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以锂精矿为代表的原材料却是制约当前锂盐项目落地,和产量增长的关键。
龙蟠科技市值不大,150亿元出头,但是高调的曝光露出却是全维度的,线上、线下一个都不少。
4月13日,任泽平公号发文《龙蟠科技:“隐形冠军”民族品牌发力新能源》;4月15日,龙蟠科技子公司常州锂源新能源对外发布“铁锂1号”产品,号称可以解决动力电池低温续航问题。
前后脚,龙蟠科技的润滑油产品再次出现在小区分众传媒的电梯广告中。这也引发了投资者关注,“在其即将迎来上市五周年之际……龙蟠科技将投入亿元级资金,自4月11日开始,在分众全国100多个城市的数百万电梯媒体终端形成霸屏式风暴传播”,对此分众传媒给予肯定答复,“上述广告主目前为公司客户。”
借着上市五周年集中曝光后,龙蟠科技上周再次公告,计划与唐山鑫丰锂业共同投资9亿元,在湖北省或河北省唐山市投资开发建设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碳酸锂项目,并拟由双方组建的合资公司实施本项目。
逻辑上,顺理成章。
2021年6月,龙蟠科技刚刚收购了负极龙头贝特瑞的磷酸铁锂资产,正式进入到动力电池材料领域,新设锂盐产能完成“一体化”布局,也符合行业趋势。
只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鑫丰锂业并非国内主流锂盐生产商,原料需要从澳洲进口,上述计划合建的3万吨锂盐产能,面临着产能过剩、原料供给,以及龙蟠科技自身资金压力等问题,能否顺利落地、投产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鑫丰锂业一季度产能利用率不足20%
“合资布局锂资源,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这是部分卖方机构对龙蟠科技给出的评价。逻辑上同样没毛病,只是能否真正产出锂盐,更为关键。
龙蟠科技在公告中指出,目前主营业务为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并无氢氧化锂/碳酸锂生产、加工业务,也未储备相应的人员和技术,本次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鑫丰锂业。
就新建合资的持股来看,也是鑫丰锂业占大头,持股51%,龙蟠科技持股49%。上述3万吨锂盐产能,无疑是以鑫丰锂业为主导。
不过,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却有包括主流锂盐上市公司在内的半数受访人士表示并未听说鑫丰锂业。
这家公司到底是什么来头?
鑫丰锂业公号显示,公司始于2018年3月,隶属于唐山鑫丰热电集团,是一家涉及产能2万吨/年的电池级锂盐材料公司。
项目达产后,年处理锂辉石精矿16万吨,可生产电池级碳酸锂1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1万吨、硫酸钠5万吨、锂硅粉16万吨。
2万吨的产能数据,与第三方商品机构提供的数据相符。这一产能规模看起来也不小,但是实际上只是“名义产能”,不代表实际产量。
龙蟠科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一季度,鑫丰锂业营业收入分别为2.22亿元和4.29亿元,增长非常明显。
Wind援引的安泰科数据则显示,同期国内工业级碳酸锂销售均价,分别为11.61万元/吨、41.15万元/吨。
这选取的还是价格偏低的工业级产品,而非鑫丰锂业所说的电池级碳酸锂。
即便如此,按照上述数据测算,2021年、2022年一季度,鑫丰锂业当期碳酸锂销量分别在2000吨、1000吨左右。
假设产量未转化为库存、产量与销量基本一致,鑫丰锂业2021年的产能利用率只有10%,今年一季度有所上升,但是仍然低于20%。
这一水平,显著低于行业均值,更是大幅落后于头部企业。
本报2月报道指出,2021年国内碳酸锂产能利用率虽然有所提升,但是仍旧处于相对偏低水平。
按照工信部统计数据,2021年国内碳酸锂产量为24万吨,若结合部分第三方机构统计的46.24万吨的总产能计算,去年国内碳酸锂产能利用率为51.9%。
这主要是中小型锂盐企业实际产量大幅小于“名义产能”,拉低行业整体平均值所致。鑫丰锂业可谓是鲜活样本。
2021年,产量增长明显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具备矿山布局,或者是有能力获取锂精矿资源的头部上市公司,这类企业产能利用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如赣锋锂业锂盐设计产能为12.6万吨,其中有效产能10万吨左右,实际产出(折合碳酸锂当量)8.97万吨,产能利用率超过71%。
鑫丰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为何如此之低?
北京一位接近鑫丰锂业的人士介绍,公司虽然对外称有2万吨锂产能,但是其中1万吨氢氧化锂产能仍在试产阶段,“原本计划4月份投产,但是一直没放出来,目前公司每月产量不到1000吨。”
可以看出,鑫丰锂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很低,那为何在已有2万吨产能的基础上,仍然要联合龙蟠科技再建3万吨产能?
对此龙蟠科技人士未能给出明确回答,“鑫丰公司的具体想法不清楚,碳酸锂是公司产品原材料,合资企业的产品会大部分供给公司。”
40万吨“天量”原料需求难满足
龙蟠科技公告对鑫丰锂业的介绍中,并未提及上述已建的2万吨产能,也未介绍鑫丰锂业的原料来源。
但是,以锂精矿为代表的原材料却是制约当前锂盐项目落地,和产量增长的关键。
纵观2021年主要锂盐企业产销情况,天齐锂业的锂化合物产量达4.37万吨,而公司名义产量只有4.48万吨,原因就是公司锂精矿原料可以达到100%自给,所掌握的原料用不完,甚至可以通过外部代工的方式增加产量。
盐湖股份更不用说,2021年继续保持实际产量大于名义产能的公司特色,理论上氯化钾生产剩余的老卤可以支撑10万吨锂盐产能。
反观鑫丰锂业,有资源布局,却不是短期可用的。
龙蟠科技公告表示,“基于合资方碳酸锂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及其关联方拥有的位于纳米比亚EPL7228矿区的锂矿石矿产资源优势,拟与合资方成立合资公司生产与销售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产品,以保障公司供应链的稳定性……”
但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纳米比亚当地锂矿开发显著滞后,上述项目短期放量无望。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沙漠雄狮能源公司开始从历史库存原料中生产锂精矿,2019年重新开发Rubicon锂矿,该公司专注于建设纳米比亚第一座大型锂矿。
相比之下,鑫丰锂业2018年才“入行”,EPL7228矿区的开发又怎会快于Rubicon锂矿?
龙蟠科技人士亦反馈称,“公司了解到的情况是,EPL7228矿区原有采矿证于2018年获得,有效期3年,2021年四季度转让给鑫丰公司,现在正在办理新的采矿证,并申请20年的采矿权。”
EPL7228矿区采矿权仍在续期当中,无实际锂精矿产出,鑫丰锂业至今又在生产,公司原料来自哪里?
鑫丰锂业副总董华波2019年接受唐山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用澳大利亚的矿,海运(费)很便宜,实际算下来比陆路运输、比国内的,还要便宜,最后做成终端产品,一吨产品便宜将近3000块钱。”
至于上文提及的鑫丰锂业的关联方,则可能是当地的鑫丰矿业公司(原名“鑫丰锂辉石矿业有限公司”)。
据广州陶瓷工业展历史信息显示,鑫丰矿业公司成立时间早于鑫丰锂业,2018年5月投产运营,矿石外购于澳大利亚矿山资源有限公司,最终产品为锂精矿和长石精矿,选厂规模为3000吨/天,选厂服务年限为6年。
有业内人士介绍称,“公司是从澳洲进口DSO(原矿,直接装运矿石)运输到国内加工,不过整体品位、经济性一般。”
如此就十分清晰了。鑫丰矿业进口澳洲原矿,在唐山加工成锂精矿,再供给鑫丰锂业生产碳酸锂。
这个方式,在2018年、2019年时没问题,当时处于行业低点,澳洲矿山破产、停产频发,锂精矿不说随便买也差不多。
现在又不一样了,锂精矿成为了国内外锂盐、电池巨头,甚至是紫金矿业这类行业外部巨头争夺的对象。澳洲在产的五大矿山,早已通过入股、长协合同等方式锁定,通过市场化销售部分极少,如引发行业全员关注的Pilbara,今年4月的拍卖数量也不过5000吨。
反观鑫丰锂业,加上计划与龙蟠科技合建的3万吨项目,合计产能将达到5万吨。
按照锂精矿与碳酸锂8-9:1的原料消耗比例计算,合计需要40万到45万吨的锂精矿,这是什么概念?
赣锋锂业持股的Mt Marion锂精矿产能位列澳洲在产矿山第二名,2022年未进行扩产前总产能也不过45万吨。
并非是国内主流锂盐生产商的鑫丰锂业,难道有能力找到第二个Mt Marion?即便是由龙蟠科技来找矿,能够得上的资源恐怕也远不及宁德时代等一众动力电池巨头。
近54亿元扩产项目资金从何来?
如果说等到未来几年澳洲锂精矿扩产,或者是依靠纳米比亚EPL7228矿区的锂精矿作为原料供给,时间上也很难满足龙蟠科技3万吨锂盐产能的需求。
按照龙蟠科技给出的时间表,“由鑫丰锂业负责协调合资公司办理本项目的全面建设与生产工作,包括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报批等手续,以及项目建设、安装、调试等,计划于2023年6月底实现投产。”
相当于,建设周期只有1年时间,这与同行业的锂盐产能建设情况相比,也属于“极高”的工作效率了。
不过,该项目投产越快,上述原料供应的问题就越难以解决。“目前合资公司还未成立。”龙蟠科技人士5月17日表示。
如果3万吨锂盐项目如期启动,后续上市公司层面也将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
2020年底,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与龙蟠科技签约,将其磷酸铁锂相关资产和业务出售给后者。
2021年6月,贝特瑞旗下天津纳米、江苏纳米两家公司完成交割转让,转投龙蟠科技子公司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公司旗下。
同年,常州锂源公司并表至上市公司,带动龙蟠科技营收倍增。此后,公司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连续宣布多起产能扩张计划。
历史公告显示,2021年8月,常州锂源拟与新洋丰合作建设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常州锂源持股40%,一期项目投资额3亿元;常州锂源拟与鄄城县人民政府达成合作,计划投资约8亿元在鄄城新建“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回收利用项目”和“10万吨磷酸铁前驱体项目”。
同年11月,常州锂源拟与STELLAR INVESTMENT PTE. LTD.在印度尼西亚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2.35亿美元,常州锂源持有合资公司70%股权。
同年12月,常州锂源与鄄城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投资约8亿元在鄄城新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
今年4月,龙蟠科技拟与襄阳市襄城区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合同书》,计划投资19亿元在襄城区建设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
统计上述项目可知,其计划与已签署项目合计涉及投资总额53.9亿元,虽然其中不少项目为合建产能,并且分一期、二期建设,但是资金规模仍不可小视。
而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龙蟠科技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53亿元,短期借款为22.4亿元,较2021年底的9.71亿元大幅增加。
“资金肯定是有一些压力,负债数据增长比较多,公司主要通过非公开发行来支持产能扩建。”上述龙蟠科技人士对此回应称。
今年4月1日,龙蟠科技公告,公司非公开发行获得证监会批复。
其中,大概有13亿元的募集资金计划投向动力与储能电池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可以支撑起部分扩产计划。
只是,龙蟠科技“摊子铺得太大”,如果上述锂盐、磷酸铁、磷酸铁锂等项目全部落地,显然非一次增发融资所能够解决的。
况且投入巨资的项目,即便如期建成,还将面临原材料来源、产能利用率等一系列难题。这些恐怕也是龙蟠科技定增参与者们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董鹏 编辑:巫燕玲)
责任编辑:王茂桦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