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商十年 是非成败

首商十年 是非成败
2021年09月28日 19:06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首商十年 是非成败

  来源:北京商报

  退市,首商股份逃不过的劫数。从寄予厚望的商业翘楚,到委身他人的附加品,首商股份只用了10年。9月28日,首商股份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主动终止上市申请。这代表着属于一代北京商业人的“首商记忆”画上句号,成为谈资中用来回忆的曾经。但是那些跨世纪项目依旧会被推动着继续前行,似乎还会因换了新东家活得更好。始于重组终于重组,首商股份的功过评判又何时能说得清楚。

  “百亿航母”消失

  根据公告内容显示,王府井向首商股份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首商股份。王府井为本次合并的合并方暨存续方,首商股份为本次合并的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本次合并完成后,首商股份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首商股份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王府井或其全资子公司承接与承继。

  首商终止上市,如何处理股民手上的股票?旗下项目又将何去何从?首商股份董秘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仍持有首商股份股票的投资者会在二者合并之后,置换成对应的王府井股票。同时,首商递交终止上市申请后,所有业务并入王府井集团。

  承接了有着90年历史西单商场的首商股份,一度在北京商业里傲视群雄,只不过要因今日的退市,开始委身于王府井集团。至此,“首商股份”这个词,彻底成为了北京商业人心中的意难平,以此用来追溯过往与曾经。

  也只是10年时间,北京商业人对首商股份的态度从满怀期待转变成了扼腕叹息。2011年,北京市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新燕莎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资产重组,更名为首商股份。彼时,燕莎商城、西单商场、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等均是当年的明星企业,首商股份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市场对重组后发展自然抱有极高的期待:希望能将北京商业提升到新水平。

  但是,辉煌终究成了过眼烟云。在争分夺秒的商业竞争,向来都是能者向上,如果是把一手好牌打的七零八碎的弱者,即便是宠儿也会被商业大盘淘汰。从2012年至今,首商股份的业绩逐年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0年,首商股份的年营收分别为122.25亿元、120.67亿元、118.15亿元、109.36亿元、100.77亿元、102.09亿元、100.71亿元、99.44亿元、31.43亿元。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2016年、2018年首商股份年营收下滑一度临近百亿,2019年直接跌破百亿,2020年可谓是“腰斩”。九年中仅有2017年的营收微增了1.31%,其他年份均呈现负增长。

  一跌再跌的首商股份,守不住既有市场,还要面临外来群雄的逐鹿。近几年,一些港资企业进京,大悦城、合生汇等重体验轻零售的项目崛起,北京商业早已不是靠商品为荣。正是在这一趋势下,西单商场、贵友大厦、燕莎奥莱等众多首商股份旗下的项目亟待从内到外进行焕新。可不论是“一店一策”的引领,还是“首店、首发经济”的补贴,依旧拉不动这些年迈老朽的项目。

  “首商股份旗下项目其实在后期阶段对于自身的硬件没有进行太多的改造,导致新项目入市之后,消费者对于这些曾经辉煌的项目失去了兴趣。”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会长王永平毫不掩饰地复盘了首商股份的过往。在他看来,改造少、不改造的原因或是因为体量小难改造,又或是国企限制导致没有能力去再投入改造,所以对于消费者所呈现的状态就是:硬件设施很多年没有更新,辉煌较为短暂。

  低成本换一种活法

  首商因重组得以诞生,也因重组淡出视野。

  在首商股份递交终止上市的申请后,需要上交所批准终止上市申请后刊登终止上市公告。随后,首商股份终止上市,王府井开始实施换股。从而,首商股份将在换股实施完成后办理工商注销手续,不再具有独立主体资格。

  “重组成立首商股份时,规模变大了,但实体并没有完全变强。”王永平认为,牵头企业西单商场在当年并没有起到龙头作用,“只是因为西单地段优势,商场效益不错,成为了首商的主导。”重组资产效率和效益不是特高的资产放在一起,自然没有起到联动效应。

  再看王府井和首商,二者其实作为兄弟公司,均为首旅集团旗下公司,这两家企业业态高度重合,在北京商场上一直被诟病为同业竞争严重,所以,此次合并重组,也是首旅集团的一大解决方式。

  “国企的重组整合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化商业行为,王府井合并首商也并不意味着后者就消失了。”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指出,“首商依旧被保留在新王府井体系中,只是股权结构从两家公司变成了一家,所以首商所有的业务、资产、项目等照常保留。”

  从区位因素来看,首商带过来的西单商场、贵友大厦、友谊大厦、燕莎奥莱等项目,依旧占据着北京城的黄金地段。王府井集团董事长杜宝祥指出,王府井接手首商旗下项目时,会对不同项目进行考核,针对不同情况决定项目是关闭、转其他业态还是升级改造。

  “对于客流量下降、低于市场发展平均值的项目,王府井集团会介入并帮助项目加速调整和转型。”杜宝祥解释称,“王府井会主动调整,而不是等到项目业绩下滑、客流减少的时候才进行。主动调整就是需要根据顾客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杜宝祥表示,首商旗下有一些运营不错的项目,如金源新燕莎MALL、燕莎奥莱等,这些项目自带流量,王府井会注入新的驱动力和新元素。对于类似西单商场此类亟待转型的老牌百货,王府井接手之后会快速制定方案着手改造。“至少如今从品牌声誉来看,西单商场和新燕莎目前都是享誉北京乃至全国的零售品牌,各自拥有不同的经营模式、消费群体。”

  从另一角度来看,首商与王府井的合并也属于压缩和节约成本的举措,不仅可以打通王府井和首商的供应链资源,还能使得改造时投入的成本降低。

  老牌商业难续辉煌

  商业大环境对于首商而言,也并不利好。“首商是一个纯零售企业,尤其是以西单商场为代表的纯零售的集团。而零售业这几年处于整个大转型时期,所以传统的零售都处在比较困难的状况下。”王永平分析客观原因时坦言道。

  即便当年首商在北京引领了商业的辉煌,但现在并由没因此而继续维持其在北京的重要性。沈萌坦言,首商股份让王府井去吸收,其中的原因一定是有多年以来出现更好的变化迹象,所以才会二者合并,让王府井把自身转型的经验来能够带动首商的下一步的发展。

  重组不能仅仅停留在整合上,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取舍。

  王永平建议,希望能够在这次退市之后,王府井通过合并整理首商原有项目,把一些不良资产做有效的剥离,能够让它把优质资产重组在新王府井集团中,若是现有资产里良莠不齐,仍绕不开被市场所抛弃的结果。

  对于合并重组之后的影响,仍有遗留的难题。投行从业人士何南野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 在首旅集团统一规划之下,王府井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把相关的业务整合到一个主体里面。

  “虽然能够解决同业竞争,实现商业零售板块的重塑,但王府井和首商股份两家公司的经营风格具有一定差异,各大项目是按照统一风格发展还是差异化发展,是整合之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点。” 何南野坦言。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文并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珊珊

首商股份 王府井 北京市 成败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9 同益中 688722 4.51
  • 09-29 富吉瑞 688272 22.56
  • 09-28 孩子王 301078 5.77
  • 09-28 珠海冠宇 688772 14.43
  • 09-28 百普赛斯 301080 112.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