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中晋系骗局:非法吸储400亿元 老板一月开销50万
中晋系骗局:非法吸储400亿元 老板一月开销50万

上海地标性住宅汤臣一品,徐勤买了3套,却租住在同一小区另一套面积1200平方米的顶楼复式楼,每月租金至少20万,加上司机、佣人和厨师等专门服务人员,他和妻子一个月生活开销就是50万。[详情]

新闻晨报|2016年05月16日  09:37
中晋系老板股市赚100万起家 被抓后尚欠52.6亿未支付
中晋系老板股市赚100万起家 被抓后尚欠52.6亿未支付

中晋系的老板徐勤喜欢孔雀。在他浦东汤臣一品的家中,一只孔雀被圈养在门厅的笼子里。孔雀身后,是一幅占据了整面墙的巨大油画:徐勤和妻子殷某面带微笑,站在法国波尔多酒庄的葡萄园里,身后是中晋系的7名高管。[详情]

综合|2016年05月15日  18:48
百亿“中晋系”崩盘背后:美女炫富是自导自演
百亿“中晋系”崩盘背后:美女炫富是自导自演

中晋资产在拉客户时,使用美人计,并雇用了美女程明作为企业顾问,程明此前曾在朋友圈内发文称,送给父亲房产和豪车甚至还包括公司发放的成捆现金和金条等等。[详情]

《法人》|2016年05月03日  14:29
摸底上海线下理财 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摸底上海线下理财 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上海财富管理公司连续爆发危机,引发市场关注。时代周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与快鹿系、中晋系此前发行的线下理财产品类似的,在上海还有很多。[详情]

时代周报|2016年04月19日  09:29
起底中晋系:收入挂钩客户投资额 4级员工月入百万
起底中晋系:收入挂钩客户投资额 4级员工月入百万

中晋员工级别与客户资金保有量挂钩,1级员工底薪3500元,往上每级增加3500元。业务员没有业绩提成,但可以通过扣客户的利息点数获益。“4级员工说自己月收入百万”[详情]

新京报|2016年04月13日  02:42
中晋系危局:知情人士称融来的钱很多都已洗出去了
中晋系危局:知情人士称融来的钱很多都已洗出去了

有中晋内部员工表示,“对于赔付问题,目前公司没有钱可以赔付,”另外有知情人士透露,“融资来的钱很多都已经洗出去了”。[详情]

时代周报|2016年04月12日  05:34
中晋系诈骗案涉金300亿 敲响互联网金融监管警钟
中晋系诈骗案涉金300亿 敲响互联网金融监管警钟

据悉,中晋投资总规模逾30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网民认为,对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的监管仍然十分滞后。[详情]

经济参考报|2016年04月12日  01:00

最新新闻

中晋系骗局:非法吸储400亿元 老板一月开销50万
中晋系骗局:非法吸储400亿元 老板一月开销50万

  原标题:“中晋系”实际控制人亲证“庞氏骗局” 上海观察供稿 未来大厦、金茂大厦,以及更远处董事会所在的环球金融中心70楼,还有位于会德丰广场大厦、嘉里中心二期的静安分公司,银泰中心大厦的北京分公司……这些分布在最繁华地段顶级商务楼里的340余家公司,构成了徐勤金光闪闪的“中晋系”版图。 然而几乎一夜之间,“中晋系”“忽喇喇似大厦倾”。4月4日,徐勤在虹桥机场准备出境时被警方截获。4月5日,“中晋系”高层陆续被全部控制。5月13日,包括徐勤在内的“中晋系”35名高管和业务经理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 据调查,“中晋系”多家公司累计向2.5万名投资者非法吸收存款近399亿元。截至案发时,未兑付金额达52亿元,涉及投资者1.28万余名。 徐勤亲口向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证实:公司运作模式就是吸收新投资人的资金归还旧投资人的本息,维持公司的运作及自己的奢侈生活。金玉其外的庞大“中晋系”,不过是他一手包装的“画皮”,实际上早已千疮百孔。 自制“光环”后的违法阴影 “中晋系”对外募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是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名义。但按照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个人投资私募基金限制颇多:单只私募基金的投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然而“中晋系”的理财产品5万元即可购入。在“中晋系”未兑付的52亿元中,投资金额小于100万元的投资人约1.26万人,投资总金额约为40亿元。 法律还规定,合伙型、有限公司型基金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50人。“中晋系”正是为突破这一限制向更多人募集资金,陆续成立多达220余家“合伙企业”。一般每个“合伙企业”吸纳48名投资者,另两个名额属于“中晋系”自身,每个基金募集总额达1亿元。数额庞大的流动资金并未通过银行托管,几乎全部流进了“中晋系”自己的资金池。 公安部门查证,整个“中晋系”220余家销售理财产品的“有限合伙企业”中,仅有一家到证监部门备案。 “包装”是徐勤常常提到的一个词。他坦言,公司租赁高档场所办公是为了“撑场面”,而不少投资者直接从业务人员晒出的豪车名表中见识了这家公司的“实力”。 据徐勤回忆,公司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向每个客户经理支付4%-400%比例的佣金,平均佣金比例约12%-13%,逐步演变成将一个产品利率打包给客户经理,由客户经理自行决定给客户固定回报,余下就是客户经理的提成佣金。为了奖励客户经理,徐勤也拿得出“大手笔”。负责“中晋系”采购的陈亮回忆:“头一年奖过10辆MINI,第二年就是10辆法拉利。” “我研究过法律。很清楚这种募集资金的方式其实是非法集资。”徐勤坦言这些做法不仅是为“包装”公司形象,也是为打法律“擦边球”:“中晋系”试图用私募基金的合法形式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募集资金,以规避被认定非法集资;通过支付销售人员佣金,规避直接向客户承诺固定回报。甚至客户需要跟“中晋系”签订4份合同,合同中不注明投资回报,也是为了规避非法集资行为:“这些年我一直试图回避违法,但违法怎么能回避掉?” “内循环”式无果发展 一些投资者执着地相信“中晋系”与那些出问题的金融平台不同,因为“中晋系”货真价实地投资了120余家“产业公司”,2015年10月起还细分为信息技术、金融、房地产、贸易和服务五大“产业条线”,并且控股两家“上市公司”,是真正有“实业”的金融投资平台。 然而警方在查证这120余家公司时发现,绝大多数几乎空壳,仅十余家公司有“漂亮的业务记录”,但营业额却明显不符。 陈亮讲述了这些“产业公司”的运作过程。以“中晋系”从事信息技术的羽泰信息公司为例,该公司本身不具备任何研发能力,陈亮在外找到一家同样从事信息技术的第三方公司,与羽泰公司签下100万合约,号称购买羽泰公司的“产品”;同时“中晋系”的母公司国太控股将与这家公司再签一份110万的“采购合同”:“实际上两个合同的买卖都不需履行,国太控股出合同金额10%-20%的钱给第三方公司,做个流程出来,贴钱给羽泰公司增加业绩,‘讲故事’ 给投资人听。” 采用这样的方法,“中晋系”虚增了“产业公司”经营收入8.45亿元,实际为此向外支付了1.48亿元:“整个过程就是‘中晋系’的‘内循环’。” “中晋系”旗下部分产业公司虽有一定收入,但均为亏本经营。以开设在外滩5号的中晋博物馆为例,销售纪念品总收入330万余元,但国太公司仅房租、物业费用就高达2200万元:“这也是做给投资人看的,毕竟除了报表,还要有点看得见的东西。” 警方调查发现,“中晋系”的资金几乎全部在内循环——由“合伙企业”吸纳公众资金至国太控股,国太控股再用资金包装“子公司”、股市对冲,几乎没有任何投资盈利渠道,投资者的本息来自新投资者的资金。徐勤亲口承认:“我们从资金运作模式来说就是‘庞氏骗局’。” “中晋系”无“造血”能力 今年4月5日,就在徐勤出境被警方拦截后一天,中晋合伙人微信号还发布消息称:中晋一期基金50亿完成募集,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不少投资人感到不解:“中晋系”看上去发展态势良好,警方为何此时出手? 据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介绍,有人举报“中晋系”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后他们就着手调查,发现大量投资、实体经营系虚构,“中晋系”并不具备“造血”能力。 此外,警方在调查中也发现,近期“中晋系”已在香港建立相关渠道,“中晋系”高层人士出现异动。4月4日徐勤试图出境,警方果断采取措施,终止了徐勤的“吸金计划”,也防止了更多的投资者陷入。 “有人以为募集资金52.6亿元是我们账面上有这么多钱,其实是我们负债52.6亿元。”徐勤坦言,以当时资产状况肯定不可能兑付这么多钱,“中晋系”旗下经过包装的“产业公司”几乎没有可能在境内通过IPO上市融资,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到香港试图“借壳上市”:“我们在香港找了三家公司,想看能不能侥幸通过审核,变现后还给客户。但香港联交所审核也很严格,而且上市后是否真能套现也不好说。” 案发前,徐勤曾粗略统计:包括办公场所租金、员工奖金及佣金、经营日常开销每天支出约300万元,投资人本息每天支出约200万:“一天支出约500万元,每月就是1.5亿,这些钱全部来自投资者。” 案发后,公安部门迅速对涉案公司及高管的银行资金、房产、车辆等资产扣押、查封、冻结,全力展开追赃挽损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投资者的损失。 目前已经查扣的涉案车辆、游艇,公安部门使用办案经费专门租赁室内场地,定期保养维护,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状况,以利于这些资产后续拍卖处置时尽可能减少折损。 “就算明天死了也没话说” “‘中晋系’实际控制人徐勤非常神秘,对外从未公布过其年龄、教育、从业背景……”这是网上对于徐勤的描述。短短5年时间,“中晋系”快速崛起,引起一些投资人的联翩浮想。 警方调查,徐勤1981年出生,上海人。父亲是上海一家运输公司的普通工人,母亲是一家托儿所的保育员,均已退休。前妻徐某和现任妻子殷某,都来自普通工薪阶层。徐勤向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证实了这些情况:“我们家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 1999年高中毕业后,徐勤入伍服役,2008年回到上海,在沪上某三甲医院基建规划科任科员。当时,徐勤开始自学金融知识,但没有参加任何资格考试:“我想我是一个金融爱好者。” 2011年9月1日,他带着向家人、亲友和4个合伙人凑来的500万资金,租下金茂大厦31楼一间办公室,注册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以承诺月利率2%的方式,他们“小打小闹”地拉了第一批投资人。直到2012年6月,他才正式从这家医院辞职:“我认为我可以离开体制创出一番事业。” 短短5年时间,徐勤站在了财富之巅。上海地标性住宅汤臣一品,徐勤买了3套,却租住在同一小区另一套面积1200平方米的顶楼复式楼,每月租金至少20万元,加上司机、佣人和厨师等专门服务人员,他和妻子一个月生活开销就是50万。 警方在徐勤家搜查时曾发现,成捆的欧元、美元和人民币塞在纸袋子里,被随手摆在了窗边。 徐勤曾购入一辆全球限量8辆的布加迪威龙跑车,全部开销逾4700万元,而徐勤购买的多部豪车总价达1.48亿元。陈亮说:“在我们看来,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他本人也说,就算明天死了,也值。” 不过同样一句话,徐勤却说,自己的意思是“我对不起投资者,就算明天我死了,我也没话可说。” 徐勤为公司取名“中晋”,特别是注册“中晋1824”的商标,曾让许多人以为他与山西有关。徐勤告诉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这只是因为自己自学金融时得知晋商票号“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想把晋商票号的优秀传统继承下来。” 按照徐勤的设想,自己想搭一个资金中介平台,通过从社会募集的资金放贷给优良的、有较好盈利能力的项目,自己赚利息差价。 然而募集到资金以后,他很快发现始终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来覆盖资金利息。他还曾试图自己培养“种子企业”,但挑选的一批项目一年后没有一个能达到考核指标。 随着投入越来越多,徐勤说自己已经有了变现退出的念头:“有一万多投资者,几千名员工,我感受到压力,对于钱我已经没有享受的感觉了。” “希望通过你们告诉像我一样的人,请他们尽快停止。金融的风险必须畏惧。”隔着铁窗,徐勤说,如果有一天还能够回归社会,他希望做一个普通人,一个好父亲:“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详情]

新闻晨报 | 2016年05月16日 09:37
中晋老板徐勤供述:尚未兑付资金达52.6亿元
中晋老板徐勤供述:尚未兑付资金达52.6亿元

  中晋系最新案件情况:截至案发,中晋系累计向2.5万名投资者非法吸收金额累计近399亿余元,未兑付金额52亿余元,涉及投资者1.28余万名,其中近90%的投资人在上海。据中晋系的老板徐勤供述,目前,尚未兑付的资金有52.6亿元,其中,投资金额小于100万元的投资人大约有1.26万人,投资金额大约在40亿元。 中晋系的老板徐勤,出生在一个上海普通工人家庭中,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2011年9月。他投资股票,用自有资金炒股,赚到了100万。同时,他在金茂大厦31楼租赁了一间办公室,成立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中晋系由此拉开序幕。 中晋系的老板徐勤喜欢孔雀。在他浦东汤臣一品的家中,一只孔雀被圈养在门厅的笼子里。 孔雀身后,是一幅占据了整面墙的巨大油画:徐勤和妻子殷某面带微笑,站在法国波尔多酒庄的葡萄园里,身后是中晋系的7名高管。 “这个酒庄只要1000万美元,觉得便宜就去看看。”在上海市看守所,徐勤轻描淡写地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曾经的奢华生活,“都是投资人的钱。” 投资人曾是徐勤的“现金奶牛”。 借助庞大的投资者们,中晋的高管月入百万,花900多万邀请著名台球运动员代言,每年700万冠名上海高收视率电视节目,办公楼遍布上海最顶级写字楼,包专机去南极、欧洲旅游。 5月13日,中晋系的命运戛然而止。包括徐勤在内的“中晋系”35名高管和业务经理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 人生第一个转折点:自有资金炒股赚到100万 1981年,徐勤出生在一个上海普通工人家庭中,1999年从杨浦区宁武中学毕业后,他先在济南当兵,2008年回到上海,成为沪上某三甲医院基建规划科的一名普通科员。 徐勤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2011年9月。他投资股票,用自有资金炒股,赚到了100万。同时,他在金茂大厦31楼租赁了一间办公室,成立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11月1日起,印制了借贷合同,聘请了投资经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借款,并承诺月利率2%的回报。 2013年,又成立了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印制了股权投资基金协议,通过互联网大量招聘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公开宣传,以年化利率4%-12%的回报吸收资金。 此后,根据徐勤的设计,由中晋财务公司来负责记录统计各个募集资金的产品投资人的本金、投资时间、应支付的利息,到期时间、投资人信息及应支付给客户经理的佣金等信息,由中晋资产公司作为销售平台来具体操作销售公司发布的各种募集资金产品。 为规避监管成立22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 仅一家在证监部门报备 为快速获得更多资金,徐勤经常性举办各种理财促销活动,为了募集资金,成立了近22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徐勤向办案民警解释,成立这么多私募基金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充投资者的数量。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限定为50人,为了不受该规定的限制,可以向更多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徐勤成立了220余个有限合伙企业。 按照私募基金管理办法,正规的私募基金应该对特定的公众开放投资产品,投资资金为100万以上,每个投资者通过资格审查,此外,基金必须有特定的投资项目,并且不可公开宣传。 而中晋系的私募基金,一一违反了上述规定,他们通过公开宣传,对社会不特定的公众开放,投资资金的门槛低到了5万元,徐勤也承认,对投资者的审查并不严格,从来不排除不合格的投资者,而投资的项目,实则就是中晋系的关联公司,或是虚假的项目。 经过公安机关核实,其中只有一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证监部门做过报备。 中晋系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几千名理财经理的业务发展。徐勤介绍,在招聘时,非常注重员工此前积累的客户资源。理财经理入职后,大多在朋友圈发一些超高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以吸引自己的亲朋好友。 投资者成造血机器 为关联公司输血 根据《私募基金管理办法》,在合同中不可承诺具体收益,因此,中晋系的投资者都会签订4份协议,并且得到基金经理的口头承诺。“没有回报承诺,肯定没有人投资”徐勤很清楚这其中的关键。 “我给基金经理12%的年化率,我也不清楚他们给客户承诺多少,有的经理为了冲业绩,甚至会给出高于12%的承诺。”徐勤说。 私募基金投资的项目,实则为中晋系的关联公司。为了让投资者有信心,徐勤投入了约1.48亿元包装私募基金的项目。 据办案民警介绍,中晋系通过母公司给关联公司买单的方式,为关联公司增加营业额。以徐勤控制的国太控股名下的羽泰信息为例,为了增加羽泰信息的营业额,发动业务员在外面找到可以合作的第三方公司,通过购买羽泰开发的软件的方式,提高营业额。 比如,第三方公司支付100万元购买羽泰信息开发的软件。随后,国太集团会支付110万元再购买这家公司的产品,作为第三方公司赚了10万,羽泰信息增加了100万的营业额。整个过程中,软件的开发成本为0元,利润为100万。而达成这单业务的业务员也可以拿到不菲的提成。徐勤供述,自己想通过这个方法来让相关子公司上市,但是一直没有成功过。 国太集团作为母公司,不断为其关联子公司输血,而投资者就是造血机器。“因为集中包装一个公司容易引起注意,所以都是分散投资。”徐勤对澎湃新闻解释,中晋系一共包装了近10个关联子公司,而这样的关联公司共有120余个。 澎湃新闻从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七支队支队长陈琪处获悉,像这样的第三方公司,也会被警方查处,涉及的资金作为赃款也已被冻结。 危机:运营成本激增 每月支出超1.5亿元 租借大量大面积的高档商务楼、外滩的中晋1824博物馆、陆家嘴(600663,股吧)的航空展馆、陈列豪华跑车等方式向外展现公司有雄厚实力的假象,并以中晋合伙人名义冠名赞助上海高收视率电视节目,每年的冠名费为700多万元;聘请著名台球运动员作为中晋公司形象代言人,支付代言费900万。 高频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让国太控股、中晋系公司树立起高大上的形象,保持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形象。 据徐勤供述,整个国太控股和中晋系公司,包括220余家私募基金公司、120余家子公司,每天的经营成本支出达300万元,包括办公场地租金、员工工资奖金、佣金、经营日常开销等,另外支付给投资人的利息每天支出也有200万元左右,每个月的支出超过1.5亿元。 上述种种行为,都是“为了让投资者觉得我们资金雄厚,有背景”,徐勤解释。而实际上,国太投资控股集团对外宣传可以进行民用航空器驾照培训,直至徐勤被捕,无人在此考出驾照。同样的,除了投资者不断供血,中晋系的相关子公司几乎没有实体业务,毫无造血功能。 52.6亿元尚未兑付 涉及1.28余万人 4月4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正准备出境的徐勤等人被公安机关截获,其余30多名公司高管核心成员也陆续被抓获。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七支队支队长陈琪表示,公安机关在接到匿名举报后开展了侦查工作,因为发现徐勤已经在香港购买了港股,有向海外转移资产的条件,并且发现他想动身出境。为了减少投资者的损失,专案组选择在中晋系资金链看起来还未断裂的情况下开展了行动。 截至案发,中晋系累计向2.5万名投资者非法吸收金额累计近399亿余元,未兑付金额52亿余元,涉及投资者1.28余万名,其中近90%的投资人在上海。据徐勤供述,目前,尚未兑付的资金有52.6亿元,其中,投资金额小于100万元的投资人大约有1.26万人,投资金额大约在40亿元。 通过公安部门调查,上述资金主要用于:1、支付利息、业务员佣金;2、公司员工的工资、奖金;3、房租物业费用;4、为虚增业务收入,额外支付贸易补贴及奖励;5、支付广告费用;6、徐某个人挥霍近5亿元,包括购买豪车1.48亿余元、豪宅3亿余元、游艇1390万、包机豪华旅游2300万余元; 7、购买香港上市公司股权2.5亿余元,这几支股票均为“仙股”。上述费用支出均来源于投资者的巨额投资资金。 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对涉案公司及高管的银行资金、房产、车辆等资产采取扣押、查封、冻结措施,并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小投资人损失。据办案民警介绍,对于目前已扣押的涉案车辆、游艇,公安机关使用办案经费专门租赁场地保存,并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维护,使车辆保持良好车况,以利于后期拍卖处置等工作。[详情]

和讯网 | 2016年05月16日 09:21
中晋系实控人亲证庞氏骗局:家中曾圈养孔雀
中国网 | 2016年05月16日 08:24
中晋系老板股市赚100万起家 被抓后尚欠52.6亿未支付
中晋系老板股市赚100万起家 被抓后尚欠52.6亿未支付

  来源:澎湃 中晋系的老板徐勤喜欢孔雀。在他浦东汤臣一品的家中,一只孔雀被圈养在门厅的笼子里。 孔雀身后,是一幅占据了整面墙的巨大油画:徐勤和妻子殷某面带微笑,站在法国波尔多酒庄的葡萄园里,身后是中晋系的7名高管。 “这个酒庄只要1000万美元,觉得便宜就去看看。”在上海市看守所,徐勤轻描淡写地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曾经的奢华生活,“都是投资人的钱。” 投资人曾是徐勤的“现金奶牛”。 借助庞大的投资者们,中晋的高管月入百万,花900多万邀请著名台球运动员代言,每年700万冠名上海高收视率电视节目,办公楼遍布上海最顶级写字楼,包专机去南极、欧洲旅游。 5月13日,中晋系的命运戛然而止。包括徐勤在内的“中晋系”35名高管和业务经理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 自有资金炒股赚100万后金茂大厦开公司 1981年,徐勤出生在一个上海普通工人家庭中,1999年从杨浦区宁武中学毕业后,他先在济南当兵,2008年回到上海,成为沪上某三甲医院基建规划科的一名普通科员。 徐勤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2011年9月。他投资股票,用自有资金炒股,赚到了100万。同时,他在金茂大厦31楼租赁了一间办公室,成立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11月1日起,印制了借贷合同,聘请了投资经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借款,并承诺月利率2%的回报。 2013年,又成立了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印制了股权投资基金协议,通过互联网大量招聘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公开宣传,以年化利率4%-12%的回报吸收资金。 此后,根据徐勤的设计,由中晋财务公司来负责记录统计各个募集资金的产品投资人的本金、投资时间、应支付的利息,到期时间、投资人信息及应支付给客户经理的佣金等信息,由中晋资产公司作为销售平台来具体操作销售公司发布的各种募集资金产品。 违规成立22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 为快速获得更多资金,徐勤经常性举办各种理财促销活动,为了募集资金,成立了近22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徐勤向办案民警解释,成立这么多私募基金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充投资者的数量。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限定为50人,为了不受该规定的限制,可以向更多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徐勤成立了220余个有限合伙企业。 按照私募基金管理办法,正规的私募基金应该对特定的公众开放投资产品,投资资金为100万以上,每个投资者通过资格审查,此外,基金必须有特定的投资项目,并且不可公开宣传。 而中晋系的私募基金,一一违反了上述规定,他们通过公开宣传,对社会不特定的公众开放,投资资金的门槛低到了5万元,徐勤也承认,对投资者的审查并不严格,从来不排除不合格的投资者,而投资的项目,实则就是中晋系的关联公司,或是虚假的项目。 经过公安机关核实,其中只有一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证监部门做过报备。 中晋系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几千名理财经理的业务发展。徐勤介绍,在招聘时,非常注重员工此前积累的客户资源。理财经理入职后,大多在朋友圈发一些超高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以吸引自己的亲朋好友。 口头承诺年化率甚至高于12% 根据《私募基金管理办法》,在合同中不可承诺具体收益,因此,中晋系的投资者都会签订4份协议,并且得到基金经理的口头承诺。“没有回报承诺,肯定没有人投资”徐勤很清楚这其中的关键。 “我给基金经理12%的年化率,我也不清楚他们给客户承诺多少,有的经理为了冲业绩,甚至会给出高于12%的承诺。”徐勤说。 私募基金投资的项目,实则为中晋系的关联公司。为了让投资者有信心,徐勤投入了约1.48亿元包装私募基金的项目。 据办案民警介绍,中晋系通过母公司给关联公司买单的方式,为关联公司增加营业额。以徐勤控制的国太控股名下的羽泰信息为例,为了增加羽泰信息的营业额,发动业务员在外面找到可以合作的第三方公司,通过购买羽泰开发的软件的方式,提高营业额。 比如,第三方公司支付100万元购买羽泰信息开发的软件。随后,国太集团会支付110万元再购买这家公司的产品,作为第三方公司赚了10万,羽泰信息增加了100万的营业额。整个过程中,软件的开发成本为0元,利润为100万。而达成这单业务的业务员也可以拿到不菲的提成。徐勤供述,自己想通过这个方法来让相关子公司上市,但是一直没有成功过。 国太集团作为母公司,不断为其关联子公司输血,而投资者就是造血机器。“因为集中包装一个公司容易引起注意,所以都是分散投资。”徐勤对澎湃新闻解释,中晋系一共包装了近10个关联子公司,而这样的关联公司共有120余个。 澎湃新闻从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七支队支队长陈琪处获悉,像这样的第三方公司,也会被警方查处,涉及的资金作为赃款也已被冻结。 危机:每月支出超1.5亿元 租借大量大面积的高档商务楼、外滩的中晋1824博物馆、陆家嘴的航空展馆、陈列豪华跑车等方式向外展现公司有雄厚实力的假象,并以中晋合伙人名义冠名赞助上海高收视率电视节目,每年的冠名费为700多万元;聘请著名台球运动员作为中晋公司形象代言人,支付代言费900万。 高频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让国太控股、中晋系公司树立起高大上的形象,保持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形象。 据徐勤供述,整个国太控股和中晋系公司,包括220余家私募基金公司、120余家子公司,每天的经营成本支出达300万元,包括办公场地租金、员工工资奖金、佣金、经营日常开销等,另外支付给投资人的利息每天支出也有200万元左右,每个月的支出超过1.5亿元。 上述种种行为,都是“为了让投资者觉得我们资金雄厚,有背景”,徐勤解释。而实际上,国太投资控股集团对外宣传可以进行民用航空器驾照培训,直至徐勤被捕,无人在此考出驾照。同样的,除了投资者不断供血,中晋系的相关子公司几乎没有实体业务,毫无造血功能。 52.6亿元尚未兑付 4月4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正准备出境的徐勤等人被公安机关截获,其余30多名公司高管核心成员也陆续被抓获。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七支队支队长陈琪表示,公安机关在接到匿名举报后开展了侦查工作,因为发现徐勤已经在香港购买了港股,有向海外转移资产的条件,并且发现他想动身出境。为了减少投资者的损失,专案组选择在中晋系资金链看起来还未断裂的情况下开展了行动。 截至案发,中晋系累计向2.5万名投资者非法吸收金额累计近399亿余元,未兑付金额52亿余元,涉及投资者1.28余万名,其中近90%的投资人在上海。据徐勤供述,目前,尚未兑付的资金有52.6亿元,其中,投资金额小于100万元的投资人大约有1.26万人,投资金额大约在40亿元。 通过公安部门调查,上述资金主要用于:1、支付利息、业务员佣金;2、公司员工的工资、奖金;3、房租物业费用;4、为虚增业务收入,额外支付贸易补贴及奖励;5、支付广告费用;6、徐某个人挥霍近5亿元,包括购买豪车1.48亿余元、豪宅3亿余元、游艇1390万、包机豪华旅游2300万余元; 7、购买香港上市公司股权2.5亿余元,这几支股票均为“仙股”。上述费用支出均来源于投资者的巨额投资资金。 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对涉案公司及高管的银行资金、房产、车辆等资产采取扣押、查封、冻结措施,并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小投资人损失。据办案民警介绍,对于目前已扣押的涉案车辆、游艇,公安机关使用办案经费专门租赁场地保存,并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维护,使车辆保持良好车况,以利于后期拍卖处置等工作。[详情]

综合 | 2016年05月15日 18:48
百亿“中晋系”崩盘背后:美女炫富是自导自演
百亿“中晋系”崩盘背后:美女炫富是自导自演

  “中晋系”相关联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被上海公安查处,13万投资人次、超340亿元投资总额令人愕然 整理 《法人》见习记者 肖岳 e租宝非法集资的风波过去还没多久,近日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这一消息再次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4月6日,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上海市公安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 据上海市公安局介绍,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也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也于4月5日被全部抓获,这起涉及总投资人次13万、投资总额突破300亿元的案件,已经开始了进一步调查。 合伙人模式集资 随着上海警方对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查处后,“中晋系”的募资模式得以公之于众。 根据此前北京商报报道,中晋资产官网显示,其注册资本1000万元。成立之初,在关联公司的支持下直接受托资产过亿元。 而中晋资产为国太控股旗下公司,根据国太控股网站资料显示,公司组建于2013年,目前是多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100多家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据北京商报报道,中晋资产主要为母公司旗下子公司的实体产业进行融资。 此次中晋资产300多亿元的投资总额,主要是源于“中晋合伙人计划”,该计划通过合伙制股权基金模式,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转债,之后通过被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实现在二级市场退出,为投资人实现投资目的。 而据此前媒体报道,中晋的合伙人种类多样,包括一般合伙人、高级合伙人、明星合伙人、超级合伙人、战略合伙人,以及永久合伙人等等。而这其中,高级、永久、超级合伙人各自的出资规模分别都是1亿元。 除了合伙人计划外,中晋系还利用一系列的方式来对自身进行包装。 虚伪的繁荣 如此前媒体报道,中晋资产在拉客户时,使用美人计,并雇用了美女程明作为企业顾问,程明此前曾在朋友圈内发文称,送给父亲房产和豪车甚至还包括公司发放的成捆现金和金条等等,而此次“中晋系”事情败露或也与其在朋友圈频频炫富有关。 但据此前新京报报道,这位所谓的“人生赢家”不过是在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新京报》报道时指出,这位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国游玩、公司待遇优越的姑娘,透过朋友圈展示给别人的行为,不过是工作需要罢了。 据一位在上海从事十多年金融领域工作的人士向媒体透露,程明在朋友圈中晒出的送给父亲的房子不过是样板图,而三辆豪车亦非其本人所有,有人曾根据车牌号查询后发现,车辆归属于某公司和公司旗下某酒店。 而另据知情人此前透露,其所谓的“副总裁”称呼,其实只是属于比基层经理高一级的主管。 而程明和其所在公司一直在为投资者营造一种企业资金雄厚的形象,这点从中晋对自身包装上便可见一二,公司办公地点位于外滩黄金地段,对外称公司投资注册50多家公司,还控制着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员工的业余生活都是在游艇会和帆船队里度过等等。 此外,中晋资产还请来明星代言,甚至还作为上海某知名电视节目赞助方并冠名。 除了这些,和讯网此前曾报道,在中晋资产以合伙人名义吸引投资者时,更是宣称收益率可达20%以上,而其中“永久合伙人”产品,更是被宣传为“年利率40%,但不还本金”,而如此宣传,也使得不少投资者入局。 另据此前媒体报道,上海金融业内普遍认为,该公司的产品激进,风险很高,但由于投资者警觉性不高,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详情]

《法人》 | 2016年05月03日 14:29
从e租宝到“中晋系”:非法集资陷阱是怎么挖的?
从e租宝到“中晋系”:非法集资陷阱是怎么挖的?

   21世纪经济报道 21Plus 2016-04-28 10:25 大案频发、涉案金额大、参与人数多,已成为非法集资的新特点。投资者为何频陷非法集资陷阱?非法集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一段时间以来,“理财平台”接连曝出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几起大案已被公安机关定性为非法集资。大案频发、涉案金额大、参与人数多,已成为非法集资的新特点。投资者为何频陷非法集资陷阱?非法集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近日,记者在案发比较集中的北上广等地进行了追踪调查。非法集资虽披各式“马甲”,但万变不离其宗 广州市金融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尽管形形色色的非法集资披着各式“马甲”,但万变不离其宗。从手法而言,无外乎画饼、造势、吸金,即承诺高额回报、虚构或夸大投资项目、虚假宣传造势等,让投资者一步步落入陷阱,不能自拔。 记者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说法,投资者大多都是被“高回报”所吸引,这些所谓理财产品承诺的收益一般都在10%到30%之间,有的甚至高达40%以上,极具诱惑性。 从几起暴露出的“非法集资”案件看,均是先编造所谓的“投资故事”,再许诺高回报。 先秀“画饼”。以新近查处的上海中晋资产非法集资案为例。2012年7月起,“中晋系”先后注册50余家子公司,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其中一款“永久合伙人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甚至高达40%。 再秀“造势”。为显示“雄厚实力”,“中晋系”不仅冠名赞助上海某卫视相亲节目“相约星期六”,找来知名人士做形象代言人,而且租赁的办公场所不少是地标性的高档商务楼。 “中晋系”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最终资金链断裂。一些人群容易受骗,带着侥幸心理投入 广州市金融局副局长邱亿通介绍,从近年来的一些案件看,犯罪团伙实施作案的目标群体多为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等中老年群体。广东“邦家”案受害者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甚至还有孤寡老人。“邦家”打着融资租赁等新兴产业的幌子,大搞宣传会、推介会,欺诈中老年投资者。一位被害人告诉记者,“邦家”搞过一个南沙宣传会,六个大厅,特别气派,以为是一家有实力的大公司,就上了当。 今年清明节期间,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披露了一起非法集资诈骗案。从去年4月开始,玄武区珠江路一家名为“营口利伟达”的投资公司,雇佣专人在闹市区发放宣传单页,号称在辽宁一县城投资寺庙复建和墓葬项目,给出2%的月回报率吸引投资。南京有50多位老人参与,投资数额高达300多万元,但今年春节后,这家公司便人去楼空了。 “以前非法集资案件嫌疑人往往说年收益,但从最近办理的案件看,有向投入少、看似回报低的方向发展,增加了迷惑性。”玄武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闫雪松说,“不过,也有一些老人是带着侥幸甚至赌博心态参与的,调查中有一位老人说,自己感觉可能是骗局,但认为能赶在该公司资金链断裂前全身而退,还是能赚到钱的。”“你惦记人家的高息,人家想吃掉你的本金。” 广州市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士说,由于受害者涉及面广,非法集资的社会危害巨大,在造成投资人财产损失的同时,还会危害金融体系的安全。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一位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多数非法集资犯罪案件破获前赃款已被挥霍一空或去向不明,即便法院对案件作出生效判决,许多受害人也难以全部或部分收回被骗资金。据南京玄武警方介绍,办案民警在抓获“营口利伟达”投资公司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冯某时,发现他已没钱了,骗来的钱都用于支付团队雇佣费、利息和还过往欠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公安部今年3月联合出台《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以吸收的资金向集资参与人支付的利息、分红等回报,以及向帮助吸收资金人员支付的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应当依法追缴”。 为此,公安部门提示广大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全面了解产品信息,避免落入非法集资陷阱,如果一时无法判断,可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并可参考以下提示: 一是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利率,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二是通过查询工商、税务等相关资料,看主体身份是否合法、真实;三是如遇到推销所谓即将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股票,可通过政府网站查阅是否已经批准发行等;四是通过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搜索查询相关企业违法犯罪记录;五是对亲朋好友推荐的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要审慎决策,防止自己成为“下线”。 (来源:新华社) (编辑:谢珍) “抢鲜报”内容不属于《21世纪经济报道》版权授权范围。未经特别许可,请勿以任何方式使用。特此声明。[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6年04月28日 10:34
摸底上海线下理财 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摸底上海线下理财 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摸底上海线下理财 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时代周报记者 胡秋实 发自上海 “年化收益6%-12%不等,每月收息,5万起投。”走入上海线下理财公司的门店,理财顾问们对时代周报记者大多给出了类似的产品介绍。 进入4月,线下理财平台兑付危机接连引爆,继快鹿系、中晋系之后,4月12日,融宜宝积家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融宜宝”)上海分公司浦东分部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上海浦东警方立案调查。P2P平台易乾财富4月13日下午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公司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无法进行正常兑付。 上海财富管理公司连续爆发危机,引发市场关注。时代周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与快鹿系、中晋系此前发行的线下理财产品类似的,在上海还有很多,如恒昌财富、行行贷、巨和财富等。 在行行贷门店,其理财顾问表示,“我们的产品最高是12%的年化收益率,例如月汇报、季汇宝、年汇报,分别是1个月、3个月和1年的期限,年化分别是6%、8%、12%”。而在巨和财富、恒昌财富的门店,时代周报记者看到了类似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都以定期的形式投资,没有具体的项目投放或借贷方介绍(有自融的嫌疑),同时又不是私募基金,最高年化收益多为10%-12%。而中晋系出事前,其产品设置多为8%-12%的年化收益,但期限则是更为激进的活期,项目也没有具体的项目投放或借贷方介绍。 在去年底监管层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该征询意见还提到,禁止设置资金池以及资金第三方存管等方面的问题,但具体政策至今并未落地。 盈灿资讯高级分析师张叶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线下的理财公司产品种类很多,涉及私募,又有P2P,所以监管职责无法具体划分,即便P2P的政策落地也不能对此类企业有精准的监管。 对于上海对线下理财平台的监管政策,上海金融办相关人士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时表示其并不了解,具体执行应该是经侦。上海经侦总队相关人士则回应时代周报记者,“不能给答复,我们公安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办理案件”。 线下理财乱象丛生 在“快鹿系”以及“中晋系”卷入兑付危机和调查风波后没几日, 4月12日融宜宝涉嫌“非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上海浦东警方刑事立案。公开资料显示,融宜宝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40多个城市设有百余家分公司,为客户配置资产超过百亿。4月13日下午,易乾财富通过官方微信账号发布公告,称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截至目前,上述两家公司都正处于监管部门调查当中,还未公布最新消息。 有P2P企业从业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在的财富管理公司产品大同小异,基本都存在着自融嫌疑,而设立资金池更是非常普遍。在巨和财富的门店,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了与上述的行行贷几乎相同的产品,巨和财富的线下理财公司门店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进宝30、进宝90、月月进宝等产品,年化收益6%-12%不等,可以选择每月收息,5万起投。”他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还有教育产业的基金和影视投资基金,是私募备案过的”。 除此之外,上海发展规模较大的线上P2P平台你我贷,或者线下理财公司恒昌财富也有着与上述两家理财门店相似的产品;你我贷平台上名称为“月月升、季季丰”等,而恒昌财富产品“月月鑫、双季丰”等,产品相似,都以定期的形式投资,没有具体的项目投放或借贷方介绍,同时又不是私募基金,最高年化收益均为12%。 公开资料显示,你我贷是国内知名的在线P2P信用投融资平台,专注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及农户的资金发展需求。而恒昌财富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其自称“中国专业的P2P信用借款及财富管理服务平台”。 这些产品,与此前爆发危机的快鹿系、中晋系产品十分相似。例如,金鹿财行、当天财富的产品100亿元的应兑付款并非仅仅《叶问3》的融资,更多是来自疑似“资金池”的产品,当天财富的“月月利、双季丰”等与上述提到几家公司的部分产品如出一辙。 有财富管理公司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爆发兑付危机的公司基本都来自于资金链断裂,这里面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找到项目或借贷方就先融资,而所选项目并不够好无法支撑兑付,加上风险又大,且向客户承诺的收益过高。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这种定期存投的理财产品既不是P2P,也不是私募基金,这是此前监管有所真空的原因之一。 监管风口正在收紧 张叶霞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在的财富管理公司所提供的产品繁多,每个不同类别的产品所需要的监管部门又是不同的,这也让财富公司的监管出现监管责任方不明确,而目前监管层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虽然在2015年12月推出了监管细则的征求意见,但具体政策落地可能要等到明年。不过即便P2P的政策落地,对现在“出事”的财富公司也不具备事实上的监管,因为这些公司产品太复杂多样。 张叶霞还表示,目前爆发问题的理财公司重要的一点就是设置资金池,给予的年化收益率很高,但是投资项目以及借贷方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融资又没有上限,有着很大的非法集资的嫌疑,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2P或网贷公司。 以目前最成功的P2P公司美国的借贷俱乐部(Lending Club)为例,他们通常的做法,是让借款人列出他们的借贷需求,经过资格审核后,依照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借款总额及分期贷款期限的资讯,计算出每期应偿还之利息及本金。然后,再将债务总额分割为小金额债券,提供众多投资人(贷出者)参酌债务人的资讯,进行有的放矢的选购。也就是说,P2P产品是有具体的借贷需求介绍的产品。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众多财富管理公司或P2P企业,以上述“月月利”的类似产品是看不到项目和借贷方的融资,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不透明的,而这类产品并不像私募产品,融资额又不设上限。 由于P2P企业或财富公司频繁“出事”,监管部门已经开始主动出击。例如,中晋系被调查便是监管部门主动前往查封,而并非先是爆发兑付危机后介入调查。目前,在广州各级金融办、工商部门、互联网金融协会自3月开始,要求各家平台每月定时向上述部门同时递交相关报告。北京也开始进行相关监管,北京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在视察时曾要求各家平台的收益率不能太高,必须降低到10%以下。 张叶霞表示,不仅仅是北京和广州,上海的金融办等相关监管部门正在对辖区内的线下财富公司、P2P网贷企业做调查,他们手上有企业名单可以逐一进行,虽然上海监管部门的调查并没有公开信息,但这些动作一直有,特别是4月初,监管已经开始收紧。 不过,对于此说法,上海金融办相关人士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时,表示其并不了解。[详情]

时代周报 | 2016年04月19日 09:29
线下理财乱象丛生:上海市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线下理财乱象丛生:上海市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摸底上海线下理财 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时代周报记者 胡秋实 发自上海 “年化收益6%-12%不等,每月收息,5万起投。”走入上海线下理财公司的门店,理财顾问们对时代周报记者大多给出了类似的产品介绍。 进入4月,线下理财平台兑付危机接连引爆,继快鹿系、中晋系之后,4月12日,融宜宝积家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融宜宝”)上海分公司浦东分部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上海浦东警方立案调查。P2P平台易乾财富4月13日下午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公司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无法进行正常兑付。 上海财富管理公司连续爆发危机,引发市场关注。时代周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与快鹿系、中晋系此前发行的线下理财产品类似的,在上海还有很多,如恒昌财富、行行贷、巨和财富等。 在行行贷门店,其理财顾问表示,“我们的产品最高是12%的年化收益率,例如月汇报、季汇宝、年汇报,分别是1个月、3个月和1年的期限,年化分别是6%、8%、12%”。而在巨和财富、恒昌财富的门店,时代周报记者看到了类似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都以定期的形式投资,没有具体的项目投放或借贷方介绍(有自融的嫌疑),同时又不是私募基金,最高年化收益多为10%-12%。而中晋系出事前,其产品设置多为8%-12%的年化收益,但期限则是更为激进的活期,项目也没有具体的项目投放或借贷方介绍。 在去年底监管层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该征询意见还提到,禁止设置资金池以及资金第三方存管等方面的问题,但具体政策至今并未落地。 盈灿资讯高级分析师张叶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线下的理财公司产品种类很多,涉及私募,又有P2P,所以监管职责无法具体划分,即便P2P的政策落地也不能对此类企业有精准的监管。 对于上海对线下理财平台的监管政策,上海金融办相关人士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时表示其并不了解,具体执行应该是经侦。上海经侦总队相关人士则回应时代周报记者,“不能给答复,我们公安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办理案件”。 线下理财乱象丛生 在“快鹿系”以及“中晋系”卷入兑付危机和调查风波后没几日, 4月12日融宜宝涉嫌“非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上海浦东警方刑事立案。公开资料显示,融宜宝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40多个城市设有百余家分公司,为客户配置资产超过百亿。4月13日下午,易乾财富通过官方微信账号发布公告,称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截至目前,上述两家公司都正处于监管部门调查当中,还未公布最新消息。 有P2P企业从业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在的财富管理公司产品大同小异,基本都存在着自融嫌疑,而设立资金池更是非常普遍。在巨和财富的门店,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了与上述的行行贷几乎相同的产品,巨和财富的线下理财公司门店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进宝30、进宝90、月月进宝等产品,年化收益6%-12%不等,可以选择每月收息,5万起投。”他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还有教育产业的基金和影视投资基金,是私募备案过的”。 除此之外,上海发展规模较大的线上P2P平台你我贷,或者线下理财公司恒昌财富也有着与上述两家理财门店相似的产品;你我贷平台上名称为“月月升、季季丰”等,而恒昌财富产品“月月鑫、双季丰”等,产品相似,都以定期的形式投资,没有具体的项目投放或借贷方介绍,同时又不是私募基金,最高年化收益均为12%。 公开资料显示,你我贷是国内知名的在线P2P信用投融资平台,专注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及农户的资金发展需求。而恒昌财富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其自称“中国专业的P2P信用借款及财富管理服务平台”。 这些产品,与此前爆发危机的快鹿系、中晋系产品十分相似。例如,金鹿财行、当天财富的产品100亿元的应兑付款并非仅仅《叶问3》的融资,更多是来自疑似“资金池”的产品,当天财富的“月月利、双季丰”等与上述提到几家公司的部分产品如出一辙。 有财富管理公司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爆发兑付危机的公司基本都来自于资金链断裂,这里面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找到项目或借贷方就先融资,而所选项目并不够好无法支撑兑付,加上风险又大,且向客户承诺的收益过高。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这种定期存投的理财产品既不是P2P,也不是私募基金,这是此前监管有所真空的原因之一。 监管风口正在收紧 张叶霞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在的财富管理公司所提供的产品繁多,每个不同类别的产品所需要的监管部门又是不同的,这也让财富公司的监管出现监管责任方不明确,而目前监管层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虽然在2015年12月推出了监管细则的征求意见,但具体政策落地可能要等到明年。不过即便P2P的政策落地,对现在“出事”的财富公司也不具备事实上的监管,因为这些公司产品太复杂多样。 张叶霞还表示,目前爆发问题的理财公司重要的一点就是设置资金池,给予的年化收益率很高,但是投资项目以及借贷方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融资又没有上限,有着很大的非法集资的嫌疑,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2P或网贷公司。 以目前最成功的P2P公司美国的借贷俱乐部(Lending Club)为例,他们通常的做法,是让借款人列出他们的借贷需求,经过资格审核后,依照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借款总额及分期贷款期限的资讯,计算出每期应偿还之利息及本金。然后,再将债务总额分割为小金额债券,提供众多投资人(贷出者)参酌债务人的资讯,进行有的放矢的选购。也就是说,P2P产品是有具体的借贷需求介绍的产品。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众多财富管理公司或P2P企业,以上述“月月利”的类似产品是看不到项目和借贷方的融资,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不透明的,而这类产品并不像私募产品,融资额又不设上限。 由于P2P企业或财富公司频繁“出事”,监管部门已经开始主动出击。例如,中晋系被调查便是监管部门主动前往查封,而并非先是爆发兑付危机后介入调查。目前,在广州各级金融办、工商部门、互联网金融协会自3月开始,要求各家平台每月定时向上述部门同时递交相关报告。北京也开始进行相关监管,北京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在视察时曾要求各家平台的收益率不能太高,必须降低到10%以下。 张叶霞表示,不仅仅是北京和广州,上海的金融办等相关监管部门正在对辖区内的线下财富公司、P2P网贷企业做调查,他们手上有企业名单可以逐一进行,虽然上海监管部门的调查并没有公开信息,但这些动作一直有,特别是4月初,监管已经开始收紧。 不过,对于此说法,上海金融办相关人士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时,表示其并不了解。[详情]

时代周报 | 2016年04月19日 05:06
人民日报:中晋系们打着金融创新旗号扰乱金融秩序
综合 | 2016年04月15日 07:37
百亿级中晋系瞬间坍塌 人民日报:背后全是输家
综合 | 2016年04月14日 07:46
中晋系骗局:非法吸储400亿元 老板一月开销50万
中晋系骗局:非法吸储400亿元 老板一月开销50万

  原标题:“中晋系”实际控制人亲证“庞氏骗局” 上海观察供稿 未来大厦、金茂大厦,以及更远处董事会所在的环球金融中心70楼,还有位于会德丰广场大厦、嘉里中心二期的静安分公司,银泰中心大厦的北京分公司……这些分布在最繁华地段顶级商务楼里的340余家公司,构成了徐勤金光闪闪的“中晋系”版图。 然而几乎一夜之间,“中晋系”“忽喇喇似大厦倾”。4月4日,徐勤在虹桥机场准备出境时被警方截获。4月5日,“中晋系”高层陆续被全部控制。5月13日,包括徐勤在内的“中晋系”35名高管和业务经理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 据调查,“中晋系”多家公司累计向2.5万名投资者非法吸收存款近399亿元。截至案发时,未兑付金额达52亿元,涉及投资者1.28万余名。 徐勤亲口向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证实:公司运作模式就是吸收新投资人的资金归还旧投资人的本息,维持公司的运作及自己的奢侈生活。金玉其外的庞大“中晋系”,不过是他一手包装的“画皮”,实际上早已千疮百孔。 自制“光环”后的违法阴影 “中晋系”对外募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是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名义。但按照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个人投资私募基金限制颇多:单只私募基金的投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然而“中晋系”的理财产品5万元即可购入。在“中晋系”未兑付的52亿元中,投资金额小于100万元的投资人约1.26万人,投资总金额约为40亿元。 法律还规定,合伙型、有限公司型基金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50人。“中晋系”正是为突破这一限制向更多人募集资金,陆续成立多达220余家“合伙企业”。一般每个“合伙企业”吸纳48名投资者,另两个名额属于“中晋系”自身,每个基金募集总额达1亿元。数额庞大的流动资金并未通过银行托管,几乎全部流进了“中晋系”自己的资金池。 公安部门查证,整个“中晋系”220余家销售理财产品的“有限合伙企业”中,仅有一家到证监部门备案。 “包装”是徐勤常常提到的一个词。他坦言,公司租赁高档场所办公是为了“撑场面”,而不少投资者直接从业务人员晒出的豪车名表中见识了这家公司的“实力”。 据徐勤回忆,公司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向每个客户经理支付4%-400%比例的佣金,平均佣金比例约12%-13%,逐步演变成将一个产品利率打包给客户经理,由客户经理自行决定给客户固定回报,余下就是客户经理的提成佣金。为了奖励客户经理,徐勤也拿得出“大手笔”。负责“中晋系”采购的陈亮回忆:“头一年奖过10辆MINI,第二年就是10辆法拉利。” “我研究过法律。很清楚这种募集资金的方式其实是非法集资。”徐勤坦言这些做法不仅是为“包装”公司形象,也是为打法律“擦边球”:“中晋系”试图用私募基金的合法形式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募集资金,以规避被认定非法集资;通过支付销售人员佣金,规避直接向客户承诺固定回报。甚至客户需要跟“中晋系”签订4份合同,合同中不注明投资回报,也是为了规避非法集资行为:“这些年我一直试图回避违法,但违法怎么能回避掉?” “内循环”式无果发展 一些投资者执着地相信“中晋系”与那些出问题的金融平台不同,因为“中晋系”货真价实地投资了120余家“产业公司”,2015年10月起还细分为信息技术、金融、房地产、贸易和服务五大“产业条线”,并且控股两家“上市公司”,是真正有“实业”的金融投资平台。 然而警方在查证这120余家公司时发现,绝大多数几乎空壳,仅十余家公司有“漂亮的业务记录”,但营业额却明显不符。 陈亮讲述了这些“产业公司”的运作过程。以“中晋系”从事信息技术的羽泰信息公司为例,该公司本身不具备任何研发能力,陈亮在外找到一家同样从事信息技术的第三方公司,与羽泰公司签下100万合约,号称购买羽泰公司的“产品”;同时“中晋系”的母公司国太控股将与这家公司再签一份110万的“采购合同”:“实际上两个合同的买卖都不需履行,国太控股出合同金额10%-20%的钱给第三方公司,做个流程出来,贴钱给羽泰公司增加业绩,‘讲故事’ 给投资人听。” 采用这样的方法,“中晋系”虚增了“产业公司”经营收入8.45亿元,实际为此向外支付了1.48亿元:“整个过程就是‘中晋系’的‘内循环’。” “中晋系”旗下部分产业公司虽有一定收入,但均为亏本经营。以开设在外滩5号的中晋博物馆为例,销售纪念品总收入330万余元,但国太公司仅房租、物业费用就高达2200万元:“这也是做给投资人看的,毕竟除了报表,还要有点看得见的东西。” 警方调查发现,“中晋系”的资金几乎全部在内循环——由“合伙企业”吸纳公众资金至国太控股,国太控股再用资金包装“子公司”、股市对冲,几乎没有任何投资盈利渠道,投资者的本息来自新投资者的资金。徐勤亲口承认:“我们从资金运作模式来说就是‘庞氏骗局’。” “中晋系”无“造血”能力 今年4月5日,就在徐勤出境被警方拦截后一天,中晋合伙人微信号还发布消息称:中晋一期基金50亿完成募集,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不少投资人感到不解:“中晋系”看上去发展态势良好,警方为何此时出手? 据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介绍,有人举报“中晋系”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后他们就着手调查,发现大量投资、实体经营系虚构,“中晋系”并不具备“造血”能力。 此外,警方在调查中也发现,近期“中晋系”已在香港建立相关渠道,“中晋系”高层人士出现异动。4月4日徐勤试图出境,警方果断采取措施,终止了徐勤的“吸金计划”,也防止了更多的投资者陷入。 “有人以为募集资金52.6亿元是我们账面上有这么多钱,其实是我们负债52.6亿元。”徐勤坦言,以当时资产状况肯定不可能兑付这么多钱,“中晋系”旗下经过包装的“产业公司”几乎没有可能在境内通过IPO上市融资,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到香港试图“借壳上市”:“我们在香港找了三家公司,想看能不能侥幸通过审核,变现后还给客户。但香港联交所审核也很严格,而且上市后是否真能套现也不好说。” 案发前,徐勤曾粗略统计:包括办公场所租金、员工奖金及佣金、经营日常开销每天支出约300万元,投资人本息每天支出约200万:“一天支出约500万元,每月就是1.5亿,这些钱全部来自投资者。” 案发后,公安部门迅速对涉案公司及高管的银行资金、房产、车辆等资产扣押、查封、冻结,全力展开追赃挽损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投资者的损失。 目前已经查扣的涉案车辆、游艇,公安部门使用办案经费专门租赁室内场地,定期保养维护,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状况,以利于这些资产后续拍卖处置时尽可能减少折损。 “就算明天死了也没话说” “‘中晋系’实际控制人徐勤非常神秘,对外从未公布过其年龄、教育、从业背景……”这是网上对于徐勤的描述。短短5年时间,“中晋系”快速崛起,引起一些投资人的联翩浮想。 警方调查,徐勤1981年出生,上海人。父亲是上海一家运输公司的普通工人,母亲是一家托儿所的保育员,均已退休。前妻徐某和现任妻子殷某,都来自普通工薪阶层。徐勤向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证实了这些情况:“我们家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 1999年高中毕业后,徐勤入伍服役,2008年回到上海,在沪上某三甲医院基建规划科任科员。当时,徐勤开始自学金融知识,但没有参加任何资格考试:“我想我是一个金融爱好者。” 2011年9月1日,他带着向家人、亲友和4个合伙人凑来的500万资金,租下金茂大厦31楼一间办公室,注册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以承诺月利率2%的方式,他们“小打小闹”地拉了第一批投资人。直到2012年6月,他才正式从这家医院辞职:“我认为我可以离开体制创出一番事业。” 短短5年时间,徐勤站在了财富之巅。上海地标性住宅汤臣一品,徐勤买了3套,却租住在同一小区另一套面积1200平方米的顶楼复式楼,每月租金至少20万元,加上司机、佣人和厨师等专门服务人员,他和妻子一个月生活开销就是50万。 警方在徐勤家搜查时曾发现,成捆的欧元、美元和人民币塞在纸袋子里,被随手摆在了窗边。 徐勤曾购入一辆全球限量8辆的布加迪威龙跑车,全部开销逾4700万元,而徐勤购买的多部豪车总价达1.48亿元。陈亮说:“在我们看来,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他本人也说,就算明天死了,也值。” 不过同样一句话,徐勤却说,自己的意思是“我对不起投资者,就算明天我死了,我也没话可说。” 徐勤为公司取名“中晋”,特别是注册“中晋1824”的商标,曾让许多人以为他与山西有关。徐勤告诉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这只是因为自己自学金融时得知晋商票号“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想把晋商票号的优秀传统继承下来。” 按照徐勤的设想,自己想搭一个资金中介平台,通过从社会募集的资金放贷给优良的、有较好盈利能力的项目,自己赚利息差价。 然而募集到资金以后,他很快发现始终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来覆盖资金利息。他还曾试图自己培养“种子企业”,但挑选的一批项目一年后没有一个能达到考核指标。 随着投入越来越多,徐勤说自己已经有了变现退出的念头:“有一万多投资者,几千名员工,我感受到压力,对于钱我已经没有享受的感觉了。” “希望通过你们告诉像我一样的人,请他们尽快停止。金融的风险必须畏惧。”隔着铁窗,徐勤说,如果有一天还能够回归社会,他希望做一个普通人,一个好父亲:“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详情]

中晋老板徐勤供述:尚未兑付资金达52.6亿元
中晋老板徐勤供述:尚未兑付资金达52.6亿元

  中晋系最新案件情况:截至案发,中晋系累计向2.5万名投资者非法吸收金额累计近399亿余元,未兑付金额52亿余元,涉及投资者1.28余万名,其中近90%的投资人在上海。据中晋系的老板徐勤供述,目前,尚未兑付的资金有52.6亿元,其中,投资金额小于100万元的投资人大约有1.26万人,投资金额大约在40亿元。 中晋系的老板徐勤,出生在一个上海普通工人家庭中,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2011年9月。他投资股票,用自有资金炒股,赚到了100万。同时,他在金茂大厦31楼租赁了一间办公室,成立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中晋系由此拉开序幕。 中晋系的老板徐勤喜欢孔雀。在他浦东汤臣一品的家中,一只孔雀被圈养在门厅的笼子里。 孔雀身后,是一幅占据了整面墙的巨大油画:徐勤和妻子殷某面带微笑,站在法国波尔多酒庄的葡萄园里,身后是中晋系的7名高管。 “这个酒庄只要1000万美元,觉得便宜就去看看。”在上海市看守所,徐勤轻描淡写地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曾经的奢华生活,“都是投资人的钱。” 投资人曾是徐勤的“现金奶牛”。 借助庞大的投资者们,中晋的高管月入百万,花900多万邀请著名台球运动员代言,每年700万冠名上海高收视率电视节目,办公楼遍布上海最顶级写字楼,包专机去南极、欧洲旅游。 5月13日,中晋系的命运戛然而止。包括徐勤在内的“中晋系”35名高管和业务经理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 人生第一个转折点:自有资金炒股赚到100万 1981年,徐勤出生在一个上海普通工人家庭中,1999年从杨浦区宁武中学毕业后,他先在济南当兵,2008年回到上海,成为沪上某三甲医院基建规划科的一名普通科员。 徐勤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2011年9月。他投资股票,用自有资金炒股,赚到了100万。同时,他在金茂大厦31楼租赁了一间办公室,成立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11月1日起,印制了借贷合同,聘请了投资经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借款,并承诺月利率2%的回报。 2013年,又成立了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印制了股权投资基金协议,通过互联网大量招聘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公开宣传,以年化利率4%-12%的回报吸收资金。 此后,根据徐勤的设计,由中晋财务公司来负责记录统计各个募集资金的产品投资人的本金、投资时间、应支付的利息,到期时间、投资人信息及应支付给客户经理的佣金等信息,由中晋资产公司作为销售平台来具体操作销售公司发布的各种募集资金产品。 为规避监管成立22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 仅一家在证监部门报备 为快速获得更多资金,徐勤经常性举办各种理财促销活动,为了募集资金,成立了近22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徐勤向办案民警解释,成立这么多私募基金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充投资者的数量。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限定为50人,为了不受该规定的限制,可以向更多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徐勤成立了220余个有限合伙企业。 按照私募基金管理办法,正规的私募基金应该对特定的公众开放投资产品,投资资金为100万以上,每个投资者通过资格审查,此外,基金必须有特定的投资项目,并且不可公开宣传。 而中晋系的私募基金,一一违反了上述规定,他们通过公开宣传,对社会不特定的公众开放,投资资金的门槛低到了5万元,徐勤也承认,对投资者的审查并不严格,从来不排除不合格的投资者,而投资的项目,实则就是中晋系的关联公司,或是虚假的项目。 经过公安机关核实,其中只有一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证监部门做过报备。 中晋系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几千名理财经理的业务发展。徐勤介绍,在招聘时,非常注重员工此前积累的客户资源。理财经理入职后,大多在朋友圈发一些超高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以吸引自己的亲朋好友。 投资者成造血机器 为关联公司输血 根据《私募基金管理办法》,在合同中不可承诺具体收益,因此,中晋系的投资者都会签订4份协议,并且得到基金经理的口头承诺。“没有回报承诺,肯定没有人投资”徐勤很清楚这其中的关键。 “我给基金经理12%的年化率,我也不清楚他们给客户承诺多少,有的经理为了冲业绩,甚至会给出高于12%的承诺。”徐勤说。 私募基金投资的项目,实则为中晋系的关联公司。为了让投资者有信心,徐勤投入了约1.48亿元包装私募基金的项目。 据办案民警介绍,中晋系通过母公司给关联公司买单的方式,为关联公司增加营业额。以徐勤控制的国太控股名下的羽泰信息为例,为了增加羽泰信息的营业额,发动业务员在外面找到可以合作的第三方公司,通过购买羽泰开发的软件的方式,提高营业额。 比如,第三方公司支付100万元购买羽泰信息开发的软件。随后,国太集团会支付110万元再购买这家公司的产品,作为第三方公司赚了10万,羽泰信息增加了100万的营业额。整个过程中,软件的开发成本为0元,利润为100万。而达成这单业务的业务员也可以拿到不菲的提成。徐勤供述,自己想通过这个方法来让相关子公司上市,但是一直没有成功过。 国太集团作为母公司,不断为其关联子公司输血,而投资者就是造血机器。“因为集中包装一个公司容易引起注意,所以都是分散投资。”徐勤对澎湃新闻解释,中晋系一共包装了近10个关联子公司,而这样的关联公司共有120余个。 澎湃新闻从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七支队支队长陈琪处获悉,像这样的第三方公司,也会被警方查处,涉及的资金作为赃款也已被冻结。 危机:运营成本激增 每月支出超1.5亿元 租借大量大面积的高档商务楼、外滩的中晋1824博物馆、陆家嘴(600663,股吧)的航空展馆、陈列豪华跑车等方式向外展现公司有雄厚实力的假象,并以中晋合伙人名义冠名赞助上海高收视率电视节目,每年的冠名费为700多万元;聘请著名台球运动员作为中晋公司形象代言人,支付代言费900万。 高频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让国太控股、中晋系公司树立起高大上的形象,保持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形象。 据徐勤供述,整个国太控股和中晋系公司,包括220余家私募基金公司、120余家子公司,每天的经营成本支出达300万元,包括办公场地租金、员工工资奖金、佣金、经营日常开销等,另外支付给投资人的利息每天支出也有200万元左右,每个月的支出超过1.5亿元。 上述种种行为,都是“为了让投资者觉得我们资金雄厚,有背景”,徐勤解释。而实际上,国太投资控股集团对外宣传可以进行民用航空器驾照培训,直至徐勤被捕,无人在此考出驾照。同样的,除了投资者不断供血,中晋系的相关子公司几乎没有实体业务,毫无造血功能。 52.6亿元尚未兑付 涉及1.28余万人 4月4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正准备出境的徐勤等人被公安机关截获,其余30多名公司高管核心成员也陆续被抓获。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七支队支队长陈琪表示,公安机关在接到匿名举报后开展了侦查工作,因为发现徐勤已经在香港购买了港股,有向海外转移资产的条件,并且发现他想动身出境。为了减少投资者的损失,专案组选择在中晋系资金链看起来还未断裂的情况下开展了行动。 截至案发,中晋系累计向2.5万名投资者非法吸收金额累计近399亿余元,未兑付金额52亿余元,涉及投资者1.28余万名,其中近90%的投资人在上海。据徐勤供述,目前,尚未兑付的资金有52.6亿元,其中,投资金额小于100万元的投资人大约有1.26万人,投资金额大约在40亿元。 通过公安部门调查,上述资金主要用于:1、支付利息、业务员佣金;2、公司员工的工资、奖金;3、房租物业费用;4、为虚增业务收入,额外支付贸易补贴及奖励;5、支付广告费用;6、徐某个人挥霍近5亿元,包括购买豪车1.48亿余元、豪宅3亿余元、游艇1390万、包机豪华旅游2300万余元; 7、购买香港上市公司股权2.5亿余元,这几支股票均为“仙股”。上述费用支出均来源于投资者的巨额投资资金。 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对涉案公司及高管的银行资金、房产、车辆等资产采取扣押、查封、冻结措施,并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小投资人损失。据办案民警介绍,对于目前已扣押的涉案车辆、游艇,公安机关使用办案经费专门租赁场地保存,并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维护,使车辆保持良好车况,以利于后期拍卖处置等工作。[详情]

中晋系实控人亲证庞氏骗局:家中曾圈养孔雀
中晋系实控人亲证庞氏骗局:家中曾圈养孔雀

  站在汤臣一品1200平方米的顶层复式寓所里,徐勤能看到自己公司“直属三部”所在的未来大厦近在咫尺,也能看到不远处“直属一部”所在的金茂大厦,以及更远处董事会所在的环球金融中心70楼。隔着黄浦江,还能遥望外滩分公司所在的中山东二路8号。 更远一些,还有位于会德丰广场大厦、嘉里中心二期的静安分公司,银泰中心大厦的北京分公司……这些分布在城市最繁华地段顶级商务楼里的340余家公司,构成徐勤金光闪闪的“中晋系”版图。 然而,几乎一夜间,“中晋系”忽喇喇似大厦倾。 4月4日,徐勤在虹桥机场准备出境时被警方截获。 4月5日,“中晋系”高层陆续被全部控制。 5月13日,包括徐勤在内的“中晋系”35名高管和业务经理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 据调查,“中晋系”多家公司累计向2.5万名投资者非法吸收存款近399亿元。截至案发时,未兑付金额达52亿元,涉及投资者1.28万余名。 徐勤亲口向记者证实:公司运作模式就是吸收新投资人的资金归还旧投资人的本息,维持公司的运作及自己的奢侈生活。看似运营繁盛的庞大“中晋系”,不过是他一手包装的“画皮”,实则早已千疮百孔。 自制高大上形象“包装”公司 徐勤坦言,很清楚这种募集资金的方式其实是非法集资。 “中晋系”企业向投资者营造的形象,不仅全在最繁华地段最好的商务楼里,工作人员全都光鲜亮丽、收入不菲,而且拿得出私募基金牌照。 “中晋系”对外募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是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名义。但按照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个人投资私募基金限制颇多:单只私募基金的投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然而“中晋系”的理财产品5万元即可购入。在“中晋系”未兑付的52亿元中,投资金额小于100万元的投资人约1.26万人,投资总金额约为40亿元。 法律还规定,合伙型、有限公司型基金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50人。“中晋系”正是为突破这一限制向更多人募集资金,陆续成立多达220余家“合伙企业”。一般每个“合伙企业”吸纳48名投资者,另两个名额属于“中晋系”自身,每个基金募集总额达1亿元。数额庞大的流动资金并未通过银行托管,几乎全部流进“中晋系”自己的资金池。然而,公安部门查证,整个“中晋系”220余家销售理财产品的“有限合伙企业”中,仅有一家到证监部门备案。 “包装”是徐勤常常提到的词。他坦言,公司租赁高档场所办公是为了撑场面,让别人觉得公司实力雄厚,以便更好地开展资金募集。而不少投资者直接从业务人员晒出的豪车名表中见识了这家公司的“身价”。 据徐勤回忆,公司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向每个客户经理支付4%—400%比例的佣金,平均佣金比例约12%—13%,逐步演变成将一个产品利率打包给客户经理,由客户经理自行决定给客户固定回报,余下就是客户经理的提成佣金。为了奖励客户经理,徐勤也是“大手笔”,负责“中晋系”采购的陈亮回忆:“头一年奖过10辆MINI,第二年就是10辆法拉利。” “我研究过法律。很清楚这种募集资金的方式其实是非法集资。”徐勤坦言这些做法不仅是为“包装”公司形象,也是为了打法律“擦边球”。“中晋系”试图用私募基金的合法形式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募集资金,以规避被认定非法集资;通过支付销售人员佣金,规避直接向客户承诺固定回报。甚至客户需要跟“中晋系”签订4份合同,合同中不注明投资回报,也是为了规避非法集资行为:“这些年我一直试图回避违法,但违法怎么能回避掉?” 造“内循环”式无源发展之路 “中晋系”旗下部分产业公司虽 有一定收入,但均为亏本经营。 一些投资者执着地相信“中晋系”与那些出问题的金融平台不同,因为“中晋系”货真价实地投资了120余家“产业公司”,2015年10月起还细分为信息技术、金融、房地产、贸易和服务五大“产业条线”,控股两家“上市公司”,是真正有“实业”的金融投资平台。 然而警方在查证这120余家公司时发现,绝大多数几乎空壳,仅十余家公司有“漂亮的业务记录”,但营业额却明显不符。 陈亮讲述了这些“产业公司”的运作过程。以“中晋系”从事信息技术的羽泰信息公司为例,该公司本身不具备任何研发能力,陈亮在外找到一家同样从事信息技术的第三方公司,与羽泰公司签下100万元的合约,号称购买羽泰公司的产品;同时“中晋系”的母公司国太控股将与这家公司再签一份110万元的“采购合同”:“实际上两个合同的买卖都不需履行,国太控股出合同金额10%—20%的钱给第三方公司,做个流程出来,贴钱给羽泰公司增加业绩,‘讲故事’给投资人听。” 采用这样的方法,“中晋系”虚增了“产业公司”经营收入8.45亿元,实际为此向外支付1.48亿元:“整个过程就是‘中晋系’的‘内循环’。” “中晋系”旗下部分产业公司虽有一定收入,但均为亏本经营。以开设在外滩5号的中晋博物馆为例,销售纪念品总收入330万余元,但国太公司仅房租、物业费用就高达2200万元:“这也是做给投资者看的,毕竟除了报表,还要有点看得见的东西。” 而所谓“控股”的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创新、中国趋势两只股票皆被业内人士称为“仙股”——价格极低、成交量极低,几乎没人交易。这样的股票往往只需3—5亿资金即可拉动。以“中国创新”为例,中晋系以每股5.6分港币买进,通过自己对冲将股价炒高,实际并无盈利,主要是让投资人感到“中晋系”的“投资眼光独到”。 警方调查发现,“中晋系”的资金几乎全部在内循环。由“合伙企业”吸纳公众资金至国太控股,国太控股再用资金包装“子公司”、股市对冲,几乎没有任何投资盈利渠道。投资者的本息来自新投资者的资金。徐勤亲口承认:“我们从资金运作模式来说就是‘庞氏骗局’。” “中晋系”不具备“造血”能力 徐勤曾粗略统计,一天支出约500万元,这些钱全部来自投资者。 今年4月5日,就在徐勤出境被警方拦截后一天,中晋合伙人微信号还发布消息称:中晋一期基金50亿完成募集,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不少投资人感到不解:“中晋系”看上去发展态势良好,警方为何此时出手? 据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介绍,有人举报“中晋系”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后,他们就着手调查,发现大量投资、实体经营系虚构,“中晋系”并不具备“造血”能力。 此外,警方在调查中也发现,近期“中晋系”已在香港建立相关渠道,“中晋系”高层人士出现异动。4月4日徐勤试图出境,警方果断采取措施,终止徐勤的“吸金计划”,也防止了更多的投资者陷入。 “有人以为募集资金52.6亿元是我们账面上有这么多钱,其实是我们负债52.6亿元。”徐勤坦言,以当时资产状况肯定不可能兑付这么多钱,“中晋系”旗下经过包装的“产业公司”几乎没有可能在境内通过IPO上市融资,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到香港试图“借壳上市”:“我们在香港找了三家公司,想看能不能侥幸通过审核,变现后还给客户。但香港联交所审核很严格,上市后是否真能套现也不好说。” 案发前,徐勤曾粗略统计:包括办公场所租金、员工奖金及佣金、经营日常开销每天支出约300万元,投资人本息每天支出约200万元,“一天支出约500万元,每月就是1.5亿元,这些钱全部来自投资者。” 案发后,公安部门迅速对涉案公司及高管的银行资金、房产、车辆等资产扣押、查封、冻结,全力展开追赃挽损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投资人损失。 目前已经查扣的涉案车辆、游艇,公安部门使用办案经费专门租赁室内场地,定期保养维护,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状况,以利于这些资产后续拍卖处置时尽可能减少折损。 隔着铁窗,徐勤说—— 金融风险必须畏惧 “‘中晋系’实际控制人徐勤非常神秘,对外从未公布其年龄、教育、从业背景……”这是网上对于徐勤的描述。短短5年时间,“中晋系”快速崛起,引起一些投资人浮想联翩。 警方调查,徐勤1981年出生,上海人。父亲是上海一家运输公司的普通工人,母亲是一家托儿所的保育员,均已退休。前妻徐某和现任妻子殷某,都来自普通工薪阶层。徐勤向记者证实这些情况:“我们家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 1999年高中毕业后,徐勤入伍服役,2008年回到上海,在沪上某三甲医院基建规划科任科员。当时,徐勤自学金融知识,但没有参加任何资格考试:“我想我是一个金融爱好者。” 2011年9月1日,他带着向家人、亲友和4个合伙人凑来的500万元资金,租下金茂大厦31楼一间办公室,注册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以承诺月利率2%的方式,“小打小闹”拉住第一批投资人。直到2012年6月,他才正式从医院辞职:“我认为我可以离开体制创出一番事业。” 短短5年,徐勤站在财富之巅。上海地标性住宅汤臣一品,徐勤买了3套,却租住在同一小区另一套面积1200平方米的顶楼复式楼,每月租金至少20万元,加上司机、佣人和厨师等服务人员,他和妻子一个月生活开销就是50万元。 直至案发时,这套豪宅仍在装修中:进门大厅有一处喷水池,侧面一个7、8平方米的笼子装修成热带风格,曾是他养孔雀的地方。另一侧摆放着两辆爱马仕自行车,总价约20万元。警方在徐勤家搜查时曾发现,成捆的欧元、美金和人民币塞在纸袋子里,被随手摆在窗边。 客厅有一幅占据一面墙的落地壁画,徐勤和妻子及“中晋系”高管站在葡萄园中。徐勤回忆,这是案发前不久,他们去考察这个葡萄酒庄,打算以1000万美元收购。当问及收购原因时他回答:“就是便宜啊!” “去欧洲,去南极,哪怕去香港,都是包机,都是住当地最好的宾馆的总统套房。”陈亮咂咂嘴,他曾经帮徐勤购入一辆全球限量8台的布加迪威龙,全部开销逾4700万元,而徐勤购买的豪车总价达1.48亿元:“在我们看来,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他本人也说,就算明天死了,也值。” 不过同样的话,徐勤却说,自己的意思是“我对不起投资者,就算明天我死了,我也没话可说。” 徐勤为公司取名“中晋”,特别是注册“中晋1824”的商标,曾让许多人以为他与山西有关。徐勤告诉记者,这只是因为自己自学金融时得知晋商票号“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想把晋商票号的传统继承下来。” 按照徐勤的设想,自己想搭一个资金中介平台,通过从社会募集的资金放贷给优良的、有较好盈利能力的项目,自己赚利息差价。然而募集到资金后,他很快发现始终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来覆盖资金利息。他还曾试图自己培养“种子企业”,但挑选的一批项目一年后没有一个能达到考核指标。 被日升昌视若生命的品质——“诚信”,并没有如徐勤所说传承在“中晋系”身上。 随着投入越来越多,徐勤说自己已经有了变现退出的念头:“有一万多投资者,几千名员工,我感受到压力,对于钱我已经没有享受的感觉了。” “希望通过你们告诉像我一样的人,请他们尽快停止。金融的风险必须畏惧。”隔着铁窗,徐勤说,如果有一天还能够回归社会,他希望做一个普通人,一个好父亲:“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详情]

中晋系老板股市赚100万起家 被抓后尚欠52.6亿未支付
中晋系老板股市赚100万起家 被抓后尚欠52.6亿未支付

  来源:澎湃 中晋系的老板徐勤喜欢孔雀。在他浦东汤臣一品的家中,一只孔雀被圈养在门厅的笼子里。 孔雀身后,是一幅占据了整面墙的巨大油画:徐勤和妻子殷某面带微笑,站在法国波尔多酒庄的葡萄园里,身后是中晋系的7名高管。 “这个酒庄只要1000万美元,觉得便宜就去看看。”在上海市看守所,徐勤轻描淡写地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曾经的奢华生活,“都是投资人的钱。” 投资人曾是徐勤的“现金奶牛”。 借助庞大的投资者们,中晋的高管月入百万,花900多万邀请著名台球运动员代言,每年700万冠名上海高收视率电视节目,办公楼遍布上海最顶级写字楼,包专机去南极、欧洲旅游。 5月13日,中晋系的命运戛然而止。包括徐勤在内的“中晋系”35名高管和业务经理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 自有资金炒股赚100万后金茂大厦开公司 1981年,徐勤出生在一个上海普通工人家庭中,1999年从杨浦区宁武中学毕业后,他先在济南当兵,2008年回到上海,成为沪上某三甲医院基建规划科的一名普通科员。 徐勤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2011年9月。他投资股票,用自有资金炒股,赚到了100万。同时,他在金茂大厦31楼租赁了一间办公室,成立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11月1日起,印制了借贷合同,聘请了投资经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借款,并承诺月利率2%的回报。 2013年,又成立了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印制了股权投资基金协议,通过互联网大量招聘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公开宣传,以年化利率4%-12%的回报吸收资金。 此后,根据徐勤的设计,由中晋财务公司来负责记录统计各个募集资金的产品投资人的本金、投资时间、应支付的利息,到期时间、投资人信息及应支付给客户经理的佣金等信息,由中晋资产公司作为销售平台来具体操作销售公司发布的各种募集资金产品。 违规成立22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 为快速获得更多资金,徐勤经常性举办各种理财促销活动,为了募集资金,成立了近22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徐勤向办案民警解释,成立这么多私募基金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充投资者的数量。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限定为50人,为了不受该规定的限制,可以向更多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徐勤成立了220余个有限合伙企业。 按照私募基金管理办法,正规的私募基金应该对特定的公众开放投资产品,投资资金为100万以上,每个投资者通过资格审查,此外,基金必须有特定的投资项目,并且不可公开宣传。 而中晋系的私募基金,一一违反了上述规定,他们通过公开宣传,对社会不特定的公众开放,投资资金的门槛低到了5万元,徐勤也承认,对投资者的审查并不严格,从来不排除不合格的投资者,而投资的项目,实则就是中晋系的关联公司,或是虚假的项目。 经过公安机关核实,其中只有一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证监部门做过报备。 中晋系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几千名理财经理的业务发展。徐勤介绍,在招聘时,非常注重员工此前积累的客户资源。理财经理入职后,大多在朋友圈发一些超高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以吸引自己的亲朋好友。 口头承诺年化率甚至高于12% 根据《私募基金管理办法》,在合同中不可承诺具体收益,因此,中晋系的投资者都会签订4份协议,并且得到基金经理的口头承诺。“没有回报承诺,肯定没有人投资”徐勤很清楚这其中的关键。 “我给基金经理12%的年化率,我也不清楚他们给客户承诺多少,有的经理为了冲业绩,甚至会给出高于12%的承诺。”徐勤说。 私募基金投资的项目,实则为中晋系的关联公司。为了让投资者有信心,徐勤投入了约1.48亿元包装私募基金的项目。 据办案民警介绍,中晋系通过母公司给关联公司买单的方式,为关联公司增加营业额。以徐勤控制的国太控股名下的羽泰信息为例,为了增加羽泰信息的营业额,发动业务员在外面找到可以合作的第三方公司,通过购买羽泰开发的软件的方式,提高营业额。 比如,第三方公司支付100万元购买羽泰信息开发的软件。随后,国太集团会支付110万元再购买这家公司的产品,作为第三方公司赚了10万,羽泰信息增加了100万的营业额。整个过程中,软件的开发成本为0元,利润为100万。而达成这单业务的业务员也可以拿到不菲的提成。徐勤供述,自己想通过这个方法来让相关子公司上市,但是一直没有成功过。 国太集团作为母公司,不断为其关联子公司输血,而投资者就是造血机器。“因为集中包装一个公司容易引起注意,所以都是分散投资。”徐勤对澎湃新闻解释,中晋系一共包装了近10个关联子公司,而这样的关联公司共有120余个。 澎湃新闻从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七支队支队长陈琪处获悉,像这样的第三方公司,也会被警方查处,涉及的资金作为赃款也已被冻结。 危机:每月支出超1.5亿元 租借大量大面积的高档商务楼、外滩的中晋1824博物馆、陆家嘴的航空展馆、陈列豪华跑车等方式向外展现公司有雄厚实力的假象,并以中晋合伙人名义冠名赞助上海高收视率电视节目,每年的冠名费为700多万元;聘请著名台球运动员作为中晋公司形象代言人,支付代言费900万。 高频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让国太控股、中晋系公司树立起高大上的形象,保持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形象。 据徐勤供述,整个国太控股和中晋系公司,包括220余家私募基金公司、120余家子公司,每天的经营成本支出达300万元,包括办公场地租金、员工工资奖金、佣金、经营日常开销等,另外支付给投资人的利息每天支出也有200万元左右,每个月的支出超过1.5亿元。 上述种种行为,都是“为了让投资者觉得我们资金雄厚,有背景”,徐勤解释。而实际上,国太投资控股集团对外宣传可以进行民用航空器驾照培训,直至徐勤被捕,无人在此考出驾照。同样的,除了投资者不断供血,中晋系的相关子公司几乎没有实体业务,毫无造血功能。 52.6亿元尚未兑付 4月4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正准备出境的徐勤等人被公安机关截获,其余30多名公司高管核心成员也陆续被抓获。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七支队支队长陈琪表示,公安机关在接到匿名举报后开展了侦查工作,因为发现徐勤已经在香港购买了港股,有向海外转移资产的条件,并且发现他想动身出境。为了减少投资者的损失,专案组选择在中晋系资金链看起来还未断裂的情况下开展了行动。 截至案发,中晋系累计向2.5万名投资者非法吸收金额累计近399亿余元,未兑付金额52亿余元,涉及投资者1.28余万名,其中近90%的投资人在上海。据徐勤供述,目前,尚未兑付的资金有52.6亿元,其中,投资金额小于100万元的投资人大约有1.26万人,投资金额大约在40亿元。 通过公安部门调查,上述资金主要用于:1、支付利息、业务员佣金;2、公司员工的工资、奖金;3、房租物业费用;4、为虚增业务收入,额外支付贸易补贴及奖励;5、支付广告费用;6、徐某个人挥霍近5亿元,包括购买豪车1.48亿余元、豪宅3亿余元、游艇1390万、包机豪华旅游2300万余元; 7、购买香港上市公司股权2.5亿余元,这几支股票均为“仙股”。上述费用支出均来源于投资者的巨额投资资金。 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对涉案公司及高管的银行资金、房产、车辆等资产采取扣押、查封、冻结措施,并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小投资人损失。据办案民警介绍,对于目前已扣押的涉案车辆、游艇,公安机关使用办案经费专门租赁场地保存,并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维护,使车辆保持良好车况,以利于后期拍卖处置等工作。[详情]

百亿“中晋系”崩盘背后:美女炫富是自导自演
百亿“中晋系”崩盘背后:美女炫富是自导自演

  “中晋系”相关联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被上海公安查处,13万投资人次、超340亿元投资总额令人愕然 整理 《法人》见习记者 肖岳 e租宝非法集资的风波过去还没多久,近日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这一消息再次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4月6日,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上海市公安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 据上海市公安局介绍,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也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也于4月5日被全部抓获,这起涉及总投资人次13万、投资总额突破300亿元的案件,已经开始了进一步调查。 合伙人模式集资 随着上海警方对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查处后,“中晋系”的募资模式得以公之于众。 根据此前北京商报报道,中晋资产官网显示,其注册资本1000万元。成立之初,在关联公司的支持下直接受托资产过亿元。 而中晋资产为国太控股旗下公司,根据国太控股网站资料显示,公司组建于2013年,目前是多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100多家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据北京商报报道,中晋资产主要为母公司旗下子公司的实体产业进行融资。 此次中晋资产300多亿元的投资总额,主要是源于“中晋合伙人计划”,该计划通过合伙制股权基金模式,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转债,之后通过被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实现在二级市场退出,为投资人实现投资目的。 而据此前媒体报道,中晋的合伙人种类多样,包括一般合伙人、高级合伙人、明星合伙人、超级合伙人、战略合伙人,以及永久合伙人等等。而这其中,高级、永久、超级合伙人各自的出资规模分别都是1亿元。 除了合伙人计划外,中晋系还利用一系列的方式来对自身进行包装。 虚伪的繁荣 如此前媒体报道,中晋资产在拉客户时,使用美人计,并雇用了美女程明作为企业顾问,程明此前曾在朋友圈内发文称,送给父亲房产和豪车甚至还包括公司发放的成捆现金和金条等等,而此次“中晋系”事情败露或也与其在朋友圈频频炫富有关。 但据此前新京报报道,这位所谓的“人生赢家”不过是在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新京报》报道时指出,这位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国游玩、公司待遇优越的姑娘,透过朋友圈展示给别人的行为,不过是工作需要罢了。 据一位在上海从事十多年金融领域工作的人士向媒体透露,程明在朋友圈中晒出的送给父亲的房子不过是样板图,而三辆豪车亦非其本人所有,有人曾根据车牌号查询后发现,车辆归属于某公司和公司旗下某酒店。 而另据知情人此前透露,其所谓的“副总裁”称呼,其实只是属于比基层经理高一级的主管。 而程明和其所在公司一直在为投资者营造一种企业资金雄厚的形象,这点从中晋对自身包装上便可见一二,公司办公地点位于外滩黄金地段,对外称公司投资注册50多家公司,还控制着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员工的业余生活都是在游艇会和帆船队里度过等等。 此外,中晋资产还请来明星代言,甚至还作为上海某知名电视节目赞助方并冠名。 除了这些,和讯网此前曾报道,在中晋资产以合伙人名义吸引投资者时,更是宣称收益率可达20%以上,而其中“永久合伙人”产品,更是被宣传为“年利率40%,但不还本金”,而如此宣传,也使得不少投资者入局。 另据此前媒体报道,上海金融业内普遍认为,该公司的产品激进,风险很高,但由于投资者警觉性不高,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详情]

从e租宝到“中晋系”:非法集资陷阱是怎么挖的?
从e租宝到“中晋系”:非法集资陷阱是怎么挖的?

   21世纪经济报道 21Plus 2016-04-28 10:25 大案频发、涉案金额大、参与人数多,已成为非法集资的新特点。投资者为何频陷非法集资陷阱?非法集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一段时间以来,“理财平台”接连曝出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几起大案已被公安机关定性为非法集资。大案频发、涉案金额大、参与人数多,已成为非法集资的新特点。投资者为何频陷非法集资陷阱?非法集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近日,记者在案发比较集中的北上广等地进行了追踪调查。非法集资虽披各式“马甲”,但万变不离其宗 广州市金融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尽管形形色色的非法集资披着各式“马甲”,但万变不离其宗。从手法而言,无外乎画饼、造势、吸金,即承诺高额回报、虚构或夸大投资项目、虚假宣传造势等,让投资者一步步落入陷阱,不能自拔。 记者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说法,投资者大多都是被“高回报”所吸引,这些所谓理财产品承诺的收益一般都在10%到30%之间,有的甚至高达40%以上,极具诱惑性。 从几起暴露出的“非法集资”案件看,均是先编造所谓的“投资故事”,再许诺高回报。 先秀“画饼”。以新近查处的上海中晋资产非法集资案为例。2012年7月起,“中晋系”先后注册50余家子公司,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其中一款“永久合伙人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甚至高达40%。 再秀“造势”。为显示“雄厚实力”,“中晋系”不仅冠名赞助上海某卫视相亲节目“相约星期六”,找来知名人士做形象代言人,而且租赁的办公场所不少是地标性的高档商务楼。 “中晋系”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最终资金链断裂。一些人群容易受骗,带着侥幸心理投入 广州市金融局副局长邱亿通介绍,从近年来的一些案件看,犯罪团伙实施作案的目标群体多为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等中老年群体。广东“邦家”案受害者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甚至还有孤寡老人。“邦家”打着融资租赁等新兴产业的幌子,大搞宣传会、推介会,欺诈中老年投资者。一位被害人告诉记者,“邦家”搞过一个南沙宣传会,六个大厅,特别气派,以为是一家有实力的大公司,就上了当。 今年清明节期间,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披露了一起非法集资诈骗案。从去年4月开始,玄武区珠江路一家名为“营口利伟达”的投资公司,雇佣专人在闹市区发放宣传单页,号称在辽宁一县城投资寺庙复建和墓葬项目,给出2%的月回报率吸引投资。南京有50多位老人参与,投资数额高达300多万元,但今年春节后,这家公司便人去楼空了。 “以前非法集资案件嫌疑人往往说年收益,但从最近办理的案件看,有向投入少、看似回报低的方向发展,增加了迷惑性。”玄武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闫雪松说,“不过,也有一些老人是带着侥幸甚至赌博心态参与的,调查中有一位老人说,自己感觉可能是骗局,但认为能赶在该公司资金链断裂前全身而退,还是能赚到钱的。”“你惦记人家的高息,人家想吃掉你的本金。” 广州市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士说,由于受害者涉及面广,非法集资的社会危害巨大,在造成投资人财产损失的同时,还会危害金融体系的安全。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一位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多数非法集资犯罪案件破获前赃款已被挥霍一空或去向不明,即便法院对案件作出生效判决,许多受害人也难以全部或部分收回被骗资金。据南京玄武警方介绍,办案民警在抓获“营口利伟达”投资公司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冯某时,发现他已没钱了,骗来的钱都用于支付团队雇佣费、利息和还过往欠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公安部今年3月联合出台《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以吸收的资金向集资参与人支付的利息、分红等回报,以及向帮助吸收资金人员支付的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应当依法追缴”。 为此,公安部门提示广大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全面了解产品信息,避免落入非法集资陷阱,如果一时无法判断,可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并可参考以下提示: 一是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利率,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二是通过查询工商、税务等相关资料,看主体身份是否合法、真实;三是如遇到推销所谓即将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股票,可通过政府网站查阅是否已经批准发行等;四是通过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搜索查询相关企业违法犯罪记录;五是对亲朋好友推荐的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要审慎决策,防止自己成为“下线”。 (来源:新华社) (编辑:谢珍) “抢鲜报”内容不属于《21世纪经济报道》版权授权范围。未经特别许可,请勿以任何方式使用。特此声明。[详情]

摸底上海线下理财 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摸底上海线下理财 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摸底上海线下理财 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时代周报记者 胡秋实 发自上海 “年化收益6%-12%不等,每月收息,5万起投。”走入上海线下理财公司的门店,理财顾问们对时代周报记者大多给出了类似的产品介绍。 进入4月,线下理财平台兑付危机接连引爆,继快鹿系、中晋系之后,4月12日,融宜宝积家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融宜宝”)上海分公司浦东分部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上海浦东警方立案调查。P2P平台易乾财富4月13日下午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公司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无法进行正常兑付。 上海财富管理公司连续爆发危机,引发市场关注。时代周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与快鹿系、中晋系此前发行的线下理财产品类似的,在上海还有很多,如恒昌财富、行行贷、巨和财富等。 在行行贷门店,其理财顾问表示,“我们的产品最高是12%的年化收益率,例如月汇报、季汇宝、年汇报,分别是1个月、3个月和1年的期限,年化分别是6%、8%、12%”。而在巨和财富、恒昌财富的门店,时代周报记者看到了类似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都以定期的形式投资,没有具体的项目投放或借贷方介绍(有自融的嫌疑),同时又不是私募基金,最高年化收益多为10%-12%。而中晋系出事前,其产品设置多为8%-12%的年化收益,但期限则是更为激进的活期,项目也没有具体的项目投放或借贷方介绍。 在去年底监管层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该征询意见还提到,禁止设置资金池以及资金第三方存管等方面的问题,但具体政策至今并未落地。 盈灿资讯高级分析师张叶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线下的理财公司产品种类很多,涉及私募,又有P2P,所以监管职责无法具体划分,即便P2P的政策落地也不能对此类企业有精准的监管。 对于上海对线下理财平台的监管政策,上海金融办相关人士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时表示其并不了解,具体执行应该是经侦。上海经侦总队相关人士则回应时代周报记者,“不能给答复,我们公安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办理案件”。 线下理财乱象丛生 在“快鹿系”以及“中晋系”卷入兑付危机和调查风波后没几日, 4月12日融宜宝涉嫌“非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上海浦东警方刑事立案。公开资料显示,融宜宝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40多个城市设有百余家分公司,为客户配置资产超过百亿。4月13日下午,易乾财富通过官方微信账号发布公告,称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截至目前,上述两家公司都正处于监管部门调查当中,还未公布最新消息。 有P2P企业从业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在的财富管理公司产品大同小异,基本都存在着自融嫌疑,而设立资金池更是非常普遍。在巨和财富的门店,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了与上述的行行贷几乎相同的产品,巨和财富的线下理财公司门店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进宝30、进宝90、月月进宝等产品,年化收益6%-12%不等,可以选择每月收息,5万起投。”他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还有教育产业的基金和影视投资基金,是私募备案过的”。 除此之外,上海发展规模较大的线上P2P平台你我贷,或者线下理财公司恒昌财富也有着与上述两家理财门店相似的产品;你我贷平台上名称为“月月升、季季丰”等,而恒昌财富产品“月月鑫、双季丰”等,产品相似,都以定期的形式投资,没有具体的项目投放或借贷方介绍,同时又不是私募基金,最高年化收益均为12%。 公开资料显示,你我贷是国内知名的在线P2P信用投融资平台,专注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及农户的资金发展需求。而恒昌财富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其自称“中国专业的P2P信用借款及财富管理服务平台”。 这些产品,与此前爆发危机的快鹿系、中晋系产品十分相似。例如,金鹿财行、当天财富的产品100亿元的应兑付款并非仅仅《叶问3》的融资,更多是来自疑似“资金池”的产品,当天财富的“月月利、双季丰”等与上述提到几家公司的部分产品如出一辙。 有财富管理公司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爆发兑付危机的公司基本都来自于资金链断裂,这里面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找到项目或借贷方就先融资,而所选项目并不够好无法支撑兑付,加上风险又大,且向客户承诺的收益过高。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这种定期存投的理财产品既不是P2P,也不是私募基金,这是此前监管有所真空的原因之一。 监管风口正在收紧 张叶霞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在的财富管理公司所提供的产品繁多,每个不同类别的产品所需要的监管部门又是不同的,这也让财富公司的监管出现监管责任方不明确,而目前监管层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虽然在2015年12月推出了监管细则的征求意见,但具体政策落地可能要等到明年。不过即便P2P的政策落地,对现在“出事”的财富公司也不具备事实上的监管,因为这些公司产品太复杂多样。 张叶霞还表示,目前爆发问题的理财公司重要的一点就是设置资金池,给予的年化收益率很高,但是投资项目以及借贷方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融资又没有上限,有着很大的非法集资的嫌疑,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2P或网贷公司。 以目前最成功的P2P公司美国的借贷俱乐部(Lending Club)为例,他们通常的做法,是让借款人列出他们的借贷需求,经过资格审核后,依照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借款总额及分期贷款期限的资讯,计算出每期应偿还之利息及本金。然后,再将债务总额分割为小金额债券,提供众多投资人(贷出者)参酌债务人的资讯,进行有的放矢的选购。也就是说,P2P产品是有具体的借贷需求介绍的产品。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众多财富管理公司或P2P企业,以上述“月月利”的类似产品是看不到项目和借贷方的融资,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不透明的,而这类产品并不像私募产品,融资额又不设上限。 由于P2P企业或财富公司频繁“出事”,监管部门已经开始主动出击。例如,中晋系被调查便是监管部门主动前往查封,而并非先是爆发兑付危机后介入调查。目前,在广州各级金融办、工商部门、互联网金融协会自3月开始,要求各家平台每月定时向上述部门同时递交相关报告。北京也开始进行相关监管,北京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在视察时曾要求各家平台的收益率不能太高,必须降低到10%以下。 张叶霞表示,不仅仅是北京和广州,上海的金融办等相关监管部门正在对辖区内的线下财富公司、P2P网贷企业做调查,他们手上有企业名单可以逐一进行,虽然上海监管部门的调查并没有公开信息,但这些动作一直有,特别是4月初,监管已经开始收紧。 不过,对于此说法,上海金融办相关人士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时,表示其并不了解。[详情]

线下理财乱象丛生:上海市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线下理财乱象丛生:上海市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摸底上海线下理财 类中晋产品满大街 时代周报记者 胡秋实 发自上海 “年化收益6%-12%不等,每月收息,5万起投。”走入上海线下理财公司的门店,理财顾问们对时代周报记者大多给出了类似的产品介绍。 进入4月,线下理财平台兑付危机接连引爆,继快鹿系、中晋系之后,4月12日,融宜宝积家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融宜宝”)上海分公司浦东分部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上海浦东警方立案调查。P2P平台易乾财富4月13日下午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公司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无法进行正常兑付。 上海财富管理公司连续爆发危机,引发市场关注。时代周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与快鹿系、中晋系此前发行的线下理财产品类似的,在上海还有很多,如恒昌财富、行行贷、巨和财富等。 在行行贷门店,其理财顾问表示,“我们的产品最高是12%的年化收益率,例如月汇报、季汇宝、年汇报,分别是1个月、3个月和1年的期限,年化分别是6%、8%、12%”。而在巨和财富、恒昌财富的门店,时代周报记者看到了类似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都以定期的形式投资,没有具体的项目投放或借贷方介绍(有自融的嫌疑),同时又不是私募基金,最高年化收益多为10%-12%。而中晋系出事前,其产品设置多为8%-12%的年化收益,但期限则是更为激进的活期,项目也没有具体的项目投放或借贷方介绍。 在去年底监管层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该征询意见还提到,禁止设置资金池以及资金第三方存管等方面的问题,但具体政策至今并未落地。 盈灿资讯高级分析师张叶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线下的理财公司产品种类很多,涉及私募,又有P2P,所以监管职责无法具体划分,即便P2P的政策落地也不能对此类企业有精准的监管。 对于上海对线下理财平台的监管政策,上海金融办相关人士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时表示其并不了解,具体执行应该是经侦。上海经侦总队相关人士则回应时代周报记者,“不能给答复,我们公安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办理案件”。 线下理财乱象丛生 在“快鹿系”以及“中晋系”卷入兑付危机和调查风波后没几日, 4月12日融宜宝涉嫌“非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上海浦东警方刑事立案。公开资料显示,融宜宝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40多个城市设有百余家分公司,为客户配置资产超过百亿。4月13日下午,易乾财富通过官方微信账号发布公告,称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截至目前,上述两家公司都正处于监管部门调查当中,还未公布最新消息。 有P2P企业从业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在的财富管理公司产品大同小异,基本都存在着自融嫌疑,而设立资金池更是非常普遍。在巨和财富的门店,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了与上述的行行贷几乎相同的产品,巨和财富的线下理财公司门店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进宝30、进宝90、月月进宝等产品,年化收益6%-12%不等,可以选择每月收息,5万起投。”他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还有教育产业的基金和影视投资基金,是私募备案过的”。 除此之外,上海发展规模较大的线上P2P平台你我贷,或者线下理财公司恒昌财富也有着与上述两家理财门店相似的产品;你我贷平台上名称为“月月升、季季丰”等,而恒昌财富产品“月月鑫、双季丰”等,产品相似,都以定期的形式投资,没有具体的项目投放或借贷方介绍,同时又不是私募基金,最高年化收益均为12%。 公开资料显示,你我贷是国内知名的在线P2P信用投融资平台,专注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及农户的资金发展需求。而恒昌财富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其自称“中国专业的P2P信用借款及财富管理服务平台”。 这些产品,与此前爆发危机的快鹿系、中晋系产品十分相似。例如,金鹿财行、当天财富的产品100亿元的应兑付款并非仅仅《叶问3》的融资,更多是来自疑似“资金池”的产品,当天财富的“月月利、双季丰”等与上述提到几家公司的部分产品如出一辙。 有财富管理公司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爆发兑付危机的公司基本都来自于资金链断裂,这里面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找到项目或借贷方就先融资,而所选项目并不够好无法支撑兑付,加上风险又大,且向客户承诺的收益过高。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这种定期存投的理财产品既不是P2P,也不是私募基金,这是此前监管有所真空的原因之一。 监管风口正在收紧 张叶霞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在的财富管理公司所提供的产品繁多,每个不同类别的产品所需要的监管部门又是不同的,这也让财富公司的监管出现监管责任方不明确,而目前监管层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虽然在2015年12月推出了监管细则的征求意见,但具体政策落地可能要等到明年。不过即便P2P的政策落地,对现在“出事”的财富公司也不具备事实上的监管,因为这些公司产品太复杂多样。 张叶霞还表示,目前爆发问题的理财公司重要的一点就是设置资金池,给予的年化收益率很高,但是投资项目以及借贷方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融资又没有上限,有着很大的非法集资的嫌疑,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2P或网贷公司。 以目前最成功的P2P公司美国的借贷俱乐部(Lending Club)为例,他们通常的做法,是让借款人列出他们的借贷需求,经过资格审核后,依照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借款总额及分期贷款期限的资讯,计算出每期应偿还之利息及本金。然后,再将债务总额分割为小金额债券,提供众多投资人(贷出者)参酌债务人的资讯,进行有的放矢的选购。也就是说,P2P产品是有具体的借贷需求介绍的产品。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众多财富管理公司或P2P企业,以上述“月月利”的类似产品是看不到项目和借贷方的融资,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不透明的,而这类产品并不像私募产品,融资额又不设上限。 由于P2P企业或财富公司频繁“出事”,监管部门已经开始主动出击。例如,中晋系被调查便是监管部门主动前往查封,而并非先是爆发兑付危机后介入调查。目前,在广州各级金融办、工商部门、互联网金融协会自3月开始,要求各家平台每月定时向上述部门同时递交相关报告。北京也开始进行相关监管,北京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在视察时曾要求各家平台的收益率不能太高,必须降低到10%以下。 张叶霞表示,不仅仅是北京和广州,上海的金融办等相关监管部门正在对辖区内的线下财富公司、P2P网贷企业做调查,他们手上有企业名单可以逐一进行,虽然上海监管部门的调查并没有公开信息,但这些动作一直有,特别是4月初,监管已经开始收紧。 不过,对于此说法,上海金融办相关人士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时,表示其并不了解。[详情]

人民日报:中晋系们打着金融创新旗号扰乱金融秩序
人民日报:中晋系们打着金融创新旗号扰乱金融秩序

  打着“金融创新”旗号,扰乱金融秩序 “中晋系”们可以休矣(经济聚焦·关注理财乱象) 本报记者 郝 洪 《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15日 10 版) 去年11月以来,全国非法集资案件集中爆发,从e租宝到今年4月6日刚刚被指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每个案子都涉及几百亿资金,投资者遍布全国,其中,e租宝的受害人数以万计。这些案件有个共同特点,即打着各种“金融创新”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旗号,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扰乱了金融秩序,也给民众带来巨大损失。 这些案件涉众广泛,往往会影响到社会安定问题,以致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暂停新的网贷公司或任何跟互联网金融和投资理财有关的公司注册。禁令之下,“中晋系”们是不是能就此不会再现?怎样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又能避免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 真假互联网金融如何鉴别 “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之前,我们可能先要厘清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法治创新研究中心许多奇说。 在许多奇看来,“中晋系”这类涉嫌非法集资企业和互联网金融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它们多是线上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却在线下通过广泛的递推形式,明目张胆违法吸收公众资金。如果将它们都定义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很可能会“倒洗澡水将孩子也倒掉了”。 那么,如何鉴定真假互联网金融?许多奇认为,它首先必须有“金融科技”,包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比如e租宝,在案发前已有信息说,深圳警方对e租宝进行调查,e租宝辟谣说是例行检查。其间,网贷之家公布了一个分析数据,在e租宝界面发出借款融资标的之前的30天左右,这些融资公司97%以上更换了法定代表人,同时,大量公司的注册资本从几十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或3000万元。 “的确,如果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e租宝的资金异动信息会传递得非常快,并引起投资者的警觉。但非常奇怪的是,e租宝的负面评价数据在网上发布后,其融资行为并没有终止,客户、投资方也没有采取行动。因为它的投资者都不是通过线上方式获得的,而是通过雇佣人员,通过开设门店等吸收投资者。”上海市检察院一位检察官谈到e租宝案件时说。 互联网金融需要鉴定标准,而这些标准其实也是它的市场准入标准。许多奇分析,除了上述的“金融科技”,还包括它的普惠金融性,通过互联网平台使更多中小企业、个人消费者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许多奇说,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应当考虑有一个投资限额,投资的数额不能给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和损失的限额。比如,法规做相关限制,收入的1/10作为投资者能够投入互联网金融投资的限额。这就能保证在市场经济资本主导的体制中,人不会受到更多的诱惑而进行自害。 现代金融呼唤互动监管 但是,这并不是说,互联网金融企业没有非法吸资的问题。 去年初,全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大约有3000家。“当时我们做了一个调研,预计大约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000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跑路。”许多奇说,“为什么?因为在和评级排名前70名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老总沟通的时候,90%的人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担心自己的资金链会断掉。果真,到年底,仅据网贷之家统计,就有1000多家跑路了。这当中,有的是经营不善,有的就是利用互联网做非法集资平台。”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年1月,该院共受理P2P网络借贷纠纷案件77件,收案逐年上升,2014年收案7件,2015年收案46件,2016年1月份收案24件。 互联网金融案件的频发,折射着监管体制与现代金融不匹配。“监管部门的割据,使得监管的缝隙、漏洞凸显,监管部门和市场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监管部门不知道市场在很短时间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就导致了虚假金融创新的出现和伪互联网金融的泛滥。”许多奇说。 英国的ZOPA是全世界第一家P2P企业,当时的英国金融部门采取怎样的监管方式,兼具风险控制和鼓励创新?据了解,ZOPA在设立时,发起人主动寻求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金融监管部门比如英格兰银行也会不断了解ZOPA具体做什么,并告诉他们可能存在哪些风险。通过这样持续的互动,监管部门就能够知道市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往哪个方向发展,并指导企业如何在规范之内进行发展,然后在互动过程当中形成监管的细则。 “金融监管是个互动的、持续的、动态的与业界交流的过程。如果金融监管层面与市场分离,没有信息沟通互动的渠道,不善于倾听市场的声音,那么,其出台的监管措施要么使得市场一潭死水,要么会乱象丛生。”许多奇说。 需要第三方监督力量加入 互联网时代,金融企业的触角可以无限延伸,这也给违法犯罪者更多的空间,像e租宝一类,他们织就的诈骗网络跨越多个地区,单单靠一地政府或是专业金融监管机构来监管是不够的。 “金融市场监管需要第三方力量。” 许多奇说,“前面所说的网贷之家应该算是第三方力量的一种。它主营互联网金融公司评级排名,通过网络上海量数据的抓取,分析这些公司资金变化,如果这些数据能够为监管者参考,它就能起到很强的预警作用。”但据了解,目前像网贷之家这样的评级机构全国并不多。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涉互联网金融纠纷作了深入的司法统计分析,提出“三重边界综合治理”:经营边界——应尽快出台制定专门性法律,对互联网借贷平台的法律属性、准入门槛、监管主体、责任追究等予以确认,以划定P2P网贷经营边界;信用边界——目前我国征信系统已经逐步建立,但其有效性的提升和发挥需要一个过程,应加强独立审计部门、行业自律规则等的共治作用,并促进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和征信系统的有效衔接;信息边界——确保P2P网贷平台的信誉信息、借款需求的风险信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信息、借贷资金流向信息明晰透明,让市场机制这双“看不见的手”推进行业优胜劣汰。 投资人要弄清责任主体 记者在上海某基层法院采访互联网金融案,受访法官很为难,不愿意透露更多的信息。因为一旦被投资人知道是哪位法官办案,很快就有人找上门来,指责谩骂,甚至恐吓。 “岂止法官,我身边一个朋友也曾经遭遇过类似的事件。”许多奇说,“e租宝出事后,大约是2015年12月29日,朋友去一家电视台做个理财类节目,做了两期,一个是e租宝,一个是关于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我朋友说得比较保守,说e租宝不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是递推的,有明显欺诈行为。1月16日,这个节目播出了,到了晚上,电视台就给我朋友打电话,说节目要取消了,因为有很多人到电视台拉横幅。并且,大量的网络水军将朋友微博攻陷掉了。朋友的电话号码被人肉搜索,那几天,天天接到全国各地的恐吓电话。” “办案中,我们也发现,许多投资者有一种担心,你把它定性为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后,他们的钱要不回来,竟然希望它能骗一天是一天。一些投资者认为,只要你不预警,公司还可以骗下一家,就有下一波投资人接棒,只要我不是最后一棒就好。”上海市检察院一位检察官说。 投资者要理性,要对责任主体有清晰的认识,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在里面的。不要将互联网金融等理财投资作为一种保本付息来看待。这是共享经济,共享利息,也分享风险。来源:人民日报[详情]

百亿级中晋系瞬间坍塌 人民日报:背后全是输家
百亿级中晋系瞬间坍塌 人民日报:背后全是输家

  涉及十多万人次、数百亿元,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被查处 “中晋系”倒了 背后全是输家(感受·关注理财乱象) 《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14日 10 版) 金艳绘 ■ 受害人 “没想到它像泰坦尼克号一样突然沉没” 本报记者郝洪 4月6日,上海警方发布消息称,“中晋系”相关联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4月4日被查处,百亿级“中晋系”瞬间坍塌。据中晋官方网站此前公开数据,2012年7月12日至2015年12月23日,投资人投资总额为295.82亿元,约11.69万人次。 这些人是怎样加入到“中晋合伙人”队伍中的?4月12日下午,在上海市淮海中路一家咖啡馆里,30多岁的沪上白领萧美(化名)向记者回忆了她投资“中晋合伙人”产品的经历。 产品热卖,投资需要领号排队 “我是今年3月4日才签的合同,3个月到期。签合同那天,朋友介绍的业务员早上8点给我领号排队,一直到下午1点多才通知我去签的合同。”萧美回忆说。 萧美是淮海路上一家企业的高级职员。“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跑陆家嘴,也去过中晋公司办公点所在的未来资产大厦、国金中心。”萧美觉得,能租下这样高档写字楼办公的企业应该很有实力。除此之外,中晋的密集广告轰炸也让萧美觉得,这家企业的确财大气粗。“它冠名知名电视节目‘相约星期六’,请明星代言,4月5日那天,打着中晋广告牌的游轮还在黄浦江上开着呢。” 萧美周边也有朋友做中晋投资,收益的确不错。“中晋的盘子很大,底下有上百家公司,它同时做黄金业务,还拥有香港上市公司,他们也声称有巨额备付金。”而中晋的官网上也对外宣称,公司“审计数据每日更新,官网可查,备付金突破20亿,强大的回购基金,多级风控”。 在网上仔细研究了中晋公司资料后,萧美决定投资。尽管知道“中晋合伙人”产品热卖,但签订合同的现场还是让萧美吃了一惊。“上千平方米的业务大厅,满满当当的人,就像医院排队看专家门诊那样,每个投资者周围几乎都有一个业务员。” “业务员和我说,收益是在10%,并不是外界说的高达20%,甚至40%,我觉得还是很靠谱的。”萧美说,“如果是40%,我就不会去买了。” 萧美当场签订了80万元的投资合同。先签一份《中晋合伙人股权投资(基金)申购服务协议》,支付1000多元,参加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投资计划;再签订《合伙企业出资转让协议书》,由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向萧美转让其持有的某“合伙投资公司的股份”;接下来签订《财务服务合同》,约定结算、提现和扣款等事项;还签订了《风险揭示书》《工商变更登记代理合同》。 “我理解,‘中晋合伙人’就是中晋将旗下企业的一部分股权卖给你,你从股权上收益。”萧美说,“现在银行利息那么低,股市也不好,虽然这个收益并不是我所有理财产品中最高的,但想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就签了。” 手写合同,关键信息全都没有 萧美没有将自己的合同带出来,随同她一起来的投资人许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合同。60多岁的许女士退休前是某银行出纳,今年1月8日,她和中晋签了投资100万元购买“中晋合伙人”产品的合同,4月7日——即中晋被查处的第三天,许女士的投资就到期了。 萧美称自己的合同和许女士的一样,但两人受让的“合伙企业”不同,收益标准不同。许女士称,业务员告知她的收益率为8%。 不过,萧美和许女士所说的这些具体收益率并没有写进合同。记者观察到,许女士的5份合同总共5页纸,不仅没有写明收益率、资金投向和赎回本金的时间,连最重要的“合伙企业”名称都不清楚。 而在一系列合同中,最重要的是《合伙企业出资转让协议书》。该协议书显示,转让方(甲方)为“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转让的合伙企业于“2014年9月9日设立,出资总额为人民币10000万元。其中,甲方占98%出资额,甲方愿意将其占合伙企业0.5%的出资额转让给乙方,乙方愿意受让。” 那么,所转让的合伙企业是家什么样的企业呢?合同上,所转让企业一栏盖着红色印章——“上海中晋××投资合伙企业”,“××”处显示空白,由手写填入。萧美回忆自己的合同上,此处填写的是“毓戈”两个字,而许女士的这份合同上填写的两个字非常潦草,萧美、许女士和记者三人一起辨认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字。 而在《工商变更登记代理合同》中,许女士委托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全权代理工商变更事宜,具体事项:合伙人出资份额变更”。为此,许女士必须支付代理费4700元整,“用于向其他47名合伙人工商材料签名确认的交通费、服务费等(合同原文如此)”。但是,事后萧美和许女士并没有查阅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是否完成了代理变更。 心有隐忧,想“做完这期就撤” 萧美告诉记者,签完合同的当晚自己就睡不着了。“我将合同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觉得有问题,合同里没有写明白资金投向的这个企业是干什么的,我根本不了解这个企业。”萧美和周围的朋友说,“大家做完这一期就撤吧。” “我每天都会找时间上网看看我的资金收益情况,一直到4月5日,利息都是不断到账的。至少,在账面上显示如此。而且如果要将利息提出来也是可以的,我身边也有朋友将利息取出来,也有到期兑付的,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然而,4月6日中午,萧美发现自己的账户打不开了。当天下午,警方发布了中晋公司被查处消息。看着网上铺天盖地的消息,萧美觉得“不可能啊,这么大的企业,没想到它像泰坦尼克号一样突然沉没。” “如果是企业经营状况不好,我投资失败了,那是可以接受的。现在,企业突然被指涉嫌非法集资诈骗,我真的一下子接受不了。”萧美说。 很快,萧美参加了一些投资人组成的一个微信群。“现在有很多这样的群,几乎每个群都有500人。我在的这个群里,投资50万到150万的占多数,最多的有2000多万。”萧美说,“我算是心态好的,很多投资人投了自己全部的积蓄。”萧美说。 据中晋官网公开数据,自2012年7月12日至2015年12月23日,中晋投资人中,60岁以上共1.55万人次,占13.29%。而许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投入的100万元是家里的拆迁费,自己银行账户上已经没有存款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许女士说,“这件事只有我和我女儿知道,还没敢告诉我先生。” “现在我们知道中晋是有问题的,但中晋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监管部门为什么没能发现并提前预警。”萧美想不通,“三四年来,这家公司的审计是怎么通过的?” 事情发生后,萧美和她的业务员联系过两次。“第一次他还说公司领导只是配合调查;第二次,他也找不出什么话来搪塞了。据说,业务员自己也投了20万在里面。”萧美说,“现在我们只想尽快知道真相,尽快能有解决方案。” ■ 内部员工 “恐怕再也无法从事金融行业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 杰 如果时间倒退到4月6日上午10点,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某部门副经理施先生(化名)的小康生活是那么美好——3月份拿到了基金协会发的基金从业资格证书,满心欢喜等待晋升;100多万元的理财产品在稳定地“吃”着利息;老婆在家准备养好身体,今年想要个宝宝…… 然而,6日上午10点,这一切突然被“暂停”了,物业封存了他的办公地点——浦东未来资产大厦3楼,公司老板被警方带走,同事也被带走问话;100多万元被冻结,60多个客户通过电话、微信等各种方式追着问他1000万元是否还能拿回来,而他必须一个个回答和安抚。令他最为担心的是,作为部门副经理的自己是不是也会“进去”? 按照我的业务量,算不算诈骗犯同伙? 忐忑了几天,4月9日,施经理接到了中晋公司车队负责人的电话,通知他到上海中山北一路803号“走一趟”——这个地址是他童年最爱听的广播剧《刑警803》的起源地,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所在地。 接到电话时,他心里一紧。 这个电话“命令”他立即前往市公安局并交出自己正在使用的汽车。原来,他进中晋公司近4年,2013年、2014年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员工”,公司奖励了一部MINI Cooper小汽车3年的使用权。 “其实在中晋出事之前,我根本没察觉到公司的异常,但是这一周,网上的小道消息满天飞。我想,如果高管层都被定罪为诈骗罪,按照我的业务量,自己算不算诈骗犯的同伙?如果有问题,逃也是逃不掉的。”施经理左思右想。 施经理给家人发了短信后就将车开往了市公安局。他告诉记者,在登记了身份证、联系方式等信息后,警方没有询问他更多事情,“我如释重负。在我交车之后,我的同事们也陆续去‘803’交车。应该是在走资产清算的环节吧。” 记者了解到,中晋奖励职工使用权的汽车共有20部。而涉嫌非法集资的“炫富”基金经理程某所炫耀的豪车被证实也归中晋所有。“她所在部门服务的是大客户,部门里有3人,每人一部豪车并配有专职司机。”施经理说。 施经理告诉记者,这一周来他度日如年,由于在中晋的投资账户被冻结,身上的现金只剩1100元。4月11日,他将此前购买的中晋在香港借壳上市的三只港股全部抛出,但因为没有香港银行账户,这一部分金额暂时还无法兑现。 “虽然亏了一半,我还是‘走’了。有几个同事还持有,还有几个同事抛不了,换成纸质股票了。当年中晋是赴港‘收壳’,要成为大股东,员工都买了公司的股票,谁知道会有现在的情况发生。”施经理说。 不知道公司资产有多少,最害怕钱全没了 施经理说:“2012年刚进公司时确实比较茫然,因为不是金融类专业毕业,靠公司培训时给出的‘话术模板’来拉客户,起先做业务也是靠家人帮忙。那时公司还是‘中晋财务’,主要做第三方财务监管。我第一年考核指标是240万元,我做了245万,最后6万元是朋友帮我,差点被公司开除。2013年后,考核越来越松。” 据介绍,中晋以前考核业务经理增量,淘汰率很高,后来考核存量了,才有了级别。施经理进中晋公司近4年,从最小的职员开始做,逐步晋升为三级,成为部门副经理。2013年后,中晋按级别管理员工,一至八级由低到高分别为: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分公司副经理、分公司经理、副总裁、总裁。 目前施经理的“存量”有1800万元,公司排名第四十名。“像我这样的老员工基本都不用去开拓业务就能有稳定的客户群体。”他说。 施经理告诉记者,公司从不远的国金中心搬到未来资产大厦不到一个月。“因为国金中心里面类似的金融公司太多,经常会被同行在电梯里抢走客户,所以公司决定搬出来。” “谁会料到这样的一家公司会‘倒’?同事们最害怕的是钱完全没有了,我们不清楚公司的资产有多少,现在一周时间已经过去了。在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我们到现在都没有见到公司的法务人员。而且劳务合同没法解除,我们就无法找到新工作。”施经理沮丧地说。 “尚未解散的中晋资产员工群里,时不时地就会有人‘吐槽’当天的生活。一些还没告诉家人实情的同事,每天都在假装正常上班,然后在外闲逛,还有的在讨论找兼职。我的客户已全部流失,个人的信誉也已扫地,今后恐怕再也无法从事金融行业了。”说起这些,施经理有些迷惘地看着远处。来源:人民日报[详情]

中晋资产涉嫌非法吸存被查 投资者须谨防赌徒心理
中晋资产涉嫌非法吸存被查 投资者须谨防赌徒心理

  从泛亚到如今的快鹿、中晋,百亿级理财平台近来屡屡曝出风险事件,面对混乱市场,监管层也在加强相关整治,而对于真正“买单”的投资者来说,如何提高防范能力则更加重要。 >>事件 百亿理财平台再涉险 对于在陆家嘴上班的刘女士来说,过去的一个星期可谓度日如年。4月6日上海公安局发布消息称,已于4月4日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相关关联公司,这其中就包括刘女士投资了60多万的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刘女士告诉京华时报记者,自己当初是投资了中晋一款名为“中晋合伙人”的约定年化收益率9%的理财产品,刘小姐认为这一收益率其实并不算高,加上中晋又有大量的广告投放,且办公地点在高大上的国金中心,因此便产生了信任。 另一位投资者魏女士告诉京华时报记者,自己原本对中晋是有所怀疑的,但是从2014年底开始投资以来,一直都能够按时获得利息,并且自己的业务员还给了不少返点,因此,魏女士从最开始的10万元投资额增加到了如今的75万元,没想到却遇到了这样的结果。 京华时报记者在一个维权群里看到,中晋投资受害者中,投资额在5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目前都在向警方提供相关信息,等待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截至记者发稿前,中晋的官方网站已经显示不能打开。根据媒体此前消息,中晋官网4月5日发布公告称,截至2016年4月1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2.6亿元人民币。 >>事件 理财平台重金打广告 中晋并不是第一家出现问题的百亿平台,近日,另有一家理财平台快鹿集团也曝出了兑付危机,不过这家公司已经在前不久承诺对兑付危机进行兜底,也算是给了投资者一个安慰。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曝出风险事件的快鹿系和中晋系理财平台,其共同特点都是知名度较高。 上述受害者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身边也有很多人购买了中晋的产品,无外乎是因为中晋在上海还是有较高的知名度的。除了办公地点位置较好之外,中晋还冠名了上海本地收视率最高的一个节目——《相约星期六》,因此获得了不少投资者的信任。反观快鹿请来了当红演员进行代言。 或许是因为看到了风险,近日多地也加强了对金融广告的监管。近日,央视广告部审查科开会重点重申了五点审查要求,其中关于互联网金融广告部分,要求互联网金融广告、集资类金融广告在投放时需要向央视出具银监会的证明文件。上海市政府近日出台的《本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出要强化广告资讯管理。 >>支招 赌徒心理要不得 行业乱象需要规范,在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肖飒看来,中晋公司非法集资事件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敲响了警钟。虽然中晋公司不是互联网金融公司,但是多数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却与中晋公司一样以“线下推广”作为业务发展形式。“线下推广”在获客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但该种形式却极大地削弱了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平台属性,将互金公司推向了涉嫌非法集资的边缘。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告诉记者,互联网金融首先应当遵守已有的法律底线,同时,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行业组织制定行业公约、标准和准则,衍生市场的内生秩序。前不久,由央行条法司牵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等部门共同筹建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国内网贷行业的自律监管正在形成雏形。 监管可以建立规范,而投资者从个人角度,只有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才可以真正有效地抵御骗局。银率网分析师李先瑞告诉京华时报记者,除了抵御高收益的诱惑之外,了解平台的资金流向非常重要。“资金只有真正流向了实体经济,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这种收益才是稳定可靠的。另外还有两种情况,投资风险就非常大了。其一是流向了金融领域,被拿去投资或炒作了某种资产,比如股市、楼市、汇市、期货、贵金属、艺术品等。其二是流向了平台自身或关联公司,最终流向了管理层个人的腰包。这种就是赤裸裸的诈骗了,e租宝、中晋资产是其典型代表。”李先瑞表示。 此外,李先瑞还提醒,千万不要有赌徒心理。“有些骗局,投资者是多少有所觉察甚至是清楚的,但很多人愿意去赌一把。刚开始半信半疑,尝到甜头后便开始加大投入,总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的‘接盘侠’,这种侥幸心理千万要不得。” 京华时报记者马文婷[详情]

中晋系畸高收益骗倒十余万投资者 仍有人期待下家接盘
中晋系畸高收益骗倒十余万投资者 仍有人期待下家接盘

  4月6日,“中晋系”理财平台和资产管理公司被警方查处,相关人员被警方抓获。这一涉及十多万人、300多亿元资金的“理财帝国”就这样轰然倒地,留下一群茫然无措的投资人忧心忡忡,欲哭无泪。 金鹿财行“出事”的余波未平,“中晋系”涉嫌非法集资波澜再起。今年以来,相关监管部门对于不法理财公司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整治正频繁加码,但监管似乎总在事件恶化和爆发之后才姗姗来迟。 对于投资者来说,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判断能力,警惕“高息”、“保本”等夸大宣传,厘清资金投向,避免在“你看中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中你的本金”的骗局中招才是真章。而监管机构也需要对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理财平台进行摸排,主动应对,化解风险。 假装“高大上” 既e租宝之后,中国又一家百亿级的理财平台爆发“风险事件”。记者从上海警方获悉:今年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在上海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等地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在机场当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4月6日下午,当记者来到陆家嘴未来资产大厦——“中晋系”办公所在地时,这里已经集聚了数百名投资者。《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中晋资产公司的大门紧锁,玻璃门上贴出公告“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据一名现场保安介绍,上午10点左右,中晋方面还在进行正常交易,还有不少客户在签单,后来很多警察进入交易大厅,并让客户离场。 一位女性投资者说,前一天她还通过中晋的客户端拿到了利息,认为一切正常。后来听说有朋友选择“利息提款”时资金却迟迟未到账,这才觉得“事情不对劲”。 有知情网友晒出“内幕”称,中晋核心层20人左右本计划包机经香港飞往意大利,参加一名公司高管的婚礼,但行程无法完成,“被堵了回来没能出境”。 更有疑似中晋“美女员工”微信朋友圈晒公司大笔发放现金的照片广为流传。“中晋系”常年冠名赞助上海一知名电视节目,还拉来“九球天后”潘晓婷作为其形象代言人。 经上海警方调查,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份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中晋资产在其宣传网页上声称,“截至2015年12月29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03亿元”,其4月1日最新募集成功的“中晋一期”,共募得资金52.6亿元,资金投向是非上市公司可转债和股权。这些数据暂时还未得到警方的证实。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中晋、金鹿、快鹿,这些倒掉的、披着各种外衣的理财公司,曾经无一例外貌似一个实力雄厚、令人景仰的“高大上”金融机构,通过明星代言、电视节目冠名等广告宣传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警方表示,这种所谓的“金融创新理财平台”近年来层出不穷,运作好的能存活个五六年,运作不好或者创始者本身就是为了骗钱跑路的话,往往一两年之内就会土崩瓦解。 “他们能够吸收这么大量的资金,一是本身利用了社会民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对金融理财产品的不熟悉,用高额的年化利率为诱饵,疯狂吸储。二是奢华的包装与宣传,中晋系在外滩的洋行大楼,陆家嘴的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未来资产大厦等上海地标性商务楼中租用办公场所,以此彰显自身的实力雄厚。”警方称。 更为一致的是,他们对外发行的产品都有着高收益率。比如,“e租宝”推出的多款产品中,预期年化收益率在9%至14.6%之间;而中晋资产目前提供的活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则在7%到9%之间。而同期的余额宝等正规货币基金刚刚够上3%。 以超高收益率为饵 不法理财平台动辄10%、20%以上的活期理财收益,足以打败任何正牌金融机构的投资收益。 以社保基金为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网站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社保基金成立以来的年平均收益率为8.38%。 最新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上为4.9%,一年内的贷款利率则为4.35%。而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面临破4,预期收益率超5%的产品已屈指可数。 “理财公司卖产品还得给销售极高的业绩提成,还有线下各种实体店的成本支出、广告费用等等,这些都是成本。”财经评论员陈宇说,加上支付给投资人10%以上的收益,员工5%-6%的佣金,这些公司实际的成本支出至少在20%甚至30%。这些公司活下去的办法只有不断骗钱。对于老百姓来说,收益上看,这些民间理财公司收益高出正规银行理财产品5个、8个百分点。但风险上,可能血本无归。 资金只有真正地流向实体经济,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这种收益才是稳定可靠的,否则风险将则会急剧放大。 上海某商业银行理财经理丁晖表示,多数民间理财资金的流向一是金融领域,被拿去投资或炒作某种资产,比如股市、楼市、汇市、期货、贵金属、艺术品等。“钱流向金融资产,能否赚钱是不确定的,如果发生了亏损,窟窿大了谁都堵不住,投资人的收益甚至本金就命悬一线了。不正规的贵金属交易平台、参与股市场外配资的P2P平台等都是这种情况。”丁晖说。 另一种情况则是流向了平台自身或关联公司,最终流向了管理层个人的腰包。e租宝、中晋系等便是这种金融诈骗的典型代表。 这些骗局,大部分是利用超高收益吸引投资人,而投资者面对不寻常的高息收益是多少有所觉察甚至是清楚的,但很多人愿意去赌一把,存在侥幸心理。刚开始半信半疑,尝到甜头后便开始加大投入,即使后来发现可疑,也总觉得自己不会成为最后的“接盘侠”,以至于越陷越深。 在中晋位于未来资产大厦的门店内,一位姓蒋的女士说,她4月1日刚刚买了中晋理财产品,“开始想投一百万的,后来想想还是不放心,最后买了30万。现在出事了,我不关心公司是不是有问题,我只想尽快要回我的本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获悉中晋系出事的投资人都还抱有这样的想法:“暂时先不报案,等等看,说不定有别的资产公司来接盘,这样资金还是安全的。我们非常担心,一旦报案了,事情搞大了,资金冻结就无法取出本金了。”甚至有投资人说,“你们媒体不要来抹黑中晋,我信得过它。” 中晋资产去年曾推出了一款年化收益率40%的“永久合伙人产品”,但规定不能赎回本金。按照中晋方面给出的说法,这款“限量限购产品”,两年多即可收回本金,第三年开始就赚钱了。中晋的销售员还告诉投资人,“如果急需用钱,还可以通过中晋的O2O平台去担保贷款”。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魏陆表示,这种发行但不能拿回本金、年收益率高达40%的理财产品,本身就是极不正常的,简直就是一个“庞氏骗局”。 投资者长点心 专业人士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理财资金无论流向了实体经济还是金融领域,认真考察理财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都很重要。投资者要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流动性要求、风险承受能力等来选择投资理财产品。 监管和违规作恶者,是猫捉老鼠的游戏。猫不能一下子把老鼠捉净,投资者被骗,最终买单的还是自己,因此投资者就要多多提高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判断能力了。 “在大多老百姓的理念中,除了股票,其他的投资理财都应该是保本甚至是保息的。这种想法根深蒂固,必须彻底打破才能建立起风险意识,才能少被骗。”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认为,“刚性兑付”想法的存在,一是源于以储蓄为主的投资渠道匮乏时代的经验,二是基于虚幻的“政府隐形担保”期望。时至当今,金融市场的广度和复杂性日益加深,骗子会利用各种监管漏洞欺骗公众,出了问题政府会采取法律形式治理但不会去兜底投资者的损失。 投资者更不能以侥幸心理去“赌”高收益。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期,经济增速下行导致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普遍较低,特别是一些传统的产能过剩行业。借钱投向了实体经济的借款人,能支付的利率不可能长期高于其盈利能力。 陈宇给普通百姓辨别骗子公司支招说,“看财富管理公司是否是骗局,第一看广告,广告越多,基本倒闭越快;第二看办公场所,场地越高档,离骗局越接近;第三看业务员工资,销售人员佣金约高,基本出问题概率越大。” 此外,降准降息政策也使无风险利率下降,致使各类资产收益率不断走低。经济转型不会一蹴而就,顺势而为,投资者也应转变心态,积极接受较低的收益水平。投资者期望超高收益能长期维持,是不现实的。 理财平台的“风头”也在日益收紧。就在中晋系事发前一天,即4月5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了《本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当前非法集资问题日益突出,案件高发多发,要求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控制风险高发行业市场准入。上海市金融办也已加强排查。 记者 朱翃 王原 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详情]

中晋系打着合伙人旗号圈钱 4级员工月收入百万
中晋系打着合伙人旗号圈钱 4级员工月收入百万

  4月7日,百亿中晋系崩盘,中晋资产管理公司外滩中晋总部聚集着投资人。 涉嫌非法集资,“合伙人”模式被疑私募基金“公募化”;中晋销售人员称,员工可通过扣客户利息点数获益 赞助当地知名相亲节目、请名人为公司代言、租用多处豪华办公场所,行事风格颇为高调、管理着上百亿资产的理财平台“中晋系”,在监管层突如其来的调查下“轰然倒塌”。 4月6日,上海市公安局披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查处了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公司,实际控制人徐勤、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等人在4月5日也被抓获。 经过多方采访后发现,仅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中晋系已将合伙企业“开遍”上海各地,控制了百余家合伙企业。在此背后,中晋系利用多层合伙人体系迅速圈钱,员工通过“扣下”客户利息点数获益。有分析称,中晋的运作模式已跨越私募基金的正规范畴。 中晋系突然倒台,其颇为森严的员工管理体系也浮出水面,一些员工同时也是中晋投资者,如今不仅担心收入没着落,更担心如何拿回自己的本金。 1 规模 拥有支付、保险、拍卖等牌照 中晋系囊括了中晋资产、中晋股权投资基金、中晋保险、中晋黄金等数十个金融类公司。自2012年7月起,“中晋系”先后在上海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 拉来“九球天后”潘晓婷、知名相亲节目相约星期六“站台”,租用顶级写字楼,中晋系在短短几年间,先后注册了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 在上海中山东一路,昔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清大楼被挂上“国太控股”的标志,其两个入口分别为“中晋1824博物馆”和“国太控股文化馆”。而在中晋官网和各种推广宣传中,“中晋1824”的字样经常出现。 新京报记者得到的一份“中晋1824博物馆”宣传页上显示,其成立是为了传承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目光远大、秉承信用、严于管理等晋商传统。新京报记者通过查询工商等信息发现,中晋系的控股股东国太控股成立于2013年,其旗下的基金管理公司与合伙企业也基本都在2014年前后成立。 在中晋系的官网中,“打造新金融全牌照品牌”的标语十分显眼,包括支付、保险代理、拍卖典当在内的众多业务许可证也被挂出。中晋系囊括了中晋资产、中晋财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中晋保险、中晋黄金等数十个金融类公司。 记者查询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发现,带有中晋字样的公司也多达50条,且存在关联关系。其中两家为中晋一期与中晋二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股东均为中晋股权投资基金、中晋资产与中晋财务。而剩余的公司皆为中晋有限合伙企业,大部分由中晋股权投资基金与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担任企业法人。 这些合伙企业的经营场所遍及上海各地,包括静安、嘉定、闵行、徐汇、浦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等。根据上海警方公布的信息,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 新京报记者在公开的工商信息中发现,多达40余家中晋合伙企业均命名为“上海中晋XX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仅在中间两字中有区别。而其中的上海中晋及华投资合伙企业成立于4月6日,也就是上海警方公示中晋被查信息的当日。 2 产品 打着“合伙人”旗号公开圈钱? “中晋合伙人”包括一般合伙人、高级合伙人、战略合伙人等五大层级,层级不同利率也不同,利率从10%到40%不等。 看似庞大的“中晋系”背后问题重重。上海警方披露,经查,“中晋系”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备付金突破19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 在新京报记者的调查中,大部分中晋投资者都反映购买了名为“中晋合伙人”的产品。一张被中晋资产内部人士证实过的合同显示,中晋合伙人计划的产品形式为有限合伙制(基金),产品管理人与普通合伙人均为中晋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为中晋资产,中晋一期与中晋二期股权投资基金均为流动性基金。 在中晋推崇的“合伙”商业模式中,合伙人等级也因认购金额等方面的差异有着严格的区分。根据此前中晋的公开宣传,“中晋合伙人”包括一般合伙人、高级合伙人、明星合伙人、超级合伙人、战略合伙人等五大层级。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合伙人层级不同,利率也不同,“中晋合伙人”的利率从10%到40%不等。 一位长期观察互联网金融的律师告诉新京报记者,他的朋友投资了200万元,成为“中晋合伙人”,合同上约定收益率为28%,而媒体报道中提到,“中晋合伙人”曾力推永久合伙人产品,承诺收益率达40%,限量限购,且规定不得赎回本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晋的这种产品模式,已经远超P2P的范畴。据中晋资产的一位销售员介绍,她自己平时主要通过软件发广告,有投资者愿意的话就带过来看公司地点和合同。 有业内人士分析,中晋主打产品“中晋合伙人”,是先吸收公众资金,再寻找投资项目;已向监管备案了“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但却又通过互联网公开募资和宣传。也就是说,中晋的核心运作模式是私募基金的“公募化”。 一位曾经给中晋资产做过尽职调查的金融业内人士表示,中晋资产在3个方面可能违规,首先是起点,私募业务规定投资起点是100万元,而实际上5万元、10万元都可以投资。另外,资金投向的公司可能是虚构的,很多公司成立半年、一年,不排除员工注册的可能。而如果虚构交易对手,那么自融就成为可能。 3 销售 “4级员工说自己月收入百万” 中晋员工级别与客户资金保有量挂钩,1级员工底薪3500元,往上每级增加3500元。业务员没有业绩提成,但可以通过扣客户的利息点数获益。 多位中晋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中晋的业务员体系也颇为严密,员工级别与客户资金保有量挂钩,并能直接影响收入。 据中晋的基层销售人员李丽(化名)介绍,按照每月客户资金保有量的金额,中晋内部的工作人员会分为不同等级。“100万以下为0级,100万为1级,300万为2级,500万为3级”,据其透露,整个公司的层级还不止于此,一般3级为团队经理,上面还有4级的部门经理和5级的大老板。另外一位曾在中晋工作的投资者张萌(化名)表示,“保有量越多,等级越高”。 新京报记者从李丽处了解到,一般4级以下的层级会经常见面,而5级开始就很少露面。“3级的团队经理下面可以有5位2级的业务员,2级又可以带5个1级的业务员”。与等级直接相关的是底薪,据了解,1级员工底薪3500元,往上每级增加3500元。 李丽向记者表示,业务员并没有所谓的业绩提成,但可以通过扣客户的利息点数获益。“合伙人的利息会先返到业务员的账户,然后业务员再从自己的系统里返给客户”,李丽称,有的业务员会因为承担风险而回避,但有的会扣客户很多点。 因为合同中本身没有详细说明具体利息是多少,李丽表示,只要业务员之前和投资人沟通好利息便可。而有的中晋内部员工透露,曾有部门的4级员工在会上表示,自己月收入达到百万。 另外,令李丽不解的是,每个部门还会有一个“政治辅导员”。“刚开始进公司的时候,觉得这个很扯,为什么要有‘政治辅导员’”。据其透露,当员工觉得公司“不安全”的时候,“政治辅导员”就会找谈话。 另外,中晋对销售人员的业绩也有很严的要求。张萌表示,如果业务员有一个月没业绩可能会被辞。李丽称,还会面临“政治辅导员”的压力,比如被上课、提醒等。 4 投资者 投资者关心能否拿回本金 对中晋的投资者而言,目前最关心的是能否拿回本金。一些中晋内部人员也购买了中晋的产品。律师称,投资者能否拿回本金要看此案的定性。 “你想要人家的利息,人家想要你的本金”,这句在中晋投资者维权微信群中广为流传的话恐一语成谶。对中晋的投资者而言,目前最关心的是,能否拿回本金。而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一些中晋内部人员也因购买相关产品陷入同样的困境。 有中晋内部员工向时代周报表示,“对于赔付问题,目前公司没有钱可以赔付”。有投资者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一些高级业务员存在购买豪车、房产的现象,这部分资金究竟如何处理也值得关注。 一位上海投资者告诉新京报记者,据他目前从公安办案人员处获得的信息,中晋资产的案子倾向于是非法集资,但“无论怎样,即使能够拿回本金,短期内也不可能”,这位投资者表示。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投资者能否拿回本金要看此案的定性,要分一般的违约还是刑事犯罪。如果涉及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且资金链断掉、所有资产都不够支付投资人投资款,这个前提下,只能根据被追回的赃款按比例偿还。“一旦由公安作为赃款来处理,按照现在的司法流程,公安不予处理,应移送给检察院,检察院起诉到法院,赃款随案移送。如果法院也认定非法集资,那么要根据判决书认定的被害人由法院来处理。” 走完整个司法程序要多久?周巍表示,这个案子时间不会短,涉及人员多,关联公司众多、涉及资金量大,需要司法审判,有大量投资人信息要梳理,对被害人取证就要很久。“估计本案今年做不完。”周巍说。 按最高法等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的资金属于违法所得。以吸收的资金向集资参与人支付的利息、分红等回报,以及向帮助吸收资金人员支付的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应当依法追缴。集资参与人本金尚未归还的,所支付的回报可予折抵本金。 ■ 追问 名人为问题公司代言须担责? 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不少投资者表示,有名人代言、在知名媒体平台做广告,确实会增加对这个平台的信任感。然而,在中晋、e租宝事件爆发后,一些投资者顿时懵了,名人和广告平台是否应该为此担责?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告诉新京报记者,根据广告法,名人代言产品时,只有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这是虚假广告的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他已经进行过了解,并且所掌握的信息,并不足以证明这个产品是虚假的,或者这家公司的信誉是有问题的,那他就不用承担责任。而如果他没有进行过任何了解,或者明知有问题还是进行代言的,那他就没有尽到审慎的义务,存在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法律风险。”游云庭说。 游云庭表示,对于播出广告的平台而言也是如此,他们有义务对广告进行审核,这种审核义务要高于名人代言的审核义务,因为他们是更专业的机构。但如果涉事的公司证照齐全,并且广告中并没有夸大其词,那么他们就不应该承担责任。否则,如果因为审核不严,很多应当发现的环节都没有发现问题,或者就是和涉案的公司串谋,那此时他们也有承担责任的风险。 与此同时,不少平台对互联网金融广告投放态度已经开始趋向谨慎。一家大型媒体内部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证实,虽然未正式发文,但广告中心确实规定互联网金融要做公告,必须有银监会出具的证明。[详情]

中晋投资人微信群更名为“相信明天”
中晋投资人微信群更名为“相信明天”

  “中晋合伙人”微信群已更名为“相信明天” 文章导读: 继泛亚、e租宝等案件之后,又一家百亿级理财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 中晋系办公所在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未来资产大厦。《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摄 4月6日下午两点半,中晋所在的未来资产大厦聚集了数百名投资者。《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摄 中晋交易大厅大门紧锁,投资人在看物业公司贴出的公告。公告中称“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落款为仲量联行未来资产大厦物业管理中心。《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摄 一位投资人向本刊记者展示其手机中4月6日早上收到的中晋理财产品的利息。《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摄 中晋出事后,投资者自发组建了“中晋合伙人”微信群,不过目前该群已更名为“相信明天”。《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摄 继泛亚、e租宝等案件之后,又一家百亿级理财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 4月6日15时许,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名为《上海公安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的公告。公告中称,2016年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在本市浦东、黄浦、静安等地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中晋员工:公司此前没任何异常,当天上班才发现警察来了 4月6日的夜晚,对数万名中晋投资者而言注定是不眠之夜。由其中400多位投资者及业务经理自发组成的“中晋合伙人”微信群,从4月6日下午2点多建群开始,到4月7日凌晨2点半记者截稿时,一直响个不停。建群时就在现场的《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也加入了该群。 “一切都像是梦一样……明天会好的……暂时先别报警……再等等消息……”这一夜,“中晋合伙人”群内的投资者们相互鼓励大家面对现实。 现实是——中晋资产遭查,数万名投资人、超过50亿元资金受波及。根据“中晋合伙人”群内投资者之间的对话,他们最多的人投资了300万元,最少的也有15万元。 在上海市公安局4月6日下午正式发布公告之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已获知中晋“出事”。4月6日中午,记者在“中晋系”办公所在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未来资产大厦看到,这里已经聚集了数百名投资者。据中晋员工反映,早上9点—10点时交易还正常,现场还有许多客户签单,后来有很多警察进入交易大厅,并让客户离场。多名投资者说,“来了几个警察,让我们出去,随后物业就将用于交易的电脑搬走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现场看到,中晋大门紧锁,并未上封条,玻璃门上贴出公告“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落款为仲量联行未来资产大厦物业管理中心。 现场有投资者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4月6日早上通过客户端还取到了利息,一切正常;还有投资者反映,当天在客户端可以选择“提款”,但是资金迟迟未到账。 一位蒋女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自己4月1日刚刚买了中晋理财产品,“本来想买100万元的,当时觉得有风险,还好最后买了30万元。我不关心公司是不是有问题,我只想要回我的本金。” 记者注意到,有数位中晋工作人员在现场用“自己也参与投资”的例子来安抚投资者情绪。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直属三部客户十七部的毛经理表示:“我自己也投了200万元,本来明天到期准备付婚房首付。4月5日晚上我们高管还在一起喝酒至凌晨3点,根本没有异常。直属三部的总经理苏浩(音)目前被警方带去问话,我在外面安抚他的客户。我曾经也是中晋一期的法人代表,承认中晋收购香港公司当中肯定是有违规,目前只能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公司兑付资金肯定是够的。” 一位蒋姓业务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自己也买了近百万的中晋理财产品,“公司有2000多名员工,包括前台面签人员都必须是全日制本科毕业,新客户签单要20分钟,经常要加班到凌晨2点。此前公司没有任何异常,上月工资正常发放。今天早上来上班打卡时才发现警察来了。” 投资人:担心报案后无法取出本金 律师:肯定要返还投资者损失的,别恐慌 4月7日下午4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登陆中晋官网,发现已经无法打开,投资者客户端也已显示“NOT FOUND”。4月6日刚刚“组建”的“中晋合伙人”微信群也更名为“相信明天”,500名投资者和业务经理们还在讨论着如何拿回本金。 在网站关闭之前最后一则公告发布于4月5日,公告称,截至2016年4月1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2.6亿元。通过合伙制股权基金模式,中晋一期以非公开的方式向具有风险识别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募集,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转债,之后通过被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实现在二级市场退出,为投资人实现投资目的。 公告中还称,目前,中晋一期已通过217个合伙制基金向11608名投资人发起募集,每个合伙基金按48人限额募集,目前超员1192人。根据合规需要,在未完成新的合伙基金设立前,自2016年4月6日起暂停受理新客户。将安排律师事务所对中晋一期进行合规复查,并聘请第三方独立会计师事务所对中晋一期进行跟踪审计,并及时在中晋网对外公告结果。 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4月6日发布的公告中指出,经查,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本市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如遇上述情况,请携带相关材料赴居住地公安分局经侦部门报案。 记者注意到,在“中晋合伙人”微信群的讨论中,多数投资人表示“暂时不报案,等几天再说,怕报案后资金冻结无法取出本金”。一位已经投资中晋一年的董阿姨表示:“在今天之前,我的利息都是准时到账,我报案报什么呢?”有客户经理明确表示:“明天照常上班。”还有人说:“客户恐慌报案,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定性为非法集资。非法集资的结果就是本金上交国家。想办法大家一起维权。” 对此,上海百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章琦律师告诉记者:“没有这个说法,公安肯定已经冻结相关公司账户和资产了,将来肯定要返还投资者损失的,不会上交国家,感觉现在老百姓有点恐慌了。” 上海峰京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张严锋则表示:“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大,尤其是对相关的违法、违规企业的查处力度会不断加强。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结合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特点,近期也发布了很多措施。中晋公司违法经营被依法查处,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相关互联网金融企业一贯政策,支持创新,支持合法经营;同时对违法、违规企业绝不姑息。” 上海发文清查非法集资 据了解,“中晋系”曾经冠名上海知名相亲类节目《相约星期六》,并邀请名人代言,这也是使其得到投资者信赖的原因之一。未来资产大厦整个三楼均为该公司的办公区,一楼还有办公房,办公面积超过2000平米。 就在事件发生前一天(4月5日),上海市政府发布《本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当前,非法集资问题日益突出,案件高发多发,对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威胁。为此,《意见》提出,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严格风险高发行业市场准入。工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非法集资风险高发行业的登记管理,严格把握准入标准,重点关注企业股东背景、信用状况、经营团队、运营方案、风控措施等,做好风险评估。各区(县)政府要密切关注投资理财、网络借贷等风险高发重点领域,辖区主要商务楼宇、科技园区、招商中心等要明确“谁引进、谁负责”的招商原则,落实源头防控。 据悉,目前上海市金融办已经加强对商务楼内进驻金融公司的排查,如有发现大面积、高租金租赁商务楼,并有大量中老年人流往来的情况,就会通知商务楼对非法集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 中晋是谁? 旗下上市公司股价已跌至1分5厘 工商资料显示,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晋资产”)成立于2013年2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郭亮。 上海公安局官方披露,自2012年7月起,“中晋系”公司先后在本市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 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消息,中晋资产由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太控股”)全资持有。除了中晋资产,国太控股旗下金融企业还包括: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等。 国太控股官网称,公司组建于2013年,目前控股上市公司3家,非上市公司120家,集团共设有七大事业部,分别投资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金融、批发零售、商业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 控股的三家上市公司均在香港上市,分别为:中国趋势控股有限公司(08171.HK)、华耐控股有限公司(01020.HK)、中国创新投资有限公司(01217.HK)。截至4月6日收盘,中国趋势下跌21.7% 至0.018港元(折合人民币仅1分5厘),华耐控股下跌14.49% 至0.29港元(折合人民币仅0.242元),中国创新投资下跌26.32% 至0.06港元(折合人民币不到5分钱)。[详情]

中晋系危局:知情人士称融来的钱很多都已洗出去
中晋系危局:知情人士称融来的钱很多都已洗出去

  中晋非法集资引爆 上海私募将迎监管风暴 时代周报记者 胡秋实 发自上海 快鹿系的兑付风波尚未平息,上海再次迎来平台兑付危机。 4月6日,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称,中晋系相关联公司涉嫌非法集资诈骗而被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成员也在4月5日全部抓获。据了解,中晋系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以私募股权投资产出高收益率吸引投资者。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 值得一提的是,“中晋系”虽然被曝涉嫌非法集资诈骗,但直到被抓当日,该公司的相关产品的兑付从未出现过困难。有投资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100多家子公司都在漕河泾的那幢国太单位,我现在只查了40多家,很多公司都一个地址”。 截至目前,上海公安机关并未公开最新进展;而有中晋内部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赔付问题,目前公司没有钱可以赔付,”另外有知情人士透露,“融资来的钱很多都已经洗出去了”。 面对一连串的兑付风波,易通贷总经理康文发文表示,“泛亚是贵金属交易所,快鹿系是众筹拍电影,中晋是做股权基金,事实上都不是P2P企业,P2P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非法集资的背锅侠”。 事实上,针对私募机构非法集资行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此前透露,《私募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将在本月发布。重点会在于非法集资的认定和禁止私募拆分的问题上。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私募管理办法的出台,以及近期有关部门的严打措施,预计调查风暴即将来临。上周,上海已全部暂停投资类公司注册。 中晋投资被查封 根据上海公安局的公告,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在本市浦东、黄浦、静安等地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公开资料显示,国太控股成立于2013年5月9日,注册资本19.5亿元,法定代表人陈佳菁,对外投资子公司多达90家。国太控股官网称,公司组建于2013年,目前已是多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一百多家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集团下设有七大事业部,投资领域涉及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金融、批发零售、商业服务、信息技术等。工商变更显示,徐勤为该公司发起人股东。而“中晋系”的投资公司背后股东均为国太控股。 中晋系所推出的私募股权投资产品,投资标的均为中晋及国太控股自身注册并控制的企业,涉嫌自融。有投资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后来我仔细查了一下,很多公司的注册地址几乎一样”。然而,多位投资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晋系的产品近年来未出现过兑付问题,这一次被查封感到非常突兀”。 港股股价暴跌,中晋系投资亏损 中晋系企业早在2015年开始登陆港股;据国太控股官网介绍,该公司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连续介入了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分别是华耐控股(01020 HK)、中国创新投资(01217 HK)和中国趋势(08171 HK)。然而,中晋系的被查封也引发其港股上市企业的股价暴跌。4月6日当天,华耐控股大跌14.19%,中国创新投资大跌26.32%,中国趋势下跌21.74%。 港交所资料显示,国太控股拥有华耐控股8.56%股权,曾是华耐控股的第一大股东。此外,公开资料显示,国太控股分别持有中国创新投资、中国趋势27.68%和17.825%的股权。不过有消息称,今年2月,国太控股清仓了中国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 2015年12月28日,国太控股以0.07港元/股的价格买入中国创新投资17亿股,耗资1.19亿港元,持股比例为19.97%。2016年2月1日,再增持6.6272亿股,每股价格为0.067港元,总计金额4440.22万港元。截至目前,国太控股持有中国创新投资总计23.6272亿股,持股比例为27.75%。截至4月11日,中国创新投资股价为0.053港元/股左右。以当初的买入成本来计算,国太控股已亏损约3500万港元。 2015年12月28日,国太控股也同时入股了中国趋势,以0.07港元/股买入中国趋势12亿股,持股比例为17.82%。2016年2月1日,国太控股减持中国趋势,全部卖出,卖出价格相较买入价格折让47.14%。这意味着国太控股在这笔投资上亏损了4440万港元。 华耐控股公告称,国太控股此前共购入3亿股股份,相当于总股本的11.68%。 私募调查风暴将至 此前,公众视野一直将此前发生兑付危机的庞氏骗局,如泛亚、E租宝等机构认定为P2P企业。事实上,这些爆发兑付危机的企业实质上是非法的私募集资。 据介绍,两年来,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迅猛,问题和风险也不断凸显。在协会已经登记的近2.6万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中,有管理规模的仅有8414家,占比32.4%。2015年5月协会建立投诉登记制度以来,针对私募基金投诉事件有495件,占比高达85%。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众多爆发兑付危机的企业多涉嫌私募拆分,并且私募产品也并未登记备案,投资者认定也并不合规。根据《募集办法》,合格投资者是指,近三年年收入大于50万元,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的投资者。合格投资者身份确认后,单人购买私募基金的金额最低为100万元,不允许非法拆分转让。 早在2015年12月,针对市场上的私募非法集资行为,中基协出台《私募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开始公开征求意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透露,《私募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将在4月发布。洪磊还提到,《募集办法》主要对募集机构资质、风险责任界定和合格投资者标准等进行明确细化。对于“谁能募集”,洪磊表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需在协会登记产品备案的才有资格,否则有非法集资嫌疑。 据了解,公开征求意见4个月之久,其中最重头的在于“未登记备案视为非法集资”。业内有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刚刚爆出中晋资产被查事件的背景下,募集新规的实施无疑会在短期内快速规范私募基金非法集资、违规募集等乱象,同时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也将面临大规模洗牌。[详情]

中晋系诈骗案涉金300亿 敲响互联网金融监管警钟
中晋系诈骗案涉金300亿 敲响互联网金融监管警钟

  据报道,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近日对“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成员也被全部抓获。“中晋系”被查,原因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据悉,其投资总规模逾30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网民认为,对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的监管仍然十分滞后,一些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旗号的理财公司,玩的仍是庞氏骗局旧法子。面对骗局叠出,监管体系自身必须不断优化。 互联网金融监管依然滞后 “目前对这些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的监管,仍然非常滞后。”网民“魏英杰”说,此前有报道披露,E租宝95%以上的项目都是假的,而“中晋系”非法吸储、集资的方式如出一辙,也是利用虚假业务、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 据报道,上海警方发布的公告称,“中晋系”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一些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旗号的理财公司,走的是自设资金池拆下补上老路的‘伪P2P’,玩的仍是庞氏骗局旧法子。”网民“边际”表示,P2P诞生的最初目的,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填补借贷信息的不对称,满足中小资金融通需要,是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之一。之所以在国内火速发展后变了味,与国内的风控及法律监管未能及时跟上有直接关系。P2P在国内自诞生至今,始终未能完全摆脱“三无”——无门槛、无规则、无监管的困境。 打击诈骗须扎紧制度笼子 有网民指出,面对猖獗的非法吸储、集资活动,监管体系自身必须不断优化。 “可以说,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各方需要有一揽子措施,用综合‘药方’加以防范和化解。”网民“赵洋”称,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完善民间融资制度,合理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发展。 网民“蒋光祥”建议,一要堵漏。建立健全一行三会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统一这类公司的准入门槛与设立条件、指标、罚则等指标。日常加强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跟踪产品兑付,并建立黑白名单,定期警示或公示。二要规范。这里主要是指对于“基金”二字的规范,是否可以和“信托”一样,不允许不受监管的任何公司在产品中使用“基金”二字,有使用的必有备案,有备案即有监管。 此外,有网民指出,个人投资者应对那些打着高回报幌子的网贷、理财活动保持高度警惕,谨慎投资。 (记者 张小洁 整理)[详情]

易宪容:不能任由中晋们伤害金融市场信用
易宪容:不能任由中晋们伤害金融市场信用

  易宪容:不能任由“中晋们”再来伤害金融市场的信用 ◎易宪容 从此前被曝光的e租宝,再到最近的“中晋系”,一家又一家所谓的资产管理公司,能够以庞氏骗局诈骗到数以百亿计的资金,这对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来说,都是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否则还会有更多类似“中晋资产管理”的公司出现,还会让更多民众再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集资规模超过300亿元的上海理财产品平台“中晋资产管理”,因多个办公场所被查封、超过20名高级管理层被带走调查,事件一发生立即惊动了整个上海的私募基金及理财产品业,造成投资者新一轮的恐慌。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晋系投资总额在2月10日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投资者人数超过13万人,60岁以上的投资者超过2万人,是继去年e租宝之后最大的非法集资案。 上海市公安部门证实,接到群众举报,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中晋一期投资基金等中晋系公司,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官方指出,中晋系注册50多间子公司,控制100多家合伙企业,租用高级写字楼聘请大量销售员,通过网上宣传、网下推广,以虚假资料骗取投资者,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8%),向公众非法吸收资金。而公司的管理层用这些非法集资的钱或进行个人挥霍消费,或悄悄地进入香港仙股公司,操纵这些公司股价。 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民众对中晋资产管理产生质疑,认为这家公司的理财产品带有庞氏骗局的特征。从这家公司招聘的情况来看,受聘者只要是在35岁以下、有资源就可以入职,对理财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些基本素质则几乎不做考核。而所谓的资源就是指能够说服亲戚朋友投资,拉进的投资者越多,其入职后的级别越高。 为了求得业绩,该公司职员的销售手法无奇不有。据报道,有部分理财产品销售员甚至借电召服务结交陌生人,并通过社交网络发布淫秽照片来吸引客户。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及入职者,中晋资产管理花大价钱赞助马队、帆船比赛及电视节目,由于薪金水平较高及员工不断发展下线,使得不少年轻人涌向该公司入职。有报道称,个别求职者甚至使用假学位也能成功入职。中晋投资管理旗下的子公司法人绝大部分是年轻貌美的女性,公司意图也昭然若揭。 从中晋资产管理的运行模式、手法、意图等来看,与e租宝等公司没有多少差别,都是以投资理财为幌子,以高回报为诱饵,不断地以后来者的投资本金作为前一段投资的回报收益,来表明其宣传的投资收益是真实的,但实际上把投资者的钱不断地占为己有。不同的是,中晋还把部分集资来的钱转移到港股市场操作一些小的上市公司,希望以此来大获其利。 现在的问题是,为何如此简单的诈骗融资方式能够以百亿规模盛行几年,还能在各大众媒体招摇过市?仅仅是监管不足吗?实际上,对于当前的中国金融市场来看,问题比这要严重得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过度使用现有的金融体系或金融市场成了当前中国社会最为流行的一种时尚。无论是地方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 二是面临市场风险,投资者不知道规避蜂拥而入。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投资者往往都有一个幻觉,认为自己在哪里的投资都会由政府机构担保,如果投资有问题就会由政府出面兜底。所以对他们来说,风险再高也没关系,就看收益率大小,收益率才是是否投资的最大考量。在这样的幻觉下,这些公司要欺骗投资者基本上都可轻易得手。 三是当前中国社会过度重视以“利”来衡量每一个行为,利的大小成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够获利,法制及信用就可以被一些人抛在脑后。否则无论是公司的管理层,还是一般员工,他们何以这样胆大妄为?又能如此轻易地挥霍财富?但是在市场体制更健全的国家,这类事情会得到相对更有效的治理。 总之,如此规模巨大的金融诈骗案一件又一件地发生,不仅让许多投资者受到严重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让中国金融市场信用扫地。如果社会及监管部门不对此深刻检讨和反思,找到原因所在,这样的案件恐怕还会继续发生。 (作者为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详情]

蒋光祥:将中晋骗局归结于投资者贪婪显失公平
蒋光祥:将中晋骗局归结于投资者贪婪显失公平

  蒋光祥:将中晋骗局归结于投资者贪婪显失公平 投资类公司今年继续“雷声阵阵”。 继年初的金鹿财行、当天财富爆发兑付危机之后,又一家百亿规模级别的公司——中晋资产已于日前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根据公安机关的公开信息披露,现已掌握其直接犯罪证据,中晋上海所有的营业部都遭查封,20余名核心骨干成员已被控制。 应当说,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金融从业者,从一年多前听到其动辄20%~ 40%的收益率、投资仅5万元起还保本保息、甚至随时申赎的离谱广告开始,就一直在等这个消息。但与每次伴随这类风险一起出现的“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的声音不一样,笔者认为,如果仅归结于客户自身贪婪或傻,显失公平。 要求从未接触过银行以外的任何金融机构、知识构成中缺失经济学板块的客户,能够一眼看出其不合理之处,未免过于苛刻。投资者犯的错就和我们大多数人在面对电器短路时一筹莫展一样正常。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事件中的涉事公司似乎非常善于躲避一行三会多年来的监管,也喜好打地方政府金融部门的擦边球,用保理、租赁、小贷等相对容易获得的类金融牌照,用极少部分的“真”来掩盖绝大部分的“假”,从而包装出眼花缭乱的衍生品,直至最后一发而不可收,加速庞氏骗局的终途。 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变化,即这次中晋系是在出现兑付问题之前就已被公安机关控制,这也从侧面说明我们的公安机关在打击这类犯罪方面已经有了经验,风险防范开始前置。 我们也发现,从中央到地方,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政策正在密集出台。在上海市政府4月5日发布《本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后,即日起投资类公司全部暂停办理,已注册完成的该类型公司部分地区需要面谈。据悉深圳等地也正在跟进。上述《意见》中明确“谁引进、谁负责”的招商原则,可谓捏到了源头防控的七寸,动了真格。 应当说,以当前民众的理财知识储备与理财特点喜好,动真格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的客户都能接二连三地上当,其他二、三、四线城市的客户处境更是可想而知。特别是很多中老年客户受骗后,晚年幸福毁于一旦,给社会平添不安定因素。 基于中晋系肯定不是此类问题投资公司中的最后一个,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堵漏。建立健全一行三会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统一这类公司的准入门槛与设立条件、指标、罚则等指标。日常加强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跟踪产品兑付,并建立黑白名单,定期警示或公示。 二是规范。这里主要是指对于“基金”二字的规范,是否可以和“信托”一样,不允许不受监管的任何公司在产品中使用“基金”二字,有使用的必有备案,有备案即有监管。 三是投资者教育的普及。事后指责维权的中老年客户,不如事先有人站出来做投资者教育。投资者教育有如足球少年队、青年队所做的基础工作,社会理财认知能力大面积提升,上当才不会那么容易。不要低估中老年群体的学习能力,他们正因为接触不到正规的金融知识,才会被伪金融机构骗子所利用。在一个无序、骗局多发的市场,其实特别适合认真的人与公司,去做投资者教育这种认真的事情。非但积德积善,也极易赢得客户信任,从而最终赢得市场份额。 (作者为公募基金从业人士)[详情]

绕道港股融资失败 中晋资产“崩塌”始末
绕道港股融资失败 中晋资产“崩塌”始末

  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风起于青萍之末! 当快鹿集团百亿融资兑付事件尚未平息之际,上海另外一家名为中晋资产管理公司的私募机构(以下简称“中晋资产”)于4月6日在毫无征兆的情形下被曝出涉嫌非法融资,高达340亿资金链一夜之间“崩塌”。上海警方于当日对因涉嫌非法吸储和集资诈骗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进行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则在4月5日出境时被公安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组织核心成员也被全部抓获。 4月6日,《华夏时报》记者找到中晋资产在上海的多家分支机构,其在黄浦区中山路二路的分公司已经遭查封,整箱整箱的公司资料正被警方搬运上车,公司外门上也被贴上“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告示。 “中晋资金链告急已有至少数月,今年以来有明显加大成本以稳住甚至增加融资量的迹象,其表面发行的产品投资利率虽然不高,最高也就10%左右,但中晋资产通过给客户经理奖励、客户经理再返给投资人,实际使部分参与短期冲量的投资人资金年化收益率已破20%;另外为了周转过难关,徐勤的整体策略是港股借壳,通过贯通资本市场来使流动性顺畅,瞄上的标的是中国创新投资(01217.HK)、中国趋势(08171.HK)等。无奈此前投资的金额也被深套,这两只股票均沦为仙股,回天无力。”4月7日,中晋资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自融的“庞氏骗局” 记者调查了解到,尽管不是P2P,但是中晋资产通过注册或控制的上下游上百家各类子公司,从事的自融游戏则是比P2P资金链断裂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庞氏骗局”。旗下分支机构租用遍布上海的黄浦、静安、陆家嘴高档写字楼物业,成为骗取投资资金的门面。光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投资中晋项目的就有2万人。 “中晋资产的运作模式并非P2P平台,而是披着有限合伙股权投资外衣的自我融资行为。它的产品隶属于国太集团,而国太集团又是中晋资产的控股公司,中晋发行的产品全部投向国太旗下的相关产业做融资。这是非常明显的自融。”4月7日,上海一家私募机构合伙人梁冰(化名)受访时告诉记者。 中晋资产以及国太集团的公开资料显示,这两家公司成立于2013年,而自成立以来,中晋对外投资者实行的合伙人机制并没有出现过违约。 梁冰介绍称,一般庞氏骗局维持运作的秘诀就是通过不断做大资金规模来支持资金链。另据中晋资产一位已经离职的销售人员对本报记者称,公司近几个月来为了稳住甚至增加融资量,加大了业务员的奖惩力度。另外,中晋资产将登记在公司名下的数辆不同颜色的法拉利作为先锋销售经理的奖励,销售业绩靠前者可获得法拉利使用权。此外,中晋资产还实施了严格的满编奖,鼓励销售团队进行人员招聘。给予销售经理更多绩效奖励的同时,也会开除业绩不达标的销售经理。而上述销售人员就是因为业绩不达标而被开除的。 而中晋资产到底以合伙人计划发售了多少产品,目前仍未可知。其官网称,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但平台现有存量并不清楚。 4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上海黄浦区公安分局,发现已经聚集众多投资者进行备案登记,接待室受理窗口贴着中晋理财案件受理的具体要求。一位投资人向本报记者出示的合同显示,中晋一款基金产品是以合伙人(LP)股份转让的形式受让给投资人。也有多位投资人手上并没有合同,称合同放在业务员那边,现在拿不出来了。 警方回应中晋投资人称,目前正在依法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责任,现在投资者先登记相关债权信息。待审计之后,再确定分配方案。至于是否能够收回本息,目前尚无法确定,时间至少半年以上。 控股港股失败 值得关注的是,中晋资产发行的产品的资金被控股股东国太集团部分用于投资香港上市公司。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国太集团连续介入了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华耐控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 “中晋资产高管应该是已经知道资金链告急,所以想到港股市场上去玩一把赚快钱,用来填补其资金缺口,但是它投资的三家公司都是香港仙股,在出事之后,股价更是大跌,加剧了其资金链崩塌。”4月8日,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 中国创新投资在2015年12月2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主要股东Harvest Rise Investments Limited以0.07港元/股的价格出售17亿股,占总股本的19.97%。这一价格较中国创新投资停牌前收市价0.068港元溢价2.9%。国太集团是通过海通国太1号定向管理计划(以下简称海通国太)购入了上市公司股份;2016年2月1日,中国创新投资再次公告称,海通国太以0.067港元/股的价格,购入上市公司6.63亿股。增持后,海通国太持有中国创新投资23.63亿股,占后者总股本的27.75%。 在国太集团首次买入中国创新投资的同一天,也以0.07港元/股买入12亿股中国趋势,持股比例为17.82%。2016年2月1日,国太集团再次买入华耐控股,成为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的11.68%。 此后中晋资产和国太集团甚至设计了退出线路。在2016年2月29日,国太集团分别与中国趋势、中国创新投资签订有关优惠条件的优先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国太控股将以资产净值为作价的优惠条件,向两家上市公司出售约21.04亿人民币股权资产。上市公司将以现金、股票或可换股债券的方式实现支付。 而截至4月7日收盘,中国创新投资0.051港元/股,三天内暴跌50%;中国趋势的股价则已经跌至0.019港元/股;华耐股份的股价也只有0.295港元/股,在4月5日暴跌超过14%。 “在三个月时间里,国太集团的三笔港股投资大幅亏损,假设中晋资产被清盘,这三笔港股投资可用于赔付,也只是杯水车薪。另外中晋资产所有的十多辆豪车作为资产拍卖,但是又能填补多少窟窿?”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详情]

中晋系骗局摆明出老千:鼓吹40%收益 但不还本金
中晋系骗局摆明出老千:鼓吹40%收益 但不还本金

   “中晋合伙人”在产品设计上期限极短,甚至短至2~3个月,承诺收益率水平差距较大,大致在8%~16%,但加上高额的返利实际收益可达20%以上。最离谱的一款永久合伙人产品承诺40%的年化利率,但不得赎回本金。 ◎每经记者 涂颖浩 近日,“中晋系”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案浮出水面。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10日,投资者在“中晋系”销售平台“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以此计算人均每次投资额达26万元。冠名沪上知名相亲节目“相约星期六”的“中晋合伙人”在上海老年人圈子有较好“口碑”,大批老年人踩雷,其中60岁以上的投资人就超过2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位“中晋合伙人”投资者处了解到,“中晋合伙人”在产品设计上期限极短,甚至短至2~3个月,承诺收益率水平差距较大,大致在8%~16%,但加上高额的返利实际收益可达20%以上。最离谱的一款永久合伙人产品承诺40%的年化利率,但不得赎回本金。 从资金投向看,金融、航空、餐饮、娱乐、黄金多个领域都有涉及。 部分产品不得赎回本金 警方调查显示,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 日前,一些投资者赶赴“中晋系”控股方国太控股总部,以及在国金中心等处的职场和销售场所,被告知需提供包括合同、交易明细、收据发票等在内的证据资料。 一位投资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购买的“中晋合伙人”承诺利息才9%,在同类金融产品中是“挺靠谱”的。 但亦有一些投资者透露,“中晋系”投资产品年化收益率高低不等,加上客户经理给的返点,更有“吸引力”,比如“100万送五万”、“10万3个月当场返9000”等,有些还“送张5000的黄金券”。 最离谱的要属“中晋合伙人”力推的永久合伙人产品,承诺收益率达40%,限量限购,但规定不得赎回本金。 实际上,有很多投资者购买金额达数百万,最低也有数万元,投资期限多集中在2~3个月。但多位投资者表示,“自己此前并没有过多关注资金投向。一位男性投资者称,“投资领域很多,比如金融、航空、餐饮、娱乐、黄金等”。 借新还旧资金投向不明 截至目前,“中晋系”资金链是否已出现断裂尚不得而知。据上海警方4月6日披露的消息,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一位女性投资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在“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每天都会打利息,网站上就能查到。 此前,“中晋系”有客户经理自曝提成达30%,加上约10%的承诺利息,意味着投资项目的资金成本至少为40%左右。 在“高收益、短期限”的诱惑下,不少客户经理自己也身陷其中,有人仍有数百万资金在里面,亦有人做了几个月成功逃顶“全身而退”。据了解,“中晋系”的客户和客户经理多为亲戚朋友关系,基于对其的信任,有投资者直接打给客户经理个人的支付宝,打款账户也可以选择公司账户和第三方账户。 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中晋系”及其控制人,与投资者作为LP的投资资金,之间运作是否有“防火墙”设置?投资款是否最终流到了控制人的口袋?若“中晋系”最后涉案被清盘,投资人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其可用以抵债的资产。截至2016年2月10日,平台声称有超过19亿备付金。此外,有消息人士称,徐勤有价值2000万的布加迪,奖励给员工使用权的多辆法拉利物权或也尚归公司。其余各项资产情况有待经侦调查。[详情]

起底中晋系:以合伙人名义圈钱 拉明星站台
起底中晋系:以合伙人名义圈钱 拉明星站台

  继泛亚、e租宝、金鹿财行等案件后,又一家百亿级理财公司“出事”。4月6日,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等“中晋系”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处。受此影响,“中晋系”的实际控股股东国太控股介入的三家港股上市公司6日均暴跌。4月7日,除华耐控股停牌外,中国创新投资、中国趋势早盘均大跌。 国太控股董事长疑失联 4月6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发布官方微博称,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在浦东、黄浦、静安等地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据警方透露,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上海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携带相关材料赴居住地公安分局经侦部门报案。据媒体报道,数万投资人50亿资金受波连,60岁以上老年投资者达2万人。 4月6日晚间,国太控股介入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趋势”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获悉国太控股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等事项,由于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总裁助理姜琳璘、副监事长王玮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因此,公司就该事项与3名董事联络并了解情况,截至公告发出为止,公司已联络上姜琳璘女士及王玮先生。 当日晚,华耐控股也发布公告表示,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将进一步刊发与上述新闻报道有关的消息。 三只关联港股连续暴跌 据国太控股在官网介绍,该公司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连续介入了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华耐控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 港交所资料显示,国太控股拥有华耐控股8.56%股权,曾经是华耐控股的第一大股东。此外,公开资料显示,国太控股分别持有中国创新投资、中国趋势27.75%和17.825的股权。不过,有媒体报道称,今年2月初,国太控股清仓了中国趋势。 受此影响,上述三只股票4月6日均出现暴跌,其中,中国创新投资大跌21.65%,中国趋势大跌21.74%,华耐控股大跌14.49%。4月7日,除了华耐控股自上午9时起停牌,其余两只股票早盘均大跌。截至收盘,中国创新投资跌8.929%,报0.051港元;中国趋势早盘大跌超27%后,截至收盘转涨5.56%,报0.019港元。 从盘面看,国太控股介入的这三家香港上市公司股价目前均不足1港元,是十足的“仙股”。 沪叫停投资类公司注册? 此外,多家媒体报道称,为了防范非法集资,上海市工商登记部门从即日起全部暂停办理投资类公司注册,已注册完成的该类型的公司部分地区需要面谈。不过,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尚未从上海市工商局证实。 事实上,在去年底e租宝、泛亚投资等平台频频事发之时,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便已经暂停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注册。据报道,一些注册代理公司称,只要是经营范围里有“金融”、“外包”等字眼的注册,都无法得到批准。 新京报记者 金彧 ■ 放大镜 起底“中晋系” 在中晋系被查和公司实控人落网后,其资本运作方式也相继被曝光。记者发现,中晋系的影子遍布资产管理、支付、基金、保险等众多金融领域。 声称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转债 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理财平台因出现“偿付危机”、“跑路”等问题后被查不同的是,此次中晋系被查是警方主动出击,且发生在上海下发规范非法集资20条的次日。 从公开的规模来看,涉案主体中晋资产是一家百亿级的理财平台,其在销售端的品牌是在上海颇为有名的“中晋合伙人”。根据中晋此前的公开宣传,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 中晋官网此前披露的一则“中晋一期基金50亿完成募集”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4月1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2.6亿元。通过合伙制股权基金模式,中晋一期,以非公开的方式向具有风险识别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募集,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转债,之后通过被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实现在二级市场退出,为投资人实现投资目的。” 以“中晋合伙人”名义圈钱 事实上,中晋合伙人计划便是导致中晋系沉浮的重要原因。 上海警方公布的信息显示,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网上流传颇广的一份中晋合伙人股权投资基金产品显示,有限合伙人的最低认缴出资额为100万元,产品期限为7年,但是产品的收益视情况而定。据了解,该公司表面产品投资利率最高在10%左右。 而有接近中晋资产核心的人士曾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虽然表面和市面上其他理财平台利率相当,但是暗地里,中晋资产通过给客户经理奖励、客户经理再返给投资人的点,实际使部分参与短期“冲量”的投资人资金收益率按月息算可突破“月息2分”,甚至“月息3分”。 租用多处豪华办公楼 除了在官网上表明自己的“庞大”的资产布局,中晋系还租用上海多处古建筑及顶级写字楼作为办公楼。 据媒体报道,外滩5号的日清大楼被改造成中晋1924博物馆,外滩8号的金延大楼,也成了中晋资产的办公场所。中晋系的身影还出现在陆家嘴的多栋世界地标建筑,其中包括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 此外,中晋资产还通过冠名上海本地相亲节目、请来“九球天后”潘晓婷为公司代言等方式为自己“站台”。 新京报记者 陈鹏 ■ 投资者 “幸亏跑得早” “我算是幸运的投资者,幸亏跑得早,否则钱肯定拿不回来,后果不堪设想。”4月7日,中晋资产投资者李先生对新京报记者说。 李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他是2014年9月购买了中晋资产的一款一年期年化收益率约14%的理财产品,投入约50万元。去年9月如期拿到本金和利息。之后,由于自己工作和创业的需要,便没有再投资。 看到中晋资产出事的消息后,他感叹想起来很后怕,自己算是侥幸逃离风暴潮,“看媒体报道有数万投资人‘受害’,估计就算去公安局报案,实际回本的概率很低。” 另据报道,4月7日上午,近百名投资客聚集在中晋资产位于陆家嘴环路166号未来资产大厦的销售点。众多老年投资者中,一位讲述者称,自己将养老钱都投入了中晋产品。“我是第二次投了,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此前已经做了一年,自己投了30万,每次提款都很顺利”,现在最担心养老钱回不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现场投资者告诉记者,4月6日早上还在正常办理业务,警方过来后,表示停止营业,并让工作人员和客户出来,警方称大约一个月后(5月份)会有结果。不过,一些现场投资者对此表示疑惑和不解,中晋资产并未出现兑付危机,担心投资因此受到影响。[详情]

中晋系连锁反应:国太控股董事长失联
中晋系连锁反应:国太控股董事长失联

  由于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总裁助理姜琳璘、副监事长王玮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因此中国趋势正就该事项与3名董事联络并了解情况,截至本公告发出为止,本公司已联络上姜琳璘女士及王玮先生。这意味着,中国趋势并未联系上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 昨日傍晚,香港上市公司“中国趋势”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获悉有关新闻报道提及国太控股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等事项,由于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总裁助理姜琳璘、副监事长王玮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因此中国趋势正就该事项与3名董事联络并了解情况,截至本公告发出为止,本公司已联络上姜琳璘女士及王玮先生。 这意味着,中国趋势并未联系上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 据了解,国太控股在2015年12月以0.07港元/股代价买入于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中国趋势12亿股,持股比例为17.82%。2016年2月2日,中国趋势公告,陈佳菁出任公司董事局联席主席,姜琳璘、王玮则任非执行董事。 除中国趋势外,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国太控股还连续介入了另外两家家港股上市公司——华耐控股、中国创新投资。 据报道,国太控股取得3家上市公司控制权,以期将之打造成包括“中晋系”在内的资产高溢价变现退出途径,但该计划显然已无法实现。 国太控股官网显示,该公司组建于2013年,目前已是多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一百多家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集团下设有七大事业部,投资领域涉及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金融、批发零售、商业服务、信息技术等。 目前,该公司股东包括陈亮、吴晔、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张晓韵、朱珮君、姜琳璘、蒋晓羽、陈佳菁和孙坷柯。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太控股官网上,徐勤被作为公司联席董事长予以介绍,简介中称其“拥有独特的经营价值理念,具有独到的商业思维”,并秉承“以科学发展实现永续经营”的价值理念,引领集团开拓战略性发展之路。 而徐勤正是目前已被抓获的”中晋系“实际控制人。 [详情]

中晋系事件调查:资金链断裂 存较多虚假项目
中晋系事件调查:资金链断裂 存较多虚假项目

  P2P高危季 从E租宝到金鹿财行、中晋资产,P2P行业已风声鹤唳,种种迹象表明,在监管加强、合规审查、以及P2P退潮的环境下,P2P行业已进入“崩盘”高危季。监管部门除了把网贷非法集资纳入常态化监管以外,随着线下财管管理风险点的相继暴露,这一块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此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而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针对打击非法集资而出台的首个地方政府文件。 本报记者 林 叙 张欣培 见习记者 谢水旺 上海报道 导读 警方回复中晋投资人称,目前正在依法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责任。之前中晋出现资金链断裂,借新还旧。 还未出现兑付危机,上海警方已经先行一步。相比之前“因到期无法兑付”原因而导致的P2P风波不同,中晋资产则是直接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在此之前,大多数中晋投资人并没有意识到投资资金可能存在风险,中晋系公司也未出现兑付问题。“就算事故6日出来,但是我们6日的利息如期到账。”中晋资产一位投资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的投资者仍选择观望,暂时不报警。他们担心的是,报警之后中晋资产会以非法集资罪名,而有关法律规定参与非法集资活动不受法律保护。 警方回复中晋投资人称,目前正在依法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责任。之前中晋出现资金链断裂,借新还旧,存在较多虚假项目。 警方回复投资人:中晋资金链断裂,存在较多虚假项目 4月7日下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已有众多投资者进行备案登记。接待室受理窗口贴着中晋理财案件受理的具体要求。有多名中晋资产相关产品投资者表示,目前手上并没有合同。 “合同放在业务员那边,现在办公室被查封拿不出来了。”一名中晋投资人表示。 在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警方回复中晋投资人称,目前正在依法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责任。现在投资者先登记相关债权信息,在审计中晋公司的资产和账目后,再确定分配方案。至于是否能够收回本息,目前尚无法确定,时间至少半年以上。之前中晋出现资金链断裂,借新还旧,存在较多虚假项目。 自去年年底,中晋官方频繁披露“中晋合伙人”的投资金额。截至2015年12月3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破276亿元,15日破286亿元,23日突破295亿元,29日破303亿元。多名投资人亦表示,今年1月-3月之间,产品到期后中晋业务员主动提出续签,业务滚动较快。 担心非法集资部分投资者或暂不报案 4月7日上午,位于外滩的中晋资产网点已有部分投资人聚集门口。大门上一份影印通知显示: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中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请投资者带好自己的合同、身份证、付款凭证(同时准备好复印件)等证据材料,到本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经侦支队报案。黄浦区投资者请到河南南路666号报案。类似通知也出现在中晋系公司的其他网点。 同样位于外滩的国太控股,即中晋系公司的控股公司,也是大门紧闭,施工人员正在拆除门上“中晋”字样标志。 一名杨姓投资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出示的合同显示,中晋一款股权基金产品(中晋合伙人)是以有限合伙人(LP)股份转让的形式受让给投资人,约定的年化收益为19%。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现,“中晋系”合伙企业——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并未显示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记录中。 根据多位投资人的说法,上述产品期限不一,短则3个月,年化收益率多在10%-20%之间,按月付息。在4月6日警方查封中晋系公司之前,产品兑付一直正常。 一部分投资者急于报案,但也有不少投资者表现十分淡定,并不着急,甚至表示“再等等看”。“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金融普查行为。警方发布的公告也表示还在进行违法情况的审核阶段。我身边的很多投资者都认为中晋可以挺过去。”上海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其此前亦投资过中晋资产。 实际上,这部分投资者担心的是,报案会被定性为非法集资,而有关法律规定参与非法集资活动不受法律保护。 揭秘中晋资产内部架构 在中晋资产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4月7日,公司网站已无法打开。一位中晋员工表示,服务器已被关,网站无法登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公司内部,等级较为森严。 “中晋的体系不是很清晰,有点混乱。说直接了,我在里面工作过的大半年时间也没搞清楚我的上司是谁。”一位前中晋资产员工告诉记者。 该人士告诉记者,入职后公司会将每位员工分配到各个部门,每个部门是以组别命名,比如36组,42组,每个组大约有六七个人,组别很多,每个组别都有组长负责。“每次开会都是组长,但是组长上面是谁我们就不知道了。在公司那么久,也没见到过。只是知道有个副总级别的管理者负责规则的制定和颁布。”上述中晋资产前员工表示。 在薪酬发放上,工资金额像国营单位,精算到小数点后的两位。“比如固定薪酬就是4242.42元,在固定薪酬上,会有提成。”一位中晋资产员工表示。在提成业绩方面,若提成是年化10%,公司会提取1%作为年度管理费,剩下9%将由客户与业务员自行协商进行分配。 在业绩考核上,中晋资产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例如一名新员工1日入职,到25日公司系统会自动审核业绩,如果不达标,直接淘汰走人,不会有什么试用期。当时每个月考核是5万,入职4个月,账户上保有额就要达到20万,否则直接淘汰。”中晋资产前员工告诉记者。 员工的级别也会按照客户金额的保有量来定,保有量越多,等级越高。而等级高意味着人才复合奖越高。“所以有的时候客户的提成我们不要直接返还给客户,我们拿奖金就可以。”上述中晋资产前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当等级达到四五级就可以升职为组长。 记者了解到,中晋资产大部分员工也购买了公司的产品。“要想在中晋留下来,自己要有投资,否则从零做起,熬一两个月很难。一般都是用家里的钱保个底,我们才有时间出去拉业务。我当时就自己投资了,我的一些朋友也投资了。三年来一直都按期兑付,没有发生违约的情况。”中晋资产前员工表示。 (编辑:林虹 马春园)[详情]

中晋系事件调查:被指资金链断裂 存在较多虚假项目
中晋系事件调查:被指资金链断裂 存在较多虚假项目

  “中晋系”事件调查:被指资金链断裂 存在较多虚假项目 P2P高危季 从E租宝到金鹿财行、中晋资产,P2P行业已风声鹤唳,种种迹象表明,在监管加强、合规审查、以及P2P退潮的环境下,P2P行业已进入“崩盘”高危季。监管部门除了把网贷非法集资纳入常态化监管以外,随着线下财管管理风险点的相继暴露,这一块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此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而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针对打击非法集资而出台的首个地方政府文件。 本报记者 林 叙 张欣培 见习记者 谢水旺 上海报道 导读 警方回复中晋投资人称,目前正在依法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责任。之前中晋出现资金链断裂,借新还旧。 还未出现兑付危机,上海警方已经先行一步。相比之前“因到期无法兑付”原因而导致的P2P风波不同,中晋资产则是直接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在此之前,大多数中晋投资人并没有意识到投资资金可能存在风险,中晋系公司也未出现兑付问题。“就算事故6日出来,但是我们6日的利息如期到账。”中晋资产一位投资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的投资者仍选择观望,暂时不报警。他们担心的是,报警之后中晋资产会以非法集资罪名,而有关法律规定参与非法集资活动不受法律保护。 警方回复中晋投资人称,目前正在依法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责任。之前中晋出现资金链断裂,借新还旧,存在较多虚假项目。 警方回复投资人:中晋资金链断裂,存在较多虚假项目 4月7日下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已有众多投资者进行备案登记。接待室受理窗口贴着中晋理财案件受理的具体要求。有多名中晋资产相关产品投资者表示,目前手上并没有合同。 “合同放在业务员那边,现在办公室被查封拿不出来了。”一名中晋投资人表示。 在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警方回复中晋投资人称,目前正在依法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责任。现在投资者先登记相关债权信息,在审计中晋公司的资产和账目后,再确定分配方案。至于是否能够收回本息,目前尚无法确定,时间至少半年以上。之前中晋出现资金链断裂,借新还旧,存在较多虚假项目。 自去年年底,中晋官方频繁披露“中晋合伙人”的投资金额。截至2015年12月3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破276亿元,15日破286亿元,23日突破295亿元,29日破303亿元。多名投资人亦表示,今年1月-3月之间,产品到期后中晋业务员主动提出续签,业务滚动较快。 担心非法集资部分投资者或暂不报案 4月7日上午,位于外滩的中晋资产网点已有部分投资人聚集门口。大门上一份影印通知显示: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中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请投资者带好自己的合同、身份证、付款凭证(同时准备好复印件)等证据材料,到本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经侦支队报案。黄浦区投资者请到河南南路666号报案。类似通知也出现在中晋系公司的其他网点。 同样位于外滩的国太控股,即中晋系公司的控股公司,也是大门紧闭,施工人员正在拆除门上“中晋”字样标志。 一名杨姓投资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出示的合同显示,中晋一款股权基金产品(中晋合伙人)是以有限合伙人(LP)股份转让的形式受让给投资人,约定的年化收益为19%。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现,“中晋系”合伙企业——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并未显示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记录中。 根据多位投资人的说法,上述产品期限不一,短则3个月,年化收益率多在10%-20%之间,按月付息。在4月6日警方查封中晋系公司之前,产品兑付一直正常。 一部分投资者急于报案,但也有不少投资者表现十分淡定,并不着急,甚至表示“再等等看”。“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金融普查行为。警方发布的公告也表示还在进行违法情况的审核阶段。我身边的很多投资者都认为中晋可以挺过去。”上海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其此前亦投资过中晋资产。 实际上,这部分投资者担心的是,报案会被定性为非法集资,而有关法律规定参与非法集资活动不受法律保护。 揭秘中晋资产内部架构 在中晋资产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4月7日,公司网站已无法打开。一位中晋员工表示,服务器已被关,网站无法登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公司内部,等级较为森严。 “中晋的体系不是很清晰,有点混乱。说直接了,我在里面工作过的大半年时间也没搞清楚我的上司是谁。”一位前中晋资产员工告诉记者。 该人士告诉记者,入职后公司会将每位员工分配到各个部门,每个部门是以组别命名,比如36组,42组,每个组大约有六七个人,组别很多,每个组别都有组长负责。“每次开会都是组长,但是组长上面是谁我们就不知道了。在公司那么久,也没见到过。只是知道有个副总级别的管理者负责规则的制定和颁布。”上述中晋资产前员工表示。 在薪酬发放上,工资金额像国营单位,精算到小数点后的两位。“比如固定薪酬就是4242.42元,在固定薪酬上,会有提成。”一位中晋资产员工表示。在提成业绩方面,若提成是年化10%,公司会提取1%作为年度管理费,剩下9%将由客户与业务员自行协商进行分配。 在业绩考核上,中晋资产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例如一名新员工1日入职,到25日公司系统会自动审核业绩,如果不达标,直接淘汰走人,不会有什么试用期。当时每个月考核是5万,入职4个月,账户上保有额就要达到20万,否则直接淘汰。”中晋资产前员工告诉记者。 员工的级别也会按照客户金额的保有量来定,保有量越多,等级越高。而等级高意味着人才复合奖越高。“所以有的时候客户的提成我们不要直接返还给客户,我们拿奖金就可以。”上述中晋资产前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当等级达到四五级就可以升职为组长。 记者了解到,中晋资产大部分员工也购买了公司的产品。“要想在中晋留下来,自己要有投资,否则从零做起,熬一两个月很难。一般都是用家里的钱保个底,我们才有时间出去拉业务。我当时就自己投资了,我的一些朋友也投资了。三年来一直都按期兑付,没有发生违约的情况。”中晋资产前员工表示。 (编辑:林虹 马春园)[详情]

线下财富管理风险点相继暴露 地方监管风向全线收紧
线下财富管理风险点相继暴露 地方监管风向全线收紧

  本报记者 何晓晴广州报道 近期,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快鹿集团)旗下金鹿财行、当天财富以及国太投资控股(上海)有限公司旗下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晋资管)相继爆发信用风险事件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 4月7日,有多位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认,“据我们了解,上个月,上海各区县工商管理部门已暂停了金融信息服务类、财富管理类等类型企业注册。但投资类公司还留有注册窗口期,但本周开始也全部暂停了。特别是上海防范非法集资意见出台后,收得很紧。截至目前,虽然并没有下发书面的暂停注册的文件,但已经口头告知申请注册的企业和代理公司暂停该项业务了。” 对此,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认为,当前,监管部门除了把网贷非法集资纳入常态化监管以外,随着线下财管管理风险点的相继暴露,这一块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张叶霞坦言,在此之前,线下财富管理基本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才会导致风险点不断被引爆。 “快鹿事件信用风险爆发和中晋资管事件背后的诱因并不一样。前者是因为理财产品不能按期兑付而引发信用风险爆发,后者则是地方政府主动介入以防范风险。” 张叶霞称。 融道网·生菜金融副总经理郑海阳对记者表示,如果说P2P跑路是属“浅源地震”看上去波级面大但是破坏力相对较小,那么传统线下理财公司的出险则是“深源地震”,破坏力更大,因此更值得监管部门关注。 地方监管风向全线收紧 此前,上海市人民政府于4月5日正式发布《上海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针对打击非法集资而出台的首个地方政府文件。 对此,张叶霞表示,截至目前,在顶层文件尚且没有出台的大背景下,上海意见的出台主要是通过设置事前、事中门槛以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 意见明确,严格风险高发行业市场准入。工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非法集资风险高发行业的登记管理,严格把握准入标准,重点关注企业股东背景、信用状况、经营团队、运营方案、风控措施等,做好风险评估。 意见还要求,各区(县)政府要密切关注投资理财、网络借贷等风险高发重点领域,辖区主要商务楼宇、科技园区、招商中心等要明确“谁引进、谁负责”的招商原则,落实源头防控。 郑海阳认为,此举可以充分抑制地方政府和经济园区的招商部门“装进篮子就是菜”的粗放式的做法,例如在P2P行业,某地更是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多家国资P2P,原因是当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而送出了许多“国资”身份,导致不少投资人上了这种“伪国资”的当。 此外,意见指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对非法集资的监测预警,加强风险研判,及时预警提示。依托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发现疑似非法集资活动线索。 线下财富管理规模“黑洞” 郑海阳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爆雷的情况来看,由于线下理财公司早已有之,与e租宝、金鹿等“伪P2P”相比,除了中晋这样高调行事的公司,线下理财公司整体规模更难以估计也更无法小视。 一方面成立年限相对较长,在当前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它们前几年所累积的风险有可能会集中爆发;另一方面由于线下理财公司的客户结构导致投资人的年龄偏大,抗风险能力更低、人均投资额也远高于P2P,其发生风险的影响力也将远远超过P2P。 郑海阳称,意见中提出了“存量风险稳妥化解”和“增量风险逐步减少”相结合的目标,表明了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存量”和“增量”同等重要,而且也相对厘清了传统线下理财公司和创新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级别。 “相较于P2P网贷涉案最大的几家问题平台,线下财富公司如果出现问题,其涉及的资金规模要更大,受害的投资人群范围也更广。近期出现问题的线下理财公司中,涉案金额最小的都在十几亿以上,像中晋体量均在百亿元以上。” 张叶霞称。 据中晋公布的数据,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 张叶霞直言,线下理财的模式更具备隐蔽性。正由于线下信息的不透明,线下财富公司成交量、坏账等情况监管层无从获知,使得监管难度骤增,不具备可操作性。 对此,米缸金融董事长曹晓峰亦表示,“近期信用风险事件的爆发其实仔细对比跟之前的e租宝事件有很多类似之处。比如都是租赁高档商务楼、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拍拍贷CEO张俊认为,凡是主动要求所谓的保本保息、信息缺失严重、利率比较极端的比如大于20%,这些公司都需要警惕。另外,有些企业雇佣大量业务员,成立很多线下理财公司,保本保息并承诺高额年化收益,这些也需要警惕。 “要了解到企业是否有真实资产,这点相当重要。在资产端道不明、说不清的,这个是肯定会有问题的。” 米么金服品牌总监袁赟表示。(编辑:林虹)[详情]

中晋系被立案调查 再次敲响互金行业风险警钟
中晋系被立案调查 再次敲响互金行业风险警钟

  证券时报记者 吕锦明 “中晋系”日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受此影响,包括中国趋势、中国创新投资、华耐控股等在内的多家港股上市公司也受到波及,股价连续下挫或股票临时停牌,令投资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事件再次将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互联网金融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也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互联网金融以其高科技、创新等特点,获得了市场广泛的认同和接受,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但同时值得留意的是,正处于发展“青春期”的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频繁出现了诸如公司破产、高管跑路、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事件,这显示行业发展不规范、监管亟待加强等问题日渐突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李克穆曾指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金融的本质是风控。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主体是金融,互联网只是手段。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互联网和金融两者都是风险性行业,因此,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风险叠加的行业,更应当加大风险控制和监管的力度。 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进入缺门槛,缺乏监管;业务形式、经营范围边界模糊;客户资金安全缺乏有效保护,投资者保护机制缺失;网络和信息安全隐患较大等。 从公安机关披露的调查情况可见,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自2012年7月起,先后在上海市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及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我们不妨再看看卷入事件的上市公司,他们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据悉,徐勤等人为了周转渡过难关,采取了向港股借壳的策略,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来保持流动性顺畅,中国创新投资、中国趋势等港股上市公司俨然成为其利用的标的。 由此可见,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除了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外,道德风险是另一大需要关注的问题。在法律法规之前,道德是底线,要警惕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圈钱”行为,同时,从业者也要抱着做久、做长、踏踏实实的态度去发展业务。 实际上,“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高收益匹配高风险”等等都是投资者耳熟能详的投资常识。然而,在高收益“馅饼”的诱惑下,许多人放弃了基本的常识,放松了对道德风险的警惕,抱着侥幸的心态迈进雷池。 从“中晋系”事件可见,在大力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应当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同时,投资者也应时刻保持客观理性,提高风险意识,风险控制的警钟仍须长鸣不休。[详情]

中晋系被查关联港股大跌 国太控股董事长疑失联
中晋系被查关联港股大跌 国太控股董事长疑失联

   4月7日,上海,理财平台“中晋”被立案侦查,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广东路的“中晋”大楼当日已经被查封。图/IC 以“中晋合伙人计划”名义非法吸收资金,上海警方查处“中晋系”,实控人及核心成员被抓获 继泛亚、e租宝、金鹿财行等案件后,又一家百亿级理财公司“出事”。4月6日,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等“中晋系”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处。受此影响,“中晋系”的实际控股股东国太控股介入的三家港股上市公司6日均暴跌。4月7日,除华耐控股停牌外,中国创新投资、中国趋势早盘均大跌。 国太控股董事长疑失联 4月6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发布官方微博称,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在浦东、黄浦、静安等地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据警方透露,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上海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携带相关材料赴居住地公安分局经侦部门报案。据媒体报道,数万投资人50亿资金受波连,60岁以上老年投资者达2万人。 4月6日晚间,国太控股介入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趋势”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获悉国太控股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等事项,由于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总裁助理姜琳璘、副监事长王玮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因此,公司就该事项与3名董事联络并了解情况,截至公告发出为止,公司已联络上姜琳璘女士及王玮先生。 当日晚,华耐控股也发布公告表示,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将进一步刊发与上述新闻报道有关的消息。 三只关联港股连续暴跌 据国太控股在官网介绍,该公司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连续介入了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华耐控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 港交所资料显示,国太控股拥有华耐控股8.56%股权,曾经是华耐控股的第一大股东。此外,公开资料显示,国太控股分别持有中国创新投资、中国趋势27.75%和17.825的股权。不过,有媒体报道称,今年2月初,国太控股清仓了中国趋势。 受此影响,上述三只股票4月6日均出现暴跌,其中,中国创新投资大跌21.65%,中国趋势大跌21.74%,华耐控股大跌14.49%。4月7日,除了华耐控股自上午9时起停牌,其余两只股票早盘均大跌。截至收盘,中国创新投资跌8.929%,报0.051港元;中国趋势早盘大跌超27%后,截至收盘转涨5.56%,报0.019港元。 从盘面看,国太控股介入的这三家香港上市公司股价目前均不足1港元,是十足的“仙股”。 沪叫停投资类公司注册? 此外,多家媒体报道称,为了防范非法集资,上海市工商登记部门从即日起全部暂停办理投资类公司注册,已注册完成的该类型的公司部分地区需要面谈。不过,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尚未从上海市工商局证实。 事实上,在去年底e租宝、泛亚投资等平台频频事发之时,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便已经暂停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注册。据报道,一些注册代理公司称,只要是经营范围里有“金融”、“外包”等字眼的注册,都无法得到批准。 新京报记者 金彧 ■ 放大镜 起底“中晋系” 在中晋系被查和公司实控人落网后,其资本运作方式也相继被曝光。记者发现,中晋系的影子遍布资产管理、支付、基金、保险等众多金融领域。 声称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转债 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理财平台因出现“偿付危机”、“跑路”等问题后被查不同的是,此次中晋系被查是警方主动出击,且发生在上海下发规范非法集资20条的次日。 从公开的规模来看,涉案主体中晋资产是一家百亿级的理财平台,其在销售端的品牌是在上海颇为有名的“中晋合伙人”。根据中晋此前的公开宣传,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 中晋官网此前披露的一则“中晋一期基金50亿完成募集”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4月1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2.6亿元。通过合伙制股权基金模式,中晋一期,以非公开的方式向具有风险识别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募集,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转债,之后通过被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实现在二级市场退出,为投资人实现投资目的。” 以“中晋合伙人”名义圈钱 事实上,中晋合伙人计划便是导致中晋系沉浮的重要原因。 上海警方公布的信息显示,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网上流传颇广的一份中晋合伙人股权投资基金产品显示,有限合伙人的最低认缴出资额为100万元,产品期限为7年,但是产品的收益视情况而定。据了解,该公司表面产品投资利率最高在10%左右。 而有接近中晋资产核心的人士曾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虽然表面和市面上其他理财平台利率相当,但是暗地里,中晋资产通过给客户经理奖励、客户经理再返给投资人的点,实际使部分参与短期“冲量”的投资人资金收益率按月息算可突破“月息2分”,甚至“月息3分”。 租用多处豪华办公楼 除了在官网上表明自己的“庞大”的资产布局,中晋系还租用上海多处古建筑及顶级写字楼作为办公楼。 据媒体报道,外滩5号的日清大楼被改造成中晋1924博物馆,外滩8号的金延大楼,也成了中晋资产的办公场所。中晋系的身影还出现在陆家嘴的多栋世界地标建筑,其中包括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 此外,中晋资产还通过冠名上海本地相亲节目、请来“九球天后”潘晓婷为公司代言等方式为自己“站台”。 新京报记者 陈鹏 ■ 投资者 “幸亏跑得早” “我算是幸运的投资者,幸亏跑得早,否则钱肯定拿不回来,后果不堪设想。”4月7日,中晋资产投资者李先生对新京报记者说。 李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他是2014年9月购买了中晋资产的一款一年期年化收益率约14%的理财产品,投入约50万元。去年9月如期拿到本金和利息。之后,由于自己工作和创业的需要,便没有再投资。 看到中晋资产出事的消息后,他感叹想起来很后怕,自己算是侥幸逃离风暴潮,“看媒体报道有数万投资人‘受害’,估计就算去公安局报案,实际回本的概率很低。” 另据报道,4月7日上午,近百名投资客聚集在中晋资产位于陆家嘴环路166号未来资产大厦的销售点。众多老年投资者中,一位讲述者称,自己将养老钱都投入了中晋产品。“我是第二次投了,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此前已经做了一年,自己投了30万,每次提款都很顺利”,现在最担心养老钱回不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现场投资者告诉记者,4月6日早上还在正常办理业务,警方过来后,表示停止营业,并让工作人员和客户出来,警方称大约一个月后(5月份)会有结果。不过,一些现场投资者对此表示疑惑和不解,中晋资产并未出现兑付危机,担心投资因此受到影响。[详情]

中晋系骗局摆明出老千:鼓吹40%收益 但不还本金
中晋系骗局摆明出老千:鼓吹40%收益 但不还本金

  中晋系骗局摆明出“老千”:鼓吹40%收益 但不还本金 ◎每经记者 涂颖浩 近日,“中晋系”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案浮出水面。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10日,投资者在“中晋系”销售平台“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以此计算人均每次投资额达26万元。冠名沪上知名相亲节目“相约星期六”的“中晋合伙人”在上海老年人圈子有较好“口碑”,大批老年人踩雷,其中60岁以上的投资人就超过2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位“中晋合伙人”投资者处了解到,“中晋合伙人”在产品设计上期限极短,甚至短至2~3个月,承诺收益率水平差距较大,大致在8%~16%,但加上高额的返利实际收益可达20%以上。最离谱的一款永久合伙人产品承诺40%的年化利率,但不得赎回本金。 从资金投向看,金融、航空、餐饮、娱乐、黄金多个领域都有涉及。 部分产品不得赎回本金 警方调查显示,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 日前,一些投资者赶赴“中晋系”控股方国太控股总部,以及在国金中心等处的职场和销售场所,被告知需提供包括合同、交易明细、收据发票等在内的证据资料。 一位投资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购买的“中晋合伙人”承诺利息才9%,在同类金融产品中是“挺靠谱”的。 但亦有一些投资者透露,“中晋系”投资产品年化收益率高低不等,加上客户经理给的返点,更有“吸引力”,比如“100万送五万”、“10万3个月当场返9000”等,有些还“送张5000的黄金券”。 最离谱的要属“中晋合伙人”力推的永久合伙人产品,承诺收益率达40%,限量限购,但规定不得赎回本金。 实际上,有很多投资者购买金额达数百万,最低也有数万元,投资期限多集中在2~3个月。但多位投资者表示,“自己此前并没有过多关注资金投向。一位男性投资者称,“投资领域很多,比如金融、航空、餐饮、娱乐、黄金等”。 借新还旧资金投向不明 截至目前,“中晋系”资金链是否已出现断裂尚不得而知。据上海警方4月6日披露的消息,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一位女性投资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在“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每天都会打利息,网站上就能查到。 此前,“中晋系”有客户经理自曝提成达30%,加上约10%的承诺利息,意味着投资项目的资金成本至少为40%左右。 在“高收益、短期限”的诱惑下,不少客户经理自己也身陷其中,有人仍有数百万资金在里面,亦有人做了几个月成功逃顶“全身而退”。据了解,“中晋系”的客户和客户经理多为亲戚朋友关系,基于对其的信任,有投资者直接打给客户经理个人的支付宝,打款账户也可以选择公司账户和第三方账户。 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中晋系”及其控制人,与投资者作为LP的投资资金,之间运作是否有“防火墙”设置?投资款是否最终流到了控制人的口袋?若“中晋系”最后涉案被清盘,投资人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其可用以抵债的资产。截至2016年2月10日,平台声称有超过19亿备付金。此外,有消息人士称,徐勤有价值2000万的布加迪,奖励给员工使用权的多辆法拉利物权或也尚归公司。其余各项资产情况有待经侦调查。[详情]

中晋系遭查 旗下港股中国趋势盘中暴跌近3成收涨5%
中晋系遭查 旗下港股中国趋势盘中暴跌近3成收涨5%

  新浪港股讯 4月7日消息 中晋在香港的两间相关公司中国创新投资及中国趋势继昨日股价大插水后,今日其三家持股公司中两家股价开盘后大跌。中国创新投资早盘开盘后一度大跌14.286%,随后跌幅收窄,截止收盘,中国创新投资跌8.929%,报0.051港币,成交额2555.563万,成交量5.158亿股;中国趋势继早盘大跌超27%后,截止收盘转涨5.56%,报0.019港币,成交额1082.219万,成交量6.405亿股。华耐控股今日停牌。 据悉,资产级别过百亿元(人民币)的理财平台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近日被曝遭警方侦查。目前中 晋官网已经无法打开,而中晋上海所有营业部均遭到查封。 中晋资产位于上海陆家嘴的办公室门上所贴告示称,中晋资产在经营过程中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 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并要求投资者去公安经侦处报案。据公安机关透露,多家与“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亦遭到查处,包括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 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详情]

中晋系非法集资大崩盘内幕:美女炫富引发血案
中晋系非法集资大崩盘内幕:美女炫富引发血案

  来源:金融街侦探 今天下午,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发微博爆出重磅消息,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 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知情人向野马财经透露,徐勤是正准备去梵蒂冈结婚时被抓的。 据新华社报道,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份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该案件牵涉面积之大远超之前的快鹿。从规模体量来看,中晋是一家百亿级理财平台。据其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其中60岁以上投资人就超过2万。不过,这一数据暂时还未得到警方的证实。 而公司发生崩盘,据说都是由一位美女炫富引发的。 知情者向野马财经爆料,中晋资产拉客户使出了美人计这一招,而在营销中,雇佣了美女程明作为企业顾问。 正是大美女程明在朋友圈赤裸裸地炫富,引起了关注。微博“基金庄正”也贴出了更多爆料。 这位程明美女的清晰无码大图,可以鉴赏一下。 再来一张侧脸+豪车的 然而,“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这是在中晋营业网点玻璃门上张贴的公示。 4月6日,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警方确认,中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相关关联公司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调查,请投资者携带投资项目资料及相关金额等情况到就近的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备案,案件仍在进行调查。 而且,让上海当地投资人更气愤的是,中晋资产还是沪上知名节目—《相约星期六》的独家冠名商。 网友所说的潘晓婷,就是当初和毕姥爷一起玩书法的“九球天后”。 公开资料显示,国太投资组建于2013年,目前已是多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一百多家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中晋财务、中晋小额贷款公司、中晋典当行、中晋拍卖行等;非金融行业包括国太航空、酒店、广告、家具、服饰、数码、地产、食品等几十个实体产业公司。中晋资产称其旗下有支付公司、保理公司、担保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多个金融类公司。 在“中晋系”倒掉后,国太投资的这些小伙伴们怕是今夜难眠,迎接他们的,将是证券市场一场躲不过的“血雨腥风”。[详情]

中晋系涉非法集资全面被查 借道港股资金腾挪计划落空
中晋系涉非法集资全面被查 借道港股资金腾挪计划落空

  中晋系涉嫌非法集资被查,20余名核心成员被捕,其资金链疑点重重,借道港股实现资金腾挪计划又落空 夏心愉 继泛亚、e租宝等案件后,又一家百亿级理财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类似的金融风险层出不穷,监管加码已刻不容缓。 上海警方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确认,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晋资管”)及相关关联公司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调查。中晋资管在销售端的品牌,即沪上为人熟知的“中晋合伙人”。 中晋系被查,发生在上海下发“规范非法集资20条”的次日。 若中晋系非法集资罪名最后坐实,其影响有多大?据中晋资管人士贴出的一份宣传资料,投资人在中晋合伙人平台上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记者从中晋系内部消息人士处获取的数据显示,目前平台上的投资存量约为53亿元。此数据有待公安部门进一步查证。 此外,中晋系核心高管已经在控。 有接近监管部门的消息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数日前中晋系核心层20余人本计划包机经香港飞往意大利再赴梵蒂冈,目的之一是参加中晋系实际控制人徐勤的婚礼,但高管一行最终“被堵了回来”。 上海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昨日下午发布消息称,2016年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 该微博称,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资金链告急? 两大迹象显示,中晋系资金链告急已有至少数月。 其一是,据中晋资管内部一名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向本报独家透露,徐勤此前表示过与殷某定于3月底左右在意大利的婚礼可能延期,担心的问题即为公司的经营情况;其二是,据一名中晋合伙人的投资者反映,今年以来中晋资管明显有加大投入成本,以稳住或增加融资量的迹象。 在回答本报“加大成本体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时,上述消息人士表示,虽然表面上看,产品投资利率并不高,虽不同产品利率不同,但和市面上其他理财平台利率相当,暗地里,中晋资管通过给客户经理奖励、客户经理再返给投资人的点,实际使部分参与短期“冲量”的投资人资金收益率按月息算可突破“2分”,甚至“3分”。 这是一种典型的变相承诺高收益。 不过,一名主动联系本报记者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却表示,投资人对管理和产品一贯满意,中晋资管运营至今未发生过一单违约,他单方面也从未听说公司有资金短缺的问题。 该人士坚持称,同业恶性竞争和内部人士向金融办等部门的举报导致了中晋资管的被查。但当被记者问及若非借助“借新还旧”等方式,为何投资了公司股权等项目的合伙人机制,会一单违约都不出?该人士将回答引向了合伙人机制建设:中晋相关股权基金作为GP(普通合伙人),平台上的投资人资金部分作为LP(有限合伙人)。他同时称,中晋投向的项目包括互联网公司、医疗保险、电子器械、黄金、物业等,且项目受到看好。 工商等相关资料显示,自2012年7月起,中晋系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份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 本报向中晋方面提出提供投资项目清单的要求,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这份清单。 纵然有管理层员工表示相信公司运作无虞,但上述中晋资管内部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表示,大量项目背后均是虚假业务和关联交易。对投资人投资款的兑付,不少也依靠着债务不断“滚雪球”,新投资款还旧投资款。 这名爆料人所言的项目不实、“借新还旧”的现象是否存在,最终有待司法部门认定。但《第一财经日报》在采访过程中,却也发现中晋资管疑点重重。 除了大量的融资是否确有一一对应的项目,中晋资管对此的信披并不透明以外,另一大疑点是,中晋为发售产品承受的高综合成本。据本报获取的某未经证实的举报说辞,中晋产品代码后两位数代表年化利息,“中晋资管在2016年3月份推出的0060产品,年化利息就是60%”。融资成本如果这般高企,则项目真实性存疑。 此外,一名中晋销售团队人士对本报表示,近几个月来为了稳住甚至增加融资量,他的感受是,公司加大了业务员的奖惩力度。一种说法是,中晋资管将登记在公司名下的数辆不同颜色的法拉利作为先锋销售经理的奖励,销售业绩靠前者可获得法拉利使用权。同期,中晋资管还对团队实施了各种奖惩制度,给予客户经理高额提成。 借新还旧? 正是可能在靠“借新还旧”维持运营的情况下,上述中晋资管内部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中晋系出招“借壳”港股——以中晋资管的全资控股股东国太控股作为投资方,中晋资管则作为“融资平台”,募资投向了三只港股:中国创新投资(01217.HK)、中国趋势(08171.HK)、华耐控股(01020.HK)。 即便连上述坚信公司运作无虞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也在话语间承认了中晋资管的一部分募资,确系投入了母公司对三只港股的投资。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靠平台自己募资给自己的母公司、资金投向二级市场却给投资人固定收益的做法,本身可能也有违规之嫌。 事实上,中晋系一系列关联公司中,涉及几十家作为合伙人项目GP的公司,股东均为国太投资和中晋资管,投资人资金均作为LP方进入这些项目。 至于项目是否有超募现象,根据中晋自己发布的公告,截至4月1日的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2.6亿元,中晋一期通过217个合伙制基金向11608名投资人发起募集,每个合伙基金按48人限额募集,超员1192人。不过在这个公告里,中晋资管表示根据合规需要自发在新的合伙基金设立前暂停受理新客户。 “自融和超募现象是管不住的,融资都在中晋系体系里自己运作。”爆料人称。但另一头,坚信公司运作无虞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称,公司是完全按照证监会相关合规要求募资和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并且有资金托管的安排,公司无法自己挪用资金。 中晋系及其控制人,与投资者作为LP的投资资金,之间的运作是否有“防火墙”设置?投资人的投资款是否最终流到了控制人的口袋里?在项目公司或二级市场里亏损的部分,中晋系若非靠“借新还旧”滚大债务“雪球”来偿还的话,又是靠什么来抵补上的?这些疑点有待公安、司法部门定论。 港股计划? 就算中晋系果真出招港股,但问题是,本寄望于通过港股投资实现资金腾挪的中晋系,却遭遇了所投的中国创新投资、中国趋势、华耐控股的“股价滑铁卢”。 中国创新投资昨日收盘报0.056元(港元,下同),跌26.32%;中国趋势收盘报0.018元,跌21.74%;华耐控股收盘报0.295元,跌14.49%。 以中晋系入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的情况来看,经本报记者查证,去年底国太控股同时大举买入这两只港股,此后可能双双亏损。 中国创新投资方面的信息显示,2015年12月28日,国太控股以0.07元/股的价格买入中国创新投资17亿股,耗资1.19亿元,持股比例为19.97%;一个月后的2016年2月1日,再增持6.6272亿股,每股价格为0.067元,总计金额4440.22万元。两次相加后国太控股持有中国创新投资总计23.6272亿股,持股比例为27.68%。 以昨日中国创新投资股价0.056元计,以国太控股当初的买入成本来计算,投资这只股票已亏损超过3000万元。 在中国趋势方面,国太控股同样在去年12月28日入股,以0.07元/股买入共计12亿股,持股比例为17.82%。今年2月1日,国太控股全盘卖出中国趋势,卖出价格相较买入价格折让47.14%。这意味着国太控股在这笔投资上亏损了4440万元。 假设中晋资管最后涉案被清盘,投资人最为关心的莫过于中晋系可用以抵债的资产。中晋资管此前曾对外宣布有一定比例的备付金存留,上述坚信公司运作无虞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称,这笔资金有20亿~30亿。但一名举报人称,公司账上资金不足5亿。中晋系其余各项资产情况有待经侦部门调查。此外,还有消息人士称,徐勤有价值2000万元的布加迪,前述奖励给员工使用的多辆法拉利物权可能暂时还归公司所有。[详情]

靠港股也没能翻身 中晋系涉嫌非法集资被查
靠港股也没能翻身 中晋系涉嫌非法集资被查

  原标题: 靠港股也没翻身 中晋系全面被查 继泛亚、e租宝等案件后,又一家百亿级理财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类似的金融风险层出不穷,监管加码已刻不容缓。 上海警方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确认,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晋资管”)及相关关联公司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调查。中晋资管在销售端的品牌,即沪上为人熟知的“中晋合伙人”。 中晋系被查,发生在上海下发“规范非法集资20条”的次日。 若中晋系非法集资罪名最后坐实,其影响有多大?据中晋资管人士贴出的一份宣传资料,投资人在中晋合伙人平台上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记者从中晋系内部消息人士处获取的数据显示,目前平台上的投资存量约为53亿元。此数据有待公安部门进一步查证。 此外,中晋系核心高管已经在控。 有接近监管部门的消息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数日前中晋系核心层20余人本计划包机经香港飞往意大利再赴梵蒂冈,目的之一是参加中晋系实际控制人徐勤的婚礼,但高管一行最终“被堵了回来”。 上海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昨日下午发布消息称,2016年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 该微博称,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资金链告急? 两大迹象显示,中晋系资金链告急已有至少数月。 其一是,据中晋资管内部一名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向本报独家透露,徐勤此前表示过与殷某定于3月底左右在意大利的婚礼可能延期,担心的问题即为公司的经营情况;其二是,据一名中晋合伙人的投资者反映,今年以来中晋资管明显有加大投入成本,以稳住或增加融资量的迹象。 在回答本报“加大成本体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时,上述消息人士表示,虽然表面上看,产品投资利率并不高,虽不同产品利率不同,但和市面上其他理财平台利率相当,暗地里,中晋资管通过给客户经理奖励、客户经理再返给投资人的点,实际使部分参与短期“冲量”的投资人资金收益率按月息算可突破“2分”,甚至“3分”。 这是一种典型的变相承诺高收益。 不过,一名主动联系本报记者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却表示,投资人对管理和产品一贯满意,中晋资管运营至今未发生过一单违约,他单方面也从未听说公司有资金短缺的问题。 该人士坚持称,同业恶性竞争和内部人士向金融办等部门的举报导致了中晋资管的被查。但当被记者问及若非借助“借新还旧”等方式,为何投资了公司股权等项目的合伙人机制,会一单违约都不出?该人士将回答引向了合伙人机制建设:中晋相关股权基金作为GP(普通合伙人),平台上的投资人资金部分作为LP(有限合伙人)。他同时称,中晋投向的项目包括互联网公司、医疗保险、电子器械、黄金、物业等,且项目受到看好。 工商等相关资料显示,自2012年7月起,中晋系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份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 本报向中晋方面提出提供投资项目清单的要求,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这份清单。 纵然有管理层员工表示相信公司运作无虞,但上述中晋资管内部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表示,大量项目背后均是虚假业务和关联交易。对投资人投资款的兑付,不少也依靠着债务不断“滚雪球”,新投资款还旧投资款。 这名爆料人所言的项目不实、“借新还旧”的现象是否存在,最终有待司法部门认定。但《第一财经日报》在采访过程中,却也发现中晋资管疑点重重。 除了大量的融资是否确有一一对应的项目,中晋资管对此的信披并不透明以外,另一大疑点是,中晋为发售产品承受的高综合成本。据本报获取的某未经证实的举报说辞,中晋产品代码后两位数代表年化利息,“中晋资管在2016年3月份推出的0060产品,年化利息就是60%”。融资成本如果这般高企,则项目真实性存疑。 此外,一名中晋销售团队人士对本报表示,近几个月来为了稳住甚至增加融资量,他的感受是,公司加大了业务员的奖惩力度。一种说法是,中晋资管将登记在公司名下的数辆不同颜色的法拉利作为先锋销售经理的奖励,销售业绩靠前者可获得法拉利使用权。同期,中晋资管还对团队实施了各种奖惩制度,给予客户经理高额提成。 借新还旧? 正是可能在靠“借新还旧”维持运营的情况下,上述中晋资管内部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中晋系出招“借壳”港股——以中晋资管的全资控股股东国太控股作为投资方,中晋资管则作为“融资平台”,募资投向了三只港股:中国创新投资(01217.HK)、中国趋势(08171.HK)、华耐控股(01020.HK)。 即便连上述坚信公司运作无虞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也在话语间承认了中晋资管的一部分募资,确系投入了母公司对三只港股的投资。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靠平台自己募资给自己的母公司、资金投向二级市场却给投资人固定收益的做法,本身可能也有违规之嫌。 事实上,中晋系一系列关联公司中,涉及几十家作为合伙人项目GP的公司,股东均为国太投资和中晋资管,投资人资金均作为LP方进入这些项目。 至于项目是否有超募现象,根据中晋自己发布的公告,截至4月1日的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2.6亿元,中晋一期通过217个合伙制基金向11608名投资人发起募集,每个合伙基金按48人限额募集,超员1192人。不过在这个公告里,中晋资管表示根据合规需要自发在新的合伙基金设立前暂停受理新客户。 “自融和超募现象是管不住的,融资都在中晋系体系里自己运作。”爆料人称。但另一头,坚信公司运作无虞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称,公司是完全按照证监会相关合规要求募资和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并且有资金托管的安排,公司无法自己挪用资金。 中晋系及其控制人,与投资者作为LP的投资资金,之间的运作是否有“防火墙”设置?投资人的投资款是否最终流到了控制人的口袋里?在项目公司或二级市场里亏损的部分,中晋系若非靠“借新还旧”滚大债务“雪球”来偿还的话,又是靠什么来抵补上的?这些疑点有待公安、司法部门定论。 港股计划? 就算中晋系果真出招港股,但问题是,本寄望于通过港股投资实现资金腾挪的中晋系,却遭遇了所投的中国创新投资、中国趋势、华耐控股的“股价滑铁卢”。 中国创新投资昨日收盘报0.056元(港元,下同),跌26.32%;中国趋势收盘报0.018元,跌21.74%;华耐控股收盘报0.295元,跌14.49%。 以中晋系入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的情况来看,经本报记者查证,去年底国太控股同时大举买入这两只港股,此后可能双双亏损。 中国创新投资方面的信息显示,2015年12月28日,国太控股以0.07元/股的价格买入中国创新投资17亿股,耗资1.19亿元,持股比例为19.97%;一个月后的2016年2月1日,再增持6.6272亿股,每股价格为0.067元,总计金额4440.22万元。两次相加后国太控股持有中国创新投资总计23.6272亿股,持股比例为27.68%。 以昨日中国创新投资股价0.056元计,以国太控股当初的买入成本来计算,投资这只股票已亏损超过3000万元。 在中国趋势方面,国太控股同样在去年12月28日入股,以0.07元/股买入共计12亿股,持股比例为17.82%。今年2月1日,国太控股全盘卖出中国趋势,卖出价格相较买入价格折让47.14%。这意味着国太控股在这笔投资上亏损了4440万元。 假设中晋资管最后涉案被清盘,投资人最为关心的莫过于中晋系可用以抵债的资产。中晋资管此前曾对外宣布有一定比例的备付金存留,上述坚信公司运作无虞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称,这笔资金有20亿~30亿。但一名举报人称,公司账上资金不足5亿。中晋系其余各项资产情况有待经侦部门调查。此外,还有消息人士称,徐勤有价值2000万元的布加迪,前述奖励给员工使用的多辆法拉利物权可能暂时还归公司所有。[详情]

中晋系连锁反应:国太控股涉3家港股公司 董事长失联
中晋系连锁反应:国太控股涉3家港股公司 董事长失联

  中国趋势(08171,HK)4月6日公告称,公司已获悉有关新闻报道提及国太控股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等事项,由于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总裁助理姜琳璘、副监事长王玮为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因此中国趋势正就该事项与3名董事联络并了解情况。“截至本公告发出为止,本公司就该3名董事已联络上姜琳璘女士及王玮先生。”这意味着,目前未能联络上陈佳菁。消息传出后,国太控股已介入的3家上市公司股价齐齐大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获悉,国太控股取得3家上市公司控制权,以期将之打造成包括“中晋系”在内的资产高溢价变现退出途径,但该计划显然已无法实现。 高管团队有多位年轻女士 国太控股官网称,公司组建于2013年,目前已是多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一百多家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集团下设有七大事业部,投资领域涉及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金融、批发零售、商业服务、信息技术等。 公司目前的股权结构显示,其股东包括陈亮、吴晔、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张晓韵、朱珮君、姜琳璘、蒋晓羽、陈佳菁和孙坷柯。 公司此前曾经历数次股权变更,2015年3月,公司股东曾由徐勤、李珏变更为陈佳菁和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 在国太控股官网上,徐勤被作为公司联席董事长予以介绍,简介中称其“拥有独特的经营价值理念,具有独到的商业思维”,并秉承“以科学发展实现永续经营”的价值理念,引领集团开拓战略性发展之路。 上海公安部门发布的消息则显示,“中晋系”实际控制人为徐勤。 此前,港股上市公司华耐控股曾发布公告称,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及副董事长朱凤洲二者共同持有中国中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晋)全部权益,并介绍中国中晋为国太控股的国际资本平台。 国太控股官网资料显示,公司董事会及高管团队成员中以陈佳菁为首,拥有颇多年轻女士。其中,董事长陈佳菁年仅29岁,是“ILY”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论的创始人,并当选为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持有东华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及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学院城市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中国创新投资此前的公告显示,陈佳菁及国太控股总裁助理姜琳璘分别各持有国太控股6.14%股权。 公告还介绍,姜琳璘年仅31岁,此前曾出任意派客公司项目经理及施华洛世奇公司顾问等,持有东华大学学士学位及意大利DoMUs ACAdemy硕士学位。 此外,中国船舶(600150,SH)2015年一季报显示,陈佳菁还位列公司第7大股东,持有417.99万股。而国太控股副董事长朱凤洲的名字则现身于中路股份(600818,SH)2015年一季报第7大股东,当时,朱凤洲持有181万股。但截至2015年半年报时,陈佳菁与朱凤洲的的名字均已从前十大股东中消失。 介入三港股上市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查发现,国太控股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连续介入了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华耐控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 国太控股称,2015年12月28日,公司透过QDII大手笔购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中国创新投资,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根据中国创新投资2015年12月29日发布的公告,公司主要股东HarVest Rise Investments Limited以0.07港元/股的价格出售17亿股,占总股本的19.97%。这一价格较中国创新投资停牌前收市价0.068港元溢价2.9%。 此后的公告显示,国太控股是通过海通国太1号定向管理计划(以下简称海通国太)购入了上市公司股份。 2016年2月1日,中国创新投资再次公告称,海通国太以0.067港元/股的价格,购入上市公司6.63亿股。增持后,海通国太持有中国创新投资23.63亿股,占后者总股本的27.75%。 2016年2月2日,具有国太控股背景的高管进入中国创新投资管理层。其中,国太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佳菁担任上市公司董事局联席主席及战略委员会主席。国太控股总裁助理姜琳璘、国太控股副监事长王玮出任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 中国创新投资于2002年8月上市,“主要投资优质军民融合技术企业,争取在所投企业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获取中期资本增值,并以此作为主要经营策略和收益来源”。国太控股称,投资中国创新投资股权,有利于集团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宣传和推广公司业务,协助集团打造国际品牌,发展国际业务和提高世界知名度,建立集团的国际资本运作平台。 国太控股曾入股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则是中国趋势。在首次买入中国创新投资的同一天,国太控股亦已相同的0.07港元/股代价买入于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中国趋势12亿股,持股比例为17.82%。但据媒体报道,2016年2月1日,国太控股清仓中国趋势,亏损约4400万港元。 2016年2月2日,中国趋势公告,陈佳菁出任公司董事局联席主席,姜琳璘、王玮则任非执行董事。 国太控股介入的第三家上市公司是华耐控股。华耐控股称,2016年1月,国太控股的国际资本平台中国中晋对华耐控股进行了战略性投资,成为第一大股东。 华耐控股公告称,国太控股共购入公司3亿股股份,相当于总股本的11.68%。 资料显示,华耐控股于2005年成立,并于2010年7月上市,公司总部及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在高端钢水控流产品行业具有领导地位。产品主要用于连铸过程,以保护、控制及调节钢液流量,产品主要供应国内主要制钢企业集团成员,包括宝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等。 根据华耐控股的公告,国太控股董事长及副董事长分别为陈佳菁及朱凤洲,二者共同持有中国中晋全部权益,而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晔则出任华耐控股执行董事。简历显示,吴晔现年27岁,2009年取得华东理工大学工程学学士学位、2014年取得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但在金融投资及项目管理方面已拥有逾5年经验。[详情]

中晋系借道港股实现资金腾挪计划又落空
中晋系借道港股实现资金腾挪计划又落空

  中晋系涉嫌非法集资被查,20余名核心成员被捕,其资金链疑点重重,借道港股实现资金腾挪计划又落空 继泛亚、e租宝等案件后,又一家百亿级理财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类似的金融风险层出不穷,监管加码已刻不容缓。 上海警方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确认,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晋资管”)及相关关联公司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调查。中晋资管在销售端的品牌,即沪上为人熟知的“中晋合伙人”。 中晋系被查,发生在上海下发“规范非法集资20条”的次日。 若中晋系非法集资罪名最后坐实,其影响有多大?据中晋资管人士贴出的一份宣传资料,投资人在中晋合伙人平台上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记者从中晋系内部消息人士处获取的数据显示,目前平台上的投资存量约为53亿元。此数据有待公安部门进一步查证。 此外,中晋系核心高管已经在控。 有接近监管部门的消息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数日前中晋系核心层20余人本计划包机经香港飞往意大利再赴梵蒂冈,目的之一是参加中晋系实际控制人徐勤的婚礼,但高管一行最终“被堵了回来”。 上海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昨日下午发布消息称,2016年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 该微博称,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资金链告急? 两大迹象显示,中晋系资金链告急已有至少数月。 其一是,据中晋资管内部一名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向本报独家透露,徐勤此前表示过与殷某定于3月底左右在意大利的婚礼可能延期,担心的问题即为公司的经营情况;其二是,据一名中晋合伙人的投资者反映,今年以来中晋资管明显有加大投入成本,以稳住或增加融资量的迹象。 在回答本报“加大成本体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时,上述消息人士表示,虽然表面上看,产品投资利率并不高,虽不同产品利率不同,但和市面上其他理财平台利率相当,暗地里,中晋资管通过给客户经理奖励、客户经理再返给投资人的点,实际使部分参与短期“冲量”的投资人资金收益率按月息算可突破“2分”,甚至“3分”。 这是一种典型的变相承诺高收益。 不过,一名主动联系本报记者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却表示,投资人对管理和产品一贯满意,中晋资管运营至今未发生过一单违约,他单方面也从未听说公司有资金短缺的问题。 该人士坚持称,同业恶性竞争和内部人士向金融办等部门的举报导致了中晋资管的被查。但当被记者问及若非借助“借新还旧”等方式,为何投资了公司股权等项目的合伙人机制,会一单违约都不出?该人士将回答引向了合伙人机制建设:中晋相关股权基金作为GP(普通合伙人),平台上的投资人资金部分作为LP(有限合伙人)。他同时称,中晋投向的项目包括互联网公司、医疗保险、电子器械、黄金、物业等,且项目受到看好。 工商等相关资料显示,自2012年7月起,中晋系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份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 本报向中晋方面提出提供投资项目清单的要求,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这份清单。 纵然有管理层员工表示相信公司运作无虞,但上述中晋资管内部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表示,大量项目背后均是虚假业务和关联交易。对投资人投资款的兑付,不少也依靠着债务不断“滚雪球”,新投资款还旧投资款。 这名爆料人所言的项目不实、“借新还旧”的现象是否存在,最终有待司法部门认定。但《第一财经日报》在采访过程中,却也发现中晋资管疑点重重。 除了大量的融资是否确有一一对应的项目,中晋资管对此的信披并不透明以外,另一大疑点是,中晋为发售产品承受的高综合成本。据本报获取的某未经证实的举报说辞,中晋产品代码后两位数代表年化利息,“中晋资管在2016年3月份推出的0060产品,年化利息就是60%”。融资成本如果这般高企,则项目真实性存疑。 此外,一名中晋销售团队人士对本报表示,近几个月来为了稳住甚至增加融资量,他的感受是,公司加大了业务员的奖惩力度。一种说法是,中晋资管将登记在公司名下的数辆不同颜色的法拉利作为先锋销售经理的奖励,销售业绩靠前者可获得法拉利使用权。同期,中晋资管还对团队实施了各种奖惩制度,给予客户经理高额提成。 借新还旧? 正是可能在靠“借新还旧”维持运营的情况下,上述中晋资管内部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中晋系出招“借壳”港股——以中晋资管的全资控股股东国太控股作为投资方,中晋资管则作为“融资平台”,募资投向了三只港股:中国创新投资(01217.HK)、中国趋势(08171.HK)、华耐控股(01020.HK)。 即便连上述坚信公司运作无虞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也在话语间承认了中晋资管的一部分募资,确系投入了母公司对三只港股的投资。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靠平台自己募资给自己的母公司、资金投向二级市场却给投资人固定收益的做法,本身可能也有违规之嫌。 事实上,中晋系一系列关联公司中,涉及几十家作为合伙人项目GP的公司,股东均为国太投资和中晋资管,投资人资金均作为LP方进入这些项目。 至于项目是否有超募现象,根据中晋自己发布的公告,截至4月1日的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2.6亿元,中晋一期通过217个合伙制基金向11608名投资人发起募集,每个合伙基金按48人限额募集,超员1192人。不过在这个公告里,中晋资管表示根据合规需要自发在新的合伙基金设立前暂停受理新客户。 “自融和超募现象是管不住的,融资都在中晋系体系里自己运作。”爆料人称。但另一头,坚信公司运作无虞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称,公司是完全按照证监会相关合规要求募资和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并且有资金托管的安排,公司无法自己挪用资金。 中晋系及其控制人,与投资者作为LP的投资资金,之间的运作是否有“防火墙”设置?投资人的投资款是否最终流到了控制人的口袋里?在项目公司或二级市场里亏损的部分,中晋系若非靠“借新还旧”滚大债务“雪球”来偿还的话,又是靠什么来抵补上的?这些疑点有待公安、司法部门定论。 港股计划? 就算中晋系果真出招港股,但问题是,本寄望于通过港股投资实现资金腾挪的中晋系,却遭遇了所投的中国创新投资、中国趋势、华耐控股的“股价滑铁卢”。 中国创新投资昨日收盘报0.056元(港元,下同),跌26.32%;中国趋势收盘报0.018元,跌21.74%;华耐控股收盘报0.295元,跌14.49%。 以中晋系入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的情况来看,经本报记者查证,去年底国太控股同时大举买入这两只港股,此后可能双双亏损。 中国创新投资方面的信息显示,2015年12月28日,国太控股以0.07元/股的价格买入中国创新投资17亿股,耗资1.19亿元,持股比例为19.97%;一个月后的2016年2月1日,再增持6.6272亿股,每股价格为0.067元,总计金额4440.22万元。两次相加后国太控股持有中国创新投资总计23.6272亿股,持股比例为27.68%。 以昨日中国创新投资股价0.056元计,以国太控股当初的买入成本来计算,投资这只股票已亏损超过3000万元。 在中国趋势方面,国太控股同样在去年12月28日入股,以0.07元/股买入共计12亿股,持股比例为17.82%。今年2月1日,国太控股全盘卖出中国趋势,卖出价格相较买入价格折让47.14%。这意味着国太控股在这笔投资上亏损了4440万元。 假设中晋资管最后涉案被清盘,投资人最为关心的莫过于中晋系可用以抵债的资产。中晋资管此前曾对外宣布有一定比例的备付金存留,上述坚信公司运作无虞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称,这笔资金有20亿~30亿。但一名举报人称,公司账上资金不足5亿。中晋系其余各项资产情况有待经侦部门调查。此外,还有消息人士称,徐勤有价值2000万元的布加迪,前述奖励给员工使用的多辆法拉利物权可能暂时还归公司所有。[详情]

从”中晋“案看海外投资风险
从”中晋“案看海外投资风险

  又一个百亿级的资产管理平台出事了。据新华上海快讯4月6日消息,上海警方于近日对因涉嫌非法吸储和集资诈骗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进行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和20余名组织核心成员全部抓获。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通过有限合伙的方式,募集客户投资资金,先后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详情]

中晋资产涉违法经营被查 持两港上市公司齐挫逾2成
中晋资产涉违法经营被查 持两港上市公司齐挫逾2成

  新浪港股讯 4月7日消息,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记者 孔雯琼 上海报道)资产级别过百亿元(人民币,下同)的理财平台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近日被曝遭警方侦查。有消息称,中晋资产管理约20名核心管理层本来计划包机经香港飞往意大利,但昨天均被控制没能成功出境。 持两港上市公司齐挫逾2成 中晋在香港的两间相关公司中国创新投资(1217)及中国趋势(8171)股价大插水,收市分别跌26.32%和21.74%,报0.056港元和0.018港元。 据公开资料,中晋资产管理为国太投资控股(上海)旗下公司,主营活期理财产品。据其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截至4月1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 目前中晋官网已经无法打开,而中晋上海所有营业部均遭到查封。中晋资产位于上海陆家嘴的办公室门上所贴告示称,中晋资产在经营过程中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并要求投资者去公安经侦处报案。据公安机关透露,多家与“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亦遭到查处,包括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 翻查相关资料,国太控股于去年12月底同时入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去年12月以1.19亿港元购入中国创新投资17亿股,持股比例为19.97%;今年2月再以4,400万港元增持6.6272亿股,目前持股比例约为27.68%。国太控股在去年12月也以每股0.07港元买入中国趋势12亿股,占比17.82%。 中晋在上海长期独家冠名沪某档知名的相亲类综艺节目。另有数据显示,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其中60岁以上投资人超过2万。 中创董事局确认经营正常 中国创新投资昨天公布,对于有传媒报道,其主要股东国太投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及非法集资诈骗犯罪,公司正就事件联络国太投资管理层兼公司的非执行董事陈佳菁、姜琳璘女士及王玮, 目前已联络上姜琳璘及王玮。董事局确认目前经营情况正常及稳定。 另外, 中国创新投资昨日另一公告称,已就中国文化传媒国际欠款到期未还一事,向英属处女群岛法院提交了针对中国文化传媒国际的清盘申请,后者为亚洲电视的投资者。[详情]

起底中晋系:控制百余家合伙企业疯狂圈钱
起底中晋系:控制百余家合伙企业疯狂圈钱

  起底中晋系:“独特”合伙人模式疯狂圈钱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沪上知名相亲节目“相约星期六”的冠名赞助方“中晋系”确认被查,台球运动员“九球天后”潘晓婷是其形象代言人。 4月6日下午15时左右,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名为《上海公安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的公告。 公告称,2016年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在浦东、黄浦、静安等地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太控股集团)、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通过其“独特”的合伙人模式,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而就在被查前3天,“中晋一期基金”完成募集,截至2016年4月1日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不过,上述数据暂未得到警方证实。 “中晋系”控制百余家合伙企业 上海市公安局公告称,经查,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市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本次被查处的几家公司,关系颇为复杂。 国太控股集团官方介绍称,该公司是一家注册地在上海的内资企业,主要产业涉及私人航空租赁、运营、销售、展示、融资、飞行员培训、沙龙、体验及酒店、餐饮、旅游、广告等。徐勤是国太控股集团联席董事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太控股集团的官网披露的成员公司多达90余家,其中包括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多家“中晋”开头的公司。国太控股集团的规模庞大还体现在人事编制上,集团人事编制有6733人之多,其中职能类633人,业务类4150人,产业类1950人。 据悉,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成员企业中,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此次也被查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了解到,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成立日期为2012年11月22日,法定代表人为沈嘉,公司股东为国太控股集团。 合伙人种类繁多 在中晋系“独特”的合伙人模式中,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充当了一个很关键的角色:其既是中晋合伙人股权投资(基金)的产品管理人,也是其普通合伙人。而上海中晋一期和二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则是中晋合伙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流动性基金。 正是通过这样的合伙人模式,中晋系圈钱数百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中晋的合伙人种类繁多,包括一般合伙人、高级合伙人、明星合伙人、超级合伙人、战略合伙人,以及永久合伙人。其中,高级、永久、超级合伙人各自的出资规模分别都是1亿元。而明星合伙人则是被誉为中国“九球天后”的潘晓婷。 “中晋合伙人”公众号显示,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备付金突破19亿,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其中60岁以上投资人超过2万。而就在去年底,投资总额才刚刚突破300亿。不过,上述数据暂未得到警方证实。 而中晋官网披露的一则“中晋一期基金50亿完成募集”公告显示,“截止至2016年4月1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2.6亿元。通过合伙制股权基金模式,中晋一期,以非公开的方式向具有风险识别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募集,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转债,之后通过被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实现在二级市场退出,为投资人实现投资目的。”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实缴资本2000万元,成立日期为2013年12月3日,法定代表人汤骏。股东为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也是国太控股集团的成员公司之一。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也是国太控股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上海发文清查非法集资 就在中晋系被查的第二天,上海市政府于4月5日发布《本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称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控制风险高发行业市场准入,区县政府也将密切关注投资理财、网络借贷等风险高发重点领域,辖区主要商务楼宇、科技园区、招商中心等明确“谁引进、谁负责”的招商原则,落实源头防控。 《意见》同时要求,工商部门将加强对非法集资风险高发行业的登记管理,重点关注企业股东背景、信用状况、经营团队、运营方案、风控措施等。此前,上海部分区县已暂停了投资理财类、金融信息服务等类型企业注册。 上述《意见》同时明确,上海将建立非法集资“黑名单”。对于一般工商企业,将运用信用分类监管、定向抽查检查、信息公示、风险警示约谈、市场准入限制等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多部门还将联合建立非法集资主体(包括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代理人、中间人等)经营异常名录和信用记录,并纳入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在出台《意见》的同时,上海各级金融办对非法集资风险也正在排查中。 针对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发展态势,上述《意见》还明确,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同时,在领导小组下,增设案件侦办组、信访维稳组、宣传教育组。其中,案件侦办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市检察院、市高法院等配合,负责组织、协调非法集资案件的立案、侦办、查处;信访维稳组由市信访办牵头,市公安局、市维稳办等配合,负责做好非法集资信访预警、现场处置,落实维稳措施等;宣传教育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政府新闻办及相关部门配合,负责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新闻媒体涉及非法集资宣传的管理。[详情]

上海重拳整治投资公司 警方查处中晋系控制20余名核心成员
上海重拳整治投资公司 警方查处中晋系控制20余名核心成员

  上海重拳整治投资公司 警方查处“中晋系”控制20余名核心成员 见习记者 谢水旺 本报记者 杨晓宴 上海报道 潮水退去,裸泳者上岸。 4月6日下午15时左右,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公告称,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其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已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上海市政府于近期印发《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各区(县)政府要密切关注重点高风险领域,明确“谁引进、谁负责”的招商原则,落实源头防控。 4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部分上海地区第三方代理注册公司反映,即日起,暂不接受新的投资类公司注册,已注册完成的该类型公司需要面谈。 某代理注册公司发给一家投资类公司的短信显示“法人约谈,请尽快过来,带上三证正副本原件,公章”等内容。此前,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已相继暂停互联网金融企业注册登记。 “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破300亿 4月6日下午两点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位于上海陆家嘴未来资产大厦的中晋商业保理营业网点,发现现场聚集着一批投资者,但网点已停止营业,大门紧闭。 现场有投资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警方查封网点前,当天早上网点还在正常办理业务。警方告诉投资者,大约一个月后会有结果。不过,一些现场投资者对此表示疑惑和不解,中晋资产并未出现兑付问题,担心投资反而因此受到影响。 警方公告显示:经查,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本市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根据中晋资产官方公布,截至2015年12月29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突破303亿元。截至2016年1月13日,391位投资人成为中晋首批永久合伙人,投资总额突破6121万元。另外,截至2016年4月1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人民币,超计划筹资2.6亿元。 不过,平台涉及的存量负债究竟有多少,尚需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 “中晋系”图谱 “中晋系”的控股平台为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太控股”),成立于2013年5月。其官网显示,集团共设有七大事业部,分别投资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金融、批发零售、商业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投资涉及上百家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发现,包括国太控股在内的多家“中晋系”公司在近一年内,法定代表人或股东发生变更。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显示,国太控股股东为国泰投资工会(社团法人)和8位自然人,其中,陈佳菁为法人代表,其与国泰投资工会在2015年3月,也就是近一年前,取代徐勤(实际控制人)和李珏成为股东。 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1亿元,为国太控股的法人独资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沈嘉。 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均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均为1亿元。前者的法人代表在今年3月从陈佳菁变更为郭亮。后者的法人代表在2014年8月从毛公钦变更为汤骏。 中晋商业保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法定代表人在今年2月由朱晶宇变更为黄皓亮。 受此影响,4月6日,国太控股涉及的上市公司中,国创新投资(01217 .HK)收跌26.32%,中国趋势(08171.HK)收跌21.74%。 (编辑:马春园)[详情]

中晋系涉嫌非法集资全面被查 靠港股也没翻身
中晋系涉嫌非法集资全面被查 靠港股也没翻身

  靠港股也没翻身 中晋系全面被查 中晋系涉嫌非法集资被查,20余名核心成员被捕,其资金链疑点重重,借道港股实现资金腾挪计划又落空 夏心愉 继泛亚、e租宝等案件后,又一家百亿级理财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类似的金融风险层出不穷,监管加码已刻不容缓。 上海警方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确认,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晋资管”)及相关关联公司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调查。中晋资管在销售端的品牌,即沪上为人熟知的“中晋合伙人”。 中晋系被查,发生在上海下发“规范非法集资20条”的次日。 若中晋系非法集资罪名最后坐实,其影响有多大?据中晋资管人士贴出的一份宣传资料,投资人在中晋合伙人平台上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记者从中晋系内部消息人士处获取的数据显示,目前平台上的投资存量约为53亿元。此数据有待公安部门进一步查证。 此外,中晋系核心高管已经在控。 有接近监管部门的消息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数日前中晋系核心层20余人本计划包机经香港飞往意大利再赴梵蒂冈,目的之一是参加中晋系实际控制人徐勤的婚礼,但高管一行最终“被堵了回来”。 上海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昨日下午发布消息称,2016年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 该微博称,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资金链告急? 两大迹象显示,中晋系资金链告急已有至少数月。 其一是,据中晋资管内部一名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向本报独家透露,徐勤此前表示过与殷某定于3月底左右在意大利的婚礼可能延期,担心的问题即为公司的经营情况;其二是,据一名中晋合伙人的投资者反映,今年以来中晋资管明显有加大投入成本,以稳住或增加融资量的迹象。 在回答本报“加大成本体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时,上述消息人士表示,虽然表面上看,产品投资利率并不高,虽不同产品利率不同,但和市面上其他理财平台利率相当,暗地里,中晋资管通过给客户经理奖励、客户经理再返给投资人的点,实际使部分参与短期“冲量”的投资人资金收益率按月息算可突破“2分”,甚至“3分”。 这是一种典型的变相承诺高收益。 不过,一名主动联系本报记者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却表示,投资人对管理和产品一贯满意,中晋资管运营至今未发生过一单违约,他单方面也从未听说公司有资金短缺的问题。 该人士坚持称,同业恶性竞争和内部人士向金融办等部门的举报导致了中晋资管的被查。但当被记者问及若非借助“借新还旧”等方式,为何投资了公司股权等项目的合伙人机制,会一单违约都不出?该人士将回答引向了合伙人机制建设:中晋相关股权基金作为GP(普通合伙人),平台上的投资人资金部分作为LP(有限合伙人)。他同时称,中晋投向的项目包括互联网公司、医疗保险、电子器械、黄金、物业等,且项目受到看好。 工商等相关资料显示,自2012年7月起,中晋系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份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 本报向中晋方面提出提供投资项目清单的要求,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这份清单。 纵然有管理层员工表示相信公司运作无虞,但上述中晋资管内部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表示,大量项目背后均是虚假业务和关联交易。对投资人投资款的兑付,不少也依靠着债务不断“滚雪球”,新投资款还旧投资款。 这名爆料人所言的项目不实、“借新还旧”的现象是否存在,最终有待司法部门认定。但《第一财经日报》在采访过程中,却也发现中晋资管疑点重重。 除了大量的融资是否确有一一对应的项目,中晋资管对此的信披并不透明以外,另一大疑点是,中晋为发售产品承受的高综合成本。据本报获取的某未经证实的举报说辞,中晋产品代码后两位数代表年化利息,“中晋资管在2016年3月份推出的0060产品,年化利息就是60%”。融资成本如果这般高企,则项目真实性存疑。 此外,一名中晋销售团队人士对本报表示,近几个月来为了稳住甚至增加融资量,他的感受是,公司加大了业务员的奖惩力度。一种说法是,中晋资管将登记在公司名下的数辆不同颜色的法拉利作为先锋销售经理的奖励,销售业绩靠前者可获得法拉利使用权。同期,中晋资管还对团队实施了各种奖惩制度,给予客户经理高额提成。 借新还旧? 正是可能在靠“借新还旧”维持运营的情况下,上述中晋资管内部接近核心的消息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中晋系出招“借壳”港股——以中晋资管的全资控股股东国太控股作为投资方,中晋资管则作为“融资平台”,募资投向了三只港股:中国创新投资(01217.HK)、中国趋势(08171.HK)、华耐控股(01020.HK)。 即便连上述坚信公司运作无虞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也在话语间承认了中晋资管的一部分募资,确系投入了母公司对三只港股的投资。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靠平台自己募资给自己的母公司、资金投向二级市场却给投资人固定收益的做法,本身可能也有违规之嫌。 事实上,中晋系一系列关联公司中,涉及几十家作为合伙人项目GP的公司,股东均为国太投资和中晋资管,投资人资金均作为LP方进入这些项目。 至于项目是否有超募现象,根据中晋自己发布的公告,截至4月1日的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2.6亿元,中晋一期通过217个合伙制基金向11608名投资人发起募集,每个合伙基金按48人限额募集,超员1192人。不过在这个公告里,中晋资管表示根据合规需要自发在新的合伙基金设立前暂停受理新客户。 “自融和超募现象是管不住的,融资都在中晋系体系里自己运作。”爆料人称。但另一头,坚信公司运作无虞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称,公司是完全按照证监会相关合规要求募资和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并且有资金托管的安排,公司无法自己挪用资金。 中晋系及其控制人,与投资者作为LP的投资资金,之间的运作是否有“防火墙”设置?投资人的投资款是否最终流到了控制人的口袋里?在项目公司或二级市场里亏损的部分,中晋系若非靠“借新还旧”滚大债务“雪球”来偿还的话,又是靠什么来抵补上的?这些疑点有待公安、司法部门定论。 港股计划? 就算中晋系果真出招港股,但问题是,本寄望于通过港股投资实现资金腾挪的中晋系,却遭遇了所投的中国创新投资、中国趋势、华耐控股的“股价滑铁卢”。 中国创新投资昨日收盘报0.056元(港元,下同),跌26.32%;中国趋势收盘报0.018元,跌21.74%;华耐控股收盘报0.295元,跌14.49%。 以中晋系入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的情况来看,经本报记者查证,去年底国太控股同时大举买入这两只港股,此后可能双双亏损。 中国创新投资方面的信息显示,2015年12月28日,国太控股以0.07元/股的价格买入中国创新投资17亿股,耗资1.19亿元,持股比例为19.97%;一个月后的2016年2月1日,再增持6.6272亿股,每股价格为0.067元,总计金额4440.22万元。两次相加后国太控股持有中国创新投资总计23.6272亿股,持股比例为27.68%。 以昨日中国创新投资股价0.056元计,以国太控股当初的买入成本来计算,投资这只股票已亏损超过3000万元。 在中国趋势方面,国太控股同样在去年12月28日入股,以0.07元/股买入共计12亿股,持股比例为17.82%。今年2月1日,国太控股全盘卖出中国趋势,卖出价格相较买入价格折让47.14%。这意味着国太控股在这笔投资上亏损了4440万元。 假设中晋资管最后涉案被清盘,投资人最为关心的莫过于中晋系可用以抵债的资产。中晋资管此前曾对外宣布有一定比例的备付金存留,上述坚信公司运作无虞的中晋资管市场部中层人士称,这笔资金有20亿~30亿。但一名举报人称,公司账上资金不足5亿。中晋系其余各项资产情况有待经侦部门调查。此外,还有消息人士称,徐勤有价值2000万元的布加迪,前述奖励给员工使用的多辆法拉利物权可能暂时还归公司所有。[详情]

中晋系连锁反应:国太控股涉3港股公司 董事长疑失联
中晋系连锁反应:国太控股涉3港股公司 董事长疑失联

   “中晋系”事件连锁反应:国太控股涉3家港股公司 董事长疑失联 ◎每经记者 孙嘉夏 中国趋势(08171,HK)4月6日公告称,公司已获悉有关新闻报道提及国太控股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等事项,由于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总裁助理姜琳璘、副监事长王玮为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因此中国趋势正就该事项与3名董事联络并了解情况。“截至本公告发出为止,本公司就该3名董事已联络上姜琳璘女士及王玮先生。”这意味着,目前未能联络上陈佳菁。消息传出后,国太控股已介入的3家上市公司股价齐齐大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获悉,国太控股取得3家上市公司控制权,以期将之打造成包括“中晋系”在内的资产高溢价变现退出途径,但该计划显然已无法实现。 高管团队有多位年轻女士 国太控股官网称,公司组建于2013年,目前已是多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一百多家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集团下设有七大事业部,投资领域涉及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金融、批发零售、商业服务、信息技术等。 公司目前的股权结构显示,其股东包括陈亮、吴晔、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张晓韵、朱珮君、姜琳璘、蒋晓羽、陈佳菁和孙坷柯。 公司此前曾经历数次股权变更,2015年3月,公司股东曾由徐勤、李珏变更为陈佳菁和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 在国太控股官网上,徐勤被作为公司联席董事长予以介绍,简介中称其“拥有独特的经营价值理念,具有独到的商业思维”,并秉承“以科学发展实现永续经营”的价值理念,引领集团开拓战略性发展之路。 上海公安部门发布的消息则显示,“中晋系”实际控制人为徐勤。 此前,港股上市公司华耐控股曾发布公告称,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及副董事长朱凤洲二者共同持有中国中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晋)全部权益,并介绍中国中晋为国太控股的国际资本平台。 国太控股官网资料显示,公司董事会及高管团队成员中以陈佳菁为首,拥有颇多年轻女士。其中,董事长陈佳菁年仅29岁,是“ILY”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论的创始人,并当选为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持有东华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及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学院城市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中国创新投资此前的公告显示,陈佳菁及国太控股总裁助理姜琳璘分别各持有国太控股6.14%股权。 公告还介绍,姜琳璘年仅31岁,此前曾出任意派客公司项目经理及施华洛世奇公司顾问等,持有东华大学学士学位及意大利Domus Academy硕士学位。 此外,中国船舶(600150,SH)2015年一季报显示,陈佳菁还位列公司第7大股东,持有417.99万股。而国太控股副董事长朱凤洲的名字则现身于中路股份(600818,SH)2015年一季报第7大股东,当时,朱凤洲持有181万股。但截至2015年半年报时,陈佳菁与朱凤洲的的名字均已从前十大股东中消失。 介入三港股上市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查发现,国太控股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连续介入了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华耐控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 国太控股称,2015年12月28日,公司透过QDII大手笔购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中国创新投资,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根据中国创新投资2015年12月29日发布的公告,公司主要股东Harvest Rise Investments Limited以0.07港元/股的价格出售17亿股,占总股本的19.97%。这一价格较中国创新投资停牌前收市价0.068港元溢价2.9%。 此后的公告显示,国太控股是通过海通国太1号定向管理计划(以下简称海通国太)购入了上市公司股份。 2016年2月1日,中国创新投资再次公告称,海通国太以0.067港元/股的价格,购入上市公司6.63亿股。增持后,海通国太持有中国创新投资23.63亿股,占后者总股本的27.75%。 2016年2月2日,具有国太控股背景的高管进入中国创新投资管理层。其中,国太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佳菁担任上市公司董事局联席主席及战略委员会主席。国太控股总裁助理姜琳璘、国太控股副监事长王玮出任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 中国创新投资于2002年8月上市,“主要投资优质军民融合技术企业,争取在所投企业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获取中期资本增值,并以此作为主要经营策略和收益来源”。国太控股称,投资中国创新投资股权,有利于集团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宣传和推广公司业务,协助集团打造国际品牌,发展国际业务和提高世界知名度,建立集团的国际资本运作平台。 国太控股曾入股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则是中国趋势。在首次买入中国创新投资的同一天,国太控股亦已相同的0.07港元/股代价买入于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中国趋势12亿股,持股比例为17.82%。但据媒体报道,2016年2月1日,国太控股清仓中国趋势,亏损约4400万港元。 2016年2月2日,中国趋势公告,陈佳菁出任公司董事局联席主席,姜琳璘、王玮则任非执行董事。 国太控股介入的第三家上市公司是华耐控股。华耐控股称,2016年1月,国太控股的国际资本平台中国中晋对华耐控股进行了战略性投资,成为第一大股东。 华耐控股公告称,国太控股共购入公司3亿股股份,相当于总股本的11.68%。 资料显示,华耐控股于2005年成立,并于2010年7月上市,公司总部及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在高端钢水控流产品行业具有领导地位。产品主要用于连铸过程,以保护、控制及调节钢液流量,产品主要供应国内主要制钢企业集团成员,包括宝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等。 根据华耐控股的公告,国太控股董事长及副董事长分别为陈佳菁及朱凤洲,二者共同持有中国中晋全部权益,而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晔则出任华耐控股执行董事。简历显示,吴晔现年27岁,2009年取得华东理工大学工程学学士学位、2014年取得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但在金融投资及项目管理方面已拥有逾5年经验。 曾试图变现退出 连续介入三家上市公司,国太控股的目的或许正在于将旗下资产借道资本市场退出以回笼资金。 国太控股称,公司通过投资控股创业与不同发展时期的非上市公司,整合资源优势使其效益得到规模化提升,最终将股权资产证券化并从资本市场退出实现经济效益,而目前“经过三年积累,2016年集团已储备可证券化非上市公司股权资产约800亿元,为集团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 而在2016年,“为实现集团旗下部分优质子公司资产证券化,落实集团发展战略目标,加快推进集团新一轮调整升级,并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好的盈利项目,今年集团拟向多家上市公司出售不低于100亿的股权资产”。同时,“集团拟出售股权资产的决定将有利于优化集团的资产结构,提高集团经济效益,实现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并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扩大上市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未来的业务扩展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国太控股还曾公开表示,目前集团旗下子公司经营状况总体呈现向上的良好势头,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增长,集团旗下部分优质子公司已进入高速发展状态,不仅具有完善的软硬件配备,更持有先进技术专利,极具市场发展空间与竞争力。 国太控股集团作为中国创新投资的第一大股东,将通过安排中国创新投资收购优质资产,增强中国创新投资的综合实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而所谓的收购优质资产,则是国太控股试图将旗下“中晋系”资产出售予上市公司。 2016年2月29日,国太控股分别与中国趋势、中国创新投资签订有关优惠条件的优先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国太控股将以资产净值为作价的优惠条件向两家上市公司出售约21.04亿人民币股权资产。上市公司将以现金、股票或可换股债券的方式实现支付。 同时,由于中国创新投资一直致力于投资科技创新项目,以及能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配套服务的金融创新项目,旨在获得项目分红收入以及中长期投资回报。国太控股拟向中国创新投资优惠出售的旗下首批金融创新服务概念公司包括: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中晋黄金(上海)有限公司、中晋商业保理(上海)有限公司。 交易完成后,国太控股共将获得现金或等价现金25亿港币,约合21.04亿人民币。国太控股当时表示,此次被收购的项目公司,未来皆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年合并利润预计为2亿人民币。集团以优惠条件出售股权资产,将有利于上市公司股东,同时也将增加集团流动资金,提高内部员工福利待遇并优化未来投资项目。此外,集团今年还将陆续出售子公司股权给上市公司,以此优化集团资产,逐步实现集团战略发展规划。 2016年3月16日,国太控股与中国趋势又就优先投资协议订立补充协议。根据补充协议,国太控股旗下子公司奕黎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奕黎金融)将作为优先项目,以资产净值作价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出售,中国趋势将以现金、股票或可换股债券的方式实现支付。 本次补充协议中的优先项目奕黎金融,主营第三方金融信息服务等业务,“公司运营的中晋金融服务网,为众多金融服务供应商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同时,为金融服务需求者提供投资、融资、典当、保险、保理、担保、支付、理财等金融产品的信息服务”。 但随着国太控股的被查,上述计划或许已都无法实现。[详情]

起底中晋系:以“独特”合伙人模式疯狂圈钱
起底中晋系:以“独特”合伙人模式疯狂圈钱

  起底中晋系:“独特”合伙人模式疯狂圈钱 昨日,上海市公安局称,查处涉嫌非法吸存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中晋合伙人投资额或超340亿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沪上知名相亲节目“相约星期六”的冠名赞助方“中晋系”确认被查,台球运动员“九球天后”潘晓婷是其形象代言人。 4月6日下午15时左右,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名为《上海公安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的公告。 公告称,2016年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在浦东、黄浦、静安等地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太控股集团)、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通过其“独特”的合伙人模式,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而就在被查前3天,“中晋一期基金”完成募集,截至2016年4月1日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不过,上述数据暂未得到警方证实。 “中晋系”控制百余家合伙企业 上海市公安局公告称,经查,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市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本次被查处的几家公司,关系颇为复杂。 国太控股集团官方介绍称,该公司是一家注册地在上海的内资企业,主要产业涉及私人航空租赁、运营、销售、展示、融资、飞行员培训、沙龙、体验及酒店、餐饮、旅游、广告等。徐勤是国太控股集团联席董事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太控股集团的官网披露的成员公司多达90余家,其中包括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多家“中晋”开头的公司。国太控股集团的规模庞大还体现在人事编制上,集团人事编制有6733人之多,其中职能类633人,业务类4150人,产业类1950人。 据悉,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成员企业中,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此次也被查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了解到,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成立日期为2012年11月22日,法定代表人为沈嘉,公司股东为国太控股集团。 合伙人种类繁多 在中晋系“独特”的合伙人模式中,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充当了一个很关键的角色:其既是中晋合伙人股权投资(基金)的产品管理人,也是其普通合伙人。而上海中晋一期和二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则是中晋合伙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流动性基金。 正是通过这样的合伙人模式,中晋系圈钱数百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中晋的合伙人种类繁多,包括一般合伙人、高级合伙人、明星合伙人、超级合伙人、战略合伙人,以及永久合伙人。其中,高级、永久、超级合伙人各自的出资规模分别都是1亿元。而明星合伙人则是被誉为中国“九球天后”的潘晓婷。 “中晋合伙人”公众号显示,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备付金突破19亿,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其中60岁以上投资人超过2万。而就在去年底,投资总额才刚刚突破300亿。不过,上述数据暂未得到警方证实。 而中晋官网披露的一则“中晋一期基金50亿完成募集”公告显示,“截止至2016年4月1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2.6亿元。通过合伙制股权基金模式,中晋一期,以非公开的方式向具有风险识别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募集,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转债,之后通过被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实现在二级市场退出,为投资人实现投资目的。”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实缴资本2000万元,成立日期为2013年12月3日,法定代表人汤骏。股东为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中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也是国太控股集团的成员公司之一。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也是国太控股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上海发文清查非法集资 就在中晋系被查的第二天,上海市政府于4月5日发布《本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称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控制风险高发行业市场准入,区县政府也将密切关注投资理财、网络借贷等风险高发重点领域,辖区主要商务楼宇、科技园区、招商中心等明确“谁引进、谁负责”的招商原则,落实源头防控。 《意见》同时要求,工商部门将加强对非法集资风险高发行业的登记管理,重点关注企业股东背景、信用状况、经营团队、运营方案、风控措施等。此前,上海部分区县已暂停了投资理财类、金融信息服务等类型企业注册。 上述《意见》同时明确,上海将建立非法集资“黑名单”。对于一般工商企业,将运用信用分类监管、定向抽查检查、信息公示、风险警示约谈、市场准入限制等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多部门还将联合建立非法集资主体(包括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代理人、中间人等)经营异常名录和信用记录,并纳入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在出台《意见》的同时,上海各级金融办对非法集资风险也正在排查中。 针对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发展态势,上述《意见》还明确,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同时,在领导小组下,增设案件侦办组、信访维稳组、宣传教育组。其中,案件侦办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市检察院、市高法院等配合,负责组织、协调非法集资案件的立案、侦办、查处;信访维稳组由市信访办牵头,市公安局、市维稳办等配合,负责做好非法集资信访预警、现场处置,落实维稳措施等;宣传教育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政府新闻办及相关部门配合,负责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新闻媒体涉及非法集资宣传的管理。[详情]

中晋系涉嫌非法集资岌岌可危 投资总额超340亿
中晋系涉嫌非法集资岌岌可危 投资总额超340亿

  继“快鹿系”发生兑付危机之后,上海另一大投资类集团“中晋系”也面临崩盘。昨日下午3时,上海市公安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已于4月4日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相关关联公司,其中包括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太控股”)、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投资资产过百亿元的“中晋系”已岌岌可危。 涉嫌非法吸存集资 另据上海警方透露,“中晋系”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机场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上海警方表示,经查,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市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其实,昨日上午就已经有消息曝出,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晋资产”)的营业网点被查,一张中晋资产营业网点玻璃门上的公告显示,“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其中60岁以上投资人就超过2万。 投资四面出击 中晋资产究竟是什么公司?这一家普通人看来较为陌生的公司,在上海却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不仅有多个高档写字楼,还有广告遍布上海黄金地段,同时该公司请来了明星代言,冠名了当地知名的相亲节目。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后注意到,中晋资产为国太控股旗下公司。中晋资产官网显示,注册资本1000万元。成立之初,在关联公司的支持下直接受托资产过亿元。另有资料显示,中晋资产主要为母公司旗下子公司的实体产业进行融资。 国太控股网站资料显示,该公司组建于2013年,目前是多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100多家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集团设有七大事业部,分别投资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金融、批发零售、商业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 而中晋资产300多亿元的投资总额主要来源于“中晋合伙人计划”。据公开资料显示,该计划通过合伙制股权基金模式,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转债,之后通过被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实现在二级市场退出,为投资人实现投资目的。 自融骗局毕现 北京商报记者在查询过程中注意到,中晋资产的客户经理此前曾宣传过中晋活期理财产品。一款中晋活期理财产品资料显示,为有限合伙制产品,产品管理人为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而普通合伙人为中晋资产,产品规模不低于1亿元,投资金额5万元起,同时该产品收益日结。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显示投向为国太控股子公司的股权投资、进行流动资金借款。 而另有贴吧一位侯姓的客户经理同样发布了相关活期产品的介绍,产品投资方向为“国太控股旗下34家子公司”。更让人怀疑的是,该人士表示,此款理财产品其实类似于“宝宝类”产品,每日可以收到利息,可以随时取走本金。 “如果是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正规有限合伙制产品,首先合格投资人起投金额为100万元,其次这类产品中没有见过按日结息、还可以随时支取本金的产品,如果在宣传中还表示类‘宝宝类’产品,这一产品绝对不是有限合伙产品。简单地从理财产品来看,这类产品绝对有自融嫌疑,被认定为非法集资也很正常。”招银万达基金总经理顾小明如是表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直到去年4月14日之前,中晋资产的投资人都是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陈佳菁为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此次变更后担任中晋资产法人代表的朱凤洲是国太控股集团的副董事长。直到今年3月22日,中晋资产的法人代表再度变更为郭亮。而中晋资产的所有项目产品投向多为为国太控股子公司进行融资。 北京商报记者 闫瑾 刘双霞[详情]

上海警方查处中晋系关联公司 20余名核心成员被抓
上海警方查处中晋系关联公司 20余名核心成员被抓

  上海警方查处 “中晋系”关联公司 记者6日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警方于近日对“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成员于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今年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在上海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等地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在机场当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经查,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份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详情]

美女炫富引发的血案 “百亿中晋系”崩盘内幕
美女炫富引发的血案 “百亿中晋系”崩盘内幕

  今天下午,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发微博爆出重磅消息,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 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知情人向野马财经透露,徐勤是正准备去梵蒂冈结婚时被抓的。 据新华社报道,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份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该案件牵涉面积之大远超之前的快鹿。从规模体量来看,中晋是一家百亿级理财平台。据其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其中60岁以上投资人就超过2万。不过,这一数据暂时还未得到警方的证实。 而公司发生崩盘,据说都是由一位美女炫富引发的。 知情者向野马财经爆料,中晋资产拉客户使出了美人计这一招,而在营销中,雇佣了美女程明作为企业顾问。 正是大美女程明在朋友圈赤裸裸地炫富,引起了关注。微博“基金庄正”也贴出了更多爆料。 这位程明美女的清晰无码大图,可以鉴赏一下。 再来一张侧脸+豪车的 然而,“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这是在中晋营业网点玻璃门上张贴的公示。 4月6日,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警方确认,中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相关关联公司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调查,请投资者携带投资项目资料及相关金额等情况到就近的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备案,案件仍在进行调查。 而且,让上海当地投资人更气愤的是,中晋资产还是沪上知名节目—《相约星期六》的独家冠名商。 网友所说的潘晓婷,就是当初和毕姥爷一起玩书法的“九球天后”。 公开资料显示,国太投资组建于2013年,目前已是多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一百多家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中晋财务、中晋小额贷款公司、中晋典当行、中晋拍卖行等;非金融行业包括国太航空、酒店、广告、家具、服饰、数码、地产、食品等几十个实体产业公司。中晋资产称其旗下有支付公司、保理公司、担保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多个金融类公司。 在“中晋系”倒掉后,国太投资的这些小伙伴们怕是今夜难眠,迎接他们的,将是证券市场一场躲不过的“血雨腥风”。[详情]

中晋系20余名核心成员被抓 投资者称收益可达200%
中晋系20余名核心成员被抓 投资者称收益可达200%

  图为中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人现场维权 新浪财经讯 4月6日消息,“反非吸普法宣传教育”——在中晋资产官网首页几个大字显眼可见,但今日被“打脸”。今天下午,上海市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中晋资产官网法制教育宣传栏中,大篇幅介绍了中晋资产对员工的要求:“知道公司所有投资品种不同于存款,同时所参加资金来源不的事非法集资所得,主要应为自有资金并自愿参加,公司及公司所有员工不得向投资者人承诺回报或变相承诺回报(历史业绩预任何预期不等同于回报)。” 但是该说法却被“打脸”,反对非法集资、反对变相承诺回报的说法均被警方戳破。 今日“警民直通车-上海”微博显示,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根据警方调查,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本市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派你去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图为外滩办公处指示牌 新浪财经实地走访位于外滩的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今日上海大雨,且大门紧闭,但门口仍聚集了不少投资者。就在中晋资产不远处,还设有国太控股文化馆和中晋1824博物馆。 图为中晋1824博物馆 进入楼内,指示牌显示,G楼、一楼为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二楼、三楼为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图为国太控股文化馆 一位投资者告诉新浪财经,今天经侦人员到达公司,带走了不少资料,公司的4层楼全部查封。“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没有人能说明情况,明天可能有人组织登记给说法,但也不确定。”上述投资者表示。 图为中晋资产法律宣传教育 “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请广大投资者代号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材料,到本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经侦支队报案。浦东地区投资者请到浦东新区成山路855弄69号报案。”中晋办公室门上贴着一份通知。 新浪财经咨询现场的经侦人员,其表示案件还在调查中,投资者的处理可能都要等到案件结果出来再说。 根据“警民直通车-上海”的说法,中晋层对投资者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有部分投资者透露,他们投资的产品收益能够达到10%、20%以上。甚至现场一位投资者表示,其称投资的产品收益可高达200%,“有一种理财合约,买一份1.4万元,可以买很多份,买到后,约定收益200%。”但新浪财经并未见到该投资合同,无法确认该说法的准确性。 中晋资产官方网站显示,其先后入驻上海金茂大厦、上海中山东二路8号、上海会德丰国际广场、别家银泰中心、上海静安嘉里中心二期、山西国际贸易中心、上海未来资产大厦等城市标志性建筑,成立及设立分公司和分部,总办公面积20354.7平方米,拥有总编制人数4150人。 新浪财经再度到达中晋资产位于金茂大厦的办公处时,一位金茂大厦的物业工作人员称,“中晋资产今天刚刚退出了。就是都关门了,人都走光了。”对其他情况则表示并不清楚。 当时,新浪财经拨打了中晋资产一位员工电话,开始对话中还承认自己员工的身份,当新浪财经以投资者身份咨询时,其马上撇清与中晋资产的关系,“我不是中晋的员工,还有事要忙”,就挂断了电话。 查询工商资料显示,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郭亮,徐勤的名字并未出现,但中晋资产的控股股东为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后者2015年3月进行投资人变更前的初始股东为徐勤。 新浪财经还在中晋资产官方网站上看到,中晋系旗下包括资产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支付公司、保理公司、保险公司、黄金公司、博物馆、聚乐部、典当行、拍卖行等等,各类领域均有涉猎根据中晋宣传资料,截止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人。 巧合的是,该公司昨日(4月5日)刚刚公告,截止2016年4月1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超过计划筹资2.6亿元。目前中晋一期通过217个合伙制基金向11608名投资者发起募集,每个合伙制基金限额48人,目前超员1192人。本周起公司将安排律师事务所对中晋一期进行合规复查。而今,公司被警方立案侦查,不知道剩余的项目如何处理。(新浪财经 许旻 发自上海)[详情]

上海即日起全部暂停投资类公司注册
上海即日起全部暂停投资类公司注册

  4月6日,共享财经记者从第三方代理注册公司处获悉,从即日起投资类公司全部暂停办理,已注册完成的该类型的公司部分地区需要面谈。 关于第三方代理注册公司为何突然暂停办理投资类公司,共享财经记者结合近日一些列相关事件和政策,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投资类公司问题频发 前有e租宝,后有金鹿财行当天财富,其恶劣影响不言而喻。近日由于金鹿财行、当天财富爆发的兑付危机使快鹿集团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在危机爆发时,金鹿财行总裁张伯伟已经“不知去向”,快鹿集团新董事局主席刚刚公布了后续的兑付方案,但是需要两年内才能完成全部兑付。 其次,根据今天中午共享财经最新消息,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涉嫌违法,已经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且公安机关已经掌握了直接的证据,目前中晋上海所有的营业部都遭到了警察的查封。 二、打击非法集资最严政策出台 前有国务院打击非法聚集,后有上海防范处置非法集资20条政策出台。 昨日,上海市政府发布《本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共7方面内容,分别是总体要求、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加强监测预警、依法稳妥处置风险案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落实配套保障措施,总计20条措施。 《意见》强调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控制风险高发行业市场准入,区县政府也将密切关注投资理财、网络借贷等风险高发重点领域,辖区主要商务楼宇、科技园区、招商中心等明确“谁引进、谁负责”的招商原则,落实源头防控。 一方面是上海投资类公司违法违规问题呈现增多趋势,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政策的出台,因此上海第三方代理注册公司在此时选择暂停办理注册投资类公司的原因就显而易见了。[详情]

彭博:中晋未尝债务或达40亿元
彭博:中晋未尝债务或达40亿元

  彭博新闻社报道称,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被警方查封,未偿债务可能至少达到40亿元人民币。 知情人士称,上海警方周二突击搜查了中晋的办公室。因未获授权公开讲话,该知情人士要求匿名。据中晋于上海陆家嘴一处办公场所外张贴的告示,公司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告知投资者带好合同和付款凭证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知情人士称,中晋因涉嫌非法集资而接受调查。无法与中晋取得联系寻求评论。上海警方并未立即回复寻求评论的传真。 据中晋的宣传册,截至2015年12月,中晋总计获得了29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详情]

上海警方查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 涉嫌非法吸存
上海警方查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 涉嫌非法吸存

   21世纪经济报道 谢水旺 上海报道 2016-04-06 16:33 4月6日下午15时左右,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上海公安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的公告。 4月6日下午15时左右,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上海公安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的公告。 公告称,2016年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在本市浦东、黄浦、静安等地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经查,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本市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如遇上述情况,请携带相关材料赴居住地公安分局经侦部门报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位于上海陆家嘴未来资产大厦的中晋商业保理营业网点,发现已经停止营业,现场聚集着一些投资者,大门紧闭,门上贴着“仲量联行未来资产大厦物业管理中心”的通知。 通知称:“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通知,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请广大投资者带好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材料,到本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经侦支队报案,浦东新区投资者请到浦东新区成山路855弄69号报案。” 现场投资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天早上还在正常办理业务,警方过来后,表示停止营业,并让工作人员和客户出来,警方称大约一个月后会有结果。不过,一些现场投资者对此表示疑惑和不解,中晋资产并未出现兑付危机,担心投资因此受到影响。 据媒体报道,中晋资产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其中60岁以上投资人超过2万。 (编辑:马春园) “抢鲜报”内容不属于《21世纪经济报道》版权授权范围。未经特别许可,请勿以任何方式使用。特此声明。[详情]

“中晋系”20余名核心成员落网 公司涉嫌集资诈骗
“中晋系”20余名核心成员落网 公司涉嫌集资诈骗

  中新网4月6日电 上海市公安局今日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上海公安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其中包括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 上海市公安局介绍,2016年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在本市浦东、黄浦、静安等地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的国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晋系"相关联的公司进行了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当场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 经查,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本市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如遇上述情况,请携带相关材料赴居住地公安分局经侦部门报案。[详情]

中晋被立案背后的三大剧情
中晋被立案背后的三大剧情

  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晋资产”)因经营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第一财经记者独家采访中晋资产内部两名消息人士,追剧中晋被立案背后的剧三大剧情。 有消息人士称,两大迹象显示中晋资金链告急已有至少数月。其一是核心人士徐勤此前表示过其与殷某定于3月底左右在意大利的婚礼可能延期,担心的问题之一或为公司的资金链和经营问题;其二是,据一名投资人反应,中晋资产今年以来有明显加大成本以稳住甚至增加融资量的迹象,其表面产品投资利率虽然不高(根据不同产品收益不同,但最高也就10%左右),但中晋资产通过给客户经理奖励、客户经理再返给投资人,实际使部分参与短期“冲量”的投资人资金年化收益率已破20%。 中晋资产现任法定代表人郭亮,监事杨辰习,徐勤的名字未出现在工商资料中。但是,徐勤被多名消息人士认为是中晋的实际控制人。经本报记者查证,徐勤是中晋资产的控股股东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太投资”)于2015年3月进行投资人变更前的初始股东,曾以6000万元出资额占公司当时60%的股权。 失败的港股借壳 据一名消息人士爆料,为了周转过难关,徐勤的整体策略是港股借壳,通过贯通资本市场来使流动性顺畅,瞄上的标的是中国创新投资(01217.HK)、中国趋势(08171.HK)等。 遗憾的是,这两只股票4月6日均大幅下挫。截至14:50记者发稿时,中国创新投资报0.057元(港元,下同),跌25% ;中国趋势报0.020元,跌13.04%。 经本报记者查证,去年底国太控股同时入股中国创新投资和中国趋势。据中国创新投资方面的信息显示,2015年12月28日,国太控股以0.07港元/股的价格买入中国创新投资17亿股,耗资1.19亿港元,持股比例为19.97%。 一个月后的2016年2月1日,再增持6.6272亿股,每股价格为0.067港元,总计金额4440.22万港元。这意味着,目前国太控股持有中国创新投资总计23.6272亿股,持股比例为27.75%。 截至15:24,中国创新投资股价为0.054港元/股。以国太控股当初的买入成本来计算,国太控股投资中国创新投资已亏损大约3581.53万港元。 就在去年12月28日当日,国太控股也同时入股了中国趋势,以同样的价格0.07港元/股买入中国趋势12亿股,持股比例为17.82%。 同样的次年2月1日,国太控股再次操作中国趋势,但这次是全盘卖出,卖出价格相较买入价格折让47.14%。这意味着国太控股在这笔投资上亏损了4440万港元。 高管边控 第一财经记者追到的第二则幕后剧情是,中晋的核心高管层或已有人被边控。 据一名内部消息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就在不久前,中晋核心层20人左右本计划包机经香港飞往意大利再赴梵蒂冈,目的之一正是参加徐勤婚礼,但高管一行行程无法完成,“被堵了回来没能出境”,疑似高管层已被边控。 连月冲量 另据一名中晋销售团队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述,近几个月来为了稳住甚至增加融资量,他的感受是,公司加大了业务员的奖惩力度。一种说法是,中晋资产将登记在公司名下的数辆不同颜色的法拉利作为先锋销售经理的奖励,销售业绩靠前者可获得法拉利使用权。 此外,近几个月来,中晋资产还实施了严格了满编奖,即销售团队满编制则有奖励,以此拉动人员招聘,也给予销售经理更多的绩效提成奖励,在增员的同时也开除业绩不达标的销售经理。 至于中晋的高息高奖励招揽客户计划,一份尚有待进一步求证的爆料数据称,以中晋在2016年3月推出的0060产品为例,其可承受的年化综合成本最高可达60%。客户经理持有50万该产品,日奖励金额就有1000元,其上级还可以奖励每日100元的分类奖。 取现限制 一名中晋的投资人(即中晋合伙人)告诉本报,前不久中晋对其投资账户开始了每日提现设置限额的新提现限制措施。在其看来这也是中晋资产资金链紧绷的迹象。 资产负债之谜 中晋一共发售了多少产品?据其在网上的公开宣传,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其中60岁以上投资人就超过2万。但这340亿元是累积额并非现有平台存量。至于存量,有内部人士估算为50亿元左右,但此数据有待进一步查证。 假设中晋资产最后涉案被清盘,其此前曾对外宣布有一定比例的备付金存留,可用于还款。其资产情况本报记者将进一步求证,而其控股股东国太控股的港股投资或也可用于赔付。此外,有消息人士称,徐勤有价值2000万的布加迪,前述奖励给员工使用权的多辆法拉利无权或也尚归公司。 中晋资产成立于2013年2月,先注册资本1亿元。[详情]

小调查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