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陆金所平台债转风波平息 转让利率基本回归正常水平
陆金所平台债转风波平息 转让利率基本回归正常水平

20日晚至次日凌晨,陆金所投资人债权转让项目激增近万笔[详情]

经济参考报|2017年07月25日  06:46
陆金所风波:折射互金行业信任基础薄弱
陆金所风波:折射互金行业信任基础薄弱

分析人士表示,这场风波反映了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缺乏信心,才会患得患失。同时,也呼吁监管部门能理性监管。[详情]

北京商报|2017年07月24日  00:34
陆金所回应传言:目前一切经营管理正常
陆金所回应传言:目前一切经营管理正常

陆金所在7月2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目前一切经营管理正常[详情]

北京商报|2017年07月21日  10:02
整顿金交所触动万亿元市场 多家互金平台下架产品
整顿金交所触动万亿元市场 多家互金平台下架产品

互金平台与金交所的联姻模式过去一年来大跃进式向前推进,却于近日因政策的叫停而戛然而止。[详情]

证券日报|2017年07月24日  03:08
陆金所:债权转让迅速增至9000条,或与传言有关
陆金所:债权转让迅速增至9000条,或与传言有关

传闻称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并提醒用户将在陆金所平台投资全部退出。[详情]

华夏时报|2017年07月20日  23:21
陆金所等多家平台下架违规金交所合作产品
陆金所等多家平台下架违规金交所合作产品

截至7月14日,陆金所已暂停发新标,而且相关金交所产品已下架。[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7月21日  12:43

最新新闻

陆金所风波:折射互金行业信任基础薄弱
陆金所风波:折射互金行业信任基础薄弱

   在上个周末,互金行业的“大哥”陆金所历经了一场信任考验。一起监管整治的市场传言令陆金所债权转让短时间内飙升至1.5万笔,不过,在投资人冷静之后,这场风波也逐渐平息。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陆金所事件折射出互金行业脆弱的信任机制以及监管政策对平台的极大杀伤力。 债权转让标的激增 截至7月23日18:30,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陆金所债权转让专区只剩下5个项目,其中4个显示满额,只有一个项目可投资。不过,债权转让专区也不时有新标出现。而据了解,陆金所风波高峰时,债转曾达到1.5万笔。 7月20日,有市场传言称,上海监管部门发话将整治陆金所,呼吁大家将在陆金所平台的投资全部退出。当日晚间陆金所发表澄清声明称,“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不过,陆金所的澄清并未打消投资者恐慌,7月20日晚间至次日凌晨,陆金所的投资人债权转让项目激增近万笔。此后,高峰时高达近1.5万笔。从7月21日中午开始,陆金所平台上的个人债权转让项目大幅减少。 另外,债权转让的折价率也反映出市场的情绪变化。在7月20日晚间债转高峰时段,有些投资者为了将手中的金融资产及时变现,其转让的利率远远高于原始项目收益率,不过目前的利率已经回到正常水平。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陆金所债权转让栏目的几个项目均未调价。 此外,在陆金所百度贴吧中,也有部分投资人表示,在此次风波中趁机“抄底”,大批收购债转项目。 担忧情绪导致羊群效应 有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债权转让的爆发可能仅仅是投资者担忧情绪下的羊群效应,陆金所的实际影响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陆金所风波也是对于“广东禁止债权转让”消息的释放。日前,广东禁止债权转让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对于平台来讲,禁止出借人之间的债权转让使得平台标的流动性变差。而陆金所的定期转让多为长期限项目,目前,定期转让标的超过1000条。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陆金所平台上的会员转让专区中有多款栏目设置,包括稳盈-e享计划、汇享计划、债权转让、定期转让、稳盈-变现通几类。陆金所客服人员向记者介绍,稳盈-e享计划、汇享计划可以理解为暂时转让,即将项目暂时转让出去,到期需要买回,类似抵押借款,以特定项目为抵押进行借款,到期还款支付利息。而债权转让、定期转让都属于通常理解的债权转让项目,区别在于定期转让是指陆金所的定期项目,比如彩虹财富汇等。 折射行业信任基础薄弱 分析人士表示,这场风波反映了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缺乏信心,才会患得患失。同时,也呼吁监管部门能理性监管。 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旗下在线财富管理平台,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册成立,可谓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老大,是整个互金行业关注的焦点。然而,互金行业的“大哥”也未能完全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陆金所风波其实折射出一个潜藏在行业繁荣表面之下的深层次问题,即大众对网贷行业的标签化认知,如“不合规”、“高风险”、“跑路”等,仍未根本上消除。这就导致了即便是背靠大型金融集团的行业龙头,也会因为一个莫须有的流言便能发酵出如此大的恐慌情绪。显然,从业者高估了投资者对行业的认可和信任度,也表明现阶段的投资者教育和沟通仍远远不够,且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而这个问题不解决,可能会成为行业长期发展的根本障碍,且必将变换形式再次诱发类似事件。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互金平台在宣传上普遍遵循“报喜不报忧”,对于风险,只字不提,或尽量掩饰,以至于投资者对平台风险缺乏充分的认知。所以,当负面出现后,投资者的信心瞬间崩塌。 “当前,网贷行业的市场宣传侧重于自家产品和平台,缺乏行业整体的知识普及和对错误认知的纠正,是造成大众认知长期存在偏差的重要原因。这次事件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未来,应该加大行业基础知识普及和重点工作(如合规与专项整治)沟通工作,投资者信心足了,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薛洪言进一步补充道。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   陆金所事件回顾 时间    事件 7月20日下午               市场传言称上海监管部门发话将整治陆金所 7月20日晚间               陆金所发布公告称“经营管理一切正常” 7月20日晚间至21日上午 债权转让项目激增近万笔 7月21日中午             债权转让项目大幅减少 7月23日18:30           债权转让项目为5笔 [详情]

北京商报 | 2017年07月24日 00:34
传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 回应称:经营正常
传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 回应称:经营正常

  观察君说:本周行业内主要发生了两起大事件,一是广东禁止P2P债权转让,三家P2P平台已经停止个人债转服务;二是多家平台紧急下架金交所产品,行业内一片哗然。平台事件主要是网传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引发大量用户债权转让。一起来看看这周行业大事件的详细信息吧! 行业聚焦 广东禁止P2P债转或加剧风险 各地监管未跟进 广东多名网贷行业人士向记者证实,当地禁止网贷债权转让确有其事。随后,记者从北京、深圳、上海、江苏多地网贷平台、行业协会了解到,当地目前并未跟进出台类似监管措施。 禁令生效!广东三家P2P平台停止个人债转服务 目前已知三家停止个人债权转让服务的平台分别为PPmoney、合富金融和金控网贷,PPmoney并没有公告声明,但投资理财栏目已经没有债转专区。PPmoney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此举为的是顺应监管要求。 另外两家分别在7月11日、7月13日发布公告声明,将停止债权转让服务。 多家平台紧急下架金交所产品 在严厉监管下,国内互联网平台与各类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合作的产品近期掀起了一波下架潮。记者采访了解到,包括百度金融、苏宁金融等大型互金巨头近期都开始应对监管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下线后是否会重启金交所合作业务,一位互金业内人士指出,是否重启需要看监管。 平台动态 传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平台回应:经营一切正常 7月20日下午,坊间流传,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并提醒用户将在陆金所平台投资全部退出。陆金所当天下午发布公告称,“陆金所一直以来坚持严格的风控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户受到损失。目前陆金所经营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消息一出,7月21日凌晨2点,陆金所债转标达到了1077页,大概1万多个标,21日上午11点还剩920页。 飞贷被爆料遭遇合作银行抽贷 提现业务受冲击 近日,清流消费金融接到爆料称,现金贷产品——飞贷由于杠杆率过高,其合作银行抽贷导致资金链断裂。从今年4月初开始,在飞贷的官方贴吧中,就有大量用户反应飞贷无法提现的问题,飞贷官方客服回应称“因合作银行信贷政策收紧,提现业务暂停受理。”  5月16日,飞贷官方微信发出通知:“飞贷提现业务已恢复,但因合作银行信贷政策仍处于收紧阶段,每日放款额度有限”,关于具体额度限制,飞贷客服表示不清楚,但提现服务仅在每日上午10:30开启。  而根据飞贷官方贴吧显示,目前大量网友仍无法使用飞贷提现服务。 团贷网集团注册资本增至10亿 18亿融资已到账 7月18日,团贷网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团贷网集团增加注册资本至10亿元的公告”,公告指出,此前派生集团获得的新一轮18亿元融资融资已全部到账。 媒体此前曾报道,该轮融资由民生资本领投7亿,盈生创新跟投6.5亿、海慧科技跟投3亿、北海宏泰跟投1.5亿。 乐视金融被曝逾期 客服称系第三方通道的问题 据投资人张女士今日向中新经纬客户端爆料称,其在乐视金融平台上购买的理财产品在约定的兑付时间内没有收到兑付款项,已经构成逾期。在百度贴吧里,多名乐视金融的投资人称自己的理财产品没有按时兑付。 客服称,这是第三方支付通道首次出现问题,他得到的通知是在今天会完成兑付。 乐视7500万美元可转债违约 拟债转股 7月21日,据财新报道,上海奇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一只规模为8000万美元、投资于乐视可转债的私募基金,第一期7500万美元已于7月7日到期,但乐视方面至今没有按照协议约定赎回可转债,已经构成违约。而第二期500万美元将于8月17日到期。 乐视方面回应提出了两个可替代性解决方案,一是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二是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详情]

财经头条 | 2017年07月23日 16:45
陆金所回应传言“危机”:下架违规产品被质疑遭整治
陆金所回应传言“危机”:下架违规产品被质疑遭整治

  本文首发于金融之家微信号:jrzjcom文 | 未澜作为平安集团旗下在线财富管理平台,陆金所可谓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老大,自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册成立后,起底壮大于金交所及定向委托投资模式,并在2016年1月完成12亿美元的B轮融资,目前已估值185亿美元,完成控股。虽然其上市计划筹划已久但并无披露时间表,但仍然是整个互金行业关注的焦点。但最近一条意为"监管部门要整治陆金所"的消息在坊间疯传:受最新监管政策影响,陆金所部分涉嫌违规产品下架,陆金所将被整治,呼吁大家将理财产品尽快退出的"流言",使得不少投资人的担忧情绪被激化。由于近期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严控金融风险的表态,互金整治办下发《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要求"各地互联网平台在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同时,互联网平台须积极配合各类交易场所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而交易所产品的整顿也使得不少投资者,对于陆金所产品下架的担忧过于放大。针对市场传言,陆金所表示:“一直以来坚持严格的风险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户受到损失。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投资者并不买账,昨晚(7月20日)陆金所的债权转让标的激增,甚至凌晨还在不断增加。陆金所7月19日发布项目56616笔,资金总额在11.8亿元左右;20日发布项目达到71885笔,涉及资金高达27.2亿元。目前陆金所网贷债权转让区的转让标的已达670多页,而在会员交易区的债权转让区,转让标的已近1050页,这也就意味着已有17000多个标的的投资人在选择退出,债权转让标的的金额大多集中在几万元。而债权转让失败率也在同步增加,19-20日分别为5.5%和10.6%。截止今日(7月21日)早间,陆金所债权转让项目中定期转让的项目已经达到388页,债权转让项目达1231页,累计转让项目数量过万笔。据了解,陆金所自2011年发展至今,在业内,陆金所一直以“安全”著称。毕竟是由金融系统“正规军”中国平安集团孵化、培育起来的中国最大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同时还建立了成熟的风险管控机制,利用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推出了特有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体系(KYC2.0)。成立6年来,陆金所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3100万,未发生任何一起兑付风险事件。据数据统计,2017年第二季度,陆金所发布的债权转让项目(不包括e享、汇享、变现通)约27.2万笔,交易总额在660亿元左右,平均每天超过3万笔,涉及资金在7.3亿元左右。据知情人士透露,近期陆金所并未发生资金风险,只是因为监管层觉得某些产品不合规,几条产品线要暂时下架;其中有些产品年初就下架了。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今日也再次确认“没有的事,陆金所也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值得一提的是,陆金所的国际业务平台“陆国际”日前也在新加坡进行上线。而陆国际能够获准进入监管标准严格的新加坡,也再次证明了是对陆金所发展模式及风控能力的认可。最后一句: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而浪的大小和真假也全凭各自的站队了,你觉得此次“陆金所危机”是真是假?[详情]

财经头条 | 2017年07月23日 09:15
陆金所?保监会严盯互金,波及62家险企数百亿保费
陆金所?保监会严盯互金,波及62家险企数百亿保费

  7月20日,就在市场传言“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之时,保监会酝酿已久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也正式出台,这再度引发业界对于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关注。数据显示,目前财产险公司中,62家都经营有此类业务,不过近半出现亏损。随着《暂行办法》的全面实施,个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7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的险企或须暂停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而目前仍与网贷平台保持密切合作的险企或也将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例如与陆金所有合作的平安产险,与小马金融、米缸金融等有合作的天安财险,与融金所有合作履约保证保险的长安责任保险等。相比征求意见稿,暂行办法做出5处改动:保监会明列信保业务十三不准7月20日,《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正式出台,相比一个月前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做出5处变更,监管趋严。具体详见下表:暂行办法VS征求意见稿的五处变动经营规则方面“上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应当不低于75%,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依旧是核心硬要求,偿付能力不达标者:“应当暂停开展信保新业务,并可在偿付能力满足要求后恢复开展信保业务。”保险公司关心的信保业务自留责任余额方面,没有变化:超过上一季度末净资产的10倍。对单个履约义务人及其关联方承保的自留责任余额不得超过上一季度末净资产的5%,且不得超过5亿元。超过以上自留责任余额要求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未办理再保险的,不得承保。值得关注的是,保监会针对信保业务范围明确列出13条红线,分别是第八条的保险公司不得为以下融资行为提供信保业务:(一)类资产证券化业务和债权转让行为;(二)非公开发行债券业务,以及主体信用评级或债项评级AA+以下的公开发行债券业务; (三)保险公司的控股股东、子公司以及其他关联方的融资行为(其他关联方的资金融出行为除外); (四)中国保监会禁止承保的其他行为。 第九条的保险公司开展信保业务,不得存在以下行为: (一)承保投保人违法违规、规避监管等行为; (二)承保不会实际发生的损失或已确定的损失; (三)以拆分保单期限或保险金额的形式,承保与同一借贷合同项下融资期限或融资金额不相匹配的信保业务; (四)通过保单特别约定或签订补充协议等形式,实质性改变经审批或备案的信保产品。实质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保险标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险费率、赔付方式、赔偿处理等; (五)承保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贷(借)款利率超过国家规定上限; (六)中国保监会禁止的其他行为。 及第十条的保险公司开展网贷平台信保业务的,应当遵守第九条规定,并不得存在以下行为:(一)与不符合互联网金融相关规定的网贷平台开展信保业务; (二)汽车抵押类或房屋抵押类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单户投保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自留责任余额超过500万元,单户投保人为自然人的自留责任余额超过100万元;其他信保业务,单户投保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自留责任余额超过100万元,单户投保人为自然人的自留责任余额超过20万元; (三)中国保监会禁止的其他行为。通篇可见的“网贷平台”等字样,以及多条针对网贷平台的条款,不难看出保监会此番推出《暂行办法》的重点之一,就是对网贷平台保证保险业务进行规范。联想已经有中小财险公司吃过网贷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的巨亏,及互联网理财、网贷等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的大行其道,可知监管用意。前5月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现亏损,高盈利与高亏损险企并存近年来,伴随网贷平台的快速发展,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也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个标志是,包括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华安财险、阳光产险、太平洋产险以及浙商保险在内的多家财产险公司都成立专门的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更显著的一个标志是,国内甚至开始出现了专业的信用保证保险公司,例如2016年1月,国内首个信用保证保险公司阳光渝融就正式获批开业。2017年初获批开业的众惠相互保险社也声称会将“信用保证保险”作为重点方向进行探索。尽管如此,总体来看,信用保证保险在国内仍然只能算是一个较为“小众”的险种,不同公司间的差异巨大。『慧保天下』获得的一份行业交流数据显示。2017年前5月,85家财产险公司中,62家公司实现了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逾200亿元,同期,财产险公司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304.38亿元,这也就意味着信用保证保险的保费贡献度尚不足5%。这62家公司中大多数公司的市场份额都很低。数据显示,2017年前5月,信用保证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突破1000万元的财产险公司只有24家,突破亿元者更是只有10家。其中,平安产险以近80亿元的保费收入、近40%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政策性保险公司出口信保以近30%的市场份额居于第二位;阳光产险则凭借约10%的市场份额居于探花之位。人保财险都被挤出了前三,位居市场第四,此外,大地保险、太保产险、众安保险、中华联合、中银保险以及永安保险都进入了前十名。信用保证保险是一项高风险业务,这从各公司的承保利润也可以看出来。62家保险公司,前5月累计出现近4亿元的承保亏损。接近一半的险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承保亏损。排名前十的险企中,出口信保、阳光产险、太保产险、众安保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承保亏损。个别险企的承保亏损情况还相当严重,例如太保产险,前5月实现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5亿多元,亏损额度却达到了2.5亿元;众安保险保费收入不足4亿元,亏损额度也超过了1亿元;阳光渝融,保费收入5000多万元,亏损达到4000多万元;华安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千多万元,亏损却超过4000多万元。浙商财险虽然保费收入只有300多万元,承保亏损却接近3亿元,料想这还是侨兴债违约事件的后续影响。当然,也有险企实现承保盈利,且承保利润率颇高,平安产险、中华联合、永安保险、长安责任保险、国泰、美亚、天安、富德、安邦等均实现了较高的承保利润率。亏损者亏损惨重,承保盈利者又收获颇丰,或许这正是信用保证保险最具魅力之处。平安、天安、长安等与网贷平台合作险企或需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近日,市场传言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与此同时,不同版本的传言先后在市场传开。对此,陆金所在其官方渠道发布公告称,“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有媒体称,其只是按照有关规定下架了金交所有关的金融产品,这是其他平台也都在做的一个动作。无论怎样,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控正在加强。对于保险行业而言,与之密切相关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也必将受到关注,保监会选择在此时发布《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似乎恰逢其时。根据暂行办法,保险公司经营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必须满足“上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应当不低于75%,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的规定。而根据一季度数据,日本财险、三星财险、安华农业保险以及天安财险4家险企第一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未达到上述要求,意味着这些险企或需在一段时间内暂停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经营。此外,随着《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施行,与网贷平台合作有履约保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需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乃至进行整改。例如与陆金所有合作的平安产险,与小马金融、米缸金融等有合作的天安财险,与融金所有合作履约保证保险的长安责任保险等。这其中,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规模最大的平安产险最值得关注。据业界人士透露,进入2017年,其原保险保费增速始终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拉动。数据显示,前5月,其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增速高达3000%。而其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中国平安旗下的直通贷款业务以及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等。2015年3月17日,平安集团还曾公开宣布将平安直通贷款业务、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的业务管理团队整合成统一的“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不过进入2017年,这一模式已经被打破,信用保证保险业务重新纳入平安产险的保费统计之中。[详情]

财经头条 | 2017年07月22日 11:24
万亿金交所产品下架 互金平台隐现替代新模式
万亿金交所产品下架 互金平台隐现替代新模式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不管合不合规,我们所有的金交所产品全部下架了。”最近,多位联网金融企业人士表示。距64号文规定的7月15日大限已过,目前包括陆金所、京东金融、苏宁金融以及各类网贷平台等纷纷暂停新发或下架金交所产品,平台上已无金交所产品可投。“不管是否违规,地方金融办的要求先下架再说,对监管首先是要态度良好,也算是一刀切了。”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所谓64号文,即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通知要求7月15日前,各互联网平台应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违规业务,同时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估测,目前传统网贷平台与金交所合作的累计规模约在1000亿元-2000亿元,全部互金公司与金交所合作的累计规模将在万亿元以上。存量金交所产品的化解及未来互金走向备受关注。《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注意到,金交所产品下架之后,一些委托定投类产品出现在平台上,重回早期互金模式的老路。互金发展新趋势这次互联网金融与金交所的合作可谓是戛然而止,因为就在半年多前,互金与金交所的合作还是火热,一些大型互金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轰轰烈烈,各种发布会轮流上场。最近团贷网创始人唐军在给投资者的一封公开信里提到,“(新政策)断掉互联网平台与任何交易所的合作也是给互联网公司的一个表态。”在7月15日大限到来前,团贷网停止发布并下架了所有安盈计划产品。安盈计划是来自金交所的产品,时间翻到2016年11月,团贷网与大连京北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连交所)的合作还举行了发布会,并于当月上线了首款连交所旗下金融产品。这个产品属于连交所挂牌项目,团贷网作为连交所的战略推广合作方,为其提供信息展示服务。目前,团贷网没有披露共售出多少安盈产品,只是称回款计划不受影响。团贷网的发展折射出当下互联网金融的现状。网贷从最初的P2P模式,到资产端、资金端的各种创新,已越超过P2P本身,最明显的就是互金平台聚集了各类基金、保险等产品,而金交所产品只是其中之一。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副总裁王宇平介绍,平台产品模式经历了个人债权转让、SPV收益权转让、定向委托投资等模式的不断发展后,“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主动探索透明合规的发展之路,挖掘金融资产交易场所独特的牌照优势。而这轮金交所与互金的合作一方面也是源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网贷新政之前就有不少互金与金交所合作。”2014年底,蚂蚁金服成为浙江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股东,其后包括平安、百度、阿里、京东等众多互联网金融巨头均涉足并布局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版块,开始了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业务上的全面合作。作为主流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之一,金交所产品同时也被视为是P2P平台突破借款限额管理、投放大额标的的方式,在网贷限额新政之后,P2P与金交所合作趋势更加明显,到后期线上财富管理平台上金交所产品几乎成为标配。金交所是地方金融办审批,互联网金融使金交所跨越了地域界限。有业内表示,像金交所原本是私募性质,但在互联网销售则变成公募,200人限制可以轻松突破。正是基于互金平台和金交所的合作乱象,也有了64号文的出台,整治变相违规内容包括: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将权益拆分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或以“大拆小”、“团购”、“分期”等各种方式变相突破200人限制等。普惠金融交易中心总裁沈博恩认为,目前金交所与互金平台合作模式,缺乏相应的上位法和针对性的监管细则,在厘定合规与否上没有明确参照。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灰色基因,导致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缺乏正面解读,伤害的最终恰恰是平台投资者的权益,引发不必要的风险。异化为委托定投日前,在由华夏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互联网金融与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业务合作交流会”上,互金与金交所合作利弊问题也展开讨论。沈博恩认为,互联网平台与金交所之间的合作存在一定合理性,无需将其妖魔化。“市场上传出来的很多所谓的我们只是做大拆小,只是做违法违规的事情,但事实上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与互金合作整体的风控是一个加分项,金交所执行的是一个交易认证与交易结算托管等责任,而金交所主动拿到债权,风控是对整个债权债务确认关系的认证,可以避免掉自融自募非法集资的情况。”目前,监管对P2P网贷的功能定位是信息中介,但是网贷自融问题却经常曝出,不少公司成立一个网站平台即可吸收公众资金,资金去向不明。在沈博恩看来,双方合作实际上强化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息中介”和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交易服务”的职能,相对于以前的平台自担自融、资金流向不透明等严重集聚风险的模式,互金平台和金交所的合作可以实现交易设计、资产挂牌、信息发布等各环节的公开透明,符合防范风险的监管要求。据王宇平介绍,自己所在的金交所审核时就枪毙掉不少产品,“金交所在牌照赋予上就必须保证资产真实有效。”目前,市场上积累了上万亿的金交所存量市场,有行业人士担忧,各平台纷纷下架金交所产品,由于没有标的继续新发的情况下,产品存续期是否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挤兑要高度关注,“部分通过金交所融资的企业通常会通过滚动发行产品来募集资金的,他们还要续贷不可能终止。”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表示,若只叫停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不排除这一模式改头换面,转为线下开展合作。由于互金平台对交易、业绩、用户粘性的考虑,一些互金平台也可能会采取其他更为隐蔽的手段来规避监管。《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注意到,目前有部分平台已有类似以委托定投产品,其而委托定投资质只需工商局批准,并无需任何金融牌照许可。沈博恩介绍说,像替代方式有很多种且复制很快,除了委托定投产品,还有基金收益权或者是某个金融资产包的收益权等,实际底端是在支持大额标的资产的延续性。“没有了金交所实际是增加了风险,打个比喻就像现在有些平台又走回“泛亚”模式。”不少业内人士担忧,“千万别为了控制风险而产生新的风险。”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表示,金交所与互金平台合作模式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它有助于更快的销售产品和扩张交易量,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所产生的新型业务模式。“在互联网和科技金融高速发展,并能带来普惠意义的背景下,我国更改现有的监管规则也成为必须。”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认为,相应的问题是有合规的解决方案,像“证监会今年4月审议通过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已于7月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了两种方式不属于公开发行:通过运营机构的信息系统等网络平台向在本市场开户的合格投资者发布证券发行或者转让信息;投资者需凭用户名和密码等身份认证方式登录后才能查看。”沈博恩认为,应对互金平台和金交所进行严苛精准的监管,包括强制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强制资金第三方存托管、强制互联网金融平台备案制、强制金融资产交易场所备案制,以及强制风险处置机制。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详情]

华夏时报 | 2017年07月21日 20:26
互金平台与金交所“难续前缘” 两者合作尚需清晰指引
互金平台与金交所“难续前缘” 两者合作尚需清晰指引

  中国财富网讯(曹萌)7月20日下午,有市场传闻称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并提醒用户将在陆金所平台投资全部退出。随后陆金所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然而据财新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这起传闻或源于受近期最新监管政策影响,陆金所下架了部分涉嫌违规产品线。 虽然陆金所已及时澄清传闻,但仍旧发生了大规模挤兑,截至发稿前,在陆金所会员交易区下的债权转让达931页,以每页10条来计算,这意味着有近万个标的的投资人选择了退出。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监管新规带来了如此大的影响?未来互金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又将何去何从呢? 大部分平台主动暂停金交所合作项目 近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小组下发了《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通知》(以下简称64号文),其中明确指出,与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金交所)合作的相关平台须于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并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 据悉,包括京东金融、苏宁金融、陆金所、团贷网在内的多家互金平台已经下架了金交所产品。某金交所负责人向中国财富网透露,目前互金平台主动暂停项目的较多,其中不乏一些互联网巨头和众多网贷平台,但仍有少部分项目还在进行合作。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对中国财富网记者表示,虽然64号文中的表述是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管,并没有要求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全面停止合作,但从目前大多数合作项目来看,均变相突破了大额标的的限制,属于监管范畴之内,因此64号文下发后,很多项目都已停止。 中国财富网调查发现,金交所产品此前作为主流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之一,被视为突破借款限额管理、投放大额标的的方式,在网贷限额新政后,网贷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趋势也越发明显。然而,不仅仅是网贷平台,具有金融机构、电商和产业背景的互联网平台也大量推出此类产品,目前该产品市场规模达上万亿元。 据业内专家分析,目前互金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模式主要包括,收益权转让、定向融资和理财计划三类。而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互金平台为了符合权益持有人不超过200人的上限规定,将单个金交所产品分多期发行,然后单期不超过200人,或将金交所产品先摘牌再将收益权多次转让,这样的操作方式将投资人门槛降低,而且表面上符合监管层要求的200人限制,但在这种操作方式下,底层资产的实际持有人已经突破了200人上限。 此次发布的64号文将权益拆分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或以“大拆小”“团购”“分期”等各种方式变相突破200人限制;产品无固定期限、资金和资产无法对应,存在资金池问题;产品未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和提示风险,甚至将高风险资产进行包装粉饰,向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资者出售等行为归为主要违规操作行为,进行严格监管。 “对于违规操作,本次监管层采用了‘点穴式’监管,针对借助金交所包装活期产品、面向未经风险评估的用户发行以及底层资产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等现象进行强监管,与之前‘穿透式’监管原则一脉相承。”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对中国财富网表示,其实监管部门不仅仅是对金交所和互金平台实施强监管,整个金融行业的整治力度都在逐步加强,一行三会及各部委对证券、保险、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规范治理也毫不手软。 互金平台与金交所“难续前缘”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估测数据显示,目前传统网贷平台与金交所合作的累计规模约在1000亿元~2000亿元,全部互金公司与金交所合作的累计规模将在万亿元以上。 面对上万亿元的交易规模,互金平台已成为全国众多金交所的必争之地。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副总裁王宇平对中国财富网坦言,目前金交所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大型互金平台在与金交所合作中拥有较强的议价权,除与网贷平台合作相关费用较高外,其他基本都只收取通道业务的成本费。 资料显示,地方性金交所定位是以非标类股权和债权交易为主,但由于我国非上市企业并购市场并不活跃,金交所业务普遍以非标类债权交易为主。然而,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前,非标类债权交易市场规模有限,因此地方金交所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基于债权的交易需求快速增长,从而也使具有交易债权类资产资质的金交所迎来了发展机遇。 王宇平表示,目前包括应收账款收益权、票据收益权、租赁资产收益权、小额贷款资产收益权以及其他经批准的金融资产交易产品(如定向融资工具)等地方金交所的主流资产标的,大多数均是与互金平台合作的结果。 周治翰指出,此前出台的网贷新规对借款额度提出了明确限定,一些超限额项目无法再通过网络借贷业务进行,使得部分从业机构“炒作”这些大额项目可借道金交所,但由于双方在客户类型、资产类型存在显著差异,且金融资产交易业务禁止份额拆分、单一资产投资人不能突破200人,“合作”将缺少事实依据。 同时,薛洪言认为,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在机构定位上并不相符。“互联网金融平台定位于小额普惠群体,而地方交易所产品属于私募性质,定位于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特定人群,二者要弥合这种属性定位上的差异强行合作,很容易带来所谓权益拆分、降低门槛和突破200人红线等问题,具有一定的风险隐患,未来互金平台将彻底回归小额普惠的定位。” 互金平台开始引进替代“合规”模式 随着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合作的大面积暂停,互金平台仍具有销售理财产品的需求,团贷网创始人唐军对中国财富网表示,未来监管部门可能会下发互联网理财牌照,其将类似于代销基金牌照和保险经纪牌照,对于金融产品的销售必须要有门槛和资质要求。 然而,中国财富网通过调查发现,由于互金平台对交易、业绩、用户粘性的考虑,某些互金平台正在采取其他更为隐蔽的手段来规避监管,从而使得一些风险系数更高的产品不断在市场上涌现,例如类似委托定投等产品。 普惠金融交易中心总裁沈博恩介绍说,互金平台在替代金交所产品的方式上有很多且复制很快,比如委托定投产品、基金收益权或某个金融资产包的收益权等。此外,互金平台会用多种方式包装资产,但实际底端是在支持大额标的资产的延续性。“没有金交所实际是增加了风险,打个比喻就像现在某些平台又走回了‘泛亚’模式。” 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合作存量资产风险隐现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整顿的逐步进行,对于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合作的监管也被提上了日程。然而,在清理整顿的过程中,是否会引发新风险则受到了多方关注。 “我们比较担心两个风险。”沈博恩表示,一方面是更不合规的产品代替了此前较为合规的产品;另一方面是金交所产品存量的化解问题,在目前没有标的继续新发的情况下,产品存续期是否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进而引起挤兑等流动性问题。 沈博恩认为,目前互金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模式,缺乏相应的上位法和针对性的监管细则,在厘定合规与否上没有明确参照。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灰色基因,导致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合作缺乏正面解读,伤害的最终恰恰是平台投资者的权益,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此外,作为金交所与互金平台合作的实践者,沈博恩建议,应强制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建立投资者特定对象筛选、投资者风险测评、产品风险等级评估等制度;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交易各环节的信息披露,披露产品类型、产品投向/融资主体、资金用途、增信措施、产品风险等级等相关信息;强制资金第三方存托管;强制互金平台和金交所备案制;强制风险处置机制。[详情]

新浪综合 | 2017年07月21日 18:01
陆金所等多家平台下架违规金交所合作产品
陆金所等多家平台下架违规金交所合作产品

   新浪财经讯 7月21日消息,平安集团旗下陆金所近期卷入“被查”“产品下架”负面传闻中。 对此,陆金所在昨日晚间辟谣称,“一直以来坚持严格的风险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户受到损失。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不过,截至7月14日,陆金所已暂停发新标,而且相关金交所产品已下架。根据网贷之家综合整理,陆金所相关项目有智能宝、零活宝、安赢-融政通等,与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江西股权交易中心等合作。 其中,陆金所官网显示,自2017年7月14日起,陆金所活期频道零活宝-金色人生、零活宝-富盈、零活宝-28日聚财、零活宝-14日聚财、零活宝-芝麻开花理财计划将更名为“平安宝”系列; 零活宝T+0将更名为“陆金宝T+0”。 而以安赢-融政通系列为例,曾有介绍称,该产品系陆金所安全等级为五星的产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保守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存在的风险是安赢-融政通退出需要通过股权转让,可能会出现转让失败的情况。 而停止发新标、下架相关金交所产品,则要缘于“64号文”的整顿,默默做大的金交所模式,随着一纸文件而逐渐熄火。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64号文”)要求,“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同时,互联网平台须积极配合各类交易场所,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 7月12日,深圳市金融办也下发了《关于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所合作金融业务相关情况的通知》,提出上述相同要求。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全国共有46家与金交所合作的平台,截至7月14日,除了陆金所之外,PPmoney(惠金所)、腾讯理财通等平台,均已暂停发新标;京东金融、微金所、大麦理财等平台,也已下架近期金交所标的。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平台仍在继续发布相关产品标的。据网贷之家数据,苏宁金融平台在售的票据理财产品“银承库012615”、固收理财产品“财富安享-理财计划076070”,即为金交所(温金中心)产品;而百度理财平台在售的定期理财“百富3月170718”,为西安百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简称“百金交”)发行的定期盈定向委托投资计划产品,其产品类型为金融资产收益权转让。 互金平台和金交所的合作产品模式,主要是以大拆小等形式将收益权拆分。而金交所模式的发展,则源于去年8月24日出台的《网络中介机构业务管理办法》(《办法》)。 《办法》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贷余额上限不超过20万元,在不同网贷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100万元,在不同网贷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500万元。 这使得“大额标”平台和以“资产证券化”为主要产品的平台被迫转型,不少网贷平台就与可以发布非标资产的金交所展开了合作。 不过,去年底招财宝侨兴债违约事件的爆发,揭露了金交所模式的风险,并催化了整改落地。(新浪财经 许旻 发自上海)[详情]

新浪财经 | 2017年07月21日 12:43
互金与金交所合作惊动监管 委托定投模式异化再现
互金与金交所合作惊动监管 委托定投模式异化再现

  本报记者 王晓  实习生 冯礼婷 北京报道 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金交所”)部分合作突破了监管政策红线,惊动了监管部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7月15日之前,包括陆金所、百度金融等在内的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下架了金交所产品。 “各地的要求不尽相同,虽然说不是一刀切,不过金融办要求先下架再说。”有平台人士介绍。 “异化”产品现身 和金交所合作被视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万金油”。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宇平介绍,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模式经历个人债权转让、SPV收益权转让、定向委托投资等模式的变化。 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原本承接地方机构资产交易的金融资产交易所炙手可热。凭借其资产转让、定向债务融资、资产管理等业务资质,不舍放弃大额资产业务的平台通过金交所将资产拆分,以规避个人20万元、企业100万元的借款上限。 亦有部分平台为了以高收益吸引用户,与金交所合作将高风险的非标资产层层嵌套,打包出售给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同时又缺少必要的信息披露,乱象频出。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64号文”)要求,“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同时,互联网平台须积极配合各类交易场所,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上海、北京、深圳等多地金融办要求当地平台对以上乱象展开自查,重点在于权益拆分发行、降低投资者门槛、变相突破200人私募上限等要求。 互金风险整治要求“严控增量,化解存量”。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金交所产品下架需要密切关注两方面风险,一是存量产品的风险化解问题,即募资主体在没有后续募资情况下完成此前产品的兑付;二是金交所合作被限制后,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其他隐蔽的高风险模式发行新产品。 针对存量业务,如何保障有序退出很重要。 一位与金交所有业务合作的互金平台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部分通过金交所融资的企业通常会通过滚动发行产品来募集资金。当一期产品结束后,一般会继续发行产品以兑付上一期产品或补充流动性。一旦停发新产品融资企业可能因为流动性产生兑付难题。存量风险需要逐步化解。 而在新增业务上,多位业内人士介绍,互金平台出于业绩压力以及留住用户的考虑,需要不断提供相对较高收益的产品,可能会通过更隐蔽的方式来达成。 目前多个平台计划采用的方式是委托定向投资,即平台充当信息中介,募集的资金通过SPV(特殊目的实体)购买专项资管计划的收益权。资管计划则通过通道(信托、基金子公司等)投向融资企业。 “最关键在于,SPV的设立门槛很低,去工商部门就能申请到定向委托投资的营业执照。投资者不知道SPV的底细,也不知道资金是否投放到约定用途。风险实际上比金交所产品更高,而且缺少相应的部门监管。”业内人士认为,这相当于回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早期的老路上。 “一个月后再来观察会更明显。”上述人士表示。 寻找合规与业务拓展平衡术 实际上,业界针对此类“异化”的合作已经开始警惕,并开展研讨。 日前举行的“互联网金融与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业务合作媒体交流会”上,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总裁沈博恩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与金交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应建立统一强制性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对产品类型、投向、融资主体、资金用途等交易信息进行强制披露,强制资金第三方托管等。 此外,针对行业良莠不齐的情况,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备案、分类监管,强制风险处置。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也表示,在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体系中,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在促进地方实体产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小微企业投融资需求、盘活金融资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交中心也有通过互联网提高交易效率的需求。 周治翰指出,相应的问题是有合规的解决方案,即项目穿透到底层资产、一个项目对应一笔资产、同一权益累计投资人严格控制在200人以内等,关键看交易场所如何在合规与市场份额中间做出取舍。(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21jingji.com)[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07月21日 05:37
陆金所:债权转让迅速增至9000条,或与传言有关
陆金所:债权转让迅速增至9000条,或与传言有关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今天,一条有关陆金所的传言在朋友圈疯狂并发酵。传闻称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并提醒用户将在陆金所平台投资全部退出。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旗下的在线财富管理平台,是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龙头。今天下午5:55分,陆金所晚间发布了澄清公告称,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陆金所在公告中称,作为中国领先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一直以来坚持严格的风险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户受到损失。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这条公告似乎并没有平息陆金所的投资者,今晚,陆金所的债权转让区出现迅速增长的情况。《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先后多次登陆陆金所网站,平台上几个债权转让区均出现快速增长。陆金所平台上活期、定期、网贷、基金、保险、高端理财等区块,其中多个区块设有转权转让区。在网贷的债权转让区,今年8点左右,债权转让标的大概为300多页,每一页10个标的,意味着已经有超过3000个债权在转让,而到10点时,这一数字已达到600多页。在会员交易区的债权转让区,债权转让标的也在迅速增长,该区间的转让标今晚10:00时不到800页,到了晚上11:00,转权转让标已超过900页,也就是说9000多个债权人都选择卖出标的。本报记者注意到,债权转让的额度普遍在1万到10万之间。据记者查阅,最初标的转让的降价幅度仅在0.15%,但到了10:00,降价幅度开始走高,有的标的转让幅度降价达0.36%,11:00左右,有些标的转让价格降价幅度达0.4%以上。债权转让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增加流动性所设,投资者可以对未到期的投资标的进行转让,但一般要折价,如果没有人接盘,流动性则会出现问题。债权转让如此疯狂的局面此前已有P2P平台出现过。但陆金所这样的大平台还是首次出现。陆金所是中国平安于2011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最大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中国平安2017年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陆金所累计注册用户数3013万,活跃用户逾765万。财报显示,去年陆金所零售端交易规模15352亿元,同比增长137.5%;机构端交易规模41999亿元,增长377.9%。7月17日,陆金所宣布其国际业务平台——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新加坡)有限公司(“陆国际”)已经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原则性批准“资本市场服务牌照(CMS)”,正式在新加坡开业,并将在下个月上线。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简称64号文)也波及到陆金所。7月14日,陆金所已暂停发布金交所的新标,且相关金交所产品已下架,除了陆金所、京东金融等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纷纷下线金交所产品。目前,陆金所的上市计划虽然筹划已久,但截至目前并无披露时间表。但为了筹备上市,陆金所曾做过大量的资产结构调整工作。2015年3月,陆金所曾剥离P2P业务,转型做第三方金融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此后,纳入其P2P业务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又辗转归于陆金所母公司陆金所控股旗下。计葵生在今年1月份曾透露,上市是包括陆金所、平安普惠和前海金交所在内的“大陆金所”整体上市。今年5月,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表示,陆金所IPO可能将推迟到明年。对于推迟原因,则并没有披露。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详情]

华夏时报 | 2017年07月20日 23:21
陆金所下架金交所违规拆细产品
界面 | 2017年07月20日 23:13
陆金所风波:折射互金行业信任基础薄弱
陆金所风波:折射互金行业信任基础薄弱

   在上个周末,互金行业的“大哥”陆金所历经了一场信任考验。一起监管整治的市场传言令陆金所债权转让短时间内飙升至1.5万笔,不过,在投资人冷静之后,这场风波也逐渐平息。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陆金所事件折射出互金行业脆弱的信任机制以及监管政策对平台的极大杀伤力。 债权转让标的激增 截至7月23日18:30,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陆金所债权转让专区只剩下5个项目,其中4个显示满额,只有一个项目可投资。不过,债权转让专区也不时有新标出现。而据了解,陆金所风波高峰时,债转曾达到1.5万笔。 7月20日,有市场传言称,上海监管部门发话将整治陆金所,呼吁大家将在陆金所平台的投资全部退出。当日晚间陆金所发表澄清声明称,“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不过,陆金所的澄清并未打消投资者恐慌,7月20日晚间至次日凌晨,陆金所的投资人债权转让项目激增近万笔。此后,高峰时高达近1.5万笔。从7月21日中午开始,陆金所平台上的个人债权转让项目大幅减少。 另外,债权转让的折价率也反映出市场的情绪变化。在7月20日晚间债转高峰时段,有些投资者为了将手中的金融资产及时变现,其转让的利率远远高于原始项目收益率,不过目前的利率已经回到正常水平。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陆金所债权转让栏目的几个项目均未调价。 此外,在陆金所百度贴吧中,也有部分投资人表示,在此次风波中趁机“抄底”,大批收购债转项目。 担忧情绪导致羊群效应 有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债权转让的爆发可能仅仅是投资者担忧情绪下的羊群效应,陆金所的实际影响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陆金所风波也是对于“广东禁止债权转让”消息的释放。日前,广东禁止债权转让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对于平台来讲,禁止出借人之间的债权转让使得平台标的流动性变差。而陆金所的定期转让多为长期限项目,目前,定期转让标的超过1000条。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陆金所平台上的会员转让专区中有多款栏目设置,包括稳盈-e享计划、汇享计划、债权转让、定期转让、稳盈-变现通几类。陆金所客服人员向记者介绍,稳盈-e享计划、汇享计划可以理解为暂时转让,即将项目暂时转让出去,到期需要买回,类似抵押借款,以特定项目为抵押进行借款,到期还款支付利息。而债权转让、定期转让都属于通常理解的债权转让项目,区别在于定期转让是指陆金所的定期项目,比如彩虹财富汇等。 折射行业信任基础薄弱 分析人士表示,这场风波反映了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缺乏信心,才会患得患失。同时,也呼吁监管部门能理性监管。 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旗下在线财富管理平台,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册成立,可谓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老大,是整个互金行业关注的焦点。然而,互金行业的“大哥”也未能完全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陆金所风波其实折射出一个潜藏在行业繁荣表面之下的深层次问题,即大众对网贷行业的标签化认知,如“不合规”、“高风险”、“跑路”等,仍未根本上消除。这就导致了即便是背靠大型金融集团的行业龙头,也会因为一个莫须有的流言便能发酵出如此大的恐慌情绪。显然,从业者高估了投资者对行业的认可和信任度,也表明现阶段的投资者教育和沟通仍远远不够,且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而这个问题不解决,可能会成为行业长期发展的根本障碍,且必将变换形式再次诱发类似事件。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互金平台在宣传上普遍遵循“报喜不报忧”,对于风险,只字不提,或尽量掩饰,以至于投资者对平台风险缺乏充分的认知。所以,当负面出现后,投资者的信心瞬间崩塌。 “当前,网贷行业的市场宣传侧重于自家产品和平台,缺乏行业整体的知识普及和对错误认知的纠正,是造成大众认知长期存在偏差的重要原因。这次事件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未来,应该加大行业基础知识普及和重点工作(如合规与专项整治)沟通工作,投资者信心足了,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薛洪言进一步补充道。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   陆金所事件回顾 时间    事件 7月20日下午               市场传言称上海监管部门发话将整治陆金所 7月20日晚间               陆金所发布公告称“经营管理一切正常” 7月20日晚间至21日上午 债权转让项目激增近万笔 7月21日中午             债权转让项目大幅减少 7月23日18:30           债权转让项目为5笔 [详情]

传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 回应称:经营正常
传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 回应称:经营正常

  观察君说:本周行业内主要发生了两起大事件,一是广东禁止P2P债权转让,三家P2P平台已经停止个人债转服务;二是多家平台紧急下架金交所产品,行业内一片哗然。平台事件主要是网传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引发大量用户债权转让。一起来看看这周行业大事件的详细信息吧! 行业聚焦 广东禁止P2P债转或加剧风险 各地监管未跟进 广东多名网贷行业人士向记者证实,当地禁止网贷债权转让确有其事。随后,记者从北京、深圳、上海、江苏多地网贷平台、行业协会了解到,当地目前并未跟进出台类似监管措施。 禁令生效!广东三家P2P平台停止个人债转服务 目前已知三家停止个人债权转让服务的平台分别为PPmoney、合富金融和金控网贷,PPmoney并没有公告声明,但投资理财栏目已经没有债转专区。PPmoney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此举为的是顺应监管要求。 另外两家分别在7月11日、7月13日发布公告声明,将停止债权转让服务。 多家平台紧急下架金交所产品 在严厉监管下,国内互联网平台与各类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合作的产品近期掀起了一波下架潮。记者采访了解到,包括百度金融、苏宁金融等大型互金巨头近期都开始应对监管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下线后是否会重启金交所合作业务,一位互金业内人士指出,是否重启需要看监管。 平台动态 传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平台回应:经营一切正常 7月20日下午,坊间流传,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并提醒用户将在陆金所平台投资全部退出。陆金所当天下午发布公告称,“陆金所一直以来坚持严格的风控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户受到损失。目前陆金所经营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消息一出,7月21日凌晨2点,陆金所债转标达到了1077页,大概1万多个标,21日上午11点还剩920页。 飞贷被爆料遭遇合作银行抽贷 提现业务受冲击 近日,清流消费金融接到爆料称,现金贷产品——飞贷由于杠杆率过高,其合作银行抽贷导致资金链断裂。从今年4月初开始,在飞贷的官方贴吧中,就有大量用户反应飞贷无法提现的问题,飞贷官方客服回应称“因合作银行信贷政策收紧,提现业务暂停受理。”  5月16日,飞贷官方微信发出通知:“飞贷提现业务已恢复,但因合作银行信贷政策仍处于收紧阶段,每日放款额度有限”,关于具体额度限制,飞贷客服表示不清楚,但提现服务仅在每日上午10:30开启。  而根据飞贷官方贴吧显示,目前大量网友仍无法使用飞贷提现服务。 团贷网集团注册资本增至10亿 18亿融资已到账 7月18日,团贷网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团贷网集团增加注册资本至10亿元的公告”,公告指出,此前派生集团获得的新一轮18亿元融资融资已全部到账。 媒体此前曾报道,该轮融资由民生资本领投7亿,盈生创新跟投6.5亿、海慧科技跟投3亿、北海宏泰跟投1.5亿。 乐视金融被曝逾期 客服称系第三方通道的问题 据投资人张女士今日向中新经纬客户端爆料称,其在乐视金融平台上购买的理财产品在约定的兑付时间内没有收到兑付款项,已经构成逾期。在百度贴吧里,多名乐视金融的投资人称自己的理财产品没有按时兑付。 客服称,这是第三方支付通道首次出现问题,他得到的通知是在今天会完成兑付。 乐视7500万美元可转债违约 拟债转股 7月21日,据财新报道,上海奇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一只规模为8000万美元、投资于乐视可转债的私募基金,第一期7500万美元已于7月7日到期,但乐视方面至今没有按照协议约定赎回可转债,已经构成违约。而第二期500万美元将于8月17日到期。 乐视方面回应提出了两个可替代性解决方案,一是延期一年赎回,或者在一年内分期赎回,二是转股进入乐视汽车、乐视云、乐视互娱等非[详情]

陆金所回应传言“危机”:下架违规产品被质疑遭整治
陆金所回应传言“危机”:下架违规产品被质疑遭整治

  本文首发于金融之家微信号:jrzjcom文 | 未澜作为平安集团旗下在线财富管理平台,陆金所可谓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老大,自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册成立后,起底壮大于金交所及定向委托投资模式,并在2016年1月完成12亿美元的B轮融资,目前已估值185亿美元,完成控股。虽然其上市计划筹划已久但并无披露时间表,但仍然是整个互金行业关注的焦点。但最近一条意为"监管部门要整治陆金所"的消息在坊间疯传:受最新监管政策影响,陆金所部分涉嫌违规产品下架,陆金所将被整治,呼吁大家将理财产品尽快退出的"流言",使得不少投资人的担忧情绪被激化。由于近期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严控金融风险的表态,互金整治办下发《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要求"各地互联网平台在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同时,互联网平台须积极配合各类交易场所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而交易所产品的整顿也使得不少投资者,对于陆金所产品下架的担忧过于放大。针对市场传言,陆金所表示:“一直以来坚持严格的风险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户受到损失。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投资者并不买账,昨晚(7月20日)陆金所的债权转让标的激增,甚至凌晨还在不断增加。陆金所7月19日发布项目56616笔,资金总额在11.8亿元左右;20日发布项目达到71885笔,涉及资金高达27.2亿元。目前陆金所网贷债权转让区的转让标的已达670多页,而在会员交易区的债权转让区,转让标的已近1050页,这也就意味着已有17000多个标的的投资人在选择退出,债权转让标的的金额大多集中在几万元。而债权转让失败率也在同步增加,19-20日分别为5.5%和10.6%。截止今日(7月21日)早间,陆金所债权转让项目中定期转让的项目已经达到388页,债权转让项目达1231页,累计转让项目数量过万笔。据了解,陆金所自2011年发展至今,在业内,陆金所一直以“安全”著称。毕竟是由金融系统“正规军”中国平安集团孵化、培育起来的中国最大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同时还建立了成熟的风险管控机制,利用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推出了特有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体系(KYC2.0)。成立6年来,陆金所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3100万,未发生任何一起兑付风险事件。据数据统计,2017年第二季度,陆金所发布的债权转让项目(不包括e享、汇享、变现通)约27.2万笔,交易总额在660亿元左右,平均每天超过3万笔,涉及资金在7.3亿元左右。据知情人士透露,近期陆金所并未发生资金风险,只是因为监管层觉得某些产品不合规,几条产品线要暂时下架;其中有些产品年初就下架了。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今日也再次确认“没有的事,陆金所也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值得一提的是,陆金所的国际业务平台“陆国际”日前也在新加坡进行上线。而陆国际能够获准进入监管标准严格的新加坡,也再次证明了是对陆金所发展模式及风控能力的认可。最后一句: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而浪的大小和真假也全凭各自的站队了,你觉得此次“陆金所危机”是真是假?[详情]

陆金所?保监会严盯互金,波及62家险企数百亿保费
陆金所?保监会严盯互金,波及62家险企数百亿保费

  7月20日,就在市场传言“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之时,保监会酝酿已久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也正式出台,这再度引发业界对于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关注。数据显示,目前财产险公司中,62家都经营有此类业务,不过近半出现亏损。随着《暂行办法》的全面实施,个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7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的险企或须暂停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而目前仍与网贷平台保持密切合作的险企或也将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例如与陆金所有合作的平安产险,与小马金融、米缸金融等有合作的天安财险,与融金所有合作履约保证保险的长安责任保险等。相比征求意见稿,暂行办法做出5处改动:保监会明列信保业务十三不准7月20日,《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正式出台,相比一个月前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做出5处变更,监管趋严。具体详见下表:暂行办法VS征求意见稿的五处变动经营规则方面“上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应当不低于75%,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依旧是核心硬要求,偿付能力不达标者:“应当暂停开展信保新业务,并可在偿付能力满足要求后恢复开展信保业务。”保险公司关心的信保业务自留责任余额方面,没有变化:超过上一季度末净资产的10倍。对单个履约义务人及其关联方承保的自留责任余额不得超过上一季度末净资产的5%,且不得超过5亿元。超过以上自留责任余额要求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未办理再保险的,不得承保。值得关注的是,保监会针对信保业务范围明确列出13条红线,分别是第八条的保险公司不得为以下融资行为提供信保业务:(一)类资产证券化业务和债权转让行为;(二)非公开发行债券业务,以及主体信用评级或债项评级AA+以下的公开发行债券业务; (三)保险公司的控股股东、子公司以及其他关联方的融资行为(其他关联方的资金融出行为除外); (四)中国保监会禁止承保的其他行为。 第九条的保险公司开展信保业务,不得存在以下行为: (一)承保投保人违法违规、规避监管等行为; (二)承保不会实际发生的损失或已确定的损失; (三)以拆分保单期限或保险金额的形式,承保与同一借贷合同项下融资期限或融资金额不相匹配的信保业务; (四)通过保单特别约定或签订补充协议等形式,实质性改变经审批或备案的信保产品。实质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保险标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险费率、赔付方式、赔偿处理等; (五)承保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贷(借)款利率超过国家规定上限; (六)中国保监会禁止的其他行为。 及第十条的保险公司开展网贷平台信保业务的,应当遵守第九条规定,并不得存在以下行为:(一)与不符合互联网金融相关规定的网贷平台开展信保业务; (二)汽车抵押类或房屋抵押类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单户投保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自留责任余额超过500万元,单户投保人为自然人的自留责任余额超过100万元;其他信保业务,单户投保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自留责任余额超过100万元,单户投保人为自然人的自留责任余额超过20万元; (三)中国保监会禁止的其他行为。通篇可见的“网贷平台”等字样,以及多条针对网贷平台的条款,不难看出保监会此番推出《暂行办法》的重点之一,就是对网贷平台保证保险业务进行规范。联想已经有中小财险公司吃过网贷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的巨亏,及互联网理财、网贷等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的大行其道,可知监管用意。前5月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现亏损,高盈利与高亏损险企并存近年来,伴随网贷平台的快速发展,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也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个标志是,包括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华安财险、阳光产险、太平洋产险以及浙商保险在内的多家财产险公司都成立专门的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更显著的一个标志是,国内甚至开始出现了专业的信用保证保险公司,例如2016年1月,国内首个信用保证保险公司阳光渝融就正式获批开业。2017年初获批开业的众惠相互保险社也声称会将“信用保证保险”作为重点方向进行探索。尽管如此,总体来看,信用保证保险在国内仍然只能算是一个较为“小众”的险种,不同公司间的差异巨大。『慧保天下』获得的一份行业交流数据显示。2017年前5月,85家财产险公司中,62家公司实现了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逾200亿元,同期,财产险公司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304.38亿元,这也就意味着信用保证保险的保费贡献度尚不足5%。这62家公司中大多数公司的市场份额都很低。数据显示,2017年前5月,信用保证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突破1000万元的财产险公司只有24家,突破亿元者更是只有10家。其中,平安产险以近80亿元的保费收入、近40%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政策性保险公司出口信保以近30%的市场份额居于第二位;阳光产险则凭借约10%的市场份额居于探花之位。人保财险都被挤出了前三,位居市场第四,此外,大地保险、太保产险、众安保险、中华联合、中银保险以及永安保险都进入了前十名。信用保证保险是一项高风险业务,这从各公司的承保利润也可以看出来。62家保险公司,前5月累计出现近4亿元的承保亏损。接近一半的险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承保亏损。排名前十的险企中,出口信保、阳光产险、太保产险、众安保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承保亏损。个别险企的承保亏损情况还相当严重,例如太保产险,前5月实现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5亿多元,亏损额度却达到了2.5亿元;众安保险保费收入不足4亿元,亏损额度也超过了1亿元;阳光渝融,保费收入5000多万元,亏损达到4000多万元;华安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千多万元,亏损却超过4000多万元。浙商财险虽然保费收入只有300多万元,承保亏损却接近3亿元,料想这还是侨兴债违约事件的后续影响。当然,也有险企实现承保盈利,且承保利润率颇高,平安产险、中华联合、永安保险、长安责任保险、国泰、美亚、天安、富德、安邦等均实现了较高的承保利润率。亏损者亏损惨重,承保盈利者又收获颇丰,或许这正是信用保证保险最具魅力之处。平安、天安、长安等与网贷平台合作险企或需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近日,市场传言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与此同时,不同版本的传言先后在市场传开。对此,陆金所在其官方渠道发布公告称,“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有媒体称,其只是按照有关规定下架了金交所有关的金融产品,这是其他平台也都在做的一个动作。无论怎样,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控正在加强。对于保险行业而言,与之密切相关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也必将受到关注,保监会选择在此时发布《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似乎恰逢其时。根据暂行办法,保险公司经营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必须满足“上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应当不低于75%,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的规定。而根据一季度数据,日本财险、三星财险、安华农业保险以及天安财险4家险企第一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未达到上述要求,意味着这些险企或需在一段时间内暂停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经营。此外,随着《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施行,与网贷平台合作有履约保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需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乃至进行整改。例如与陆金所有合作的平安产险,与小马金融、米缸金融等有合作的天安财险,与融金所有合作履约保证保险的长安责任保险等。这其中,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规模最大的平安产险最值得关注。据业界人士透露,进入2017年,其原保险保费增速始终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拉动。数据显示,前5月,其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增速高达3000%。而其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中国平安旗下的直通贷款业务以及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等。2015年3月17日,平安集团还曾公开宣布将平安直通贷款业务、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的业务管理团队整合成统一的“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不过进入2017年,这一模式已经被打破,信用保证保险业务重新纳入平安产险的保费统计之中。[详情]

万亿金交所产品下架 互金平台隐现替代新模式
万亿金交所产品下架 互金平台隐现替代新模式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不管合不合规,我们所有的金交所产品全部下架了。”最近,多位联网金融企业人士表示。距64号文规定的7月15日大限已过,目前包括陆金所、京东金融、苏宁金融以及各类网贷平台等纷纷暂停新发或下架金交所产品,平台上已无金交所产品可投。“不管是否违规,地方金融办的要求先下架再说,对监管首先是要态度良好,也算是一刀切了。”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所谓64号文,即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通知要求7月15日前,各互联网平台应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违规业务,同时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估测,目前传统网贷平台与金交所合作的累计规模约在1000亿元-2000亿元,全部互金公司与金交所合作的累计规模将在万亿元以上。存量金交所产品的化解及未来互金走向备受关注。《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注意到,金交所产品下架之后,一些委托定投类产品出现在平台上,重回早期互金模式的老路。互金发展新趋势这次互联网金融与金交所的合作可谓是戛然而止,因为就在半年多前,互金与金交所的合作还是火热,一些大型互金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轰轰烈烈,各种发布会轮流上场。最近团贷网创始人唐军在给投资者的一封公开信里提到,“(新政策)断掉互联网平台与任何交易所的合作也是给互联网公司的一个表态。”在7月15日大限到来前,团贷网停止发布并下架了所有安盈计划产品。安盈计划是来自金交所的产品,时间翻到2016年11月,团贷网与大连京北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连交所)的合作还举行了发布会,并于当月上线了首款连交所旗下金融产品。这个产品属于连交所挂牌项目,团贷网作为连交所的战略推广合作方,为其提供信息展示服务。目前,团贷网没有披露共售出多少安盈产品,只是称回款计划不受影响。团贷网的发展折射出当下互联网金融的现状。网贷从最初的P2P模式,到资产端、资金端的各种创新,已越超过P2P本身,最明显的就是互金平台聚集了各类基金、保险等产品,而金交所产品只是其中之一。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副总裁王宇平介绍,平台产品模式经历了个人债权转让、SPV收益权转让、定向委托投资等模式的不断发展后,“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主动探索透明合规的发展之路,挖掘金融资产交易场所独特的牌照优势。而这轮金交所与互金的合作一方面也是源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网贷新政之前就有不少互金与金交所合作。”2014年底,蚂蚁金服成为浙江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股东,其后包括平安、百度、阿里、京东等众多互联网金融巨头均涉足并布局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版块,开始了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业务上的全面合作。作为主流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之一,金交所产品同时也被视为是P2P平台突破借款限额管理、投放大额标的的方式,在网贷限额新政之后,P2P与金交所合作趋势更加明显,到后期线上财富管理平台上金交所产品几乎成为标配。金交所是地方金融办审批,互联网金融使金交所跨越了地域界限。有业内表示,像金交所原本是私募性质,但在互联网销售则变成公募,200人限制可以轻松突破。正是基于互金平台和金交所的合作乱象,也有了64号文的出台,整治变相违规内容包括: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将权益拆分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或以“大拆小”、“团购”、“分期”等各种方式变相突破200人限制等。普惠金融交易中心总裁沈博恩认为,目前金交所与互金平台合作模式,缺乏相应的上位法和针对性的监管细则,在厘定合规与否上没有明确参照。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灰色基因,导致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缺乏正面解读,伤害的最终恰恰是平台投资者的权益,引发不必要的风险。异化为委托定投日前,在由华夏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互联网金融与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业务合作交流会”上,互金与金交所合作利弊问题也展开讨论。沈博恩认为,互联网平台与金交所之间的合作存在一定合理性,无需将其妖魔化。“市场上传出来的很多所谓的我们只是做大拆小,只是做违法违规的事情,但事实上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与互金合作整体的风控是一个加分项,金交所执行的是一个交易认证与交易结算托管等责任,而金交所主动拿到债权,风控是对整个债权债务确认关系的认证,可以避免掉自融自募非法集资的情况。”目前,监管对P2P网贷的功能定位是信息中介,但是网贷自融问题却经常曝出,不少公司成立一个网站平台即可吸收公众资金,资金去向不明。在沈博恩看来,双方合作实际上强化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息中介”和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交易服务”的职能,相对于以前的平台自担自融、资金流向不透明等严重集聚风险的模式,互金平台和金交所的合作可以实现交易设计、资产挂牌、信息发布等各环节的公开透明,符合防范风险的监管要求。据王宇平介绍,自己所在的金交所审核时就枪毙掉不少产品,“金交所在牌照赋予上就必须保证资产真实有效。”目前,市场上积累了上万亿的金交所存量市场,有行业人士担忧,各平台纷纷下架金交所产品,由于没有标的继续新发的情况下,产品存续期是否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挤兑要高度关注,“部分通过金交所融资的企业通常会通过滚动发行产品来募集资金的,他们还要续贷不可能终止。”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表示,若只叫停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不排除这一模式改头换面,转为线下开展合作。由于互金平台对交易、业绩、用户粘性的考虑,一些互金平台也可能会采取其他更为隐蔽的手段来规避监管。《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注意到,目前有部分平台已有类似以委托定投产品,其而委托定投资质只需工商局批准,并无需任何金融牌照许可。沈博恩介绍说,像替代方式有很多种且复制很快,除了委托定投产品,还有基金收益权或者是某个金融资产包的收益权等,实际底端是在支持大额标的资产的延续性。“没有了金交所实际是增加了风险,打个比喻就像现在有些平台又走回“泛亚”模式。”不少业内人士担忧,“千万别为了控制风险而产生新的风险。”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表示,金交所与互金平台合作模式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它有助于更快的销售产品和扩张交易量,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所产生的新型业务模式。“在互联网和科技金融高速发展,并能带来普惠意义的背景下,我国更改现有的监管规则也成为必须。”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认为,相应的问题是有合规的解决方案,像“证监会今年4月审议通过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已于7月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了两种方式不属于公开发行:通过运营机构的信息系统等网络平台向在本市场开户的合格投资者发布证券发行或者转让信息;投资者需凭用户名和密码等身份认证方式登录后才能查看。”沈博恩认为,应对互金平台和金交所进行严苛精准的监管,包括强制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强制资金第三方存托管、强制互联网金融平台备案制、强制金融资产交易场所备案制,以及强制风险处置机制。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详情]

互金平台与金交所“难续前缘” 两者合作尚需清晰指引
互金平台与金交所“难续前缘” 两者合作尚需清晰指引

  中国财富网讯(曹萌)7月20日下午,有市场传闻称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并提醒用户将在陆金所平台投资全部退出。随后陆金所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然而据财新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这起传闻或源于受近期最新监管政策影响,陆金所下架了部分涉嫌违规产品线。 虽然陆金所已及时澄清传闻,但仍旧发生了大规模挤兑,截至发稿前,在陆金所会员交易区下的债权转让达931页,以每页10条来计算,这意味着有近万个标的的投资人选择了退出。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监管新规带来了如此大的影响?未来互金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又将何去何从呢? 大部分平台主动暂停金交所合作项目 近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小组下发了《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通知》(以下简称64号文),其中明确指出,与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金交所)合作的相关平台须于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并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 据悉,包括京东金融、苏宁金融、陆金所、团贷网在内的多家互金平台已经下架了金交所产品。某金交所负责人向中国财富网透露,目前互金平台主动暂停项目的较多,其中不乏一些互联网巨头和众多网贷平台,但仍有少部分项目还在进行合作。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对中国财富网记者表示,虽然64号文中的表述是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管,并没有要求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全面停止合作,但从目前大多数合作项目来看,均变相突破了大额标的的限制,属于监管范畴之内,因此64号文下发后,很多项目都已停止。 中国财富网调查发现,金交所产品此前作为主流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之一,被视为突破借款限额管理、投放大额标的的方式,在网贷限额新政后,网贷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趋势也越发明显。然而,不仅仅是网贷平台,具有金融机构、电商和产业背景的互联网平台也大量推出此类产品,目前该产品市场规模达上万亿元。 据业内专家分析,目前互金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模式主要包括,收益权转让、定向融资和理财计划三类。而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互金平台为了符合权益持有人不超过200人的上限规定,将单个金交所产品分多期发行,然后单期不超过200人,或将金交所产品先摘牌再将收益权多次转让,这样的操作方式将投资人门槛降低,而且表面上符合监管层要求的200人限制,但在这种操作方式下,底层资产的实际持有人已经突破了200人上限。 此次发布的64号文将权益拆分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或以“大拆小”“团购”“分期”等各种方式变相突破200人限制;产品无固定期限、资金和资产无法对应,存在资金池问题;产品未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和提示风险,甚至将高风险资产进行包装粉饰,向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资者出售等行为归为主要违规操作行为,进行严格监管。 “对于违规操作,本次监管层采用了‘点穴式’监管,针对借助金交所包装活期产品、面向未经风险评估的用户发行以及底层资产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等现象进行强监管,与之前‘穿透式’监管原则一脉相承。”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对中国财富网表示,其实监管部门不仅仅是对金交所和互金平台实施强监管,整个金融行业的整治力度都在逐步加强,一行三会及各部委对证券、保险、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规范治理也毫不手软。 互金平台与金交所“难续前缘”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估测数据显示,目前传统网贷平台与金交所合作的累计规模约在1000亿元~2000亿元,全部互金公司与金交所合作的累计规模将在万亿元以上。 面对上万亿元的交易规模,互金平台已成为全国众多金交所的必争之地。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副总裁王宇平对中国财富网坦言,目前金交所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大型互金平台在与金交所合作中拥有较强的议价权,除与网贷平台合作相关费用较高外,其他基本都只收取通道业务的成本费。 资料显示,地方性金交所定位是以非标类股权和债权交易为主,但由于我国非上市企业并购市场并不活跃,金交所业务普遍以非标类债权交易为主。然而,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前,非标类债权交易市场规模有限,因此地方金交所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基于债权的交易需求快速增长,从而也使具有交易债权类资产资质的金交所迎来了发展机遇。 王宇平表示,目前包括应收账款收益权、票据收益权、租赁资产收益权、小额贷款资产收益权以及其他经批准的金融资产交易产品(如定向融资工具)等地方金交所的主流资产标的,大多数均是与互金平台合作的结果。 周治翰指出,此前出台的网贷新规对借款额度提出了明确限定,一些超限额项目无法再通过网络借贷业务进行,使得部分从业机构“炒作”这些大额项目可借道金交所,但由于双方在客户类型、资产类型存在显著差异,且金融资产交易业务禁止份额拆分、单一资产投资人不能突破200人,“合作”将缺少事实依据。 同时,薛洪言认为,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在机构定位上并不相符。“互联网金融平台定位于小额普惠群体,而地方交易所产品属于私募性质,定位于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特定人群,二者要弥合这种属性定位上的差异强行合作,很容易带来所谓权益拆分、降低门槛和突破200人红线等问题,具有一定的风险隐患,未来互金平台将彻底回归小额普惠的定位。” 互金平台开始引进替代“合规”模式 随着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合作的大面积暂停,互金平台仍具有销售理财产品的需求,团贷网创始人唐军对中国财富网表示,未来监管部门可能会下发互联网理财牌照,其将类似于代销基金牌照和保险经纪牌照,对于金融产品的销售必须要有门槛和资质要求。 然而,中国财富网通过调查发现,由于互金平台对交易、业绩、用户粘性的考虑,某些互金平台正在采取其他更为隐蔽的手段来规避监管,从而使得一些风险系数更高的产品不断在市场上涌现,例如类似委托定投等产品。 普惠金融交易中心总裁沈博恩介绍说,互金平台在替代金交所产品的方式上有很多且复制很快,比如委托定投产品、基金收益权或某个金融资产包的收益权等。此外,互金平台会用多种方式包装资产,但实际底端是在支持大额标的资产的延续性。“没有金交所实际是增加了风险,打个比喻就像现在某些平台又走回了‘泛亚’模式。” 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合作存量资产风险隐现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整顿的逐步进行,对于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合作的监管也被提上了日程。然而,在清理整顿的过程中,是否会引发新风险则受到了多方关注。 “我们比较担心两个风险。”沈博恩表示,一方面是更不合规的产品代替了此前较为合规的产品;另一方面是金交所产品存量的化解问题,在目前没有标的继续新发的情况下,产品存续期是否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进而引起挤兑等流动性问题。 沈博恩认为,目前互金平台与金交所的合作模式,缺乏相应的上位法和针对性的监管细则,在厘定合规与否上没有明确参照。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灰色基因,导致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合作缺乏正面解读,伤害的最终恰恰是平台投资者的权益,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此外,作为金交所与互金平台合作的实践者,沈博恩建议,应强制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建立投资者特定对象筛选、投资者风险测评、产品风险等级评估等制度;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交易各环节的信息披露,披露产品类型、产品投向/融资主体、资金用途、增信措施、产品风险等级等相关信息;强制资金第三方存托管;强制互金平台和金交所备案制;强制风险处置机制。[详情]

陆金所等多家平台下架违规金交所合作产品
陆金所等多家平台下架违规金交所合作产品

   新浪财经讯 7月21日消息,平安集团旗下陆金所近期卷入“被查”“产品下架”负面传闻中。 对此,陆金所在昨日晚间辟谣称,“一直以来坚持严格的风险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户受到损失。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不过,截至7月14日,陆金所已暂停发新标,而且相关金交所产品已下架。根据网贷之家综合整理,陆金所相关项目有智能宝、零活宝、安赢-融政通等,与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江西股权交易中心等合作。 其中,陆金所官网显示,自2017年7月14日起,陆金所活期频道零活宝-金色人生、零活宝-富盈、零活宝-28日聚财、零活宝-14日聚财、零活宝-芝麻开花理财计划将更名为“平安宝”系列; 零活宝T+0将更名为“陆金宝T+0”。 而以安赢-融政通系列为例,曾有介绍称,该产品系陆金所安全等级为五星的产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保守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存在的风险是安赢-融政通退出需要通过股权转让,可能会出现转让失败的情况。 而停止发新标、下架相关金交所产品,则要缘于“64号文”的整顿,默默做大的金交所模式,随着一纸文件而逐渐熄火。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64号文”)要求,“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同时,互联网平台须积极配合各类交易场所,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 7月12日,深圳市金融办也下发了《关于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所合作金融业务相关情况的通知》,提出上述相同要求。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全国共有46家与金交所合作的平台,截至7月14日,除了陆金所之外,PPmoney(惠金所)、腾讯理财通等平台,均已暂停发新标;京东金融、微金所、大麦理财等平台,也已下架近期金交所标的。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平台仍在继续发布相关产品标的。据网贷之家数据,苏宁金融平台在售的票据理财产品“银承库012615”、固收理财产品“财富安享-理财计划076070”,即为金交所(温金中心)产品;而百度理财平台在售的定期理财“百富3月170718”,为西安百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简称“百金交”)发行的定期盈定向委托投资计划产品,其产品类型为金融资产收益权转让。 互金平台和金交所的合作产品模式,主要是以大拆小等形式将收益权拆分。而金交所模式的发展,则源于去年8月24日出台的《网络中介机构业务管理办法》(《办法》)。 《办法》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贷余额上限不超过20万元,在不同网贷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100万元,在不同网贷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500万元。 这使得“大额标”平台和以“资产证券化”为主要产品的平台被迫转型,不少网贷平台就与可以发布非标资产的金交所展开了合作。 不过,去年底招财宝侨兴债违约事件的爆发,揭露了金交所模式的风险,并催化了整改落地。(新浪财经 许旻 发自上海)[详情]

互金与金交所合作惊动监管 委托定投模式异化再现
互金与金交所合作惊动监管 委托定投模式异化再现

  本报记者 王晓  实习生 冯礼婷 北京报道 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金交所”)部分合作突破了监管政策红线,惊动了监管部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7月15日之前,包括陆金所、百度金融等在内的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下架了金交所产品。 “各地的要求不尽相同,虽然说不是一刀切,不过金融办要求先下架再说。”有平台人士介绍。 “异化”产品现身 和金交所合作被视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万金油”。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宇平介绍,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模式经历个人债权转让、SPV收益权转让、定向委托投资等模式的变化。 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原本承接地方机构资产交易的金融资产交易所炙手可热。凭借其资产转让、定向债务融资、资产管理等业务资质,不舍放弃大额资产业务的平台通过金交所将资产拆分,以规避个人20万元、企业100万元的借款上限。 亦有部分平台为了以高收益吸引用户,与金交所合作将高风险的非标资产层层嵌套,打包出售给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同时又缺少必要的信息披露,乱象频出。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64号文”)要求,“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同时,互联网平台须积极配合各类交易场所,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上海、北京、深圳等多地金融办要求当地平台对以上乱象展开自查,重点在于权益拆分发行、降低投资者门槛、变相突破200人私募上限等要求。 互金风险整治要求“严控增量,化解存量”。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金交所产品下架需要密切关注两方面风险,一是存量产品的风险化解问题,即募资主体在没有后续募资情况下完成此前产品的兑付;二是金交所合作被限制后,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其他隐蔽的高风险模式发行新产品。 针对存量业务,如何保障有序退出很重要。 一位与金交所有业务合作的互金平台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部分通过金交所融资的企业通常会通过滚动发行产品来募集资金。当一期产品结束后,一般会继续发行产品以兑付上一期产品或补充流动性。一旦停发新产品融资企业可能因为流动性产生兑付难题。存量风险需要逐步化解。 而在新增业务上,多位业内人士介绍,互金平台出于业绩压力以及留住用户的考虑,需要不断提供相对较高收益的产品,可能会通过更隐蔽的方式来达成。 目前多个平台计划采用的方式是委托定向投资,即平台充当信息中介,募集的资金通过SPV(特殊目的实体)购买专项资管计划的收益权。资管计划则通过通道(信托、基金子公司等)投向融资企业。 “最关键在于,SPV的设立门槛很低,去工商部门就能申请到定向委托投资的营业执照。投资者不知道SPV的底细,也不知道资金是否投放到约定用途。风险实际上比金交所产品更高,而且缺少相应的部门监管。”业内人士认为,这相当于回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早期的老路上。 “一个月后再来观察会更明显。”上述人士表示。 寻找合规与业务拓展平衡术 实际上,业界针对此类“异化”的合作已经开始警惕,并开展研讨。 日前举行的“互联网金融与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业务合作媒体交流会”上,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大连)有限公司总裁沈博恩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与金交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应建立统一强制性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对产品类型、投向、融资主体、资金用途等交易信息进行强制披露,强制资金第三方托管等。 此外,针对行业良莠不齐的情况,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备案、分类监管,强制风险处置。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也表示,在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体系中,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在促进地方实体产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小微企业投融资需求、盘活金融资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交中心也有通过互联网提高交易效率的需求。 周治翰指出,相应的问题是有合规的解决方案,即项目穿透到底层资产、一个项目对应一笔资产、同一权益累计投资人严格控制在200人以内等,关键看交易场所如何在合规与市场份额中间做出取舍。(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21jingji.com)[详情]

陆金所:债权转让迅速增至9000条,或与传言有关
陆金所:债权转让迅速增至9000条,或与传言有关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今天,一条有关陆金所的传言在朋友圈疯狂并发酵。传闻称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并提醒用户将在陆金所平台投资全部退出。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旗下的在线财富管理平台,是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龙头。今天下午5:55分,陆金所晚间发布了澄清公告称,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陆金所在公告中称,作为中国领先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一直以来坚持严格的风险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户受到损失。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这条公告似乎并没有平息陆金所的投资者,今晚,陆金所的债权转让区出现迅速增长的情况。《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先后多次登陆陆金所网站,平台上几个债权转让区均出现快速增长。陆金所平台上活期、定期、网贷、基金、保险、高端理财等区块,其中多个区块设有转权转让区。在网贷的债权转让区,今年8点左右,债权转让标的大概为300多页,每一页10个标的,意味着已经有超过3000个债权在转让,而到10点时,这一数字已达到600多页。在会员交易区的债权转让区,债权转让标的也在迅速增长,该区间的转让标今晚10:00时不到800页,到了晚上11:00,转权转让标已超过900页,也就是说9000多个债权人都选择卖出标的。本报记者注意到,债权转让的额度普遍在1万到10万之间。据记者查阅,最初标的转让的降价幅度仅在0.15%,但到了10:00,降价幅度开始走高,有的标的转让幅度降价达0.36%,11:00左右,有些标的转让价格降价幅度达0.4%以上。债权转让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增加流动性所设,投资者可以对未到期的投资标的进行转让,但一般要折价,如果没有人接盘,流动性则会出现问题。债权转让如此疯狂的局面此前已有P2P平台出现过。但陆金所这样的大平台还是首次出现。陆金所是中国平安于2011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最大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中国平安2017年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陆金所累计注册用户数3013万,活跃用户逾765万。财报显示,去年陆金所零售端交易规模15352亿元,同比增长137.5%;机构端交易规模41999亿元,增长377.9%。7月17日,陆金所宣布其国际业务平台——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新加坡)有限公司(“陆国际”)已经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原则性批准“资本市场服务牌照(CMS)”,正式在新加坡开业,并将在下个月上线。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简称64号文)也波及到陆金所。7月14日,陆金所已暂停发布金交所的新标,且相关金交所产品已下架,除了陆金所、京东金融等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纷纷下线金交所产品。目前,陆金所的上市计划虽然筹划已久,但截至目前并无披露时间表。但为了筹备上市,陆金所曾做过大量的资产结构调整工作。2015年3月,陆金所曾剥离P2P业务,转型做第三方金融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此后,纳入其P2P业务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又辗转归于陆金所母公司陆金所控股旗下。计葵生在今年1月份曾透露,上市是包括陆金所、平安普惠和前海金交所在内的“大陆金所”整体上市。今年5月,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表示,陆金所IPO可能将推迟到明年。对于推迟原因,则并没有披露。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详情]

陆金所下架金交所违规拆细产品
陆金所下架金交所违规拆细产品

  受近期最新监管政策影响,陆金所下架了部分涉嫌违规的产品线。7月20日,有关陆金所的负面传言扩散开来,陆金所于晚间作出澄清声明。陆金所发布公告称,“一直以来坚持严格的风险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户受到损失。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记者向上海监管机构了解情况,上海金融办和银监局相关人士都对财新记者表示,对于传言不知情。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近期陆金所并未发生资金风险,只是因为监管层觉得某些产品不合规,几条产品线要暂时下架;其中有些产品年初就下架了。据记者了解,陆金所下架的产品包括与金融交易所合作的产品——安盈-融政通系列。相关介绍表明,该产品系陆金所安全等级为五星的产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保守型”及以上的投资者,收益率只比银行理财产品高一点。由于该系列已经下架,外界无法查看产品说明书以及新上线产品。财新记者观察到,最近一次是5月19日,曾有第三方介绍“安盈-融政通-03M085A号”新上线产品,年化利率5.25%、期限80天,一次性分配本金及收益。零壹智库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截至5月31日,陆金所旗下专门提供P2P服务的陆金服平台贷款余额为1410亿元;其中安盈-融政通产品存量为3.1亿元,规模达到第三名。陆金所这一动作与监管政策有关。近期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64号文,即《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要求7月15日之前,各互联网平台应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违规业务,同时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合规的关键在于,资产的权益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因此,陆金所在内的许多互联网平台下架了相关产品。曾经,陆金所零活宝系列和智能宝系列都含有和金交所合作的产品;现在零活宝改版,智能宝也下架了相关产品。据网贷之家数据,与陆金所合作的交易所包括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江西股权交易中心。放眼全国,截至7月初,全国共有46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金交所合作,并仍在发布金交所产品。7月20日,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告诉财新记者,仍有17家机构没有下架相关产品。张叶霞提醒道,64号文并非全面叫停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金交所合作,只是禁止分拆转让债权,以及突破私募投资者人数上限的违规方式。不过,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金交所的合作模式都是违规的:要么金交所提供的底层资产额度太大,为了方便募集等额拆分;要么互金平台上的投资者不属于合格投资者,人数早已超过200人私募的上限。目前为了应对监管,大部分平台已经下架相关产品,但是存量产品也极易引发投资者恐慌,引发挤兑等流动性问题。[详情]

陆金所回应传闻:经营管理一切正常 成立至今无客户受到损失
陆金所回应传闻:经营管理一切正常 成立至今无客户受到损失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0日电(毕彤彤)7月20日下午,针对市场传言,陆金所发布公告回应称,陆金所一直以来坚持严格的风险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户受到损失。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7月20日早间,有传言称,陆金所将被整治,呼吁大家将理财产品尽快退出。陆金所公告截图公开资料显示,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旗下在线财富管理平台,于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册成立。陆金所最近一轮融资发生在2016年1月。彼时,陆金所控股完成B轮12亿美元融资,估值185亿美元。其上市计划筹划已久但并无披露时间表。2016年12月,陆金所将P2P业务拆离,由旗下平台陆金服负责网贷业务。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披露数据,截止6月30日,陆金服交易总额715.06亿元,其中待偿金额569.16亿元,逾期金额1.75亿元,金额逾期率0.31%。平安集团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陆金所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2838万,较上年末增长55.0%,活跃投资用户数740万,较上年末增长103.9%,2016年新增投资用户数445万,同比增长33.3%。工商资料显示,陆金所共入股了七家公司,分别是深圳前海普惠众筹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陆金所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平安汇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陆金所咨询有限公司、深圳聚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平安聚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陆金所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7月17日,陆金所宣布旗下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新加坡)有限公司(简称“陆国际”)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原则性批准资本市场服务牌照,正式在新加坡开业,并将在2017年第三季度上线。(中新经纬APP)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孙丹阳】[详情]

金交所与互金平台“断亲”另藏新风险 业内呼吁合规“触网”
金交所与互金平台“断亲”另藏新风险 业内呼吁合规“触网”

  资料图 图片来源:中新网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0日电(毕彤彤)金交所被紧急叫停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违规合作,如今期限已过,金交所违规业务的风险是否就此告终,或许还得打个问号。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走访多家互金平台了解到,虽然全国只有部分地区明确“一刀切”全面叫停,但是绝大部分合作平台还是下架或暂停新上金交所产品,且部分上线了底层资产并不透明的委托定投产品。对此,有业内人士直言,“千万别为了控制风险而产生新的风险。”上线新产品或“换汤不换药”日前,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64号) ,要求互联网平台于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违规的关键点在于产品是否变相突破200人限制,资金与资产是否对应。虽然上述文件称仅针对违规业务,并未“一刀切”要求下架,但各地监管尺度不一。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从某互金平台负责人处了解到,该平台属地监管部门就“一刀切”,明令要求下架所有金交所产品。实际上,包括腾讯旗下理财通、京东金融、苏宁金融、团贷网等在内的大部分互金平台目前均纷纷下架金交所产品。一位不愿具名的金交所人士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分析称,目前正处于强监管时期,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刚刚结束,各地监管部门和平台都很紧张,因此不管是否违规,都态度良好地纷纷下架产品。至于后面还会不会重新上线,得看平台与监管如何沟通,目前还很难判断。普惠金融交易中心总裁沈博恩在“互联网金融与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业务合作媒体交流会”上坦露了他的担忧。他指出,各平台纷纷下架金交所产品,可能存在两大风险:一是存量金交所产品的化解问题,即在目前没有标的继续新发的情况下,产品存续期是否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进而引起挤兑等流动性问题;二是一些铤而走险的互金平台,可能会采取其他更为隐蔽的手段来规避监管。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发现,有平台下架金交所产品后上线了委托定投产品。也就是说投资者授权平台投资给某理财产品,但是该资金去向何方并不明确。而委托定投资质只需工商局批准,并无需任何金融牌照许可。“除了委托定投产品,互金平台还可以发行基金收益权或者某个金融资产包的收益权等产品。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包装资产,但实际底端是在支持大额标的资产的延续性。” 一位金交所从业者指出,这实际上又回到了传统的模式,底层资产不明确,不能说比与金交所合作风险更小,但是却并未违背监管64号文。“千万别为了控制风险而产生新的风险,”上述人士同样表示担忧。合规金交所与互金平台或被误伤金交所产品纷纷下架,部分金交所和互金平台大呼“躺枪”。上述互金平台负责人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明明是在合规做事,却要被下架产品,正在尝试和监管沟通,但是业界相对比较弱势。监管部门具有自由裁量权,底层资产是否是大拆小、是否超越200人,这些信息平台也很难掌握,因此是否变相违规,这些是由监管来定,可能业内觉得不是变相,监管部门觉得是。沈博恩认为,目前金交所与互金平台的合作模式,缺乏相应的上位法和针对性的监管细则,在厘定合规与否上没有明确参照。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灰色基因,导致该合作缺乏正面解读,最终伤害的是平台投资者的权益,还会引发不必要的风险。普惠金融交易中心副总裁王宇平认为,互联网平台与金交所之间的合作存在一定合理性,实际上强化了互金平台的“信息中介”和金交所“交易服务”的职能。相比互金平台之前自担自融、资金流向不透明等严重集聚风险的模式,互金平台和金交所的合作可以实现交易设计、资产挂牌、信息发布等各环节的公开透明。开鑫金服总经理、江苏开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负责人周治翰也认为,金融资产交易业务的互联网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互联网在实现资金资产高效对接、自由流通等方面有很多优势。值得一提的是,有业内人士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合作暂停,不仅影响互金平台的盈利,同样也影响金交所的收益,作为互金平台的大标的通道,金交所收益颇丰。要知道,部分金交所是“僵尸”企业,与互金平台合作无疑使其迎来了“第二春”。就此,沈博恩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合作的互金平台资质越高,金交所可以讨价还价的空间也就越小,就普惠金交所而言,赚的仅仅是“工本费”,并没有外界传言那么多。但是全国有这么多金交所,很可能部分金交所确实在这一业务上赚了钱。“实际上,与互金平台合作只是金交所业务的一部分,主要业务还有债权收益权转让、不良资产转让、供应链金融、票据资产交易等。” 王宇平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金交所如何“触网”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52家金交所(中心),其中,通过联席会议验收的金交所为9家。另据业内人士,包括商品交易所、股交中心等在内的各种交易场所,国内数量突破了1万家。实际上,包括金交所在内的交易场所也将面临一场“洗牌”。今年3月下发的《关于做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前期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31号文)中规定,各省要推动交易场所按类别有序整合,原则上一个类别一家。各省份合法合规的同类别交易场所,于2018年3月前整合为一家交易场所。有业内人士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指出,金交所审批管辖权归属属地金融办,全国缺乏一致的监管,因此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但是并不能因噎废食,金交所与互联网的结合也是大势所趋。王宇平建议,应对互金平台和金交所进行精准严苛的监管,包括强制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强制资金第三方存托管、强制互联网金融平台备案制、强制金融资产交易场所备案制,以及强制风险处置机制。周治翰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指出,金交所“触网”的核心问题在于金交中心产品能否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会不会涉及公开发行。已于7月份正式实施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就明确指出,通过运营机构的信息系统等网络平台向在本市场开户的合格投资者发布证券发行或者转让信息;投资者需凭用户名和密码等身份认证方式登录后才能查看,这两种方式不属于公开发行。“当前大众的投资理财习惯都已互联网化,只要金交中心能够充分披露、真实反映项目风险,做好合格性投资者准入与投资者保护,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还是应该看到互联网化的金融资产交易所发挥的正面作用。”周治翰表示。(中新经纬APP)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详情]

金交所违规模式被整顿 万亿市场受影响
金交所违规模式被整顿 万亿市场受影响

  近期,自《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简称64号文)下发后,关于金交所“触网”模式备受关注。据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52家金融资产交易所/中心,而全部互金公司与金交所合作的累计规模将在万亿元以上。业内人士指出,这也意味着在“金交所+互联网”违规模式被整顿之时,仅互金公司部分就将有万亿市场受影响。现阶段,互金平台和金交所的合作乱象丛生,违规情况较多。“由于拆标的存在,购买金交所产品的投资人较多,一旦风险爆发,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同时,金交所产品的部分资产风险较高,也不适合风险承受较低的大众交易。因此,监管部门才会紧急叫停。”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告诉记者,不过,这份文件并不是一棍子打死所有的合作,不违规的产品依然可以发售。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如果底层资产依然是现有的资产类型,那么合规资产的占比较小,那么互金平台的金交所产品成交量大概率呈下滑趋势。事实上,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交所通过互联网提高交易效率的需求可以理解,不过,“触网”增效需要坚持合法合规的前提。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认为,“触网”核心问题在于金交所产品能否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会不会涉及公开发行。“从最新的监管动态看,证监会今年4月审议通过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已于7月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了以下两种方式不属于公开发行:通过运营机构的信息系统等网络平台向在本市场开户的合格投资者发布证券发行或者转让信息;投资者需凭用户名和密码等身份认证方式登录后才能查看。”(记者刘丽北京报道)[详情]

陆金所金交所产品已下架,通道模式风险暴露!
陆金所金交所产品已下架,通道模式风险暴露!

  文章来源:网贷之家 作者:牧晨本文章不表征平台安全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在争议中默默做大的金交所模式,随着一纸清理整顿的“64号文”而逐渐宣告夭折。如今,随着规定的整改期限(7月15日)到来,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纷纷下线金交所产品。这一模式从热到冷,不足一年。未来,也依然前途未卜。多家平台纷纷暂停或下架金交所产品网贷之家注意到,截至7月14日,陆金所已暂停发布新标,且相关金交所产品已下架。此外,PPmoney(惠金所)、腾讯理财通等平台,均已暂停发新标;京东金融、微金所、大麦理财等平台,也已下架近期金交所标的。团贷网7月14日仍有金交所新标。团贷网方面人士对网贷之家表示,“64号文的出台,在整个行业反响很大。公司将按照64号文的要求,在7月14日16点起,正式下线与交易所合作的‘安盈宝’计划,存量业务的收益和回款计划等,均不受影响。”64号文,指的是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64号)。64号文明确要求,互联网平台于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同时,互联网平台须积极配合各类交易场所,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7月12日,深圳市金融办也下发了《关于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所合作金融业务相关情况的通知》,《通知》提出,相关平台需于2017年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并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值得关注的是,在“整改大限”即将到来的前一日(7月14日),百度理财、苏宁金融等部分平台,仍在继续发布金交所相关的产品。例如,苏宁金融平台在售的票据理财产品“银承库012615”、固收理财产品“财富安享-理财计划076070”,即为金交所(温金中心)产品。而百度理财平台在售的定期理财“百富3月170718”,为西安百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简称“百金交”)发行的定期盈定向委托投资计划产品,其产品类型为:金融资产收益权转让。金交所通道模式风险暴露自去年“824网贷监管细则”出台后,金交所一度被认为是P2P网贷大额项目的好去处。在不少平台对这一模式仍谨慎观望时,他们的同行们,却通过借道金交所,解决了限额对大标项目的困扰,迅速做大规模。尽管,该模式始终备受争议。彼时,多家互联网平台纷纷入股金交所或成为其会员,不少平台还直接向金交所提供非标资产。金交所,也迎来了属于它的“第二春”。然而,金交所模式好景不长。去年底招财宝侨兴债违约事件的爆发,如一声惊雷,迅速打破了这份“宁静”,也揭开了金交所通道模式背后风险的冰山一角,并催化了这一模式整改的落地。广东融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余杭律师表示,“自从各地监管层开始对网贷平台进行清理整顿以后,一些P2P平台便将与金交所合作的大额标的进行剥离,用其他形式的互联网平台与金交所合作,从而规避对网贷平台自身的监管。”他认为,此次整顿范围的扩大,恐怕是监管层已经察觉到此种迹象。两份文件的下发,意味着监管层对“金交所+互联网”这种业态开始了全面的清查工作。本次整顿工作的范围不仅仅限于网贷平台,而是扩大到了所有从事金交所业务的互联网平台。64号文明确指出,一些互联网平台明知监管要求(包括交易场所不得将权益拆分发行、降低投资者门槛、变相突破200人私募上限等政策红线),仍然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将权益拆分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或以“大拆小”“团购”“分期”等各种方式变相突破200人限制。一些产品无固定期限、资金和资产无法对应,存在资金池问题;一些产品未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和提示风险,甚至将高风险资产进行包装粉饰,向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资者出售,一旦信用风险爆发,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底层资产隐患:层层嵌套,风险被隐藏在网贷之家专栏作者肥皂看来,互金平台通过各类金融交易所解决大额资产问题最大的风险点,就在于“嵌套模式”。他分析称,互金平台把大额资产或者其他资产在金交所挂牌,金交所进行拆分、包装后,直接销售给投资人,或者再由互金平台接手,并对外进行出售。在这一模式下,金交所扮演了通道角色、转让人角色,然而,资产底包(底层借款人)只有一个。这个过程中,资产的转让和拆分,是协议套用另一个协议来进行的,这就是嵌套模式。“最大的风险就在于,经过多次的嵌套,让底部资产变得非常不透明,投资人无法真正了解底部借款人信息。一旦发生违约风险,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导致在嵌套模式中各环节的资金链断裂。美国的次贷危机,就爆发与此。有的资产嵌套了无数次,根本找不到资产底包。”肥皂称。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则进一步表示,不仅仅是金交所和网贷,整个金融行业的整治力度都在逐步加强,一行三会及各部委对证券、保险、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规范治理也毫不手软。他指出,一系列政策指向非常鲜明:严防加杠杆炒作和交叉性风险,减少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逃离,引导其进入实体经济。金交所和网贷的发展,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思路,在规范中更好支持实体、服务百姓。金交所产品是否一刀切?如今,随着一纸文件的落地以及整改期限的到来,似乎也正式宣告了金交所通道模式将暂告一段落。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64号文要求“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从字面看,是对违法违规的增量业务“一刀切”,也就是说,对于合规业务,还可以继续做。“但眼下形势并不乐观,先暂停金交所业务了,等政策落地后再说吧。”一位资深律师对网贷之家坦言,此次政策可以用“非常严厉”形容,“增量基本都停了。而存量的化解,是个大问题。”上述律师认为,暂停金交所业务,使得原有的借款客户授信缩小,或导致借款人资金链紧张,这或将影响部分企业的正常经营。在他看来,相对而言,暂停金交所业务对P2P网贷平台的杀伤力,要远超过对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影响。“现在,不少P2P平台面临着内忧外患。内,是如今资金紧张,大家对原有借款客户的授信都缩小了,甚至有不安抗辩权,发现客户有违约风险就停止继续合作;外,是政策不断变动。”他同时表示,从此次政策看,监管层对存量“放了一马”,给出了一定时间,希望能够“软着陆”。但对于哪种是合规的做法,并未作出表态。“大标如何消化,大家其实也没想到好的办法。”那么,私募基金,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合作的风口?民投金服CEO陈明对此表示,与私募基金合作相对来说是合法的途径,会成为不少大标网贷平台的出路之一,但是,存在合规的灰色地带,实际操作也具有一定难度。“是否能成为风口或者说大标平台下半场的“标配”要看监管的力度与平台的摸索。”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PS:爆料、互动交流、版权等问题,请私聊侦探的小秘,微信号if11000,或新浪微博搜索“互金侦探”。▪[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