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出口1.32万亿元,增长6%;进口1.19万亿元,增长30.2%;贸易顺差1358亿元,收窄59.7%。[详情]
尽管美元反弹,但最近人民币仍保持强势运行,表明人民币已进入主动升值模式,主要源于升值预期抬头引发的客盘结汇需求释放。[详情]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月份累计升值3.5%,创1994年汇改以来最大单月涨幅。中间价累计升值2003个基点。[详情]
此前的1月26日,莱克电气披露,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累计产生汇兑损失1.5亿元左右,同时由于2017年6月后美元贬值5%左右,使得营收(折合人民币)减少1.2亿元左右。[详情]
在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人民币国际化对本次人民币升值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是解决外贸企业与汇率波动问题的方式之一。[详情]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作者:海通宏观姜超、梁中华、李金柳、宋潇 摘 要 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出现逆转,步入大幅升值的轨道,进入2018年更是出现跳升。那么本轮升值和05年汇改后的升值有何不同?对经济又会造成何种影响?人民币升值是否会吸引外部资金流入,带动国内资产价格的重估?本篇专题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 本轮升值有何不同?从更长周期来看,05年汇改后,人民币就开启了升值之路,持续升值到2013年。而升值背后的推动力是中国经济向好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压制多年的单边升值压力的逐步释放。而17年以来,人民币又开启了新一轮升值。但从基本面来看,我国经济增速仅是小幅回升,反映国际收支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并没有显著增加。所以和05年以后的升值不同,基本面并不是影响本轮升值最主要的因素,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机制才是关键。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强更多是因为美元指数的走弱,背后的机制是人民币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并保持基本稳定。但是这样的定价机制带来的问题和仅仅盯住美元是一样的,仅仅由定价机制带来的“被动”升值会对未来经济构成负面冲击。 升值对经济有何影响?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的出口同比增速与人民币有效汇率负相关,并且有效汇率变化领先出口3个月,这是因为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出口企业利润下降。实际上,目前我国经济背景和贸易所处环境与2013年之前大不相同。05-13年:出口逆势增长,经济持续繁荣。05-07年,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出口强劲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较强,另一方面是当时美欧等国经济向好,外需强劲。08年后外需大幅下滑,我国出口增速出现下降,但我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仍在持续上升。说明在全球贸易萎缩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情况相比于其他国家仍然不错。17年以来:出口不容乐观,经济或将承压。去年出口的边际好转是GDP回升的主要动力,而出口好转一方面是因为海外发达经济的同步复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贬值。自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均出现贬值,其中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高达13%,对出口有一定支撑。但是去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是持续升值的,累计升值幅度超过9%,同时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也在逐步下滑,再加上贸易壁垒增加,本轮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也要大于2013年之前。从细分领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电子通讯设备以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将产生较大冲击。 升值会带来资产价格重估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相比较汇率的历史走势,市场对未来汇率的预期是影响资产价格会否重估的更重要的因素。道理很简单,外部资金是否流入、内部资金是否流出,首先考虑的不是汇率过去是否已经升值贬值,而是未来是否会继续升值或贬值。05年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对经济本身的提升其实是偏小的,因而升值预期一直存在。较强的升值预期最终导致资本持续流入,对国内资产价格是有推动作用的,06-07年的股市、房市大涨均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但17年以来的本轮升值与上一轮升值最核心的差异是,本轮人民币升值主因在于美元走弱,更多属于被动升值。17年以来,1年期的美元对人民币NDF仍是高于即期汇率,显示了市场对人民币的长期贬值预期。因此本轮升值以来,资金并未明显大幅流入国内,也就难以形成对资产价格的重估。而如果汇率过度升值,其反过来会使得效率和技术的提升被汇率的大幅升值所抵消,反倒对资产价格不利。 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出现逆转,步入大幅升值的轨道,进入2018年更是出现跳升。那么本轮升值和05年汇改后的升值有何不同?对经济又会造成何种影响?人民币升值是否会吸引外部资金流入,带动国内资产价格的重估?本篇专题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 1. 本轮升值有何不同? 从更长周期来看,05年汇改后,人民币就开启了升值之路,持续升值到2013年。自2005年7月21日起,央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但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也不意味着盯住一篮子货币,实现有管理的浮动。从走势上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在05年汇改后是大幅升值的,从8.2以上升值至13年接近6.0的点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也从85上升至接近120的水平。 而升值背后的推动力是中国经济向好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01年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绝大多数年份维持在8%以上的水平。在国际收支方面,经常项目顺差持续处于高位,而中国经济高增长带来的机会也吸引了海外投资资金流入,在14年之前金融账户也基本都保持顺差。尤其是08年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更是大量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所以05-13年的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有基本面支撑的,是05年汇改前压制多年的单边升值压力的逐步释放。 而17年以来,人民币又开启了新一轮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7年初的6.96升值到当前的6.3左右,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从94.83回升至95.82。但是从基本面来看,我国经济增速仅仅从16年的6.7%回升至17年的6.9%,反映国际收支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也仅仅是保持稳定,并没有显著增加。而当前欧美经济仍在复苏,国内经济甚至有一定的走弱压力,所以从当前远期市场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反而有一定的贬值预期。 所以和05年以后的升值不同,基本面并不是影响本轮升值最主要的因素,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机制才是关键。近两年随着汇率中间价机制的改革,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在减弱的,而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相对稳定的目标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当其它货币对美元升值的时候,人民币会跟着其它货币对美元升值;当其它货币对美元贬值时,人民币也跟着贬值。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美元指数的走势高度相关,相关度远远大于以往。但从执行上也有一定的波折,例如尽管央行从15年12月就发布了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但是从16年全年来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还是走弱的,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当年还是在释放前期积累的贬值压力。而17年上半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依然相对偏弱,所以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对冲市场预期惯性导致的人民币相比其它货币对美元升值偏少的问题。17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指数才得以修正,保持了基本稳定,“逆周期因子”也暂时退出。 所以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强更多是因为美元指数的走弱,背后的机制是人民币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并保持基本稳定。但是这样的定价机制带来的问题和仅仅盯住美元是一样的,欧元、英镑、日元的定价是完全市场化的,对美元升值是其经济基本面的反映。当我国经济和海外步调一致时,跟着一篮子货币对美元升值不会带来太大问题,但当步调不一致时,仅仅由定价机制带来的“被动”升值就会对未来经济构成负面冲击。 2. 升值对经济有何影响? 一谈到汇率升值,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会对出口产生向下压力。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的出口同比增速确实与人民币有效汇率负相关,并且有效汇率变化领先出口3个月。人民币汇率与出口相关主要是因为汇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商品价格。当人民币出现升值时,出口企业要么选择维持外币计价的价格不变,这样会导致以本币计价的商品价格下降;要么选择维持本币计价的价格不变,这样会提高外币计价的价格,导致商品需求下降。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出口企业利润下降,也会降低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 前面已经提到,本轮人民币升值的主导因素与2013年之前的升值不同。实际上,目前我国经济背景和贸易所处环境与2013年之前也大不相同。下面,我们将回顾2013年之前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并对本轮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进行分析。 05-07年,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出口强劲增长。尽管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但是次贷危机之前,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一直维持在20%以上。尽管同期我国进口也不弱,但是受到出口增长的带动,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07年贸易顺差月均超过200亿美元。 同期,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也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2005年到 2007年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分别达到1.4%、1.9%和1.5%。 当时出口之所以没有明显受到汇率影响,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较强。1980年以来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比持续增加,而城市化的推进也导致大量农民工进城增加了有效劳动力供给。2001年末我国加入WTO以后,巨大的人口红利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帮助我国成功加入到全球产业链的布局中。因此,尽管05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但是相比于低廉的人力成本来说我国的出口产品竞争力仍然较强。 另一方面,当时美欧等国经济向好,外需强劲。美国经济自2002年以来就表现强劲,GDP同比增速一度超过4.4%,而欧元区GDP同比增速在2006年和2007年也分别达到3.2%和3%。经济的繁荣使得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进口持续增长,尽管因为人民币升值而有所回落,但是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08年后我国出口增速出现下滑,次贷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同比增速一度下滑至-4%和-6%。受到外需大幅下滑的影响,我国出口同比也一度下降到-26%,并且2011年开始出口增速的中枢从20%下降至10%。 但是我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仍在持续上升。尽管出口增速回落,但是实际上我国的贸易份额仍在持续上升,我国出口金额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从2007年的8.7%持续上升到2013年的11.7%。贸易占比的上升说明在全球贸易萎缩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情况相比于其他国家仍然不错。 去年出口的边际好转是GDP回升的主要动力。2016年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拉动仅为-0.4%,而2017年拉动则上升到0.6%,相当于边际提高GDP增速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实际上消费和投资对2017年GDP的增长贡献分别下降了0.2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 而出口好转一方面是因为海外发达经济的同步复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贬值。具体来说,2016年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强劲复苏,其中美国和欧元区PMI指数分别达到60.8和60.6的高位。而自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均出现贬值,其中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高达13%。2016年中旬开始,我国出口增速就触底反弹。 同时,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也在逐步下滑。在本轮全球复苏的背景下,实际上我国的出口增速回升幅度已经远不如东南亚等其它国家。2017年越南、韩国和马来西亚出口平均增速分别在21.7%、20.7%和16%,而我国的出口增速仅为7.7%。出口回升幅度较弱反映出我国的出口产品在逐步被东南亚等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替代。随着人口红利退减,我国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将持续上升,再加上贸易壁垒增加,本轮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也要大于2013年之前。 3. 升值会带来资产价格重估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相比较汇率的历史走势,市场对未来汇率的预期是影响资产价格会否重估的更重要的因素。道理很简单,外部资金是否流入、内部资金是否流出,首先考虑的不是汇率过去是否已经升值贬值,而是未来是否会继续升值或贬值。 我们先来考察日元升值的经验。85年广场协议后,美元兑日元汇率从起初的250左右降至88年的130以下,日元升值幅度最大超过100%,日元升值和市场的升值预期引发了对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重估,85年到88年日本股市一路上涨,日经225指数涨幅超过一倍,房价也在这段时间快速攀升。 我们再来看我国上一轮人民币升值。05年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对经济本身的提升其实是偏小的,因而升值预期一直存在。从NDF和即期汇率的对比可以看到,05-08年1年期的美元兑人民币NDF一直低于即期汇率,这说明汇率升值预期一直存在,经济上行周期的主动升值仍未能消除升值预期,原因在于相比国内效率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汇率的升值幅度依然偏小。 因而较强的升值预期最终导致资本持续流入,对国内资产价格是有推动作用的。这一时期我国不仅是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也是顺差,05年以后我国外汇占款增长速度加快,而资本大量流入助推了国内资产价格的上升,06-07年的股市、房市大涨均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详情]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外汇市场的投资者教育似乎渐入佳境,人民币汇率走势与结售汇的关联性正逐渐弱化。昨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1月银行结售汇数据显示,当月代表零售外汇市场的银行结售汇小幅逆差56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实现顺差149亿元人民币,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延续基本平衡格局。 1月人民币兑美元涨幅创有记录以来单月最大涨幅,但市场并未就此大幅增加结汇,相反,当月银行结汇规模环比减少近11%。 市场预期分化 外汇局公布的1月结售汇数据让此前的市场预测“打脸”。在此之前,市场不少机构预测,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涨和春节因素叠加,1月银行结售汇将为顺差,且代客结售汇顺差规模将较上月扩大。然而,实际情况与预测恰好相反,不仅当月银行结售汇由上一月的顺差转为逆差,规模下降451亿元,代客结售汇顺差规模也环比缩小296亿元。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月份银行结售汇由顺差转为逆差,主要是因为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就有205亿元,即银行自身增加了购汇规模,但银行购汇规模并不大。更为重要的是,市场预测与实际数据的背离,实际也说明外汇市场价与量关系的弱化,即人民币汇率走势与银行结售汇的关联性减弱。 开年首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走出一波凌厉涨势,创有记录以来最大单月涨幅。此前有外汇分析师表示,此番人民币急涨也让一些企业转变观念,提高结汇意愿。然而,现实情况更为复杂,数据显示,1月货物贸易的结汇率只有51%,处于近一年多以来的低位,而相比之下购汇率则较为稳定。受此影响,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规模与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的缺口也在加大。 “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涨,但一些企业并没有相应加大结汇,这也说明市场预期出现分化,市场主体并没有形成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的预期。”闫玲称。 市场预期分化实则是个好现象。外汇局方面多次强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要树立“风险中性”意识。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表示,未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对于汇率风险的管理就必须要树立严肃的“风险中性”意识。然而,当前部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不到位,一些企业习惯于押注升值或贬值的单边方向,用主观的市场判断替代风险管理;对套期保值认识不足,有一些企业不愿意支付这个费用来做套期保值,或者把套期保值当做赚钱工具,忽视了套期保值是锁定不确定性风险的本质功能。 此外,受春节居民境外出游换汇的影响,相比于去年12月,今年1月个人购汇环比增加11%。然而,对比数据可发现,尽管春节前个人旅游用汇上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购汇规模下降12%。 外汇市场供求 延续基本平衡格局 尽管1月银行结售汇数据不及市场预期,但总体看,当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持续向好。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格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外汇储备余额持续增加。从2月7日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看,1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1615亿美元,较2017年末增长215亿美元,体现了境内外汇供求总体平衡、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升值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二是银行结售汇和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1月份,银行结汇同比增长28%,银行售汇增长11%,结售汇逆差9亿美元,同比下降95%,总体延续了近期小幅顺逆差交替态势。如果再考虑到企业远期、期权交易等因素综合影响,1月份境内外汇供求延续基本平衡。 三是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呈现顺差。1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付款顺差246亿美元,其中,外汇资金收付款顺差257亿美元。 “主要渠道的外汇供求状况保持平稳。一方面,货物贸易以及主要的资本和金融项目结售汇延续顺差,其中,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顺差分别为9亿美元和19亿美元;另一方面,企业投资收益和个人购汇均低位运行。”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称。 外汇局方面表示,我国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总体平衡的发展趋势已初步形成。近一段时期,市场对各主要货币走势看法合理分化、预期趋稳,人民币汇率呈现有升有贬、双向波动的态势,推动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加稳定,外汇市场基本实现自求平衡。国内外环境将使得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并且总体能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为中长期我国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总体平衡创造有利条件。[详情]
相关专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 过快升值引担忧 新浪外汇讯 2月8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开盘之后连续回调,日内暴跌752个基点,创2015年8月12日以来最大日间跌幅。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今开6.2648,日内最低贬值至6.3400,最大跌幅1.2%。 东方汇理银行高级新兴市场策略师Dariusz Kowalczyk称,人民币加速下跌或与贸易顺差偏少和贸易战风险有关。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则认为,人民币今天的暴跌,只是过去一段时间“暴涨”的正常反抽而已,即使贸易顺差创下低点,即使近期有一些官方的表态,即使今晨股市继续暴跌,但人民币的突然下跌,只反映出一个事实:市场上的人民币多头实在太多了。 开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一路飙升。其中1月份升值3.5%,创1994年汇改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今日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6.2%。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6%;进口1.19万亿元,增长30.2%;贸易顺差1358亿元,收窄59.7%。 瑞穗银行最新研报指出,根据贸易加权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快速上升显示出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央行采取措施抑制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可能性在提高。 有外资银行人士建议,相关部门适度增加国际大型资产管理机构与外汇经纪商进入境内人民币市场参与交易,通过增加不同类型交易对手与人民币汇率交易策略,尽可能改变当前人民币汇率易涨难跌的局面。[详情]
新浪外汇2月8日讯 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6.2%。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6%;进口1.19万亿元,增长30.2%;贸易顺差1358亿元,收窄59.7%。 2018年开年首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了一波强劲升势,中间价累计升值2003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月份累计升值3.5%,创1994年汇改以来最大单月涨幅。[详情]
新浪外汇讯 2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2822,较上日升值60个基点,为近30个月的新高。 隔夜市场,美元走强,成功站上90上方。美国参议院两党领袖麦康奈尔和舒默达成一项为期两年的预算协议,该协议将提供近3000亿美元的额外资金,不但有望避免美国政府于本周五再度关门,并将结束长达数月的开支优先问题。不过,在参议院通过该协议后,还须将其送回众议院表决,是否能得到众议院的支持仍存在不确定性。 昨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升破6.26关口,再刷2015年8月10日来新高。交易员称,近期客盘结汇意愿续升,几乎无视美元指数反弹,若无大行适度出手,短期人民币料延续易升难贬走势。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美元走势出现反复,跌势开始放缓,但最近人民币仍保持强势运行,表明人民币已进入主动升值模式,主要源于升值预期抬头引发的客盘结汇需求释放。从盘面上看,近期客盘结汇意愿持续上升,基本无视美元反弹,倘若美元走势不出现大变化,或央行不进行干预,短期内人民币恐易升难贬。 目前,人民币汇价已经超出大多数机构先前的预期。 瑞穗银行最新研报指出,根据贸易加权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快速上升显示出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央行采取措施抑制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可能性在提高。 有外资银行人士建议相关部门适度增加国际大型资产管理机构与外汇经纪商进入境内人民币市场参与交易,通过增加不同类型交易对手与人民币汇率交易策略,尽可能改变当前人民币汇率易涨难跌的局面。[详情]
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走高,在岸即期汇率日间最高涨至6.2519元,创2015年“8·11”汇改以来新高。 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设在6.2882元,调升190基点。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交易开盘后快速走高,最高至6.2519元,午后逐步收窄涨幅,16:30收盘价报6.2596元,较前收盘价涨187基点,日内高价及收盘价均为2015年8月11日以来新高。香港市场上,离岸人民币先扬后抑,日内一度涨254基点,随后逐步回调,截至北京时间18时报6.2749元,较前收盘价涨71基点。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美元走势出现反复,跌势开始放缓,但最近人民币仍保持强势运行,表明人民币已进入主动升值模式,主要源于升值预期抬头引发的客盘结汇需求释放。从盘面上看,近期客盘结汇意愿持续上升,基本无视美元反弹,倘若美元走势不出现大变化,或央行不进行干预,短期内人民币恐易升难贬。目前人民币汇价已经超出大多数机构先前的预期。[详情]
■本报记者 傅苏颖 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2018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615亿美元,较2017年12月末上升215亿美元,升幅为0.68%,为连续12个月实现正增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外主体交易行为总体平稳。国际金融市场上,在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升值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月份外储增加215亿美元,连续第12个月上升,汇率估值和资本流入是主因。1月份美元指数下跌3.4%,欧元、英镑、日元对美元汇率均显著升值,粗略估计,汇率估值因素带来外储增加约300亿美元。1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显著升值可能带来一定数量的资本净流入,也有利于外储增长。但1月份美欧等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均显著上涨,债券估值对外储有一定的负面贡献。 “估值效应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月份美元指数大幅贬值,由去年12月末的92.2574贬至89.1201,贬值幅度达到3.40%;欧元对美元汇率由去年12月末的1.2001升至1.2414,升值幅度达到3.44%;美元对日元汇率由12月末的112.69贬至109.18,贬值幅度达到3.11%。综合考虑主要货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估值明显上升。另外,1月份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12月末的2.40%大幅升至2.72%导致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价格下降,外汇储备账面价值有所损失。 “综合来看,汇率变动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较大幅度提升,收益率变动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所下降,二者相互抵消后,估值效应仍然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增长。”温彬表示。 刘健表示,短期内,预计外储有望维持增长态势。2月份以来,美元指数继续弱势震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步升值,资本可能继续出现净流入,有助于外储回升。不过美元贬值压力集中释放后跌幅可能放缓,汇率估值的正向贡献可能减弱。发达国家利率上升对债券估值的负面影响仍可能存在。未来外储回升的主要原因,或将由汇率估值因素转向资本流入因素。[详情]
上海证券报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12个月回升。 中国人民银行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末,我国外储规模为31615亿美元,较2017年12月末上升215亿美元,升幅为0.68%。 业内人士分析,1月外储增长主要源于汇率估值效应和银行结售汇改善。而过去一年,外储之所以能实现连续小幅上升,与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平稳,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中有升有关。 汇率估值效应促外储上升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解释,1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外主体交易行为总体平稳。同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升值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各因素共同作用,所以1月外储规模小幅上升。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测算,1月美元指数大幅贬值,较去年12月末贬值3.40%。在同一时期内,欧元对美元汇率升值3.44%,美元对日元汇率贬值3.11%。综合考虑主要货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我国外储规模的估值明显上升。 “但与此同时,1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去年12月末的2.40%大幅升至2.72%,导致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价格下降,外储账面价值有所损失。”温彬认为,上述两个原因相互抵消后,估值效应仍然导致外储规模增长。 从国内因素看,银行结售汇对外储规模增长形成较强支撑。温彬称,1月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3.16%,有助于维持结售汇顺差。但与此同时,我国进出口差额达到2年内的较高水平,贸易对外储规模增长的支撑较上月减弱。 回顾2017年2月份以来,我国外储余额已经连续12个月回升。据上证报记者统计,这12个月我国外储累计增加1564亿美元。 外储规模连续小幅上升,与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平稳,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中有升不无关系。 外汇局局长潘功胜日前撰文指出,2017年外汇市场供求更加平衡,银行结售汇逆差1116亿美元,同比下降67%。跨境资本流动更加均衡,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出1245亿美元,同比下降59%。 同时,市场主体涉外交易行为更趋稳定。2017年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结汇均呈现增长态势,跨境融资继续平稳增加,对外投资、个人购汇有序回落。而且,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6.2%,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编制的CFETS人民币篮子汇率指数上涨0.02%。 外储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 对于下一阶段,上述外汇局负责人展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进行,经济基本面有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球经济同步复苏,全球主要央行将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在基本面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将更趋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在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外储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 “美元汇率已经跌至阶段性低点,反弹回升后将削弱估值效应,预示着人民币预期的远期净结汇的逆差在逐渐扩大,因此,未来外储规模还要重点关注对外贸易的影响。”温彬提醒。 潘功胜在日前发表的文章中传递出下一阶段外汇管理部门对待外储的态度。文章提到,在管理目标上,理性看待外汇储备增减,更强调在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上,实现国际收支动态平衡。 文章还指出,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能力建设。一是继续加强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跨境资本流动政策的协调配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充分发挥外汇储备保障对外支付、维护汇率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等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强投资能力建设,不断优化货币和资产结构,在保证安全和流动的基础上实现保值增值。三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对外战略,统筹开展多元化运用,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向纵深发展。[详情]
2月以来新兴市场资金流出加剧,似乎没能阻碍人民币持续上涨趋势。截至2月7日20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徘徊在6.2648,盘中一度创下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的新高值6.2512。 受此影响,人民币兑美元1年期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一度报在6.4014,创下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的新高值。 “事实上,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存在着跷跷板效应——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持续大幅上涨,远期汇率报价势必水涨船高。”一家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直言。随着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双双持续走高,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回到2015年8月11日汇改前点位的几率正变得越来越高。究其原因,随着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结构与多空博弈格局出现变化,人民币汇率正呈现易涨难跌格局,甚至多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涨幅已经超过美元跌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由于人民币涨幅过快过猛,如今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始担心相关部门有可能采取汇市调控措施遏制人民币过快上涨。 “尽管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此轮快速上涨主要是受到美元指数下跌影响,但本周以来美元触底反弹,加之新兴市场资金流出加剧都无法遏制人民币上涨,这意味着人民币存在着新的单边快速上涨动能。”多伦多道明银行外汇策略师Ned Rumpeltin向记者分析说,“这势必激发热钱重新大举涌入中国市场。” 人民币持续上涨的“新动能” 在多位外汇交易员看来,人民币即期汇率之所以能在新兴市场资本流出加剧与美元指数触底反弹的双重压力下持续上涨,与当前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结构与多空博弈格局出现微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以境内在岸市场为例,人民币即期汇率的交易主体是央行、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以往在人民币贬值期间,企业基于避险需要频频购汇压低人民币汇率,银行与央行则起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作用。随着去年5月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以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好转令人民币汇率彻底摆脱单边下跌预期,企业纷纷选择止损结汇,令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多头云集而空头“失语”,形成当前人民币汇率易涨难跌的格局。 “这种市场结构也导致在岸市场人民币成交量难以持续放大,某种程度放大了人民币单边大幅升值幅度。”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向记者分析。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境外离岸市场——以往国际对冲基金一直扮演着人民币空头角色,随着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导致他们纷纷离场,令离岸人民币趋于易涨难跌。 他坦言,本周以来人民币汇率能成功抵御中美利差持续收窄的负面冲击,也是得益于此。具体而言,2月2日当天美国10年期国债一度触及过去3年以来最高值2.85%,当天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徘徊在3.92%附近,令两者利差从去年底的147个基点,收窄至107个基点。 然而,国际投机资本却不敢以此沽空人民币套利。究其原因,是当天早盘企业结汇潮与人民币买盘增加,令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一度涨破6.27、6.28两个整数关口。 “这也激发人民币买涨热情持续升温。”Marc Chandler进一步指出。7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2.77%附近,令中美利差回升至113个基点,吸引不少企业加大结汇力度,助推人民币汇率顺势突破6.26整数关口,一度逼进6.25整数关口,创下2015年8月汇改以来的最高值。 一位外资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这种市场结构有可能触发人民币持续快速上涨,从而将双向波动趋势演变成“单边升值”,建议相关部门适度增加国际大型资产管理机构与外汇经纪商进入境内人民币市场参与交易,通过增加不同类型交易对手与人民币汇率交易策略,尽可能改变当前人民币汇率易涨难跌的局面。 在他看来,随着人民币汇率不断逼近6.20,企业结汇与人民币买涨热情还将持续升温,令人民币涨幅大于美元跌幅。 “尽管过去8个月人民币持续大涨令部分外汇头寸选择结汇,但由于不少企业投资海外房地产与金融理财产品以及用于海外投资并购,导致逾千亿美元外汇头寸至今尚未结汇。”上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估算,“如今随着不少金融理财产品陆续到期,加之海外投资项目开始创造现金流,这些企业在不敢加大远期购汇套保力度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尽早结汇规避美元贬值风险,成为驱动人民币汇率持续快速上涨的另一个新动能。” 一家国有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企业对人民币远期套保操作正变得越来越谨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央行一再强调人民币趋于双向波动,但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呈现单边快速升值趋势,且多个交易日人民币涨幅甚至超过美元跌幅,令他们担心相关部门可能会采取措施调控人民币涨幅,不敢在远期市场增加套保头寸避免额外损失。 推动外汇均衡管理 记者多方了解到,这种担心也在不少金融机构内部悄然流传。 一家大型外资银行甚至列举了相关部门可能采取的三项汇市调控措施,一是适度加快资本项的开放进程,包括增加QDII、QDII2、债券通南向投资的额度,通过容许更多境内资金流向海外开展投资,从而缓解人民币短期快速上涨压力;二是择时引入反向逆周期因子,即当人民币涨幅过快时通过这个反向逆周期因子适度调低人民币中间价,从而遏制人民币涨幅过快;三是直接进入外汇市场买入美元压低人民币汇率。 “但是,只有外汇市场出现两大现象,才会触发相关部门采取上述措施。”汇丰银行高级外汇策略师王菊向记者指出,“一是人民币出现非理性升值预期,比如当美元指数反弹导致其他非美货币大幅贬值,唯独人民币持续保持快速上涨;二是中国资本跨境流动呈现一边倒现象,包括人民币快速升值令大量热钱涌入。” 在王菊看来,当前外汇市场尚未出现上述两大现象——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为例,当前人民币涨幅与美元跌幅大致相当,尽管个别交易日人民币涨幅超过美元跌幅,但央行等相关部门会容忍这种状况短暂出现,以此促进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实现清洁浮动,降低企业或金融机构非理性结售汇对人民币交易定价的冲击。 “当前不少金融机构也在密切关注外汇储备与结售汇顺差数据是否出现异常增加,以此判断资本跨境流动是否呈现一边倒迹象。”她直言。根据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好转、美元短期难改下跌颓势、中国资本跨境流动趋于均衡等因素而言,年底前人民币均衡汇率波动区间中枢将在6.2附近。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近日撰文表示,进一步推动外汇均衡管理,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已回归中性原则,未来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上,也将强调中性原则——既支持合法合规资金流出,也支持合法合规资金流入。 在上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看来,潘功胜此番表态预示着央行不允许资本跨境流动出现一边倒现象,尤其是大量热钱趁着当前人民币单边升值期间大进,在人民币趋于双向波动时大出。 “这也令不少金融机构对中国相关部门进一步放宽QDII、QDII2、债券通南向投资等额度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他直言。由于这些对外投资渠道采取额度审批制,其对人民币汇率与资本跨境流动均衡平稳的影响相对可控。[详情]
外储十二连涨 本报记者 顾月 北京报道 外储十二连涨 央行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增至31614.57亿美元,环比增加215.08亿美元,连续12个月增加。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走强。最新的数据显示,2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徘徊在6.26左右,盘中一度创下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的新高值6.2512。即期市场汇率离8·11汇改前的汇率也仅有一步之遥。 究其原因,既有企业结汇持续上升的因素,也有人民币空头离场的原因。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先是出现单边贬值预期,现在则进入单边升值预期的阶段,离双向波动的目标尚有距离,这亦对外汇管理提出新要求。 (杨志锦) 中国人民银行2月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增至31614.57亿美元,创下2016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环比增加215.08亿美元,增幅0.68%,为连续第12个月增加。 “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升值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各因素的共同作用,是本次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1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中表示,“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进行,全球经济同步复苏,主要央行将逐步收紧货币政策的内外双因素影响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将更趋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特征将更加明显。” 与外汇储备十二连涨相伴随的则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回升。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经历了由贬值再到升值的完整周期,市场对汇率双向波动的耐受度明显提高,而这周期性变化的背后,则是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是中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二是跨境资本流动由净流出转为基本平衡;三是美元指数由上行转为下跌;四是中国的汇率管理政策更积极主动;五是境内外利差由收窄转为扩大。”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表示。 外汇储备十二连涨 自2017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减少至29982亿美元后,就开始一路上升,连涨12个月升至31614.57亿美元,累计上升1632.57亿美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虽然估值效应是1月外汇储备上升的主要原因,但银行结售汇,即外汇供求关系对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已形成较强支撑。“去年12月银行结售汇差额再次转为顺差59.84亿美元,成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值。今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3.16%,有助于维持净结汇顺差。” 目前市场做空人民币的势头已扭转,但对于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则出现了一定分歧。一种看法是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见顶,在美元指数反弹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会回到6.4—6.6之间,另一种看法是美国经济、税改和加息政策不如预期,人民币汇率一定会突破6.2达到811汇改之前的水平,但两种观点都认为人民币汇率在中期内不会大跌。 “受此次美股大跌影响,国际资本市场已看到人民币作为避险资产的功能,目前购买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公司增多,这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化都有积极影响。”一位香港地区的外汇交易员表示。 中金公司今年也两次上调了对2018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预期,在年初从6.48调整到6.28后,近日又上调到6.18。 跨境资本流动转向 与单一的外汇储备变化相比,市场更关心的是外汇储备及其他经济数据反映的资本流向变化。目前从流入和流出两方面来看,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已然从净流出转为基本平衡,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降低。 从流入角度看,在出口扩大背景下,出口企业结汇积极;外资不断增持中国金融资产;中国企业境外融资规模也在上升。 “现在都是一拿到美元款项就立即结汇,一是因为春节流动性紧张,没有办法放闲钱,二是人民币汇率一直在升值,实在不敢赌之后会怎么样,及时结汇保险。”山东地区一家从事纺织品外贸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外,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外资增持股票5255亿元、增持债券3462亿元,全年外资流入规模为2015年的7倍以上。而境外机构和个人共增加金融资产12522.57亿元,同比增幅达41.3%。 德意志银行集团高级策略师刘立男近日发布研究报告表示,在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及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影响下,预计2018年流入中国内地债券市场的外资将达7000亿元人民币。 从流出角度来看,201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减少,非理性对外投资被遏制;企业和居民恐慌性购汇浪潮消失,更能按照自身需求合理购汇结汇,四季度结售汇由逆差转为顺差12亿美元;监管部门严打资金非法流出,仅2017年就破获汇兑型地下钱庄案件近百起,涉案金额数千亿元人民币,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百余名,行政处罚超2亿元人民币。 而与跨境资本流动转向相对应的是,市场普遍预计中国监管部门会对资本管制措施进行一定调整。 “中国外汇监管部门的管理手段在不断进步,在抑制资本流出方面成效显著,这也是多数对冲基金在沽空人民币套利中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香港地区外汇交易员表示,“但目前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的背景下,可能会取消一些临时性的资本管制措施,如调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审批程序,取消居民换汇管制等。” 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认为,如果今后一段时期人民币汇率持续稳定,监管重点应该从防止资本过快流出变为对资本流入的管理。“热钱过快流入同样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危害,在经济稳定时期容易扭曲市场资产价格,在经济下滑时期则会酿成恐慌性流出加剧金融风险。” 近日召开的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也指出,外汇管理局未来将进一步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市场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宏观审慎政策逆周期调控跨境资本流动,微观监管政策依法依规维护外汇市场秩序,保持执法标准跨周期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预测性,严厉打击各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 (编辑:闫沁波)[详情]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作者:海通宏观姜超、梁中华、李金柳、宋潇 摘 要 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出现逆转,步入大幅升值的轨道,进入2018年更是出现跳升。那么本轮升值和05年汇改后的升值有何不同?对经济又会造成何种影响?人民币升值是否会吸引外部资金流入,带动国内资产价格的重估?本篇专题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 本轮升值有何不同?从更长周期来看,05年汇改后,人民币就开启了升值之路,持续升值到2013年。而升值背后的推动力是中国经济向好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压制多年的单边升值压力的逐步释放。而17年以来,人民币又开启了新一轮升值。但从基本面来看,我国经济增速仅是小幅回升,反映国际收支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并没有显著增加。所以和05年以后的升值不同,基本面并不是影响本轮升值最主要的因素,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机制才是关键。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强更多是因为美元指数的走弱,背后的机制是人民币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并保持基本稳定。但是这样的定价机制带来的问题和仅仅盯住美元是一样的,仅仅由定价机制带来的“被动”升值会对未来经济构成负面冲击。 升值对经济有何影响?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的出口同比增速与人民币有效汇率负相关,并且有效汇率变化领先出口3个月,这是因为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出口企业利润下降。实际上,目前我国经济背景和贸易所处环境与2013年之前大不相同。05-13年:出口逆势增长,经济持续繁荣。05-07年,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出口强劲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较强,另一方面是当时美欧等国经济向好,外需强劲。08年后外需大幅下滑,我国出口增速出现下降,但我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仍在持续上升。说明在全球贸易萎缩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情况相比于其他国家仍然不错。17年以来:出口不容乐观,经济或将承压。去年出口的边际好转是GDP回升的主要动力,而出口好转一方面是因为海外发达经济的同步复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贬值。自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均出现贬值,其中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高达13%,对出口有一定支撑。但是去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是持续升值的,累计升值幅度超过9%,同时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也在逐步下滑,再加上贸易壁垒增加,本轮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也要大于2013年之前。从细分领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电子通讯设备以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将产生较大冲击。 升值会带来资产价格重估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相比较汇率的历史走势,市场对未来汇率的预期是影响资产价格会否重估的更重要的因素。道理很简单,外部资金是否流入、内部资金是否流出,首先考虑的不是汇率过去是否已经升值贬值,而是未来是否会继续升值或贬值。05年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对经济本身的提升其实是偏小的,因而升值预期一直存在。较强的升值预期最终导致资本持续流入,对国内资产价格是有推动作用的,06-07年的股市、房市大涨均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但17年以来的本轮升值与上一轮升值最核心的差异是,本轮人民币升值主因在于美元走弱,更多属于被动升值。17年以来,1年期的美元对人民币NDF仍是高于即期汇率,显示了市场对人民币的长期贬值预期。因此本轮升值以来,资金并未明显大幅流入国内,也就难以形成对资产价格的重估。而如果汇率过度升值,其反过来会使得效率和技术的提升被汇率的大幅升值所抵消,反倒对资产价格不利。 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出现逆转,步入大幅升值的轨道,进入2018年更是出现跳升。那么本轮升值和05年汇改后的升值有何不同?对经济又会造成何种影响?人民币升值是否会吸引外部资金流入,带动国内资产价格的重估?本篇专题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 1. 本轮升值有何不同? 从更长周期来看,05年汇改后,人民币就开启了升值之路,持续升值到2013年。自2005年7月21日起,央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但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也不意味着盯住一篮子货币,实现有管理的浮动。从走势上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在05年汇改后是大幅升值的,从8.2以上升值至13年接近6.0的点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也从85上升至接近120的水平。 而升值背后的推动力是中国经济向好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01年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绝大多数年份维持在8%以上的水平。在国际收支方面,经常项目顺差持续处于高位,而中国经济高增长带来的机会也吸引了海外投资资金流入,在14年之前金融账户也基本都保持顺差。尤其是08年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更是大量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所以05-13年的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有基本面支撑的,是05年汇改前压制多年的单边升值压力的逐步释放。 而17年以来,人民币又开启了新一轮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7年初的6.96升值到当前的6.3左右,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从94.83回升至95.82。但是从基本面来看,我国经济增速仅仅从16年的6.7%回升至17年的6.9%,反映国际收支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也仅仅是保持稳定,并没有显著增加。而当前欧美经济仍在复苏,国内经济甚至有一定的走弱压力,所以从当前远期市场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反而有一定的贬值预期。 所以和05年以后的升值不同,基本面并不是影响本轮升值最主要的因素,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机制才是关键。近两年随着汇率中间价机制的改革,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在减弱的,而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相对稳定的目标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当其它货币对美元升值的时候,人民币会跟着其它货币对美元升值;当其它货币对美元贬值时,人民币也跟着贬值。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美元指数的走势高度相关,相关度远远大于以往。但从执行上也有一定的波折,例如尽管央行从15年12月就发布了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但是从16年全年来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还是走弱的,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当年还是在释放前期积累的贬值压力。而17年上半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依然相对偏弱,所以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对冲市场预期惯性导致的人民币相比其它货币对美元升值偏少的问题。17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指数才得以修正,保持了基本稳定,“逆周期因子”也暂时退出。 所以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强更多是因为美元指数的走弱,背后的机制是人民币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并保持基本稳定。但是这样的定价机制带来的问题和仅仅盯住美元是一样的,欧元、英镑、日元的定价是完全市场化的,对美元升值是其经济基本面的反映。当我国经济和海外步调一致时,跟着一篮子货币对美元升值不会带来太大问题,但当步调不一致时,仅仅由定价机制带来的“被动”升值就会对未来经济构成负面冲击。 2. 升值对经济有何影响? 一谈到汇率升值,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会对出口产生向下压力。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的出口同比增速确实与人民币有效汇率负相关,并且有效汇率变化领先出口3个月。人民币汇率与出口相关主要是因为汇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商品价格。当人民币出现升值时,出口企业要么选择维持外币计价的价格不变,这样会导致以本币计价的商品价格下降;要么选择维持本币计价的价格不变,这样会提高外币计价的价格,导致商品需求下降。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出口企业利润下降,也会降低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 前面已经提到,本轮人民币升值的主导因素与2013年之前的升值不同。实际上,目前我国经济背景和贸易所处环境与2013年之前也大不相同。下面,我们将回顾2013年之前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并对本轮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进行分析。 05-07年,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出口强劲增长。尽管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但是次贷危机之前,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一直维持在20%以上。尽管同期我国进口也不弱,但是受到出口增长的带动,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07年贸易顺差月均超过200亿美元。 同期,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也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2005年到 2007年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分别达到1.4%、1.9%和1.5%。 当时出口之所以没有明显受到汇率影响,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较强。1980年以来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比持续增加,而城市化的推进也导致大量农民工进城增加了有效劳动力供给。2001年末我国加入WTO以后,巨大的人口红利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帮助我国成功加入到全球产业链的布局中。因此,尽管05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但是相比于低廉的人力成本来说我国的出口产品竞争力仍然较强。 另一方面,当时美欧等国经济向好,外需强劲。美国经济自2002年以来就表现强劲,GDP同比增速一度超过4.4%,而欧元区GDP同比增速在2006年和2007年也分别达到3.2%和3%。经济的繁荣使得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进口持续增长,尽管因为人民币升值而有所回落,但是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08年后我国出口增速出现下滑,次贷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同比增速一度下滑至-4%和-6%。受到外需大幅下滑的影响,我国出口同比也一度下降到-26%,并且2011年开始出口增速的中枢从20%下降至10%。 但是我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仍在持续上升。尽管出口增速回落,但是实际上我国的贸易份额仍在持续上升,我国出口金额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从2007年的8.7%持续上升到2013年的11.7%。贸易占比的上升说明在全球贸易萎缩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情况相比于其他国家仍然不错。 去年出口的边际好转是GDP回升的主要动力。2016年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拉动仅为-0.4%,而2017年拉动则上升到0.6%,相当于边际提高GDP增速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实际上消费和投资对2017年GDP的增长贡献分别下降了0.2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 而出口好转一方面是因为海外发达经济的同步复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贬值。具体来说,2016年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强劲复苏,其中美国和欧元区PMI指数分别达到60.8和60.6的高位。而自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均出现贬值,其中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高达13%。2016年中旬开始,我国出口增速就触底反弹。 同时,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也在逐步下滑。在本轮全球复苏的背景下,实际上我国的出口增速回升幅度已经远不如东南亚等其它国家。2017年越南、韩国和马来西亚出口平均增速分别在21.7%、20.7%和16%,而我国的出口增速仅为7.7%。出口回升幅度较弱反映出我国的出口产品在逐步被东南亚等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替代。随着人口红利退减,我国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将持续上升,再加上贸易壁垒增加,本轮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也要大于2013年之前。 3. 升值会带来资产价格重估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相比较汇率的历史走势,市场对未来汇率的预期是影响资产价格会否重估的更重要的因素。道理很简单,外部资金是否流入、内部资金是否流出,首先考虑的不是汇率过去是否已经升值贬值,而是未来是否会继续升值或贬值。 我们先来考察日元升值的经验。85年广场协议后,美元兑日元汇率从起初的250左右降至88年的130以下,日元升值幅度最大超过100%,日元升值和市场的升值预期引发了对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重估,85年到88年日本股市一路上涨,日经225指数涨幅超过一倍,房价也在这段时间快速攀升。 我们再来看我国上一轮人民币升值。05年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对经济本身的提升其实是偏小的,因而升值预期一直存在。从NDF和即期汇率的对比可以看到,05-08年1年期的美元兑人民币NDF一直低于即期汇率,这说明汇率升值预期一直存在,经济上行周期的主动升值仍未能消除升值预期,原因在于相比国内效率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汇率的升值幅度依然偏小。 因而较强的升值预期最终导致资本持续流入,对国内资产价格是有推动作用的。这一时期我国不仅是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也是顺差,05年以后我国外汇占款增长速度加快,而资本大量流入助推了国内资产价格的上升,06-07年的股市、房市大涨均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详情]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外汇市场的投资者教育似乎渐入佳境,人民币汇率走势与结售汇的关联性正逐渐弱化。昨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1月银行结售汇数据显示,当月代表零售外汇市场的银行结售汇小幅逆差56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实现顺差149亿元人民币,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延续基本平衡格局。 1月人民币兑美元涨幅创有记录以来单月最大涨幅,但市场并未就此大幅增加结汇,相反,当月银行结汇规模环比减少近11%。 市场预期分化 外汇局公布的1月结售汇数据让此前的市场预测“打脸”。在此之前,市场不少机构预测,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涨和春节因素叠加,1月银行结售汇将为顺差,且代客结售汇顺差规模将较上月扩大。然而,实际情况与预测恰好相反,不仅当月银行结售汇由上一月的顺差转为逆差,规模下降451亿元,代客结售汇顺差规模也环比缩小296亿元。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闫玲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月份银行结售汇由顺差转为逆差,主要是因为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就有205亿元,即银行自身增加了购汇规模,但银行购汇规模并不大。更为重要的是,市场预测与实际数据的背离,实际也说明外汇市场价与量关系的弱化,即人民币汇率走势与银行结售汇的关联性减弱。 开年首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走出一波凌厉涨势,创有记录以来最大单月涨幅。此前有外汇分析师表示,此番人民币急涨也让一些企业转变观念,提高结汇意愿。然而,现实情况更为复杂,数据显示,1月货物贸易的结汇率只有51%,处于近一年多以来的低位,而相比之下购汇率则较为稳定。受此影响,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规模与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的缺口也在加大。 “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涨,但一些企业并没有相应加大结汇,这也说明市场预期出现分化,市场主体并没有形成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的预期。”闫玲称。 市场预期分化实则是个好现象。外汇局方面多次强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要树立“风险中性”意识。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表示,未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对于汇率风险的管理就必须要树立严肃的“风险中性”意识。然而,当前部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不到位,一些企业习惯于押注升值或贬值的单边方向,用主观的市场判断替代风险管理;对套期保值认识不足,有一些企业不愿意支付这个费用来做套期保值,或者把套期保值当做赚钱工具,忽视了套期保值是锁定不确定性风险的本质功能。 此外,受春节居民境外出游换汇的影响,相比于去年12月,今年1月个人购汇环比增加11%。然而,对比数据可发现,尽管春节前个人旅游用汇上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购汇规模下降12%。 外汇市场供求 延续基本平衡格局 尽管1月银行结售汇数据不及市场预期,但总体看,当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持续向好。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格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外汇储备余额持续增加。从2月7日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看,1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1615亿美元,较2017年末增长215亿美元,体现了境内外汇供求总体平衡、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升值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二是银行结售汇和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1月份,银行结汇同比增长28%,银行售汇增长11%,结售汇逆差9亿美元,同比下降95%,总体延续了近期小幅顺逆差交替态势。如果再考虑到企业远期、期权交易等因素综合影响,1月份境内外汇供求延续基本平衡。 三是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呈现顺差。1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付款顺差246亿美元,其中,外汇资金收付款顺差257亿美元。 “主要渠道的外汇供求状况保持平稳。一方面,货物贸易以及主要的资本和金融项目结售汇延续顺差,其中,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顺差分别为9亿美元和19亿美元;另一方面,企业投资收益和个人购汇均低位运行。”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称。 外汇局方面表示,我国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总体平衡的发展趋势已初步形成。近一段时期,市场对各主要货币走势看法合理分化、预期趋稳,人民币汇率呈现有升有贬、双向波动的态势,推动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加稳定,外汇市场基本实现自求平衡。国内外环境将使得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并且总体能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为中长期我国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总体平衡创造有利条件。[详情]
相关专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 过快升值引担忧 新浪外汇讯 2月8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开盘之后连续回调,日内暴跌752个基点,创2015年8月12日以来最大日间跌幅。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今开6.2648,日内最低贬值至6.3400,最大跌幅1.2%。 东方汇理银行高级新兴市场策略师Dariusz Kowalczyk称,人民币加速下跌或与贸易顺差偏少和贸易战风险有关。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则认为,人民币今天的暴跌,只是过去一段时间“暴涨”的正常反抽而已,即使贸易顺差创下低点,即使近期有一些官方的表态,即使今晨股市继续暴跌,但人民币的突然下跌,只反映出一个事实:市场上的人民币多头实在太多了。 开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一路飙升。其中1月份升值3.5%,创1994年汇改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今日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6.2%。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6%;进口1.19万亿元,增长30.2%;贸易顺差1358亿元,收窄59.7%。 瑞穗银行最新研报指出,根据贸易加权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快速上升显示出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央行采取措施抑制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可能性在提高。 有外资银行人士建议,相关部门适度增加国际大型资产管理机构与外汇经纪商进入境内人民币市场参与交易,通过增加不同类型交易对手与人民币汇率交易策略,尽可能改变当前人民币汇率易涨难跌的局面。[详情]
新浪外汇2月8日讯 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6.2%。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6%;进口1.19万亿元,增长30.2%;贸易顺差1358亿元,收窄59.7%。 2018年开年首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了一波强劲升势,中间价累计升值2003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月份累计升值3.5%,创1994年汇改以来最大单月涨幅。[详情]
新浪外汇讯 2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2822,较上日升值60个基点,为近30个月的新高。 隔夜市场,美元走强,成功站上90上方。美国参议院两党领袖麦康奈尔和舒默达成一项为期两年的预算协议,该协议将提供近3000亿美元的额外资金,不但有望避免美国政府于本周五再度关门,并将结束长达数月的开支优先问题。不过,在参议院通过该协议后,还须将其送回众议院表决,是否能得到众议院的支持仍存在不确定性。 昨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升破6.26关口,再刷2015年8月10日来新高。交易员称,近期客盘结汇意愿续升,几乎无视美元指数反弹,若无大行适度出手,短期人民币料延续易升难贬走势。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美元走势出现反复,跌势开始放缓,但最近人民币仍保持强势运行,表明人民币已进入主动升值模式,主要源于升值预期抬头引发的客盘结汇需求释放。从盘面上看,近期客盘结汇意愿持续上升,基本无视美元反弹,倘若美元走势不出现大变化,或央行不进行干预,短期内人民币恐易升难贬。 目前,人民币汇价已经超出大多数机构先前的预期。 瑞穗银行最新研报指出,根据贸易加权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快速上升显示出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央行采取措施抑制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可能性在提高。 有外资银行人士建议相关部门适度增加国际大型资产管理机构与外汇经纪商进入境内人民币市场参与交易,通过增加不同类型交易对手与人民币汇率交易策略,尽可能改变当前人民币汇率易涨难跌的局面。[详情]
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走高,在岸即期汇率日间最高涨至6.2519元,创2015年“8·11”汇改以来新高。 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设在6.2882元,调升190基点。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交易开盘后快速走高,最高至6.2519元,午后逐步收窄涨幅,16:30收盘价报6.2596元,较前收盘价涨187基点,日内高价及收盘价均为2015年8月11日以来新高。香港市场上,离岸人民币先扬后抑,日内一度涨254基点,随后逐步回调,截至北京时间18时报6.2749元,较前收盘价涨71基点。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美元走势出现反复,跌势开始放缓,但最近人民币仍保持强势运行,表明人民币已进入主动升值模式,主要源于升值预期抬头引发的客盘结汇需求释放。从盘面上看,近期客盘结汇意愿持续上升,基本无视美元反弹,倘若美元走势不出现大变化,或央行不进行干预,短期内人民币恐易升难贬。目前人民币汇价已经超出大多数机构先前的预期。[详情]
■本报记者 傅苏颖 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2018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615亿美元,较2017年12月末上升215亿美元,升幅为0.68%,为连续12个月实现正增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外主体交易行为总体平稳。国际金融市场上,在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升值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月份外储增加215亿美元,连续第12个月上升,汇率估值和资本流入是主因。1月份美元指数下跌3.4%,欧元、英镑、日元对美元汇率均显著升值,粗略估计,汇率估值因素带来外储增加约300亿美元。1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显著升值可能带来一定数量的资本净流入,也有利于外储增长。但1月份美欧等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均显著上涨,债券估值对外储有一定的负面贡献。 “估值效应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月份美元指数大幅贬值,由去年12月末的92.2574贬至89.1201,贬值幅度达到3.40%;欧元对美元汇率由去年12月末的1.2001升至1.2414,升值幅度达到3.44%;美元对日元汇率由12月末的112.69贬至109.18,贬值幅度达到3.11%。综合考虑主要货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估值明显上升。另外,1月份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12月末的2.40%大幅升至2.72%导致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价格下降,外汇储备账面价值有所损失。 “综合来看,汇率变动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较大幅度提升,收益率变动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所下降,二者相互抵消后,估值效应仍然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增长。”温彬表示。 刘健表示,短期内,预计外储有望维持增长态势。2月份以来,美元指数继续弱势震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步升值,资本可能继续出现净流入,有助于外储回升。不过美元贬值压力集中释放后跌幅可能放缓,汇率估值的正向贡献可能减弱。发达国家利率上升对债券估值的负面影响仍可能存在。未来外储回升的主要原因,或将由汇率估值因素转向资本流入因素。[详情]
上海证券报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12个月回升。 中国人民银行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末,我国外储规模为31615亿美元,较2017年12月末上升215亿美元,升幅为0.68%。 业内人士分析,1月外储增长主要源于汇率估值效应和银行结售汇改善。而过去一年,外储之所以能实现连续小幅上升,与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平稳,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中有升有关。 汇率估值效应促外储上升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解释,1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外主体交易行为总体平稳。同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升值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各因素共同作用,所以1月外储规模小幅上升。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测算,1月美元指数大幅贬值,较去年12月末贬值3.40%。在同一时期内,欧元对美元汇率升值3.44%,美元对日元汇率贬值3.11%。综合考虑主要货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我国外储规模的估值明显上升。 “但与此同时,1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去年12月末的2.40%大幅升至2.72%,导致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价格下降,外储账面价值有所损失。”温彬认为,上述两个原因相互抵消后,估值效应仍然导致外储规模增长。 从国内因素看,银行结售汇对外储规模增长形成较强支撑。温彬称,1月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3.16%,有助于维持结售汇顺差。但与此同时,我国进出口差额达到2年内的较高水平,贸易对外储规模增长的支撑较上月减弱。 回顾2017年2月份以来,我国外储余额已经连续12个月回升。据上证报记者统计,这12个月我国外储累计增加1564亿美元。 外储规模连续小幅上升,与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平稳,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中有升不无关系。 外汇局局长潘功胜日前撰文指出,2017年外汇市场供求更加平衡,银行结售汇逆差1116亿美元,同比下降67%。跨境资本流动更加均衡,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出1245亿美元,同比下降59%。 同时,市场主体涉外交易行为更趋稳定。2017年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结汇均呈现增长态势,跨境融资继续平稳增加,对外投资、个人购汇有序回落。而且,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6.2%,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编制的CFETS人民币篮子汇率指数上涨0.02%。 外储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 对于下一阶段,上述外汇局负责人展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进行,经济基本面有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球经济同步复苏,全球主要央行将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在基本面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将更趋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在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外储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 “美元汇率已经跌至阶段性低点,反弹回升后将削弱估值效应,预示着人民币预期的远期净结汇的逆差在逐渐扩大,因此,未来外储规模还要重点关注对外贸易的影响。”温彬提醒。 潘功胜在日前发表的文章中传递出下一阶段外汇管理部门对待外储的态度。文章提到,在管理目标上,理性看待外汇储备增减,更强调在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上,实现国际收支动态平衡。 文章还指出,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能力建设。一是继续加强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跨境资本流动政策的协调配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充分发挥外汇储备保障对外支付、维护汇率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等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强投资能力建设,不断优化货币和资产结构,在保证安全和流动的基础上实现保值增值。三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对外战略,统筹开展多元化运用,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向纵深发展。[详情]
2月以来新兴市场资金流出加剧,似乎没能阻碍人民币持续上涨趋势。截至2月7日20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徘徊在6.2648,盘中一度创下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的新高值6.2512。 受此影响,人民币兑美元1年期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一度报在6.4014,创下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的新高值。 “事实上,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存在着跷跷板效应——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持续大幅上涨,远期汇率报价势必水涨船高。”一家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直言。随着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双双持续走高,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回到2015年8月11日汇改前点位的几率正变得越来越高。究其原因,随着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结构与多空博弈格局出现变化,人民币汇率正呈现易涨难跌格局,甚至多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涨幅已经超过美元跌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由于人民币涨幅过快过猛,如今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始担心相关部门有可能采取汇市调控措施遏制人民币过快上涨。 “尽管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此轮快速上涨主要是受到美元指数下跌影响,但本周以来美元触底反弹,加之新兴市场资金流出加剧都无法遏制人民币上涨,这意味着人民币存在着新的单边快速上涨动能。”多伦多道明银行外汇策略师Ned Rumpeltin向记者分析说,“这势必激发热钱重新大举涌入中国市场。” 人民币持续上涨的“新动能” 在多位外汇交易员看来,人民币即期汇率之所以能在新兴市场资本流出加剧与美元指数触底反弹的双重压力下持续上涨,与当前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结构与多空博弈格局出现微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以境内在岸市场为例,人民币即期汇率的交易主体是央行、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以往在人民币贬值期间,企业基于避险需要频频购汇压低人民币汇率,银行与央行则起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作用。随着去年5月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以及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好转令人民币汇率彻底摆脱单边下跌预期,企业纷纷选择止损结汇,令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多头云集而空头“失语”,形成当前人民币汇率易涨难跌的格局。 “这种市场结构也导致在岸市场人民币成交量难以持续放大,某种程度放大了人民币单边大幅升值幅度。”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向记者分析。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境外离岸市场——以往国际对冲基金一直扮演着人民币空头角色,随着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导致他们纷纷离场,令离岸人民币趋于易涨难跌。 他坦言,本周以来人民币汇率能成功抵御中美利差持续收窄的负面冲击,也是得益于此。具体而言,2月2日当天美国10年期国债一度触及过去3年以来最高值2.85%,当天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徘徊在3.92%附近,令两者利差从去年底的147个基点,收窄至107个基点。 然而,国际投机资本却不敢以此沽空人民币套利。究其原因,是当天早盘企业结汇潮与人民币买盘增加,令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一度涨破6.27、6.28两个整数关口。 “这也激发人民币买涨热情持续升温。”Marc Chandler进一步指出。7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2.77%附近,令中美利差回升至113个基点,吸引不少企业加大结汇力度,助推人民币汇率顺势突破6.26整数关口,一度逼进6.25整数关口,创下2015年8月汇改以来的最高值。 一位外资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这种市场结构有可能触发人民币持续快速上涨,从而将双向波动趋势演变成“单边升值”,建议相关部门适度增加国际大型资产管理机构与外汇经纪商进入境内人民币市场参与交易,通过增加不同类型交易对手与人民币汇率交易策略,尽可能改变当前人民币汇率易涨难跌的局面。 在他看来,随着人民币汇率不断逼近6.20,企业结汇与人民币买涨热情还将持续升温,令人民币涨幅大于美元跌幅。 “尽管过去8个月人民币持续大涨令部分外汇头寸选择结汇,但由于不少企业投资海外房地产与金融理财产品以及用于海外投资并购,导致逾千亿美元外汇头寸至今尚未结汇。”上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估算,“如今随着不少金融理财产品陆续到期,加之海外投资项目开始创造现金流,这些企业在不敢加大远期购汇套保力度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尽早结汇规避美元贬值风险,成为驱动人民币汇率持续快速上涨的另一个新动能。” 一家国有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企业对人民币远期套保操作正变得越来越谨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央行一再强调人民币趋于双向波动,但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呈现单边快速升值趋势,且多个交易日人民币涨幅甚至超过美元跌幅,令他们担心相关部门可能会采取措施调控人民币涨幅,不敢在远期市场增加套保头寸避免额外损失。 推动外汇均衡管理 记者多方了解到,这种担心也在不少金融机构内部悄然流传。 一家大型外资银行甚至列举了相关部门可能采取的三项汇市调控措施,一是适度加快资本项的开放进程,包括增加QDII、QDII2、债券通南向投资的额度,通过容许更多境内资金流向海外开展投资,从而缓解人民币短期快速上涨压力;二是择时引入反向逆周期因子,即当人民币涨幅过快时通过这个反向逆周期因子适度调低人民币中间价,从而遏制人民币涨幅过快;三是直接进入外汇市场买入美元压低人民币汇率。 “但是,只有外汇市场出现两大现象,才会触发相关部门采取上述措施。”汇丰银行高级外汇策略师王菊向记者指出,“一是人民币出现非理性升值预期,比如当美元指数反弹导致其他非美货币大幅贬值,唯独人民币持续保持快速上涨;二是中国资本跨境流动呈现一边倒现象,包括人民币快速升值令大量热钱涌入。” 在王菊看来,当前外汇市场尚未出现上述两大现象——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为例,当前人民币涨幅与美元跌幅大致相当,尽管个别交易日人民币涨幅超过美元跌幅,但央行等相关部门会容忍这种状况短暂出现,以此促进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实现清洁浮动,降低企业或金融机构非理性结售汇对人民币交易定价的冲击。 “当前不少金融机构也在密切关注外汇储备与结售汇顺差数据是否出现异常增加,以此判断资本跨境流动是否呈现一边倒迹象。”她直言。根据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好转、美元短期难改下跌颓势、中国资本跨境流动趋于均衡等因素而言,年底前人民币均衡汇率波动区间中枢将在6.2附近。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近日撰文表示,进一步推动外汇均衡管理,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已回归中性原则,未来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上,也将强调中性原则——既支持合法合规资金流出,也支持合法合规资金流入。 在上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看来,潘功胜此番表态预示着央行不允许资本跨境流动出现一边倒现象,尤其是大量热钱趁着当前人民币单边升值期间大进,在人民币趋于双向波动时大出。 “这也令不少金融机构对中国相关部门进一步放宽QDII、QDII2、债券通南向投资等额度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他直言。由于这些对外投资渠道采取额度审批制,其对人民币汇率与资本跨境流动均衡平稳的影响相对可控。[详情]
外储十二连涨 本报记者 顾月 北京报道 外储十二连涨 央行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增至31614.57亿美元,环比增加215.08亿美元,连续12个月增加。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走强。最新的数据显示,2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徘徊在6.26左右,盘中一度创下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的新高值6.2512。即期市场汇率离8·11汇改前的汇率也仅有一步之遥。 究其原因,既有企业结汇持续上升的因素,也有人民币空头离场的原因。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先是出现单边贬值预期,现在则进入单边升值预期的阶段,离双向波动的目标尚有距离,这亦对外汇管理提出新要求。 (杨志锦) 中国人民银行2月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增至31614.57亿美元,创下2016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环比增加215.08亿美元,增幅0.68%,为连续第12个月增加。 “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升值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各因素的共同作用,是本次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1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中表示,“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进行,全球经济同步复苏,主要央行将逐步收紧货币政策的内外双因素影响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将更趋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特征将更加明显。” 与外汇储备十二连涨相伴随的则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回升。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经历了由贬值再到升值的完整周期,市场对汇率双向波动的耐受度明显提高,而这周期性变化的背后,则是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是中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二是跨境资本流动由净流出转为基本平衡;三是美元指数由上行转为下跌;四是中国的汇率管理政策更积极主动;五是境内外利差由收窄转为扩大。”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表示。 外汇储备十二连涨 自2017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减少至29982亿美元后,就开始一路上升,连涨12个月升至31614.57亿美元,累计上升1632.57亿美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虽然估值效应是1月外汇储备上升的主要原因,但银行结售汇,即外汇供求关系对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已形成较强支撑。“去年12月银行结售汇差额再次转为顺差59.84亿美元,成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值。今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3.16%,有助于维持净结汇顺差。” 目前市场做空人民币的势头已扭转,但对于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则出现了一定分歧。一种看法是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见顶,在美元指数反弹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会回到6.4—6.6之间,另一种看法是美国经济、税改和加息政策不如预期,人民币汇率一定会突破6.2达到811汇改之前的水平,但两种观点都认为人民币汇率在中期内不会大跌。 “受此次美股大跌影响,国际资本市场已看到人民币作为避险资产的功能,目前购买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公司增多,这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化都有积极影响。”一位香港地区的外汇交易员表示。 中金公司今年也两次上调了对2018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预期,在年初从6.48调整到6.28后,近日又上调到6.18。 跨境资本流动转向 与单一的外汇储备变化相比,市场更关心的是外汇储备及其他经济数据反映的资本流向变化。目前从流入和流出两方面来看,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已然从净流出转为基本平衡,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降低。 从流入角度看,在出口扩大背景下,出口企业结汇积极;外资不断增持中国金融资产;中国企业境外融资规模也在上升。 “现在都是一拿到美元款项就立即结汇,一是因为春节流动性紧张,没有办法放闲钱,二是人民币汇率一直在升值,实在不敢赌之后会怎么样,及时结汇保险。”山东地区一家从事纺织品外贸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外,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外资增持股票5255亿元、增持债券3462亿元,全年外资流入规模为2015年的7倍以上。而境外机构和个人共增加金融资产12522.57亿元,同比增幅达41.3%。 德意志银行集团高级策略师刘立男近日发布研究报告表示,在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及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影响下,预计2018年流入中国内地债券市场的外资将达7000亿元人民币。 从流出角度来看,201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减少,非理性对外投资被遏制;企业和居民恐慌性购汇浪潮消失,更能按照自身需求合理购汇结汇,四季度结售汇由逆差转为顺差12亿美元;监管部门严打资金非法流出,仅2017年就破获汇兑型地下钱庄案件近百起,涉案金额数千亿元人民币,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百余名,行政处罚超2亿元人民币。 而与跨境资本流动转向相对应的是,市场普遍预计中国监管部门会对资本管制措施进行一定调整。 “中国外汇监管部门的管理手段在不断进步,在抑制资本流出方面成效显著,这也是多数对冲基金在沽空人民币套利中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香港地区外汇交易员表示,“但目前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的背景下,可能会取消一些临时性的资本管制措施,如调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审批程序,取消居民换汇管制等。” 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认为,如果今后一段时期人民币汇率持续稳定,监管重点应该从防止资本过快流出变为对资本流入的管理。“热钱过快流入同样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危害,在经济稳定时期容易扭曲市场资产价格,在经济下滑时期则会酿成恐慌性流出加剧金融风险。” 近日召开的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也指出,外汇管理局未来将进一步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市场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宏观审慎政策逆周期调控跨境资本流动,微观监管政策依法依规维护外汇市场秩序,保持执法标准跨周期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预测性,严厉打击各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 (编辑:闫沁波)[详情]
走出人民币汇率惯性思维 陈果静 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反映出市场对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预期,但要警惕陷入人民币汇率单边走势的惯性思维。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汇率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当前,我国面临的跨境资本流动越来越多,需要一个更为灵活、更有弹性的汇率安排。今后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容忍度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将越来越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并将与国际市场接轨。 201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势强劲。2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190个基点,创下两年多以来新高,从年初至今已累计升值超过2000个基点。在人民币汇率走高之时,市场乐观情绪格外高涨。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年内将继续大涨,他们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更是在数日内“创下新高”,上个月还预测人民币对美元可涨至6.2,这个月已经调升至6.1。 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反映出市场对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预期,但要警惕陷入人民币汇率单边走势的惯性思维:汇率一上涨,不少人认为汇率接下来就会只涨不跌;汇率一下跌,人们又容易陷入“跌跌不休”的预期之中。2016年,人民币汇率走低,恐慌情绪一度充斥市场,不少人预测2017年人民币汇率会跌至7或更低,甚至有人预计年底会跌至7.4左右,谁料此后人民币汇率走出了“反转行情”,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升至6.5。 人民币汇率在2014年以前长期单边升值,使人们习惯了汇率的单边走势。但这种情况早已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汇率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当前,我国面临的跨境资本流动越来越多,需要一个更为灵活、更有弹性的汇率安排。“8·11”汇改优化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迈出市场化关键一步,人民币汇率弹性在逐步增强,尤其在2017年,汇率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特征尤为明显。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曾评价说,中国2017年以来汇率真正实现了双向浮动。 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2017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汇率从有管理的浮动过渡至清洁浮动、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减少直至基本退出,是汇改的既定方向。这意味着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容忍度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将越来越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并将与国际市场接轨。 认清上述趋势,人们就会对人民币汇率有更加理性的判断。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内生增长动力增强,这些因素将继续支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稳定地位,也会支撑人民币汇率继续走强。但是,外汇市场波谲云诡,从来不乏“黑天鹅”。2018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仍有不确定性的形势下,人民币汇率更大的可能性是呈现双向波动而非单边上涨。 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逐步适应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不能以市场一时的判断来指导实际操作。可喜的是,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以后,不少企业已逐步在改变对人民币汇率固定思维,赌单边升值或单边贬值的企业有所减少,此前非理性或恐慌性的行为明显减少。但目前,仍有遭遇汇兑损失的企业急于弥补损失,跟风买涨,用主观的市场判断替代风险管理。外汇局新闻发言人多次提醒,企业对于汇率风险的管理必须树立“风险中性”意识,改变对人民币汇率的固定思维。如果对正常的汇率波动不适应,进而产生非理性的恐慌行为,不仅有损企业自身经营,反过来还会束缚相关改革。 改革路径已经清晰,克服汇率“浮动恐惧”的确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我国外汇市场发展,包括丰富市场产品、扩大参与主体、拓展交易范围、完善交易基础设施建设等,以便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工具,更好地控制风险。[详情]
外储12个月小幅连升 外汇管理政策恢复均衡、中性 徐燕燕 人民银行2月7日公布的最新外储数据显示,2018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16万亿美元,较2017年12月末上升215亿美元,升幅0.68%,这也是自2017年2月以来12个月连升。 专家认为,从去年年初至今,外汇储备规模延续了小幅上升的态势,主要原因是美元贬值导致非美货币对美元的升值,所带来的估值效应。目前,随着我国外汇市场供需趋于平衡,未来外汇储备并无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将保持均衡水平。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日前发布署名文章强调,“理性看待外汇储备增减”。并指出,随着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趋于平衡,前期采取的宏观审慎政策已全部恢复中性,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推动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均衡管理。 估值效应推高外储 2018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继续小幅上涨至3.16万亿美元,较2017年12月末上升215亿美元,升幅0.68%。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1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外主体交易行为总体平稳。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升值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各因素共同作用,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1月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来自于银行结售汇的改善和估值效应。 首先,从估值效应来看,1月美元指数大幅贬值3.44%,导致其他主要非美货币对美元大幅升值,估值效应导致我国外汇储备明显上升。尽管1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017年12月末的2.40%大幅上涨至2.72%,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价格下跌,使得外汇储备账面价值有所损失,但前后两者相抵消后,估值效应仍然导致外储规模增长。 其次,从跨境资金流动角度来看,去年12月银行结售汇再次延续顺差,顺差为59.84亿美元,在今年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升值的情况下,料1月结售汇也将延续顺差,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形成支撑。 从去年2月至今,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连续12个月小幅上涨,未来将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外汇储备余额不会大增,还是会处于一个均衡水平。“尽管去年年初至今外汇储备连续12个月上涨,但实际增长幅度并不大,更多还是估值以及投资收益的贡献。”赵庆明说。 过去一年,美元指数的下跌导致了非美货币的大幅升值,升值幅度平均在15%左右,去年年初至今年1月末,估值因素为我国外汇储备贡献了1500亿美元左右的增长规模。 赵庆明表示,扣除估值因素,真正来自于外汇市场净买入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这和2014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直至逼近4万亿美元时大有不同。当时外汇市场不均衡,供应大于需求,主要是靠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入。而从外汇占款数据可以看出,去年全年我国外汇占款仍在不断减少,这说明央行在外汇市场是净卖出。 “换个角度而言,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并不是通过鼓励外汇多流入、少流出来推高外储,可以看出,跨境资金的流入、流出大致是均衡的。”他称。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称,往前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进行,经济基本面有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球经济同步复苏,主要央行将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在基本面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将更趋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在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 均衡管理、中性原则 随着外汇市场形势的变化,外汇管理政策将会如何适应新的形势? 潘功胜近日发表署名文章称,随着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趋于平衡,前期采取的宏观审慎政策已全部恢复中性。未来我国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将成为常态,总体上仍将保持基本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未来外汇管理的思路提出了“均衡管理”、“中性原则”的新提法。 赵庆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提法尽管是新的,但实质性的内容即“均衡、中性”,是一直以来外汇管理当局所追求的。“我们不追求单边的效果。” 潘功胜在文章中指出,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推动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均衡管理:一是在管理目标上,理性看待外汇储备增减,更强调在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上,实现国际收支动态平衡。 二是在管理理念上,坚持政策中性原则。外汇市场微观监管强调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政策标准的一致性:既支持合法合规资金流出,也支持合法合规资金流入。 三是在外汇执法上,强调真实合法合规,强调执法标准跨周期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对违法的流出、违法的流入都严厉打击,重点打击地下钱庄、虚假交易、操纵市场等各种形式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外汇市场正常秩序。 从具体的执行层面来看,未来继续推进双向开放的大方向并不改变。 潘功胜指出,要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一是推动证券市场双向开放。继续推进境内股票、债券市场开放,完善“债券通”,研究“沪伦通”,支持沪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改革完善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RQFII、QDII、RQDII等)外汇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在更大空间配置资产的便利性。扩大境内商品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二是建立健全开放的、有竞争力的外汇市场。增加外汇市场深度,扩大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工具,拓展交易范围,推动市场开放,满足不同主体的避险需求。三是加强市场主体风险教育,引导企业树立“财务中性”意识,综合运用各类外汇市场工具开展套期保值,做好汇率风险管理。此外,还包括构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完善外汇市场微观监管框架,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能力建设。[详情]
人民币升值引境外资金流入企业海外并购将升温 ■本报记者 傅苏颖 2月7日,人民币汇率全线上涨。《证券日报》记者从外汇交易中心获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7日报6.2882,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190个基点,创出2015年8·11汇改以来的新高。另外,当日,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双双盘中升破6.26关口,截至记者发稿前,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分别报6.2594和6.2791,较上一个交易日分别上涨189个基点和29个基点。 除对美元之外,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中的非美货币也呈现出升值态势,具体来看,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汇率中间价分别报7.7784、5.7323和8.7648,较上一个交易日分别上涨251个基点、397个基点和356个基点。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较快,确实存在大量热钱流入的现象。 在过去,美国经济复苏、美元升值和加息三者是紧密相关的,但这次美国在加息过程中,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现象。即美国加息的同时,美元不一定升值,并促使市场对经济预期产生影响。 “近日美股大跌就是具体的体现。” 宗良表示,市场对加息前景的预期不再是美元升值,这也使得过去全球资金单一向美国流动的现象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分化。资金出现分化又进而对美国的股市、债市和汇市造成压力。在此背景下,促使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它非美货币呈现升值状态,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利差叠加汇差吸引并促使原本流向美国的资金慢慢回流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国际货币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何青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强势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热钱的流入,今年以来,港股市场交易量的大幅上升也表明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原因在于,当前美股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市场对于美国是否加息的预期更加不明朗,在此背景下,资金会去寻找其它相对安全的投资机会,目前来看,中国市场是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因此,资金会考虑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 宗良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外资流入中国后,或流向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当然,要谨防大量资金流入而导致这两个市场的泡沫,避免未来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总体来看,在欧洲经济势头较好的背景下,短期内,难以出现资金集中流向美国。全年来看,人民币汇率在波动中趋于升值的概率大。 何青认为,外资的流入会促使人民币在短期内呈现相对升值的趋势,对中国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人民币在相对稳定持续的升值下,将吸引境外资金流入中国市场来购买人民币资产,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向前推进;另外一方面,人民币更加值钱,会促使企业到海外进一步的并购,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布局,可以使得人民币资产进一步实现国际化。[详情]
新浪外汇2月7日讯 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日前撰文表示,进一步推动外汇均衡管理,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已回归中性原则,未来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上,也将强调这一中性原则。既支持合法合规资金流出,也支持合法合规资金流入。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资料图) 在2018年1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表示,2017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逐步趋向基本平衡。 第一,2017年是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从净流出走向基本平衡的转折之年。过去三四年,在内外部环境共同影响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从长期净流入转向一段时间的净流出。但自2017年起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出现了新变化。首先,外汇储备余额由降转升。2015年和2016年外汇储备分别下降5127亿和3198亿美元,2017年总体回升1294亿美元。其次,国际收支呈现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继续处在合理区间,跨境资本转为净流入。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是1.3%,这一数据在2015年、2016年分别为2.7%、1.8%,说明当前我国经常账户收支更趋平衡,这也是对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贡献。从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看,2015年、2016年,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分别达到4345亿美元和4170亿美元,在2017年前三季度是顺差1127亿美元,我国跨境资本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最后,人民币汇率预期和市场主体涉外交易行为更趋稳定。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涉外交易行为都由单边转向多元,促进了外汇供求的平衡。当前,企业、个人都是更多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安排跨境收支和结售汇,2017年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结汇都呈现增长态势,跨境融资继续增加而且增幅更加平稳,对外投资和个人购汇有序回落。 第二,国内外市场环境更趋稳定,推动我国外汇供求转向基本平衡。首先,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加巩固。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9%,比2016年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不断地优化、经济效益和企业盈利状况持续改善,全年官方PMI持续处于扩张区间,月均达到51.6%,处于2011年以来的较高水平。这些都是稳定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根本性、基础性因素。其次,改革开放逐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外资增长的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债券市场继续扩大开放并推出了“债券通”,A股明确将纳入MSCI指数。最后,外部环境趋向平稳。世界经济增速结束了连续两年的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估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3.6%,这一预测比2016年全球增速高0.4个百分点。国际政治风险有所缓和,“黑天鹅”事件明显减少,美联储如期加息、缩表,但2017年美元指数(89.5953, -0.0758, -0.08%)总体下跌9.9%,新兴经济体货币普遍对美元汇率有所升值。所以说,国内外的市场环境更加稳定,推动我国外汇供求转向基本平衡。 第三,2018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仍将保持总体稳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内部基础将更趋稳固。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模式有助于强化市场长期信心。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将巩固境内外主体在我国投资、经营的长期意愿。另一方面,全面开放新格局有助于跨境资本均衡流动。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通过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将吸引更多的长期资本流入,同时也会继续引导支持对外投资,形成更加便利、均衡的资本流出入局面。从外部看,国际经济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外部环境将总体有利。2018年,全球经济将延续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期是3.7%,比2017年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同时,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继续平稳推进,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相对温和。因此,在这些条件下,2018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格局。[详情]
随着全球股市暴跌,人民币的避险效应开始凸显。 截至2月6日17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徘徊在6.2739,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约162个基点。 “由于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如今不少境外投资机构将其视为避险货币加大配置。”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金融市场预期美股暴跌将触发大量海外资金撤离美元资产,美元指数从一周高点89.72回落,间接扩大了人民币涨幅。 国际投资机构之所以青睐人民币的避险功能,因其存在新的利差交易,即中国利率在同等信用评级国家中最高,因此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无风险收益相对可观。 上述外汇交易员透露,粗略估算,2月6日由于港股、日股跟随美股大幅下跌,不少国际资管机构纷纷弃股投债,导致当天熊猫债、点心债、离岸人民币存款,以及境内利率债(主要通过债券通渠道)的新增资金流入额超过3亿美元,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际投机机构紧急撤离人民币资产,填补欧美股市资金缺口的负面冲击。 “这有助于人民币汇率从此前的单边升值,转变为双向波动。”美银美林汇市策略师Myria Kyriacou直言,相比投机资本希望押注人民币单边升值获取短期收益,避险资本则更倾向于人民币汇率均衡保持双向波动,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 涌入人民币资产避险 在2月6日开盘前,外汇市场一度认为人民币可能受美股大跌冲击而大幅回落。因为此前每逢欧美股市遭遇剧烈动荡,全球投资机构都会从中国等新兴市场撤离大量资金,填补欧美股市缺口。 但市场的担忧并未出现,反而是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与投资基金争相追加人民币资产配置比例。 上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透露,这些机构最青睐离岸市场人民币定期存款,部分机构通过经纪商增加香港市场点心债的配置,此外个别大型投资机构则通过债券通直接投向境内利率债。 这很大程度上促使当天人民币汇率走势平稳,波动率不足2.5%。 一位增加离岸人民币存款额度的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此举既有分散风险的考量,也可能获得不亚于美股股息的稳健收益。 “当前美股股息率约4%-6%,离岸人民币存款年利率差不多在4%,若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实现约2%涨幅,那么两者叠加的综合收益足以超过美股股息率。”该对冲基金经理表示。 存在投资偏好转向的,还有不少境内企业,甚至掀起了新一轮结汇潮。 “6日当天多家企业要求我们尽快撤离美股头寸,并将美元资金转化成人民币。”一家香港券商经纪业务人士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押注美股涨幅超过人民币升幅,但美股一夜之间回吐今年以来所有涨幅,相比人民币年化3%的涨幅稍显逊色,境内企业不愿再为高收益冒险。 投机买涨资本被迫撤离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股暴跌,此前投机买涨人民币的境外资本迅速销声匿迹。 上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分析,美股暴跌对境外投机资本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美股大跌同样导致这些机构的欧美投资组合出现资金缺口,急需从新兴市场撤资填补;二是美国10年期债收益率持续走高,在触发美股大跌的同时,也令中美利差持续收窄,导致他们失去投机买涨人民币的重要题材。 2月2日,美国10年期国债一度触及过去3年以来最高值2.85%,加之当天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3.92%附近,两者利差从去年底的147个基点,收窄至107个基点。 “但这并未令人民币遭遇新的下跌压力。”Allianz Investment Management策略分析师Charlie Ripley直言,一方面美股大跌导致大量资金涌入美债,再度拉低美债收益率,中美利差重回高点。截至2月6日18时,中国同期国债收益率仍徘徊在3.92%附近,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却跌至2.72%,两者价差回升至120个基点,人民币趋于平稳波动。另一方面,整个金融市场正在评估美股暴跌将触发多大规模的海外资金撤离美元资产,将对美元构成多大的新压力。 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可能重返年内高点6.2676。不过,除非美元汇率持续大幅回落,未来人民币汇率不大可能延续此前单边大幅升值的走势。究其原因,一是投机买涨资本撤离令人民币整体波动性下降,二是避险资本更希望看到一个在合理均衡汇率区间双向波动的人民币,而不是大涨大跌与波动性不断扩大的人民币。 上述对冲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对冲基金的打算是等待离岸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到期,观察其综合收益能否超越美股股息率,再考虑是否追加投资。“我们已经买入12个月人民币掉期交易锁定汇兑风险,因此我们不希望看到人民币汇率波动过大,否则将导致整个资产配置策略重新调整额外增加调仓风险与成本。”[详情]
专家详解人民币升值内外因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改善+美元阶段弱势 编者按: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为市场广泛关注。继2017年累计升值6.4%以后,2018年1月份,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创下了1994年汇改以来最大单月升幅。支持本轮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素是什么?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未来波动趋势会怎样?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请专家学者多角度予以分析。 ■本报记者 傅苏颖 《证券日报》记者从外汇交易中心获悉,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072,较上一个交易日下跌53个基点,连续两日下跌。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整体表现强劲,截至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涨幅达3.47%。另外,当日,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小幅下跌,但在岸人民币汇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则双双上涨,截至记者发稿前,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分别报6.2764和6.2894,分别上涨163个基点和226个基点。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的同时,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也保持上行态势。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2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6.28,按周涨0.58。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参考BIS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计算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97.18和97.35,分别较按周涨0.62和0.47。 针对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阶段性上涨,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首先,今年以来人民币的涨幅与美元指数的跌幅基本相当,加之前期央行退出常态化干预,逆周期因子回归中性,表明近期人民币升值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其中美元贬值是主要推动力量。 其次,随着年底一系列数据发布,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态势明显。2018年我国GDP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势头,经济发展质量趋于改善,金融严监管对人民币也形成利好。此外,近期一系列外汇储备及银行结售汇数据也显示,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基本消散。以上这些因素也是支撑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走强,特别是对一篮子货币出现上涨的重要原因。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昨日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8年开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表现强劲。从外部因素来看,美元指数是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美元的疲弱带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强;内部因素来看,中国强劲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重要基础。 王青认为,当前美元指数已跌至2000年以来的均值附近,加之近期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美元避险需求增加,短期内美元指数或将反弹,人民币升值势头亦将随之放缓,不排除出现小幅回调的可能,但人民币汇率就此向下的可能性不大。 鄂志寰认为,从市场预期情况看,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引发企业结汇盘的大幅攀升,同时,1月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量有所收缩,银行结售汇客盘不够活跃,表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仍然是双向波动,并未形成全年单向升值的共识。 另外,鄂志寰表示,近期美国加息预期快速升温,导致资本市场大幅下跌。通常来讲,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情况下,美元避险货币的功能会得到市场关注,从而对其汇率走势带来一定支撑,美元见底回升的可能性正在上升。[详情]
新浪外汇讯 2月6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收盘价报6.2783,为2015年8月10日以来新高,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涨144点,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涨157点。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势暂缓两日之后,今日午后再度上扬。此前,1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涨幅高达3.5%,这个数字创了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分析人士认为,年初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下跌超过3%,跌幅一度达到4%,在2017年下跌10%之后,美元指数的调整已经比较明显。鉴于美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增长,通胀预期升温可能推动美联储更快加息,未来美元下行空间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应的,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已累计升值约3.6%,超过2017年全年升值幅度的一半,短期过快升值可能带来一定波动风险。 外汇市场人士表示,外部环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依然相对友好,加上国内经济基本面支撑、汇率贬值预期继续收敛,人民币升值惯性依然存在,但未来可能涨势放缓,双向波动加大。 中金公司梁红等人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有望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目前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利差可观。另外,2014年以来,企业部门累积了大量实际意义上的人民币“空头”,而近期人民币套利成本的大幅上升可能会触发这些“空头”平仓。鉴于此,其将对2018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价预测由之前的6.28调整为6.18。[详情]
【广发宏观郭磊】人民币汇率:被忽视的基本面重估 来源:郭磊宏观茶座 投资要点 第一,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继续表现强势。 第二,在大部分人眼中,人民币强是因为美元弱,但其实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也偏强。 第三,人民币偏强背后有它明显的基本面推动:我们用一张图(中国经济相对于外围的相对增速)就可以完美解释这一点。 第四,更具体地看基本面,中国经济再度引领增长、四大系统性风险缓和、资产型通胀得到控制是人民币汇率再度走强的三大原因。 第五,因此,人民币目前可能在经历一轮中期基本面重估,即大方向上处于一轮偏强的周期之中。这一点将对一二级市场核心资产形成正面推动。 第六,中期上行的大方向与短期超涨并不矛盾,考虑到出口系压力,短期比较集中的升值趋势随时可能出现节奏缓和或回调。 关于人民币汇率,我们去年在《人民币汇率的三个标尺》、《人民币汇率:短期逻辑与中期可能》中已有判断,后续也完美验证,本篇我们进一步对前期逻辑做一下回顾和解析。 正文 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继续表现强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017年全年升值5.8%,2018年初以来进一步升值3.8%,一改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底“贬值货币”的整体印象。 在大部分人眼中,人民币强是因为美元弱,但其实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也偏强。人民币为什么走强?一种普遍的认识是人民币强是同期美元弱。这一点当然是原因,因为同期欧元和其它新兴市场货币也被动偏强;但我们若考虑到如今的中国经济和人民币在全球经济和货币定价体系中的地位,人民币强反过来也是美元弱的原因之一,可以循环解释。 由于滞后加息预期的存在,欧元是非美货币中表现最强的币种之一。但2017年8月以来,人民币对欧元也是有微幅升值,与这一阶段之前大幅贬值的表现明显不同。 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其实也偏强。我们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例,它的货币篮子中包含着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24个主要国家的货币,贸易加权的CFETS差不多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也是震荡走强。 其一是中国经济再度引领全球增长。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13-2015年下降,2016-2017再度显著回升。从本轮复苏进程来看,中国似乎也是略领先。 但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排雷比较成功。中国大致通过两个阶段的结构性改革来控制和解决“影子银行”问题(2013-2014年治理非标;2017年规范泛资管业务);通过几轮改革来解决“融资平台”问题(43号文、新预算法、88号文等);通过先集中推进去产能,再进一步扩大环保升级来解决“两高一剩”问题;同时,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框架也大致形成(供给端推动租购并举、需求端推进税收机制的研究)。系统性风险显著缓和。 其三是资产型通胀(地价房价的过快飙升)被控制住,BS模型下可贸易品价格恶化预期逆转。我们曾经在《人民币汇率:短期逻辑与中期可能》中论述过这一逻辑: 一般认为按照购买力平价的估算,人民币依然是低估。那么,为什么人民币会有阶段性贬值压力? 高地价房价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点。我们可以从巴拉萨-萨缪尔森定律的角度理解这一问题。B-S定律认为对二元型经济体来说,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高于非贸易部门,但后者的工资变化受前者影响,会跟随一起上升,这会导致整体物价的偏高,以及实际汇率的上升(一篮子外国商品可换的中国商品更少了)。基于B-S定律,以房价为标志的类资产型通胀现象是二元结构下非贸易部门成本过快上升的一个最终表现;而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那么过快增长的整体价格,即实际汇率的上升的通胀贡献高估部分还是要通过名义汇率的不断下修来纠正,这一点可能是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之一。在这一逻辑下,“资产型通胀-名义汇率受压”是一个负循环。 这一逻辑的推论是:如果反过来,资产型通胀被控制,那么人民币可能会面临一轮中期正向脉冲。 因此,人民币目前可能在经历一轮中期基本面重估,即大方向上处于一轮偏强的周期之中。这一点将对一二级市场核心资产形成正面推动。如果以上我们关于人民币基本面的逻辑认识成立,那么,中期人民币将大概率是一轮偏强的状态,即处于缓慢的趋势性升值的周期中。 关于这一结论,我们去年在《人民币汇率的三个标尺》、《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势与中期可能》中已经有明确阐述,再这里再继续重复一下。 人民币汇率的中期走强将会对一二级市场的核心资产形成驱动。 中期上行的大方向与短期超涨并不矛盾,考虑到出口系压力,短期比较集中的升值趋势随时可能出现节奏缓和或回调。中期趋势不等于短期趋势,就短期来说,人民币还是有可能升值节奏放缓或者汇率小幅回踩: 首先是美元这轮贬值压力已经历一轮集中释放,后续不排除可能会有回踩。 其次是人民币年初、年尾一般会有过于集中的季节性特征。这轮年初以来升值已近4%,累计幅度偏高。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双向浮动是政策理解的汇率特征,年度单向升贬值幅度一般不会太大,所以阶段性升值偏快往往对应后续会有调整。 再次,短期过快升值可能带来出口系产业链短期压力加大,而复苏中的出口需要一个压力不至于过度扩大的汇率环境。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受益的行业是航空、造纸、旅游等;负面影响行业包括出口系的机电产品、纺织服装、轻工玩具等。 风险提示: 1)经济上行或下行压力超预期; 2)美元汇率的连带影响超预期。 [详情]
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6.3关口 创24年来最大单月涨幅 央广网北京2月4日消息(记者张闻)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本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6.3关口,意味着1月人民币对美元涨幅累计高达3.5%,这个数字创了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极速升值,事实上与美元的疲软直接相关。上个月,美元对在岸人民币汇率下跌3.4%。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了6.3。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看来,由于这波涨势属于美元贬值的连带响应,近期应该会有所调整。因为人民币基本上都与美元相挂钩,而美元贬值应该不可持续,它必须用升值为贬值做一些准备。如果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也会进一步加大。 对于不同行业,人民币升值会有不同影响,比如出口企业,损失显而易见。但对于进口较多的行业,则有提振。与此同时“海淘族”增加,出境游也会迎来一波新高峰。当然,短期内也要警惕热钱涌入中国市场。对此,谭雅玲表示,在防风险的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大调子下,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内,“可能会有一些资金进入,但我们的资本账户没有开放,很多平台还是管制的,再加上人民币还没有放开,所以对于热钱的控制,外管政策和外资政策把控得都比较严谨和规范。”[详情]
参考消息网2月3日报道 英媒称,拜美元走软所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本周屡破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新高,突破6.3关口。 据路透社2月2日报道,有外资行交易员称:“升得太快了,按这速度到年底人民币升到哪儿都不敢想象,现在各家机构更改预期目标的速度还赶不上实际升值速度,看来央妈真的容忍汇率波动。” 1月人民币对美元涨幅累计高达3.5%,创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1日报道,分析人士预计,虽然人民币升值已经开始累及地方企业,但这一势头有望进一步延续。 美元对在岸人民币汇率上月下跌3.4%。连续上涨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6.3,为2015年中国央行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启动贬值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也使主要由亚洲国家和地区构成的新兴市场货币指数创出历史最高纪录。 美国万神殿宏观经济学研究公司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弗雷亚·比米什说:“货币压力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的出口。”他指出,1月31日公布的一份制造业官方数据显示,制造业的增长不及预期。 一些分析人士修改了早先的预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还将继续保持强势。 意大利裕信银行2月1日预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今年年底可能升至6.2,这与汇丰银行1月31日作出的判断一致。荷兰国际集团甚至认为,人民币汇率今年可能达到6.1。 荷兰国际集团经济学家爱丽丝·彭(音)说,如果人民币升值开始吸引所谓的“热钱”,那么中国央行可能会被迫放缓升值步伐,但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大方向不会变。 裕信银行新兴市场外汇策略师基兰·科希克和汇丰银行的保罗·麦克尔都认为,中美贸易关系日趋紧张可能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之一,中国央行容忍人民币升值是为了平息美国对贸易逆差的不满。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美元贬值会减缓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 但相对于更多贸易伙伴的货币,人民币的涨幅却小得多,这也减轻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给当局造成的压力。 《金融时报》网站1日还报道称,中国出口商越来越担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过,由于资本外流的威胁依然存在,而且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紧张关系可能加剧,中国不太可能采取直接行动。 在2017年升值6.7%的基础上,人民币今年迄今已升值近4%,达到2015年8月初的水平,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一次性贬值1.9%,令全球市场感到震惊。 报道指出,对出口商的最新调查发现,虽然去年的稳定局面延续到了2018年,但是企业越来越担心人民币升值。 表示担心或非常担心人民币升值影响其利润的出口商比例在1月增至32.4%。 57.4%的受访者说,人民币币值在未来一个月将保持不变,而27.9%的受访者则认为人民币会进一步升值,这是自2016年年中以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详情]
环球外汇2月2日讯--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周五(2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个交易日上调160点,报6.2885元,续创2015年811汇改以来最高。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3045。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报6.2960,夜盘收盘报6.2965。 即期汇率方面,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盘初进一步至6.28关口附近,离岸人民币亦延续隔夜纽约时段升势,最新包在6.2850一线,两地价差逾50点。 此前,美元指数隔夜再度跌破89,分析人士指出,今年美元走势挣扎,因预期其它主要央行开始收紧政策,以及全球经济成长加速,鼓舞投资者将更多资金投入其它市场,尤其是欧元区。美元1月累积下跌3.25%,创2016年3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而伴随着美元的持续下跌,市场分析师也不得不重新调整对人民币的预期。据彭博统计显示,本周已经有至少5家海外知名机构上调了对2018年年末人民币的预期。而接下来更多投行也可能加入这一阵营。 彭博社的调查显示,此前分析师对人民币今年年终汇率预期为6.45,已经较周四收盘水平低出了2%。 12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再度开启单边上涨模式,目前已经升至2015年汇改前的水平。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近3.5%,部分企业感受到暴露“美元敞口”的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空间仍取决于美元指数的行情,若美元持续弱势,人民币对美元表现仍将偏强。不过,在美元指数跌破89关口后,其继续下行的空间可能也有限,由此人民币汇率涨势有可能放缓。 “人民币相对美元中期升值行情处于‘上半场’,但近期升值速度可能放缓,春节前不急于结汇的客户可等待节后回调机会。此外,应继续警惕非美货币相对人民币的升值潜力。”兴业研究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日内美国方面将公布关键的1月非农就业数据,值得投资者密切留意。外媒调查显示,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口料增加18万,前值为增加14.8万;1月失业率预计维持在4.1%。此外,美国1月平均小时工资月率料上升0.2%,上月为上升0.3%;1月平均小时薪资年率升幅料自上月的2.5%提升至2.6%。 [详情]
新浪外汇讯 2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盘跳升近200个基点,升破6.28关口。离岸人民币短线也升破6.28元关口,刷新2015年8月以来新高。 今日早间,在隔夜美元指数再度跌破89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2885,较上日升值160个基点。 外贸企业需正视敞口风险 回顾1月,人民币汇率已累计上涨近3.5%。由于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外贸企业的汇兑损益出现分化。伴随人民币升值,受益于汇兑收益增加的有航空运输板块、原材料进口成本降低的造纸印刷板块。Wind数据显示,受人民币升值等利好因素影响,今年以来,航空指数上涨1.62%。受到冲击的行业包括以出口为主的纺织、家电、机械、电子等。此前,百隆东方披露,预计公司2017年全年将形成汇兑损失约1.5亿元(尚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有外汇分析师提醒,企业应通过套期保值提前做好汇率锁定,从而降低汇率波动的影响。记者采访了解到,外贸企业苏美达通过制定严格的外汇套保制度,50%以上的业务均进行套期保值,有效规避了汇率波动风险。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人民币汇率走向清洁浮动是大势所趋,国内企业应该抓紧时间,逐渐培养和提高适应汇率波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金融风险意识,专注主业,管理好货币敞口风险。 对出口没有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上海证券报指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对国内部分出口企业造成一定冲击,但整体上对出口没有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万亿元,增长10.8%。 在外汇分析师韩会师看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的幅度虽然较大,但目前尚无证据显示,会对中国总体出口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首先,真正影响贸易竞争力的不是双边汇率,而是对主要贸易伙伴的一篮子货币的总体汇率水平,也就是有效汇率。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较大,但由于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均贬值,人民币有效汇率水平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总体上对贸易竞争力影响不大。 其次,即便是中美之间,由于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不一样,中国出口商和美国当地生产商之间在多数领域并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因此,汇率波动的影响也不会很大。[详情]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811”汇改以来最高 未来料将稳中趋升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周琰 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调升294个基点,报6.3045,并创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最高,终结两日连贬。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339,16时30分收盘价报6.2920;1月31日当天盘中波动区间为6.2850至6.3325,北京时间23时30分夜盘报6.2865,较上日夜盘上涨385个基点,全天成交量91.72亿美元,较1月30日缩水25.80亿美元。 全球经济持续改善 美元指数继续走弱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强势,主要受益于美元持续阴跌。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空间仍取决于美元行情,而美联储加息对美元的提振作用有限。目前,市场对今年美元指数的预期整体偏弱,由此年内人民币汇率或将继续稳中趋升。 1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早盘小升,中间价则续跌,市场价转为强于中间价方向运行。一位中资银行交易员告诉记者,市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讲话反应有限,美元指数呈区间波动,人民币也缺乏方向。最近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是有规律的,大跌几天后窄幅波动,但其后又接着下跌。“我认为,美元还将有一波下杀,之后才会有级别较大的反弹行情。”他表示。 上述交易员还表示,北京时间2月1日凌晨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在此之前,市场情绪普遍谨慎,且市场基本消化了美国3月份加息预期,可预计美元短期仍面临调整压力。国内持汇者除选择即期结汇以外,也有部分采取近结远购方式缓解美元下行压力。而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同时强调进一步提高利率计划,从而为下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主持3月份会议时加息奠定了基调。在利率决议发布后,金融市场出现过山车行情,美元虽一度冲高但此后迅速回落,现货黄金则在初期承压后强势拉升。 对于美元指数持续弱势的原因,中金公司表示,全球经济持续改善是风险偏好上升的根源,也是美元走弱的核心逻辑。年初以来,美元指数的走弱不完全是受到政府官员对美元言论的影响,背后的主要逻辑是市场更看好非美国家经济的复苏,比如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目前的复苏劲头都比较明显。 人民币重回强势 未来料将稳中有升 美元持续走弱,对我国隐含的最大影响在于将促使人民币重回强势。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累计涨幅已达2200点,创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最大单月涨幅;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大涨逾2100点,也创下历史最大月度涨幅。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外汇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由贬值再到升值的完整周期。五大因素同步变化带动人民币汇率周期性变化,其中,一是我国经济增长由下行转为基本稳定;二是跨境资本流动由大幅流出转为基本平衡;三是美元指数由上行转为下调;四是汇率管理更趋积极主动;五是境内外利差由收窄转为扩大。 分析人士认为,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空间仍取决于美元指数的行情,若美元持续弱势,人民币对美元表现仍将偏强。不过,在美元指数跌破89关口后,其继续下行的空间可能也有限,由此人民币汇率涨势有可能放缓。 “人民币相对美元中期升值行情处于‘上半场’,但近期升值速度可能放缓,春节前不急于结汇的客户可等待节后回调机会。此外,应继续警惕非美货币相对人民币的升值潜力。”兴业研究表示。 此外,王有鑫称,“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走势受市场供求因素影响加大,中间价和收盘价、在岸CNY和离岸CNH汇率之间的价差逐渐缩小,人民币即期汇率走势基本能够反映均衡汇率水平。然而,在不同阶段,受国内外经济走势、货币政策走向、国际外交形势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冲击,即期汇率较均衡汇率短期内可能会有所偏离,出现“超调”情况,但长期看基本是围绕均衡汇率上下波动。 对此,王有鑫表示,判断人民币汇率走势,首先可以借鉴传统理论寻找汇率中枢,利用国内外经济走势和国际收支形势预测长期均衡汇率水平,然后根据国内外货币政策、主要货币走势和新闻事件的变化预测短期汇率波动情况,最后观察真实汇率与预测值之间的偏差,通过市场试错,不断修正汇率预测值。这需要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市场进行持续的市场跟踪和指标观察,绝非简单的“拍脑袋”。[详情]
一个月暴涨3.5%!人民币汇率八大问题你必须知道 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调升294个基点,报6.3045,创2015年8月11日以来最高。当日盘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升破6.29关口。 回顾1月份,人民币汇率已累计上涨近3.5%。有人欢喜有人愁。来看看大家会关心的八个问题。 1.1月份人民币汇率上涨近3.5%。今年人民币汇率会涨到什么点位? 一上来就问这么“有挑战性”的问题!开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涨如此之猛,已经让众多机构近日调整2018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预测。例如,花旗银行近期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区间设定为6.3至6.7。 “本轮人民币升值的重要推手是美元全面走软。”外汇分析师李刘阳认为,美元指数于1月24日击穿了90一带的重要支撑,在技术上就意味着美元指数的长期下行趋势已经确立。参考去年6月到9月的升值幅度,这轮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的人民币升值也指向6.21左右的水平。就长期目标看,美元指数如果最终跌向78.9,那么人民币对美元升破“6”也并非难事。 2.人民币汇率快速上涨是合乎情理的吗? 美元指数的下跌,可以归为两个因素:一是美元指数走弱。美元指数从去年底的92.12跌至89以下,跌幅为3.5%,恰好与人民币的升值幅度相当。 二是,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国际收支平衡,市场对人民币信心大增。 3.要不要赶紧去换汇,还是再等一等? 这个,很难给出建议。如果你是个容易后悔的人,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涨幅,已经让一年前就急忙购汇的人感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此,还是请你根据需求来购汇,考虑到人民币理财产品4%以上利率和人民币未来的升值潜力,没必要囤汇。当然,在市场机制下,并不存在只涨不跌的货币。“人民币汇率虽然在1月份升势凶猛,但清洁浮动的汇市波动就好比汹涌起伏的波浪,而非直线上升的火箭,涨多了就一定会有调整。”李刘阳表示。 4.作为外贸企业,手里正拿着挣回来的“弱美元”,是现在赶紧结汇,避免更大损失,还是再等等看,等美元反弹再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该怎么办好? 记者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外贸企业的“悔不当初”:美元都跌到这时候了,我早干嘛去了?其实,在人民币走强的趋势下,美元的每一次反弹都是最好的出货时机。而如今赶着“追涨杀跌”并不可取。如果急需要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发年终奖,那还是别再纠结,找个平稳一点的时机结汇吧。 5.港币盯着美元吗?那么,在买港股通里的股票时,人民币这么涨,会给投资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应该怎么办? 港币和美元的关联性非常强。记者咨询了多位银行人士,都说目前还没有有效措施。因为境内的外汇市场还没有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同时境内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主要是针对有贸易背景的企业。此外,还需要解决银行和券商之间相关业务系统的衔接问题。 6.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利好哪些行业?哪些行业又会苦不堪言?有没有上市公司成功驾驭汇率波动的风险? “伴随人民币升值,受益于汇兑收益增加的航空运输板块、原材料进口成本降低的造纸印刷板块最为受益;而受损的行业包括以出口为主的纺织、家电、机械、电子等板块。”江苏银行国际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建议企业建立“风险中性意识”,减少外汇风险敞口,做好汇率风险管理。 或受人民币升值利好带动市场情绪,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航空指数上涨1.62%。 也有公司很悲伤。就在2月1日当晚,超声电子发布关于公司2018年1月份汇兑损失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2018年年初以来,由于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预计2018年1月份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因人民币升值导致汇兑损失约人民币4500万元(该数据尚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不过,如果企业通过套期保值提前做好汇率锁定,就能避免汇率波动的影响。记者采访了解到,外贸企业苏美达通过制定严格的外汇套保制度,50%以上的业务均套期保值,有效规避了汇率波动风险。 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得如此迅猛,会不会对外贸有影响? 据韩会师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的幅度虽然较大,但目前尚未有证据显示,这会对中国总体出口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首先,真正影响贸易竞争力的不是双边汇率,而是对主要贸易伙伴的一篮子货币的总体汇率水平,也就是有效汇率。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较大,但由于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均是贬值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水平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总体上对贸易竞争力影响不大。 其次,即使是中美之间,由于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不一样,中国出口商和美国当地生产商之间在多数领域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因此,汇率波动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8.说好的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这么快,这还是按牌理出牌吗? “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中长期保持基本稳定,二是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韩会师说,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但对一篮子货币总体上是维持了基本稳定的。以CFETS指数为例,2017年初在95左右,经过一年的波动,到2017年底还在95左右。从这个层面讲,人民币的确维持了基本稳定。[详情]
近期,人民币汇率的走高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亦备受瞩目。不久前,德国和法国宣布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半年前,欧洲央行也宣布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研究机构及专家表示,从全年来看,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实现深入发展;展望2018年,人民币国际化亦有望走上快车道。 国际计价货币职能稳步增强 1月31日,在调查25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3134家境内外工商企业和118家金融机构基础上,中国银行(港股03988)发布2017年度《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 76%的受访市场主体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希望接近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国际货币;约61%的受访境外市场主体表示将使用或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使用比例。境内外市场主体对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预期提升。 白皮书还显示,人民币的国际计价货币职能稳步增强,一些大宗商品的交易开始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在面临汇率波动时坚持以人民币计价的受访境内企业比例连续5年上升。 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25万家企业和245家银行开展了跨境人民币业务。此外,据调查,受访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跨境人民币资金交易产品占比较2016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参与人民币金融市场的意向也较2016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 “这些都说明,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存在着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自然需求。”中国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说,“回顾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整体呈现整固发展的良好态势。如果用四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恢复增长、基础深化、便利提升、前景看好。” 人民币全球流通渠道畅通 2017年,中国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从多个方面便利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在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也不断增添新动能,国际投资者对配置人民币资产的兴趣逐渐升温。白皮书显示,考虑增加债券资产配置的金融机构比例为60%,此外,35%的受访银行类金融机构还考虑增加人民币贷款及融资资产配置。 在当前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国内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全球贸易和投资亦不断回升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被认为面临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白皮书预计,2018年,人民币国际化将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人民币可以形成“资本输出+贸易回流”的顺畅流通机制,扩大在全球的流通使用。另外,在岸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离岸金融市场的深入拓展,均为人民币的全球流通提供了顺畅渠道。 张青松说,“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我们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和非常坚定的信心。可以预见,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仍有较大发展潜力。”[详情]
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对出口企业短期业绩造成压力,长期有望改善出口行业格局2017年6月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近日更是再度大幅走强,自2017年12月13日阶段性高点至2018年1月26日,30个交易日累计升值幅度已达4.12%。受此影响,出口占比较高的家电公司业绩也持续受到较大影响。 影响一:影响收入确认和订单情况 一般出口企业以美元结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是收入变少,从而收入增速变小。假设公司在本轮升值周期中与客户签订价值100万美元的订单,若定价日为2017年12月13日,则以当日中间价6.6251计算,预期的报表收入为为662.51万元人民币;若订单交付日为2018年1月26日,则以当日中间价6.3436计算,公司实际报表确认的收入为634.36万元人民币,意味着收入比预期的减少了28.15万元人民币。同时,人民币升值对毛利率会有负面影响,因此企业会有调价的需求。若调价,则外部客户面临的采购价更高,有可能影响其采购需求。但我们认为,全球家电依然要依赖中国制造,汇率波动不会对我们的家电出口订单造成太大影响。一方面,目前全球70%以上的家电产能在中国,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没有大量的自产能力;另一方面,东南亚等国家关于家电的相关产业的供应链、物流等配套还不足,短期无法实现产能转移。 影响二:影响毛利率 出口订单价格一般采用成本加成法,即以预期的交货成本加以合理的毛利率水平作为定价基准,因此在成本不变(人民币计价,因为大部分原材料采购都是国内采购)时、订单价格(美元计价)不变的情况下,汇率的波动将影响产品的单价,从而导致毛利率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则毛利率下降。 影响三:形成汇兑损益影响利润 由于企业收支外币资产的时间不同,因此账面上的外币资产在不同的时点对应不同的人民币金额,形成“汇兑损益”,从而影响利润。部分企业通过远期外汇合约等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但普遍覆盖敞口比例不大。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出口型龙头企业 总体来说,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是负面影响,企业的收入和盈利能力均会受到较大压力。竞争力强的企业通过较好的议价能力、成本效率管控能力,能较大程度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若人民币持续升值,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无法转嫁该压力,也会呈现一轮行业出清,从而龙头获得份额的提升,比如 2011-2014年,这对龙头企业来说虽然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利好行业格局改善。 我们认为,虽然近期人民币的升值对出口企业业绩呈现负面影响,但行业竞争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的出口型龙头企业,待汇率波动收窄后,业绩将有望迎来大幅改善。建议关注西式厨房小家电龙头新宝股份、清洁家居小家电龙头莱克电气、按摩椅龙头荣泰健康。 风险提示。人民币再度大幅升值,竞争格局改善不达预期。[详情]
人民币汇率今年已上涨3.52% 新政策措施推动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本报记者 傅苏颖 《证券日报》记者从外汇交易中心获悉,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045,较上一个交易日大幅上涨294个基点。2018年以来至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上涨幅度达3.52%,呈现阶段性上涨态势,而去年全年的涨幅约为7%。 除此之外,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中的非美元货币呈现全线上涨态势。具体来看,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汇率中间价分别报7.8218、5.7667和8.9445,分别上涨335个基点、549个基点和155个基点。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8年以来人民币的上涨,主要原因在于美元疲弱带动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下行,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昨日升破6.30整数关口,推动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上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上行。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也表示,近期,人民币升值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其中美元贬值是主要推动力量。美元走弱在于市场对美国与欧洲、日本等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货币政策预期差在扩大。今年美联储加息缩表路径清晰,而一旦欧洲、日本央行紧缩力度不及预期,美元指数走势就存在上扬的可能,全年美元指数或将小幅走高。 鄂志寰认为,全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则要看美元汇率波动方向及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动态变化。中国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持是长期存在的,强劲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重要基础。 “从资本流动情况看,2018年,资本外流的压力仍然存在,资本跨境流动的相关政策调整可以成为人民币汇率强弱的一个调整因素。”鄂志寰认为,从全年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呈现双向波动态势。 鄂志寰认为,进入2018年,央行陆续出台了新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贸易投资中的使用便利性,使人民币成为涉及真实交易的国际货币,同时,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详情]
证券时报记者 刘禹成 2018年首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突破6.5、6.4、6.3三大关口,累计升值幅度约3.5%,创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最大单月涨幅。1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北京时间16:30收盘价报6.2920,该数值正好创下2015年“8·11”汇改以来的新高。自此,人民币完成了一轮由贬值到升值的完整周期。 去年5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以往,全球经济体的发展变化、国内政策变动的时点与意义等,都加大了汇率预测难度。正如很多机构都没有料到的那样,2017年美元会由盛转衰,人民币会扭转此前3年的贬值趋势。美国政治与政策利好被高估,国内经济韧性与外汇管理有效性被低估,是去年预测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今年在人民币阶段性快速升值的背景下,预测顶部的区间与时间,又成为各市场主体既难回答却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即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月涨幅创下新高,但仍需要厘清的是,目前人民币属于美元大幅贬值带动下的被动升值,除了双边汇率外,也需要关注有效汇率。其实,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涨幅既没有领先欧元、日元、英镑等全球主流货币,也没有滞后反映美元指数的波动情况。总体而言,本轮升值只是众多非美货币的一个缩影,目前人民币的有效汇率仍基本保持稳定。 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回到汇改前的6.20左右的水平,关键仍在于美元指数的后期走势。预测人民币的“顶部”,其实就是在确定美元指数的反弹底部。就美国国内环境而言,医改、税改、基建等政策落地过程一波三折,美联储加息步调也被充分预期,这使得市场对美元的乐观预期逐渐转为悲观。同时,随着欧元等非美货币的强势反弹,多数机构认为目前美元指数的长期下行趋势已经确立。 就国内而言,无论跨境资本的流动形势还是宏观经济发展环境,都已经较之前几年有了很大改善。在这样的时间窗口下,货币当局对人民币双边汇率的波动容忍程度也在提升。由此看来,年内人民币汇率或将继续稳中有升。 在其余非美货币也大幅升值的环境下,美元急贬对全球经济造成的负向外溢效果已经被部分抵消。然而,面对1月份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不少境内汇市参与者还是无法适应。“8·11”汇改后,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与海外投资都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市场随机性与波动性明显加强的过程,也是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 汇率改革是为了提升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企业也应该做好风险管控。在变化无常的市场中,单边投机猜顶或猜底都是危险的行为,汇市参与主体应该理性看待汇率波动,采取合理手段控制汇率风险。[详情]
文章来源于:自由理财师(FFA-360) 今日(2018年2月1日)人民币继续保持升值态势,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由1月31日的6.33390调为6.30450。 图片来源:FX168 更为重要的是自2018年1月24日,美元指数跌破90后,一直未能升回90,市场中已经有分析师认为:美元中期弱势格局可能已经确认。 图片来源:FX168 想要分析美元弱势格局是否确认,人民币还会升值多久,我们首先要知道2018年开年以来,本轮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什么?美元贬值的原因又是什么?知道了原因,才能更好的分析出结果。 事实上,2018开年以来,并非只有人民币对美元强势升值,欧元、日元等货币兑美元均表现为升值,美元可以说是“全线溃败”。 图片来源:FX168 美元若只是对某一国货币贬值,原因可能是这国货币近期比较强势,美元本身没什么问题,但美元同时对多国货币贬值,可能就是美元自身出问题了。 美国经济复苏的口号已经喊了好几年了,特朗普竞选口号也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 那么美国再次伟大了吗?2017年美国四季度GDP初值年化季率增长2.6%,低于经济专家预测的增长3.0%,也低于三季度的3.2%,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回落。 同时,美国2017年前三个季度GDP年化季率增速分别为1.2%、3.1%和3.2%。按照美国商务部的初步统计结果,美国2017年全年GDP增速为2.3%,远未达到特朗普承诺的3%。 特朗普当选总统这一年,拿的出手的政绩就是:1、一些制造业企业将工厂迁回美国,这也被特朗普天天挂在嘴上吹嘘。例如,2018年1月29日,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表示,将把重型皮卡的生产由墨西哥迁至美国密歇根州。2、税改。 但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与金融(硅谷与华尔街),即使有工厂迁回美国,美国GDP增速依旧不及预期,作用似乎并不大,市场也并不看好美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关键依旧在于科技与金融,市场对于特朗普迁回几个工厂并不买账,反而会认为特朗普将大量精力放在已经被美国淘汰的制造业上,会浪费美国发展科技与金融的时机。 至于税改,税改后,美国企业留存的资金是增加了,但部分美国企业并没有拿减税后留存的资金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而是给员工发奖金。 给员工发奖金,公司管理层和员工都高兴,但这种行为并不被市场所认可,因为投资、扩大生产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而拿钱发奖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浪费了减税这笔钱。 经济增长依旧不及预期,特朗普推出的制造业回流与税改短期似乎还起到“负面”作用,再加上特朗普确实很招一部分人讨厌,美国国内两党矛盾越来越激化,这都不利好美元。 在去年第四季度,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2018年加息3次,不少人也预期美元将在2018年表现强势,但为何到了2018年美元却跌跌不止? 虽然美联储在2018年大概率加息三次,但直到目前加息的靴子并未落地,还是存在不加息的可能。例如,今日(2月1日)美联储官员表示将维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在1.25%-1.50%不变。 但欧元区已经在逐步退出QE,中国M2增速也已经降速,2017年全年M2增速仅为8.2%。相比于美联储的可能加息,欧元与人民币的靴子已经落地。 同时,美国政府刚刚经历一场关门风波,美国联邦政府依旧十分缺钱,特朗普还依旧对修建美墨边境墙念念不忘,这些都会推动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进一步上升。 目前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经突破20万亿美元,联邦政府发债也相当于是变相宽松,这将加息对冲了。所以原本应该刺激美元走强的加息,没能刺激美元走强。 美国联邦债务购买者 数据来源:豆丁网 美元弱势,人民币自然就有了升值的空间,同时人民币升值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美元弱势这个外因,中国国内的因素对人民币走强也十分重要。 人民币中间价调整因素 中间价的调整基本上决定了当日人民币的走势,人民币每日中间价是由央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 可以看到,人民币中间价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也受到央行。 虽然2018开年以来,人民币强势升值,按照1月31日在岸人民币汇率收盘价6.2834计算,较今年1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6.5062已经升值约3.42%,但至今央行并没有进行公开干预。 一个月升值超过3%,也在央行的容忍范围内,这里面一方面原因是虽然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但由于欧元、日元也同时升值,所以一篮子货币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影响有限。 图片来源:光大证券 另一方面原因可能就是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不重要”。 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消费,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转型,目前在不少省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超过60%,全国来看,2017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8.8%。 以往“保汇率还是保出口”是市场热议的话题,但现在这个话题已经很少被提及了,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很多行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不靠低价取胜。例如深圳大疆无人机占据了全球无人机市场66%的份额,即使价格上涨3.2%,对销量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2017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4088.9亿美元,其中出口2317.9亿美元,进口1771亿美元,进口总额只比出口总额少546.9亿美元。 同时进口增速为15.9%,出口增速为7.9%,进口增速远远高于出口增速。我国的进出口数据已经旗鼓相当。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另外,在广交会(原名:中国出口博览会)已经举办了107届后,2018年上海将举办首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有约10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约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 这些都将使得国际市场上的人民币需求大增。不仅如此,对出口企业来说从出口到收款再到结汇的时间非常漫长,而消费对外汇的需求是实时的。 从下图中就可以看到,银行售汇和结汇总量已经不分伯仲,某些月份,银行售汇还超过结汇。 图片来源:光大证券 总之,上面提到的无论是消费对GDP贡献率,还是进出口数据的变化都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的表现。 2017年中国GDP总量为82.7万亿元人民币,增速为6.9%,2016年增速为6.7%,这也是近7年来,中国GDP增速首次高于上年。 同时,2017年中国GDP只比美国少7.425万亿美元,但美国全年GDP增速仅有2.3%,但中国有6.9%。体量逼近美国,增速远远高于美国,经济实力决定货币强弱,在中国经济大体量高增速的背景下,人民币进行一波升值也是正常的。 [详情]
人民币涨疯了! 短短一个月里,人民币中间价从6.5左右一度升破6.29关口,涨幅超过3%,创下2015年8月“811”汇改以来新高。如果从去年12月下旬以来这波人民币单边上涨计算,已经累计上涨4%。而2017年全年,人民币升值幅度才为6%。 如此凶猛的涨势,正在让“热钱”跑步进入中国。2017年,外资在债券和股票上,全年外资流入规模为2015年的7倍以上。不少外资投行预计今年外资在国内金融资产上的投入更大。 人民币的“降龙十八涨”,涨的“热钱”心痒痒。按照这套“涨法”,外资“热钱”全年再翻一翻都不一定能打住。但是人民币对美元如此快速升值,优质产品进口价格与一年前比,大幅度下降,国内的厂家做好准备了吗? 过去一年多,人民币升值了6%,而进口增速全年却达到了15.9%,出口增速才7.9%,贸易顺差增速下滑17%。如今,一个月上涨3%,一个半月上涨4%,几乎将出口企业的一半利润吃掉! 众所周知,中美经贸关系已经进入多事之秋,美国税改、对华贸易摩擦、美元贬值等等举措都在为“美国制造”创造条件,从而实现“美国第一”的目标。中国确实“压力山大”,但是,与吸引热钱投入金融资产相比,外资在国内产业投入资金规模更大,更需要其留在国内。 特别是,美国税改之后,美国资金面临回流的巨大压力。人民币升值固然是一种“留钱”的方法。但是,相对于“升值”而言,功夫更在诗外,如何给这些外资创造更好法制和收益环境,才是关键。 人民币涨疯了! 今天下午16:30,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6.2960,较上一交易日跌40点,盘中一度升破6.29关口,续创2015年8月以来新高至6.2866。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294个基点,报6.3045,并创2015年8月11日以来最高,终结两日连贬。 此前,1月3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2920,创2015年8月以来新高,较上一交易日涨495点,1月累计涨幅达2200点,创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这出乎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预料,众多机构调整了2018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预测。例如,花旗银行1月23日的报告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设定为6.3-6.7。 升值带来“热钱”跑步进入中国 2017年以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美元的持续贬值,推动海外“热钱”资金流入国内。目前,中美利差仍然高达124bp。 根据央行的统计口径显示,2017年外资增持股票5255亿元、增持债券3462亿元,全年外资流入规模为2015年的7倍以上。而境外机构和个人共增加金融资产12522.57亿元,同比增幅达41.3%。这是三年来境外机构和个人首次增持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 德银估计,2018年流入中国内地债券市场的外资将达7000亿元人民币。市场进一步开放,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及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是这背后的主因。 国际资金的流入,使得中国的外汇供需形势逐步好转。根据招商证券的统计显示,招商亚洲新兴市场资金流向指标同样呈现出边际改善的状态。 人民币1个月上涨3% 出口企业利润减少一半 在一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超过3%,竟然还在央行的容忍范围内?! 一些人认为,虽然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但由于欧元、日元也同时升值,所以一篮子货币的变化相对较小。 统计显示,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在今年1月份上涨了1.02%,远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幅度小。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这种说法就是靠不住的,因为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占据了中国全部顺差的几乎2/3,而且在国际贸易当中,美元使用程度更高,由此也可看到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将给中国贸易带来的巨大冲击。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势如破竹,从6.5一路快速升值至6.3一线,其表现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汇率连续突破6.5、6.4等重要关口,重回2015年811汇改前的水平,击穿许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换汇成本线,这加速了金融机构和企业加快主动结汇的行为,进一步推高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对美元的快速升值,现在汇率的变化,优质产品进口,价格与一年前比,大幅度下降,国内的厂家做好准备了? 我们来看看,2017年12月的进出口情况就非常明显。 2017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为4088.9亿美元。 其中出口2317.9亿美元,进口1771亿美元,贸易顺差总额为546.9亿美元。但是,进口增速为15.9%,出口增速为7.9%,进口增速远远高于出口增速。我国的进出口数据已经旗鼓相当。 从2017年全年数据来看,人民币升值6%的结果,是进口增速在大大提升,全年达到了15.9%。而出口情况来看,全年增速才7.9%。贸易顺差增速下滑17%。 留住企业还是留住“热钱”? 对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兑美元每一个上浮的数字,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因为上涨的每个数字,都在实打实地吞噬着企业的利润。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企业在去年年初签下了100万美元的订单,经过比较长的生产周期需要在一年后的现在结算,那么当时这笔订单折合成人民币是694.98万人民币,而现在结算只能拿到633.39万人民币。也就是说,这笔100万的订单,一年的时间仅仅因为汇率变化让企业损失掉61.59万元人民币。而这,可能是企业的全部利润。 很多企业都面临类似的困境,因为很多产品生产周期一般都在五六个月,年初签的单子,到交货时,如果汇率上涨百分之三四,企业利润就被吞掉了一半。人民币上涨在1个半月时间就上涨了4%,1个月上涨了3.4%,这意味着企业利润的一半已经消失。按照人民币这个势头涨下去,过完春节之后,出口企业将会发现自己企业的利润已经完全消失。 与出口增速下滑同步的是,中国经常项目盈余持续收窄。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只有1340亿美元,相比较全球经常账户盈余冠军的德国2870亿美元,不到其一半。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对外净资产头寸已经好几年没有增长,现在中国外汇供给的增加主要是途径是借入外债和结汇的财务止损。 相对于吸引热钱投入金融资产而言,外资在产业资金规模更大,更需要其留在国内。特别是,美国税改之后,美国资金面临回流的巨大压力,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当然升值是一种“留钱”的方法。有统计显示,美国标普500成分股的公司尚未汇回的海外利润目前约2.8万亿美元,其中有超过一半在中国。但是,相对于升值形势,如何给这些外资创造更好收益环境,更需要重视。 [详情]
人民币升值利好出境游,美国、俄罗斯春节旅游人数大幅上升 澎湃新闻记者 陶宁宁 来源:澎湃新闻 人民币的升值让出境游市场再度被业内看好。根据旅行社方面发布的春节旅游数据显示,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地登上了今年春节出境游热门目的地的榜单。 近日,携程旅游发布了“2018年春节人民币汇率与出境游指数”预测,今年春节假期,我国出境旅游规模预计将达到65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携程根据截至1月31日的一年内人民币汇率对各国货币汇率涨跌幅度,发布了今年“汇率旅游十大目的地”:菲律宾、斯里兰卡、中国香港、越南、美国、日本、中国澳门、加拿大、俄罗斯、中国台湾。人民币对菲律宾比索、斯里兰卡卢比、港元以12.5%、11.4%、9.6%的升值幅度,排名前三,人民币对美元以升值约9%位居第五。 以距离中国比较近的夏威夷、关岛、塞班三个美国热门海岛为例,由于最近美元汇率低,又是反季游,自由行产品价格较去年下降15%。美国夏威夷6日4晚自由行报价下降到7000元以下,关岛4日自由行下降到5000元以内,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出发的塞班岛5日自由行,最低只需要3500元起。 从旅行社方面的订单情况显示,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带动了居民出境热情。数据显示,汇率利好的国家和地区,今年春节游客量增长明显。 同样以美国为例,携程数据显示,美国今年排名出境游热门目的地第六位,以夏威夷等海岛线路为例,春节出行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0%,节后错峰旅游的人气也超过往年。携程方面预计汇率的利好还将影响2018年全年的旅游市场。 而另一家在线旅行社驴妈妈发布的数据则显示,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俄罗斯在2017年冬季意外成为了旅游热门目的地。 从以往的惯例来看,冬季向来是俄罗斯旅游的淡季,但2017年冬季,中国人冬季赴俄旅游的比例却大幅度增长,2017年第四季度驴妈妈赴俄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超过了2倍,今年春节驴妈妈赴俄游预定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1.92倍。 驴妈妈旅游网公关部总经理李秋妍分析,正是俄罗斯签证政策的便利加上卢布的持续贬值,使得俄罗斯对于中国游客的吸引力大大攀升。[详情]
新浪外汇讯 2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045,较上一交易日升值294个基点,升至2015年8月11日以来最高,但明显弱于预期均值。 人民币兑主要货币全线升值 昨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度大涨,升破6.29关口。人民币兑美元在2018年开年首月经历了一波强劲升势,1月份累计升值3.5%,创1994年汇改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强势主要受益于美元持续阴跌,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空间仍取决于美元行情,而美联储加息对美元的提振作用已有限,目前市场对今年美元指数的预期整体偏弱,由此年内人民币汇率或继续稳中趋升,不过短期来看,美元指数也存在一定的反弹动能,人民币汇率涨势或将“歇歇脚”。 兴业研究指出,“人民币相对美元中期升值行情处于‘上半场’,但近期升值速率可能放缓,春节前不急于结汇的客户可等待节后回调机会。此外继续警惕非美货币相对人民币的升值潜力。” 人民币汇率让决策层左右为难? 此前媒体文章称,人民币的大幅快速升值令其再度成为决策层的一项政策难题。中国央行刚刚从去年捍卫人民币汇率的战斗中脱身,如今或又将投身另一场战斗:设法抑制人民币汇率近期的快速升势。 政府顾问和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紧张关系本已加剧之际,如果人民币汇率继续走高,可能会鼓励境外投机性资金流入,并危及出口。 中国社科院高级经济学家肖立晟在谈到人民币近期的快速单边升值时称,这不是中国央行希望看到的情况。肖立晟道,中国央行希望人民币基于市场供需状况而双边波动,但如今人民币汇率基本上被美元指数绑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日前在《中国金融》上撰文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详情]
FX168财经报社(新高)讯 北京时间周三(1月31日)午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连续升破6.30,以及6.29关口,最高触及6.2861,刷新“8·11汇改”以来的高位!(美元兑人民币日线走势图 来源:FX168财经网)今日早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339。2018年1月,人民币中间价累计升值超过2000个基点。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开启单边上涨模式,已经累计上涨4.7%。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在2018年1月累计升值3.5%,创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最大单月涨幅。今天下午在岸人民币快速拉升的背后:美元又大跌了,89关口跌穿,最低下挫至88.81,逼近此前的逾三年低位88.48。因市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国情咨文讲话反应有限!此外,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在此之前市场普遍谨慎,且3月加息预期已经,可预计美元短期仍面临调整压力。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展望今年,美元指数的变化方向仍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当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较为充分、而欧洲央行仍可能超预期启动边际紧缩的情况下,美元指数易下难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继续稳中小幅升值。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日前在《中国金融》上撰文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人民币汇率有条件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当然国内外市场还存在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文章称,汇率能够发挥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和汇率弹性的增强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经济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随着人民币的疯狂飙升,眼下,看多人民币已经成为潮流,机构分析师正忙着动手修改已经过时的人民币预测。瑞典北欧斯安银行周二上调人民币预测,料今年底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升至6.10,此前为预测为6.30。澳新银行驻新加坡的亚洲研究主管Khoon Goh在采访中表示,已经把年底的人民币预测从6.55调升到6.25元。“这个月涨得太多了!人民币经过近期大幅升值之后有微幅的回调,我认为这是在整固,之后还会继续对美元走升,”他说。美联储决议重磅来袭,北京时间周四02:30-04:00,FX168财经学院分析师们将对美联储决议进行前瞻和独家解读。详情请点击【美联储决议直播】校对:JOE[详情]
【相关专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 过快升值引担忧 新浪外汇讯 1月3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收盘价报6.2920,为2015年8月10日以来新高,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涨495点,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涨330点。 2018年开年首月,人民币兑美元经历了一波强劲升势,中间价累计升值2003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月份累计升值3.5%,创1994年汇改以来最大单月涨幅。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展望今年,美元指数的变化方向仍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当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较为充分、而欧央行仍可能超预期启动边际紧缩的情况下,美元指数易下难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继续稳中小幅升值。 国泰君安固收研究覃汉团队认为,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元疲弱仅为外部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企稳,货币和监管政策领先海外,催化剂则在于企业居民的结售汇意愿增强。 中金公司梁红等人表示,历史上,人民币汇率预期长期与名义增长和企业盈利密切相关,因为较高的增长和投资回报率会吸引资本流入。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有望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目前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利差可观。另外,2014年以来,企业部门累积了大量实际意义上的人民币“空头”,而近期人民币套利成本的大幅上升可能会触发这些“空头”平仓。鉴于此,其将对2018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价预测由之前的6.28调整为6.18。 央行逐步放手于市场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面对强劲的人民币升势,市场出现了一种担忧——央行会否出手反向干预? “根据央行去年至今的一系列行动判断,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币过度走强,但也同样不愿意入场干预。预计未来央行仍然会放手于市场,之后的汇改也可能逐步强化市场供求的比重。”招商证券谢亚轩表示。 1月19日晚间,中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就逆周期因子调整答记者问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银行均已对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使其报价模型中“逆周期因子”恢复中性;去年9月,央行将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日前在《中国金融》上撰文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人民币汇率有条件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当然国内外市场还存在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汇率能够发挥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和汇率弹性的增强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经济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详情]
【相关专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 过快升值引担忧 新浪外汇讯 1月3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收盘价报6.2920,为2015年8月10日以来新高,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涨495点,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涨330点。 今日早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339。2018年开年首月,人民币兑美元经历了一波强劲升势,中间价累计升值2003个基点。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展望今年,美元指数的变化方向仍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当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较为充分、而欧央行仍可能超预期启动边际紧缩的情况下,美元指数易下难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继续稳中小幅升值。 国泰君安固收研究覃汉团队认为,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元疲弱仅为外部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企稳,货币和监管政策领先海外,催化剂则在于企业居民的结售汇意愿增强。 中金公司梁红等人表示,历史上,人民币汇率预期长期与名义增长和企业盈利密切相关,因为较高的增长和投资回报率会吸引资本流入。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有望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目前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利差可观。另外,2014年以来,企业部门累积了大量实际意义上的人民币“空头”,而近期人民币套利成本的大幅上升可能会触发这些“空头”平仓。鉴于此,其将对2018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价预测由之前的6.28调整为6.18。 央行逐步放手于市场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面对强劲的人民币升势,市场出现了一种担忧——央行会否出手反向干预? “根据央行去年至今的一系列行动判断,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币过度走强,但也同样不愿意入场干预。预计未来央行仍然会放手于市场,之后的汇改也可能逐步强化市场供求的比重。”招商证券谢亚轩表示。 1月19日晚间,中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就逆周期因子调整答记者问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银行均已对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使其报价模型中“逆周期因子”恢复中性;去年9月,央行将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日前在《中国金融》上撰文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人民币汇率有条件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当然国内外市场还存在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汇率能够发挥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和汇率弹性的增强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经济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详情]
人民币汇率升值卷土重来:在岸、离岸双双升破6.3关口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来源:澎湃新闻 在升值的道路上仅歇了两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月31日卷土重来,重返6.30。 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在岸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从13时30分开始直线拉升,随后升破6.30整数关口,最高升值至6.2920,升值超过450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报6.3415。 这也是2015年8月11日启动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首次升破6.30整数关口。 离岸人民币汇率也不示弱,盘中同样升破6.30关口,最高升值至6.2996,日内升值超过200个基点。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的盘中大幅走高,得益于美元指数的走低。 美元指数在1月31日亚洲汇市时段跌破89关口,最低报88.8936,。 更多反映央行意愿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1月31日小幅贬值27个基点,报6.3339,连续两个交易日走低,上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312。 随着美元指数跌破90关键支撑位,多家研究机构认为,美元中长期熊市确认开启。 中信建投同样认为,只要全球经济继续维持上行态势,欧洲央行与日本央行未来退出宽松政策仍是确定的方向,即便美国在2018年加速扩张,加息次数也超过预期,但这也不能从根本上动摇货币政策分化收敛,市场看空美元的逻辑仍然是成立的。因此,美元在中期的弱势格局可能已经确立。 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弹性提升是汇改的大趋势,未来人民币相对美元阶段性“超调”时,人民币有效汇率亦有升值可能;人民币相对非美货币呈现“抢跑”现象,从而使交叉汇率脱离美元周期的影响,形成“特性”。[详情]
【相关专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 过快升值引担忧 新浪外汇讯 1月3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大涨逾200点,午后升破6.30关口,刷新2015年8月11日以来新高。 今日早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339。开年首月,人民币兑美元经历了一波强劲升势,中间价累计升值2003个基点。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展望今年,美元指数的变化方向仍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当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较为充分、而欧央行仍可能超预期启动边际紧缩的情况下,美元指数易下难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继续稳中小幅升值。 国泰君安固收研究覃汉团队认为,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元疲弱仅为外部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企稳,货币和监管政策领先海外,催化剂则在于企业居民的结售汇意愿增强。 中金公司梁红等人表示,历史上,人民币汇率预期长期与名义增长和企业盈利密切相关,因为较高的增长和投资回报率会吸引资本流入。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有望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目前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利差可观。另外,2014年以来,企业部门累积了大量实际意义上的人民币“空头”,而近期人民币套利成本的大幅上升可能会触发这些“空头”平仓。鉴于此,其将对2018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价预测由之前的6.28调整为6.18。 央行逐步放手于市场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面对强劲的人民币升势,市场出现了一种担忧——央行会否出手反向干预? “根据央行去年至今的一系列行动判断,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币过度走强,但也同样不愿意入场干预。预计未来央行仍然会放手于市场,之后的汇改也可能逐步强化市场供求的比重。”招商证券谢亚轩表示。 1月19日晚间,中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就逆周期因子调整答记者问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银行均已对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使其报价模型中“逆周期因子”恢复中性;去年9月,央行将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日前在《中国金融》上撰文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人民币汇率有条件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当然国内外市场还存在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汇率能够发挥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和汇率弹性的增强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经济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详情]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周三(1月31日)第二日走低,报6.3339,比周二的中间价6.3312跌27点子或0.04%;周三中间价比周二下午4时30分收市6.3415,高76点子,比周二晚11时30分夜盘收市6.3250,跌89点子。 人民币兑一美元即期汇率(CNY)周三低开128点子,报6.3287,最新在6.33水平徘徊;至于离岸人民币(CNH)最新在6.334水平徘徊。 (美元/离岸人民币4小时图 来源:FX168财经网) 交易员指出,美元指数小幅站稳打压人民币上升动力,但市场购汇情绪并没有被激发,观望气氛浓厚,交投仍清淡,市场观望美国总统特朗普国情咨文演说、美联储会议可能带来的指引,以及美国周五(2月2日)公布非农就业数据,对美联储3月加息可能造成影响的线索。 实德金融首席分析师郭启伦指出,由于内地经济逐渐转由内需带动,不须依靠汇率贬值来刺激出口,因此预期美元兑人民币反弹回到6.38这位置,其实便会有一个很大阻力。 另外,人民银行周三连续第5日暂停逆回购操作,表示考虑到金融机构有序动用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和月末财政支出可吸收逆回购到期、现金投放等因素影响,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因此周三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公开市场共有76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三到期2100亿元人民币。据此计算,今日净回笼2100亿元人民币,五日连续空窗,累计净回收资金为9800亿元人民币。 面对月结及农历新年将至,香港的港元及人民币流动性同告紧张,有银行财资市场部主管估计,农历新年将至及银行处月结时刻,市场资金需求紧张因而推高拆息,但未见浮现恐慌情绪。 事实上,香港大型银行近期纷纷加息抢吸人民币存款,其中香港的人民币清算行中银香港(02388)全面上调人民币定期存款优惠,人民币定存年利率上调至高达4.03%,当中“综合理财服务”的个人客户,只需透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以等值5万元人民币或以上开立“电子渠道定期团购”,存款期12个月可享年利率4%,“中银理财”客户则享年利率4.03%,目前中银香港一个月期及一年期定存息分别为3厘及4厘水平,调整幅度高达40点子。 此外,渣打香港(02888)最新在人民币定存息率,加幅则介乎10至30点子。 (来源:财资市场公会) 分析指出,随着人民币回稳向上,加上人民币存款利息高达4厘,投资者存款意欲回升,去年11月香港人民币客户存款按月飙升3.5%,至5592亿元人民币,连同存款证,香港整体人民币存款资金池突破6000亿元,市场料12月香港人民币存款的升势持续。 另一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最新工作文件显示,2017年首11个月,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共3.49万亿元,未偿还人民币点心债余额则为2092亿元,而点心债去年首11个月发行量达126亿元;至于去年11月底人民币银行贷款余额为1487亿元,同比大跌约51%,与去年8月末比较,11月末港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下跌近17%。 渣打银行中国宏观策略师刘洁表示,去年香港人民币贷款减少,主因贷款需求减弱,部分与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放缓有关,但相信随着人民币贸易结算回升,及一带一路的融资活动陆续出现,再加上在岸市场情况较紧,中资或外资公司或转向离岸市场融资,因此今年本港人民币贷款量应会反弹。 中国光大银行香港分行金融市场部资金业务副主管颜剑文表示,市场一直有借低息货币如港元或其他外币,投资人民币的套汇套息产品,尽管去年中开始,人民币由低位回升,市场初期仍未能确定人民币走向,未见此类投资涌现,但近期转趋活跃。 颜剑文表示,过去一、两年不少中资在境外借取美元,人民币升值对这些企业反而有利,相反如果香港商家有人民币支出,如要在内地购买材料,或须因应情况作出货币对冲。 中金则认为,今年获纳入MSCI指数的A股可望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加上内地经济向好,人民币可望进一步升值,但在企业层面,人民币预期逆转,可能对外汇套戥提供动机,对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企业财务费用可能明显波动。[详情]
12月中旬以来,伴随美元指数大幅下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6一路升至6.3一线,涨势汹汹,超出了大部分人预期。究其原因,疲弱的美元指数仍是主要因素。但分析师认为,未来随着美元反弹,这一局面可能会有所改变。高盛私人财富管理投资策略组亚洲区联席主管王胜祖认为,从中长期看,美国经济基本面支撑美元回流和美元指数反弹。对人民币而言,美元反弹会对人民币形成一定打压,同时考虑到近期人民币报价行已经将逆周期因子调整为中性,人民币兑美元波幅将有所扩大,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我做一个大胆的预测,在美国股市进行5-10%调整的时候,就是美元指数走强的时候。如果美元走强,人民币会承压。为什么美国股市调整,美元指数会走强?因为那个时候新兴市场可能会调整10%-20%,全球风险偏好将从追逐风险转到规避风险。”王胜祖说。1月30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官方收盘价报6.3415,较上月末上涨约2.6%;同期美元指数继续徘徊在89上方,较上月末下跌超过3%。此前,市场一直将美元指数90看做是“铁底”。然而上周三,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在达沃斯论坛上一番“美元走弱有利于美国贸易”的言论给市场带来重击。美元指数当日迅速突破90大关,并一度下探至88一线。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谢亚轩在30日的一场电话会议中指出,美元突破90向下,短期支撑位可看87。再往后看,美元指数仍有反弹可能,波动区间可能在87-97之间。他同时将对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预期上调至6.23-6.79之间,比之前更为乐观。谢亚轩还表示,从参考篮子货币的角度,美元指数回落对人民币升值的贡献度大概为65%,另外35%可以用收盘价,即外汇市场供求情况来解释。据界面新闻去年年末统计,包括招商证券在内的7家机构对2018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预测中值为6.7,年内波动区间在6.4-7.0之间。王胜祖认为,美元指数的均衡位置在90-92之间。他还预计,2018年美联储将加息三次,并对美元形成支持。汇丰银行在最近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市场对美联储今年加息三次、甚至可能更多的信心加强,那么美元将趋稳。今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发表国情咨文演说,周四,美联储会议将公布利率决策,市场普遍预期本周美联储将维持利率不变。中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日前表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银行均已对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使其报价模型中“逆周期因子”恢复中性。谢亚轩认为,央行未来可能继续将前期一些逆周期政策回归正常化。“从官方表态来看,人民币汇率改革目标很清楚,就是实现清洁浮动,即人民币要最终走向完全由市场决定的。过去一年时间,央行退出常态化干预,管理在淡化。如果未来再逐步淡化篮子的影响作用,会走向市场决定。”资深金融市场研究员韩会师认为,一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没有形成明显冲击,那么监管当局对其重视程度就会下降,他们会更在意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一篮子货币的总体变化水平。因此,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监管当局也没有必要给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波动幅度设置上下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以CFETS、BIS、SDR衡量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报95.7、95.56、96.88,较2017年末涨幅均不足1%,相对保持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日前在《中国金融》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人民币汇率有条件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当然国内外市场还存在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他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详情]
新浪外汇讯 1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339,较上一交易日中间价贬值27个基点。开年首月人民币兑美元经历了一波强劲升势,中间价累计升值2003个基点。 隔夜市场,美元指数小幅下跌,截至北京时间07:30报89.2069。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国情咨文和美联储政策会议之前,投资者持谨慎态度。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展望今年,美元指数的变化方向仍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当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较为充分、而欧央行仍可能超预期启动边际紧缩的情况下,美元指数易下难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继续稳中小幅升值。 国泰君安固收研究覃汉团队认为,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元疲弱仅为外部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企稳,货币和监管政策领先海外,催化剂则在于企业居民的结售汇意愿增强。 中金公司梁红等人表示,历史上,人民币汇率预期长期与名义增长和企业盈利密切相关,因为较高的增长和投资回报率会吸引资本流入。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有望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目前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利差可观。另外,2014年以来,企业部门累积了大量实际意义上的人民币“空头”,而近期人民币套利成本的大幅上升可能会触发这些“空头”平仓。鉴于此,其将对2018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价预测由之前的6.28调整为6.18。[详情]
图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共振,美元趋势性强周期结束,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资本重新流入,将推动人民币资产再定价。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复苏与美元弱势并行环境下,人民币资产重估过程中权益及商品类资产表现值得期待,固收资产难有大表现,但调整有望放缓。同时应看到,开年以来资产波动强度超预期,表现有一定非理性,资产重估需要过程也可能存在反复,年初大涨大跌后,各类资产波动可能趋缓。讲故事的人已不同1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312,在连升7日后首度出现回调,但仍比2017年末调升超过2000个基点。开年以来仅一个月,中间价已升值3.2%,升幅超过2017年全年的一半,迫使市场参与者纷纷上修预测价位。不光是人民币汇率,开年以来诸多大类资产的表现都是超预期的,股市上涨、债市下跌、商品涨价、美元贬值、非美货币升值,揭示了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上升,背后隐含的则是对经济与通胀预期的变化。这一幕与2016年底“特朗普交易”风生水起之时何其相似。2016年11月,特朗普胜选引发了市场对于美国减税、基建等政策的猜想,提振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增长与再通胀的预期,并由此引发各类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股票和商品涨价、债市走弱、美元升值,美元指数随后在2017年1月冲高103.82点,刷新十余年高位。外汇市场表现成为区分这两轮行情最显著的特征。彼时,美元强势,非美疲软;如今恰恰相反。同样是基于经济增长和再通胀的预期,一前一后美元表现却截然不同,关键在于,前几年美元升值讲述的是美国经济领先复苏的故事,眼下以欧元及新兴市场货币为代表的非美货币升值讲述的则是其他经济体追赶美国的故事。听故事的还是那些人,但讲故事的已换了人。当下市场公认的“故事”在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共振,其他经济体经济增长及政策取向逐渐向美国收敛,将推动非美货币对美元升值,从而使美元指数承压。华泰证券李超团队认为,美元升值的中长期核心因素来自美国领先其他发达经济体复苏的周期差,当欧洲等发达经济体都确认复苏之后,美元指数将转而进入一轮弱势长周期。中金公司梁红等业内人士重申,2018年全球加息周期有望进入追赶者加速、政策差缩小的下半场,美元将继续面临增长差和政策差缩小带来的下行压力。在美元指数跌破90后,最近他们将对2018年美元指数点位预测下调至87。美元贬值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非美货币对美元升值。在开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的同时,美元指数下跌超过3%,显示美元走弱仍是最近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最主要原因。不少机构认为,如果美元继续走弱,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难以止步。升值是开头还是结尾2017年,约有120个经济体的GDP同比增速上行,是2010年以来全球最广泛的经济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本月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7年全球GDP增长3.7%,比2017年10月的预测高出0.1个百分点,同时将2018年和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均上调0.2个百分点。鉴于当前市场相对看好非美经济体复苏的逻辑难以证伪,美元继续走低的压力仍存在,美元对人民币走低可能还未到底。兴业研究指出,美元指数跌破90关键支撑位,已确认美元中长期熊市,而非美货币相对美元大概率进入趋势性升值行情。从双边汇率角度看,美元走弱将相应带动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同时,美元走弱也会引发资金流动变化,并引起汇率及利率变化。前些年,因美联储在发达经济体中率先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美元流动性收敛预期上升,推动资金流向美元及相关资产,非美经济体普遍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共振,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美元走弱,可能驱动资金回流非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此外,机构认为,人民币币值也将得到基本面的支撑。梁红等人表示,历史上,人民币汇率预期长期与名义增长和企业盈利密切相关,因为较高的增长和投资回报率会吸引资本流入。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有望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目前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利差可观。另外,2014年以来,企业部门累积了大量实际意义上的人民币“空头”,而近期人民币套利成本的大幅上升可能会触发这些“空头”平仓。鉴于此,其将对2018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价预测由之前的6.28调整为6.18。国泰君安固收研究覃汉团队认为,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元疲弱仅为外部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企稳,货币和监管政策领先海外,催化剂则在于企业居民的结售汇意愿增强。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团队称,随着美元升值预期变化,前期企业囤积的美元头寸可能逐步结汇,将支撑未来人民币处于偏强态势,至少难以回到贬值状态。该团队先前的一份市场调查显示,市场对2018年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判断存在差异,但在方向上已基本没有分歧。人民币资产重估“胎动”从NDF和CCS等衍生工具来看,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尚处于复苏早期,但可确定的是,单边贬值预期已被打破,已足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民币资产重估。进一步看,当前风险偏好提升、人民币升值、资金流出美元资产、中国经济企稳、金融风险得到管控,诸多因素也支持人民币资产重估的判断。覃汉团队指出,从海外经验来看,汇率企稳并升值,最直接的影响在于跨境资金将会流入,形成国内资本市场的增量资金,理论上会助涨本币计价的资产价格。随着人民币恢复升值,2017年境外机构已开始重新增持人民币股票和债券资产。据央行数据,2017年境外机构和个人增持中国境内股票约5255亿元,增持中国境内债券约3462亿元。中金公司固收研报指出,在人民币升值及全球风险偏好提升的情况下,内地资本项目下资金流入在加速。债券市场上,近期可观察境外机构在大量增持人民币债券,最近几周净买入量创了历史新高。流入香港股市的增量资金也非常可观,直接推动了恒生指数创新高。李超团队称,当前人民币依然处在升值通道之中,资金回流境内在2018-2019年有望成为长期趋势,看好境内A股、铜和黄金等商品投资价值,A股市场值得战略性看多。覃汉进一步指出,在过去一轮人民币贬值周期中,股、债、房地产均经历了挤泡沫的过程。当前人民币贬值周期结束,并形成了升值预期,大类资产将迎来重估,就相对强度而言,最看好A股,其次是地产,最后是债券。业内人士表示,股票资产迎合了当前风险情绪上升,也有经济复苏、企业盈利改善支撑,商品资产则受益于在通胀预期、经济增长及特朗普基建投资计划。相比之下,经济增长、风险偏好情绪及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均对债市不利,但中国债市经历一年多调整后,利率及内外利差水平均处于高位,无论对国内基本面还是对海外债市,都表现出一定超调,因此虽然趋势难言逆转,但调整可能放缓。需指出的是,资产重估需要一定过程,更需要经济基本面配合,而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上行斜率较缓,而本轮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处于全球流动性紧缩周期,也可能制约增量资金流入规模,因此应理性看待资产重估的前景。在开年汇市、股市、债市演绎极致单边行情之后,短期资产“估值”可能已经走在“基本面”之前,虽然未来各类资产价格运行的方向大概率会得到延续,但步伐可能放缓,也有可能出现阶段性调整。(记者 张勤峰)+1【纠错】责任编辑: 尹世杰[详情]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共振,美元趋势性强周期结束,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资本重新流入,将推动人民币资产再定价。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复苏与美元弱势并行环境下,人民币资产重估过程中权益及商品类资产表现值得期待,固收资产难有大表现,但调整有望放缓。同时应看到,开年以来资产波动强度超预期,表现有一定非理性,资产重估需要过程也可能存在反复,年初大涨大跌后,各类资产波动可能趋缓。讲故事的人已不同1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312,在连升7日后首度出现回调,但仍比2017年末调升超过2000个基点。开年以来仅一个月,中间价已升值3.2%,升幅超过2017年全年的一半,迫使市场参与者纷纷上修预测价位。不光是人民币汇率,开年以来诸多大类资产的表现都是超预期的,股市上涨、债市下跌、商品涨价、美元贬值、非美货币升值,揭示了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上升,背后隐含的则是对经济与通胀预期的变化。这一幕与2016年底“特朗普交易”风生水起之时何其相似。2016年11月,特朗普胜选引发了市场对于美国减税、基建等政策的猜想,提振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增长与再通胀的预期,并由此引发各类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股票和商品涨价、债市走弱、美元升值,美元指数随后在2017年1月冲高103.82点,刷新十余年高位。外汇市场表现成为区分这两轮行情最显著的特征。彼时,美元强势,非美疲软;如今恰恰相反。同样是基于经济增长和再通胀的预期,一前一后美元表现却截然不同,关键在于,前几年美元升值讲述的是美国经济领先复苏的故事,眼下以欧元及新兴市场货币为代表的非美货币升值讲述的则是其他经济体追赶美国的故事。听故事的还是那些人,但讲故事的已换了人。当下市场公认的“故事”在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共振,其他经济体经济增长及政策取向逐渐向美国收敛,将推动非美货币对美元升值,从而使美元指数承压。华泰证券李超团队认为,美元升值的中长期核心因素来自美国领先其他发达经济体复苏的周期差,当欧洲等发达经济体都确认复苏之后,美元指数将转而进入一轮弱势长周期。中金公司梁红等业内人士重申,2018年全球加息周期有望进入追赶者加速、政策差缩小的下半场,美元将继续面临增长差和政策差缩小带来的下行压力。在美元指数跌破90后,最近他们将对2018年美元指数点位预测下调至87。美元贬值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非美货币对美元升值。在开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的同时,美元指数下跌超过3%,显示美元走弱仍是最近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最主要原因。不少机构认为,如果美元继续走弱,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难以止步。升值是开头还是结尾2017年,约有120个经济体的GDP同比增速上行,是2010年以来全球最广泛的经济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本月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7年全球GDP增长3.7%,比2017年10月的预测高出0.1个百分点,同时将2018年和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均上调0.2个百分点。鉴于当前市场相对看好非美经济体复苏的逻辑难以证伪,美元继续走低的压力仍存在,美元对人民币走低可能还未到底。兴业研究指出,美元指数跌破90关键支撑位,已确认美元中长期熊市,而非美货币相对美元大概率进入趋势性升值行情。从双边汇率角度看,美元走弱将相应带动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同时,美元走弱也会引发资金流动变化,并引起汇率及利率变化。前些年,因美联储在发达经济体中率先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美元流动性收敛预期上升,推动资金流向美元及相关资产,非美经济体普遍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共振,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美元走弱,可能驱动资金回流非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此外,机构认为,人民币币值也将得到基本面的支撑。梁红等人表示,历史上,人民币汇率预期长期与名义增长和企业盈利密切相关,因为较高的增长和投资回报率会吸引资本流入。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有望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目前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利差可观。另外,2014年以来,企业部门累积了大量实际意义上的人民币“空头”,而近期人民币套利成本的大幅上升可能会触发这些“空头”平仓。鉴于此,其将对2018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价预测由之前的6.28调整为6.18。国泰君安固收研究覃汉团队认为,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元疲弱仅为外部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企稳,货币和监管政策领先海外,催化剂则在于企业居民的结售汇意愿增强。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团队称,随着美元升值预期变化,前期企业囤积的美元头寸可能逐步结汇,将支撑未来人民币处于偏强态势,至少难以回到贬值状态。该团队先前的一份市场调查显示,市场对2018年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判断存在差异,但在方向上已基本没有分歧。人民币资产重估“胎动”从NDF和CCS等衍生工具来看,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尚处于复苏早期,但可确定的是,单边贬值预期已被打破,已足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民币资产重估。进一步看,当前风险偏好提升、人民币升值、资金流出美元资产、中国经济企稳、金融风险得到管控,诸多因素也支持人民币资产重估的判断。覃汉团队指出,从海外经验来看,汇率企稳并升值,最直接的影响在于跨境资金将会流入,形成国内资本市场的增量资金,理论上会助涨本币计价的资产价格。随着人民币恢复升值,2017年境外机构已开始重新增持人民币股票和债券资产。据央行数据,2017年境外机构和个人增持中国境内股票约5255亿元,增持中国境内债券约3462亿元。中金公司固收研报指出,在人民币升值及全球风险偏好提升的情况下,内地资本项目下资金流入在加速。债券市场上,近期可观察境外机构在大量增持人民币债券,最近几周净买入量创了历史新高。流入香港股市的增量资金也非常可观,直接推动了恒生指数创新高。李超团队称,当前人民币依然处在升值通道之中,资金回流境内在2018-2019年有望成为长期趋势,看好境内A股、铜和黄金等商品投资价值,A股市场值得战略性看多。覃汉进一步指出,在过去一轮人民币贬值周期中,股、债、房地产均经历了挤泡沫的过程。当前人民币贬值周期结束,并形成了升值预期,大类资产将迎来重估,就相对强度而言,最看好A股,其次是地产,最后是债券。业内人士表示,股票资产迎合了当前风险情绪上升,也有经济复苏、企业盈利改善支撑,商品资产则受益于在通胀预期、经济增长及特朗普基建投资计划。相比之下,经济增长、风险偏好情绪及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均对债市不利,但中国债市经历一年多调整后,利率及内外利差水平均处于高位,无论对国内基本面还是对海外债市,都表现出一定超调,因此虽然趋势难言逆转,但调整可能放缓。需指出的是,资产重估需要一定过程,更需要经济基本面配合,而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上行斜率较缓,而本轮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处于全球流动性紧缩周期,也可能制约增量资金流入规模,因此应理性看待资产重估的前景。在开年汇市、股市、债市演绎极致单边行情之后,短期资产“估值”可能已经走在“基本面”之前,虽然未来各类资产价格运行的方向大概率会得到延续,但步伐可能放缓,也有可能出现阶段性调整。[详情]
弱美元反弹乏力 人民币今年 有望维持强势 记者 周艾琳 当美元/人民币跌破6.6时,那时观点认为美元马上就会反转。直到如今破了6.4,上述观点似乎开始销声匿迹。 值得一问的是,美元还会不会更弱?除了弱美元外,人民币走强还有什么推动力?今年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分化究竟会如何扰动外汇市场? 截至北京时间1月30日,美元/人民币官方收盘价报6.3415,美元指数报89.19。 此前,第一财经曾报道,去年离岸市场就出现了人民币的“套息交易”,即做多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美元等低息货币),助推了人民币升势;此外,外资流入的作用也值得关注。“2017年证券项下的资本流入大大超出预期,境外机构增持中国股、债约1350亿美元,远超过去两年。2018年以来,外资通过沪股通已流入逾300亿元。”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对记者表示,其上调2018年美元/人民币的预测区间至6.23~6.79。 展望未来,在全球央行边际趋紧的背景下,美元还能否反弹似乎成了难解之谜。渣打银行首席宏观策略师Eric C.Robertsen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未来12个月,预计欧美、亚洲多国央行都会收紧货币政策,欧洲央行今年9月将结束QE,明年一季度开始加息,欧元/美元目标价为1.29(目前为1.24),这也意味着美元将走弱。”渣打预计人民币今年目标价为6.45。 美元反弹乏力 去年末还在92左右徘徊的美元指数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路下挫,1月26日最低探至88.25,创下2014年11月来新低。 也就是在1月24日冬季达沃斯论坛期间,美国财政部长努钦(Steven Mnuchin)说:“显然更弱的美元对我们有利,因为这可能带给我们贸易和机遇,我们完全不操心美元的短期价值。”此话一出,汇市瞬间天翻地覆,美元遭遇滑铁卢。 此前,一系列因素也打击了美元。去年圣诞以来随着美国加息落地、税改兑现,美元并没有出现暴涨,反而走跌,市场对美元失望情绪的积累,导致银行等其他机构自营盘持有美元的意愿下降;就加息而言,一方面各界认为美联储收紧的节奏较为缓慢,另外过去走势也显示,历史性加息后,美元大概率走弱而非走强。 此外,FXTM富拓首席外汇策略师赛义德(Hussein Sayed)告诉记者,美国国债收益率升高也未能提振美元,这是因为其他国家债券收益率也在上升。 在事件多发的本周,美元能获得支持吗? “本周将是繁忙的一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北京时间周三将首次发表国情咨文,他很可能谈及税改的胜利以及他的举措如何提振美国经济和让股市回升,投资者关注有关基建法案、贸易紧张关系和边界筑墙经费等细节内容。因此,在他演讲时市场可能有一些波动。”赛义德告诉记者。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点,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预计大概率按兵不动,3月加息一次几乎板上钉钉。“不过,鉴于通胀预期已升至2014年来的最高水平,会议声明的措辞可能微调,略微偏鹰。”赛义德称。 若以上两个事件都未能支持美元,那么就得看周五的非农数据了。2017年12月美国就业数据令人失望,市场现在预期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7.5万,薪资增速也将受到关注,税改后奖金增加或许会驱动薪资增长。 谢亚轩告诉记者,“在美元指数跌破90后,技术上来看,下方没有很强的支撑位,85、87可以算是较近的支撑位。”他将今年对美元指数的预测区间下调至87~97。 拆解人民币的涨幅构成 弱美元下,人民币走强是客观规律。那么各方面因素究竟在如何为人民币升值做出贡献呢? 就2018年而言,截至上周五,人民币累计对美元升值2.8%,由于此前央行表示“逆周期因子”已经回归中性,因此美元/人民币的收盘价(即市场供求)和一篮子货币共同决定汇率。“测算下来,一篮子货币贡献了1.75%的人民币涨幅,即65%;收盘价即供求情况贡献了35%。”谢亚轩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供求项中,外资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加码创下了新高。据测算,2017年境外机构增加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资产近1350亿美元,远超此前两年的水平;2018年以来,外资通过沪股通已流入302亿元,远远高于2017年每周70亿元的流入量。各界预计,这种态势可能持续。 此外,离岸的套息交易持续,“预计近期不会逆转,支持人民币汇率持续保持强势。”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告诉记者。 去年末,他就对记者提及,人民币CFETS指数持续在94上下波动,这导致市场主流交易是做多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因为一篮子货币多是低息货币,利率比较低,所以做多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还可以赚利差,市场头寸的变化也推动人民币大幅升值。 就2018年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持续维持强势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欧元在美元指数中占比近60%,机构预计欧元今年有望持续攀升。“欧元区当前的存款利率是-0.4%,但增速快速复苏,可见这种货币政策立场过于宽松,因此我们相信欧洲央行今年一定会结束QE。”Eric C.Robertsen告诉记者。 央行逐步放手于市场 面对如此强劲的人民币升势,又出现了一种担忧——央行会否出手反向干预? “根据央行去年至今的一系列行动判断,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币过度走强,但也同样不愿意入场干预。预计未来央行仍然会放手于市场,之后的汇改也可能逐步强化市场供求的比重。”谢亚轩表示。 1月19日晚间,中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就逆周期因子调整答记者问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银行均已对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使其报价模型中“逆周期因子”恢复中性;去年9月,央行将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 不过,谢亚轩也对记者表示,眼下美元/人民币的汇率也可能存在一定超调。 “央行不干预,外汇市场的深度较浅,也就是说波动率容易上升,贬值时会贬过头,反之亦然;此外,汇市成交量缩量,一般汇市美元/人民币的双边成交量每天约250亿美元,但上周五成交量大概仅100亿出头,因此现在价格也有超调的成分。”他称。 汇市向来充满不确定性,未来6~12个月市场能够预判的信息基本已经反映在当前价格之中。如果存在超调,那么2018年要观察的就是,美元究竟将是反转,还是仅是反弹。[详情]
人民币升值 或推高楼市股市 ■本报记者 傅苏颖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联合举办第十七期“国经论坛”系列研讨会,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在会上表示,2018年全球货币政策转向迎来拐点,但在整体紧缩的背景下,各国保持比较灵活的空间,而这种灵活的空间实际上是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的流动性。 宗良认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走向直接影响着整个货币政策,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在此背景下,此轮全球货币政策的转向使得资本流向出现分化,美联储加息或者税改所产生的联动效应并未使得全球资金全部朝美国流,而是既流向美国,也流向欧元区和中国,这令中国有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也能保证中国成为全球投资的重要热点。 目前,美国、欧洲、英国等国的货币政策分别处在缩表、加息和退出量化宽松的不同状态。其中就汇率来说,宗良认为,欧洲央行发达经济体进一步加大量化宽松的经济预期,使大量的资金流向中国市场,在人民币持续呈现升值背景下,令部分资金流入,或推高房地产或者资本市场价格。“如果遇到美元贬值和资本流入加大的背景下,要注意防止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泡沫。”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谭小芬在会上表示,2018年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短期来看是可控的,但中长期的风险会稍大点,从贸易层面来看,因为全球经济扩张目前总体在慢慢接近顶峰,2018年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会加大一些,因此,外需不容乐观。另外,消费和投资都会受到影响或受到国内一定的限制,在此背景下,对我国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表示,今年年初至今,美元指数贬值导致国际资金的流动,发达国家特别是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是高度相关的,该趋势或将延续至今年上半年,资金或流入楼市或股市。但进入下半年,美元将走强,与此同时,欧元区的预期也会发生变化,美元重新进入缓慢升值通道,或令人民币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但在内需相对较弱的情况下,人民币近期的大幅升值态势对我国出口是不利的,因此,相对的贬值对整个经济是有好处的。 未来如何防范风险?宗良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的外汇储备,管控好汇率风险。 另外,宗良表示,需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美元、人民币、欧元是全球三大货币,也是全球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础。 最后,宗良表示,不鼓励企业或个人在没有实际用途的情况下,大量的赌汇率的贬值和升值,这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外汇储备的变动,确实在汇率的变动情况下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详情]
尹中立:需警惕人民币快速升值带来的金融股异动 尹中立 2018年新年伊始,A股与港股的金融地产股均出现大涨行情。内地银行H股指数新年第一个月上涨近25%,超过了2017年全年该指数的涨幅,内地地产H股指数在2017年上涨109%的基础上今年再上涨20%。内地银行A股指数年初以来上涨15%,地产A股指数上涨17%(2017年该指数只上涨2%)。 A股金融地产指数也跟随H股的金融地产指数而上涨,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开年首月的涨幅均接近20%。而且从盘面观察,总是H股上涨带动A股上涨,经常出现H股大涨A股小涨,或H股持续几天上涨而A股补涨的现象。甚至有市场人士认为A股市场出现了港股化现象。 笔者认为,金融地产股的上涨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近期大幅度升值有关。 美元指数继2017年度贬值10%后,今年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再贬值4%,美元指数从一年前的102,贬到目前的89左右。在美元贬值的影响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年初的6.6升值到6.3左右。 这意味着香港股票市场的估值相对于美元资本来说吸引力增加,因为H股对应的是人民币资产,购买H股就意味着购买了人民币资产。 此番情景与两年前形成较大反差。在2015年至2016年初,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下调背景下,不仅国际资本对人民币资产缺乏兴趣,而国内部分资本外流,表现在股票市场就是无论港股市场还是A股市场,估值都是走低的,导致H股估值在去年初接近历史最低位。2017年以来,随着美元的走低,人民币对美元出现升值趋势,香港市场率先走出牛市行情就理所当然了。 关于汇率对股市的影响,无论是国际投资者还是国内投资者都是有深刻记忆的。 在2003年至2007年的人民币升值周期里,香港市场率先启动牛市,而当时的A股市场还处在低点的煎熬中,在H股持续2年多的牛市之后,出现了同一家上市公司的H股比A股贵的奇特现象。 之所以把H股比A股贵称之为奇特现象,是因为自有股市以来,同一家公司的A股一直比H股贵,而且大多数时间里贵一倍以上。 在2003年至2005年间,H股一直上涨,而A股持续下跌,到2005年中就出现了几家公司的H股股价超过A股股价现象。当H股股价超过A股股价的时候,给国内A股投资者带来了信心,市场开始思考其中的内在机理。 笔者发现,上世纪80年代亚洲国家在出现本币升值之时,当地股市都是牛市,其机理主要是汇率持续升值会导致外资流入,从而导致流动性过剩。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不仅股市是牛市,房地产同样是牛市。因此,股市里金融地产行业的股价表现最耀眼。 值得指出的是,2003年国际投资者投资H股最有影响的案例是巴菲特出巨资购买中国石油的股票,这不仅是看涨国际石油价格,而且主要是看涨人民币的汇率。在此带动下,港股市场开启了连续5年的大牛市行情。加上内地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A股开启了持续2年的牛市行情,而且那一轮牛市里金融地产也是绝对的龙头。到2007年中,内地银行股普遍接近10倍市净率。 历史还会重演吗?笔者以为当前的经济基本面难以重复当年的情景,即人民币难以长期大幅度对美元升值,除非美国再次出现楼市危机或股市崩盘危机。在美国减税的刺激下,大量美元将回流美国本土,美元走强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当前的美元贬值应该是特朗普政府为了获取更有利的贸易条件而采取的短期政策,该政策难以长期坚持。 当然,美国股市牛市已经持续近10年,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也属于正常。如果美股持续下跌加上美元走弱,那么,香港金融地产的牛市或许还将持续。 近期公募基金获得超常规认购的现象,说明持续一年多的蓝筹股行情已经深入人心,这或许是市场逆转的信号。2007年在牛市末端也同样出现类似情形,当时的基金发行不得不采取抽签发行的方式来控制发行规模,可谓盛况空前。物极必反是股市的永恒规律,当前蓝筹股的盛况值得警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详情]
当经济复苏共振遇上美元趋势性走弱,全球资金流动性的新变化,正在金融市场上引起连锁反应。 EPFR统计数据显示,近段时间,流入发达国家股债市场资金及新兴市场股债市场的资金均明显增加,流入香港股市的增量资金,直接推动恒生指数创了新高。境内债券市场同样可以看到境外机构买买买的身影。 机构认为,人民币汇率重估与资本重新流入,将推动人民币资产再定价,权益及商品类资产表现值得期待,固收资产难有大表现,但调整有望放缓。不过,开年以来资产波动强度超预期,表现有一定非理性,资产重估需要有个过程也可能存在反复,年初大涨大跌后,各类资产波动可能趋缓。 强美元与弱美元:讲故事的已换了人 1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3312元。开年以来一个月,该中间价已升值3.2%,升幅超过了2017年全年的一半。 不光是人民币汇率,开年以来诸多大类资产的表现都是超预期的,股市上涨、债市下跌、商品涨价、美元贬值,揭示了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上升,背后隐含的则是对经济与通胀预期的变化。 这一幕与2016年底“特朗普交易”风生水起之时何其相似。2016年11月,特朗普胜选提振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与再通胀的预期,并由此引发各类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股票和商品涨价、债市走弱、美元加速冲顶。 但同样基于经济增长和(港股00001)再通胀的预期,一前一后美元表现截然不同。 关键可能在于,前几年美元升值讲述的是美国经济领先复苏的故事,眼下以欧元及新兴市场货币为代表的非美货币升值讲述的则是其他经济体追赶美国的故事。听故事的还是那些人,但讲故事的已换了人。 当下市场公认的“故事”在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共振,其他经济体经济增长及政策取向逐渐向美国收敛,将推动非美货币对美元升值,从而令美元指数承压。 2017年,约有120个经济体的GDP同比增速上行,这是自2010年以来全球最广泛的经济增长。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本月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对今明两年的全球GDP增速预测均上调0.2个百分点。 华泰证券李超团队认为,美元升值的中长期核心因素来自美国领先其他发达经济体复苏的周期差,当欧洲等发达经济体都确认复苏之后,美元指数将转而进入一轮弱势长周期。 中金公司(港股03908)梁红等重申,2018年全球加息周期有望进入追赶者加速、政策差缩小的下半场,美元将继续面临增长差和政策差缩小带来的下行压力。 开头还是结尾: 对人民币运行方向已基本没有分歧 弱美元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非美货币对美元升值。 兴业研究指出,美元指数跌破90关键支撑位,已确认美元中长期熊市,而非美货币相对美元大概率进入趋势性升值行情。 2018年初美元指数跌破90关口 美元走弱也会引发资金流动的变化。前些年,因美联储在发达经济体中率先收紧货币政策,美元流动性收敛的预期上升,推动资金流向美元及相关资产,非美经济体普遍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共振,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美元走弱,可能驱动资金回流非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这一判断似乎已在本文开头提到的EPFR统计数据上得到印证。 基于美元延续弱势、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内外利差较高、企业结售汇意愿上升等因素,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人民币兑美元仍将维持相对强势特征。 在美元指数跌破90后,梁红等将对2018年美元指数点位预测由90下调至87,同时将美元兑人民币预测由之前的6.28调整为6.18。 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团队表示,该团队先前的一份市场调查显示,市场对2018年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判断存在差异,但在方向上已基本没有分歧。 重回升值时代: 人民币资产重估的故事开讲 从NDF和CCS等衍生工具来看,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尚处于复苏早期,但可确定的是,单边贬值预期被打破,已足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民币资产重估。 进一步看,当前风险偏好提升、人民币升值、资金流出美元资产、中国经济企稳、金融风险得到管控,诸多因素也支持人民币资产重估的判断。 国泰君安(港股02611)固收研究覃汉团队指出,从海外经验来看,汇率企稳并升值,最直接的影响在于跨境资金将会流入,形成国内资本市场的增量资金,理论上会助涨本币计价的资产价格。 随着人民币恢复升值,2017年境外机构已开始重新增持人民币股票和债券资产。据央行数据,2017年境外机构和个人增持中国境内股票约5255亿元,增持中国境内债券约3462亿元。 中金公司固收研报指出,在人民币升值以及全球风险偏好提升的情况下,内地面临的资本项目下资金流入在加速。债券市场上,近期可观察境外机构在大量增持人民币债券,最近几周净买入量创了历史新高。 2018年初以来上证综指站上2016年初以来高位 李超团队也称,当前人民币依然处在升值通道之中,资金回流境内在2018-2019年有望成为长期趋势,看好境内A股、铜和黄金等商品投资价值,A股市场值得战略性看多。 覃汉指出,在过去一轮人民币贬值周期中,股、债、房地产均经历了挤泡沫的过程。当前人民币贬值周期结束,大类资产将迎来重估,最看好A股,其次是地产,最后是债券。 不过,中国债市经历一年多调整后,利率及内外利差水平均处于高位,无论对国内基本面还是对海外债市,都表现出一定超调,因此虽然趋势难言逆转,但调整可能放缓。 “ 需指出的是,资产重估需要一定过程,更需要经济基本面配合,而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上行斜率较缓,本轮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处于全球流动性紧缩周期,也可能制约增量资金流入规模,因此应理性看待资产重估的前景。 ” 在开年汇市、股市、债市演绎极致单边行情之后,短期资产“估值”可能已经走在“基本面”之前,虽然未来各类资产价格运行的方向大概率会得到延续,但步伐可能放缓。[详情]
新浪外汇讯 1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312 ,较上一交易日贬值45个基点,终结了此前的七天连涨。 隔夜市场,因美国通胀数据与预期相符,且美国公债收益率走高,美元指数整体处于盘整上行趋势,刷新三个交易日高位。截至北京时间07:30美指报89.3501。 人民币兑美元升势暂缓。此前,人民币出现了快速升值走势,开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000个基点,升值幅度达3%。 市场人士指出,本周市场迎来美联储议息决议和1月非农数据,且前期美元指数连续下跌后似乎存在技术性反弹的可能,不排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小幅回调。但是总体而言,预计人民币汇率仍将稳中趋升。 建银国际预计,今年人民币对美元将继续升值,并将年底预测由之前的升值6.4上调至6.2。人民币升值的主要驱动因素将是美元指数走弱和资本流入新兴市场。 光大证券则认为,近期美元或处于震荡状态,一旦市场对欧元区和英国的情绪稳定下来,美元指数或将反弹。判断2018年美元指数会小幅升值,高点或略超过95。相应地,全年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有稳中偏弱的趋势。[详情]
投机者“火中取栗” 沽空人民币惨败黯然离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1月25日,王刚(化名)决定不再参与任何沽空离岸人民币的交易。 “没想到美元如此不争气,让离岸人民币持续上涨,几乎吞噬了我2016年沽空人民币的所有利润。”王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 1月起,他参与了一项另类的投机沽空人民币交易,只要人民币汇率触及6.4、6.38、6.36、6.35等整数关口,他就建立空头头寸押注离岸人民币汇率冲高回落。 在他看来,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近3%,不到1个月完成了去年全年的一半涨幅,已经令市场处于明显超买状况。若自己使用50倍杠杆进行投机沽空,只要干预行为令离岸人民币汇率当天跌幅超过300-400个基点,或市场自发出现技术性大幅回落迹象,自己一天内就能实现收益翻倍。 但令王刚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投机算盘非但没能带来理想回报,反而让他屡次身陷追缴保证金困局。1月25日离岸人民币汇率涨幅一度超过400个基点,差点让他直接爆仓出局。 一位欧洲外汇经纪商驻华业务主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以来遭遇类似投机沽空困局的境内个人投资者不在少数。 “他们的投机性很强,即便我们建议近期不宜沽空离岸人民币,但他们未必采纳。”他告诉记者,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觉得当前人民币多头交易过于拥挤,反而容易造成市场情绪突然逆转触发人民币高位回调,因此投机沽空人民币看似高风险,却蕴藏更高的收益。因此他转而建议那些投机沽空者尽可能不要持有隔夜仓,避免第二天早盘汇率大涨引发爆仓风险。 “但我听说空头爆仓现象依然发生了几回。”这位欧洲外汇经纪商驻华业务主管直言。有时火中取栗者容易被自己的贪念“灼伤”。 投机沽空屡战屡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由于境外外汇经纪商不提供境内人民币汇率报价交易,因此不少境内个人投资者主要参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交易。 在王刚看来,这反而能满足短期投机高额获利的需要。一方面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更多由市场定价,相应的干扰因素比较弱,因此离岸人民币波动性更高,相应的投机收益空间更大;另一方面离岸市场云集不少伺机做空人民币的国际投机机构,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卷土重来,让自己投机沽空策略获得更高回报。 王刚坦言,整体而言人民币中长期将保持双向波动与稳步上涨,但由于短期汇率涨幅过快过大,反而给投机沽空离岸人民币创造不错的条件。 “在微信朋友圈里,不少个人投资者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王刚说,他们分析发现,近期人民币涨幅趋缓的信号已经出现,比如央行人士坦言正让逆周期因子变得“中性”,在他们看来此举旨在削弱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中间价快速上涨的提振作用,与此同时,外管局官员也告诫企业需认清套期保值的本质,同时,要关注押注汇率单边升值风险,同样是对近期投机买涨人民币潮涌发出“警告”。 有了这份所谓的“底气”,过去三周王刚先后在6.45、6.42、6.40、6.38、6.36、6.35等整数关口建立人民币投机空头头寸。 他直言,在美元持续贬值情况下逆势做空离岸人民币,的确需要“勇气”,但富贵往往险中求。 为了控制风险,王刚基本不会持有隔夜仓——在当晚离岸市场收盘前,他无论输赢都会选择平仓。然而,随着人民币持续快速上涨,他发现自己所建立的投机沽空头寸均以失败收场。尤其是1月25日他在6.35建立空头头寸不久,离岸人民币随即顺着美元指数下跌,创下过去一年多最高点6.2915。 “突然有种被愚弄的感觉。” 王刚感慨说。事实上自己之所以敢逆势投机沽空人民币,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从外汇经纪商了解到,在人民币快速上涨之际,不少全球对冲基金开始布局伺机逢高沽空人民币。毕竟,他们认为过去一年美元指数下跌逾11%,随时都可能出现一波较大幅度技术性“反弹”,迫使人民币冲高回落。此外他们也在关注中国央行最近动向,是否会对汇率上涨过快做出回应,让他们投机沽空策略胜算更高。 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告诉记者,近期,的确有对冲基金在6.3-6.4之间建立人民币空头头寸,原本是押注欧洲央行释放鸽派收紧货币政策声音押注美元反弹与人民币冲高回落,不料1月23日美国财政部长在达沃斯论坛意外力挺弱势美元,彻底打乱了这些对冲基金的投机算盘,迫使他们转手清空所有人民币空头头寸。 这令王刚遭遇不小的平仓风险,由于1月25日离岸人民币单日涨幅一度超过逾400个基点,令他的空头头寸骤然面临补缴逾30%保证金的压力。 “那时起,我决定止损离场,再留守可能会损失所有本金。”王刚向记者直言。 结构性沽空产品对赌迷局 不过,外汇市场从不缺乏激进者。 在止损离场的第二天,一家曾提供汇率报价撮合交易的外汇经纪商平台向王刚推荐了一款基于场外交易的结构性外汇期权产品,即买卖双方押注未来1个月人民币中间价汇率是否涨至6.2整数关口——若人民币在未来1个月未能突破6.2,认购这款结构性产品的个人投资者将获得相当于交易金2倍的投资回报,反之个人投资者用于购买这款期权产品的交易金悉数被买方收走。 对此前沽空失败仍耿耿于怀的王刚而言,这款结构性产品颇有吸引力——一旦自己对赌成功,此前沽空人民币的本金损失就可以一次性“挽回”。 不过,此次他选择了谨慎,打算先看看人民币与美元汇率走势,再决定是否参与其中。 上述欧洲外汇经纪商驻华业务主管向记者坦言,当前类似押注人民币汇率冲高回落的结构性外汇期权产品正日益流行,过去一个月他接触的三家海外对冲基金都希望他私下代销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结构性外汇期权产品,其中一款产品“赌性”最高——一旦未来6个月内人民币汇率上涨突破6.1,个人投资者将获得相当于保证金3.5倍的回报,反之投资者为认购这款产品所支付的2倍交易金,则被对冲基金悉数收走。 “这实质上是赌博,没人知道未来人民币汇率到底会走向何方。”他直言。但可以肯定的是,参与这类结构性产品对赌的海外对冲基金,在欧美场外市场通过反向操作加杠杆买涨人民币,针对自己的潜在对赌亏损做好风险对冲;反之个人投资者缺乏相应的风险对冲渠道,成败只能听天由命。 更重要的是,人民币汇率突破6.1,意味着人民币汇率还需升值2000多个基点,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美元指数需要相应跌至87附近。 “目前,几乎没有一家国际大型投资银行发布报告押注美元指数半年内跌破87。”他强调说。过去一段时间他曾劝说个人投资者对参与这类结构性产品对赌保持谨慎,但他发现,在充满投机氛围的个人外汇投资市场,永远不缺乏“赌徒”。(编辑:张星)[详情]
导读:一家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业务主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为此他建议企业需小心谨慎,毕竟人民币汇率趋于双向波动,而不是单边大幅升值,但收效不大,原因是很多企业去年套保出现亏损,打业绩翻身仗的压力相当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截至1月29日20时,境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6.3292,这意味着自去年5月人民币企稳反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涨幅超过8%。 过去8个月的快速上涨,也让企业财务总监王玥(化名)的外汇套保策略变得举步维艰。 网络配图 “今年以来公司高层一直在问责,为何此前人民币下跌期间套保策略亏损,如今人民币上涨了,套保策略还是亏钱。”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慨说。这令她无言以对,如果此前人民币下跌期间套保策略亏损,是因为风控部分高估了人民币跌幅,如今人民币上涨期间的套保亏损,则是因为多数人都没想到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一路跌破90,令人民币汇率直冲6.3整数关口。 与此对应的是,由于她所在公司将12个月期人民币掉期交易(今年4月到期)最新执行价调整为6.45,若人民币汇率未来3个月保持在当前汇率波动区间,那么这份套保方案将不可避免地亏损收场。 “如今我们只能要求合作银行再次调高人民币掉期交易执行价,尽可能对冲人民币汇率过快涨幅。”她指出。 多位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王玥遭遇类似套保困局的企业相当多,部分企业财务总监迫于高层压力,要么将12个月期人民币掉期交易缩减至3个月期,打算根据人民币最新涨势时时调高执行价,避免套保失误;要么干脆削减套期保值规模,转而在外汇市场直接买入人民币看涨头寸“套保”。 一家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业务主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为此他建议企业需小心谨慎,毕竟人民币汇率趋于双向波动,而不是单边大幅升值,但收效不大,原因是很多企业去年套保出现亏损,打业绩翻身仗的压力相当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相关部门也注意到这个问题。 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近日指出,当前部分企业对汇率风险敞口控制意识不足,不是合理审慎保值,反而有时主动追求风险利润。但当外汇市场形势发生调整时,这些企业发现自己判断出错,集中调整汇率风险敞口,就可能引发外汇供求矛盾,加剧人民币汇率与利率调整等风险,造成市场恐慌或者踩踏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增加,最终也会损害企业自身的经营。 “事实上,部分企业已经注意到人民币汇率涨幅过快过大风险,悄然暂缓了境外发债募资计划,以及相应的套利交易。”一家美国投行驻香港董事总经理直言。 企业外汇管理压力不减 一直以来,王玥所在公司通过旗下香港公司开展外汇风险对冲管理。 具体而言,这家企业在香港设立一家窗口公司,先将商品卖给这个窗口公司,再由窗口公司卖给境外买家,由此窗口公司可以留存大量贸易结算外汇资金,根据人民币涨跌变化设定相应的远期掉期执行价,确保企业需要外汇结汇补充流动性资金时,能最大限度降低汇兑损失风险。 然而,随着去年5月人民币企稳快速上涨,王玥发现套保压力与日俱增。 她透露,过去8个月她三次上调了12个月期人民币掉期交易(今年4月到期)执行价,分别在去年8月、10月与12月接连将掉期交易执行价上调至6.7、6.6、6.45。 “三次调高执行价,仍然赶不上人民币汇率上涨速度。”她感慨说。若未来3个月人民币汇率保持当前的6.32波动区间,这份人民币掉期交易将令企业蒙受约800万元的汇兑损失。 目前,她最大的压力,是去年9月外管局取消远期外汇交易20%准备金后,她将这份掉期交易规模扩大了2倍,因此变相“放大”了套保损失额。 这导致今年以来公司高层两次问责——为何会“低估”人民币涨幅。 王玥直言,多数交易者都没想到美元指数会在鹰派加息与特朗普税改政策落地的双重利好下,逆势跌破90。但公司高层并不接受这种解释,要求她尽早调整套保策略,确保本年度外汇套保策略不亏损,否则将考虑换人负责这项业务。 如今,她天天盯着合作银行外汇交易员,要求他一方面将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最新执行价调高至6.35,另一方面压缩新的远期外汇掉期交易规模,改为随行就市制定套保策略。 “这种状况并不鲜见。”上述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业务主管向记者坦言,去年四季度不少企业将6个月期人民币掉期交易执行价设定在6.5-6.6区间,若按当前汇率测算,已经出现约3%浮亏,因此这些企业调高掉期交易执行价的需求相当迫切。 甚至部分激进的外贸企业取消了远期掉期交易或组合式期权等套保策略,改为直接买入人民币远期多头头寸进行“套保”。毕竟,这些外贸企业利润率不到5%,若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他们一整年利润就会被全部吞噬。 “我尝试建议他们对此三思而行。”这位业务主管表示。一方面未来人民币汇率趋于双向波动,企业随波逐流式的套保策略调整,实质上是变相押注人民币汇率单边大幅升值,风险其实不小;另一方面近期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大幅升值,很大程度是由于美元指数大跌所致,若未来美元指数企稳反弹,人民币汇率随之冲高回落,企业此时贸然大幅上调掉期交易执行价,反而会让自身陷入更大的亏损窘境。 但他发现,愿采纳这份建议的企业不多,主要原因是其中多数企业去年高估了人民币跌幅,导致套保策略亏损,如今经办人员担心“重蹈覆辙”——宁愿在美元大跌期间冒点风险押注汇率升值,也不大敢“坐等”套保策略扭亏为盈。 何况,近期美国政府高官力挺弱势美元,很可能打开新一轮美元下跌周期,更让企业感到这种冒险的胜算较高。 记者多方了解到,有银行转而建议不少企业改用人民币或欧元等非美货币开展跨境业务结算,尽可能远离人民币兑美元大幅波动所衍生的汇兑风险。 “我们内部比较担心,当前人民币多头头寸相当拥挤,一旦汇率出现冲高回落导致多头踩踏,会进一步放大人民币跌幅与企业套保策略的亏损幅度。”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外汇交易员直言。 海外债券发行现放缓迹象 令市场颇感意外的是,随着人民币汇率快速大幅上涨,企业境外发债募资的热情悄然降温。 上述美国投行驻香港董事总经理直言,这波企业境外发债募资热,源自去年二季度人民币出现企稳反弹迹象后。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由于银行和公司借款增加,去年截至9月底中国外债增加了2590亿美元。 彭博数据则显示,去年第四季度中国企业发行的外币债券达到创纪录的1330亿美元。 这位美国投行驻香港董事总经理指出,这背后,是不少企业打着套利交易的算盘:一是随着人民币快速企稳反弹,企业到时偿还外债需使用的人民币资金相应减少,令企业获得一定幅度的财务效益;二是随着国内去杠杆进程导致资本市场拆借利率持续走高,企业通过低息海外发债借入外币资金,结汇兑换成人民币后再投资国内高息高信用等级企业债,也能套取相当可观的无风险利差收益。 据ICE美银美林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投资级中国企业的美元债券收益率约为3.85%,境内5年期AAA企业债券收益率则为5.42%,两者相差157个基点,较一年前增加约84个基点。两者利差若持续走阔,将容易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上述套利交易。 然而,随着近期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部分企业开始担心汇率冲高回落风险加大,导致相应的人民币结汇还债资金增加,纷纷放缓了境外发债规划。 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坦言,考虑到中美利差缩窄至约140个基点,若人民币汇率短期回调逾150个基点,等于上述套利交易也变得无利可图。 上述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业务主管认为,上述套利交易看似颇具吸引力,但实际操作难度不小。一则当前相关部门对企业换汇偿还外债的审批较严,企业存在相应的还债违约风险,未必会为了这份利差收益铤而走险;二则中美利差收窄,正令套利交易吸引力持续骤减。 在他看来,多数企业境外发债募资的主要目的,还是补充此前因资金跨境监管趋严所造成的海外投资项目资金缺口,确保海外项目不会“违约”。 上述美国投行驻香港董事总经理透露,其实要建立套利交易的资金跨境流动闭环,并非难事。具体而言,企业先将境外发债募资结汇流入境内开展套利交易,一旦债务即将到期,企业再借助人民币跨境业务放宽机会,将境内人民币通过对外投资贸易腾挪到境外,再换汇成美元偿还外债。考虑到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时常比境内在岸市场即期汇率更高,相关操作还能获得更多美元资金。 “如今,企业是否愿意参与上述套利交易,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人民币未来涨幅的判断,若企业相信未来美元指数会跌至87-88一线,人民币汇率还有逾1000个基点的涨幅,那么境外发债募资开展上述套利交易依然是有利可图的。”他直言。[详情]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1月29日讯 证券时报记者 刘禹成 得益于美元大幅走弱,人民币涨势迅猛,2018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接连突破6.50、6.40、6.30三大关口。1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169个基点报6.3267,为连续第七个交易日调升,创2015年11月2日以来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年初至今,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调升2075个基点,升值幅度已超3%。进一步看,2017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为4028个基点,幅度为5.81%。2018开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超2017年全年的一半。 市场人士称,本轮人民币走势属于美元走弱背景下的被动升值。短期而言,美元指数弱势难改,在国内央行尚未明确释放中断人民币升值信号之前,后期预计人民币易升难贬。 此外,本轮人民币升值也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改善等多因素的共同支撑。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从有效汇率来看,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完善、人民币预期根本扭转,以及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内生巩固了当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稳定性;从双边汇率来看,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快步升值,是美元急速贬值的外部伴生结果。 程实认为,从“双面性”框架前瞻人民币汇率,预计2018 年,得益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稳步向好,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有效汇率将保持长期稳定。美元指数的走势仍将主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因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呈现鲜明的状态依存性,其中枢水平和波动区间亦将随美元指数点位而顺势演变。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美元指数已大幅下跌3.7%,美元指数为何跌跌不休?综合机构分析来看,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欧元区经济复苏加快,并且随着多数国家央行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优势正在被逐渐削弱;第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会引来其他国家对美国出口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贸易战打响使得美元再遭抛售;最后,也有市场人士认为,“买方”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只要购买非美国股票,就会形成美元空头,而考虑到交易成本,买方并不急于对冲,自然美元就会失去支撑。 当日亚洲交易时段,美元指数从近三年低位稍稍回升,但依旧维持弱势。截至记者17:30发稿,美元指数交投于89.23一线。交易员表示,美元指数小涨主要得益于上周五公布的美国GDP数据,数据显示,美国消费和资本支出表现强劲,即使整体数据因进口上升而低于预期。 本周需要密切关注,美国将于1月31日召开的今年第一次货币政策会议。据悉,这是美联储主席耶伦卸任之前的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对此,市场大多数机构预测称,本次会议将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并且美联储将于3月份实施今年第一次加息。除此以外,本周还需关注欧元区经济数据以及美国1月份的非农就业数据。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