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平台订酒店已不是最优选,“比价”成无形消费成本

在线平台订酒店已不是最优选,“比价”成无形消费成本
2021年08月13日 19:02 澎湃新闻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观察丨在线平台订酒店已不是最优选,“比价”成无形消费成本

  自从在线旅游平台“诞生”,酒店行业的订房管理业务迎来了巨大的发展。从行业来看,酒店从“品牌为王”时期走向“渠道为王”,再到如今的“流量为王”;对消费者而言,订房的选择范围从小范围到“海淘”再到逐渐“聚焦”,订房的渠道也从“酒店直订”到“第三方预订”再部分逐渐回归“酒店直订”。

  毫无疑问的是,让消费者改变“预订策略”的主要原因里,“价格因素”一定靠前。

  虽然“平台预订酒店价格较酒店到店价格贵三倍”或许是一个特例,但如今,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扩大,酒店相继创立专属的会员体系,如今通过在线旅游平台预订酒店已不是“最优选”。

  8月6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统计沪上20家豪华型酒店后发现,三分之一的网络平台预订价高出酒店门市价格。

  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包括酒店(单体、集团、连锁等多种类型)、在线旅游平台、代理商等行业内各环节相关人士的采访过程中,三方都认为自己是酒店预订环节中的“弱势群体”:在线旅游平台认为自己只赚了“应得”的“中介费”,有时还要为代理或酒店的问题“背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而言,钱付给谁,出了问题就找谁;酒店认为自己不仅支付了高昂的佣金,还要接受平台的“霸王条款”;代理则认为自己是三个环节中付出最多、风险最高但获利最少的一环。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制图

  在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看来,“普通的代理商的价格无非是加自己的利润,买断酒店客房的代理商则是风险与收益并存”。

  赵焕焱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回忆道:“记得2012年国庆节以后的淡季,有代理商低价买断三亚大批客房,争取在春节大丰收。不料2012年12月4日公务消费八项规定出台,三亚春季客房需求大幅低下降,代理商血本无归。”

  赵焕焱认为:“‘食物链的顶端’是在线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代理商是低成本低收入,酒店因为供大于求而依靠渠道。”

  根据赵焕焱的研究,在酒店客房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订房系统收入成为酒店管理链上的最大收入,全球订房佣金平均水平是客房收入的15%至20%,远高于营业收入8%的酒店集团管理费用。

  有单体酒店的业主公开表示:“分来分去,还是平台赚了。都想通过平台赚钱,秩序乱了。”

  根据赵焕焱此前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9年,某在线旅游平台的订房系统收入从22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至135亿元,6年间增长超过6倍。

  “在互联网以前,会员系统是酒店集团首屈一指的核心竞争力;在线旅行社出现以后,网络订房系统就是酒店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了。”赵焕焱指出。

  因此,对于酒店而言,只有建立自己的订房系统,大力发展直销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最佳方法。而对在线旅游平台而言,赵焕焱认为,平台已经建立了流量优势,在酒店预订的环节中仍然具备竞争力。

  红星新闻8月13日的评论称:“如果线上预订酒店既失去了便捷也失去了实惠,相信消费者终会选择用脚投票,而同样不讨好的酒店,也会选择放弃在线旅游平台这一营销渠道。万事万物都有兴亡规律,在线旅游平台曾经是新鲜事物,为大众出行提供了‘粮草先行’的便利,但如果不注重自省和变革,也很有可能走向衰亡,或被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对消费者而言,如今在预订酒店的过程中已经在无形中增加了成本:需要多平台、多渠道地进行比价,才能避免多花“冤枉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翔

三亚市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19 果麦文化 301052 --
  • 08-18 上海港湾 605598 --
  • 08-16 悦安新材 688786 11.76
  • 08-13 雷电微力 301050 60.64
  • 08-13 超越科技 301049 19.3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