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央行:决定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央行:决定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详情]

央行|2018年04月17日  18:29
央行解读: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 中性货币政策取向不变
央行解读: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 中性货币政策取向不变

央行|2018年04月17日  18:26
央行解读: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替代 流动性总量不变
央行解读: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替代 流动性总量不变

央行强调,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因此,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详情]

中国网|2018年04月17日  18:37

各方解读

连平:央行操作很有力度 降准将释放流动性1.3万亿
连平:央行操作很有力度 降准将释放流动性1.3万亿

连平表示,这次降准是根据目前市场的实际需要,从比较直接的目的来看,是为对冲即将到期的数千亿MLF,但同时也向市场投放了一定量的资金。[详情]

第一财经日报|2018年04月18日  06:05
温彬:下阶段降准仍有空间 央行可能差别化降准
温彬:下阶段降准仍有空间 央行可能差别化降准

温彬表示,下一阶段的降准仍有空间,央行可能差别化降准,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双创”、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详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8年04月18日  01:30
央行降准货币政策回归实质中性 缓解市场上长钱不足
央行降准货币政策回归实质中性 缓解市场上长钱不足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大力度降准的实施,4月税期扰动已不足为惧,未来货币市场利率中枢还将进一步下移,年初以来资金面平稳宽松的局面有望延续。[详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8年04月18日  07:55
央行上调逆回购和MLF利率 4月或迎4000亿流动性抽水
央行上调逆回购和MLF利率 4月或迎4000亿流动性抽水

李奇霖表示,由于本月有3675亿元MLF到期,故央行此次是完全对冲,与过去对冲后仍有净投放的方式有所不同。[详情]

证券日报|2018年04月18日  01:38
平安首席经济学家张明:有助于稳定股市以及宏观经济
平安首席经济学家张明:有助于稳定股市以及宏观经济

平安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博士对貌似“中性”的降准事件时表示:央行此举具体影响有待观察,但直接影响是利好债市,有助于稳定股市以及宏观经济。[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4月17日  18:48
马光远评央行定向降准:未来仍会确保流动性的充足
马光远评央行定向降准:未来仍会确保流动性的充足

经济学家马光远点评如下:新任行长,亮相果然精彩!未来仍然会确保流动性的充足。[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4月17日  19:21
民生银行温彬:定向降准利于降低金融和实体部门融资成本
民生银行温彬:定向降准利于降低金融和实体部门融资成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降准不改货币政策稳健基调,有利于降低金融体系和实体部门融资成本。[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4月17日  19:40
李大霄:降准对稳定经济增长和股市有非常正面作用
李大霄:降准对稳定经济增长和股市有非常正面作用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央行操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有正面作用,属重大利好消息。[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4月17日  19:04
杨德龙:央行定向降准是及时雨 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杨德龙:央行定向降准是及时雨 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对此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在个别领域还是会对一些相关的上市公司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央行通过降准可以大幅提振投资者对于后市的信心。[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4月17日  19:29
易居研究院:定向降准有助于实现更为宽松的房贷环境
易居研究院:定向降准有助于实现更为宽松的房贷环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从房地产市场的角度看,类似的政策显然能够缓解房地产资金面不足的风险。此次央行降准政策,有助于实现更为宽松的房贷环境。[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4月17日  19:14
要不要降准?央行行长易纲两会期间曾这样说
要不要降准?央行行长易纲两会期间曾这样说

对于是否有降准空间?易纲表示,要综合研究,考虑方方面面。尽管当下我国外汇占款在持续减少,但应该说,流动性还是很正常的、稳定的。[详情]

新浪综合|2018年04月17日  19:22
华创策略王君评央行定向降准:为金融去杠杆做好安全垫
华创策略王君评央行定向降准:为金融去杠杆做好安全垫

华创策略王君表示:今年货币条件、利率环境比去年要乐观,前期观点正在验证。降准为接下来金融去杠杆、防风险做好安全垫。[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4月17日  18:56
国金李立峰:货币政策由中性偏紧转向适度扩大内需
国金李立峰:货币政策由中性偏紧转向适度扩大内需

国金证券李立峰表示,随着外需今年的高度不确定性,今年货币政策理应有所转向,由中性偏紧转向适度扩大内需。[详情]

新浪港股|2018年04月17日  18:46

市场反应

历次央行降准后股市走势一览(表)
历次央行降准后股市走势一览(表)

2014年以来,央行共进行了8次降准。降准之后的30天,股市只有2次下跌,其余均上涨。涨幅最大的一次是2015年2月,上证综指上涨达16%。[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4月17日  18:43
受央行降准消息刺激 4月恒指期货夜市时段升逾140点
受央行降准消息刺激 4月恒指期货夜市时段升逾140点

新浪财经讯 受央行降准消息刺激,4月恒指期货夜市时段升逾140点,最新报30,198点。[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4月17日  18:47

最新新闻

定向降准应如何“定向”?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6月27日 05:59
央行放水利好股市和楼市?你可能想多了
央行放水利好股市和楼市?你可能想多了

  央行放水利好股市、楼市?你可能想多了 来源:福布斯中国 把央行降准解读为利好楼市和股市,可能是没有仔细听清楚央行的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周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根据央行官网公告,此次央行定向降准将释放约7000亿元市场流动性。其中,5000亿元用于支持债转股,2000亿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 这次央行定向降准被市场解读为新一轮宽松政策的到来。然而,这种想法恐怕仅仅是各方希望中的愿景而非真正的现实。 从最近的国内外形势看,外部因素从不确定性经常演变成“黑天鹅”事件,内部环境则因为长期的中性货币政策而出现变化。企业债务违约数量上升、市场流动性枯竭、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下降。叠加去杠杆效应后,不少企业出现了现金流断裂风险。 实际上,央行松绑货币政策的信号早在今年6月初就透露出端倪。福布斯在6月5日发布了逼近底线,纠结的央行会不会放水?一文,文章对于6月1日央行扩大MLF担保品范围作了解读,其中就提到,“进入今年第二季度后,银行流动性开始吃紧。尤其是短期资金周转问题较为突出,短期Shibor长期处于历史高位。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担忧银行体系是否能够扛得住债务“违约潮”的冲击。” 但是,根据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6月23日“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主题论坛上透露,“2017年,中国M2已经达到170万亿元,我国GDP是82万亿,占比已经达到2.1:1。相比而言,美国的M2跟GDP比是0.9:1,现在M2大约是18万亿美元。”国内M2存量明显偏高了,如果继续期待央行继续增加M2供给,显然与整个宏观调控方向相违背。因此,可以说这次央行定向降准是为了对冲宏观调控中的阵痛,宽松周期未必可持续。 此外,目前的市场解读中,很多人把这次央行定向降准解读为利好楼市、股市的政策。这种解读可能没有仔细听清楚央行说的话。 央行在公布定向降准后的答记者问中很明确的解释了其所释放资金的具体用途。所谓“定向降准”本身就是央行具有明确方向的流动性投放。定向降准的实际影响不同于普通降准,前者带有明确目的性,后者是为增加全社会市场流动性。 根据央行的指示,此次定向降准最主要的用途是扶持“债转股”。所谓“债转股”本身就是去杠杆工具之一,依靠债权转股权降低杠杆率。央行在答记者问中很明确的指出,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 很明显,央行这次释放的流动性与房地产、股市没什么关系。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出诞生至今已经反复出现数次。政府反复说的话,其重要性应该不用多说。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央行放水的目的肯定不会为了松绑房地产。 其次,“债转股”本身是把债权转为股权,即使是上市公司债权转股权,对于原有股权持有者而言也是一种稀释作用。企业债务降低与股权分散度增加对于企业价值本身而言是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总资产数字的。而且,这种财务上的调账变化也难以从根本上增加企业竞争力。(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负债部分转入所有者权益并不改变资产) 所以,当前市场上很多看好央行定向降准有利于楼市、股市的观点有失偏颇。 另一方面,央行这次定向降准之所以引起全社会轰动可能还暗示了,中国经济发展对于政策依赖度过大。 在宽松政策环境中,资本方或有钱人能够通过低息抵押贷款获取资金转投高息项目、产品从而赚取差价。这种操作方法只限于具有一定资产的中高端人群,与中低层人群没有什么关系。这也是为何各国央行利用宽松环境救市时反而引发了全球性的贫富差距扩大。 此外,对于企业而言,在宽松环境中能够更轻易的拿到资金。这也导致了“僵尸企业”遍地开花的现象。因为从企业层面而言,反正靠银行贷款或发债就能够维持日常运营,自然就没什么人会思考如何改变。 同时,宽松环境也为劣币驱逐良币创造了富饶的土壤。政府和金融机构扶持企业的同时也意味着进入门槛的降低。此前原本不合格的淘汰者能够搅局市场,进行政策套利。这一点从各类被扶持行业中所发生的骗补事件就能得到体现。 在宽松环境中,货币实际购买力在下降,但与之相对的,资产价格在上涨。于是乎,炒天、炒地、炒空气的现象就见怪不怪。国内市场中,房地产、大宗商品、股票等都先后因为炒作而出现价格泡沫。投资(投机)者自然会为价格上涨鼓掌助威,中间商也乐于赚取差价。然而,享受泡沫时众人欢天喜地,可泡沫破灭时,却怨声载道。最有意思的是,2015年股灾期间,大量股民居然找证监会负责。 依靠宽松环境对冲经济衰退是救市的核心思路。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债务规模膨胀。现在,政府层面从上至下都在警告宏观杠杆率过高问题。这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所以,可以看到,央行只要有任何政策松动就会引来一片掌声,在利益集团看来,宽松意味着又能躺着赚钱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 眼下,债务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能否在不付出过多代价的前提下解决、能否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解决,这是当前宏观调控中最核心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刘鹤亲自把关,掌舵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也许会因为顾全大局在短时间内出现反向调控,但在整体收紧大方向上不会出现反转。[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6月26日 15:09
7000亿资金释放!十家公私募看后市:降准是救"市"主?
新浪基金综合 | 2018年06月25日 18:02
国寿安保基金评降准:释放积极信号 股市延续低位波动
新浪基金综合 | 2018年06月25日 16:30
九泰基金:降准利于流动性改善 A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九泰基金:降准利于流动性改善 A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九泰基金宏观策略周评:央行降准利于流动性改善,A股估值目前处于相对低位 来源: 九泰基金订阅号 作者:九泰基金宏观策略 上周A股持续下探,上证综指于6月19日跌破3000点,并于21日收于2900点下方。从指数周K线图上看,上证指数下跌4.37%,深证成指下跌5.36%,中小板指下跌4.67%,创业板指下跌5.6%。 据央行官网消息,央行6月24日宣布年内第三次定向降准。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等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市场预计,此次定向降准将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场流动性的充足。 九泰基金宏观策略组认为,就此次央行降准的背景和意图而言,有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紧张局面,利于应对对冲信用风险、股权质押、贸易争端等潜在风险带来的冲击,且有助于平抑资本市场波动。随着A股持续震荡,市场估值水平目前进入到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区间。那么此次降准将为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未来弱势的市场格局能否得到改善?让我们来看下九泰基金宏观策略组的观点。 央行降准利于流动性改善 A股估值目前处于相对低位 受贸易争端再起波澜、去杠杆持续推进、股权质押风险上升、信用风险继续发酵等因素的影响,上周A股市场出现明显调整,上证综指跌至近一年多的低点,创业板指更是创下2015年股灾以来的新低,市场情绪处于明显低迷和谨慎状态;周中之后,受降准预期等因素影响,A股随后有所反弹。行业板块方面,受贸易争端、股权质押潜在冲击更为明显的通信、计算机、电子、有色、机械等行业的调整幅度最大,年初至今仅有餐饮旅游、食品饮料、医药取得正收益。 关于降准,我们认为,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以及降准本身的背景和意图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其影响。就当前市场环境而言,降准工具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对冲即将于近期到期的规模较大的公开市场操作,进而有助于平抑资金波动;另一方面,在市场处于明显悲观的状态之下,降准有助于稳定脆弱的预期,有助于修复和强化投资者对于政策走向的预期。就降准的背景和意图而言,其有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紧张局面(银行超储率处于01年以来的低位),利于应对对冲信用风险、股权质押、贸易争端等潜在风险带来的冲击,且有助于平抑资本市场波动。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整体流动性格局以及2017年以来供给侧改革推进的决心,这次降准并不是货币政策转向的表征,考虑到银行面临资金成本上升以及存款不足等问题,降准对于信用派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掣肘。 站在当前时点,经过前期的调整,A股估值明显处于偏低位置,全部A股、沪深300的PE(TTM)分别仅为15倍和12倍,均接近和低于2016年低点时的估值水平,从相对估值角度来看,相对沪深300低估值各股比例也已低于上轮市场启动时点的水平。 尽管较低的估值水平并不意味着眼前马上出现反弹或反转,但相对而言低估值为我们提供了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假设下的更多的安全边际和支撑。从市场情绪而言,两市交投状态以及市场波动率指数等指标均是市场处于极度悲观的预期状态,一旦基本面或政策或资金面显现触底改善的迹象,投资者预期层面的反弹带来的市场修复也更易出现。 往后看,需要关注一下几方面因素的边际变化及其节奏和幅度。首先,政策调整的持续性以及政策调整之间的协调性。单个政策影响有限,但一旦多政策相互协调或形成相应的预期,其给市场带来的正面效应将更为显著。就此而言,我们认为除了与货币政策相关的流动性释放和信用派生等政策值得关注之外,财政政策尤其是政府加杠杆、居民和企业降杠杆的相应举动值得关注。 其次,流动性环境尤其是股市资金环境的边际变化值得关注。当前股市资金环境的亮点在于沪港深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后续需要进一步关注QFII/RQFII、MSCI等资金的配置效应,散户入场以及场内杠杆运用是否触底回升也只得关注。 再次,需进一步关注基本面环境,尤其是信用风险扩散程度以及贸易争端走向及相应影响。最后,政策环境亦值得密切关注。尽管资本新规已面世,但具体细节仍尚待明晰,资管新规的相关执行细则以及其背后显露的金融去杠杆决心对于市场预期和风险偏好、资金状况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明确,尚需持续关注和跟进。 以上图片来源:Wind资讯 九泰基金整理 行业配置: 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环境,相对仍更看好消费龙头的配置价值,在弱市背景下,其防御属性和功能更为明显。 (1)重点推荐医药、食品饮料等必需消费以及行业基本面超预期的可选消费,更为看好二线医药和二线食品饮料、空调; (2)从估值和盈利匹配度来看,银行的配置价值正在显现; (3)待地产调控政策明晰之后,地产板块的配置价值存在超预期可能。核心逻辑为:1)信用违约频发背景下,市场将阶段性回避受政策影响较大或财务有压力的行业板块;相对应地,资金相对充裕、杠杆率较低、偿付能力较强的行业则更易受到市场青睐,就负债率、现金流状况而言,食品饮料、医药、餐饮旅游、商贸零售等行业具备较为明显优势;2)盈利更为稳定,部分细分行业有望出现盈利改善;3)经过前期的调整,估值水平更为合理;4)预计后续提振内需相关政策举措会进一步推出和落地,这对于必需消费将构成直接利好; 5)部分消费板块如餐饮旅游、食品饮料的提价逻辑顺畅;6) 空调销售明显超预期;7)银行尤其是一些龙头银行的估值明显更为合理,尽管基本面存在一些担忧,但并没有根本性瑕疵和破坏逻辑;8)地产估值更为合理,且受经济基本面以及地方政策财政约束等因素的影响,调控政策在整体基调不变的基本上,存在局部或边际改善的概率,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观察。与此同时,需要规避受贸易争端、股权质押以及信用违约冲击影响的相关行业板块。 主题投资:当前市场环境并不适于进行主题投资,在此,仅建议关注强化内需主题、环保主题以及受益于扩大开放相关主题。[详情]

新浪基金综合 | 2018年06月25日 15:38
博时基金魏凤春评降准:释放7000亿资金 市场预期改善
新浪财经 | 2018年06月25日 15:07
诺德基金潘永昌评定向降准:解市场之渴利于短期筑底
新浪财经 | 2018年06月25日 13:21
海富通评央行降准:大金融或有反弹空间 看好龙头地产
新浪财经 | 2018年06月25日 10:33
大摩华鑫基金评降准:符合预期 寻找增长前景较好个股
新浪财经 | 2018年06月25日 10:10
大成基金:降准方式规模超预期 短期助力市场反弹
新浪财经 | 2018年06月25日 09:22
定向降准应如何“定向”?
定向降准应如何“定向”?

  定向降准应如何“定向”? 来源:金融时报 马梅若 新一轮定向降准如期而至。 早在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时,市场已经等待这只“靴子”落地。果然,4天后,人民银行宣布将下调除信用社外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共计释放7000亿元流动性,以支持市场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相比,令市场有些意外的是,人民银行明确以定向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其实,这一政策方向也有迹可循。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中,“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便位于“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之后。 当然,本次定向降准引发市场最热烈讨论的并非人民银行对“债转股”的强调,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作为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的工具,如何确保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真的“定向”? 首先,以政策设计层面的引导和约束激励资金“定向”。 政策“组合拳”已经祭出。针对小微企业,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6月25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政策倾斜、考核机制、监督方式、优化营商环境等多个途径引导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其中,“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被市场比喻为定向降息。《意见》旨在为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成本和政策考核方面的激励和约束,与定向降准指向一样,通过政策倾斜,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在信贷竞争方面居于弱势的小微企业。 与小微企业融资难类似的是,在没有政策激励的情况下,“债转股”项目在资金落地方面也遇到困难。据国家发改委财金司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各类实施机构共与102家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签订金额1.6万亿元,但落地的只有20余家,落地金额约3000亿元,落地率不足20%。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债转股”,央行也给出了自己的标准——不支持“名股实债”项目,“债转股”有关股份以及相关债务减记要严格遵循市场化定价,不支持“僵尸企业”的“债转股”等。 其次,以技术革新层面的突破与应用监督资金“定向”。 定向降准难定向的一个很大原因是资金流向难以步步确认。有经济学家表示,“对定向降准所释放资金的确认,往往只能做到央行至商业银行这一步,而最终的资金流向是央行与监管部门难以控制的”。 这里面当然有逐利因素的驱动,同时也有监督“操作层面”的难题。但技术的发展正在催生变革。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减弱了信息不对称,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风险和由此带来的成本,特别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在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正在给传统金融机构提供借鉴,倒逼其关注“小微”这块曾发展不足的业务领域;另一方面,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目前,已有金融机构探索将银行的金融服务链和政府的扶贫链进行数据互通。通过区块链的可追溯和防篡改的特性,实现精准扶贫、透明化扶贫。能否以此为鉴进一步探索、完善监督机制,或吸收其他新技术,或许成为监督资金“定向”的一大途径。 再次,以企业竞争环境的优化推动资金“定向”。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离不开实体经济自身效率的提升。小微和“债转股”代表了产业结构调整、动能优化、要素升级的方向。前者象征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关乎千千万万就业岗位的稳定;后者的“市场化、秩序化、可持续”发展,则关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过剩落后产能的坚决退出。 尽管如此,金融特别是最为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在对风险的天然回避中对小微、“债转股”领域并不偏爱。长期以来,由于国企等软性预算约束的存在,上述领域成为了“风险高、回报低”的代表;而受融资难困扰的小微企业,又往往只能从同业、表外等渠道融资,这进一步推升了其融资成本。而随着本轮去杠杆趋严,上述表外渠道受到压缩,小微企业融资压力有增无减。 因此,要推动资金“定向”,本质上还得改变这种融资环境的“不对称”。货币政策的“定向”是一个途径,实际上也是对上述融资非对称性压力的一种纠偏。但要保证“定向”的效果,从根本上要求打破国企或部分机构的软性预算约束,打破其在获取优势资源的特殊地位,让资金不必在“效率”与非市场逻辑的“无风险”中进行被动选择,从而打破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状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进入结构调整与动能转换阶段,货币政策也作出诸多创新。“定向降准”只是其中的一个工具。要保证“定向”的效果,好的激励、严的监管与正在开始还未完全形成的“打破软性预算约束预期”是必要的举措。当然,融资困境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让资金流向小微、流向优质的“债转股”项目,也不可能仅仅靠货币政策工具孤军奋战。用心良苦的政策、精心设计的制度,应与产业政策、财税改革、营商环境优化、企业的自主发展意识与努力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这才是“定向”不偏离政策初衷的最佳保证。[详情]

央行放水利好股市和楼市?你可能想多了
央行放水利好股市和楼市?你可能想多了

  央行放水利好股市、楼市?你可能想多了 来源:福布斯中国 把央行降准解读为利好楼市和股市,可能是没有仔细听清楚央行的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周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根据央行官网公告,此次央行定向降准将释放约7000亿元市场流动性。其中,5000亿元用于支持债转股,2000亿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 这次央行定向降准被市场解读为新一轮宽松政策的到来。然而,这种想法恐怕仅仅是各方希望中的愿景而非真正的现实。 从最近的国内外形势看,外部因素从不确定性经常演变成“黑天鹅”事件,内部环境则因为长期的中性货币政策而出现变化。企业债务违约数量上升、市场流动性枯竭、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下降。叠加去杠杆效应后,不少企业出现了现金流断裂风险。 实际上,央行松绑货币政策的信号早在今年6月初就透露出端倪。福布斯在6月5日发布了逼近底线,纠结的央行会不会放水?一文,文章对于6月1日央行扩大MLF担保品范围作了解读,其中就提到,“进入今年第二季度后,银行流动性开始吃紧。尤其是短期资金周转问题较为突出,短期Shibor长期处于历史高位。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担忧银行体系是否能够扛得住债务“违约潮”的冲击。” 但是,根据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6月23日“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主题论坛上透露,“2017年,中国M2已经达到170万亿元,我国GDP是82万亿,占比已经达到2.1:1。相比而言,美国的M2跟GDP比是0.9:1,现在M2大约是18万亿美元。”国内M2存量明显偏高了,如果继续期待央行继续增加M2供给,显然与整个宏观调控方向相违背。因此,可以说这次央行定向降准是为了对冲宏观调控中的阵痛,宽松周期未必可持续。 此外,目前的市场解读中,很多人把这次央行定向降准解读为利好楼市、股市的政策。这种解读可能没有仔细听清楚央行说的话。 央行在公布定向降准后的答记者问中很明确的解释了其所释放资金的具体用途。所谓“定向降准”本身就是央行具有明确方向的流动性投放。定向降准的实际影响不同于普通降准,前者带有明确目的性,后者是为增加全社会市场流动性。 根据央行的指示,此次定向降准最主要的用途是扶持“债转股”。所谓“债转股”本身就是去杠杆工具之一,依靠债权转股权降低杠杆率。央行在答记者问中很明确的指出,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 很明显,央行这次释放的流动性与房地产、股市没什么关系。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出诞生至今已经反复出现数次。政府反复说的话,其重要性应该不用多说。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央行放水的目的肯定不会为了松绑房地产。 其次,“债转股”本身是把债权转为股权,即使是上市公司债权转股权,对于原有股权持有者而言也是一种稀释作用。企业债务降低与股权分散度增加对于企业价值本身而言是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总资产数字的。而且,这种财务上的调账变化也难以从根本上增加企业竞争力。(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负债部分转入所有者权益并不改变资产) 所以,当前市场上很多看好央行定向降准有利于楼市、股市的观点有失偏颇。 另一方面,央行这次定向降准之所以引起全社会轰动可能还暗示了,中国经济发展对于政策依赖度过大。 在宽松政策环境中,资本方或有钱人能够通过低息抵押贷款获取资金转投高息项目、产品从而赚取差价。这种操作方法只限于具有一定资产的中高端人群,与中低层人群没有什么关系。这也是为何各国央行利用宽松环境救市时反而引发了全球性的贫富差距扩大。 此外,对于企业而言,在宽松环境中能够更轻易的拿到资金。这也导致了“僵尸企业”遍地开花的现象。因为从企业层面而言,反正靠银行贷款或发债就能够维持日常运营,自然就没什么人会思考如何改变。 同时,宽松环境也为劣币驱逐良币创造了富饶的土壤。政府和金融机构扶持企业的同时也意味着进入门槛的降低。此前原本不合格的淘汰者能够搅局市场,进行政策套利。这一点从各类被扶持行业中所发生的骗补事件就能得到体现。 在宽松环境中,货币实际购买力在下降,但与之相对的,资产价格在上涨。于是乎,炒天、炒地、炒空气的现象就见怪不怪。国内市场中,房地产、大宗商品、股票等都先后因为炒作而出现价格泡沫。投资(投机)者自然会为价格上涨鼓掌助威,中间商也乐于赚取差价。然而,享受泡沫时众人欢天喜地,可泡沫破灭时,却怨声载道。最有意思的是,2015年股灾期间,大量股民居然找证监会负责。 依靠宽松环境对冲经济衰退是救市的核心思路。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债务规模膨胀。现在,政府层面从上至下都在警告宏观杠杆率过高问题。这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所以,可以看到,央行只要有任何政策松动就会引来一片掌声,在利益集团看来,宽松意味着又能躺着赚钱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 眼下,债务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能否在不付出过多代价的前提下解决、能否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解决,这是当前宏观调控中最核心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刘鹤亲自把关,掌舵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也许会因为顾全大局在短时间内出现反向调控,但在整体收紧大方向上不会出现反转。[详情]

7000亿资金释放!十家公私募看后市:降准是救"市"主?
7000亿资金释放!十家公私募看后市:降准是救

   大摩华鑫基金评降准:符合预期 寻找增长前景较好个股 诺德基金潘永昌评定向降准:解市场之渴利于短期筑底 九泰基金:降准利于流动性改善 A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博时基金魏凤春评降准:释放7000亿资金 市场预期改善 国寿安保基金评降准:释放积极信号 股市延续低位波动    中融基金:汇率对航空股实际影响已减弱 7000亿资金释放!十家公私募基金看后市,降准是不是救“市”主? 作者: 蓝鲸基金 来源:蓝鲸新财富  文   裴利瑞 张婕妤 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本次降准大约释放7000亿元资金。其中,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其他银行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受央行定向降准消息刺激,6月25日,沪深两市双双高开,债转股概念股全线大涨,但A股未能稳住涨势,截至收盘,三大股指均已翻绿,沪指跌1.05%,报收2859点;深成指跌0.90%,报收9324点;创业板跌0.72%,报收1538点。 多家公私募基金公司表示,此次央行的定向降准释放了长期资金,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在短期内助力市场反弹,但考虑到中美贸易冲突仍将反复、去杠杆大方向未变,中期扰动市场的因素仍未缓解,不宜过度乐观。 海富通基金:大金融或有反弹空间,看好龙头地产 央行此次降准虽名为定向降准,实际更接近普降。除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三大政策银行外,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都获得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政策。与上次不同的是没有提到置换MLF,因此幅度上看较上次有所减弱,我们认为略超市场预期。 但是这次货币政策的首要矛盾和目标已经从防范金融风险和应对外部环境,逐步转向维稳经济。通过降准,同时边际上不断放宽整体流动性,在去杠杆的同时保持流动性适度宽松,加之对银行间流动性以及实体融资成本的呵护,也有助于市场去杠杆的持续推进。 这一轮市场的预期和基本面的边际变化较2011年底的降准以及2012年中的降息略有不同,我们认为现阶段不具备立刻降息的条件,市场预计不会形成类似2014年的强烈预期。此外,银行报表端的风险未明显显示,后续外部变量取决于去杠杆的实际操作变化和财政对平台融资能力的收紧力度。 从估值角度来看,现阶段大金融板块都反映出过度悲观的预期,或有反弹空间。相对而言,龙头地产的基本面较好,同时流动性的边际放松,也预计会对龙头公司的负债成本有一定缓解,恢复企业发展动能。而且此时降准也减缓了社会杠杆率,减缓了部分市场违约预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对市场的流动性信心起到了支持作用。 大成基金:降准方式规模超预期,短期助力市场反弹 大成基金认为,此次降准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方式和规模均超预期。本次降准并未用于置换未到期的MLF,共可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超过前次释放约4000亿元资金的水平,接近普降。其中,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邮储和城商行、非县域农商行等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二是资金导向大小兼顾,大中型银行支持大企业债转股落地,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信贷。 同时,大成基金也关注到,此次降准的时间点为2018年7月5日,而此前美国对华贸易清单中第一批对中国产品加税的生效期正是7月6日,因此,央行此举的对冲意图也较为明显。 大成基金认为,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目前,政策组合确立为宽货币+紧信用,宽货币对冲紧信用,信用紧缩的主基调没有变,管理层会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去杠杆环境下,既要打破刚性兑付、金融同业杠杆降到合理水平,又要不造成民企、小微企业融资一刀切收紧,实施货币宽松对冲是必然的选择。 此次降准在短期内或会助力市场反弹,特别是那些直接受益于政策微调及中报确定性预期上行修复的周期品,比如金融地产资源品。至于对市场中长期的影响,仍需等待政策最终方向的确定,需要见到信贷或社融数据的改善。在此之前,仍需相对谨慎。 鹏华基金:降准符合预期,A股短期修复后仍将磨底 鹏华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张华恩认为,此次定向降准为央行落实6月20日国常会的有关部署,符合市场预期。降准主要支持方向为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债转股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去杠杆进程,支持小微企业则是为了避免信用紧缩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误伤。政策导向上延续了结构性宽松的思路,使用精准投放和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政策引导。 自4月19日央行定向降准以来,货币政策边际微调明显,但在结构性去杠杆导向未变的背景下,目前仍非进入全面宽松的信号。此次定向降准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信用风险引发的问题,以及对社融的提振效果如何,后续仍需观察。在既要破兑付、降杠杆,又要不造成民企、小微企业融资一刀切收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和余地其实都在收窄,未来仍需更多其他政策和改革相配合。 对股票市场而言,政策持续微调下短期有修复可能,无须继续过度悲观。不过考虑中期去杠杆政策主线未变,微观层面的流动性问题(如信用违约、股权质押等)实质缓解仍需要时间,市场短期修复后预计仍将处于反复磨底阶段。 国联安基金:缓解金融监管带来的紧信用压力 总体来看,定向降准强调对于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这有助于缓解金融监管所带来的紧信用压力。 目前来看,央行趋向于严监管与宽货币搭配。考虑到银行表外融资的收缩、以及银行资本和表内信贷额度的约束,预计货币政策向信用端的传导还不顺畅,社会融资增速仍可能下滑。从发电量、挖掘机销量、坚挺的钢铁和水泥价格来看,目前经济仍有韧性。但社融规模收缩、信用利率上升、以及贸易摩擦使得经济下半年面临压力,预计年内仍有降准空间。 央行降准释放了长期资金,有助于降低无风险收益率。叠加名义GDP可能继续下行,预计下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3.5%之间。降准将缓解A股市场悲观情绪,叠加中报业绩相较于一季度改善,预计市场短期获得修复。建议消费为底仓,参与周期的反弹,并布局成长股。 中信保诚基金:降准力度略超预期,市场短期有望企稳反弹 央行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仍是结构性去杠杆。本次降准大行和股份行释放的5000亿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债转股”,同时以不低于1:1的比例撬动社会资金加入,因而提供债转股资金将超过1万亿。而截止目前,本轮市场化债转股签约规模已经超过万亿,但成果落地率只占签约规模的10%,本次降准将加快债转股落地进程。根据前期签约来看,债转股主要针对一些杠杆率较高的国企、大型民企,因此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仍是结构性去杠杆。 贸易战升级下稳内需重要性上升,下半年或仍有降准措施。本次降准日期为7月5日,而7月6日美国对华340亿美元加征25%关税生效,这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管理层的对冲意图。上周国常会对流动性的定调由此前的合理稳定转为合理充裕,这表明在贸易战加剧和国内“紧信用”带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宽货币”以稳定流动性、稳定增长的重要性上升,下半年或仍有降准空间,这将视流动性和经济增长变化而定。 市场短期有望企稳反弹,但不宜过度乐观。本次全面降准力度超过市场预期,有助于缓解流动性和信用违约风险,而这也是本轮市场调整的主要内部压制因素。因此降准或将有效提振市场风险偏好,短期市场有望企稳反弹,前期受流动性压制较大的大金融和周期有可能是受益最大的板块。但是,考虑到中美贸易冲突仍将反复、去杠杆大方向未变,中期扰动市场的因素仍未缓解,不宜过度乐观。 前海开源基金:央行降准有利于大盘底部确立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近期受到外部冲击和资金面紧张的影响,A股市场大幅下挫,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重要关口。本周央行不断释放一些积极的信号,央行展开了2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同时通过定向降准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本次定向降准的效果更好,更有针对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资金面紧张的问题,也会提高投资者信心。 虽然最近大盘持续下跌,但外资却加速流入A股市场。根据统计,近两个月外资流入A股市场超过1200亿,5月份就流入了500多亿,创月度流入量新高。外资流入股票大多都是优质蓝筹股,外资是从公司基本面以及中长期角度来进行投资的,外资的大量流入表明很多个股已经跌出了价值,外资愿意在这时抄底优质个股。 大盘跌破3000点之后,市场在加速探底,一些优质个股有望逐渐企稳回升。从估值上来看,现在2900点之下的估值已经低于2014年2000点这个位置,也低于2016年2638点的估值,很多个股明显呈现出超跌的这种状态,所以在现在已经没必要再继续恐慌,也没必要在这个点位去割肉,而应该等待反弹。如果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抄底一些被错杀的消费白马股。央行降准释放出积极信号,缓解了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情况。建议投资者积极拥抱消费白马股,来抵御市场大幅震荡。 富国基金:政策释放的资金和信号有利于市场行情的修复 富国基金策略团队表示,本次的去杠杆除了继续鼓励小微融资之外,运用降准释放的资金支持法治化“债转股”有着更加深层次的“去杠杆”的意义:是用债务减记的方式帮助企业去杠杆。 一些企业经营情况良好,可能临时面临流动性问题,通过法治化“债转股”有利于降低其负债成本,让运营良好的企业轻装上阵。从这个意义上看,目前去杠杆已经从前期去杠杆采取的财务紧缩手段向财务紧缩、财富再分配、债务减记“三线作战”转换。这有助于降低去杠杆的阵痛,更好地应对外部风险。考虑到汇率贬值压力尚存,目前债务货币化可能还应慎用。 不过,富国基金也认为,债务减记“去杠杆”也面临约束。一方面,“债转股”后企业负债变为银行股权。如果企业持续面临困境,可能造成银行资产负债表“有毒化”。另一方面,过度使用“债转股”可能产生道德风险,不利于僵尸企业出清。市场对管理层放任僵尸企业不能抱有幻想,改革阵痛虽然会减轻,但不会完全避免。 但是,从短期看,富国基金认为,至少可以看到更加灵活的“去杠杆”措施的出台。与此同时,对资本市场而言,“定向降准”措施正式落地后,政策释放的资金和信号无疑有利于近期市场行情的修复。 汇丰晋信基金:及时降准有助于市场情绪修复 汇丰晋信基金研究总监郭敏认为,降准的时间点符合预期,但是规模略超预期。债转股是去杠杆有效方式。目前债转股签约金额达1.5万亿,但实际落地金额为千亿级别,市场化债转股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资本。如果采取表内自持的方式,工商企业股权投资的风险权重为400%(两年内)和1250%(两年以上)。如果用表外持有的方式,在资管新规下产品需要满足期限匹配条件,发行难度较大。二是债转股子公司管理办法还未发布,政策层面仍有一些不确定性。三是大部分银行也尚未建立股权投资的团队。债转股是去杠杆有效方式,后续关注配套政策去加快债转股项目落地。 此次及时降准有助于市场情绪修复,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去杠杆的担忧,同时将对信用扩张和融资成本下降产生一定影响。从估值角度,我们对当前股市持比较积极看法,中证800和中小板综的PE/PB 均已经调整至历史底部区域,股市的吸引力已经比债市更高。在配置上,则以淡化风格和精选个股作为后续的主要思路,把握盈利的确定性,在行业配置上保持均衡,可以更主动应对今年的股票高波动和风格快速变化。 星石投资:有助于缓解去杠杆对优质企业的冲击 本次定向降准从节奏上符合市场预期,但从力度上超出了市场预期(2000亿支持小微企业+5000亿专项支持市场化债转股,总共释放的流动性超过了今年前两次降准分别释放的流动性规模)有利于缓解去杠杆对优质企业的冲击,精准解决优质企业融资和流动性问题,为去杠杆提供了较好的金融环境,对市场能够起到实质性的提振作用。 本次降准最超市场预期的是,定向释放5000亿流动性用于市场化债转股。既能提高银行参与债转股的积极性,又能降低社会杠杆率,还能缓解符合债转股条件优质企业的资金问题。这是央行对过去几次精准调控政策的延续,有利于提高政策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力度超预期的定向降准并不意味着意味着货币政策重回宽松基调。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中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大水漫灌、放水刺激的老路必然难以再现。可以肯定,央行在“稳杠杆”和“调结构”之间把握平衡,审慎呵护市场的政策定力也将维持。 朱雀投资:去杠杆、严监管措施已进入深水区 本次降准发生在国际贸易摩擦激烈程度超出原先预期、5月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数据有明显放缓迹象、资管新规后监管趋严出现加速、市场对实体信用违约的担忧程度加重、CDR等股票供给增多而股市流动性变差造成市场下跌等扰动因素并发的大背景下。降准为国家决策层的供给侧改革与金融去杠杆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有利于预防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我们预判去杠杆、严监管措施已进入深水区,宽货币、紧信用的政策组合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管理层与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将逐步转移至经济金融的结构转型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上来。 从降准对股市的影响来看,我们统计了2011年以来的9次降准,总体结论为:降准会在1-3个月的时间范围内对股票市场形成显著的正面刺激,其中1-2周的区间对大盘金融地产股的刺激较大,之后对中小盘成长股也有较好的刺激,但超出这个时间区间,股市走势仍将回归公司基本面等因素。[详情]

国寿安保基金评降准:释放积极信号 股市延续低位波动
国寿安保基金评降准:释放积极信号 股市延续低位波动

  定向降准释放积极信号,股市暂获喘息,延续低位波动 国寿安保基金 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鼓励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运用定向降准和从市场上募集的资金,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实施“债转股”项目。同时,邮政储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应将降准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此次降准是落实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市场已有预期,货币政策微调。释放的流动性略超市场预期,且时点选择在美对中国340亿商品征税的前一日,有利于缓和市场情绪和对流动性的担忧。 货币政策进一步微调,央行流动性目标表述由“基本稳定”到“合理稳定”再到“合理充裕”,去杠杆的同时,用宽货币结构性对冲表外信用收缩的影响。阶段性的利好股票和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消除,但考虑到后续市场环境仍存不确定性,可能实质上市场的反应不会太强,股票市场仍在底部区域波动概率较大,债券市场交易性机会还需观察。 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方面,上周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央行意外投放2000亿MLF,叠加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定向降准”,货币政策态度较为友好。股市暴跌进一步加重避险情绪,长端利率债收益率出现明显下行,期限利差大幅压缩,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信用债表现相对较弱,3Y和5Y高等级品种收益率小幅下行。低评级品种继续调整,信用利差、等级利差持续走阔。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央行宣布将实施定向降准,时点选择明显有安抚市场之意。考虑到银行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要纳入MPA考核,“逐笔详细记录”、“按季报送”等要求下大中行资金用途可能还是会受到一定限制 。当前曲线极度平坦化,长债收益率的进一步下行可能需要短端利率下行带动。 临近6月底,跨季资金面可能会有扰动,叠加PMI数据即将出炉、7月供给即将放量,短期内长端利率债的性价比下降,交易性机会可能还需观察。信用债配置仍以高等级品种为宜,等级利差仍有走阔空间。 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方面,上周A股指数全线大跌,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分别跌破2900点和1600点关口,部分风险得到释放。上证综指跌4.37%,深圳成指跌5.36%,创业板指跌5.60%,沪深300跌3.85%,上证50跌3.16%,中小板指跌4.67%。上周4个交易日两市共成交1.48万亿,单日来看,成交量下跌时放大,反弹时不足。行业跌幅前三的行业是通信(-10.78%)、计算机(-8.77%)、综合(-8.51%);跌幅后三的行业是休闲服务(-1.77%)、医药生物(-1.81%)、银行(-1.95%)。概念指数普跌,芯片国产化、智慧城市、OLED等概念跌幅居前。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中美贸易战升级引发市场恐慌情绪,股权质押等杠杆资金的平仓又加剧了市场大跌,当前市场依然脆弱,7月前仍须谨慎。但中长期看,A股估值已具有吸引力,被错杀的优质个股的配置价值逐渐凸显,此轮下跌主要由于情绪和资金,随着减税、降准等对冲政策的落地,我们对中国经济及A股并不过于悲观。 行业方面,避开股权质押占比较高和受贸易战冲击较大的行业,若市场反弹则倾向于盈利确定、现金流稳健的必需消费板块如食品饮料、餐饮旅游,若市场下跌则可配置估值极低的国有大行获取相对收益。主题方面,关注债转股、油气油服等概念的交易机会。[详情]

九泰基金:降准利于流动性改善 A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九泰基金:降准利于流动性改善 A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九泰基金宏观策略周评:央行降准利于流动性改善,A股估值目前处于相对低位 来源: 九泰基金订阅号 作者:九泰基金宏观策略 上周A股持续下探,上证综指于6月19日跌破3000点,并于21日收于2900点下方。从指数周K线图上看,上证指数下跌4.37%,深证成指下跌5.36%,中小板指下跌4.67%,创业板指下跌5.6%。 据央行官网消息,央行6月24日宣布年内第三次定向降准。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等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市场预计,此次定向降准将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场流动性的充足。 九泰基金宏观策略组认为,就此次央行降准的背景和意图而言,有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紧张局面,利于应对对冲信用风险、股权质押、贸易争端等潜在风险带来的冲击,且有助于平抑资本市场波动。随着A股持续震荡,市场估值水平目前进入到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区间。那么此次降准将为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未来弱势的市场格局能否得到改善?让我们来看下九泰基金宏观策略组的观点。 央行降准利于流动性改善 A股估值目前处于相对低位 受贸易争端再起波澜、去杠杆持续推进、股权质押风险上升、信用风险继续发酵等因素的影响,上周A股市场出现明显调整,上证综指跌至近一年多的低点,创业板指更是创下2015年股灾以来的新低,市场情绪处于明显低迷和谨慎状态;周中之后,受降准预期等因素影响,A股随后有所反弹。行业板块方面,受贸易争端、股权质押潜在冲击更为明显的通信、计算机、电子、有色、机械等行业的调整幅度最大,年初至今仅有餐饮旅游、食品饮料、医药取得正收益。 关于降准,我们认为,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以及降准本身的背景和意图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其影响。就当前市场环境而言,降准工具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对冲即将于近期到期的规模较大的公开市场操作,进而有助于平抑资金波动;另一方面,在市场处于明显悲观的状态之下,降准有助于稳定脆弱的预期,有助于修复和强化投资者对于政策走向的预期。就降准的背景和意图而言,其有助于缓解银行流动性紧张局面(银行超储率处于01年以来的低位),利于应对对冲信用风险、股权质押、贸易争端等潜在风险带来的冲击,且有助于平抑资本市场波动。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整体流动性格局以及2017年以来供给侧改革推进的决心,这次降准并不是货币政策转向的表征,考虑到银行面临资金成本上升以及存款不足等问题,降准对于信用派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掣肘。 站在当前时点,经过前期的调整,A股估值明显处于偏低位置,全部A股、沪深300的PE(TTM)分别仅为15倍和12倍,均接近和低于2016年低点时的估值水平,从相对估值角度来看,相对沪深300低估值各股比例也已低于上轮市场启动时点的水平。 尽管较低的估值水平并不意味着眼前马上出现反弹或反转,但相对而言低估值为我们提供了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假设下的更多的安全边际和支撑。从市场情绪而言,两市交投状态以及市场波动率指数等指标均是市场处于极度悲观的预期状态,一旦基本面或政策或资金面显现触底改善的迹象,投资者预期层面的反弹带来的市场修复也更易出现。 往后看,需要关注一下几方面因素的边际变化及其节奏和幅度。首先,政策调整的持续性以及政策调整之间的协调性。单个政策影响有限,但一旦多政策相互协调或形成相应的预期,其给市场带来的正面效应将更为显著。就此而言,我们认为除了与货币政策相关的流动性释放和信用派生等政策值得关注之外,财政政策尤其是政府加杠杆、居民和企业降杠杆的相应举动值得关注。 其次,流动性环境尤其是股市资金环境的边际变化值得关注。当前股市资金环境的亮点在于沪港深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后续需要进一步关注QFII/RQFII、MSCI等资金的配置效应,散户入场以及场内杠杆运用是否触底回升也只得关注。 再次,需进一步关注基本面环境,尤其是信用风险扩散程度以及贸易争端走向及相应影响。最后,政策环境亦值得密切关注。尽管资本新规已面世,但具体细节仍尚待明晰,资管新规的相关执行细则以及其背后显露的金融去杠杆决心对于市场预期和风险偏好、资金状况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明确,尚需持续关注和跟进。 以上图片来源:Wind资讯 九泰基金整理 行业配置: 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环境,相对仍更看好消费龙头的配置价值,在弱市背景下,其防御属性和功能更为明显。 (1)重点推荐医药、食品饮料等必需消费以及行业基本面超预期的可选消费,更为看好二线医药和二线食品饮料、空调; (2)从估值和盈利匹配度来看,银行的配置价值正在显现; (3)待地产调控政策明晰之后,地产板块的配置价值存在超预期可能。核心逻辑为:1)信用违约频发背景下,市场将阶段性回避受政策影响较大或财务有压力的行业板块;相对应地,资金相对充裕、杠杆率较低、偿付能力较强的行业则更易受到市场青睐,就负债率、现金流状况而言,食品饮料、医药、餐饮旅游、商贸零售等行业具备较为明显优势;2)盈利更为稳定,部分细分行业有望出现盈利改善;3)经过前期的调整,估值水平更为合理;4)预计后续提振内需相关政策举措会进一步推出和落地,这对于必需消费将构成直接利好; 5)部分消费板块如餐饮旅游、食品饮料的提价逻辑顺畅;6) 空调销售明显超预期;7)银行尤其是一些龙头银行的估值明显更为合理,尽管基本面存在一些担忧,但并没有根本性瑕疵和破坏逻辑;8)地产估值更为合理,且受经济基本面以及地方政策财政约束等因素的影响,调控政策在整体基调不变的基本上,存在局部或边际改善的概率,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观察。与此同时,需要规避受贸易争端、股权质押以及信用违约冲击影响的相关行业板块。 主题投资:当前市场环境并不适于进行主题投资,在此,仅建议关注强化内需主题、环保主题以及受益于扩大开放相关主题。[详情]

博时基金魏凤春评降准:释放7000亿资金 市场预期改善
博时基金魏凤春评降准:释放7000亿资金 市场预期改善

  新浪财经讯 6月24日下午,央行决定自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此,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表示,就市场而言,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相关信息出来后,已经有所预期,只是具体降准“释放流动性”的幅度当时还无从知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以支持表内信贷,已经持续一两个月,后续看市场对流动性、信贷投放以及经济的预期,大概率都是改善。建议保持谨慎乐观,结构上可考虑逐步止盈消费,关注金融地产、周期和科技等板块。 详情如下: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分兵渐进 上周,因全球贸易关系恶化的预期,国际股市普遍下跌,发达市场股市整体好于新兴市场股市,A股、港股加速下跌,A股中小创股指跌幅相对较大。货币市场季末效应显现,资金利率稳步上行,利率债因避险与降准预期而小幅上涨,信用利差持续扩大。 商品方面,原油受OPEC增产会议与全球贸易恶化预期的影响一度下跌,周五传出的OPEC增产幅度不及预期,油价大幅反弹,铜铝锌等金属受贸易战影响继续下跌,国内钢价因需求转弱而略有回落,库存去化速度放缓。农产品维持弱势,油脂虽有征税利好,但仍抵不过库存与需求的压制。 本周,海外经济方面,美国仍是一枝独秀。特朗普称美国单季GDP增速非常接近4%,甚至会超过4%。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仍回落。国内经济方面,央行定向降准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历史上,降准都是在央行需要发出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的信号时推出,本次应也具备信号意义。就市场而言,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相关信息出来后,已经有所预期,只是具体降准“释放流动性”的幅度当时还无从知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以支持表内信贷,已经持续一两个月,后续看市场对流动性、信贷投放以及经济的预期,大概率都是改善。 近期较为积极的变化,是监管机构开始重视股权质押融资的平仓风险,对独角兽融资的推进也因市场的考虑而暂时搁置,政府也在为改善信贷融资做一些政策调整,但是中美贸易争端的前景依然不明朗,国内信用利差还在持续恶化,股债市场的风险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短期来看,国内股市或已处于底部区域,但拐点难测,建议保持谨慎,逐步从消费里分兵,优化结构。 具体来看,A股方面,暂缓第一只CDR发行以及摸排股权质押风险,以及央行降准支撑社会融资,市场情绪或因此略有恢复,但风险事件并未得到排除。建议保持谨慎乐观,结构上可考虑逐步止盈消费,关注金融地产、周期和科技等板块。 港股方面,国内货币政策与监管措施调整,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恢复,但南向资金难有明显改善,港股短期与A股共振,上涨空间或有限。维持港股中性配置,结构上看多恒生国企与中小型股指。 债券市场,中美贸易争端与信用风险恶化,强化了国内债市的避险情绪,推升利率债的结构行情。此次降准,利率债市场或一次性上涨到位,过后仍是震荡调整,信用利差仍在走阔,中低等级信用债继续承压。结构上,以高等级中短久期信用债为基础配置。 原油市场,OECD库存持续下降,OPEC减产效果体现,原油供需持续改善,看好2018年油价中枢抬升。短期看,美国石油确定性增产,OPEC增产低于预期但细节尚未确定,加上贸易争端的影响,油价或将偏弱震荡。 黄金市场,受美元走强与美联储年内多次加息预期的联合压制,黄金价格短期持续调整,而油价震荡条件下,通胀逻辑对金价支撑或有限。[详情]

诺德基金潘永昌评定向降准:解市场之渴利于短期筑底
诺德基金潘永昌评定向降准:解市场之渴利于短期筑底

  新浪财经讯 6月24日下午,央行决定自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此,诺德基金潘永昌表示,本轮降准更具“普降”意味,其背后的核心逻辑:一是对冲回表消耗,改善流动性;二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问题。在短期,此次定向降准叠加限制强平的窗口指导,有利于恢复市场信心和情绪,截住了“下跌——爆仓—再下跌—再爆仓”的负反馈循环机制,有助于短期市场筑底。在配置上,建议趁反弹行情酌情降低在中小创(尤其是高质押率公司)的仓位,着眼于中报超预期的公司。 详情如下: 诺德基金潘永昌:定向降准落地 解市场燃眉之渴 6月24日下午,央行决定自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就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降准,释放的约5000亿资金主要用来“债转股”。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降准,释放的约2000亿资金主要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也就是累计释放的资金约7000亿。 本轮降准更具“普降”意味,其背后的核心逻辑,我们认为:一是对冲回表消耗,改善流动性;二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问题。 1、 此次降准短期内缓解资金的流动性,但后续效果需要看公开市场的配合程度 本次降准之后,共释放资金约7000亿,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的状况将短暂缓解。但鉴于未来三周央行公开市场有1.35万亿到期量,最终的效果还需要看公开市场操作的情况。参考4月份的降准,央行连续三周净回笼了9425亿资金,即使算上降准宣布后,实施前净投放的3700亿,总计也净回笼了5725亿,高于降准释放的约4000亿资金。5月末,M2和存款同比增速仅分别为8.3%和8.9%,难以长期支撑12.6%的贷款同比增长。所以中长期流动性的紧张状况仍需要观察。 2、此次降准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后续力度可能会加码 在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实体经济的三个主要融资渠道—信贷、非标、债券,在结构上产生了巨大的分化:非标项开始出现明显收缩,债券融资在信用违约风险事件下频频受阻,信贷融资的重要性日趋上升。与非标相比,信贷融资具有明显的“歧视”特征,不同属性的企业在信贷的可得性方面有较大差异。这种融资结构的变化导致两个结果:(1)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整体上显著抬升;(2)信贷融资能力弱的小微企业的成本抬升更快。 此次降准释放的约7000亿资金中约有5000亿资金主要用于 “债转股”,虽然此次定向降准能够为债转股提供成本合适的资金,有利于改善项目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但涉及的项目企业一般以大企业为主。本次降准涉及小微企业的降准资金约有2000亿,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可缓解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目前紧张状况。考虑到目前社融中非标的萎缩规模月均已经超过了2000亿,我们预期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扶持力度或许会继续加码。 在短期,此次定向降准叠加限制强平的窗口指导,有利于恢复市场信心和情绪,截住了“下跌——爆仓—再下跌—再爆仓”的负反馈循环机制,有助于短期市场筑底。在配置上,建议趁反弹行情酌情降低在中小创(尤其是高质押率公司)的仓位,着眼于中报超预期的公司。在中长期,在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我们认为流动性的改善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详情]

海富通评央行降准:大金融或有反弹空间 看好龙头地产
海富通评央行降准:大金融或有反弹空间 看好龙头地产

  新浪财经讯 6月24日,央行宣布,从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此,海富通基金表示,央行此次降准虽名为定向降准,实际更接近普降。从估值角度来看,现阶段大金融板块都反映出过度悲观的预期,或有反弹空间,但预计没有2014年的强烈。相对而言,龙头地产的基本面较好,同时流动性的边际放松,也预计会对龙头公司的负债成本有一定缓解,恢复企业发展动能。 详情如下: 海富通基金央行降准点评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同时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央行此次降准虽名为定向降准,实际更接近普降。除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三大政策银行外,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都获得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政策。与上次不同的是没有提到置换MLF,因此幅度上看较上次有所减弱,我们认为略超市场预期。但是这次货币政策的首要矛盾和目标已经从防范金融风险和应对外部环境,逐步转向维稳经济。通过降准,同时边际上不断放宽整体流动性,在去杠杆的同时保持流动性适度宽松,加之对银行间流动性以及实体融资成本的呵护,也有助于市场去杠杆的持续推进。 回顾上一轮降息降准,在2014年开启了券商、银行和地产的牛市周期。当时银行报表不良上下爆发,包括对经济的市场预期也较差。降息降准同时发生,市场预期企业财务费用将下降,盈利随之改善,因此带来了地产、券商和银行的行情。 但这一轮市场的预期和基本面的边际变化略有不同,对比2011年底的降准以及2012年中的降息,我们认为现阶段不具备立刻降息的条件,市场预计不会形成类似2014年的强烈预期。此外,银行报表端的风险未明显显示,后续外部变量取决于去杠杆的实际操作变化和财政对平台融资能力的收紧力度。从估值角度来看,现阶段大金融板块都反映出过度悲观的预期,或有反弹空间,但预计没有2014年的强烈。相对而言,龙头地产的基本面较好,同时流动性的边际放松,也预计会对龙头公司的负债成本有一定缓解,恢复企业发展动能。而且此时降准也减缓了社会杠杆率,减缓了部分市场违约预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对市场的流动性信心起到了支持作用。[详情]

大摩华鑫基金评降准:符合预期 寻找增长前景较好个股
大摩华鑫基金评降准:符合预期 寻找增长前景较好个股

  新浪财经讯 6月24日下午,央行决定自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此,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表示,央行此次定向降准符合市场预期。随着货币政策的调整边际改善流动性预期,市场情绪有望逐渐恢复。我们将耐心寻找有基本面支撑、估值匹配、增长前景较好的行业和个股进行战略配置,耐心等待市场回暖。 详情如下: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降准符合市场预期,耐心等待市场回暖 事件: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点评: 央行此次定向降准符合市场预期。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此次定向降准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相关部署,符合市场预期。 与前次定向降准所释放的资金用途有所不同,此次降准所释放的7000亿流动性中,有5000亿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债转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利于降低整体债务风险和利率水平,同时降低银行系统不良贷款风险。另外释放的2000亿元流动性将用于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改善民企融资环境。总体而言,近期能够看到货币政策调整的迹象。如此前央行并未跟随美联储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同时近期央行也明显加大了公开市场净投放力度。本次降准进一步表明了货币政策对经济托底的迹象,在持续推进去杠杆的同时保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近期市场风险偏好回落的主要原因来自信用违约和股权质押等流动性风险的不断暴露, 随着货币政策的调整边际改善流动性预期,市场情绪有望逐渐恢复。我们将耐心寻找有基本面支撑、估值匹配、增长前景较好的行业和个股进行战略配置,耐心等待市场回暖。[详情]

大成基金:降准方式规模超预期 短期助力市场反弹
大成基金:降准方式规模超预期 短期助力市场反弹

  新浪财经讯 中国人民银行6月24日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总体测算,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7000亿元。对此大成基金表示,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此次降准在短期内或会助力市场反弹,特别是那些直接受益于政策微调及中报确定性预期上行修复的周期品,比如金融地产资源品。 详情如下: 中国人民银行6月24日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总体测算,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7000亿元。 大成基金认为,此次降准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方式和规模均超预期。本次降准并未用于置换未到期的MLF,共可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超过前次释放约4000亿元资金的水平,接近普降。其中,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邮储和城商行、非县域农商行等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二是资金导向大小兼顾,大中型银行支持大企业债转股落地,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信贷。 同时,大成基金也关注到,此次降准的时间点为2018年7月5日,而此前美国对华贸易清单中第一批对中国产品加税的生效期正是7月6日,因此,央行此举的对冲意图也较为明显。 大成基金认为,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目前,政策组合确立为宽货币+紧信用,宽货币对冲紧信用,信用紧缩的主基调没有变,管理层会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去杠杆环境下,既要打破刚性兑付、金融同业杠杆降到合理水平,又要不造成民企、小微企业融资一刀切收紧,实施货币宽松对冲是必然的选择。 大成基金表示,此次降准在短期内或会助力市场反弹,特别是那些直接受益于政策微调及中报确定性预期上行修复的周期品,比如金融地产资源品。至于对市场中长期的影响,仍需等待政策最终方向的确定,需要见到信贷或社融数据的改善。在此之前,仍需相对谨慎。[详情]

鹏华基金张华恩:降准符合预期 股市无需继续过度悲观
鹏华基金张华恩:降准符合预期 股市无需继续过度悲观

  新浪财经讯 6月24日,央行宣布,从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此,鹏华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张华恩表示,此次定向降准为央行落实6月20日国常会的有关部署,符合市场预期。对股票市场而言,政策持续微调下短期有修复可能,无须继续过度悲观。 详情如下: 鹏华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张华恩点评央行定向降准:   1、此次定向降准为央行落实6月20日国常会的有关部署,符合市场预期。降准主要支持方向为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债转股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去杠杆进程,支持小微企业则是为了避免信用紧缩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误伤。政策导向上延续了结构性宽松的思路,使用精准投放和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政策引导。  2、自4月19日央行定向降准以来,货币政策边际微调明显,但在结构性去杠杆导向未变的背景下,目前仍非进入全面宽松的信号。此次定向降准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信用风险引发的问题,以及对社融的提振效果如何,后续仍需观察。在既要破兑付、降杠杆,又要不造成民企、小微企业融资一刀切收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和余地其实都在收窄,未来仍需更多其他政策和改革相配合。   3、对股票市场而言,政策持续微调下短期有修复可能,无须继续过度悲观。不过考虑中期去杠杆政策主线未变,微观层面的流动性问题(如信用违约、股权质押等)实质缓解仍需要时间,市场短期修复后预计仍将处于反复磨底阶段。[详情]

降准今日实施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500亿元
降准今日实施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500亿元

  降准今日实施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500亿元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金嘉捷)定向降准今日正式实施。4月25日,央行公告称,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考虑到以上安排净释放的流动性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今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鉴于当天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资金净回笼1500亿元。 央行今日在公开市场大额净回笼,再次表明了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的态度。上周央行宣布降准之后,市场心态乐观,猜测货币政策有从中性转为偏宽松的趋势。降准实施前夕,流动性出现超预期紧张,非银机构资金需求上升,市场加杠杆势头再起。而央行近两日在公开市场也维持了零投放和小额投放的操作,体现出货币政策继续保持不松不紧的态度。 根据测算,此次降准将释放1.3万亿元流动性,其中9000亿元用于置换中期借贷便利,4000亿元为增量资金。业内预期,降准之后,资金紧张态势将得到有效缓解,资金面或逐步回归平衡格局。 今日早盘,上交所质押式国债回购隔夜利率(GC001)开盘下跌,截至记者发稿,报5.555%,下行337.5个基点。深交所债券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R-001)下行40个基点,报5.7%。 天风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降准实施后大概率延续平稳格局,美联储加息将影响政策利率。未来资金面大概率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并且流动性分层现象将持续缓解。但隐忧也并非没有,海外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在下一阶段有所增强。预期央行倾向于打造利率走廊式的调控思路将具有可持续性,海外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政策利率的方式影响到国内资金面。[详情]

降准前一天隔夜利率飙升至12% 今天能有场"大雨"吗?
降准前一天隔夜利率飙升至12% 今天能有场

  降准前一天隔夜利率飙升至12% 今天能有场“大雨”吗? 降准实施的前一天,市场上资金紧张的氛围超出预期。 “市场资金面比前一天只紧不松。”昨晚,一位券商债券交易部总经理向记者感慨。 24日,全市场质押式回购隔夜加权利率(R001)单日飙升44.92个基点至4.0549%,创下自2014年2月份以来新高。23日交易系统故障、机构头寸难平,使得24日早盘大量需求积压,隔夜资金利率飙升至12%至15%仍难满足旺盛的融入需求,7天资金融出利率也达到10%以上。 交易所市场上,饥渴的非银机构仍在拼命找钱。24日,上交所国债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GC001)最高触及12.2%,收报8.93%。当日成交量达到去年10月10日以来的最高额达9158亿元。深交所债券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R-001)最高触及10%,收报6.1%,单日涨幅达到21.64%。 焦头烂额的交易员、躁动不安的市场,都在屏息等待4月25日的一场“大雨”。央行降准100个基点释放出的1.3万亿巨量资金,能否缓解当前饥渴?又将给今年的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非银机构加杠杆 焦虑的市场太需要一场狂欢和宣泄,央行宣布降准仿佛点燃了引信。 “这两天,市场上非银机构的钱已经非常贵了。我问交易员,他们拿这些钱干嘛?大家告诉我说,都借钱买债去了。”一位股份行资管部总经理日前表示。 观察市场价格,不难发现银行的流动性紧张程度远小于非银机构。这两天,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DR001)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隔夜价格都较上周有所下降。Shibor隔夜利率昨日报2.7360%,较上周五的价格略有下行。 相比之下,涵盖了非银机构的R001却创出近年来新高,昨日单日飙升44.92个基点,站上了4%。这说明,资金需求激增的是非银机构。 降准释放的积极信号给更为激进凶猛的非银机构带来杠杆冲动,一天之内的巨幅波动给足了交易员做业绩的机会。 在近期举办的一场债市论坛上,有银行系人士笑称,厉害的交易员已经在这几天完成了全年的业绩指标。最夸张的时候,单只长端利率债一天内的振幅最高接近3%,只要把握住机会,以利率债交易为主的交易员可以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市场在猜测,定向降准后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因此就赌长端利率下行可以覆盖现在借钱带来的高资金成本,导致大家追逐短端资金,加杠杆买债券。”兴业研究宏观分析师何津津对记者表示。 而此刻的疯狂也源于一季度以来,资金面宽松格局下,机构加杠杆势头再起。 兴业研究统计的数据显示,券商在今年3月份明显加大杠杆,债市杠杆率从去年底的166.13%上升到今年3月底的226.21%。基金和保险机构较去年底相比虽然杠杆率仍控制较好,但可以看到,1至3月份是明确的升杠杆趋势。 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解释,前期资金宽松时期,套利空间显著,较多机构提升了杠杆水平。资金当日到期后,加杠杆的投资者考虑到缴税期影响时间有限,未来降准带来的资金面宽松可期,会选择续杠杆,而不是抛售资产解杠杆。在融入资金选择上,也会选择相对短期限的资金来尽可能的降低成本。 “现在杠杆比例肯定提高了,主要是降准明天才执行,这几天有些钱临时性续不上。杠杆比例未来还会维持,短期不会下降。”一家股份行金融市场部债券交易中心负责人十分确定。 降准将缓解紧张状况 4月25日,央行将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根据央行测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9000亿元的MLF置换再加上4000亿元的增量资金,能否有效化解当前资金面紧张的格局呢?在何津津看来,虽然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只给到银行,但是整个市场仍会雨露均沾,资金面紧张情况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降准和央行采取工具释放流动性最大的区别在于覆盖面广、资金价格更便宜。她进一步说,如果用逆回购投放资金,最先拿到的是大行等一级交易商,再到中小银行,最后到非银机构。 但是这次降准释放的是更为普惠的资金,大部分银行都能享受到降100个基点的优惠,在非银机构需要钱的情况下,拿到央行便宜资金的银行主动拆借出去,赚取利差,所以非银机构也会享受到流动性。 而根据置换量推算,5月、6月两个月到期的约9000亿元MLF就是此次提前偿还掉的量,MLF余额将整体降低。影响到5月,预期资金面也将相对平稳,到期量整体较低;同时5月税期压力也可能小于4月。 业内普遍预期,流动性紧张态势不会持续太久。国信宏观固收预期,在本月底、下月初,整体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会重归4月份之前的格局——稳定、宽松,这会带动当前的债券市场利率重归下行格局。 在2018年上半年,基准性的10年期国开金融债券利率会跌破4%(历史均值),10年期国债利率会跌破3.5%(历史均值)。 中金证券认为,降准真正实施之后,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会有所好转。降准消息亮相之后,IRS(FR007)大幅下降约10bp,但资金面未必能比一季度更宽松。 天风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降准实施后大概率延续平稳格局,美联储加息将影响政策利率。未来资金面大概率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并且流动性分层现象将持续缓解。但隐忧也并非没有,海外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在下一阶段有所增强。预期央行倾向于打造利率走廊式的调控思路将具有可持续性,海外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政策利率的方式影响到国内资金面。 在债券市场方面,长江证券宏观固收研究团队认为,短期来看,收益率快速下行后,交易操作难度加大;中长期来看,基本面驱动下债市将回归慢牛。近期,受降准等因素提振,债券收益率一度快速大幅下行,债券市场牛市思维进一步巩固。高频数据与社融数据扰动下,市场对二季度经济走势判断仍存在分歧,对流动性预期也并不一致;监管政策落地和二季度债券供给压力的上升也可能对债市形成扰动。短期来看,收益率大幅下行,反而导致短期交易操作难度加大。中长期来看,信用收缩对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债券市场将回归基本面驱动的慢牛。 [详情]

你的钱袋子受到降准影响了吗?对房贷利率影响比较小
你的钱袋子受到降准影响了吗?对房贷利率影响比较小

  你的“钱袋子”受到降准影响了吗 4月25日起,央行将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预计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央行降准,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钱袋子”呢?针对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 陕西网友“溯游从之”:什么是降准? 主持人: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简单来说,央行为防止银行过度放贷,导致银行没有充足资金来兑现储户存款的情况出现,要求银行将吸收的存款按一定比例交给自己来保管,这部分钱就是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显而易见,降准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银行的可用资金增加,从而市场流动性也会随之增强,资金成本降低,各类银行在贷款等领域的自有度会上升,同时对于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也会加大。 北京网友“时间简史”:降准对我们的“钱袋子”有什么影响? 主持人:降准对银行理财的可配置资产会产生较重要影响。目前,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中,债券类资产占比不小。降准后,银行自营账户资金增加,部分资金将会投向债券市场,但市场上的优质债券供给是有限的,随着债券需求的增加,银行理财可以买到的债券会减少,利率会下降。 在股市方面,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自2015年开始,央行宣布降准后,沪深300首日上涨概率较大。这次降准主要是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对股市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好,一定程度上也许能修复此前下跌的走势,但对股市整体形势很难起到大的改变。 对于目前很多想买房的市民来说,最关心的是准备金率下调是否会使房贷利率下调,答案是影响应该比较小。降准后银行自有资金增加,对于部分开发商而言,可以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但央行也特别说明,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这些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可见,进入房地产的资金口并没有松开,“房住不炒”依然是红线,这一点不会突破,各家银行在房贷资金方面仍然会严格把控,这个大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本期主持人 李华林)[详情]

于学军:当前降准通道已开启 未来空间很大
于学军:当前降准通道已开启 未来空间很大

  于学军:当前降准通道已开启 未来空间很大 本报记者 李玉敏 北京报道 导读 于学军认为,通过大量使用MLF、PSL和逆回购等政策工具,积极支持解决“服务三农”、“中小企业融资”等难题,想法是好的,但实际上很难解决多少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 人民银行宣布,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行、股份行、城商行、非县域农商行、外资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早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上半年,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就曾在多个公开演讲中表示,“适当收缩 MLF、PSL、逆回购等货币工具的使用规模,配之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加以‘切换’,努力将中国式的货币政策‘扭曲操作’回归正常状态。” 目前的货币政策操作,与当年于学军的建议完全一致。为此,4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他。 于学军表示:“我研究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长达30多年,这次调低存准率和我近一年半前的意见,并且我大张齐鼓地推动过,完全一致,如愿以偿。” 于学军也表示,当前降准通道已经开启,未来空间还很大。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国际经验来看,存款准备金率有6%-8%就不低了。并且,随着存准率向这样一个方向调整即恢复正常,相信中国经济、金融的状况会渐入佳境。 降准比MLF更有利于资金流向实体 至于为何要用降准来置换MLF,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于学军却表示:“由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与使用MLF这些新兴政策性工具所释放的信贷资金,从表面看并无二致,实质上却大不相同。” 他进一步解释称,由降准释放的信贷资金来自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各项基础存款,主要是市场资金,自然应回归商业银行并以投向市场为主。而大量采用MLF等新兴政策性工具,则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进行操作,这些资金多“悬浮”于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流转、融通,更多进入政策性、信托和证券类等金融机构,主要投向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市场等,难以真正进入实体企业。事实上,这样的一些回答,是去年八月他写就的一篇文章所述,只是囿于各种原因,却从未发表。 当前,防范金融风险成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于学军认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长期持续的货币信用巨额投放,首当其冲可列为金融风险的重要根源。所以,在严控货币信用总规模的前提下,应采取“对冲”手段合理调整政策结构,尽可能使存款准备金率回归“正常”。 “就目前及未来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来说,调低存款准备金率肯定是一个正确的方向,预计还有较长的路走。”于学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准存率仍在16%-14%这样的高位。而事实上,从历史和全球来看,存准率维持在6%-8%当属正常,所以未来三年内至少还有6-8个百分点的调整空间。 不过他也强调,虽然存准率未来进入下调通道,但具体调整的节奏和步伐,却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相机抉择,相信应该不是直线条或等距离。因为宏观形势以及人们的判断,随时可能发生大的变化。 降准并非货币政策大幅宽松 于学军同时表示,降低存准率并不意味首大幅放松货币政策,放任货币信用大规模膨胀。他举例,“就好比外面的气温骤降,一天降15度是常有的事,这时你就是把空调温度调到很高,也不等于温度就能上升到24度的理想温度。货币政策操作的道理也是如此。” 在于学军看来,稳定中性的货币政策方向是确定的,短期内应不会有大的改变,降准置换MLF等政策工具以外所释放的约4000亿流动性,业界理解主要还是为了保持社会适度的流动性这样的一个环境。 至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银行都表示,“贷款额度紧张,贷款利率也开始上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于学军认为,现在社会上反映银行贷款额度紧张,应该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货币信贷总规模控制更严格了,货币政策自2016年三季度之后确实发生了一些调整;二是受到具体的规模管理约束,的确不能放贷了。当然,自去年以来监管的力度也明显加强,表外业务明显受到控制,这也会带来一些影响。 于学军认为,通过大量使用MLF、PSL和逆回购等政策工具,积极支持解决“服务三农”、“中小企业融资”等难题,想法是好的,但实际上这些资金大部分流到地方政府平台和进入房地产市场,却很难解决多少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 因此,在他看来,防范金融风险,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关键是在控制货币总量的前提下,对货币投放进行结构调整。因为一方面维持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锁定巨额信贷资金,另方面又大量采用MLF、PSL和逆回购等政策工具释放大量流动性,这就势必造成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及非信贷类资产快速膨胀。[详情]

定向降准具有政治意义 为去杠杆做好安全垫
定向降准具有政治意义 为去杠杆做好安全垫

  莫非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的巨额市场流动性,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不仅直接利好债市,还可为房地产发展提供更为宽松有利的投资环境。” 4月17日,央行宣布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向市场释放约1.3万亿元流动性,实际增量投放4000亿元。 此次央行定向降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二是规定各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以缓解资金到期的压力。 从当前金融运行现实看,此次定向降准确实有着这方面的考量:一则,此次降准的主要背景是强监管下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负增长、表外融资转表内,表内信贷需求压力加大,贷款利率持续上升,加大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压力。同时存款和M2增速下降,银行负债成本居高不下,存在一定流动性压力,这限制了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二则,央行在释放的1.3万亿元资金中,9000亿元将于操作当日偿还MLF借款,另外4000亿元将与4月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影响。由此可见,央行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定向降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也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而且,央行通过降准替换MLF来进行相应置换,总体有利于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中性适度,在减轻公开市场操作压力,降低银行体系成本,促进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现实意义。三则,严监管收缩影子银行,将非标资产关进笼子内,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银行体系的资金压力。 同时,就银行体系而言,目前二季度刚开始,正值商业银行贷款投放旺季,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支持中小微实体经济需要信贷投放的量较大,此次定向降准无疑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缓解大中型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资金短缺的矛盾。而且,在当前银行存款整体增势趋缓形势下,降准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些被降准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压力。同时,此次定向降准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还具有意味深长的政治意义,即为金融去杠杆做好安全垫,还有可能为应对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创造条件。 对于企业来说,此次定向降准可增加银行中长期资金供应,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尤其,央行还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央行或将运用差别化降准,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双创”、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可见,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无疑将对激活中小微实体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最为重要的是,央行定向降准释放的巨额市场流动性,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不仅直接利好债市,还有利于楼市和房地产开发,可为房地产发展提供更为宽松有利的投资环境。 另外在当前深沪两大股指下跌之际,央行选择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无疑会对A股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首先,降准有利于对冲近期的海外冲击,稳定市场预期,不会因中美贸易导致美国股市震荡而殃及中国A股市场。其次,从中长期看,降准实质在为A股市场回暖蓄积动能,可助推投资者配置权益类市场。再次,市场流动性因降准获得改善,将有助于提高中小创的估值空间。[详情]

央行定向降准是风向变了?媒体:风味小吃该改正餐了
央行定向降准是风向变了?媒体:风味小吃该改正餐了

  降准“正餐”的含义 欧阳晓红 市场还是需要吃“正餐”,堪称央妈的中国央行或转换思维了,风向变了吗? 金融去杠杆、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占比过高,央行缩表(缩减资产负债表)需求,以及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贵的背景下,央妈变通着祭出了MLF置换式降准;这也是年内二度降准;1月25日,央行曾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约3000亿的流动性。 4月17日晚上,央行宣布,自4月25日起,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银行使用由此释放的资金偿还MLF(中期借贷便利)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约4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央妈解释,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变。因为,偿还MLF之后,余下的流动性要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换言之,央妈这次降准似乎没有“放水”。 不过,市场仍然嗅出了些许端倪。 人曰,SLF(常备借贷便利)是酸辣粉,MLF是麻辣粉,但这些只是风味小吃;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即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才是正餐。用大餐置换小吃,这意味着市场需要优于小吃的正餐。 正餐既营养又便宜,可长期补给,市场或在闹“荒”;风味小吃,贵且不解馋。央妈也间接表示了此意——如央行称,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次,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还记得MLF的首秀吗?其以新型货币操作工具之名出现在“2014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中。当时,在市场看来,贸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调低存贷款利率,容易传递流动性宽松的错误信号,有“大放水”之虞。因此,依靠MLF等政策工具投放货币可能会是一段时期的常态。 现在,那种“常态”过去了吗?至少,市场条件,内外部环境均生变,包括保经济增长需求;央妈的相机决策“篮子”似乎也需要变点花样了。降准置换MLF,松梆4000亿资金也许只是开始。 央妈其实也间接承认了——目前情况下,对机构而言,降准优于MLF,成本低,且长期性。 到底市场、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们归纳为两种“怪象”并存:外汇占款下降和高准备金率并存的情况难以持续;再者,由于此前流动性过剩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与存款性金融机构“失血”(存款增长乏力+严监管考核)的问题愈发棘手。此外,不及预期的经济数据亦暗示经济下行迹象明显,降准旨在保经济增长。 中国外汇占款由2014年峰值的29.540亿至2018年3月的21.495万亿(央行口径),流失8.1万亿;期间,存款准备金率共下调3百分点,约释放流动性3.6万亿人民币(不含4月的降准),剩余约4.5万亿长期限的流动性缺口。 这么大的缺口,总是靠类似麻辣粉的昂贵小吃去补给市场,恐非长久之策。 分析还认为,不考虑降准情况下,2018年全年基础货币需新增3.2万亿元,为近年绝对高位。而在外汇占款、财政支出、其他渠道均无法大量贡献的前提下,重担便落在央妈的货币政策工具“篮子”上。亦昭示,银行还要向央妈借债,央行资产负债表仍会膨胀。这对央妈来说,其只是货币政策操作成本,但对银行而言,那可是真实的利息支出,而且二者存在利差。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曾屡次呼吁,“降准”不应该成为货币政策的禁区。他指出,法定存款准备金年利率1.62%,但央行拆借资金利率“总体上”不低于3.62%;这势必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拉高社会融资成本。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高悬的法定准备金率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2014年后,为弥补基础货币投放的缺口,央行开始频频使用逆回购、MLF、PSL(抵押补充贷款)等短期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来替代本该进行的准备金率调整来投放货币。 事实上,2013年钱荒后,央妈紧急启动SLF、MLF等工具——直接借钱给商业银行,这令央行对其它存款性公司债权(主要为SLF和MLF)近年直线飙升。 问题还在于,央行通过逆回购、MLF和PSL向市场提供的流动性,其“直接”的投放对象主要是大行和政策性银行等;其他中小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只能间接获得——通过同业拆借、同业回购、同业存单等方式,从大型银行获取流动性,这导致其同业负债占比持续增高。 同时,央妈持续的短期操作,也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对央行负债和同业存单占总负债的比例显著提高。 因此,不同维度看,结构性降准仍有必要,2月末央行对存款性金融机构拆借资金逾10万亿元,降准仍有很大空间。亦可谓,类似置换麻辣粉式的降准还有不小的余地——有人说,大数上看,或许还有六、七次,倘若每次降准一个百分点;10%左右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大型商业银行而言,或较为适宜。但这并非短期目标。 至少,央妈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风味小吃”该改为“正餐”了;这既是一种“纠偏”,也是给可能的经济下行铺上“安全垫”。[详情]

评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定向降准只是第一步
评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定向降准只是第一步

  自由谈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定向降准只是第一步 范欣 央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上述银行需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先偿还MLF。央行预计,此次定向降准将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 有观点认为这次定向降准意味着货币政策将转向,新一轮货币放水即将实行,对此,央行明确表示我国存准率仍处于高位,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中性。事实上,当前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都不允许我国再次启动宽松货币政策。 从外部看,美国加息缩表政策已进行至中期,正逐渐接近市场所能承受的临界值,从历史上历次美国加息缩表规律看,无论是拉美债务危机、日本楼市泡沫破灭,还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都与美国收紧货币政策、全球过剩流动性转向有直接关系。 不仅如此,近期美国还频繁制造与我国、俄罗斯的贸易摩擦,并在美国国内执行大幅减税、加大基建投入等扩张性财政政策,其根本目的在于打破现有全球贸易和制造业分工格局,督促美国资本在全球投资的制造业产业链整体回归,以重新构筑美国制造业之根基。如果此时我国再次启动宽松货币政策,无疑是扩大自身泡沫的行为,将提高国内实体经济运行成本,不仅不利于本就羸弱的实体经济,更不利于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从内部看,近年来启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政策效果才刚刚开始显现,实体经济杠杆率增速已呈平稳态势,其中基建减速和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最具有代表性。2017年以来,以包头地铁停工、新疆PPP政策收紧为代表的基建项目投资开始出现大规模减速,近年来稳定在20%左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增速2017年开始快速下降,2018年3月已下降至13%,创了历史新低。楼市调控方面,2017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五限”政策为首的楼市调控政策,对应全国楼市已开始降温,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已呈现明显回落态势。 要知道,基建和房地产是我国经济中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的两个重要火车头,这个火车头的减速必然带动整体资金需求的减速,表现在数据上就是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从2016年初的13%左右快速回落至2018年3月的10.5%。而且,2008年以来,我国市场三大主体政府、非金融企业和居民均已完成了一轮加杠杆,如果此时我国再次启动宽松货币政策,那么让谁再去承担举债任务是首要问题,但当前各主体已无再加杠杆的空间。 因此,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当前我国均不具备货币政策转向的基础,更别提货币放水了。事实情况是,此次定向降准虽较以往降准0.5个百分点,幅度有所提高,但实际向市场释放的增量资金却不大,更多的是为了置换到期MLF,当前一年期MLF中标利率已提高至3.3%,随着近年来MLF规模的持续放大,大型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也随之提高,中小商业银行与城商行因缺乏存款不得不从大型商业银行拆借同业资金,2017年启动的去杠杆操作让这些银行同业资金成本更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与城商行的主要客户集中于中小微企业,从这个角度看,此次定向降准主要作用是保持市场流动性并向实体经济投放资金,伴随着资管新规的执行和广义信贷MPA考核的严格,紧信用将成为宏观政策的常态。 当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仅保持合理流动性是远远不够的,在当前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未来仍需在扩大开放、降成本和支持企业突破核心技术等领域加大努力,才能有效应对各类潜在风险。 在扩大开放方面,不久前召开的博鳌论坛上我国再次释放出开放的新举措,不仅放开了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外资股比限制,更是将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目前仍保留限制的行业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此外,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大进口力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对进口抗癌药实施进口零关税,以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这既是履行WTO承诺的降低关税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国内重点行业竞争、提高运行效率的有力之举。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表明稳步扩大开放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危害。 在降成本方面,近年来我国提出了让政府过紧日子、企业过好日子的目标,并辅之以营改增等举措,预计2018年减税幅度将超万亿。而且,不管是楼市调控还是限制资金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限制国企杠杆率等手段均是朝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标进行的。 在支持企业突破核心技术领域,近期美国逐步开启了对我国重点企业禁止进口核心技术产品的贸易保护政策,这也引起了我国的深度反思,以往靠代工起家的产业链如果不能有效转换至以创新为主的产业链,那么随着人工等各项成本的提升产业外移是必然,这就要求我国加大基础研发领域特别是核心技术的投入力度,简而言之就是尽快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近期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正是支持企业突破核心技术的重要举措。 从上述角度说,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定向降准只是第一步。[详情]

资金面4月迷津: 降准又非月末 缘何突然紧张?
资金面4月迷津: 降准又非月末 缘何突然紧张?

  资金面4月“迷津”: 降准又非月末, 缘何突然紧张? 本报记者 辛继召 深圳报道 继4月17日央行宣布降准后,4月19日,央行连续第二日向市场大额净投放,当日1900亿净投放规模创下近两个月新高。 不过,4月18日、19日,资金面明显趋紧,货币市场利率全线上涨。此次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与以往不同,央行刚刚宣布降准,又非月末、季末等时间点。对于银行等存款类机构而言,短期利率上浮。 “降准虽然实际上没投放多少资金,但再次打消了市场对于央行态度的担忧。”有债券分析师认为,市场对于资金面的现实宽松总是心有余悸,担心春节、季末、四月缴税、五月供给放量。 “降准”与“加准” 虽然央行17日宣布降准,但2018年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出现一个不小的变化。 2018年3月末,非金融机构存款(即支付机构交存的客户备付金存款)超过3000亿元,达3157.52亿元。一位券商首席分析师表示,这相当于变相法定准备金。“手机支付是趋势,你只是看到央行降准,没看到央行加准。” 2018年以来,非金融机构存款以每个月1000亿元的速度猛增,不断突破千亿新门槛。1-3月分别是1237.57亿元、2202.35亿元和3157.52亿元。而自2017年6月这一数据公布以来,2017年下半年在800亿元-1000亿元之间,从未超出1000亿元。 央行4月17日宣布,从4月2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 实际上,央行2017年并未降准,央行2017年9月宣布定向降准,但直到2018年1月才执行。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此次降准,央行进行了精准的安排,在释放的1.3万亿资金中,9000亿元将于操作当日偿还MLF借款,另外4000亿元将与4月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影响。由此可见,央行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 4月缴税因素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今日全民行动,大量借钱。2K、5K不少,1亿、2亿不多,押利率,求各位打捞上岸。佛海无边,有钱是岸。”4月19日一大早,银行间市场尚未开市,一位交易员就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呐喊。 4月19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GR001)隔夜利率当日收报2.8226%,上涨10.10BP;7天期报2.9890%,涨0.59BP;14天期报4.6396%,涨72.2BP;1个月期报3.9490%,涨30.15BP。而在周三,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全天维持紧张态势,早盘大行融出有限,隔夜、7天需求旺盛,银行顶格融入,非银高价成交,午后鲜有短端资金卖盘,流动性紧张态势一直延续至尾盘。 有银行交易员反馈,资金很紧张,隔夜利率之前是2%-3%,4月19日有人报价到10%。7天期资金此前在3%-4%,4月19日有人喊到7%。不过,最终还是平掉了资金头寸。 业内人士分析,短期流动性紧张,与4月缴税规模较大有关,集中走款对流动性造成较大压力。央行降准是4月25日才执行,目前还没启动。 有债券分析师表示,降准本月25日才开始实施,远水难解缴税近渴,这两天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飙升的核心原因在于短期缴税量超高。据其测算,月度财政存款增量是7200亿,但这是月末净值,由于月内财政收支时点分离,这三天的净上收量估计会超过1.3万亿元,且第二旬存款准备金是以第一旬末存款为基数,也就是说25日的1个点下调效果被完全消耗,短期央行的表态是置换,银行近期需偿还MLF达9000亿,这意味着近期头存是完全不够的。 4万亿MLF 非银机构流动性亦较为紧张。4月19日,上交所质押式债券回购(GC001)隔夜利率收报5.060%,上涨106.50BP;GC007收报5.080%,上涨123.00BP;GC014收报4.400%,上涨57.00BP。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万钊认为,非银机构流动性紧张源于两方面因素,2018年初以来,债券市场利率下行,迎来一波行情,非银机构快速加杠杆投资债市。此外,银行向非银拆借资金受到监管约束,非银融资有一定困难。此次债市利率下行,主要是由非银在买。但债市行情比较快,三个月即回到去年年初。 有投资者表示,昨日债市大涨,今日债市又明显回落。一季度债市行情中,机构投资者普遍参与度不高。 债券利率波动影响债市融资。一位银行分析师表示,2017年,债券利率上行,资金面相对紧张,虽然没有带动信贷利率的大幅攀生,但是债券利率波动导致了2017年信用债净融资是过去十年的最低水平,一季度市场回暖以来,信用债的净融资规模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水平。 4月19日,央行公告称,为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央行今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9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鉴于今日公开市场无资金到期,实现净投放1900亿元。 有银行业分析认为,短期缴税大量走款和今年以来的存款竞争导致超储头寸波动加大,银行需要被动提高超储需求短期流动性依然不足,央行不可能只置换不投放,所有置换偿还的规模在二季度会再次投放市场。但在这些钱出来之前,市场依然会维持紧绷状态。 有机构人士表示,目前MLF存量规模超4万亿元。粗略计算,降准1个百分点约带来近1万亿元准备金释放。未来存量MLF到期之后,央行如何操作,仍然可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4月17日宣布降准的同时,上调了MLF操作利率5BP至3.3%。央行引导市场利率继续上行的态度仍未变化,政策利率仍在上行通道。[详情]

央行降准释放宽松信号:货币政策是否已经转向?
央行降准释放宽松信号:货币政策是否已经转向?

  央行降准释放宽松信号:货币政策是否已经转向? 作者蔡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央行表示,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央行上一次大规模降准还要追溯到2016年3月,本次降准意图何在,应该如何解读,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方向有所转变?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考虑。 贸易摩擦背景下降准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持 当前经济基本面实际并未达到需要通过降准来刺激经济发展的程度,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整体平稳,增速不弱,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6.8%)远高于6.5%的全年预期增长目标。 尽管如此,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几个结构性问题仍不可小觑:一是工业生产面临一定压力,贸易摩擦等国内外政策原因导致3月出口负增长,13个月以来首现贸易逆差;PPI下行进一步打压了工业企业利润。 二是投资增速承压。尽管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低(7.5%),但主要系房地产开发投资贡献,在“房住不炒”和防风险的大背景下,其可持续性成疑。基建投资增速已由去年全年的19%,大幅降至一季度的13%,这一方面与监管层加大地方政府融资规范力度,防控地方债务风险有关,如叫停PPP项目等;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债市收益率偏高,提高地方政府融资成本,进而削弱基建项目融资能力有关。 三是在一季度宽货币紧信用的大环境下,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整体表现宽松,整个季度的资金面状况明显好于2017年四季度和近年同期。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社融存量增速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一路下滑,3月更是创下历史新低(10.5%),而2017年末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80%,远高于当前基准利率。 本次降准操作主要是试图通过压低银行负债成本的方式,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基建投资营造宽松的利率环境(外需不振投资来补),以减轻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随之而来的外需不振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平稳增长保驾护航。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做铺垫 去年以来,商业银行核心存款增速下降明显,而去杠杆、严监管背景下,市场利率中枢不断提高,也加重了银行业的负债成本压力。在银行回归本源、表外资产“回表”的背景下,今年以来银行大举扩张结构性存款,并成为银行负债端增长最快的项目。但由于结构性存款的利率远高于普通存款利率,银行仍面临负债成本较高的难题。近日,有消息称中国央行拟允许商业银行适当提高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这呼应了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言,中国正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让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此举将有助于提升银行业揽储的竞争力,但亦将进一步推高银行业的负债成本。 本次央行的降准置换安排,用9000亿元“便宜”的准备金置换成本较高的MLF,能够有效减轻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压力。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之举(由前几年创新政策工具投放基础货币转为使用传统工具提升货币乘数),这种操作安排也绝不会成为孤例。此外,新增释放的约4000亿元流动性,大部分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有助于缓解中小银行和大行之间的息差分化,改善中小银行的经营状况。 货币政策主基调未变,但短期来看边际上或已转向 对于此次降准是否预示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了变化,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我们重新梳理了2016年和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各年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货币政策基调的表述,“稳健中性”的表述不变,货币闸门的表述由2016年的“调节好”变成了2017年的“管住”,但对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表述由“适度增长”变成了“合理增长”,对流动性的表述由“基本稳定”变成了“合理稳定”。表述上有张有弛,表明在通常情形下,2018年货币政策仍将延续稳健中性。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从历史来看,头年末定下的次年货币政策基调,在遇到重大事件的情况下,于年中转向的情形并不在少数,而由外部因素引发、转向较为明显的就是2008年。2007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被“从紧的货币政策”所取代,财政政策的基调则是稳健。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央行于2008年9月开始连续降准、降息(当年降准4次,降息5次),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为宽松,财政政策也随着年末4万亿的推出,转向为积极。在200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宏观政策基调被修正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今年的情形虽没有全球金融危机那么严重,但是中美贸易摩擦在双方连番过招后,仍未能达成一致。而一旦情况升级,将对包括中美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危害。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宽松的货币环境和本次的降准安排,或可算是未雨绸缪之举。 即便如此,也并不能就此判断货币政策基调已经转向。历史经验来看,中美贸易摩擦最终仍会回到谈判桌上解决,不确定的只有时间和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而在“防风险”仍是未来几年三大攻坚战之首的背景下,经济、金融体系的去杠杆仍将是宏观政策的主要施政目标之一。此外,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央行货币政策均处于缩表和加息周期,排除贸易摩擦影响的情形下,利率中枢和国债收益率均处于上行路径,中国进行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亦有限。 因此,我们判断,短期内央行货币政策在边际上确有转向中性略偏宽松的迹象。但从中长期来看,如果贸易摩擦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通过谈判解决,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货币供给总闸门仍旧是要管住的,货币政策仍有可能回归稳健中性甚至中性略偏紧的态势。(中新经纬APP)[详情]

国君:此次降准与此前不同 系宏观审慎逆周期趋松
国君:此次降准与此前不同 系宏观审慎逆周期趋松

  宏观审慎逆周期调节 流动性预期稳定有助收益率下行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国泰君安期货金融衍生品研究所 王洋 本周央行成为债市的主角。先是4月16日和4月17日先后上调了14天期和MLF的操作利率,后又在4月17日晚间定向降准1%。对于2016年3月1日之后再无“降准”的市场来说,这无疑是货币政策基调切换的信号。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准”的背景和2014年-2016年不同,当前央行面临的机制是“市场化的回购利率与传统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行”的“利率双轨制”,并且央行建立起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就宏观审慎政策而言,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存贷款基准利率,均是央行对冲金融周期波动的工具。 央行“降准”不是货币政策逆经济周期趋松,而是宏观审慎政策逆金融周期趋松。2017年央行上调MLF和OMO等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和“大资管”强化金融监管的背景下,金融周期趋于紧缩,由于目前监管层将“金融去杠杆”和“经济去杠杆”分别对待,因此紧缩金融周期尚未根本触动经济增长基本面。但是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深化,商业银行表外资金回表导致融资需求转贷,将强化商业银行准备金考核要求,在资金成本抬升和流动性可得性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扩张信用的能力将受到很大约束。2017年9月底央行推出2018年一季度开始实施的“远期定向降准”以及4月17日的堪比普降的“定向降准”,即是锚定对冲掉可能出现的广义流动性紧缩冲击。宏观审慎政策趋松意在“对冲”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带来的流动性紧缩效应,实质是隔断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可能造成的广义信用紧缩性冲击。 央行“降准”是实现“利率双轨制”并轨的过渡政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回购利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释放出了不同的价格和政策信号。央行行长易纲日前在博鳌论坛上,针对“利率双轨制”并轨提出最佳策略是让市场利率与基准利率这两个轨道逐渐统一,增强商业银行对存贷款利率的自主决定性。由于存贷款基准利率历史上附着了“宏观审慎”职责,若央行直接上调存贷款利率将导致经济各部门融资成本中枢抬升,经济边际下行和融资风险将给货币政策带来更大压力。因此,另外一条可行的并轨之路即是当市场化利率体系出现系统性降低时,增强存贷款利率的弹性更有利于实现利率并轨。从2018年一季度以来资金利率体系波动中枢的下降,无疑为调整存贷款定价、调整宏观审慎政策、实现利率并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正因为宏观审慎政策逆金融周期趋松,二季度整体流动性环境将延续一季度以来的供给充裕状态。 二季度流动性宽松预期稳定有利于债券收益率稳定下行,但是因为“降准”是“利率双轨制”并轨和存贷款利率定价调整等制度变革的背景下发生的,可以预期与2017年的不同利率体系收敛完全相反,2018年利率体系之间将出现分化:存贷款利率和市场化利率走势分化、资产端和负债端走势分化、表内和表外融资工具利率走势分化等。利率体系分化意味着大类资产将迎来再定价的调整,也意味着2017年“高票息、高分红”的盈利模式也将被逐步颠覆。[详情]

温彬:降准不改货币政策稳健基调 益于降低融资成本
温彬:降准不改货币政策稳健基调 益于降低融资成本

  降准不改货币政策稳健基调 益于降低金融体系融资成本 来源:长江商报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本报讯(通讯员 丁万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降准不改货币政策稳健基调,有利于降低金融体系和实体部门融资成本 长期以来,外汇占款是央行释放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减少,央行一方面通过降准(包括定向降准),向市场释放基础货币;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流动性补充工具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中期借贷便利(MLF)是其中的主要工具之一。2014年9月末,MLF余额5000亿元,截至2018年3月末,MLF余额高达49170亿元。尽管MLF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外汇占款减少对流动性的影响,但也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借贷成本高;二是只有具有一级交易商资格的机构才能直接从央行获得MLF融资。 此次降准,央行进行了精准的安排,在释放的1.3万亿资金中,9000亿元将于操作当日偿还MLF借款,另外4000亿元将与4月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影响。由此可见,央行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此次降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也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下阶段,降准仍有空间,央行或将运用差别化降准,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双创”、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详情]

定向降准未来料被重点使用 部分机构准备金仍处高位
定向降准未来料被重点使用 部分机构准备金仍处高位

  央行定向降准 剑指MLF“雪球” 4月18日晚间,央行宣布将从25日起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央行对此进行了解释,市场各方也给予了重点解读。笔者认为,央行此时宣布定向降准与今年的金融监管思路是一致的,即防风险、补短板、促发展,而防风险就是要解决MLF“雪球”越滚越大的问题。 首先来看防风险。截至今年3月末,MLF余额已升至49170亿元。2016年12月末,MLF余额仅为34573亿元。也就是说,在15个月的时间内,MLF余额增加了14597亿元。越滚越大的MLF“雪球”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负累。所以,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MLF,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 笔者认为,消融MLF“雪球”才是央行此次定向降准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4月25日定向降准实施当日,金融机构即可偿还MLF约9000亿元。金融机构到时肯定会长出一口气,轻松了许多。金融机构手中可用资金的增多,对于其调整资产机构,迎接大资管时代的到来是有裨益的。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增加,也必然会提升其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其次是补短板。这一点好理解。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央行等部门都是不遗余力的推出了各种措施,比如今年1月底实施的针对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此次定向降准实施当日除了偿还MLF资金外,释放的约4000亿元增量资金主要是流向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这两类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它们增加的这部分流动性会有相当规模流入这些企业。小微企业是经济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承接了相当比重的就业压力,它们的兴盛带来的是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第三是促发展。在信贷差异化的监管框架下,金融机构增加的成本较低长期资金供应,其流向必然是国家支持的相关行业,促进它们的稳健或快速发展。这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是有好处的,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动能的培育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资本市场的发展也需要货币政策的支持。当然了,这种支持的表现方式是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金融机构的稳定是A股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以来,A股市场波幅有所扩大。在金融一盘棋的大框架下,货币政策工具就应该适时适度的给予资本市场必要的支持。所以说,央行选择此时降准除了上面的因素外,也应该有稳定股市的意图在里面。 最后,在本次定向降准之后,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笔者判断,未来若实体领域、金融领域需要流动性支持,定向降准这个屡试不爽的“法宝”仍会被重点使用。[详情]

别样降准:政策回归实质中性 与去杠杆并不冲突
别样降准:政策回归实质中性 与去杠杆并不冲突

  别样降准:政策回归实质中性 一次特别的降准 4月17日晚,央行宣布,将于4月2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这次降准来得很突然。2017年,因银行超储率偏低、流动性偏紧,市场上降准的呼声一度较高,但央行保持了定力。2018年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充裕,即便短期流动性面临税期扰动,但预计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冲也无大碍,因此,对于此次降准市场可以说毫无准备。 时隔3个月,央行将再次降准。尽管央行强调其与无条件的全面降准有别。但分析人士认为,连续的降准安排,不论是以什么名义,都是实实在在的货币政策边际放松,货币政策取向微调基本得到确认,今年流动性形势将好于去年。 今年1月25日,央行刚实施过一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与3个月前降准相比,此次央行也限定了对象,并强调了降准目的,以与无条件的全面降准进行区分。央行表示,此次是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货币政策仍维持“稳健中性”。 然而,从实施范围来看,大行、股份行、城商行、非县域农商行和外资银行均处于降准对象之列,实际覆盖了大部分商业银行。 此次降准幅度也不小,达1个百分点。如果比照历史上的全面降准,上一次出现1个百分点的降准还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新颖的操作方式也是此次降准的一大看点。央行表示,此次降准是为置换MLF。在降准实施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应以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MLF。央行有关负责人透露,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按照这一数据估算,此次降准释放资金量约13000亿元。 不难看出,此次降准依然具备定向降准的属性,且加上了置换的环节,但由于实施对象广泛、操作幅度较大,资金投放力度要远超过1月份定向降准。央行曾透露,今年1月份的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约4500亿元。 应该说,这是一次特别的降准,与普通的全面降准或一般的定向降准均有所不同,但仍具备降准操作的主要特征。 到底是不是放松 央行资金投放操作通常被赋予了放松的定义,更不用说像降准这样力度大、色彩浓的操作。历史上,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降准都成为货币政策放松的标准配置。眼下,市场自然很关心这次降准到底是不是降准。 通过置换MLF的方式,央行限制了此次降准的资金释放规模,一次性释放的增量资金在4000亿元左右,而考虑到下周还有3300亿元的央行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大概率会通过停做逆回购,因此,下周降准释放的资金量大部分都会被冻结。 但以往在降准之后,央行同样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进行对冲,而且回笼的是短期资金,放出的是长期资金,后者对于稳定流动性和改善市场预期的效果更加显著。 进一步来看,之前央行创设MLF,很大一部分考虑就是降准释放的政策信号过于强烈,以有期限、有成本的MLF替代降准,可避免释放宽松信号,引导市场形成政策中性预期。现在的置换操作,恰恰是这一过程的逆转。 置换操作的本质是提前将后续到期MLF无限展期,释放的政策信号即便比不上全面降准,也要比MLF操作升级了不止一点点。而由于MLF操作利率远高于法定准备金利率,置换操作可大幅降低银行从央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从而引导市场利率水平下行。 天风证券孙彬彬表示,即使只是存量对冲置换,也体现了央行偏向积极的一面,更遑论还释放了增量。 总之,虽然这次降准也被限定了对象,加上了条件,但这并不能改变这是一次降准的事实。 正如招商证券刘郁指出的那样,连续的降准安排,不论是以什么名义,都是实实在在的货币政策边际放松。 中信建投黄文涛也表示,年初预计今年流动性较去年宽松,货币政策将由去年的中性偏紧转为今年的真正中性或中性偏松。央行的动作正在验证这一判断。2018年央行货币政策的实际行动比此前预期更为宽松。 与去杠杆并不冲突 如果确定这是一次货币政策边际放松,政策取向正在回归实质中性,这是否违背去杠杆的政策立场?事实上,不少观点认为,年初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变得更友好的关键,恰恰就在于平衡严监管、去杠杆的影响,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综合各方分析,此次降准的目的可能有四方面:首先是改善流动性,增加资金稳定性。据央行介绍,此次降准释放的增量流动性主要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有助于缓解过去突出的流动性分层现象。其次是缓解银行负债压力。近年来,银行存款增长乏力,在表外资产回表的情况下,负债压力恐继续加大,央行通过释放长效低成本流动性缓解银行负债压力、激活资产负债派生循环的必要性在上升。再者,降准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据悉,央行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助于加强金融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最后,降准有助于平衡结构性去杠杆及贸易摩擦的影响,对冲经济下行风险。 过去一段时间,金融去杠杆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包括流动性波动加大、市场利率大幅走高、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融资面临挤出等,适当的降准可以部分缓解去杠杆带来的这些不利影响,更好平衡去杠杆与稳增长。 中金公司固收研报指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在流动性操作层面更友好,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在同业、表外理财和非标等业务受监管政策而收缩的大背景下,央行希望在表内流动性方面进行适度的放松来对冲广义流动性的收紧。 孙彬彬认为,作为三大攻坚战的关键,宏观去杠杆本身没有变化。但是结构性去杠杆作为基本思路,双峰监管与双支柱框架开始发力,这一崭新的运作模式缓解了央行货币政策行为的约束,货币政策的边际放松,体现了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之间的平衡。此次降准不是与宏观去杠杆背道而驰,而是体现了分类施策的意图。 展望未来,国泰君安证券覃汉认为,未来的货币政策组合大概率是多次“定向降准+政策利率加息”。考虑到美联储年内仍有2-3次加息,而央行大概率跟随,多次“定向降准+政策利率加息”的组合已经确立。 黄文涛表示,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回归,央行操作思路是否发生变化值得高度重视,未来不排除会持续宽松。 华创证券认为,不同于2014年的政策明确转向,目前结构性去杠杆大背景仍然存在,中期仍需观察货币政策操作的连贯性及政策方向的实际变化。 而对于未来的资金面走向,市场并没有太大分歧。降准带来的大量长效低成本资金,增强了流动性的“底子”,预计今年资金面宽松程度和稳定程度都会明显好于去年。[详情]

博时基金解读降准:货币政策微调 债市现大牛概率不大
博时基金解读降准:货币政策微调 债市现大牛概率不大

  新浪财经讯 央行决定自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对此,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认为,本次降准或仅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微调,并不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出现了方向性的变化,债市出现2014-2015年那样波澜壮阔的超级牛市的概率或并不大。我们依然要对短端利率变化保持密切追踪。 详情如下: 博时基金:全方位解读降准对债市影响 央行决定自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对此,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认为,降准有利于缓解银行体系负债端所面临的压力,客观上有利于收益率的继续下行,但这或并不意味央行货币政策出现了方向性的变化,我们依然要对短端利率变化保持密切追踪。 央行降准或源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金融去杠杆大方向未变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认为,本次央行降准主要由于以下四点原因: 1. 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金融去杠杆以来,银行的负债成本抬升巨大,并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有一定的传导。央行降准有利于降低银行体系的负债成本,进而缓解实体经济的融资压力。 2. 随着人民币贬值压力的缓和,汇率对货币政策的掣肘显著下降,这是降准得以顺利实施的外部环境。 3. 目前,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面临下降的压力,外汇占款亦将承压,实体经济也存在一定的压力。需要通过提高货币乘数来适当对冲。 4. 2017年的金融去杠杆,金融监管体系处在由乱到治的成型过程,因此必须依靠收紧总量流动性的方式来实现金融去杠杆。央行降准,标志着金融去杠杆从主要依靠总量收紧的方式开始逐步转向依靠监管大框架的制度化推进过程,但金融去杠杆的大方向或没有根本变化。 基本面短期下行趋势持续 降准等常规货币政策或仍有空间 17年以来主要矛盾在于供给端。17年是供给端收缩快于需求端,导致价格、企业利润和库存都在高位,形成经济韧性。 但自17年12月以来,供给约束在显著弱化,上中游生产节奏显著加快,而在居民、国企、地方政府几个大方向抑制杠杆行为的驱动下,需求回落加速,从而形成价格回落、企业利润和库存压力逐步增大的格局。只要没有观察到供给端政策节奏的变化,基本面短期下行的趋势或仍会持续并且加速。 外围看全球基本面见顶的迹象比较明确,2-3季度可能会看到国内和海外库存回落周期的共振强化。1季度的GDP同比增速依然高达6.8%,稳增长的必要性并不强;从政策定调看,也没有强调对国内或全球基本面的担忧,这一情况下短期内看到托底政策的概率很低。 目前央行的流动性投放高度依赖MLF、OMO等货币政策工具,需要大量的质押品,央行可能希望用传统工具来替代MLF、OMO等货币政策工具。在外部汇率压力有所放缓的情形下,央行可能会继续用降准这样的常规型工具替代MLF和OMO。 本次降准也表明,央行对银行体系的负债成本和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还是存在一定的担忧,预计央行未来还有空间用正常化的货币政策工具来代替各种临时性流动性投放工具。 后市仍需密切观察短端利率变化情况 我们认为降准有利于缓解银行体系负债端所面临的压力,客观上有利于收益率的继续下行,去年4季度的大跌是脱离基本面的,当前收益率的下行,是对基本面的回归。 但我们也认为本次降准或仅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微调,并不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出现了方向性的变化,债市出现2014-2015年那样波澜壮阔的超级牛市的概率或并不大。 展望后市,我们依然要持续观察短端利率的变化,尤其要关注短端利率是否会出现反弹。长端品种久期要灵活交易,同时中高等级信用品种在配置价值、性价比夏普比等角度看比较突出。 从交易层面上看,既要密切观察交易型机构和配置型机构的行为,也要密切追踪央行货币政策的边际变化,把握好交易性机会。[详情]

陆挺:降准彰显了央行改进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的决心
陆挺:降准彰显了央行改进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的决心

  新浪财经讯 4月18日消息,央行昨日宣布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陆挺发微博分析称,降准彰显了央行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及改进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的决心。 微博原文如下: 此次降准有两重意义:一是尽管一季度GDP维持在6.8%的较好水平,但在金融去杠杆和贸易战的威胁下,未来经济增速有较明显的下行压力,因此需要适度微调放松货币政策,也适度安抚在去杠杆中受损的商业银行,这层意义大家基本上都能看到。 第二重意义则较微妙,降准彰显了央行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及改进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的决心。此前央行实质上放宽了存款基准利率上限,降准能对冲此举所带来的紧缩效应,起到配合的作用。 此次降准对冲大量到期的MLF,能降低MLF使用的频率和力度,缩减目前央行过多的政策目标利率,清理央行的政策工具库。[详情]

央行定向降准"一石三鸟" 并非标志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央行定向降准

  来源:东方金诚 央行定向降准“一石三鸟” 并非标志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4月17日晚,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从2018的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时,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本次定向降准的定向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此次降准的对象是银行存款准金备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7%或15%),而且借用MLF的机构也都在这几类银行之中。其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的金融机构不在此次操作范围。第二,此次降准的主要用途是置换MLF,剩余部分则是用于小微等指定用途,且通过实施MPA考核等方式进一步约束资金用途。 东方金诚认为: 定向降准实现三重目标 央行此次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可以实现三重目标: 首先,此次降准能够为银行业表外资产负债项目回表创造有利条件。当前金融整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控制表外融资,实现非标转标。但目前以银行表外融资和非标资产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存量规模仍然很大,如银行表外理财、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存量等。这些资产负债项目回表将大幅增加银行业存款准备金、资本金占用,形成资金缺口。而本次降准一方面将直接减少银行业存款准备金规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银行业通过增厚利润的方式补充资本金。当前,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只能得到1.62%的利率,但通过MLF从央行获取资金需要支付 3.3%的利率。本次降准后,各类银行将会用释放的资金置换9000亿规模的MLF,这将直接提升银行业利润水平,为表外业务回表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本次降准有助于缓解金融体系流动性压力,避免M2增速持续下滑推高流动性风险。在现有的存款准备金率规定下,我国货币乘数已达5.43,正在逼近极限。这也是去年以来M2增速迭创历史新低、金融体系流动性整吃紧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春节前央行临时降准,市场流动性随即明显改善)。本次降准将新增4000亿长期增量资金,可直接对金融体系中城商行等机构流动性吃紧局面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并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同时,随着存准率的下调,货币乘数上限增大,有助于控制M2增速保持在一个合理适度水平,避免在去杠杆过程中因M2增速过低可能触发的流动性风险。另外,央行此次采用降准置换MLF,将向银行体系投放长期资金,减少短期工具操作,也有助于控制资金供需期限错配和市场流动性波动。 最后,本次降准还标志着伴随外汇占款高增速时代落幕,我国银行业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2014年以前,由于我国贸易顺差和非储备项目的金融项目顺差(主要是海外对华投资等)持续大幅增加,央行需要通过发行人民币购买外币(主要是美元)。接下来为了控制货币发行量以抑制通胀,央行又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这些发行出去的基础货币收回到央行的“池子”里。但近年来央行外汇占款规模已基本稳定,基础货币提供方式主要通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来完成,继续保持明显偏高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对比,日本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0.05%~1.3%,欧洲央行为2%,英格兰银行为0.15%,美联储为0~10%——的依据已经弱化。因此央行此次降准,也是体现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顺势操作。我们估计未来央行还将持续降低存准率。当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持相对较高的存准率还是必要的。 定向降准维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主基调,加息降准并举或成为重要特征之一 尽管此次降准覆盖了绝大部分类别的银行,但仍属定向降准性质,并非普降。央行此次降准并非意在大规模扩张货币供应量,开闸放水,而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金融整顿,防范流动性风险,同时对小微企业提供定向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在美联储加息缩表,引领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的背景下,我国为了主动、有序、平稳去杠杆,保持中美利差处于适度区间,央行接下来可能会持续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甚至不排除下半年提高基准存贷款利率的可能),逐步推动“利率并轨”。由此“加息降准”将会成为今年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显然,这与“降息降准”的宽松货币政策取向明显不同。事实上,在整个宏观经济去杠杆过程中,央行将持续实施稳健货中性的币政策,把握政策节奏和力度,做到松紧适度。预计今年货币政策将以“加息降准”为特征,此次降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宽松。松紧适度、稳健中性仍是2018年货币政策主基调。 定向降准对债市属于政策利好 在此次定向降准之前,受MLF到期和税期等因素影响,市场流动性呈偏紧状态。此次降准既释放了增量流动性,间接帮助债市获得部分资金投放;同时也向市场传导了央行维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的政策意图,平稳市场预期。因而短期内将对债市一级发行和二级市场行情具有支撑效应,对其他市场的效应也在显现。 (作者:东方金诚研发部副总经理王青)[详情]

招商基金评降准:超出市场预期 短期提升A股市场信心
招商基金评降准:超出市场预期 短期提升A股市场信心

  新浪财经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对此,招商基金认为,本次降准超出市场预期,短期利好债市、稳定股市。缓解美国制裁中兴通讯及中美贸易战事件带来的影响。 详情如下: 【招商基金央行定向降准解读】️央行决定从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股市、债市影响:️本次降准超出市场预期,短期利好债市、稳定股市。本次降准多放了4000亿资金,比1月份的定向降准量级要大;️本次降准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股票和债券都是正面因素;️央行下半年仍将采取稳货币紧信用的政策,利率高点己过,货币投放将宽松,信用投放会偏紧;️降准有利于缓解银行负债回表带来的成本和流动性压力;️此次央行降准幅度,不至于推升A股估值,但短期可以提升A股市场加强信心,缓解美国制裁中兴通讯及中美贸易战事件带来的影响。(投资须谨慎)[详情]

央行降准货币政策回归实质中性 缓解市场上长钱不足
央行降准货币政策回归实质中性 缓解市场上长钱不足

  降准确认政策取向回归实质中性 张勤峰 4月17日,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取向的判断经历了修正与再修正的较大反复,晚间降准消息的公布平复了MLF等量续作引起的疑虑,也进一步确认货币政策取向向实际中性的回归。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大力度降准的实施,4月税期扰动已不足为惧,未来货币市场利率中枢还将进一步下移,年初以来资金面平稳宽松的局面有望延续。 这回MLF有点不一样 17日上午,央行开展3675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3.3%,较前次操作上调5个基点,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当日无央行逆回购到期,有3675亿元MLF到期,故此举实现等量对冲。 央行开展MLF操作符合市场预期。因央行已于上月提高逆回购利率及SLF操作利率,此次MLF操作利率上调5BP属于跟进调整,也在市场意料之中。 然而,央行仅开展等量续作的做法有些让人意外。因本月只有1笔MLF到期,17日的操作大概率是本月唯一一笔MLF操作;全月MLF操作净投放量为零,这是很久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17日,央行还暂停了逆回购操作,虽无逆回购到期,但由于税期临近,市场资金面面临一定波动风险,央行对于资金投放的谨慎,有些让人意料。有观点就认为,这表明央行对于流动性供给的态度很可能比市场预期更紧。 年初以来,央行通过MLF、PSL等操作投放了较多的中期流动性,同时通过逆回购到期等回笼了不少短期流动性。统计显示,年初至今,央行共开展15910亿元MLF操作,净投放3955亿元;共开展逆回购操作34500亿元,到期回笼43900亿元,净回笼9400亿元。 有分析人士认为,央行通过收短放长的操作,缓解了市场上“长钱”的不足,对于稳定市场流动性预期、降低流动性溢价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央行减少乃至停止供应增量的中期流动性,可能反映了政策态度的某种变化。 来看看央行的“解释” 对于市场上的疑问,央行很快便给予了回应。17日晚间,央行官网宣布,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至此,上午央行等量续作MLF留下的疑问解开了——既然马上要用降准进行置换,不再对到期MLF进行超额续作就不难理解了,担忧货币政策将重新收紧自然也属于多虑。 今年以来,市场资金面一直较为宽松,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行,期限利差大幅度收窄。对于资金面为何这么宽松,且持续性如此强,市场莫衷一是。部分观点认为,最本质的仍是央行态度的变化,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在流动性方面更为友好,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在同业、表外理财和非标等业务受监管政策而收缩的大背景下,央行希望在表内流动性方面进行适度的放松来对冲广义流动性的收紧。也有部分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并未偏离中性基调,年初以来市场资金面宽松主要与阶段性维稳和季节性因素有关。 目前看,年初以来央行已两度降准,前一次是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之名,这一次则是以置换存量MLF之名,虽然与全面降准有所区别,但从本质上看这都属于降准,与全面降准相比,在释放长期限低成本资金这一点上并无区别,不过是惠及金融机构范围或改善流动性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降准给市场提供了长期限的、低成本的稳定增量资金,货币政策边际上继续放松。央行的动作表明,货币政策正由去年的中性偏紧转为今年的真正中性或中性偏松。”中信建投证券黄文涛团队点评称。 天风证券孙彬彬团队也指出,尽管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取向不变,但货币操作和资金面状况较去年已完全不同。 短期来看,这一次降准不光力度很大,单次调降幅度达到1个百分点,而且很快就将实施,得益于大量低成本流动性释放,月中税期扰动已不足为惧,不难预料,未来货币市场利率中枢还将进一步下移,年初以来资金面平稳宽松的局面有望延续。[详情]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4000亿增量资金 大部分给城商行等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4000亿增量资金 大部分给城商行等

   推荐阅读: 央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央行: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 中性货币政策取向不变 连平:央行操作很有力度 降准将释放流动性1.3万亿 温彬:下阶段降准仍有空间 央行可能差别化降准 央行大幅降准 或可说明楼市‘跌’得差不多了 查看专题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 ■本报记者 傅苏颖  《证券日报》记者4月17日获悉,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央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仇高擎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定向操作,不应当理解为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基调发生重大变化。初测可为银行体系提供增量流动性4000亿元,有利于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量,在强监管、回表内、去通道、“脱虚向实”的背景下,缓解社会融资增速下降的趋势,有效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还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适当增加银行体系的长期稳定性资金,优化流动性结构,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总体稳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及置换MLF的操作,主要涉及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这几类银行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机构也都在这几类银行之中。其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在较低水平的金融机构不在此次操作范围。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机构也都在这几类银行之中。其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在较低水平的金融机构不在此次操作范围。同时,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以2018年第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该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适当释放增量资金。央行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该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仍需保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详情]

国泰君安分析师:释放增量资金4000亿元须"专款专用"
国泰君安分析师:释放增量资金4000亿元须

  释放增量资金4000亿元须“专款专用” 增加小微企业贷款低成本资金来源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李国辉 央行宣布,4月25日起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1个百分点;同日这些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这些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这几类银行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 分析人士表示,本次降准主要针对商业银行,不含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相当于一次定向降准,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对冲流动性收紧。 结合4月16日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行和17日1年期MLF利率上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表示,央行降准印证了年初“价紧量松监管严”的整体判断,反映了央行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主动性。通过价紧量松、松紧适度等操作实现对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成本的综合调控、对冲操作。 国泰君安分析师解运亮表示,此次降准利好中国经济企稳。一是MLF是一个中短期工具,而降准是长期工具,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按照央行要求,相关金融机构须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降准可增强银行贷款能力,有利于M2增速、信贷增速和社会融资增速止跌企稳,也有利于缓解市场对经济回落的担忧。 对于14天逆回购利率、MLF利率先后上调5个基点,市场并不感到意外。市场人士称,这都属于跟随美联储加息使用公开市场工具的滞后操作,是3月央行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一部分。3月22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随后7天期逆回购利率上行5个基点至2.55%。 “这次进一步扩展到14天和1年期,覆盖的期限更长,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利率收益率曲线和斜率,可以引导市场合理定价;也符合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上的讲话,操作利率逐渐向市场利率并轨,符合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另外,王有鑫表示,数量工具方面,同时采取降准措施置换MLF操作,可以在不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基础上,通过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避免操作利率上行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 央行表示,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降准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仇高擎认为,此次降准的定向意味较浓,不应当理解为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基调发生重大变化。解运亮表示,本次降准释放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MLF,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 考虑到此次降准可为银行体系提供增量流动性4000亿元,仇高擎认为,这有利于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量,在强监管、回表内、去通道、“脱虚向实”的背景下,缓解社会融资增速下降的趋势,有效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静态测算即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约150亿元,动态来看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银行相应降低对实体经济提供资金的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仇高擎说,这也有利于适当增加银行体系的长期稳定性资金,优化流动性结构,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总体稳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表示,此次降准主要背景是在强监管下,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负增长、表外融资转表内、表内信贷需求压力加大、贷款利率持续上升,加大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同时,存款和M2增速下降,银行负债成本居高不下,存在一定流动性压力,限制了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此次降准基本覆盖主要存款类金融机构,但明确要求用降准资金置换未到期MLF,且要求多余的资金用于小微企业信贷,并在MPA中加强考核。因此,属于定向降准,定向支持小微企业。”鄂永健表示,MLF资金被置换成更低成本的超额准备金,银行负债成本有所降低,有利于增强负债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特别是增加长期稳定资金,再辅以MPA考核要求,预计会带动一定规模的增量资金投向小微企业,降低其融资成本。 鄂永健强调,此次降准仍可以看作是定向降准,资金用途有明确要求,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基调不变。防风险、去杠杆仍是金融工作的重点,未来可能还会有类似定向、结构性支持的政策举措推出。[详情]

降准置换MLF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
降准置换MLF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

  降准置换MLF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张末冬 4月17日,人民银行公布消息称,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对此,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举措将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但必须强调的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 问:此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将如何操作? 答:此次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及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主要涉及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这几类银行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机构也都在这几类银行之中。其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在较低水平的金融机构不在此次操作范围。具体操作分两步:第一步,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上述几类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第二步,在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问:此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适当释放增量资金。具体来看:一是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人民银行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问: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了改变? 答: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仍需保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详情]

连平:央行操作很有力度 降准将释放流动性1.3万亿
连平:央行操作很有力度 降准将释放流动性1.3万亿

   推荐阅读: 央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央行: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 中性货币政策取向不变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4000亿增量资金 大部分给城商行等 温彬:下阶段降准仍有空间 央行可能差别化降准 评论:央行大幅降准 或可说明楼市‘跌’得差不多了 查看专题 时隔两年央行再降准 置换MLF尚属首次 徐燕燕 [此次通过降准置换MLF的操作尚属首次,MLF的问题主要是占用的抵押品比较多,而且期限比较短,相比之下,降准是深度层次的释放流动性,并且可以释放押品,可以减轻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 人民银行4月17日傍晚发布消息称,从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央行操作很及时,而且很有力度。”他称,降准将释放流动性1.3万亿元。 与此同时,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尚属首次。央行称,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称,此次通过降准置换MLF的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央行最近一次降准是在2016年3月,当时普遍下调金融机构存准率0.5个百分点。尽管时隔两年大幅度降准,但这并不意味着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发生改变。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MLF,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 释放万亿流动性 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人民银行决定,从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通过降准置换MLF的操作尚属首次,“MLF的问题主要是占用的抵押品比较多,而且期限比较短,相比之下,降准是深度层次的释放流动性,并且可以释放押品,可以减轻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 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央行操作很及时,而且很有力度。”他称,此次降准将释放流动性1.3万亿元。 最近市场利率上涨较快。Shibor(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隔夜4月初回落至2.4460%后现已涨至2.6650%;DR007(银存间质押7日)加权平均价格本月从2日的2.7706%涨到2.9353%;GC007(上交所7天回购利率)也在4月初回落后迅速上涨。 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降准是根据目前市场的实际需要,从比较直接的目的来看,是为对冲即将到期的数千亿MLF,但同时也向市场投放了一定量的资金。 事实上,从去年以来市场资金面情况以及银行体系流动性来看,市场上已经有降准的呼声。 “过去准备金率比较高,主要是因境外外汇资金的流入,央行投放了货币,要把这些货币回笼,使得流动性保持平衡。而现在,没有那么多外部资金大规模流入了,同时流动性状况也比较平衡,银行继续维持比较高的存准率确实是一个问题,需要适当下调。”连平告诉第一财经,央行上周五发布了一季度信贷数据,很多相关指标都给出了信号。比如,居民的储蓄存款是负增长,M1、M2增速持续回落至相对较低的水平等。 “这背后是整个金融行业监管持续加强,使得一部分的相关金融业务,比如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都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最近一个季度,从社会融资规模看,比去年同比减少,这是不多见的。”连平说。 连平表示,信贷虽然增加但是增量明显减少,从需求来看,如果不进行适当调整,有可能市场利率还会进一步上升,甚至一些小的机构会存在流动性压力。 与此同时,明明认为,此次降准还有一个原因是近期有市场传言称,央行将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这会带来利率上行的压力,所以释放准备金进行对冲,总体是要把资金成本降下来。”他说。 但是,连平认为,尽管降准之后再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产生的流动性压力会减小,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太适宜把仅剩的一些存款利率的上限放开,这容易造成利率水平较大幅度上升,是各方面都不愿意看到的。 此外,明明还称,降准对股票和债券都是偏利好,对于楼市的影响,因为目前楼市限购还没有放开,还需要再观察。 降准对冲MLF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对降准释放资金用于置换MLF的说明。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及置换MLF的操作,主要涉及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这几类银行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机构也都在这几类银行之中。其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在较低水平的金融机构不在此次操作范围。 具体操作分两步:第一步,从4月25日起,下调上述几类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第二步,在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该负责人亦解释,通过降准置换MLF的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适当释放增量资金。 具体来看:一是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人民银行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连平认为,目前房价增速下降,有利于政策做相关调整,包括资产价格、股市都是处在偏低的水平盘整,这种情况下,对于降准是比较好的时机。 尽管这是央行时隔两年来的第一次降准,且幅度较大,但连平表示,“这不能说是新一个周期的开始。此前,自2014年以来央行已连续8次降准,而这次会否持续下去,还存在疑问。目前还没到2014年二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那种局面。” 连平对第一财经表示,稳健中性是一个基调,并不意味着不能向松、向紧作调整,在目前的流动性、社会融资规模负增长、资金到期有需要等多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政策,那么有可能货币政策就偏紧了,所以适当的调整和对冲,是保持稳健基调的体现。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MLF,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仍需保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详情]

央行将打出加息+降准组合拳 流动性较去年明显转向
央行将打出加息+降准组合拳 流动性较去年明显转向

  定向降准释放1.3万亿流动性 利率上行趋势不改 本报记者 侯潇怡 深圳报道 导读 华南某城商行交易员表示:“昨天很多人都在着急借钱,大家对二季度资金面预期并不太乐观,降准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可能会首先反映到中短期资金上,不会说特别宽松,但接下来借钱应该不会这么难了。” 4月17日晚间,央行公告称,将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而此前市场多预计央行降准幅度为0.5个百分点。 公告显示,从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将释放给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也即,此次定向降准将一次性释放1.3万亿规模资金。 除了降准,4月17日上午央行公开市场开展MLF操作3675亿元,等量对冲4月到期规模;MLF操作利率3.30%,较上次上调5BP,公开市场操作小幅加息。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行业自律约定将放开,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也被普遍认为等同于加息。 这意味着,央行将打出“加息+降准”的货币政策新式组合拳。 流动性压力大幅缓解 今年一季度以来,春节、两会、跨季事件密集,央行采取维稳操作保持资金面相对宽松,但市场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并未转向。二季度伴随缴税扰动、利率债供给放量,流动性季节扰动增加,叠加金融监管政策落地,债券收益率上行压力加大,资金面近日表现紧平衡。 4月16、17日,银行间质押回购利率持续较大幅度上行,尤其是短端利率,17日Shibor隔夜利率上行8.3个BP,报2.6650%。 因为本月十几日到二十日是集中缴税期,机构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增加,而此时传出降准消息,对整个市场是极大的提振。 华南某城商行交易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昨天很多人都在着急借钱,大家对二季度资金面预期并不太乐观,降准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可能会首先反映到中短期资金上,不会说特别宽松,但接下来借钱应该不会这么难了。”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长期以来,外汇占款是央行释放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但外汇占款余额自2014年5月以来持续下降,截至2018年2月末,外汇占款余额214873.66亿元,累计减少58124.98亿元。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减少,央行通过创新流动性补充工具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中期借贷便利(MLF)是其中的主要工具之一。 但这一工具一是成本高于存款准备金利率,二是只有具有一级交易商资格的机构才能直接从央行获得MLF融资,因为一些金融机构的“转手赚利差”,资金链条不断加长,尤其中小银行负债成本不断累积增加。央行此次降准,将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也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某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央行明确表示中性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但从市场实际影响看,流动性相较去年将发生较为明显的转向,央行呵护流动性意图明显,去年那种资金面紧张的整体环境在今年已发生改变。 利率上行趋势不改 通常来说,降准意味着流动性的提升,进而降低资金成本;而加息则增加资金成本,对流动性有所抑制。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两者看似矛盾的组合拳,是当前中国应对经济发展内外挑战,并继续执行降杠杆要求下中性货币政策的表现。 “降准应该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但在当下,利率上行的趋势难以转变,大概率未来持续上行。”前述券商分析师表示。 该分析师认为,从银行的负债成本来看,除了降准的影响,加息的影响也存在。存款紧张的趋势很难缓解,利率市场化不断加深,包括刚刚上调了大额存单利率,负债端成本上升的趋势没有暂停趋势。可以肯定表内利率上升趋势将继续延续。而二级市场利率,长端利率有下行可能,中短端仍是利好状态,整体看资金利率仍保持上行。 对于此前市场人士关心的,降准后流动性宽松,资金是否会变相流入楼市? 融360房贷分析师汤传尧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信贷流入房地产持续减少,利率市场化也使负债成本持续提高。此次降准将稳定房地产预期,但并不能视为楼市反弹信号。 温彬也指出,一方面央行对此次降准有非常精确的安排,1.3万亿规模资金中,9000亿对冲MLF,剩余4000亿与4月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不会对流动性造成额外的影响。另一方面,央行在解读中也明确指出,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将上述要求纳入MPA考核,资金将难以流向其他领域。[详情]

温彬:下阶段降准仍有空间 央行可能差别化降准
温彬:下阶段降准仍有空间 央行可能差别化降准

   推荐阅读: 央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央行: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 中性货币政策取向不变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4000亿增量资金 大部分给城商行等 连平:央行操作很有力度 降准将释放流动性1.3万亿 评论:央行大幅降准 或可说明楼市‘跌’得差不多了 查看专题 央行对部分银行降准置换MLF 不改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中国人民银行17日公布,从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专家表示,此次降准的原因包括对小微企业加大支持、配合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避免部分银行流动性紧张等。此次降准大概率利好债市,股市中的周期性行业可能得到一定提振。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优化流动性结构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适当释放增量资金。 除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外,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此次降准还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贸易摩擦带来一些不确定性,要求短期内流动性要相对宽松;二是目前国内面临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短期内需适当对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是未来仍有结构调整的任务。 利率市场化也需要降准配合。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表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要有相对应的手段来对冲负债成本上涨,协助扶持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政策的实施。未来可能会有后续措施缓释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降准并非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大。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表示,一季度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增速实现全年6.5%左右的目标问题不大,降准意在缓解结构性问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持续存在,降准可释放4000多亿低成本资金,有利于支持小微企业。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近两年没有降准的原因是防风险。经过去杠杆,我国宏观杠杆率已得到控制,中国经济金融风险得到很好控制,对货币政策的掣肘减轻。 避免部分银行流动性紧张 沈明高认为,短期来看,降准使得流动性相对宽松,资金紧张状况会有所缓解,市场利率短期上升的压力会减轻,甚至略有下行的可能,但空间不太大。预计美联储会继续加息,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小,否则人民币有贬值压力。 从银行角度看,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此次降准是针对银行存贷增速不对称以及银行存贷比上升的情况采取的措施。 去年银行贷款增速很快,今年一季度贷款继续增加,但银行存款增速非常慢,今年一季度更是增长乏力。 此次降准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此次降准,央行进行了精准的安排。在释放的1.3万亿资金中,9000亿元将用于操作当日偿还MLF借款,另外4000亿元将与4月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影响。可见,央行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此次降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也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降准有利于避免部分银行流动性紧张。”高玉伟表示,名义上降准释放的资金超过1万亿元,但超过2/3用于偿还MLF,这将显著降低商业银行对央行的利息负担,同时降低流动性风险,以便银行“轻装上阵”支持实体经济。 对于市场,李奇霖表示,无论是量还是价,或是其他传导渠道,此次降准对债券都是利好,继续看好债市。 对于股市,沈明高认为,周期性行业会得到一定提振。潘向东表示,此次降准在补充流动性的同时,也会提振市场。 货币政策取向料不变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降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强调,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杨成长预计,未来仍会实行相对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仍需严控资金对两个方向的过度流入,即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领域。 潘向东表示,防风险是今年三大攻坚战之一,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更改。 “总体来看,本次降准不会改变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总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优化流动性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 温彬表示,下一阶段的降准仍有空间,央行可能差别化降准,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双创”、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详情]

央行定向降准 “A50期指当月连续”跳涨2.28%
央行定向降准 “A50期指当月连续”跳涨2.28%

  央行定向降准 释放增量资金4000亿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编辑 祝裕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贾运可 昨日(4月17日)傍晚,金融市场突然传来重磅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宣布,2018年4月25日起,对部分存款准备金率基准档次相对较高的银行实施定向降准,以置换这些银行借入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由于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降准当日将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受此消息影响,截至昨日21:35,“A50期指当月连续”跳涨2.2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富时中国A50指数包含了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其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33%,是最能代表中国A股市场的指数之一,许多国际投资者把这一指数看作是衡量中国市场的精确指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释放的大部分增量资金将流向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且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 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 所谓中期借贷便利,是指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针对的几类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机构也都在这几类银行之中。其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在较低水平的金融机构不在此次操作范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降准具体操作分两步:第一步,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上述几类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第二步,在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适当释放增量资金。 具体来看,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是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央行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 长期以来,外汇占款是央行释放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外汇占款持续下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认为,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减少,央行一方面通过降准(包括定向降准),向市场释放基础货币。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流动性补充工具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中期借贷便利是其中的主要工具之一。 不过,温彬同时指出,尽管MLF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外汇占款减少对流动性的影响,但也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借贷成本高,商业银行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是1.62%(年化利率,下同),但从央行获得MLF的成本目前是3.3%,间接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二是只有具有一级交易商资格的机构才能直接从央行获得MLF融资。 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仇高擎估算,此次降准静态测算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约150亿元,动态来看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银行相应降低对实体经济提供资金的成本,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在强监管、回表内、去通道、脱虚向实的背景下,缓解社融增速下降的趋势,有效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仍需保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详情]

邓海清评央行降准:新一任央行第一项重大公开举措
邓海清评央行降准:新一任央行第一项重大公开举措

  邓海清:政策大变脸——央行新型降准的八大“情理” 来源:海清FICC频道 2018年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银行乃至整个金融市场 “喜大普奔”。 这是新一任国务院副总理、央行行长、央行党委书记上任后,央行的第一项重大公开举措。降准置换MLF,同时释放约4000亿资金,远超市场预期。此前市场普遍认为,新一任财经官员的学术态度是“紧货币”,但是我们在2017年11月报告《冲击波还是趋势:什么是国开破5背后的灰犀牛》中提到“政策层领导的思想主张与执政行为可能并不会完全相同”,这一判断得到充分验证。 市场需要消除央行货币政策“紧”和“松”的争论,事实上央行货币政策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央行最重要的理念其实是“相机抉择”,即根据经济、金融、外部环境的变化,相机调整货币政策。 此次定向降准,既在市场预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由于2017年的惯性,市场依然认为2018年是“严监管+紧货币”,此次新型降准远超市场预期;但我们认为,央行定向降准其实是在情理之中,我们认为八大情理如下: 情理一:经济增长下行; 情理二:通胀处于低位; 情理三:严监管之后,“宽货币”不再会导致金融乱象; 情理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措施,存款利率将逐步市场化,这将导致存款利率上升,而降准将降低银行的负债端成本,避免银行利差过度收窄; 情理五:政府信用紧缩,需要货币政策对冲; 情理六:解决中美贸易再平衡下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问题,中美贸易战的关键议题之一是中国贸易顺差收窄,这将导致基础货币投放不足,而降准能够对此进行补充; 情理七:流动性分层问题仍然存在,“定向降准+公开市场回笼”可以有效缓解流动性分层 情理八:用增量利益引导金融服务小微实体。 此次降准与2014年定向降准高度相似:(1)并非全面降准而是定向降准;(2)经济下行压力面前,提前进行定向降准;(3)“严监管”之后的“宽货币”,13年严查非标,17年严查金融乱象;(4)“紧信用”之后的“宽货币”,14年、18年社融存量增速均大幅下降。 降准与“结构性流动性短缺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存在矛盾,主要因为中国准备金率已经足够高,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为提高传导效率,准备金率确实应当逐步下降。因此,我们认为,“新型降准”具有可持续性。 2017年底以来,作为“中国债市第一多头”,海清FICC频道作出重要研判:“2018年最好、最确定的机会是利率债”、“10年国债3.8%以上闭着眼睛买”,均得到充分验证。 需要重申,此轮中国债券牛市的核心变量确实是央行,即央行货币政策在2018年以来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反复提示“货币政策变化,流动性拐点”是此轮债牛的根源。 我们还提出,2018年债券市场将呈现“两阶段行情”:第一阶段:十年国债收益率4%→3.7%,第二阶段:十年国债收益率3.7%→3.4%,目前看来确实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行情,仍然继续看好中国债券市场。[详情]

中信固收:央行定向降准料释放1.3万亿元流动性
中信固收:央行定向降准料释放1.3万亿元流动性

  中信固收:中国定向降准料释放1.3万亿元人民币流动性 中信固收分析师预计,中国央行此次定向降准将释放1.3万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此次降准为对冲MLF到期,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将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降准原因:降低资金成本,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利于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释放抵押品,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准率置换中期借贷便利,能够将借款银行质押的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释放出来,以提高银行间流动性水平;利于银行负债端扩张:当前银行表外资金回表压力仍较大,但资金回表进程受到摩擦,使得M1、M2及人民币存款增速整体较缓,而降准将提高货币乘数,利于银行负债端的扩张。对债市影响:降低存款准备金将推动期限利差收窄,长端利率具有下行压力,未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降低至3.4%至3.6%的区间内。对就股市影响:降准有利于对冲近期的海外冲击,稳定市场预期,尤其对金融行业具有一定的支撑,利于银行体系负债。[详情]

央行突调整流动性投放方式 主动降低了滚动操作难度
央行突调整流动性投放方式 主动降低了滚动操作难度

  央行4月17日周二晚6点26分宣布降准,很多人感到意外,但市场近期确有观点预测央行可能会降准,重新梳理国内流动性结构。 在金融防风险攻坚战大背景下,金融去杠杆持续加码,作为核心区的银行业,资产和负债两端承压,监管层方面为稳妥处理杠杆问题,防范金融风险,近期已经对银行业进行多次呵护,既要挥舞大棒治理,又不能让金融体系休克。资管新规下表外融资转银行表内,银行业要应对各项考核,表外理财对应的非标资产须回表,导致部分银行资本金承压,而银行负债端又压力山大,一方面同业负债监管趋严,传统表内刚兑理财产品发行亦受限,面临转型,另一方面吸存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央行不久前刚刚放松了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提高吸储能力。 银行几种负债渠道中,吸储——竞争激烈,已进一步放宽了限制;同业——受限;跟央行借钱——各种粉等,但这个是要成本的,央行刚刚被动跟随美联储提高操作利率0.5个百分点。 能够给予银行体系一次性低成本流动性的方法,就是央行下调法定准备金率。 监管层近来频频呵护银行业,之前还放宽了拨备覆盖率要求:2月28日,银监会下发《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下调拨备监管红线。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 银监会去年刮起监管风暴,现在央行接连予以配合维稳,这算是易行长郭书记已经进入角色,唱起了二人转? 央行在解释此次降准时称,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 那么央行为何此时突然要调整流动性投放工具呢?之前两三年外汇占款持续下降,导致通过外占投放流动性这一渠道受阻,央行于2014年左右推出的各种粉,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补充,各种粉的操作余额滚动上涨,至2018年3月末,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9170亿元,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482.1亿元,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9914亿元,不算几种期限的逆回购,此三种工具余额已达近8万亿。似乎通过操作工具反倒成了投放高能货币的基本渠道,现在央行用降准替代MLF,应该也考虑到中美贸易战,中国外贸顺差势必受到影响,外占或跟随减少,届时将进一步加大通过各种粉释放流动性的压力,而降准则干净利落,一次到位,没有时间限制,主动降低了自己滚动操作的难度。所以大家都认为,何乐而不为。 市场去年就预期的加息+降准就此来了,降准将让更多人看多债市,股市方面,创业板的机会可能快整理出来了。(二猹)[详情]

渣打申岚:预测今年会有两次降准 没必要货币宽松
渣打申岚:预测今年会有两次降准 没必要货币宽松

  央行今日宣布,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渣打经济分析师申岚解读称,关于这次降准,其实去年底就有预测。预测今年全年会有两次降准。之所以这样操作,主要是为保持流动性以及货币供应相对平稳的增速。所以这次降准是在预期之中,然后预计今年下半年还有一次降准操作。 此外,这次降准并不应该把它解读为货币政策的一个放松。因为两点原因,首先今天公布的一季度GDP数据非常健康,也很强劲。应该说从这个经济增速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必要进行货币政策的放松。 第二就是本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其中有九千亿的流动性会去偿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另外四千亿的去抵消四月末税期对流动性的扰动。所以整体来看,还是需要维持相对合理并且平稳的资金市场流动性要求。 同时,申岚认为这次降准相比之前中期借贷便利的操作与逆回购的操作,本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会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流动性,所以对市场来说,还是一个利好。[详情]

时隔两年央行大手笔降准1个百分点 释放万亿流动性
时隔两年央行大手笔降准1个百分点 释放万亿流动性

  时隔两年央行大手笔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万亿流动性 徐燕燕 中国人民银行4月17日傍晚发布消息称,从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央行操作很及时,而且很有力度。”他预计,此次降准将释放流动性1.3万亿元。 与此同时,此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尚属首次。央行称,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称,此次通过降准置换MLF的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尽管时隔两年大幅度降准,但这并不意味着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发生改变。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NLF,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 释放万亿流动性 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通过降准置换MLF的操作尚属首次,“MLF的问题主要是占用的抵押品比较多,而且期限比较短,相比之下,降准是深度层次的释放流动性,并且可以释放押品,可以减轻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对于此次降低1个百分点,明明称,“超大的幅度,释放流动性是在万亿元级别。” 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央行操作很及时,而且很有力度。”他预计,此次降准将释放流动性1.3万亿元。 最近市场利率上涨较快。Shibor(银行间拆借利率)隔夜4月初回落至2.4460%后现在已经涨至2.6650%;DR007(银存间质押7日)加权平均价格本月从2日的2.7706%涨到2.9353%;GC007(上交所7天回购利率)也在4月初回落后迅速上涨。 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降准是根据目前市场的实际需要,从比较直接的目的来看,是为对冲即将到期的数千亿MLF,但同时也向市场投放了一定量的资金。 事实上,从去年以来市场资金面情况以及银行体系流动性来看,市场上已经有降准的呼声。 “过去准备金率比较高,主要是因境外外汇资金的流入,央行投放了货币,要把这些货币回笼,使得流动性保持比较平衡。而现在,没有那么多外部资金大规模流入了,同时现在资金状况也比较平衡,这样来看银行继续维持比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确实是一个问题,需要适当下调。”连平告诉第一财经,央行上周五发布了一季度信贷数据,很多相关指标都给出了信号。比如,居民的储蓄存款是负增长,M1、M2增速持续回落至相对较低的水平等。 “这背后是整个金融行业监管持续加强,使得一部分的相关金融业务,比如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都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最近一个季度,从社会融资规模看,比去年同比减少,这是不多见的。”连平说。 连平表示,信贷虽然增加但是增量明显减少,从需求来看,如果不进行适当调整,有可能市场利率还会进一步上升,甚至一些小的机构会存在流动性压力。 与此同时,明明认为,此次降准还有一个原因是近期有市场传言称,央行将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把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会带来利率上行的压力,所以释放准备金进行对冲,总体是要把资金成本降下来。”他说。 但是,连平认为,尽管降准之后再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产生的流动性压力会减小,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太适宜把仅剩的一些存款利率的上限放开,这容易造成利率水平较大幅度上升,是各方面都不愿意看到的。 明明称,降准对股票和债券都是偏利好,对于楼市的影响,因为目前楼市限购还没有放开,还需要再观察。 降准对冲MLF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对此次降准释放资金用于置换MLF的说明。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及置换MLF的操作,主要涉及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这几类银行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机构也都在这几类银行之中。其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在较低水平的金融机构不在此次操作范围。 具体操作分两步:第一步,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上述几类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第二步,在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该负责人亦解释了,此次通过降准置换MLF的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适当释放增量资金。 具体来看:一是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人民银行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尽管这是央行时隔两年来的第一次降准,且幅度较大,但连平表示,“这不能说是新一个周期的开始。此前,自2014年以来央行连续8次降息,而这次会否持续下去,还存在疑问。从目前各种背景看,还没到上次2014年二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那种局面。” 连平对第一财经表示,稳健中性是一个基调,并不意味着不能向松、向紧作调整,在目前的流动性、社会融资规模负增长、资金到期有需要等多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政策,那么有可能货币政策就偏紧了,所以适当的调整和对冲,是保持稳健基调的体现。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MLF,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仍需保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于此次降准的时机,连平认为,如果房价持续上升,成交量很大,无疑是火上浇油,现在看增速下降,有利于政策做相关调整,各方面指标看都没有过热迹象。包括资产价格、股市都是处在偏低的水平盘整,这种情况下,降准是选择了比较好的时机。 央行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详情]

李奇霖评央行定向降准:大类资产继续看好债市
李奇霖评央行定向降准:大类资产继续看好债市

  李奇霖:如何理解此次降准? 作者: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 今日,央行宣布降准用于置换中期借贷便利,涉及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 具体操作分为两步:1、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上述几类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2、在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 央行称此次降准将释放增量资金4000亿,受益银行为城商行与非县域农商行。 总体而言,央行此次降准有诸多考虑,在严监管压缩非标、加快利率市场化、去化实体与金融杠杆的过程中,适当的降低机构的负债成本与负债压力,补充流动性对于缓解系统性风险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市场来说,无论是量上还是价上,或是其他传导渠道,对债券资产都是利好,债牛的趋势已定。 1、降低非一级交易商的同业依赖 降低中小机构的同业依赖,是央行选择降准替代MLF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4年以后,外汇占款从最高点27万亿人民币快速下降,目前下降到只有21万亿人民币,这3-4年时间下降了6万亿人民币。外部的钱变少,这部分钱的缺口很大程度就要靠央行来弥补。所以,在2013年后,央行资产端 “其他存款性公司提供的债权”从1万亿左右上升到了现在的10万亿。这里面大多都是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所释放的流动性。 但这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能够拿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钱的是一级交易商,而一级交易商又以大型的金融机构为主。我们通过金融信贷收支表里看四家大型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项,在2012-2013年期间,还不足100亿,到了现在已经扩张到了1.8万亿,占比也从不足4%上升到了18%左右。 外汇占款的投放机制是不同的,他是雨露均沾的,比如出口商出口了一堆袜子,赚了100万美金,他要选择找银行结售汇,换成人民币存款。出口商选择规模大、网点多的银行结售汇的可能性更多一些,选择规模小、网点少的银行结售汇的可能性小一些,但不是没有。而公开市场操作,这个最重要的外汇占款的补充渠道,几乎只向一级交易商提供的。 处于非一级交易商,在外汇占款下降的背景下,又不能直接从央行那拿钱,要补充自己的负债来源,就只能依靠同业了。也就是说,中小机构可以通过发行同业负债,把央行给一级交易商的钱拿到自己这来。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非一级交易商拿不到钱的问题,降低同业依赖呢?其实降低准备金率就好了。因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能够根据不同的机构的存款规模,释放出与规模相匹配的流动性。降准释放的流动性也与外汇占款在期限和资金成本上高度匹配。 2、配合严监管,辅助表外融资需求回表 非标在年初至今的政策组合拳下,已经连续三个月为负值,贷款和债券融资的担子进一步加重,非标背后的融资需求需要依靠债券和贷款来承接。 对贷款来说,要承接表外的融资需求,有几个考量:一是信贷额度;二是资本金;三是负债压力。信贷额度掌控在央行手中,未来可能还是会严控,但不是不存在放松的空间。2017年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前十个月一直在强调信贷额度不够的问题,预期全年的信贷增量和去年持平,但从最后总量远超2016年来看,央行是有适当放松的。 资本金,央行与银监已经出了一系列的政策红利,包括下调拨备、鼓励发资本补充工具等,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保障。 现在唯一的顾虑是负债问题,现在央行降准,有助于缓解了银行的负债压力,帮助银行表内承接非标背后合理的融资需求。 债券融资需要市场走势与流动性的配合。3月份债券融资在对冲非标收缩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宽松的流动性与债市的整体改善。未来要想继续发挥作用,还需要保证这些条件。 考虑到资管新规及一系列配套措施即将发布,非标的压缩不会停止,低等级长久期的债券的配置盘将经历挤泡沫的时段,未来债券市场的资金将更多流向高等级有发展前景的好企业,高贷款配合着政策的引导,经济结构会更为完善,直接融资市场与银行支持实体会更加直接有效。 3、利率市场化需要降准配合 前段时间,央行宣布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这无疑是一个进步的选择。 但现在各家银行都缺负债,“存款立行”被放到了无比重要的位置,有存单发行额度的银行,都在发存单抢同业负债,没额度的纷纷做结构化存款,高息揽储。 这种局势下,一旦存款利率放开,无疑是打开了“虎”笼。各家银行必然要提升存款利率,来抢存款,推高银行的负债成本。 对如今非标受到严格压制的融资市场来说,企业对贷款和债券融资的依赖度处于极高的位置,大央企与大国企出于背景、可带来存款、可增加中间收入等一系列的业务红利,及融资手段的多样性(ABS、债券融资等),在与银行的博弈中,可能仍然能守住相对优势地位,使银行无法转嫁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负债成本。 但小微企业、先进科技企业等部分政府有意引导发展的企业由于并不具备大央企与大国企的优势,会沦为银行转移高成本的群体。而且,考虑到当前100多万亿的企业债务存量,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差企业债务的重新定价会使利息大幅提升,不利于实体去杠杆防风险政策的实施。 所以,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对应的手段来对冲负债成本的上涨,协助扶持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政策的实施。 此次降准,置换相对高成本的MLF是其中一种方式,未来可能会有后续措施,来缓释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4、大类资产继续看好债市 继续看好债市,原因如下:1)对利率市场化过程导致银行负债成本上升,起到了缓冲垫作用;2)用降准置换MLF,确实超了市场预期;3)非标转标和金融强监管背景下,对利率债流动性挤压减轻;4)金融监管从金融产品端转向金融资产端,实体融资收缩的趋势相对确定,有助于配置盘的回归。 大宗商品谨慎,权益成长有望继续跑赢蓝筹:1)在金融实体支持收紧、地方债务监管持续趋严、贸易战风险可能被低估的情况下,内外需继续羸弱的概率较高;2)供需缺口收窄后上游行业利润增速放缓;3)虽然有降准支撑,但金融去杠杆蔓延至实体,实体信用风险暴露将向抵押品传导,叠加地产持续调控,地产大概率已进入下行周期,而上游板块和地产走弱,也会传导至金融板块;4)内需走弱,工业品供给端的制约相比于2017年大为减弱,利润指引下企业增产,周期品价格下行较为确定。 总之,大类资产切换至债牛时间。[详情]

农行何志成:降准是预料之中 央行很快会启动加息
农行何志成:降准是预料之中 央行很快会启动加息

  新浪财经讯 4月17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农行首席分析师何志成点评,降准是预料之中,央行很快会启动加息。 何志成表示,本次降准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印证了其六个月以前的预测。他说,很快,央行会启动加息。且对明天股市影响正面。[详情]

招行刘东亮:银行表内流动性较紧 央行为缓解流动性
招行刘东亮:银行表内流动性较紧 央行为缓解流动性

  新浪财经讯 4月17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银行表内的流动性比较紧张,央行此举是为了缓解流动性。[详情]

民生银行温彬:降准利于降低金融和实体部门融资成本
民生银行温彬:降准利于降低金融和实体部门融资成本

  4月17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降准不改货币政策稳健基调,有利于降低金融体系和实体部门融资成本。[详情]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4000亿流动性 5大板块有望受益
央行定向降准释放4000亿流动性 5大板块有望受益

  央行今日宣布,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此举将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全文】 央行定向降准将对哪些板块产生利好?新浪财经第一时间整理如下: 一、银行板块 降准对银行板块无疑是利好。按照中泰证券的测算,降准0.5%会提升银行利润增速0.6%左右;银行之间差距不大:大行增速提升0.5%,股份行提升0.7%;降准会提升银行整体盈利能力。 降准的“动机”决定银行涨幅及个股选择。1、如果是简单一次性定向降准,银行涨幅有限,选择能进一步降准的个股。2、如果未来降准持续,同时货币政策中性(纠偏目前基础货币工具机制),则银行盈利能力提升幅度较大(15%左右存款被锁住);银行股此时不仅有绝对收益,也有明显相对收益;个股选择存款优势的银行和龙头股。3、如果动机的是货币宽松,则银行股绝对收益明显,相对收益不明显;选择弹性大的中小银行和资金业务为主的银行。 推荐工行为代表的大行、招行和兴业。市场对降准动机分歧较大,我们判断第三种可能性小。我们建议拿龙头:以工行为代表的大型银行,估值便宜,基本面确定向上;招行作为银行的翘楚,稀缺溢价会持续;兴业银行市场预期不高,安全边际高,3季度息差有望改善,它最受益于资金宽松。 二、券商板块 定向降准明确市场流动性预期,而券商作为资金最敏感型板块,将优先受益。同时,券商行业政策、业绩双双向好,在良好市场情绪下,券商股可能迎来上佳表现。 券商股: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 三、地产板块 对于降准对地产股的影响,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指出,降准可能会给房地产提供进一步的催化剂,加快房地产去库存。平安证券最新研报表示,政策利好及短期反弹助推转型公司价值回归。 东兴证券也表示,三类地产公司有望享受本轮估值修复的利好:第一类是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又有业绩保证的题材股中国武夷、荣盛发展、华发股份和京投银泰,第二类是将转型进行到底的中国高科、南京高科和金科股份,第三类是成长稳定、业绩稳定的全国龙头房企招商、保利和万科。 四、有色金属板块 有色金属行业是重资产行业的代表之一,资产负债率较高,降准有利于流动性的改善,刺激资产价格和资源价格上涨;有助于短期国际市场风险偏好提高,从而对有色金属价格短期较为正面。同时其他行业提高的需求,以及稳定、提振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都将提升对有色金属行业的需求。 有色金属概念股:铜陵有色、中国铝业、江西铜业、中金岭南、锌业股份。 五、高分红概念股 降准虽然不等同于降息,但随着银行间流动性的些许好转,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价格有望出现一定程度回落。资金价格的回落也会是民间借贷等资金信贷的投资回报率回落。相比之下,蓝筹股,尤其是始终能够保持高分红比例的蓝筹股,其持有价值将有所突出。目前正是年报陆续披露阶段,对于高分红、低市盈率的蓝筹股而言,正是一个长期价值凸显的时候。 据统计,近三年(2015-2017年)平均股息率排名前20的公司是:中国神华、双汇发展、格力电器、上汽集团、方大特钢、哈药股份、农业银行、宇通客车、工商银行、大秦铁路、建设银行、华能国际、中国银行、宁沪高速、华域汽车、交通银行、九牧王、浙能电力、雅戈尔、华电国际。[详情]

杨德龙:央行降准是及时雨 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杨德龙:央行降准是及时雨 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杨德龙:当前央行降准是及时雨 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央行决定从18年4月25日起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向市场释放流动性。通过降准,可以向市场释放4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对此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在个别领域还是会对一些相关的上市公司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央行通过降准可以大幅提振投资者对于后市的信心。[详情]

要不要降准?央行行长易纲两会期间曾这样说
要不要降准?央行行长易纲两会期间曾这样说

  4月17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为何实施定向降准?央行这么说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适当释放增量资金。具体来看:一是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人民银行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要不要加息、降准?易纲两会期间这样说 3月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对于央行是否将跟随美联储脚步提升利率的提问,易纲表示,中国货币政策主要依据国内经济形势,要综合进行考量。 现在美联储已经开始加息,中国有没有加息的必要?易纲告诉第一财经,加息的问题还得以国内考虑为主,以我为主,具体要看经济、物价等方面。“我觉得还得再看一看。”他称。 对于是否有降准空间?易纲表示,要综合研究,考虑方方面面。尽管当下我国外汇占款在持续减少,但应该说,流动性还是很正常的、稳定的。 今年我国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中性,将用何种指标体现稳健中性?易纲对本报记者称,“观察,央行肯定要做到不松不紧。” 履新后首次演讲:下一步不会实施全面降准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是易纲履新后首次公开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他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言除了一以贯之对于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表述,还首次系统概括了货币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即积极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定向降准等结构性的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受强监管影响,银行同业业务大幅收缩,银行间流动性持续趋紧,业内时有降准呼声,对此,赵庆明认为全面降准可能性较小。“此次发言透露的信号显示,央行将更加重视货币政策的结构性作用,从这一角度看,货币政策下一步大概率仍是坚持通过定向降准,PSL,MLF,SLF等工具释放流动性,而不会实施全面降准。”他说。 媒体:定向降准仍有空间 今年1月底实施的定向降准,是去年9月底央行为落实国务院部署推出的升级版定向降准政策。央行此次定向降准将当前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实施的定向降准政策拓展和优化为统一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达到一定标准的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政策。这个调整可以确保货币更加有效的流到普惠金融领域。 国务院日前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中指出,央行等部门要让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证券日报》近日发文,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当下,在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定向降准这一货币调控“神器”年内仍有进一步实施的空间。[详情]

经济学家马光远评央行降准:新任行长 亮相果然精彩
经济学家马光远评央行降准:新任行长 亮相果然精彩

  新浪财经讯 4月17日消息,央行4月17日宣布,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对此,经济学家马光远点评如下:新任行长,亮相果然精彩!未来仍然会确保流动性的充足。 以下为其微博评论全文: 新任行长,亮相果然精彩!绝不为收紧流动性而收紧流动性,紧的总基调下,仍然会确保流动性的充足。(新浪财经 王嘉源 发自北京)[详情]

杨德龙:当前央行降准是及时雨 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杨德龙:当前央行降准是及时雨 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新浪财经讯,央行决定从18年4月25日起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央行这个举措在当前是非常及时的。一方面通过降准,可以向市场释放4000亿元的增量资金,缓解现在市场上资金短缺的压力,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之下,降准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这无异大大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 我一直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最终会通过谈判解决,但是在个别领域还是会有一些局部的摩擦,对一些相关的上市公司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今天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通讯进行出口的限制,这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大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而央行通过降准可以大幅提振投资者对于后市的信心。 今天,发改委也发布消息,对汽车行业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取消外资的投资限制,进一步表达中方扩大开放的诚意。我们去年年底已经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即提高外资投资于国内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现在又在汽车行业放开持股比例。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国也会通过立法来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系列的举措表明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有利于促进这个中美贸易谈判达成一致,同时有利于为中国赢得比较好的贸易环境。 今天上午,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一季度经济增速为6.8%。基本符合预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显著。根据数据,一季度消费对于GDP的贡献已经达到了77.8%,远远超过了投资和出口的贡献,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度进一步减弱。同时,第三产业(服务业),对于GDP的贡献达到61.6%,也远远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表明,经过这几年改革转型的努力,中国的经济整体形势稳中向好,经济增长质量大幅提升,这是股市走强的经济面的基础。 近期A股市场调整主要是受到国际形势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很多优质个股遭到错杀。今天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提振市场信心,后市有望展开反弹,逐步修复此前下跌的走势。[详情]

小调查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公布时间

 

生效日期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2007年1月5日

2007年1月15日

9.00%

9.50%

9.00%

9.50%

2007年2月16日

2007年2月25日

9.50%

10.00%

9.50%

10.00%

2007年4月5日

2007年4月16日

10.00%

10.50%

10.00%

10.50%

2007年4月29日

2007年5月15日

10.50%

11.00%

10.50%

11.00%

2007年5月18日

2007年6月5日

11.00%

11.50%

11.00%

11.50%

2007年7月30日

2007年8月15日

11.50%

12.00%

11.50%

12.00%

2007年9月6日

2007年9月25日

12.00%

12.50%

12.00%

12.50%

2007年10月13日

2007年10月25日

12.50%

13.00%

12.50%

13.00%

2007年11月10日

2007年11月26日

13.00%

13.50%

13.00%

13.50%

2007年12月8日

2007年12月25日

13.50%

14.50%

13.50%

14.50%

2008年1月16日

2008年1月25日

14.50%

15.00%

14.50%

15.00%

2008年3月18日

2008年3月25日

15.00%

15.50%

15.00%

15.50%

2008年4月16日

2008年4月25日

15.50%

16.00%

15.50%

16.00%

2008年5月12日

2008年5月20日

16.00%

16.50%

16.00%

16.50%

2008年6月7日

2008年6月25日

16.50%

17.50%

16.50%

17.50%

2008年9月15日

2008年9月25日

17.50%

17.50%

17.50%

16.50%

2008年10月8日

2008年10月15日

17.50%

17.00%

16.50%

16.00%

2008年11月26日

2008年12月5日

17.00%

16.00%

16.00%

14.00%

2008年12月22日

2008年12月25日

16.00%

15.50%

14.00%

13.50%

2010年1月12日

2010年1月18日

15.50%

16.00%

13.50%

13.50%

2010年2月12日

2010年2月25日

16.00%

16.50%

13.50%

13.50%

2010年5月2日

2010年5月10日

16.50%

17.00%

13.50%

13.50%

2010年11月9日

2010年11月16日

17.00%

17.50%

13.50%

14.00%

2010年11月19日

2010年11月29日

17.50%

18.00%

14.00%

14.50%

2010年12月10日

2010年12月20日

18.00%

18.50%

14.50%

15.00%

2011年1月14日

2011年1月20日

18.50%

19.00%

15.00%

15.50%

2011年2月18日

2011年2月24日

19.00%

19.50%

15.50%

16.00%

2011年3月18日

2011年3月25日

19.50%

20.00%

16.00%

16.50%

2011年4月17日

2011年4月21日

20.00%

20.50%

16.50%

17.00%

2011年5月12日

2011年5月18日

20.50%

21.00%

17.00%

17.50%

2011年6月14日

2011年6月20日

21.00%

21.50%

17.50%

18.00%

2011年11月30日

2011年12月5日

21.50%

21.00%

18.00%

17.50%

2012年2月18日

2012年2月24日

21.00%

20.50%

17.50%

17.00%

2012年5月12日

2012年5月18日

20.50%

20.00%

17.00%

16.50%

2015年2月4日

2015年2月5日

20.00%

19.50%

16.50%

16.00%

2015年4月19日 2015年4月20日 19.50% 18.50% 16.00% 15.00%
2015年6月27日 2015年6月28日 18.50% 18.00% 15.00% 14.50%
2015年8月26日 2015年9月6日 18.00% 17.50% 14.50% 14.00%
2015年10月23日 2015年10月24日 17.50% 17.00% 14.00% 13.50%
2016年2月29日 2016年03月01日 17.00% 16.50% 13.50% 13.00%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