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

今天,一条有关陆金所的传言在朋友圈疯狂并发酵。

传闻称监管部门将整治陆金所,并提醒用户将在陆金所平台投资全部退出。

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旗下的在线财富管理平台,是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龙头。

今天下午5:55分,陆金所晚间发布了澄清公告称,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陆金所在公告中称,作为中国领先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一直以来坚持严格的风险管理,成立6年至今未有任何客户受到损失。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但这条公告似乎并没有平息陆金所的投资者,今晚,陆金所的债权转让区出现迅速增长的情况。《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先后多次登陆陆金所网站,平台上几个债权转让区均出现快速增长。

陆金所平台上活期、定期、网贷、基金、保险、高端理财等区块,其中多个区块设有转权转让区。

在网贷的债权转让区,今年8点左右,债权转让标的大概为300多页,每一页10个标的,意味着已经有超过3000个债权在转让,而到10点时,这一数字已达到600多页。

在会员交易区的债权转让区,债权转让标的也在迅速增长,该区间的转让标今晚10:00时不到800页,到了晚上11:00,转权转让标已超过900页,也就是说9000多个债权人都选择卖出标的。

本报记者注意到,债权转让的额度普遍在1万到10万之间。据记者查阅,最初标的转让的降价幅度仅在0.15%,但到了10:00,降价幅度开始走高,有的标的转让幅度降价达0.36%,11:00左右,有些标的转让价格降价幅度达0.4%以上。

债权转让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增加流动性所设,投资者可以对未到期的投资标的进行转让,但一般要折价,如果没有人接盘,流动性则会出现问题。债权转让如此疯狂的局面此前已有P2P平台出现过。但陆金所这样的大平台还是首次出现。

陆金所是中国平安于2011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最大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中国平安2017年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陆金所累计注册用户数3013万,活跃用户逾765万。财报显示,去年陆金所零售端交易规模15352亿元,同比增长137.5%;机构端交易规模41999亿元,增长377.9%。

7月17日,陆金所宣布其国际业务平台——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新加坡)有限公司(“陆国际”)已经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原则性批准“资本市场服务牌照(CMS)”,正式在新加坡开业,并将在下个月上线。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简称64号文)也波及到陆金所。7月14日,陆金所已暂停发布金交所的新标,且相关金交所产品已下架,除了陆金所、京东金融等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纷纷下线金交所产品。

目前,陆金所的上市计划虽然筹划已久,但截至目前并无披露时间表。但为了筹备上市,陆金所曾做过大量的资产结构调整工作。2015年3月,陆金所曾剥离P2P业务,转型做第三方金融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此后,纳入其P2P业务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又辗转归于陆金所母公司陆金所控股旗下。计葵生在今年1月份曾透露,上市是包括陆金所、平安普惠和前海金交所在内的“大陆金所”整体上市。今年5月,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表示,陆金所IPO可能将推迟到明年。对于推迟原因,则并没有披露。

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