此同时,第一共和银行不得不为其客户的存款支付更高的利率。收入下降和成本上升的组合会使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崩溃。其次,这三家银行有很大一部分客户的存款超过了联邦保险限额。这些储户更可能谨慎,并准备转移资金,因为他们知道,如果银行倒闭,他们可能会损失大部分资金。最后,这三家银行的命运是相连的。硅谷银行的倒闭让美国人更加担心他们存款的安全,第一共和银行看起来很像硅谷银行。
银行业危机的背后依旧是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惹的祸。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的经典作品《疯狂、恐慌和崩溃》描述了古往今来过于宽松的信贷诱惑。如果这位历史学家今天还活着,他可能会以第一共和银行为主角,该银行陷入困境的商业模式是宽松货币不良激励的典型事件。在超低利率环境下,这种老模式大赚特赚。在截至2021年的10年间,第一共和银行的利润翻了两番。该银行成为美国20家最大银行之一,第一共和银行的股票估值远远高于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等公司的股票。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宠坏了贪婪的银行高管。在美联储2022年收紧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几家美国银行采取了保护措施,以免受到利率上升的影响。美国有近200家银行都存在着美联储上调利率面临的风险而不采取风险对冲的手段,这种风险助推了硅谷银行的倒闭,也威胁到第一共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是这些不重视风险的银行没有采用利率掉期等对冲工具规避风险。一些大型银行做了利率互换去对冲风险。但美国银行体系中,只有6%的总资产通过利率互换进行套期保值。这次银行业危机倒下的都是敢于赌博的银行。
第一共和银行走到尽头,但摩根大通越做越大
今年以来,第一共和银行股价累计下跌约95%。美国监管机构出于遏制危机蔓延的目的,又再次主动采取行动关闭第一共和银行。第一共和银行走完了独立生命的最后一程。美国联邦监管机构为第一共和银行找到了买家,促成摩根大通变得更加庞大。摩根大通拥有3.7万亿美元的资产和14%的美国存款。摩根大通预计今年的利润将增加5亿美元,并将为其提供稳定的富裕客户。
按照收购协议,摩根大通将悉数接收总计1039亿美元的存款,并收购其2291亿美元资产中的大部分。作为协议的一部分,FDIC将与摩根大通分担损失。该机构估计,这笔交易将给其保险基金带来13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政府此前试图对银行合并施加新的限制,以防大型银行变得更大。但在第一共和银行出售这一事上,他们承认大型银行拥有的实力,可在出现金融压力时出手干预。摩根大通重演了当年老摩根承担中央银行的责任,迫使其他商业银行放款,提振市场信心的一幕。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表明,美国大银行迅速增长,会导致它们被认为对于金融系统太过重要而不能倒闭。大银行的利润会变得极其丰厚,不仅能安然度过过去两个月区域性银行倒闭的考验,甚至还能蓬勃发展。摩根大通带领11家银行在3月份暂时救助了第一共和银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摩根大通收购了境况不佳的贝尔斯登,并收购了破产的华盛顿互惠银行。历史似乎在证明大银行对挽救危机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尽管摩根大通吃掉第一共和银行起着阻隔危机蔓延的作用,但不等于消除了银行业危机。因为目前不能确定第一共和银行就是这次银行业危机中倒下的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美国这次银行业危机的终结可能取决于储户是否会从其存款的机构中提取资金。如果存款人对其银行失去信心而挤兑自己的存款银行,任何一家银行在危机面前的结局,与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的命运是一样的。第一共和银行的倒闭再次表明,外表富丽堂皇的银行是非常脆弱的,银行的毁灭来自于信心的丧失。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的审计者都是毕马威,毕马威将面临美国监管机构的调查。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责任编辑:周唯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