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入围

【推荐阅读】银行如何玩转国债期货?
【推荐阅读】银行如何玩转国债期货?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年04月24日  15:30
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反应激烈 三合约首日成交近18万手
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反应激烈 三合约首日成交近18万手

新浪财经综合|2020年04月13日  01:21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启动活动4月10日举行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启动活动4月10日举行

新浪财经综合|2020年04月08日  20:20
紧锣密鼓做准备 国有大行积极备战国债期货试点
紧锣密鼓做准备 国有大行积极备战国债期货试点

上海证券报|2020年03月04日  06:31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试点规则明确 下周一正式实施!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试点规则明确 下周一正式实施!

券商中国|2020年03月02日  10:02
国债期货助金融机构对冲利率风险 工行等5大银行参与
国债期货助金融机构对冲利率风险 工行等5大银行参与

中国证券报|2020年02月28日  05:42
银保入围国债期货 400亿增量资金引期货公司全面备战
银保入围国债期货 400亿增量资金引期货公司全面备战

新浪财经综合|2020年02月25日  07:21
银保获准投资国债期货 金融领域改革不停止
银保获准投资国债期货 金融领域改革不停止

证券时报|2020年02月24日  01:11
国债期货市场迎来新成员:银保入围 试点名单出炉
国债期货市场迎来新成员:银保入围 试点名单出炉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年02月22日  08:20
银行保险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五大行首批试点!
银行保险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五大行首批试点!

券商中国|2020年02月22日  09:19
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获准参与国债期货 债强股弱将出现?
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获准参与国债期货 债强股弱将出现?

新浪财经综合|2020年02月21日  19:29
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巨变 全场起立欢迎五大行!
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巨变 全场起立欢迎五大行!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年02月21日  22:16
银保可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五大行首批试点
银保可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五大行首批试点

中国证券报|2020年02月21日  18:13

影响解读

【科普专题】国债期货知识介绍
【科普专题】国债期货知识介绍

|2020年01月21日  17:04
天风:保险机构若参与国债期货 将有效管控利率风险
天风:保险机构若参与国债期货 将有效管控利率风险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年03月03日  10:47
李扬:银保进入国债期货市场 金融市场改革扎实推进
李扬:银保进入国债期货市场 金融市场改革扎实推进

新华网|2020年02月24日  20:50
专家:银保入市有利于国债衍生品与现货市场协同发展
专家:银保入市有利于国债衍生品与现货市场协同发展

上海证券报|2020年02月25日  06:39
广发期货:银保入围国债期货 中长期利于市场发展
广发期货:银保入围国债期货 中长期利于市场发展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年02月24日  10:46
国信: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 市场会有哪些变化
国信: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 市场会有哪些变化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年02月24日  09:03
天风固收:银行保险入市国债期货分析
天风固收:银行保险入市国债期货分析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年02月23日  15:47
中信证券:国债期货迎新参与者 影响几何?
中信证券:国债期货迎新参与者 影响几何?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年02月22日  13:27
中信期货:银保入市 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中信期货:银保入市 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年02月22日  08:25
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破冰 将助力提升投资管理效率
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破冰 将助力提升投资管理效率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22日  15:20
银保参与国债期货 专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收益率曲线
银保参与国债期货 专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收益率曲线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21日  17:44
专家:银行参与国债期货 丰富其管理利率风险工具箱
专家:银行参与国债期货 丰富其管理利率风险工具箱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21日  17:47
中金所:银保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百问百答(一)
中金所:银保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百问百答(一)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21日  17:51

最新新闻

国债期货这张“入场券” 对银行究竟意味着什么?
国债期货这张“入场券” 对银行究竟意味着什么?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孟杨 杨毅 编辑:余嘉欣 原标题:这张“入场券”,对银行究竟意味着什么? 4月10日,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正式启动。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银行,其中,工行、中行、交行成为其首批非期货公司会员,参与了首日交易。 01、商业银行终获“入场券” 作为利率发现和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国债期货是中国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6年多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2年、5年、10年3个关键期限产品的国债期货市场。 历经多年,国债期货市场终于迎来商业银行这一“重磅投资者”,而此次国债期货参与主体扩容也被视为国债期货市场的重磅利好。 商业银行、保险资金是债券现货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总量的70%。但在此之前,银行却无法参与国债期货的市场交易。在金融期货推出初期,商业银行进入金融期货交易所就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终于在今年2月份得到官方批准。2月21日,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公告显示,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参与中金所国债期货交易。首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按照分批推进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的安排,中金所于4月10日举行了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启动活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表示,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是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有助于满足机构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增强经营稳健性,进一步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将推进国债期现货市场协调发展,丰富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国债期货功能发挥。 交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德奇4月10日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商业银行进入国债期货市场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丰富银期合作内涵,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国债期现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交易创新,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02、国有大银行积极响应试点工作 数据显示,中国银行间市场记账式国债存量约14.7万亿元,其中,商业银行持有占比高达64.99%。 《金融时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近期五大银行积极响应商业银行试点参与国债期货的政策导向,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了各项准备工作。 4月10日,工行、中行、交行三家银行顺利完成商业银行国债期货首日交易,在各合约品种上达成多笔成交。 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下一步,工行将依托国债期货等工具,在做好自身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境内外债券投资者做市报价质量及服务能力,助力我国金融市场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 中行表示,将努力促进国债期货市场平稳运行,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据交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后续交行将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展好国债期货业务,保持交行在衍生品交易市场的领先地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意义重大,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投资者结构,提高国债期货市场活跃度,完善我国利率市场体系,对商业银行来说,则能够有效提升其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应充分把握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市场机遇,前瞻性谋划业务布局,尤其要关注疫情冲击下债券市场的新发展以及国债期货交易带来的新机遇。”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03、丰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箱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国债承销、做市业务、债券交易、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均面临着一定的利率风险,具有管理利率风险的迫切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利于完善国债期货市场主体结构,促进商业银行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对银行自身而言,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有效丰富了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箱,同时,也有助于银行盘活自身持有的大量国债现货,提升投资管理效率。”中行全球市场部总经理王卫东表示。 交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总裁乔宏军认为,对商业银行自身而言,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自身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国债期货对债券进行风险管理,平抑利率波动带来的市场估值损益变化,丰富市场风险管理的工具,从而切实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国债期货更好地进行资产负债主动管理。国债期货具有高流动性的特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国债期货交易,在不交易现货的情况下迅速改变组合久期,以更低的流动性成本精准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目标。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将国债期货用于风险管理,还有助于自身稳定经营。 一家大型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商业银行利用国债期货可以更灵活地调整资产和负债的久期缺口,从而稳定信贷结构,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 此外,通过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商业银行在自身积累衍生产品业务经验、打好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基础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对接境外客户群的服务体系,为境外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资产风险管理工具,以更全面的客户服务能力迎接境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 04、参与机构需完善配套制度 受访专家认为,考虑到由于国债期货交易存在较高风险,对参与机构的资质要求也较高,对其资产规模、内部制度、风控合规、人员储备、投资策略、系统建设等方面都是一种考验。 从获批的具体试点名单来看,本次参与者机构扩容秉持了审慎态度,首先获批的是五大行,且要求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主要用于套期保值。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体现了国债期货市场开放的审慎性。 “未来,国债期货市场发展需要继续稳扎稳打,在这个过程中,入市机构需要做好内部风险控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技术系统准备,培养专业人才,明确业务操作流程。与此同时,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发挥跨部委协调机制,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保障国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李佩珈认为。 由于规模较大,允许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试点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专家建议,随着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到债券市场中,下一步可适度增加银行机构参与数量,并考虑对境外投资者开放。 一位银行资深交易员表示,除了几家国有大行外,中小股份制银行对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也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很多银行不仅拥有衍生产品交易资格,还储备了不少专业人才。 “近几年来,境外机构已经成为国债的重要投资者,每年的国债净投资额都位居前列。有了利率对冲工具之后,假如市场发生调整,境外机构可能将更多地以衍生品工具对冲利率风险,而非单纯地选择抛售,降低踩踏风险。”李佩珈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作为国债最大的持有者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将进一步提高国债期货价格的有效性和代表性,推动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内在有机地联为一体,提升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对形成统一高效的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05、期货与现货市场有机联动 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价格,而国债期货是利率发现和管理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国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国债承销、债券交易、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面临着利率风险,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日渐强烈。 此次商业银行获得了进入国债期货市场的“入场券”,这对于国债期货市场、国债现货市场以及商业银行自身而言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作为国债现券市场最大投资者,商业银行和保险资金一直缺席国债期货市场。此次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债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债券期货、现货市场的投资者主体更加匹配。国债期货市场交易对手的增加,有助于实现交易需求互补,进一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 对于国债现货市场而言,随着商业银行和保险资金这些重要机构投资者入市,国债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进而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总经理王卫东认为,国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有机联动和融合发展,既能增强不同类别国债的流动性,也能促进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完善,优化基准利率形成机制,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后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在王卫东看来,银行自身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不仅有效丰富了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箱,而且也有助于银行盘活自身持有的大量国债现货,提升投资管理效率。交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总裁乔宏军认为,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自身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事实上,国债期货作为场内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风险可控、可灵活覆盖整个期限结构的优势,可以与场外利率衍生品工具一起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精细的风险管理服务。 06、助推金融领域进一步开放 股市、债市、汇市是金融市场的三大组成部分,如果将目光放在整个金融市场看,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被认为是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改革、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正处于大发展、大革新的关键时刻,在‘一行两会’推出一系列政策后,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提速,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比重也持续增大,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境外投资者利用利率衍生产品开展套保的旺盛需求。”乔宏军认为,通过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商业银行在自身积累衍生产品业务经验、打好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基础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为境外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资产风险管理工具,以更全面的客户服务能力迎接境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而这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必然选择。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韩乾认为,商业银行、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将促进国债现货的合理定价和市场发展,并通过国债利率的基准作用和利率传导机制,提高整个债券市场的运行质量。而流动性好、运行稳定的国债期现货市场将提高我国国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提升这些机构持有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的意愿,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国债期货属于衍生品交易,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对参与机构的资产规模、内部制度、风控合规、人员储备、投资策略、系统建设等方面来说是一种考验。从获批的具体试点名单来看,本次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秉持了审慎态度。业内人士建议,未来国债期货市场发展需要继续稳扎稳打,在这个过程中,入市机构需要做好内部风险控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技术系统准备,培养专业人才,明确业务操作流程。[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4月14日 14:02
历史性时刻!国债期货市场迎来VIP
历史性时刻!国债期货市场迎来VIP

  原标题:历史性时刻!国债期货市场迎来VIP 我国国债期货迎来了又一个春天。4月10日,商业银行正式参与国债期货业务,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举行云端启动仪式。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但我国国债期货的交易量却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期货和现货发展不匹配。一个重要原因是手握超60%国债现货的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不能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但从2020年4月10日起,这已成为历史上的曾经。 ↑图为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启动仪式直播现场。 利率市场化催生历史性时刻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标志着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形成统一高效的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连线致辞。 就在4月9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正式公布。其中提出,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这表明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提升到了战略要点的高度。 国债收益率曲线反映无风险资产的利率水平,为信用债等提供了定价基准。可以说,国债收益率曲线是否完备,是否有效,关乎一国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运行是否有效,是衡量一国金融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从世界金融史发展来看,国债期货市场,正具有提升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的作用。国债期货市场是公开竞价市场,通过市场交易机制,反应各方市场信息更快,定价效率更加有效,可以说,是综合立体性地为债券市场树立了一面定价旗帜。 不过,熟悉中国资本市场的人,对于国债期货这四个字尤敏感。世人皆知的1995年“327”事件酿成违规大风波,直接导致了国内交易所管理体制的改变。国债期货在中国的证券往事中,曾上演过花果山称王、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等一幕幕玄幻剧。后来透视那个疯狂的前世,负责调查处理327事件的原证监会副主席李剑阁反思说,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是原因之一。 时移世易,近10年,我国利率市场化大幕徐徐拉开,利率风险逐渐显化,市场对衍生品需求日益增加。2013年,国债期货重启。2013年9月,5年期国债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此后经过6年发展,初步形成了2年、5年、10年三个关键期限的国债期货产品体系,市场平稳有序,功能初步发挥。 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按下快进键。尤其在当下,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导致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主要发行体利率纷纷进入零或负区间,而我国利率相对于全球利差优势明显。因此,全球资金对中国债券资产配置需求将持续提升。但是如果不能提供多空工具对冲市场风险,那么,境外投资者不愿也不敢大量持有中国国债。 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商业银行也亟需运用衍生品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今年春节后,金融期货市场正常开市,经受住了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考验。国债期货满足商业银行、保险等机构风险管理需求的时机已到。 2月21日,中国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又一里程碑 “2016年,债券市场曾一路下跌。当时商业银行非常羡慕证券公司、资管等可以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对冲,有一个风险出口。”有关专家告诉记者,期货市场流动性好,国债期货可以对冲基础利率产品的风险敞口,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弹性和韧性。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告诉记者,银行是国内现货持仓规模最大的主体,银行入市有利于活跃市场,更好打通期现市场。新冠疫情下,全球资产波动加剧。银行入市更有利于形成利率的有效传导。“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的引入,将带来以下两点变化:其一,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将逐渐充分发挥。随着国债市场的定价效率和精度得到提升,国债期货的定价将逐渐具有代表性,有利于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其二,随着国债现货和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提高,将有利于建立健全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进利率市场化发展的进程。”胡俞越说。 中国银行副行长孙煜表示,国债期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将国债期货纳入商业银行的交易投资范围,可谓正当其时,有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丰富利率风险的对冲工具,也有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利率风险的管理效率。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廖林表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实践。 记者了解到,目前银行入市是试点。因为规模比较大,将按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霍瑞戎表示,中金所将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的监管理念,全力保障商业银行顺利入市后国债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金融期货市场,更好服务于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大局,更好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家战略。  未来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天风证券副总裁翟晨曦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表示,未来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开放,国债期货面向境外合格投资者开放也是大势所趋。 胡俞越建议,要继续丰富场内利率衍生品供给。比如,推动国债期权上市。期货和期权是风险管理的两大支柱,如果把期货产品比喻为解决市场方向性风险的优良工具,那么期权产品就是解决市场波动性风险的良好抓手,应尽快推出国债期权,更好地服务于资本市场。 “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促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称它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恰如其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 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乾看来,商业银行进入国债期货市场的里程碑意义,还在于这是债市甚至是汇市改革开放宏伟规划当中的重要一环。 他表示,股市、债市、汇市是金融市场的三大组成部分。股-债-汇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先后顺序。股票市场的改革开放相对容易一些,并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形式上进入最后一公里,但距离真正实现完全市场化尚需时日;汇率制度改革最难最慢,货币自由兑换和资本跨境流动依然处于严监管之下,但汇率浮动范围已经扩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启动。 商业银行的入市,意味着国债期货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者终于获得了入场券,将通过国债利率的基准作用和利率传导机制,提高整个债券市场的运行质量。更重要的是,流动性好、运行稳定的国债期现货市场将提高我国国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ID:jjrbwx) 记者:祝惠春 编辑:王荆阳 审核:闫伟奇 监制:姜帆[详情]

经济日报 | 2020年04月10日 14:46
证券日报: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是双赢选择
证券日报: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是双赢选择

  原标题: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是双赢选择 来源:证券日报朱宝琛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的消息显示,4月10日将举行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启动活动。允许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对双方而言将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商业银行具有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严格的风控制度,对于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它们的加入将提升市场定价效率和精度,形成准确反映全市场的价格信号。同时,也将打破之前国债期货的投资者较为单一的局面,使得投资者结构更加多元化,提高市场流动性,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此外,商业银行是国债现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是国债交易和持有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望提升国债期货市场规模。 当然,国债期货市场迎接商业银行资金入市的承载能力也已经完全具备。从产品体系看,中金所于2013年9月6日上市5年期国债期货,此后又分别于2015年3月20日、2018年8月17日上市了10年期国债期货和2年期国债期货,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短中长端的国债期货产品体系。 从运行情况看,国债期货市场平稳运行,规模不断增大,为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创造了条件。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成交量方面,2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期货2019年累计成交1303.21万手,日均成交5.34万手,较2018年增加19.45%;累计成交金额14.82万亿元,日均成交金额607亿元。持仓量方面,截至2019年末,国债期货总持仓量13.12万手,较2018年末增加63.86%。成交持仓比方面,2019年国债期货日均成交持仓比为0.52,较2018年减少0.04,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 从风险管理方面看,国债期货市场在风控制度、交易机制、交割制度等方面,已经拥有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2013年以来,国债期市场运行平稳,未发生交割风险事件,也未出现重大违法违规情况。这些都为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商业银行而言,作为国债现券市场最重要的持债主体,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有助于激发银行利用这一工具管理利率风险的积极性。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国债承销、做市业务等方面均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具有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的迫切需求。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能够有效提升自身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其次,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从境外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银行运用国债期货等利率衍生品,有助于它们在不增加总风险水平的情况下,增加贷款意愿,扩大信贷规模,提供更多中介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第三,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业务发展,进一步丰富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增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更好地面对金融业对外开放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2月21日与商业银行一起获准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的还有保险机构。笔者认为,在首批试点商业银行入市的基础上,相关部门也应加快推动保险机构加入的步伐。这对进一步丰富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流动性,促进国债期货功能的发挥,都将产生积极意义。[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4月10日 03:29
险资参与国债期货"箭在弦上" 多机构已做足准备工作
险资参与国债期货

  原标题:险资参与国债期货“箭在弦上” 多机构已做足研究、投资策略等准备工作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易启江    实习编辑 段炼     2月14日,证监会、财政部、央行、银保监会四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同意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保险机构终于盼来了更好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参与国债期货对险企影响几何,备受业内关注。平安资产固收投研负责人唐俊近日表示:“债券资产是保险资金主要配置方向,而当前的低利率环境增加了资产配置难度,国债期货正是提高管理利率风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不少保险机构对参与国债期货在研究、投资策略、系统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据媒体消息,银保监会起草的《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已于近日下发,在征求业内意见结束并正式出台后,保险机构将真正可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此外,有保险资管公司人士建议放开商品期货的投资,进一步丰富保险机构的投资品种,为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创造良好条件。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太保资产相关负责人认为,国债期货投资对于险资投资的意义主要可以归结为套期保值、资产替代、增强收益三个方面。 一是套期保值。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各类资产市值波动会对公司损益表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末保险公司自营和资管合计持有债券金额约6.4万亿。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市场的走势高度拟合,相关性较高。通过参与国债期货投资,可以较好地对冲组合的利率风险,降低波动。 二是资产替代。对于寿险公司来讲,普遍存在久期缺口问题,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会直接影响利率风险资本占用,影响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也影响再投资收益。国债期货具有流动性优势,通过国债期货市场建立多头头寸较买入现券更为简便。以十年期品种为例,各合约单日成交总量大概在6万手,相当于约600亿名义本金的债券交易量,超过十年期国债活跃现券单日交易量。 三是增强收益。低利率环境对保险投资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当前利率处于历史上较低的位置,且可预期市场维持低利率的时间较长,较低的利率环境对保险机构的投资构成了较大的挑战。通过国债期货在期现套利策略、基差交易策略以及跨期价差交易策略,可以增厚组合收益。 “险资参与国债期货,对保险公司利率风险管理将是非常好的促进,有利于行业对利率的精细化管理程度,提升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唐俊指出,相对于过去保险公司通过利率互换管理利率风险,国债期货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除了银行、保险等国债市场参与者外,权益投资者、量化对冲基金、商品期货投资者都会参与其中,市场深度更好。 丰富债券投资策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险资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和利率互换两类。股指期货为场内股指衍生品,利率互换为场外利率衍生品。 唐俊认为,在投资金融衍生品方面,目前部分保险机构已具备股指期货、利率互换等业务的交易资格,保险机构已具备实际的运作、管理、和风控经验,要做的是参照历史经验从管理架构、制度规范、决策流程、风险控制、系统建设等各个环节做好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设置一整套量化风险指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太保资管获悉,目前公司已在研究方面、投资策略方面、系统建设方面、风险控制与合规方面、及人员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其中,对债券投资策略的丰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建立多头头寸的便利程度。如前述,国债期货市场流动性要明显好于国债现货市场,通过建立多头头寸可以快速降低利差风险,提高偿付能力。同时,也可以避免在某一品种上持仓量过大,进而丧失流动性的风险。 二是丰富债券交易策略和工具。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反应市场对经济走势的预期,国债期货可构建不同的期限结构组合,实现收益率曲线利差和形态策略。在基差的情况下,通过正向套利或反向套利,扩充债券套利交易策略。为市场提供套保工具,多头套保和空头套保都可以在国债期货中实施。极大提升市场效率,市场收益率的定价将更有基础,定价机制更为完善,充分反应各类机构不同负债属性的不同特点的需求。 三是提升市场流动性,国债期货含有空头期权,在卖方举手制度下,通过交割机制,提升流动性较差品种的变现能力,提升现券市场流动性。 平安资管表示,国债期货目前有2、5、10年期三个品种,基本实现了一条相对完整的收益率曲线,同时,作为良好的对冲工具,它在风险对冲,控制账户净值波动方面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利用国债期货还可以实施曲线交易、资产配置、现券替代等多种策略,也能与利率互换等衍生品合成更为复杂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前的债券投资策略。[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3月04日 18:36
国债期货险资怎么投?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
国债期货险资怎么投?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

  原标题:国债期货险资怎么投?银保监会细则草案来了 作者:黄蕾  摘要:自2月21日“保险机构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公布后,保险公司一直静待操作指引的细节发布。保险资金怎么参与国债期货,哪些保险公司符合参与资质,对系统、人员配备等又有哪些要求? 自2月21日“保险机构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公布后,保险公司一直静待操作指引的细节发布。保险资金怎么参与国债期货,哪些保险公司符合参与资质,对系统、人员配备等又有哪些要求? 上证报记者昨日独家获悉,银保监会已起草《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修订形成了《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业内人士认为,这三项制度安排在征求业内意见结束并出台后,将意味着保险机构正式可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 不得投机 和上证报此前报道中的业内预期一致,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不得投机。这也是监管对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总基调。 《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为目的,不得用于投机目的,包括: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风险或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对冲未来半年内拟买入资产风险,或锁定其未来交易价格。 为防范风险,监管还划定了20%的投资比例上限。保险机构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持有的合并轧差计算后的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该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同时,任一资产组合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所持有的卖出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其对冲标的债券及债券型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所持有的买入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该资产组合净资产的50%。其中,卖出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与买入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合并轧差计算。 保险机构应具备哪些资质 对于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监管也明确了具体的硬性指标。 首先,信息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国债期货交易管理系统和估值系统稳定高效,且能够满足交易和估值需求;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国债期货交易的实时监控,各项风险管理指标固化在系统中,并能够及时预警;能够与合作的交易结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并建立相应的备份通道。 其次,专业管理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如保险机构自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资产配置和投资交易专业人员、风险控制专业人员、清算和核算专业人员分别不能不少于5名、3名、2名,且不得相互兼任。如委托第三方专业管理机构投资,受托的保险机构的专业人员应不少于2名,其中包括风控人员。这些专业人员必须通过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负责人和业务经理应分别具有5年、3年以上期货或证券业务经验。 此外,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所选期货公司应符合下列条件: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净资本达到人民币三亿元(含)以上,且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为A类等。 目前,除了即将可以参与的国债期货之外,银保监会对保险机构放开的金融衍生品投资品种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和利率互换两类。哪些保险机构可以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呢? 这次同步修订的《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给出了答案。保险机构自行参与衍生品交易,应符合以下要求:保险公司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财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上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低于90分;近两年在公开市场上没有不良投资行为记录等。 保险机构委托其他专业管理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的,除对系统、专业人员配备等要求不变之外,偿付能力等门槛要求有所降低。如,保险公司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财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上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低于60分等。 保险巨头摩拳擦掌 平安资管、太保资管等多家保险资管巨头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他们筹备国债期货业务已久,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外,和监管机构积极沟通,促进相关指引性文件尽快出台;对内,在制度流程、风控体系、人员储备等环节斥巨资、改系统、添人力。 利率风险是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国债期货是我国当前仅有的在场内市场活跃成交的利率衍生品,为保险资金投资提供了灵敏的价格信号和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因此,部分负债久期长、利率风险敞口大的寿险公司,的确存在运用国债期货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 综合多家大型保险机构专业人士的分析来看,国债期货投资对于险资投资的意义,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通过做空国债期货,可以对冲收益率上行的风险。当收益率上行,债券估值下跌,市场又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及时卖出止损时,可以卖空国债期货,以期货的收益弥补现券的损失。 二是,资产和负债久期匹配可以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暴露。在政策引导下,近年来,寿险公司大力发展长期期缴产品,负债久期显著拉长,而市场上无论存量还是新发行债券,期限超过10年的比例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可先借助国债期货来拉长资产久期,再在二级市场上逐渐买入收益率较高的信用债或非标资产,这样既可以规避踏空债券行情的风险,又可以更为从容地搜集高收益资产。 三是,利用国债期货丰富资管产品线。国债期货除管理利率风险的功能之外,还可以提供很多投资策略,极大地丰富资管产品的策略组合,提高对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性,更为灵活地把握各种投资机会。[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20年03月04日 08:24
中金所:保险机构入市后 将推动3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
中金所:保险机构入市后 将推动3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

  原标题:中金所:做好准备 迎接险资入市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3月3日,中金所副总经理张晓刚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举办的一个在线交流平台上,就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介绍。 张晓刚表示,中金所将与会员公司一起做好保险资金入市业务办理和辅导准备工作,将与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等加强合作,开展广覆盖、多层次的各条线业务培训。 张晓刚介绍,中金所2013年推出国债期货以来,已陆续上市了5年期、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期货品种,市场运行平稳,成交稳步增长,期现联动紧密,市场功能逐步发挥。 据介绍, 2019年国债期货日均成交量为5.34万手,较2013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率52%。从期现的相关性来看,2019年2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均在97%以上,国债期现货走势高度一致。 目前,国债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2019年,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管产品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日均持仓占比超过80%。国债期货已成为我国机构持仓参比最高的期货品种。 张晓刚表示,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意义重大,它们将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促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透露,未来,保险机构平稳入市之后,中金所还将推动3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为保险机构等投资者提供对冲超长期债券利率风险和调整资产久期的工具。 中金所还将持续优化交易机制,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去年,中金所已相继推出期货短线做市商机制,在此基础上,中金所还将进一步研究提高市场流动性和运行质量的措施,以更好满足保险机构等投资者风险管理的需求。(证券时报 潘玉蓉 )[详情]

证券时报 | 2020年03月04日 07:20
紧锣密鼓做准备 国有大行积极备战国债期货试点
紧锣密鼓做准备 国有大行积极备战国债期货试点

  原标题:国有大行积极备战国债期货试点 ⊙记者 孙忠 ○编辑 陈羽 多位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测试交易系统以对接国债期货市场。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允许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分批推进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现货规模占三分之二的市场规模,是国债现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此次首批获准进入国债衍生品市场的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备受关注。 “通知发布后,我们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做各种准备。”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3月1日,中金所公布了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批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将以交易结算会员的身份进入国债期货市场。 交易结算会员具有在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资格,只能为其自身或其受托客户办理结算、交割业务。这意味着,国有五大行将可以直接参与市场交易,而非通过期货公司。 不过,通知也强调,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期货公司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则应当按照交易所关于客户的相关规定办理。 商业银行进入国债期货市场除应当符合《会员管理办法》条件外,必须获得相关监管部门同意,具备良好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具备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经验等。 “从2013年开始,我们就在关注国债期货市场,并较早参与了国债期货的仿真测试。我们银行的内部培训十分严格,对具有期货从业资格的项目人员也有储备。因此整体而言能够符合监管要求。”上述国有大行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一位银行资深交易员表示,整体看,不仅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对此也有较充分的准备。很多银行不仅拥有衍生产品资格,储备了不少专业人才,而且也将迅速成立专门结算部门。 根据要求,业务试点期间商业银行申请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的,应当提交长达12项的申请材料。其中包括了交易所要求的期货业务人员情况表;国债期货交易内部业务管理制度,包括交易制度、结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期货业务人员管理制度;技术准备材料等。 较为复杂的是各种制度的制定和对接,作为一个新衍生产品市场,对于风控和管理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取得会员资格的商业银行应当指定专门的部门作为期货业务结算部门,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持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和期货结算业务相互隔离等。 同时,系统采购、对接和测试对接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对于何时可以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目前尚未有一致观点,更多还需要看准备工作的进程。中金所此前表示,在收到符合要求的会员资格申请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通知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30个工作日是最长反馈期限,不排除会短于这一时间。”知情人士表示。 同时,中金所已经在为银行入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在月初进行了多项规则的修订。其中,国债期货合约交易细则中调整了某一合约在不同阶段的单边持仓限额规定。10年期国债期货单边持仓限额上:客户在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上市首日起持仓限额从原来的2000手增加至4000手,交割月份之前的一个交易日起持仓限额从600手上调至1200手。[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20年03月04日 06:31
险资参与国债期货征求意见 可对冲避险禁投机
险资参与国债期货征求意见 可对冲避险禁投机

  原标题:险资参与国债期货征求意见 可对冲避险禁投机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刘敬元 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就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面向保险行业征求意见。 根据征求意见稿,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为目的,不得用于投机目的。这个要求与保险机构此前的预期一致。 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保险机构的持仓限制。保险机构所持有的卖出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其对冲标的债券及债券型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所持有的买入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该资产组合净资产的50%。 另外,保险机构在交易日结束所持有的合并轧差后的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可对冲避险但不得投机 2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多部委同意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保险机构终于盼来了更好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很快,28日,《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便下发到了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征求意见稿一共18条,就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的原则、管理、内控、决策流程以及条件等作出规定,同时也对保险机构合作的期货公司条件作出了规定。 根据征求意见稿,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为目的,不得用于投机目的。这一原则与保险机构的预期接近。 所谓对冲,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风险或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二是对冲未来半年内拟买入资产风险,或锁定其未来交易价格。 针对“拟买入资产”,征求意见稿要求应当是机构按其投资决策程序,已经决定将要买入的资产。未在决定之日起的半年内买入该资产,或在规定期限内放弃买入该资产,应当在规定期限结束后或决定之日起的10个交易日内,终止、清算或平仓相关衍生品。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对于“拟买入资产”,有保险机构人士此前的预期是1个月内拟买入的资产,但征求意见稿中要求是半年内,比预期要更宽一些,有利于保险资金合理安排到期现金流与资金流入,做好债券提前配置准备。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确定的资产组合(以下简称资产组合)为基础,分别开立国债期货交易账户,实行账户、资产、交易、核算等独立管理。 保险机构应当根据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要求,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并履行内部决策程序。 买入合约价值及融资 不超组合净资产50% 保险机构是机构投资者中的“重器”,也是国债期货市场的监管重点。 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需要根据衍生品办法规定,制定风险对冲方案,明确对冲目标、工具、对象、规模、期限、风险对冲比例、保证金管理、风险敞口限额,对冲有效性的相关指标、标准和评估频度,相关部门权限和责任分工,以及可能导致无法对冲的情景等等。 征求意见稿强调了“内部审批程序”的重要性。内部审批应当包括风险管理部门的意见。对于对冲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的策略,保险公司还应当分析风险对冲策略对公司偿付能力和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情景测试,并与风险对冲方案一并提交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或资产负债管理执行委员会审批。 在比例限制方面,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任一资产组合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所持有的卖出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其对冲标的债券及债券型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所持有的买入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该资产组合净资产的50%。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在交易日日终,持有的合并轧差计算后的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征求意见稿还对保险公司合作的期货公司提出了条件,包括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净资本达到人民币3亿元以上,且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为A类等。 保险机构积极准备 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债券托管量占比约70%,是我国债券市场重要参与主体。 就保险资金而言,具有规模大、负债久期长的特点,而国内长期资产品种少,造成保险公司普遍存在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利率风险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主要风险之一。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多家大型保险机构已经着手研究国债期货对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与中金所、期货公司等展开积极对接。如平安资产、中再资产、太平洋资产已从投资、交易、风控等多条线展开准备。 平安资产认为,国债期货给资产管理带来三重特殊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强化保险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提升保险资金运用活力与效率;二是有利于促进保险资金运用模式的创新和保险资管产品的创新;三是会有效提升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投资能力,更好地做好保险资金投资。 中再资产认为,保险机构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可以满足其套期保值需求,并根据保费和到期再投资进度提前配置,对组合进行动态久期管理。风险对冲和套期保值,是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投资的主要目的和核心策略。 太平洋资产认为,国债期货将丰富债券投资策略,一是可以提高建立多头头寸的便利程度,二是可以丰富债券交易策略和工具,三是可以提升现券市场的流动性。 建议放开参与商品期货 有保险机构人士表示,银保监会征求意见稿针对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做出了规定,不过保险机构管理的,除了保险资金还有其他资金,比如保险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并非全是保险资金,这类产品应该如何参与国债期货,是否同样受到相关限制,尚未有规定,未来希望能把保险机构管理的非保险资金如何参与也给明确。 与国债期货文件同时征求意见的,还有《关于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品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行的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品和股指期货的管理办法发布于2012年。征求意见的时间截止为2020年3月13日。 有保险机构提出,希望能放开商品期货的投资,进一步丰富保险机构的投资品种。商品期货与实体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联系紧密,与股票类、债券类资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某些商品期货有较好的对冲作用,对于保险机构而言有很好的配置价值。[详情]

证券时报 | 2020年03月04日 02:31
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实力派 保险资金怎么参与
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实力派 保险资金怎么参与

  原标题:独家│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实力派,保险资金怎么参与?配套制度已起草,戳这里! 自2月21日“保险机构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释放后,保险资金怎么参与国债期货?保险资金是否会加大金融衍生品投资?备受业内关注。 上海证券报今日独家获悉,银保监会已起草《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修订形成了《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目前,这三项制度意见正在业内征求意见中,旨在规范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防范资金运用风险。业内人士认为,这三项制度意见在征求业内意见结束并出台后,将意味着保险机构正式可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不得投机 《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为目的,不得用于投机目的。包括:(一)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风险或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二)对冲未来半年内拟买入资产风险,或锁定其未来交易价格。 该条第(二)项所称拟买入资产,应当是机构按其投资决策程序,已经决定将要买入的资产。未在决定之日起的半年内买入该资产,或在规定期限内放弃买入该资产,应当在规定期限结束后或决定之日起的10个交易日内,终止、清算或平仓相关衍生品。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确定的资产组合(以下简称资产组合)为基础,分别开立国债期货交易账户,实行账户、资产、交易、核算等的独立管理;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根据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要求,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并履行内部决策程序。 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根据衍生品办法规定,制定风险对冲方案,明确对冲目标、工具、对象、规模、期限、风险对冲比例、保证金管理、风险敞口限额,对冲有效性的相关指标、标准和评估频度,相关部门权限和责任分工,以及可能导致无法对冲的情景等内容,并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内部审批应当包括风险管理部门的意见。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任一资产组合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所持有的卖出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其对冲标的债券及债券型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所持有的买入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该资产组合净资产的50%。其中,卖出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与买入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合并轧差计算。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持有的合并轧差计算后的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任一资产组合在任何交易日结算后,扣除国债期货合约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应当保持不低于交易保证金一倍的现金、中央银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或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及政策性银行债券,有效防范强制平仓风险。 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根据公司及资产组合实际情况,动态监测相关风险控制指标,制定风险对冲有效性预警机制,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对交易作出风险预警。 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建立国债期货有关交割规则,对实物交割的品种,应当充分评估交割风险,做好应急预案。 保险机构应具备哪些要求 对于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也作出了以下要求。 首先,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除符合衍生品办法规定外,信息系统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国债期货交易管理系统和估值系统稳定高效,且能够满足交易和估值需求; (二)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国债期货交易的实时监控,各项风险管理指标固化在系统中,并能够及时预警; (三)能够与合作的交易结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并建立相应的备份通道。 其次,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专业管理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资产配置和投资交易专业人员不少于5名;风险控制专业人员不少于3名;清算和核算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投资交易、风险控制和清算岗位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二)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或者其他专业管理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其中包括风险控制人员。 上述专业人员均应通过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负责人员应当具有5年以上期货或证券业务经验;业务经理应当具有3年以上期货或证券业务经验。 对所选期货公司也有要求 对于保险资金可以选择哪些期货公司,《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也作出了相应要求。 具体来看,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所选期货公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净资本达到人民币三亿元(含)以上,且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 (二)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为A类; (三)书面承诺接受中国银保监会的质询检查,并向中国银保监会如实提供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涉及的各种资料; (四)其他规定条件。 险资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须符合哪些条件 除了起草《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之外,银保监会也修订形成了《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 《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参与衍生品交易,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董事会知晓相关风险,并承担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最终责任; (二)保险公司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上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低于90分; (三)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健全的衍生品交易业务操作、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四)建立投资交易、会计核算和风险管理等信息系统; (五)配备衍生品交易专业管理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分析研究、投资交易、财务处理、风险控制和审计稽核等; (六)近两年在公开市场上没有不良投资行为记录; (七)其他规定要求。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及其他专业管理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董事会知晓相关风险,并承担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最终责任; (二)保险公司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上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低于60分; (三)配备与衍生品交易相适应的监督和评价等专业管理人员; (四)其他规定要求。 保险巨头内外两头同时备战 多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他们筹备国债期货业务已久,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外,和监管机构保持积极沟通,促进相关指引性文件尽快出台;对内,在制度流程、风控体系、人员储备等环节斥巨资、改系统、添人力。 记者从太保资管了解到,该公司已在国债期货方面开启准备,主要体现在研究、投资策略、系统建设、风险控制与合规、人员配备等多个方面。“我们正逐步推进相关投资交易系统建设,并且逐步推进制定相关公司内部制度,待监管机构相关细则出台后,公司将对内部制度进行进一步修订完善。另外,我们已补充多名与国债期货相关的利率衍生品投资研究交易人员。”太保资管方面表示。 平安资管亦筹备已久。除内部做足准备外,平安资管还一直主张积极推动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业务,并就此与监管机构一直保持着积极沟通,以促进相关指引性文件尽早出台。同时,平安资管还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同业机构以及各期货公司保持密切联系,保持对国债期货市场的高度关注。 利率风险管理利器 利率风险,是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首先,保险公司的投资资产中有相当比例是定息债券资产,对利率的敏感性较强;其次,利率下降会加大保险公司计提责任准备金的压力,从而影响到负债端和投资端;第三,当利率上升时,保险公司如已大量配置长期固定利率债券,则收益将大受影响;第四,保险公司大量续期保费和定息资产到期兑付将面临再投资利率风险。 国债期货是我国当前仅有的在场内市场活跃成交的利率衍生品,为保险资金投资提供了灵敏的价格信号和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因此,部分负债久期长、利率风险敞口大的寿险公司,的确存在运用国债期货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 综合多家大型保险机构专业人士的分析来看,国债期货投资对于险资投资的意义,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通过做空国债期货,可以对冲收益率上行的风险。当收益率上行,债券估值下跌,市场又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及时卖出止损时,可以卖空国债期货,以期货的收益弥补现券的损失。 二是,资产和负债久期匹配可以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暴露。在政策引导下,近年来,寿险公司大力发展长期期缴产品,负债久期显著拉长,而市场上无论存量还是新发行债券,期限超过10年的比例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可先借助国债期货来拉长资产久期,再在二级市场上逐渐买入收益率较高的信用债或非标资产,这样既可以规避踏空债券行情的风险,又可以更为从容地搜集高收益资产。 三是,利用国债期货丰富资管产品线。国债期货除管理利率风险的功能之外,还可以提供很多投资策略,极大地丰富资管产品的策略组合,提高对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性,更为灵活地把握各种投资机会。 编辑:颜剑 [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20年03月03日 12:45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等3项制度开征意见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等3项制度开征意见

  原标题:独家: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等3项制度开征意见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黄蕾)上海证券报独家获悉,在2月21日明确银行保险机构可以参与国债期货后,银保监会起草了《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修订形成了《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目前,这三项制度意见正在业内征求意见中,旨在规范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防范资金运用风险。业内人士认为,这三项制度意见在征求业内意见结束并出台后,将意味着保险机构正式可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为目的,不得用于投机目的。包括: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风险或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对冲未来半年内拟买入资产风险,或锁定其未来交易价格。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专业管理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资产配置和投资交易专业人员不少于5名;风险控制专业人员不少于3名;清算和核算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投资交易、风险控制和清算岗位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所选期货公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净资本达到人民币三亿元(含)以上,且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为A类;书面承诺接受中国银保监会的质询检查,并向中国银保监会如实提供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涉及的各种资料。 《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参与衍生品交易,应当符合以下要求:董事会知晓相关风险,并承担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最终责任;保险公司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上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低于90分;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健全的衍生品交易业务操作、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投资交易、会计核算和风险管理等信息系统;配备衍生品交易专业管理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分析研究、投资交易、财务处理、风险控制和审计稽核等;近两年在公开市场上没有不良投资行为记录;其他规定要求。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及其他专业管理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应当符合以下要求:董事会知晓相关风险,并承担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最终责任;保险公司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上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低于60分;配备与衍生品交易相适应的监督和评价等专业管理人员;其他规定要求。[详情]

中国证券网 | 2020年03月03日 11:33
国债期货这张“入场券” 对银行究竟意味着什么?
国债期货这张“入场券” 对银行究竟意味着什么?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孟杨 杨毅 编辑:余嘉欣 原标题:这张“入场券”,对银行究竟意味着什么? 4月10日,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正式启动。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银行,其中,工行、中行、交行成为其首批非期货公司会员,参与了首日交易。 01、商业银行终获“入场券” 作为利率发现和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国债期货是中国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6年多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2年、5年、10年3个关键期限产品的国债期货市场。 历经多年,国债期货市场终于迎来商业银行这一“重磅投资者”,而此次国债期货参与主体扩容也被视为国债期货市场的重磅利好。 商业银行、保险资金是债券现货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总量的70%。但在此之前,银行却无法参与国债期货的市场交易。在金融期货推出初期,商业银行进入金融期货交易所就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终于在今年2月份得到官方批准。2月21日,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公告显示,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参与中金所国债期货交易。首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按照分批推进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的安排,中金所于4月10日举行了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启动活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表示,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是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有助于满足机构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增强经营稳健性,进一步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将推进国债期现货市场协调发展,丰富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国债期货功能发挥。 交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德奇4月10日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商业银行进入国债期货市场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丰富银期合作内涵,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国债期现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交易创新,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02、国有大银行积极响应试点工作 数据显示,中国银行间市场记账式国债存量约14.7万亿元,其中,商业银行持有占比高达64.99%。 《金融时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近期五大银行积极响应商业银行试点参与国债期货的政策导向,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了各项准备工作。 4月10日,工行、中行、交行三家银行顺利完成商业银行国债期货首日交易,在各合约品种上达成多笔成交。 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下一步,工行将依托国债期货等工具,在做好自身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境内外债券投资者做市报价质量及服务能力,助力我国金融市场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 中行表示,将努力促进国债期货市场平稳运行,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据交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后续交行将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展好国债期货业务,保持交行在衍生品交易市场的领先地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意义重大,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投资者结构,提高国债期货市场活跃度,完善我国利率市场体系,对商业银行来说,则能够有效提升其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应充分把握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市场机遇,前瞻性谋划业务布局,尤其要关注疫情冲击下债券市场的新发展以及国债期货交易带来的新机遇。”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03、丰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箱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国债承销、做市业务、债券交易、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均面临着一定的利率风险,具有管理利率风险的迫切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利于完善国债期货市场主体结构,促进商业银行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对银行自身而言,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有效丰富了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箱,同时,也有助于银行盘活自身持有的大量国债现货,提升投资管理效率。”中行全球市场部总经理王卫东表示。 交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总裁乔宏军认为,对商业银行自身而言,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自身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国债期货对债券进行风险管理,平抑利率波动带来的市场估值损益变化,丰富市场风险管理的工具,从而切实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国债期货更好地进行资产负债主动管理。国债期货具有高流动性的特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国债期货交易,在不交易现货的情况下迅速改变组合久期,以更低的流动性成本精准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目标。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将国债期货用于风险管理,还有助于自身稳定经营。 一家大型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商业银行利用国债期货可以更灵活地调整资产和负债的久期缺口,从而稳定信贷结构,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 此外,通过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商业银行在自身积累衍生产品业务经验、打好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基础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对接境外客户群的服务体系,为境外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资产风险管理工具,以更全面的客户服务能力迎接境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 04、参与机构需完善配套制度 受访专家认为,考虑到由于国债期货交易存在较高风险,对参与机构的资质要求也较高,对其资产规模、内部制度、风控合规、人员储备、投资策略、系统建设等方面都是一种考验。 从获批的具体试点名单来看,本次参与者机构扩容秉持了审慎态度,首先获批的是五大行,且要求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主要用于套期保值。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体现了国债期货市场开放的审慎性。 “未来,国债期货市场发展需要继续稳扎稳打,在这个过程中,入市机构需要做好内部风险控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技术系统准备,培养专业人才,明确业务操作流程。与此同时,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发挥跨部委协调机制,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保障国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李佩珈认为。 由于规模较大,允许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试点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专家建议,随着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到债券市场中,下一步可适度增加银行机构参与数量,并考虑对境外投资者开放。 一位银行资深交易员表示,除了几家国有大行外,中小股份制银行对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也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很多银行不仅拥有衍生产品交易资格,还储备了不少专业人才。 “近几年来,境外机构已经成为国债的重要投资者,每年的国债净投资额都位居前列。有了利率对冲工具之后,假如市场发生调整,境外机构可能将更多地以衍生品工具对冲利率风险,而非单纯地选择抛售,降低踩踏风险。”李佩珈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作为国债最大的持有者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将进一步提高国债期货价格的有效性和代表性,推动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内在有机地联为一体,提升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对形成统一高效的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05、期货与现货市场有机联动 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价格,而国债期货是利率发现和管理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国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国债承销、债券交易、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面临着利率风险,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日渐强烈。 此次商业银行获得了进入国债期货市场的“入场券”,这对于国债期货市场、国债现货市场以及商业银行自身而言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作为国债现券市场最大投资者,商业银行和保险资金一直缺席国债期货市场。此次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债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债券期货、现货市场的投资者主体更加匹配。国债期货市场交易对手的增加,有助于实现交易需求互补,进一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 对于国债现货市场而言,随着商业银行和保险资金这些重要机构投资者入市,国债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进而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总经理王卫东认为,国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有机联动和融合发展,既能增强不同类别国债的流动性,也能促进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完善,优化基准利率形成机制,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后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在王卫东看来,银行自身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不仅有效丰富了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箱,而且也有助于银行盘活自身持有的大量国债现货,提升投资管理效率。交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总裁乔宏军认为,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自身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事实上,国债期货作为场内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风险可控、可灵活覆盖整个期限结构的优势,可以与场外利率衍生品工具一起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精细的风险管理服务。 06、助推金融领域进一步开放 股市、债市、汇市是金融市场的三大组成部分,如果将目光放在整个金融市场看,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被认为是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改革、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正处于大发展、大革新的关键时刻,在‘一行两会’推出一系列政策后,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提速,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比重也持续增大,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境外投资者利用利率衍生产品开展套保的旺盛需求。”乔宏军认为,通过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商业银行在自身积累衍生产品业务经验、打好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基础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为境外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资产风险管理工具,以更全面的客户服务能力迎接境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而这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必然选择。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韩乾认为,商业银行、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将促进国债现货的合理定价和市场发展,并通过国债利率的基准作用和利率传导机制,提高整个债券市场的运行质量。而流动性好、运行稳定的国债期现货市场将提高我国国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提升这些机构持有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的意愿,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国债期货属于衍生品交易,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对参与机构的资产规模、内部制度、风控合规、人员储备、投资策略、系统建设等方面来说是一种考验。从获批的具体试点名单来看,本次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秉持了审慎态度。业内人士建议,未来国债期货市场发展需要继续稳扎稳打,在这个过程中,入市机构需要做好内部风险控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技术系统准备,培养专业人才,明确业务操作流程。[详情]

历史性时刻!国债期货市场迎来VIP
历史性时刻!国债期货市场迎来VIP

  原标题:历史性时刻!国债期货市场迎来VIP 我国国债期货迎来了又一个春天。4月10日,商业银行正式参与国债期货业务,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举行云端启动仪式。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但我国国债期货的交易量却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期货和现货发展不匹配。一个重要原因是手握超60%国债现货的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不能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但从2020年4月10日起,这已成为历史上的曾经。 ↑图为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启动仪式直播现场。 利率市场化催生历史性时刻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标志着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形成统一高效的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连线致辞。 就在4月9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正式公布。其中提出,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这表明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提升到了战略要点的高度。 国债收益率曲线反映无风险资产的利率水平,为信用债等提供了定价基准。可以说,国债收益率曲线是否完备,是否有效,关乎一国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运行是否有效,是衡量一国金融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从世界金融史发展来看,国债期货市场,正具有提升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的作用。国债期货市场是公开竞价市场,通过市场交易机制,反应各方市场信息更快,定价效率更加有效,可以说,是综合立体性地为债券市场树立了一面定价旗帜。 不过,熟悉中国资本市场的人,对于国债期货这四个字尤敏感。世人皆知的1995年“327”事件酿成违规大风波,直接导致了国内交易所管理体制的改变。国债期货在中国的证券往事中,曾上演过花果山称王、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等一幕幕玄幻剧。后来透视那个疯狂的前世,负责调查处理327事件的原证监会副主席李剑阁反思说,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是原因之一。 时移世易,近10年,我国利率市场化大幕徐徐拉开,利率风险逐渐显化,市场对衍生品需求日益增加。2013年,国债期货重启。2013年9月,5年期国债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此后经过6年发展,初步形成了2年、5年、10年三个关键期限的国债期货产品体系,市场平稳有序,功能初步发挥。 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按下快进键。尤其在当下,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导致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主要发行体利率纷纷进入零或负区间,而我国利率相对于全球利差优势明显。因此,全球资金对中国债券资产配置需求将持续提升。但是如果不能提供多空工具对冲市场风险,那么,境外投资者不愿也不敢大量持有中国国债。 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商业银行也亟需运用衍生品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今年春节后,金融期货市场正常开市,经受住了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考验。国债期货满足商业银行、保险等机构风险管理需求的时机已到。 2月21日,中国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又一里程碑 “2016年,债券市场曾一路下跌。当时商业银行非常羡慕证券公司、资管等可以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对冲,有一个风险出口。”有关专家告诉记者,期货市场流动性好,国债期货可以对冲基础利率产品的风险敞口,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弹性和韧性。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告诉记者,银行是国内现货持仓规模最大的主体,银行入市有利于活跃市场,更好打通期现市场。新冠疫情下,全球资产波动加剧。银行入市更有利于形成利率的有效传导。“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的引入,将带来以下两点变化:其一,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将逐渐充分发挥。随着国债市场的定价效率和精度得到提升,国债期货的定价将逐渐具有代表性,有利于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其二,随着国债现货和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提高,将有利于建立健全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进利率市场化发展的进程。”胡俞越说。 中国银行副行长孙煜表示,国债期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将国债期货纳入商业银行的交易投资范围,可谓正当其时,有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丰富利率风险的对冲工具,也有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利率风险的管理效率。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廖林表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实践。 记者了解到,目前银行入市是试点。因为规模比较大,将按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霍瑞戎表示,中金所将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的监管理念,全力保障商业银行顺利入市后国债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金融期货市场,更好服务于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大局,更好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家战略。  未来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天风证券副总裁翟晨曦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表示,未来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开放,国债期货面向境外合格投资者开放也是大势所趋。 胡俞越建议,要继续丰富场内利率衍生品供给。比如,推动国债期权上市。期货和期权是风险管理的两大支柱,如果把期货产品比喻为解决市场方向性风险的优良工具,那么期权产品就是解决市场波动性风险的良好抓手,应尽快推出国债期权,更好地服务于资本市场。 “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促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称它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恰如其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 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乾看来,商业银行进入国债期货市场的里程碑意义,还在于这是债市甚至是汇市改革开放宏伟规划当中的重要一环。 他表示,股市、债市、汇市是金融市场的三大组成部分。股-债-汇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先后顺序。股票市场的改革开放相对容易一些,并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形式上进入最后一公里,但距离真正实现完全市场化尚需时日;汇率制度改革最难最慢,货币自由兑换和资本跨境流动依然处于严监管之下,但汇率浮动范围已经扩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启动。 商业银行的入市,意味着国债期货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者终于获得了入场券,将通过国债利率的基准作用和利率传导机制,提高整个债券市场的运行质量。更重要的是,流动性好、运行稳定的国债期现货市场将提高我国国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ID:jjrbwx) 记者:祝惠春 编辑:王荆阳 审核:闫伟奇 监制:姜帆[详情]

证券日报: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是双赢选择
证券日报: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是双赢选择

  原标题: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是双赢选择 来源:证券日报朱宝琛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的消息显示,4月10日将举行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启动活动。允许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对双方而言将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商业银行具有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严格的风控制度,对于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它们的加入将提升市场定价效率和精度,形成准确反映全市场的价格信号。同时,也将打破之前国债期货的投资者较为单一的局面,使得投资者结构更加多元化,提高市场流动性,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此外,商业银行是国债现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是国债交易和持有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望提升国债期货市场规模。 当然,国债期货市场迎接商业银行资金入市的承载能力也已经完全具备。从产品体系看,中金所于2013年9月6日上市5年期国债期货,此后又分别于2015年3月20日、2018年8月17日上市了10年期国债期货和2年期国债期货,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短中长端的国债期货产品体系。 从运行情况看,国债期货市场平稳运行,规模不断增大,为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创造了条件。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成交量方面,2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期货2019年累计成交1303.21万手,日均成交5.34万手,较2018年增加19.45%;累计成交金额14.82万亿元,日均成交金额607亿元。持仓量方面,截至2019年末,国债期货总持仓量13.12万手,较2018年末增加63.86%。成交持仓比方面,2019年国债期货日均成交持仓比为0.52,较2018年减少0.04,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 从风险管理方面看,国债期货市场在风控制度、交易机制、交割制度等方面,已经拥有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2013年以来,国债期市场运行平稳,未发生交割风险事件,也未出现重大违法违规情况。这些都为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商业银行而言,作为国债现券市场最重要的持债主体,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有助于激发银行利用这一工具管理利率风险的积极性。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国债承销、做市业务等方面均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具有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的迫切需求。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能够有效提升自身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其次,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从境外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银行运用国债期货等利率衍生品,有助于它们在不增加总风险水平的情况下,增加贷款意愿,扩大信贷规模,提供更多中介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第三,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业务发展,进一步丰富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增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更好地面对金融业对外开放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2月21日与商业银行一起获准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的还有保险机构。笔者认为,在首批试点商业银行入市的基础上,相关部门也应加快推动保险机构加入的步伐。这对进一步丰富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流动性,促进国债期货功能的发挥,都将产生积极意义。[详情]

险资参与国债期货"箭在弦上" 多机构已做足准备工作
险资参与国债期货

  原标题:险资参与国债期货“箭在弦上” 多机构已做足研究、投资策略等准备工作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易启江    实习编辑 段炼     2月14日,证监会、财政部、央行、银保监会四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同意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保险机构终于盼来了更好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参与国债期货对险企影响几何,备受业内关注。平安资产固收投研负责人唐俊近日表示:“债券资产是保险资金主要配置方向,而当前的低利率环境增加了资产配置难度,国债期货正是提高管理利率风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不少保险机构对参与国债期货在研究、投资策略、系统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据媒体消息,银保监会起草的《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已于近日下发,在征求业内意见结束并正式出台后,保险机构将真正可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此外,有保险资管公司人士建议放开商品期货的投资,进一步丰富保险机构的投资品种,为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创造良好条件。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太保资产相关负责人认为,国债期货投资对于险资投资的意义主要可以归结为套期保值、资产替代、增强收益三个方面。 一是套期保值。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各类资产市值波动会对公司损益表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末保险公司自营和资管合计持有债券金额约6.4万亿。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市场的走势高度拟合,相关性较高。通过参与国债期货投资,可以较好地对冲组合的利率风险,降低波动。 二是资产替代。对于寿险公司来讲,普遍存在久期缺口问题,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会直接影响利率风险资本占用,影响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也影响再投资收益。国债期货具有流动性优势,通过国债期货市场建立多头头寸较买入现券更为简便。以十年期品种为例,各合约单日成交总量大概在6万手,相当于约600亿名义本金的债券交易量,超过十年期国债活跃现券单日交易量。 三是增强收益。低利率环境对保险投资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当前利率处于历史上较低的位置,且可预期市场维持低利率的时间较长,较低的利率环境对保险机构的投资构成了较大的挑战。通过国债期货在期现套利策略、基差交易策略以及跨期价差交易策略,可以增厚组合收益。 “险资参与国债期货,对保险公司利率风险管理将是非常好的促进,有利于行业对利率的精细化管理程度,提升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唐俊指出,相对于过去保险公司通过利率互换管理利率风险,国债期货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除了银行、保险等国债市场参与者外,权益投资者、量化对冲基金、商品期货投资者都会参与其中,市场深度更好。 丰富债券投资策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险资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和利率互换两类。股指期货为场内股指衍生品,利率互换为场外利率衍生品。 唐俊认为,在投资金融衍生品方面,目前部分保险机构已具备股指期货、利率互换等业务的交易资格,保险机构已具备实际的运作、管理、和风控经验,要做的是参照历史经验从管理架构、制度规范、决策流程、风险控制、系统建设等各个环节做好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设置一整套量化风险指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太保资管获悉,目前公司已在研究方面、投资策略方面、系统建设方面、风险控制与合规方面、及人员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其中,对债券投资策略的丰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建立多头头寸的便利程度。如前述,国债期货市场流动性要明显好于国债现货市场,通过建立多头头寸可以快速降低利差风险,提高偿付能力。同时,也可以避免在某一品种上持仓量过大,进而丧失流动性的风险。 二是丰富债券交易策略和工具。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反应市场对经济走势的预期,国债期货可构建不同的期限结构组合,实现收益率曲线利差和形态策略。在基差的情况下,通过正向套利或反向套利,扩充债券套利交易策略。为市场提供套保工具,多头套保和空头套保都可以在国债期货中实施。极大提升市场效率,市场收益率的定价将更有基础,定价机制更为完善,充分反应各类机构不同负债属性的不同特点的需求。 三是提升市场流动性,国债期货含有空头期权,在卖方举手制度下,通过交割机制,提升流动性较差品种的变现能力,提升现券市场流动性。 平安资管表示,国债期货目前有2、5、10年期三个品种,基本实现了一条相对完整的收益率曲线,同时,作为良好的对冲工具,它在风险对冲,控制账户净值波动方面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利用国债期货还可以实施曲线交易、资产配置、现券替代等多种策略,也能与利率互换等衍生品合成更为复杂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前的债券投资策略。[详情]

国债期货险资怎么投?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
国债期货险资怎么投?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

  原标题:国债期货险资怎么投?银保监会细则草案来了 作者:黄蕾  摘要:自2月21日“保险机构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公布后,保险公司一直静待操作指引的细节发布。保险资金怎么参与国债期货,哪些保险公司符合参与资质,对系统、人员配备等又有哪些要求? 自2月21日“保险机构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公布后,保险公司一直静待操作指引的细节发布。保险资金怎么参与国债期货,哪些保险公司符合参与资质,对系统、人员配备等又有哪些要求? 上证报记者昨日独家获悉,银保监会已起草《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修订形成了《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业内人士认为,这三项制度安排在征求业内意见结束并出台后,将意味着保险机构正式可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 不得投机 和上证报此前报道中的业内预期一致,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不得投机。这也是监管对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总基调。 《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为目的,不得用于投机目的,包括: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风险或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对冲未来半年内拟买入资产风险,或锁定其未来交易价格。 为防范风险,监管还划定了20%的投资比例上限。保险机构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持有的合并轧差计算后的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该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同时,任一资产组合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所持有的卖出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其对冲标的债券及债券型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所持有的买入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该资产组合净资产的50%。其中,卖出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与买入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合并轧差计算。 保险机构应具备哪些资质 对于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监管也明确了具体的硬性指标。 首先,信息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国债期货交易管理系统和估值系统稳定高效,且能够满足交易和估值需求;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国债期货交易的实时监控,各项风险管理指标固化在系统中,并能够及时预警;能够与合作的交易结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并建立相应的备份通道。 其次,专业管理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如保险机构自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资产配置和投资交易专业人员、风险控制专业人员、清算和核算专业人员分别不能不少于5名、3名、2名,且不得相互兼任。如委托第三方专业管理机构投资,受托的保险机构的专业人员应不少于2名,其中包括风控人员。这些专业人员必须通过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负责人和业务经理应分别具有5年、3年以上期货或证券业务经验。 此外,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所选期货公司应符合下列条件: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净资本达到人民币三亿元(含)以上,且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为A类等。 目前,除了即将可以参与的国债期货之外,银保监会对保险机构放开的金融衍生品投资品种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和利率互换两类。哪些保险机构可以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呢? 这次同步修订的《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给出了答案。保险机构自行参与衍生品交易,应符合以下要求:保险公司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财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上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低于90分;近两年在公开市场上没有不良投资行为记录等。 保险机构委托其他专业管理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的,除对系统、专业人员配备等要求不变之外,偿付能力等门槛要求有所降低。如,保险公司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财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上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低于60分等。 保险巨头摩拳擦掌 平安资管、太保资管等多家保险资管巨头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他们筹备国债期货业务已久,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外,和监管机构积极沟通,促进相关指引性文件尽快出台;对内,在制度流程、风控体系、人员储备等环节斥巨资、改系统、添人力。 利率风险是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国债期货是我国当前仅有的在场内市场活跃成交的利率衍生品,为保险资金投资提供了灵敏的价格信号和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因此,部分负债久期长、利率风险敞口大的寿险公司,的确存在运用国债期货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 综合多家大型保险机构专业人士的分析来看,国债期货投资对于险资投资的意义,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通过做空国债期货,可以对冲收益率上行的风险。当收益率上行,债券估值下跌,市场又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及时卖出止损时,可以卖空国债期货,以期货的收益弥补现券的损失。 二是,资产和负债久期匹配可以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暴露。在政策引导下,近年来,寿险公司大力发展长期期缴产品,负债久期显著拉长,而市场上无论存量还是新发行债券,期限超过10年的比例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可先借助国债期货来拉长资产久期,再在二级市场上逐渐买入收益率较高的信用债或非标资产,这样既可以规避踏空债券行情的风险,又可以更为从容地搜集高收益资产。 三是,利用国债期货丰富资管产品线。国债期货除管理利率风险的功能之外,还可以提供很多投资策略,极大地丰富资管产品的策略组合,提高对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性,更为灵活地把握各种投资机会。[详情]

中金所:保险机构入市后 将推动3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
中金所:保险机构入市后 将推动3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

  原标题:中金所:做好准备 迎接险资入市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3月3日,中金所副总经理张晓刚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举办的一个在线交流平台上,就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介绍。 张晓刚表示,中金所将与会员公司一起做好保险资金入市业务办理和辅导准备工作,将与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等加强合作,开展广覆盖、多层次的各条线业务培训。 张晓刚介绍,中金所2013年推出国债期货以来,已陆续上市了5年期、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期货品种,市场运行平稳,成交稳步增长,期现联动紧密,市场功能逐步发挥。 据介绍, 2019年国债期货日均成交量为5.34万手,较2013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率52%。从期现的相关性来看,2019年2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均在97%以上,国债期现货走势高度一致。 目前,国债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2019年,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管产品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日均持仓占比超过80%。国债期货已成为我国机构持仓参比最高的期货品种。 张晓刚表示,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意义重大,它们将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促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透露,未来,保险机构平稳入市之后,中金所还将推动3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为保险机构等投资者提供对冲超长期债券利率风险和调整资产久期的工具。 中金所还将持续优化交易机制,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去年,中金所已相继推出期货短线做市商机制,在此基础上,中金所还将进一步研究提高市场流动性和运行质量的措施,以更好满足保险机构等投资者风险管理的需求。(证券时报 潘玉蓉 )[详情]

紧锣密鼓做准备 国有大行积极备战国债期货试点
紧锣密鼓做准备 国有大行积极备战国债期货试点

  原标题:国有大行积极备战国债期货试点 ⊙记者 孙忠 ○编辑 陈羽 多位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测试交易系统以对接国债期货市场。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允许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分批推进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现货规模占三分之二的市场规模,是国债现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此次首批获准进入国债衍生品市场的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备受关注。 “通知发布后,我们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做各种准备。”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3月1日,中金所公布了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批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将以交易结算会员的身份进入国债期货市场。 交易结算会员具有在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资格,只能为其自身或其受托客户办理结算、交割业务。这意味着,国有五大行将可以直接参与市场交易,而非通过期货公司。 不过,通知也强调,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期货公司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则应当按照交易所关于客户的相关规定办理。 商业银行进入国债期货市场除应当符合《会员管理办法》条件外,必须获得相关监管部门同意,具备良好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具备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经验等。 “从2013年开始,我们就在关注国债期货市场,并较早参与了国债期货的仿真测试。我们银行的内部培训十分严格,对具有期货从业资格的项目人员也有储备。因此整体而言能够符合监管要求。”上述国有大行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一位银行资深交易员表示,整体看,不仅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对此也有较充分的准备。很多银行不仅拥有衍生产品资格,储备了不少专业人才,而且也将迅速成立专门结算部门。 根据要求,业务试点期间商业银行申请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的,应当提交长达12项的申请材料。其中包括了交易所要求的期货业务人员情况表;国债期货交易内部业务管理制度,包括交易制度、结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期货业务人员管理制度;技术准备材料等。 较为复杂的是各种制度的制定和对接,作为一个新衍生产品市场,对于风控和管理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取得会员资格的商业银行应当指定专门的部门作为期货业务结算部门,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持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和期货结算业务相互隔离等。 同时,系统采购、对接和测试对接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对于何时可以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目前尚未有一致观点,更多还需要看准备工作的进程。中金所此前表示,在收到符合要求的会员资格申请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通知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30个工作日是最长反馈期限,不排除会短于这一时间。”知情人士表示。 同时,中金所已经在为银行入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在月初进行了多项规则的修订。其中,国债期货合约交易细则中调整了某一合约在不同阶段的单边持仓限额规定。10年期国债期货单边持仓限额上:客户在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上市首日起持仓限额从原来的2000手增加至4000手,交割月份之前的一个交易日起持仓限额从600手上调至1200手。[详情]

险资参与国债期货征求意见 可对冲避险禁投机
险资参与国债期货征求意见 可对冲避险禁投机

  原标题:险资参与国债期货征求意见 可对冲避险禁投机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刘敬元 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就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面向保险行业征求意见。 根据征求意见稿,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为目的,不得用于投机目的。这个要求与保险机构此前的预期一致。 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保险机构的持仓限制。保险机构所持有的卖出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其对冲标的债券及债券型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所持有的买入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该资产组合净资产的50%。 另外,保险机构在交易日结束所持有的合并轧差后的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可对冲避险但不得投机 2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多部委同意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保险机构终于盼来了更好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很快,28日,《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便下发到了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征求意见稿一共18条,就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的原则、管理、内控、决策流程以及条件等作出规定,同时也对保险机构合作的期货公司条件作出了规定。 根据征求意见稿,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为目的,不得用于投机目的。这一原则与保险机构的预期接近。 所谓对冲,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风险或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二是对冲未来半年内拟买入资产风险,或锁定其未来交易价格。 针对“拟买入资产”,征求意见稿要求应当是机构按其投资决策程序,已经决定将要买入的资产。未在决定之日起的半年内买入该资产,或在规定期限内放弃买入该资产,应当在规定期限结束后或决定之日起的10个交易日内,终止、清算或平仓相关衍生品。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对于“拟买入资产”,有保险机构人士此前的预期是1个月内拟买入的资产,但征求意见稿中要求是半年内,比预期要更宽一些,有利于保险资金合理安排到期现金流与资金流入,做好债券提前配置准备。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确定的资产组合(以下简称资产组合)为基础,分别开立国债期货交易账户,实行账户、资产、交易、核算等独立管理。 保险机构应当根据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要求,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并履行内部决策程序。 买入合约价值及融资 不超组合净资产50% 保险机构是机构投资者中的“重器”,也是国债期货市场的监管重点。 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需要根据衍生品办法规定,制定风险对冲方案,明确对冲目标、工具、对象、规模、期限、风险对冲比例、保证金管理、风险敞口限额,对冲有效性的相关指标、标准和评估频度,相关部门权限和责任分工,以及可能导致无法对冲的情景等等。 征求意见稿强调了“内部审批程序”的重要性。内部审批应当包括风险管理部门的意见。对于对冲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的策略,保险公司还应当分析风险对冲策略对公司偿付能力和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情景测试,并与风险对冲方案一并提交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或资产负债管理执行委员会审批。 在比例限制方面,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任一资产组合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所持有的卖出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其对冲标的债券及债券型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所持有的买入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该资产组合净资产的50%。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在交易日日终,持有的合并轧差计算后的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征求意见稿还对保险公司合作的期货公司提出了条件,包括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净资本达到人民币3亿元以上,且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为A类等。 保险机构积极准备 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债券托管量占比约70%,是我国债券市场重要参与主体。 就保险资金而言,具有规模大、负债久期长的特点,而国内长期资产品种少,造成保险公司普遍存在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利率风险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主要风险之一。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多家大型保险机构已经着手研究国债期货对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与中金所、期货公司等展开积极对接。如平安资产、中再资产、太平洋资产已从投资、交易、风控等多条线展开准备。 平安资产认为,国债期货给资产管理带来三重特殊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强化保险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提升保险资金运用活力与效率;二是有利于促进保险资金运用模式的创新和保险资管产品的创新;三是会有效提升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投资能力,更好地做好保险资金投资。 中再资产认为,保险机构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可以满足其套期保值需求,并根据保费和到期再投资进度提前配置,对组合进行动态久期管理。风险对冲和套期保值,是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投资的主要目的和核心策略。 太平洋资产认为,国债期货将丰富债券投资策略,一是可以提高建立多头头寸的便利程度,二是可以丰富债券交易策略和工具,三是可以提升现券市场的流动性。 建议放开参与商品期货 有保险机构人士表示,银保监会征求意见稿针对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做出了规定,不过保险机构管理的,除了保险资金还有其他资金,比如保险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并非全是保险资金,这类产品应该如何参与国债期货,是否同样受到相关限制,尚未有规定,未来希望能把保险机构管理的非保险资金如何参与也给明确。 与国债期货文件同时征求意见的,还有《关于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品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行的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品和股指期货的管理办法发布于2012年。征求意见的时间截止为2020年3月13日。 有保险机构提出,希望能放开商品期货的投资,进一步丰富保险机构的投资品种。商品期货与实体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联系紧密,与股票类、债券类资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某些商品期货有较好的对冲作用,对于保险机构而言有很好的配置价值。[详情]

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实力派 保险资金怎么参与
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实力派 保险资金怎么参与

  原标题:独家│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实力派,保险资金怎么参与?配套制度已起草,戳这里! 自2月21日“保险机构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释放后,保险资金怎么参与国债期货?保险资金是否会加大金融衍生品投资?备受业内关注。 上海证券报今日独家获悉,银保监会已起草《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修订形成了《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目前,这三项制度意见正在业内征求意见中,旨在规范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防范资金运用风险。业内人士认为,这三项制度意见在征求业内意见结束并出台后,将意味着保险机构正式可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不得投机 《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为目的,不得用于投机目的。包括:(一)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风险或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二)对冲未来半年内拟买入资产风险,或锁定其未来交易价格。 该条第(二)项所称拟买入资产,应当是机构按其投资决策程序,已经决定将要买入的资产。未在决定之日起的半年内买入该资产,或在规定期限内放弃买入该资产,应当在规定期限结束后或决定之日起的10个交易日内,终止、清算或平仓相关衍生品。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确定的资产组合(以下简称资产组合)为基础,分别开立国债期货交易账户,实行账户、资产、交易、核算等的独立管理;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根据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要求,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并履行内部决策程序。 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根据衍生品办法规定,制定风险对冲方案,明确对冲目标、工具、对象、规模、期限、风险对冲比例、保证金管理、风险敞口限额,对冲有效性的相关指标、标准和评估频度,相关部门权限和责任分工,以及可能导致无法对冲的情景等内容,并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内部审批应当包括风险管理部门的意见。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任一资产组合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所持有的卖出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其对冲标的债券及债券型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所持有的买入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该资产组合净资产的50%。其中,卖出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与买入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合并轧差计算。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持有的合并轧差计算后的国债期货合约价值及融入资金余额,合计不得超过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任一资产组合在任何交易日结算后,扣除国债期货合约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应当保持不低于交易保证金一倍的现金、中央银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或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及政策性银行债券,有效防范强制平仓风险。 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根据公司及资产组合实际情况,动态监测相关风险控制指标,制定风险对冲有效性预警机制,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对交易作出风险预警。 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建立国债期货有关交割规则,对实物交割的品种,应当充分评估交割风险,做好应急预案。 保险机构应具备哪些要求 对于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也作出了以下要求。 首先,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除符合衍生品办法规定外,信息系统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国债期货交易管理系统和估值系统稳定高效,且能够满足交易和估值需求; (二)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国债期货交易的实时监控,各项风险管理指标固化在系统中,并能够及时预警; (三)能够与合作的交易结算机构信息系统对接,并建立相应的备份通道。 其次,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专业管理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资产配置和投资交易专业人员不少于5名;风险控制专业人员不少于3名;清算和核算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投资交易、风险控制和清算岗位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二)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或者其他专业管理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其中包括风险控制人员。 上述专业人员均应通过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负责人员应当具有5年以上期货或证券业务经验;业务经理应当具有3年以上期货或证券业务经验。 对所选期货公司也有要求 对于保险资金可以选择哪些期货公司,《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也作出了相应要求。 具体来看,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所选期货公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净资本达到人民币三亿元(含)以上,且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 (二)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为A类; (三)书面承诺接受中国银保监会的质询检查,并向中国银保监会如实提供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涉及的各种资料; (四)其他规定条件。 险资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须符合哪些条件 除了起草《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之外,银保监会也修订形成了《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 《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参与衍生品交易,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董事会知晓相关风险,并承担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最终责任; (二)保险公司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上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低于90分; (三)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健全的衍生品交易业务操作、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四)建立投资交易、会计核算和风险管理等信息系统; (五)配备衍生品交易专业管理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分析研究、投资交易、财务处理、风险控制和审计稽核等; (六)近两年在公开市场上没有不良投资行为记录; (七)其他规定要求。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及其他专业管理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董事会知晓相关风险,并承担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最终责任; (二)保险公司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上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低于60分; (三)配备与衍生品交易相适应的监督和评价等专业管理人员; (四)其他规定要求。 保险巨头内外两头同时备战 多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他们筹备国债期货业务已久,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外,和监管机构保持积极沟通,促进相关指引性文件尽快出台;对内,在制度流程、风控体系、人员储备等环节斥巨资、改系统、添人力。 记者从太保资管了解到,该公司已在国债期货方面开启准备,主要体现在研究、投资策略、系统建设、风险控制与合规、人员配备等多个方面。“我们正逐步推进相关投资交易系统建设,并且逐步推进制定相关公司内部制度,待监管机构相关细则出台后,公司将对内部制度进行进一步修订完善。另外,我们已补充多名与国债期货相关的利率衍生品投资研究交易人员。”太保资管方面表示。 平安资管亦筹备已久。除内部做足准备外,平安资管还一直主张积极推动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业务,并就此与监管机构一直保持着积极沟通,以促进相关指引性文件尽早出台。同时,平安资管还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同业机构以及各期货公司保持密切联系,保持对国债期货市场的高度关注。 利率风险管理利器 利率风险,是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首先,保险公司的投资资产中有相当比例是定息债券资产,对利率的敏感性较强;其次,利率下降会加大保险公司计提责任准备金的压力,从而影响到负债端和投资端;第三,当利率上升时,保险公司如已大量配置长期固定利率债券,则收益将大受影响;第四,保险公司大量续期保费和定息资产到期兑付将面临再投资利率风险。 国债期货是我国当前仅有的在场内市场活跃成交的利率衍生品,为保险资金投资提供了灵敏的价格信号和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因此,部分负债久期长、利率风险敞口大的寿险公司,的确存在运用国债期货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 综合多家大型保险机构专业人士的分析来看,国债期货投资对于险资投资的意义,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通过做空国债期货,可以对冲收益率上行的风险。当收益率上行,债券估值下跌,市场又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及时卖出止损时,可以卖空国债期货,以期货的收益弥补现券的损失。 二是,资产和负债久期匹配可以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暴露。在政策引导下,近年来,寿险公司大力发展长期期缴产品,负债久期显著拉长,而市场上无论存量还是新发行债券,期限超过10年的比例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可先借助国债期货来拉长资产久期,再在二级市场上逐渐买入收益率较高的信用债或非标资产,这样既可以规避踏空债券行情的风险,又可以更为从容地搜集高收益资产。 三是,利用国债期货丰富资管产品线。国债期货除管理利率风险的功能之外,还可以提供很多投资策略,极大地丰富资管产品的策略组合,提高对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性,更为灵活地把握各种投资机会。 编辑:颜剑 [详情]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等3项制度开征意见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等3项制度开征意见

  原标题:独家: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等3项制度开征意见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黄蕾)上海证券报独家获悉,在2月21日明确银行保险机构可以参与国债期货后,银保监会起草了《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修订形成了《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目前,这三项制度意见正在业内征求意见中,旨在规范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防范资金运用风险。业内人士认为,这三项制度意见在征求业内意见结束并出台后,将意味着保险机构正式可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关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为目的,不得用于投机目的。包括: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风险或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对冲未来半年内拟买入资产风险,或锁定其未来交易价格。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专业管理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资产配置和投资交易专业人员不少于5名;风险控制专业人员不少于3名;清算和核算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投资交易、风险控制和清算岗位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所选期货公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净资本达到人民币三亿元(含)以上,且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为A类;书面承诺接受中国银保监会的质询检查,并向中国银保监会如实提供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涉及的各种资料。 《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自行参与衍生品交易,应当符合以下要求:董事会知晓相关风险,并承担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最终责任;保险公司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上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低于90分;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健全的衍生品交易业务操作、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投资交易、会计核算和风险管理等信息系统;配备衍生品交易专业管理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分析研究、投资交易、财务处理、风险控制和审计稽核等;近两年在公开市场上没有不良投资行为记录;其他规定要求。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及其他专业管理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应当符合以下要求:董事会知晓相关风险,并承担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最终责任;保险公司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上一年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不低于60分;配备与衍生品交易相适应的监督和评价等专业管理人员;其他规定要求。[详情]

天风:保险机构若参与国债期货 将有效管控利率风险
天风:保险机构若参与国债期货 将有效管控利率风险

  原标题:天风证券:保险行业受益于超长期利率债发行量提升 当前估值极低 荐中国平安(02318)等 来源:天风证券 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新锐视角看金融”。 摘要 投资要点:“利差缩窄”的风险是保险股估值的核心制约因素,但现有一些尚未被市场广泛认知的利好因素在降低“利率风险”与“再投资风险”,我们判断保险公司的资产端出现了超预期因素。 1)超长期利率债的发行量正大幅提升,30年期地方债考虑免税效应后的投资收益率为5%,符合精算假设要求。寿险公司正大量配置超长期利率债,能够有效获取期限溢价、稳定投资收益率、拉长资产久期。 2)保险公司后续将加入国债期货交易,可通过套期保值策略来有效对冲未来固收资产的再投资风险。国际经验显示,美国寿险公司广泛运用了利率衍生品来进行利率风险管理,衍生品配置占可投资资产的1%,其固收类资产收益率相较利率更加平稳,且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基本保持了150-250bps的正向利差。目前保险股估值受保费端(疫情影响)、资产端(利率下行)的压制,估值极低,截至2月28日,平安、国寿、太保、新华的2020PEV分别为1.01、0.81、0.66、0.62倍。待保费反转与逆周期政策全部落地,保险股具有较大的向上空间。以一年时间为维度,我们首推新华保险,长期推荐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建议关注中国太保H、友邦保险。 利好1:超长期利率债的发行量正在大幅增加,保险公司新配资产的收益率较高且久期提升。 1)2019年超长期利率债(30年期国债+30年期地方债+20年期地方债)的发行量由2018年的2986亿元增至9955亿元,预计2020年将增至13700亿左右。目前30年期地方债考虑免税效应后的收益率约为5%,收益率、安全性与久期均极具吸引力。 2)经测算,2020年的超长期利率债的发行量足够保险公司进行新增资金(保费+到期资产-赔付等资金流出)的配置,我们保守预估 4家上市保险公司的新增长久期利率债的配置比例可高达45%。 利好2:保险机构后续或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利率风险将得到有效管控。 1)试点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将分批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同时证监会在加快研究推出30年期国债期货、国债期权等新产品,利率期权交易亦在试运行中。国债期货作为在场内市场有活跃成交的利率衍生品,将成为保险公司中长期利率风险有效的对冲工具。 2)美国经验显示,包括保险机构在内的资产管理人是美国国债期货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美国寿险公司熟练运用利率衍生品来对冲利率风险、管理资产久期,寿险行业衍生品投资占险资投资的比例为1%,有效管理了利率风险,其固收类资产收益率更加平稳,且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基本保持着150-250bps的正向利差。 3)以大都会为例,其独立衍生工具配置占可投资资产比例为2%,其中用于对冲利率风险的衍生工具名义本金占比为61%。大都会充分运用互换、期权、期货等衍生工具,既有针对特定产品的风险对冲,亦有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对冲。大都会的对冲计划包括与保单保证利益有关的风险对冲、保单最低保证利率风险对冲、长久期负债合同中的再投资风险对冲、通用资产负债管理对冲策略等。 4)风险对冲和套期保值将是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投资的最主要策略。保险资金可以通过“买入套期保值”对冲再投资风险,且国债期货具有保证金交易、低资金占用、高流动性的特点,可以更高效地拉长资产组合久期。另外,国债期货可以与利率互换等衍生品合成更为复杂的策略,丰富当前的债券投资策略。 5)在操作层面,国债期货的套期保值效果将受基差变动、持仓限额、流动性等具体因素影响,值得后续紧密关注。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下行超预期;国债期货试点推进进度不及预期;国债期货仓位限制较预期更严格。 1. 超长期利率债的发行量正在大幅增加,保险公司新配资产的收益率较高且久期提升 2019年以来,30年期地方债的发行量大幅上升,且趋势可持续。2018年超长期利率债(30年期国债+30年期地方债+20年期地方债)的发行量合计仅为2986亿元,但2019年的相应规模激增至9955亿元(其中地方债6418亿元)。我们预计2020年超长期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将同比提升约50%,超长期国债的发行规模同比提升约15%,基于此测算我们判断2020年超长期利率债的发行规模将增至约13700亿元。 20年期以上的超长期利率债非常适合大型寿险公司配置,能够有效稳定投资收益率与拉长资产久期。此前,市场缺乏长久期固收类资产是造成寿险公司的资产久期显著小于负债久期的根本原因,因此超长期利率债的供给量增加对于寿险公司获取期限溢价且拉长资产久期的意义重大,能够显著降低寿险公司面临的利率风险。另外,国债与地方债均具有免税效应。当前30年期地方债的收益率约为3.75%,考虑免税效应后的收益率约为5%,与保险公司精算假设的长期投资收益率水平一致。我们预计2019年上市寿险公司在长久期利率债的配置力度已超出市场预期。例如,2019年末中国平安可投资资产中债券投资较年初净增2333亿元,其中超长期利率债或占很大比重。 经测算,2020年的超长期利率债的发行量已足够寿险公司进行新增配置,且随着超长期利率债规模在未来的长期扩张,这个利好趋势可持续。由于超长期利率债严重缺乏流动性,且收益率尚不可满足中小保险公司的需求,我们判断主要投资方为大型上市寿险公司。我们假设寿险行业获取2020年超长期利率债的发行规模的80%,那么这个规模将占保险行业2020年需新配资金量(新增保费+到期资产-当期赔付等资金流出)的36%。由于大型上市寿险公司获取此类债券的意愿与能力更强,我们保守估计4家上市寿险公司可获取新发行量的50%,那么其占2020年需新配资金量的比例可高达45%。另外,高股息率股票、适合举牌的上市公司标的、“定制化”的优质非标资产,亦可供寿险公司新配来提升投资收益率水平。我们判断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的稳定性较强,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将显著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因此保险公司的资产端存在超预期因素,可构成估值提升动力。 2. 保险公司未来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利率风险可得到有效管控 近日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允许试点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分批推进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公告称国债期货交易以“风险管理”为目的(并没有局限在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保险公司将为后续试点机构。另外,证监会在加快研究推出30年期国债期货、国债期权等新产品。除国债期货外,利率期权试点亦在推进过程中。 银行、保险作为国债现券主要持有机构,允许进入国债期货市场,有助于提升期现市场定价效率和流动性,亦有助于满足保险、银行日趋强烈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增强金融机构经营的稳健性。对于商业银行,有助于对冲国债承销、做市业务、债券交易、资产负债管理的利率风险。对于保险公司,有助于管理债券资产的利率风险、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2.1. 美国保险公司通过利率衍生品较好地管控了利率风险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债期货市场,保险机构在内的资产管理人是美国国债期货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且美国寿险熟练运用利率衍生品来对冲利率风险、管理资产久期。我们通过美国经验可以看到未来中国寿险公司的利率衍生品的发展路径。 2.1.1. 美国国债期货市场情况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开启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导致市场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需求旺盛,国债期货应运而生。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于1976年推出美国第一张90天的短期国库券期货合约。为满足市场上逐渐出现的不同期限利率风险管理的需求,美国国债期货的产品体系也不断丰富。目前美国国债期货主要有2年、5年、10年、超10年期、长期和超长期国债期货共6种,基本覆盖了短中长期国债收益曲线。 在国债期货市场中,主流的交易品种为10年期和5年期的国债期货产品。2019年10年期国债期货产品交易量最高,占总交易量的40%,其次为5年期产品(占比26%)。在持仓量上,近几年5年期、10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持仓量一直排名前三位,截止2020年2月18日,分别持仓477万手,428万手,396万手。 CFTF将国债期货的参与者主体划分为四类:交易商和中介、资产管理人和机构、杠杆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其中,资产管理人和机构主要包括保险机构、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公募基金以及以机构为客户的资产管理者;杠杆基金主要包括商品交易顾问(CTAs)以及商品基金经理(CPOs);交易商和中介主要是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为主的大型银行机构以及中介;其他金融机构主要是指风险对冲机构,以财务公司、信用社以及中央银行等为主。 根据CFTF最新的持仓报告数据显示,资产管理人和杠杆基金是国债期货持仓的主要力量。在多头持仓中,资产管理人是最主要持仓者,持仓占比在50%-65%之间。在空头持仓中,杠杆基金和资产管理人为主要持仓者,在10年期、超10年、长期国债期货的空头持仓中资产管理人占比均超25%。 在以保险机构、养老基金等为主的资产管理人的持仓结构中,多头持仓是5年期、10年期、2年期的国债期货位列前三,分别占其总持仓量的31%、26%、20%;空头持仓的最高位为10年期,其次为5年期和2年期,分别占比31%、27%、20%。 2.1.2. 美国保险公司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情况 1、美国人身险公司资产配置及投资收益 美国寿险行业资产配置中,债券占比较高,在普通账户中占比约70%。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市场利率长期下行,固收类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呈逐年下滑趋势,但相较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其表现更为平稳。我们判断一方面得益于美国有较为优质的企业债供给,另一方面,利率衍生品的应用对于对冲利率下行的风险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总账户中,美国衍生品的投资占比约0.8%,在普通账户中占比约1.3%。 2、美国保险公司应用衍生品的情况 美国保险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涉猎金融衍生品的投资,目前广泛的运用了多样化的衍生工具来进行风险管理。寿险和健康险公司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需求明显强于财产和责任保险公司。近几年来财险行业中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司数量比较稳定,而寿险和健康险公司中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司家数有所增长, 从2014年的144家增长至2018年的230家,占比13.2%。尤其是在寿险行业,近两年应用衍生品的公司比例在30%。2010-2018年,美国保险公司衍生品头寸的名义本金基本呈稳定增长趋势,截至2018年底,总计2.56万亿美元,其中寿险公司的衍生品头寸占比97%。 美国保险公司主要参与的衍生品交易种类为互换和期权,各类公司的主要参与品种有所不同。寿险公司主要参与互换交易,参与比例高达50%,其次为期权和期货,分别占比44%和5%;财险公司主要参与的交易类型为期权交易,占比约70%;健康险公司最主要参与的是期货交易,占比约76%。 保险公司运用衍生品交易的目的主要分为三类:套期保值对冲风险、替代交易、收益增强交易。其中,套期保值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符合套期保值会计标准和证明文件要求的“有效套期保值”,另一类“其他套期保值”虽然不符合会计要求,但仍起到对冲和降低风险的作用,属于广义的套保范畴,美国保险公司的多数衍生品交易属于这一类。 美国寿险公司应用金融衍生品的主要目的为套期保值对冲风险,财险公司套期保值的同时亦注重增厚收益。2018年美国保险公司运用于套期保值(广义套期保值)的衍生品名义本金为2.3万亿美元,占比94%。其中,寿险公司96%的衍生工具和健康险公司的全部衍生工具用于对冲风险;而财险公司有13%的衍生工具用于锁定预期收益、投资等其他目的,有5%的资金用于替代交易。 3、不同衍生品种的应用情况 1)互换:互换是保险公司衍生品交易的主要投资种类,名义本金占比约50%。从具体种类来看,寿险公司主要参与利率互换,名义本金占比高达79%;财险公司主要参与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分别占比58%和20%。 2)期权:2018年美国保险公司参与的期权交易的名义本金1.1万亿美元,其中寿险公司占比95%,财险公司占比5%。从具体种类来看,寿险公司主要的期权交易类型为看涨和看跌期权,名义本金占比分别为49%、20%,主要用于对冲权益风险;而财险公司最主要的期权交易类型为下限期权,占比75%,主要用于对冲利率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其次为看跌期权(20%)。 2.1.3. 大都会衍生品应用案例 大都会是美国的大型寿险公司之一,除了提供传统的寿险业务之外,还提供与投资收入挂钩的变额寿险、变额年金以及养老金基金管理和投资管理服务等。在大都会资产配置中,债券占比58%,独立衍生工具占比2%(不含嵌入在保单中的嵌入式衍生工具)。得益于较好的利率风险管控,大都会的总投资收益率和固收类证券投资收益率表现平稳。 1、大都会衍生品应用情况 大都会使用衍生产品对冲各种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权益市场风险,从整体资产配置风险到特定的产品风险均应用多样化的衍生工具来对冲。公司的衍生工具对冲计划一部分是针对特定的资产或负债,另一部分是组合对冲,用于降低负债或资产组合的风险。公司主要的对冲项目包括: 1)与保证利益有关的风险:公司使用一系列衍生工具合同来减轻与保单的保证生存利益保证相关的风险,包括股票和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外币期货/远期、股指期权、总回报率互换等。 2)最低利率保证:对于某些保单,公司为保单持有人提供保最低保证利率,包括固定年金险等产品。针对这类产品,公司购买利率上限和下限期权(interest rate caps and floors),以减少与这些保证责任相关的风险。 3)长久期负债合同中的再投资风险:公司运用衍生工具对冲与某些长久期负债合同有关的利率风险,包括利率互换和互换期权(swaptions)。 4)通用ALM(资产负债管理)对冲策略:在管理资产和负债风险的常规过程中,公司使用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利率上限期权和通胀互换等工具,旨在减少与现有资产、负债或预期未来现金流有关的利率风险或通胀风险。 5)宏观对冲策略:公司运用权益期权、利率互换期权和利率互换来减轻压力情景下公司法定资本的潜在损失。 互换和期权是大都会主要使用的衍生工具,期货的名义本金占比为3%;利率风险是寿险公司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用于对冲利率风险的衍生工具名义本金占比为61%,其次为外汇风险,占比25%。针对不同的负债类别,大都会使用针对性的差异化衍生品组合,如针对变额年金产品,对冲利率风险、权益风险的衍生品名义本金占比分别为40%、54%,互换、期权、期货、远期的名义金额占比分别为40%、38%、15%、6%。 公司的大部分衍生工具未被指定或不属于会计准则下认可的对冲关系,比如用作宏观对冲公司各种风险敞口的衍生工具、用于构建投资组合的承保信用互换和利率互换等。对于这些不符合对冲会计条件的衍生工具,其公允价值的变化确认在利润表中的“Net Derivative Gains (Losses)”项目,而不能直接抵消被对冲项目的损益(即不体现在净投资收益项目)。从2019年的未被指定或不属于会计准则下认可的对冲工具使用情况来看,利率衍生品的使用带来13.84亿美元的收益,主要是由于美国长端利率在2019年下降对固定利率互换,期权和总收益率互换带来的有利影响。 2、利率风险对冲情况 大都会利率风险敞口变动主要源于公司持有的固定期限证券以及对利率敏感的负债(均对中长期利率风险敏感)。公司运用各种利率衍生工具来减小其对利率变动的风险敞口,包括利率互换、利率总回报互换,利率上限/下限期权、期货和远期,主要使用的工具为期权和互换。 大都会主要利用利率互换和利率总回报互换交易来降低利率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并减小因资产负债久期不匹配而产生的利率风险敞口。1)利率互换即公司与对手方协议在指定的时间间隔,交换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利息之间的差额,该差额根据协议的名义本金计算得出。利率互换在公司广泛运用,包括在公允价值对冲、现金流对冲,以及不符合对冲会计条件的对冲关系中均有使用利率互换。2)利率总回报互换是指公司与对手方协商,在指定的时间间隔,交换某一项资产的经济风险和报酬的差额或某个市场指数的与基准利率之间的差额,该差额根据协议的名义本金计算得出。3)另外,公司使用结构化利率互换来综合构造投资组合,这些投资在现货市场上要么成本更高,要么无法获得。构建的投资组合包括衍生工具和现货工具(例如美国国债和政府机构债券,或其他固定期限证券)。 公司通过利率上限/下限期权来对冲浮动利率类保险产品的利率风险。利率上限期权主要是为了保护其浮动利率负债,对冲利率上升高于指定水平以及资产负债不匹配所导致的利率风险敞口扩大的风险。购买利率下限期权则主要是为了保护其最低利率保证负债,对冲利率下降低于指定水平的风险。同时,公司亦通过对冲上下限期权来锁定现有的上限期权带来的经济影响。 公司在交易所交易的利率期货主要用于:1)对冲投资组合资产久期与资产支持负债久期的不匹配风险;2)对冲公司持有或预期将购买的证券的价值变动;3)通过复制国债或互换曲线的表现来对冲预期发行负债的利率变化;4)对冲某些变额年金产品中给付最低保证收益的风险。 公司使用互换期权来对冲与公司长期负债和投资资产相关的利率风险。互换期权是指买方在指定的行权期,选择是否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进行利率互换。在某些情况下,公司通过互换期权卖出对冲合约来锁定已有的买入掉期期权合约带来的经济影响。 2.2. 当前中国期货市场,保险公司可以如何参与 2.2.1. 保险公司应用衍生品的情况 债券是保险资金重要的配置资产,保险公司缺乏长端利率风险管理的工具。2020年初险资运用的债券资产占比为35%,目前保险公司投资端面临利率下行风险及资产负债久期不匹配导致的利率下行风险影响加剧,正影响着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及估值,保险资金对于通过利率衍生品来对冲利率风险的需求强烈。但目前保险资金仅能参与利率互换、债券远期等场外衍生品交易。根据中国平安年报披露的内容,平安集团主要应用的衍生工具包括利率互换、货币远期及信用互换以及股指期货等,2019年以名义本金计算,平安集团利率互换占金融衍生品总投资金额的88%,货币远期及互换占11%,衍生品的投资收益占总投资收益的1.2%。但利率互换和债券远期在利率风险对冲方面具有局限性。利率互换所覆盖的多为短期限利率,中长期利率风险对冲工具一直处于空缺状态;而债券远期的参与率和流动性太低,不适合进行风险量化对冲。国债期货具有流动性好、期现联动紧密的特点,且拥有2年、5年和10年3个期限,能很好地为多数利率债提供风险对冲。另外,利率期权等工具也在试点推进中。 2.2.2. 中国国债期货市场情况 国债期货是当前我国仅有的、在场内市场有活跃成交的利率衍生品。自2013年我国国债期货市场重新开放发展至今,市场已有2年期(TS),5年期(TF)和10年期(T)三类覆盖短中长期国债期货的品种,10年期国债期货成交量与持仓量均为近几年最大的期货品种,截止2020年2月,持仓量达7.5万手,成交量自2019年以来基本大部分月份超过70万手。与美国相比,目前中国国债期货的日均成交量为美国的13%,国债期货市场持仓量为美国的4%。 目前在期货市场中,券商自营是主要参与者。国债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可分为金融机构参与者、非金融机构参与者以及一般个人。金融机构参与者主要包括券商自营与广义基金,前者是国债期货的最主要参与机构。截至2018年末,金融机构参与者国债期货持仓占比为76%,其中,证券自营持仓量占比55%,广义基金持仓量占比19%。且已有75家证券公司、68家基金公司(仅包括5家公募基金公司)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覆盖三千多只资管产品。公募基金在国债期货市场上有较多受限,参与度不高。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是国债的主要持有者,正在政策的监管下有序进入期货市场。截至2020年1月底,商业银行持有记账式国债的存量占国债目前存量的65.4%,保险机构占2.4%。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后势必将提升国债期货及债券现货市场的定价效率及流动性、完善我国利率曲线等,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利率市场化。 2.2.3. 保险资金进入国债期货的展望 国债期货作为场内灵活交易的利率衍生品,可以作为保险公司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风险对冲和套期保值,将是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投资的最主要策略。 1、对冲利率下行导致的再投资风险。国债期货最基础的市场功能是套期保值,由于国债期货的标的利率与市场利率高度相关,从而可以使用国债期货的反向操作来降低现货头寸的利率敏感性。套期保值策略分为买入和卖出两种。保险公司债券以配置型为主,基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最大的风险在于利率下行带来的再投资风险,因此保险资金更偏向于买入套保策略,即以通过买入套期保值提前锁定买入国债的远期价格,对冲因长期利率下行导致的国债价格上升的风险。而商业银行的现券交易性更强,考虑到债券现货具备天然票息优势,商业银行的做多标的一直偏向现货,根据中债登统计口径,截至2019年底,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现货的数额为9.95万亿元,占国债存量的64.99%,是国债现货持有量最高的机构,商业银行对冲和做空工具将为国债期货,即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卖出期货合约,若未来利率上升,国债期货合约价格下降,空头方平仓获利,可减少现货上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会成为保险公司进入国债期货市场最大的对手盘。 2、更高效地、低成本地拉长资产组合久期。人身险的负债久期为12.44年,资产久期为5.77年,错配突出,在长期低利率的环境下,险企的再投资和新增资产投资都面临着很大困难,利差损风险较大,运用国债期货调整资产负债久期缺口的需求迫切。虽然买卖现券同样可以达到调整组合久期的目的,但市场冲击成本和操作成本较大,国债期货具有保证金交易、低资金占用、高流动性的特点,通过国债期货市场建立多头头寸较买入现券更为简便(国债期货市场流动性要明显好于国债现货市场)。同时,可以根据保费和到期再投资地进度提前配置期货交易,把握收益率和基差高点,对投资组合进行动态久期管理。另外,30年的国债期货也在研究中,对于拉长资产久期更为有利。 3、有效地管理资产配置。国债期货可以与利率互换等衍生品合成更为复杂的策略,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前的债券投资策略。如利用资产配置、现券替代等多种策略更灵活地进行资产组合配置管理,即通过持有国债期货代替国债,同时与股指期货组合,在权益类和固收类资产之间进行低成本地转换配置。 在最理想的状态下,期货头寸上的损益应该对冲掉现券净价的损益。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国债期货是虚拟的标准化合约,套保者持有的现货价格的变化与国债期货的收益率变化并不完全相关,套期保值的效果取决于基差的变动,即被套保债券的价格和期货合约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会产生基差风险(Basis Risk);此外还存在整数倍合约的对冲限制以及对冲时间段不一致的情况。 另外,国债期货市场对银行、保险机构开放后,预计持仓额度将逐步放开,初期持仓量限制地情况下,对冲效果可能有限。根据《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暂行办法》的规定,“保险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不得用于投机目的,具体包括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负债或公司整体风险;对冲未来一个月内拟买入资产风险,或锁定期未来交易价格。”即根据现行的监管规定,保险公司进行买入国债期货套保策略,仅能锁定未来1个月拟购买资产的价格,对冲效果有限。我们判断,后续可能根据实际国债期货业务开展的情况,条件成熟时考虑适当放松对冲买入资产期限,比如从1个月放开至3个月,便于保险资金提前做好债券配置准备。 3. 投资建议 保险公司资产端情况好于市场预期,估值理应提升。主要源自于:1)30年期地方债的发行量正在大幅上升,20年期以上的长久期利率债非常适合头部寿险公司配置,能够有效稳定投资收益率与拉长资产久期,且考虑免税后的投资收益率为5%。我们判断,2020年的长久期利率债的供给对于保险公司的新增资产配置需求来讲十分充沛,于减弱利率下行的影响非常重要。2)国债期货交易一但正式允许保险公司参与,保险公司可通过套期保值策略来有效对冲未来新配利率债的收益率下行风险。国际经验显示,美国寿险公司广泛运用利率衍生品来进行利率风险管理,衍生品配置占可投资资产的1%,其固收类资产收益率表现平稳,下降幅度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更为缓慢,且一般保持150-200bps利差。3)保险公司在加速高股息率股票配置,加速举牌,对于投资收益率亦可构成提升作用。 负债端方面,疫情对于1季度NBV的负面影响很大,但已得到充分预期与反应。本质上疫情仅冲击供给端,但提升需求端,整体影响一定是利好。目前保险股估值受保费端(疫情影响)、资产端(利率下行)的压制,估值极低,截至2月28日,平安、国寿、太保、新华的2020年PEV分别为1.01、0.81、0.66、0.62倍。待保费反转与逆周期政策全部落地,保险股具有较大的向上空间。综合各项因素分析,以一年时间为维度,我们首推新华保险A;长期推荐中国平安,建议关注中国太保H、友邦保险。 4. 风险提示 1)如长端利率下行超过预期,保险公司再投资资产面临长期收益率下行的压力,将抑制保险公司估值。 2)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的推进进度具有不确定性,目前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保险公司将为后续试点机构,或可能出现进度推进不及预期的情况。 3)国债期货仓位限制初期或会比较严格,保险公司或因国债期货仓位受限而无法很好的实现套期保值、管理久期缺口等效果。 (编辑:程翼兴)[详情]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试点规则明确 下周一正式实施!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试点规则明确 下周一正式实施!

  原标题:中金所放大招,首次引入非期货公司会员,下周一正式实施!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渐行渐近 3月1日晚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连续发布两条重要公告,明确了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试点的首批相关规则,新规定于3月9日起正式实施。引人关注的是,为满足试点银行参与需求,中金所还将首次引入非期货公司会员,银行正式入市国债期货可以说已经渐行渐近。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试点规则明确 在中金所最新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试点的申请办法及规则正式落地。 根据上述通知,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国债期货业务试点,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交易所业务规则及本通知有关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相关监管部门要求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商业银行如何申请交易结算会员资格? 1、业务试点期间,商业银行申请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除应当符合《会员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获得相关监管部门同意; (二)具备良好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 (三)具备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经验; (四)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2、业务试点期间,商业银行申请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的,应当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会员资格申请书; (二)会员入会信息登记表; (三)董事会或其授权机构或高级管理层批准同意本行从事国债期货交易的证明文件; (四)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相关监管部门同意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证明材料; (六)交易所要求的期货业务人员情况表; (七)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八)国债期货交易内部业务管理制度,包括交易制度、结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期货业务人员管理制度; (九)技术准备材料; (十)合规承诺函; (十一)委托授权书; (十二)交易所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3、交易所在收到符合要求的会员资格申请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通知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办理相关手续。申请交易所会员资格的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会员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相关事项。逾期未办理的,视为放弃申请会员资格。 其他规定: 1、取得会员资格的商业银行除应当按照《会员管理办法》规定履行相关报告义务外,还应当履行以下报告义务: (一)每年6月30日前向交易所报送上年度经审计的数据,包括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资产负债比例等; (二)交易所要求报告的其他事项。 2、取得会员资格的商业银行应当指定专门的部门作为期货业务结算部门,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持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和期货结算业务相互隔离。 3、商业银行通过期货公司会员参与国债期货业务的,应当按照交易所关于客户的相关规定办理。 中金所首次引入非期货公司会员 中金所还对《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会员管理办法》、《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细则》等多项现有交易所规则进行了修订。值得注意的是,中金所在会员制度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首次引入非期货公司会员。 2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 证监会表示,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将发挥跨部委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分批推进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促进国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业内人士预计,首批试点的五大行都将以非期货公司会员参与国债期货。根据规定,非期货公司交易会员不得接受客户委托为其在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而非期货公司交易结算会员和非期货公司全面结算会员,不得接受客户委托为其在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也不得接受客户委托为其在交易所办理结算、交割业务。 中信期货研究部张革表示,从商品期货市场的运行经验来看,商业银行已于2008年起,以非期货公司会员身份参与黄金期货交易,各项业务开展顺畅,参与平稳有序,在人员管理、系统配置、业务流程等各方积累了丰富经验。商业银行是国债现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是国债交易和持有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从资金实力、风控水平、人员配备等方面来看,具备成为中金所会员的条件。试点阶段,商业银行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以会员身份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与国际市场及商品期货市场经验一致,在满足试点银行参与需求的同时,对于推动我国期货市场会员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入市国债期货需求强烈,参与方式有了更多选择,期货公司未来也将承担更多责任。“银行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采取分批试点,未来会有更多机构获得试点资格,包括一些外资机构。针对这项业务,我们的重心会放在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从接触情况看,很多外资银行都对国债期货有很强兴趣,让我们帮助梳理中金所国债期货规则,有些甚至已经在谈合作了。”华东某期货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详情]

中信证券:有关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八个问题
中信证券:有关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八个问题

  原标题:有关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八个问题 ——《关于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的点评 来源:金融有革调 文:张革金融团队 转自中信期货研究部金融期货团队报告 摘要 一、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目的如何要求? 业务试点期间,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交易要以风险管理为目的。 二、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渠道如何要求? 业务试点期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申请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来直接参与,也可以通过期货公司会员参与国债期货业务。 三、商业银行以会员形式参与国债期货需作何准备? 1. 资格批准:1)获得相关监管部门同意;2)获得董事会或其授权机构或高级管理层批准同意本行从事国债期货交易。 2. 人员及系统准备:1)具备满足开展业务需要的期货业务人员;2)具有满足开展业务所需要的设备、场地;3)期货业务系统符合交易所的相关规定。 3. 制度准备:1)搭建国债期货交易内部业务管理制度,包括交易制度、结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期货业务人员管理制度;2)指定专门的部门作为期货业务结算部门,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持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和期货结算业务相互隔离。 4. 仿真交易准备:1)具备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经验。 四、商业银行如何获得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 商业银行获得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需要经过:商业银行提交申请材料——交易所受理——30个工作日内交易所提出审核意见,通知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商业银行办理相关事项。 五、商业银行以会员形式参与国债期货有何报告义务? 取得会员资格的商业银行除应当按照《会员管理办法》规定履行相关报告义务外,还应当每年6月30日前向交易所报送上年度经审计的数据,包括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资产负债比例等。 六、取得交易结算会员资格的商业银行能否受托其他客户结算、交割业务? 由于商业银行取得的会员资格为非期货公司交易结算会员,因此,其只能为自身办理结算、交割业务。 七、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持仓限额如何? 1)如果通过交易结算会员的形式,其持有2年期国债期货、5年期国债期货和10年期国债期货的单边持仓限额在一般月份分别是4000手、4000手和8000手,在交割月之前的一个交易日起,持仓限额降为1200手、1200手和2400手。 2)如果通过期货公司会员的形式,其持仓规模将按客户标准规定,持有2年期国债期货、5年期国债期货和10年期国债期货的单边持仓限额在一般月份分别是2000手、2000手和4000手,在交割月之前的一个交易日起,持仓限额分别降为600手、600手和1200手。 3)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和套利交易的持仓按照交易所有关规定执行。 4)值得注意的是,以交易结算会员形式参与国债期货的商业银行持仓也将纳入总持仓量中予以披露。 八、商业银行何时可以参与国债期货? 根据《试点通知》要求,通知将于2020年3月9日起实施,届时,我们将迎来商业银行的正式加入。 正文 2020年3月1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业务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试点通知》),修订并发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会员管理办法》等12个实施细则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会员资格管理业务指引》。修订后的实施细则和业务指引将于2020年3月9日起正式实施。 一、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目的如何要求? 《试点通知》中第一、第二点要求“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国债期货业务试点,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交易所业务规则及本通知有关规定。”同时,指出“商业银行应当按照相关监管部门要求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而在2月21日发布的《中国证监会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的公告》中明确:1)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风险管理为目的,试点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2)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可以风险管理为目的,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 因此,业务试点期间,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交易要以风险管理为目的。 二、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渠道如何要求? 《试点通知》中第三点要求“业务试点期间,商业银行申请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除应当符合《会员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试点通知》中第八点要求“商业银行通过期货公司会员参与国债期货业务的,应当按照交易所关于客户的相关规定办理”。 因此,业务试点期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申请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来直接参与,也可以通过期货公司会员参与国债期货业务。 三、商业银行以会员形式参与国债期货需作何准备? 根据《试点通知》中第三点要求,商业银行行申请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需要具备: (一)获得相关监管部门同意; (二)具备良好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 (三)具备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经验; (四)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同时,还需满足《会员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条件,主要包括: (一)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二)承认并遵守交易所交易规则及其实施细则; (三)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经营历史,未因涉嫌重大违法违规经营正在被行政、司法机关立案调查,近3年无严重违法行为记录或者被期货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等取消会员资格的记录; (四)近3年未出现严重的期货交易、结算风险事件; (五)具备满足开展业务需要的期货业务人员; (六)具有满足开展业务所需要的设备、场地; (七)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财务管理制度及完善的期货业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期货业务人员管理制度; (八)符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的有关规定; (九)期货业务系统符合交易所的相关规定; (十)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根据《试点通知》中第四点要求,“业务试点期间,商业银行申请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的,应当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会员资格申请书; (二)会员入会信息登记表; (三)董事会或其授权机构或高级管理层批准同意本行从事国债期货交易的证明文件; (四)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相关监管部门同意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证明材料; (六)交易所要求的期货业务人员情况表; (七)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八)国债期货交易内部业务管理制度,包括交易制度、结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期货业务人员管理制度; (九)技术准备材料; (十)合规承诺函; (十一)委托授权书; (十二)交易所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根据《试点通知》中第八点要求,“取得会员资格的商业银行应当指定专门的部门作为期货业务结算部门,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持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和期货结算业务相互隔离。” 因此,综合来看,商业银行以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形式参与国债期货,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资格批准: 1)获得相关监管部门同意; 2)获得董事会或其授权机构或高级管理层批准同意本行从事国债期货交易。 人员及系统准备: 1)具备满足开展业务需要的期货业务人员; 2)具有满足开展业务所需要的设备、场地; 3)期货业务系统符合交易所的相关规定。 制度准备: 1)搭建国债期货交易内部业务管理制度,包括交易制度、结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期货业务人员管理制度; 2)指定专门的部门作为期货业务结算部门,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持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和期货结算业务相互隔离。 仿真交易准备: 1)具备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经验。 四、商业银行如何获得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 根据《试点通知》中第四、五点要求,商业银行获得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需要经过:商业银行提交申请材料——交易所受理——30个工作日内交易所提出审核意见,通知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商业银行办理相关事项。 五、商业银行以会员形式参与国债期货有何报告义务? 根据《试点通知》中第六点要求,取得会员资格的商业银行除应当按照《会员管理办法》规定履行相关报告义务外,还应当履行以下报告义务: (一)每年6月30日前向交易所报送上年度经审计的数据,包括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资产负债比例等; (二)交易所要求报告的其他事项。 六、取得交易结算会员资格的商业银行能否受托其他客户结算、交割业务?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会员管理办法》中第十四条要求,“非期货公司交易结算会员和非期货公司全面结算会员,不得接受客户委托为其在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也不得接受客户委托为其在交易所办理结算、交割业务。” 由于商业银行取得的会员资格为非期货公司交易结算会员,因此,其只能为自身办理结算、交割业务。 七、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持仓限额如何?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交易细则》、《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交易细则》中第二十条要求,“非期货公司会员某一合约在不同阶段的单边持仓限额规定如下:1.合约上市首日起,持仓限额为4000手;2.交割月份之前的一个交易日起,持仓限额为1200手”。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交易细则》中第二十条要求,“非期货公司会员某一合约在不同阶段的单边持仓限额规定如下:1.合约上市首日起,持仓限额为8000手;2.交割月份之前的一个交易日起,持仓限额为2400手”。 因此,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如果通过交易结算会员的形式,其持有2年期国债期货、5年期国债期货和10年期国债期货的单边持仓限额在一般月份分别是4000手、4000手和8000手,在交割月之前的一个交易日起,持仓限额降为1200手、1200手和2400手。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交易细则》中第二十条要求,“客户某一合约在不同阶段的单边持仓限额规定如下:1.合约上市首日起,持仓限额为4000手;2.交割月份之前的一个交易日起,持仓限额为1200手。”但这一规定的修订并不适用于2年期国债期货和5年期国债期货。 因此,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如果通过期货公司会员的形式,其持仓规模将按客户标准规定,则持有2年期国债期货、5年期国债期货和10年期国债期货的单边持仓限额在一般月份分别是2000手、2000手和4000手,在交割月之前的一个交易日起,持仓限额分别降为600手、600手和1200手。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交易细则》、《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交易细则》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交易细则》中第二十条要求,“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和套利交易的持仓按照交易所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细则》中第三十条要求,“持仓量是指非期货公司会员、期货客户所持有的未平仓合约的单边数量”。预计以交易结算会员形式参与国债期货的商业银行持仓也将纳入总持仓量中予以披露。 八、商业银行何时可以参与国债期货? 根据《试点通知》要求,通知将于2020年3月9日起实施,届时,我们将迎来商业银行的正式加入。[详情]

T合约活跃券基差走扩是在反映银保入市的消息吗?
T合约活跃券基差走扩是在反映银保入市的消息吗?

  来源: 金融有革调 文:张革金融团队 原标题:T合约活跃券基差走扩是在反映银保入市的消息吗? 摘要 近日,T2006合约活跃券的190015和190006基差出现走扩现象。但从大环境上看,债市整体偏多的环境似乎并不支持基差走扩。因此,部分投资者担心,市场是否是在反映银保入市后可能的卖出套保力量增强对基差的影响。我们认为,这一观点较为片面。 此次基差走扩的现象并非普遍存在,基差走扩仅集中在190015和190006这两只较为活跃的10年期新券之上。其他可交割券及TS2006、TF2006基差更多体现了偏多环境下基差收敛的情况。 CTD切换或是主因:1)本次基差走扩的190015和190006均为10年期新券,久期最长,而7年期新券190016的基差则明显压缩。这一现象体现了10年期国债期货CTD从长久期券向短久期券切换的特征。2)从CTD切换的经验法则来看,在海外疫情蔓延的助攻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二次探底,突破2.8%并继续向下远离3%,也进一步带动CTD发生切换。3)近期由于10Y收益率下行较快,10-7Y国债利差已经倒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CTD发生切换时需要的绝对收益率水平,更快速地推动了CTD发生切换。 银保入市与基差深贴水难划等号:由此来看,近期市场表现更多于CTD切换有关,并不能作为印证银保入市将导致基差深贴水的理由。相反,我们认为,投资者反而需关注后期随着银保入市带来期现联动更加紧密以及正反套交易机会几乎被抹平的可能。若从此思路出发,未来期现套利交易需更多转向基差波动的交易思路。特别是对资金成本相对较高的投资者而言,适当缩短策略周期可能是未来的策略方向。 策略推荐:后期关注市场调整时,短久期券的基差走扩机会。尽管近期市场情绪仍然有利于基差压缩,但考虑交割逻辑对基差的影响即将褪去,当前0.6元左右的基差水平无法提供较高的安全边际,继续做空短久期基差需要交易情绪的持续发酵。反而,投资者可以关注在基差压缩之后,市场调整预期显露时做多短久期基差的机会,届时除了偏空思路下基差存在走扩动力之外,收益率再度向3%附近靠拢将推动交割期权再度显露。 风险因素:1)海外疫情持续蔓延 正文 近日,T2006合约活跃券的190015和190006基差出现走扩现象。但从大环境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开始蔓延,全球避险情绪升温,美债收益率创下纪录新低,国内债券收益率受到提振也二次探底。偏多环境似乎并不支持基差走扩的现象。因此,部分投资者担心,市场是否是在反映银保入市后可能的卖出套保力量增强对基差的影响。我们认为,这一观点较为片面。 一、此次基差走扩现象并非普遍存在 首先,此次基差走扩的现象并非普遍存在,反而多数情况下,更多体现了偏多环境下基差收敛的情况。 一方面,基差走扩仅集中在T2006合约部分可交割券上,特别是以190015和190006这两只较为活跃的10年期新券之上,其对应的基差相对于21日银保入市消息公布时的基差水平分别走扩0.2184元和0.1593元。其他可交割债券除170018之外,基差水平均保持稳定或明显压缩,特别是7年期活跃券190016基差水平反而压缩了0.1466元。 另一方面,TS2006和TF2006合约基差整体维持稳定,并未出现同步走扩现象。TS2006所有可交割券基差集体微辐压缩,压缩程度在0.04~0.09元,TF2006可交割券基差虽然有扩有缩,但平均来看,除170020压缩0.13元,其余变化不大。 这意味着此次基差走扩现象或很难从大环境上给予准确解释,更可能是各个可交割债券内部的差异引发了部分债券的基差出现明显走扩的情况。 二、CTD切换或是主因 结合本次基差走扩的特征,我们认为,CTD切换引发的交割期权价值提升或是190015和190006基差走扩背后的主因。 1. 短久期基差收敛与长久期基差走扩,符合CTD切换规律 一方面,本次基差走扩的190015和190006均为10年期新券,久期最长,而7年期新券190016的基差则明显压缩。这一现象体现了10年期国债期货CTD从长久期券向短久期券切换的规律。 另一方面,从CTD切换的经验法则来看,在海外疫情蔓延的助攻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二次探底,突破2.8%并继续向下远离3%,也进一步带动CTD发生切换。 2. 节后10年期收益率同样处于2.8%附近,为何CTD未发生明显切换? 到此为止,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了,不过,仍有一个问题需要稍作分析。因为,若从以上逻辑出发,在节后2月10日左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样刺穿了2.8%,为何在当时CTD并未发生明显切换呢? 我们认为,这一问题的背后,主要与中长端收益率曲线当时的斜率有关。一般而言,我国10-7Y国债利差与10年期收益率水平成正相关关系。由于此前10-7Y国债利差约3.5bp,属于一年来相对偏高的位置,10Y国债更有可能成为CTD,在此情况下,需要收益率进一步下降才能促使CTD完成切换。而最近由于10Y收益率下行较快,10-7Y国债利差已经倒挂,此时,7Y国债成为CTD的可能性更高,CTD发生切换时需要的绝对收益率水平便较此前有所上升。 三、基差策略展望 1. 银保入市与基差深贴水难划等号 从大的方向上看,尽管市场存在部分对于银保入市可能会使得期货出现深贴水的担忧,但近期市场的表现并不能作为这一担忧的支撑理由。 在此前的报告中我们已经指出,银保入市有望进一步增强期现联动,平抑基差的大幅波动。主要理由在于:1)配置型力量进入将改变以往国债期货交易型投资者偏好使用国债期货进行空头对冲的问题;2)负债端更为稳定的机构入市将进一步压缩无风险套利的理论边界,也会抑制期货贴水的空间;3)期、现市场参与者结构进一步匹配也将改善此前部分参与者无法通过期货市场表达对市场看法的问题,增强期现之间的联动性。富和充裕,定价精准度的进一步提升,也将鼓舞更多对冲型投资者进入这一市场。 若从此思路出发,后期随着银保入市可能带来的正反套交易机会几乎被抹平,未来期现套利交易需更多转向基差波动的交易思路。特别是对于资金成本相对较高的投资者而言,适当缩短策略周期可能是未来的策略方向。 2. 后期关注市场调整时,短久期券的基差走扩机会 近期,交割逻辑对基差的影响即将褪去,继续做空短久期基差需要交易情绪的持续发酵,目前看,可能的推动力包括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疫情对国内经济冲击超预期。不过,考虑当前0.6元左右的基差水平无法提供较高的安全边际。而如果基于T2006合约基差交割收敛来做空基差的话,策略持仓周期又相对较长。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尽管市场情绪仍然有利于基差压缩,但继续做空基差并非一个理想选择。 反而,投资者可以关注在基差压缩之后,市场调整预期显露时做多短久期券基差的机会,届时除了偏空思路下基差存在走扩动力之外,收益率再度向3%附近靠拢将推动交割期权再度显露。 [详情]

保险机构纷纷备战国债期货 追逐利率风险管理利器
保险机构纷纷备战国债期货 追逐利率风险管理利器

  原标题:以后握保险股能睡更好?保险机构纷纷备战国债期货,追逐利率风险管理利器 来源:券商中国 近期,多部委批准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保险机构终于盼来了管理利率风险更好的工具。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平安资产、中再资产、太平洋资产等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行动起来,从投资、交易、风控等多条线展开准备,积极与外部对接。 一直以来,利率风险是悬在上市保险公司股价上的一把剑。保险资金规模大、负债久期长,而国内长期资产品种少,几乎每家保险公司都存在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尤其是利率下行的时候,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而国债期货的出现,对于保险机构而言,不管是应对资产久期缺口,还是利率风险,或是丰富债券投资策略、提高组合收益,都有了很好的管理工具,保险投资的被动局面可能被大大改变。 多家大型保险资管积极备战国债期货 保险机构是市场上最大的国债现券持有者之一,一直盼望早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过去,因为国债期货市场深度和广度不够等原因,银行和保险机构都未参与交易。 随着近日多部委发文开闸,保险机构开始积极备战。 中再资产人士表示,银保监会等多部门出台文件批准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投资后,中再资产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围绕监管、投资环境、投资策略、风险模拟控制等方面,形成专门投资方案,并学习了国外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投资的经验,做好前期研究。 近期,中再资产还与多家期货公司开展业务交流,投资、交易、风控、运营等多条线参与,通过访谈、路演等方式双向学习,做好外部资源对接。此外,公司还选派员工参加期货从业资格考试,从期货基本知识、期货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人员培训,做好充分准备。 平安资管对国债期货业务的筹备工作已久,包括制度流程、风控体系、人员储备、系统建设、产品设计以及投资策略等方面都已有安排,以备为保险、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客户提供各类定制化的服务。据悉,平安资管一直主张积极推动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业务,就此与相关监管机构积极沟通。 据了解,太平洋资产除了在研究、策略、系统以及仿真交易等方面积极准备外,还补充了多名国债期货相关的利率衍生品投资研究交易人员。 目前,银保监会对保险机构放开的衍生品投资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和利率互换两类。股指期货为场内股指衍生品,利率互换为场外利率衍生品。太平洋资产同时拥有上述两项衍生品直接投资资质,在实操层面积累了比较成熟的投资经验。 增强利率风险管理手段 一直以来,利率风险是悬在上市保险公司股价上的一把剑。保险资金规模大、负债久期长,而国内长期资产品种有限,大型保险公司都存在资产负债久期的缺口,尤其是在利率下行周期,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对于久期缺口的问题,太平洋资产认为,可以将国债期货作为资产替代。对于寿险公司来讲,普遍存在久期缺口问题,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会直接影响利率风险资本占用,影响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也影响再投资收益。国债期货具有流动性优势,通过国债期货市场建立多头头寸较买入现券更为简便。以十年期品种为例,各合约单日成交总量大概在6万手,相当于约600亿名义本金的债券交易量,超过十年期国债活跃现券单日交易量。 在中再资产人士看来,参与国债期货投资,有助于发挥它的三个功能,一是现货价格发现功能,提升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效率;二是利率风险管理功能,降低收益率波动风险敞口;三世提升资金效率功能,达到提前配置、组合久期管理的目的。 中再资产目前拥有股指期货业务资格,开展了股指期货业务,据了解,中再的股指期货业务目前主要用于多头套保,提前锁定二级市场权益投资的建仓成本。 平安资产认为,国债期货给资产管理带来三重特殊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强化保险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提升保险资金运用活力与效率;二是有利于促进保险资金运用模式的创新和保险资管产品的创新;三是会有效提升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投资能力,更好地做好保险资金投资。 平安资管作为中国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目前管理的各类型资金规模合计约3.3万亿元。平安资产很早就涉足金融衍生品,例如股指期货、利率互换等,利用这些工具管理风险,丰富投资策略品类。 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将成险资核心策略 利率走向是保险投资的“锚”。国债期货是当前我国仅有的、在场内市场有活跃成交的利率衍生品。国债期货对保险机构而言,是灵敏反映利率价格的信号和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国债期货交易会对保险机构的投资策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整体而言,国债期货对于资产管理机构满足投资研究需求、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等有积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丰富投资策略品类,提升债券资产管理水平。 平安资产认为,国债期货目前有2、5、10三个品种,基本实现了一条相对完整的收益率曲线。同时,作为良好的对冲工具,它在风险对冲,控制账户净值波动方面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利用国债期货还可以实施曲线交易、资产配置、现券替代等多种策略,也能与利率互换等衍生品合成更为复杂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前的债券投资策略。 中再资产认为,保险机构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可以满足其套期保值需求,并根据保费和到期再投资进度提前配置,对组合进行动态久期管理。风险对冲和套期保值,是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投资的主要目的和核心策略。 中再资产表示,公司参与国债期货投资,拟将其作为债券投资的补充和风险对冲的手段。一是在收益率低点、利用基差低位的机会,参与空头套期保值,对冲利率上行风险;二是发挥国债期货保证金交易、低资金占用、高流动性的特点,把握收益率和基差高点,拉长组合久期,达到提前配置的目的;三是利用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动态关注期货市场指标用于研判市场,把握债券交易性机会,增厚组合收益。 太平洋资产表示,国债期货将丰富债券投资策略,一是可以提高建立多头头寸的便利程度。国债期货市场流动性要明显好于国债现货市场,通过建立多头头寸可以快速降低利差风险,提高偿付能力。同时,也可以避免在某一品种上持仓量过大,进而丧失流动性的风险。其二,可以丰富债券交易策略和工具。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反应市场对经济走势的预期,国债期货可构建不同的期限结构组合,实现收益率曲线利差和形态策略。三是提升市场流动性,国债期货含有空头期权,在卖方举手制度下,通过交割机制,提升流动性较差品种的变现能力,提升现券市场流动性。 带来大量增量持仓,改善国债期货市场生态 国债期货产品最早是顺应投资者的避险需求而产生的,而避险需求最旺盛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便是险资。 在我国,2013年9月6日,5年期国债期货上市;2015年3月20日,1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2018年8月17日,2年期国债期货上市。 经过多年的发展,机构投资者逐步成为国债期货市场主力。2013年末,国债期货机构投资者日均持仓量占比39%,2019年9月末,机构持仓占比上升至86%,是我国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最高的品种。 近年,国债期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为银行和保险这类大机构参与交易创造了条件。 来自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三大国债期货品种累计成交1300余万手,较2018年增长近20%。 中信期货研究显示,若类比公募产品,银保入市潜在的增量持仓约3604手;若类比广义基金,则银保入市潜在的增量持仓约45845万手。 可以预见,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不仅将增强保险资金经营稳健性,而且对于改善国债期货市场生态,提升长期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促进国债期现货市场协调发展,丰富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有重大意义。 建议尽快完善配套政策 根据多部委通知,第一批试点的机构中,还没有保险公司。未来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将会分批推进。 虽然我国期货市场已经经过近20年的发展,衍生品工具日渐丰富,但监管对于放行保险机构参与衍生品的投资还相对谨慎。但从海外市场来看,保险机构广泛地使用衍生工具进行投资已有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具备较大的潜力。 不少保险机构表示,期盼能尽快参与国债期货,随着未来业务的推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相关的配套政策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也有保险机构人士表示,希望能够尽快出台保险行业参与国债期货的业务指引文件及配套政策,允许已经开展衍生品投资且运作情况良好的保险机构开展试点,并对保险资金与保险资管产品参与国债期货投资分别做出明确的规定。 根据现有规定,保险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仅限于对冲或规避风险,不得用于投机目的,具体包括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负债或公司整体风险;对冲未来一个月内拟买入资产风险,或锁定期未来交易价格。 保险机构人士表示,未来可根据实际业务开展情况,条件成熟时考虑适当放松对冲买入资产期限,比如从1个月放开至3个月,便于保险资金合理安排到期现金流与资金流入,做好债券提前配置准备。 还有保险机构提出,希望能放开商品期货的投资,进一步丰富保险机构的投资品种。商品期货与实体经济运行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与股票类、债券类资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某些商品期货更有较好的对冲作用,对于保险机构而言,有很好的配置价值。[详情]

国债期货参与主体扩容 期货公司加大布局力度
国债期货参与主体扩容 期货公司加大布局力度

  原标题:国债期货参与主体扩容期货公司加大布局力度 ⊙丁晋灵 ○编辑 朱茵 日前,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允许银行和保险公司分批推进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通知,意味着国债期货投资者结构有所改善,市场活跃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多数受访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和保险等专业机构将参与国债期货,在技术、风控、研究等方面都对期货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期货公司也可借此机会,与银行和保险机构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创新业务模式。 自2月21日晚间开始,中信期货、国泰君安期货、东证期货等就陆续发布有关银保准入国债期货系列专题研究。以东证期货为例,2月21日当晚开启了关于银保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政策解读及服务介绍的电话会议,本周一和周二分别安排了东方证券固定收益部、自营投资业务总监与市场参与者进行线上会议交流。 “东证期货曾多次为银行、保险等机构提供国债期货相关课题研究,对于服务银行及保险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已做了多年的准备。”东证期货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后台人员专门制定了相关国债期货培训手册,此前多次对公募、银行、保险等特法机构进行过定制化培训,后续还将陆续推出多场线上主题沙龙。 国泰君安期货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自2月21日发布通知后,就开始与多家银行、保险机构进行了交流。由于公司重视国债期货市场,一直积极参与市场创新和发展,所以很早就成立了国债期货备战小组。近期备战小组也将国债期货开户的流程、特点等编制了《国债期货操作指南》,提供给各家机构,帮助客户进行操作。 有研究机构测算,首批银行、保险入市带来的资金增量在43亿元面值左右。后续若全部银行和保险公司开放,带来的资金增量在400亿元面值左右,约4万手国债期货,将使得国债期货市场大幅扩容。[详情]

国债期货助金融机构对冲利率风险 工行等5大银行参与
国债期货助金融机构对冲利率风险 工行等5大银行参与

  原标题:国债期货助金融机构对冲利率风险 工行等5大银行参与 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国债期货助金融机构对冲利率风险 □本报记者 戴安琪   近日,四部委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同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银行获首批试点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机构人士称,此举有助于满足银行风险对冲的需求,提高国债期货市场流动性。 有助于银行风险对冲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成为首批试点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利好这五家商业银行。银行配置户一直没有太好的工具来进行风险对冲,利率互换等流动性相对不佳,国债期货的流动性好很多。 中金固收团队认为,根据中债公布的托管数据,截至2020年1月,商业银行持有的记账式国债存量9.99万亿元,其中全国性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持有的存量规模7.20万亿元(占比高达72%),城商行1.57万亿元,农商行0.80万亿元,外资银行0.33万亿元。可以看到,银行由于持有国债规模较高,对应也面临更大的国债收益率波动风险,套保需求强烈。引入银行参与到国债期货,一方面可以满足其对利率债套保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盘活国债期货的流动性,使其各项功能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法询金融资管研究部总经理周毅钦表示,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最主要的参与主体,商业银行确实有很大的对冲利率风险的需求,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存贷款竞争日趋激烈,对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产生了较大冲击,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受到影响,银行业利率风险也不断加剧。商业银行利用国债期货可以更灵活地调整资产和负债的久期缺口,从而稳定信贷结构,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这是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的主要目的。 激活国债期货流动性 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银行保险机构准入国债期货是适应经济转型防范金融风险和打破刚兑促进财富管理有序发展的重大举措;其次,从海外经验来看,利率衍生品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主体,商业银行作为最大风险卖方主体的进入将激活国债期货深度和流动性,将有效提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和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期货公司综合资源和专业服务能力的竞争和优胜劣汰。 华泰证券资管阮毅表示,对于国债期货市场而言,放行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直接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可谓意义重大。目前国债期货的参与主体以机构为主,而机构又以券商为主,整体的参与体量有限。参与主体中券商多以套利策略参与,而私募基金、资管产品多以投机策略为主。由于债券最大参与主体的商业银行未参与市场,导致国债期货体量存在瓶颈,虽然持仓体量也在不断增大,但绝对数量相比现券市场体量而言显得过于弱小。因此,商业银行和保险被批允许参与后,国债期货市场体量有望呈几何级增长,而国债期货市场的成熟有效性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 建信期货研究中心预测,五大行首次入市可能带来增量资金数十亿元。建信期货研究中心认为,正式放开银行和保险机构入市,未来有望在原规模的基础上增加20%,带来3万多手即近300亿元的增量资金。但目前投资者扩容呈现缓步推进的形式,首次获批试点的五大行进入后可能先带来数千手的持仓增量,面额约几十亿元,国债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将得到较大提升。[详情]

国债期货“纳新”增强对外资吸引力 期货市场将再迎大规模扩容
国债期货“纳新”增强对外资吸引力 期货市场将再迎大规模扩容

  原标题:国债期货“纳新”增强对外资吸引力 期货市场将再迎大规模扩容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吴晓璐 日前,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首批试点机构包括中、农、工、建、交五大行。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助于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另外,随着国债现货和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提高,有利于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也可以增加国债对外资的吸引力。” 国债期货市场逐渐成熟 据央行数据,截至今年1月底,我国国债规模为16.1万亿元。商业银行持有国债9.98万亿元,保险公司持有约3600亿元,合计持有国债占比约64%。但此前由于政策限制,银行和保险机构一直缺席国债期货。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在国债承销、做市业务、资产管理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避险需求非常强烈。”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些大的商业银行具有国债发行承销的责任,因包销等因素持有债券,需要国债期货来对冲利率风险。在现券价格波动较大时,银行也可以通过国债期货套期保值来规避风险,降低资产管理成本,提高其资产和负债管理能力。 “保险机构通常持有超长期债券较多,现券市场缺乏期限与之匹配的风险管理工具,当市场有回调风险时,通过国债期货来套期保值或调整久期,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降低损失,增强保险资金资产管理的稳定性。”罗旭峰表示。 “国债期货是目前国内利率衍生品市场中唯一的场内衍生品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管理利率风险的途径。”中信期货总经理方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方兴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国债期货市场逐渐成熟、交易机制不断完善,为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加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债期货的产品线不断丰富,助力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功能发挥;国债期货的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具备商业银行和保险资金入市的承载能力;国债期货的交易机制不断完善,均为银保机构入市创造了条件。 增强国债对外资吸引力 “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也是完善中国金融市场和国债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金融市场需要不断完善。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应该是现货和期货有机结合、具有充分流动性的市场,这样才能满足外资进入国内市场的需求。” “目前,全球利率都比较低,缺乏相对稳定、较高收益的资产。在此背景下,与人民币相关的国债资产,可能会吸引国外投资者的目光,预计外资对人民币债券需求会呈现快速增长。”宗良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境外机构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总量达到1.8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据悉,目前全球主要的三大债券指数中,彭博巴克莱和摩根大通已经将中国债券纳入其指数体系,这意味着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规则等逐步与国际接轨。 罗旭峰表示,国债期货准入限制的进一步放开,也可以让国债期货与国际接轨,丰富的利率衍生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国内市场,这是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大势所趋。 期货市场将迎更大规模扩容 “从短期来看,中金所的国债期货合约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如果未来有比较集中的需求,也会有更多的产品推出。”宗良认为。 据记者了解,中金所已经上线了30年期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如果未来30年国债期货合约正式上市,将进一步将国债期货品种线向长端推进。”方兴如是说。 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将对期货公司和期货市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罗旭峰表示,更多机构群体的参与,对于期货公司而言意味着期货市场流动性和规模的提升,期货公司也可以与银行和保险机构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同时,商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可以增加国债交割规模,盘活国债现券资产,提高债券流动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2010年股指期货的上市,使得证券公司开始深度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带来了期货市场的第一次大扩容,本次国债期货引入银行和保险机构必将使各类大型金融机构(包括境外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中国期货市场中来,中国期货市场将再次迎来更大规模的扩容。”罗旭峰说道。[详情]

国债期货市场逐渐成熟 期货市场将再迎大规模扩容
国债期货市场逐渐成熟 期货市场将再迎大规模扩容

  原标题:国债期货“纳新”增强对外资吸引力 期货市场将再迎大规模扩容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吴晓璐 日前,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首批试点机构包括中、农、工、建、交五大行。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助于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另外,随着国债现货和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提高,有利于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也可以增加国债对外资的吸引力。” 国债期货市场逐渐成熟 据央行数据,截至今年1月底,我国国债规模为16.1万亿元。商业银行持有国债9.98万亿元,保险公司持有约3600亿元,合计持有国债占比约64%。但此前由于政策限制,银行和保险机构一直缺席国债期货。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在国债承销、做市业务、资产管理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避险需求非常强烈。”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些大的商业银行具有国债发行承销的责任,因包销等因素持有债券,需要国债期货来对冲利率风险。在现券价格波动较大时,银行也可以通过国债期货套期保值来规避风险,降低资产管理成本,提高其资产和负债管理能力。 “保险机构通常持有超长期债券较多,现券市场缺乏期限与之匹配的风险管理工具,当市场有回调风险时,通过国债期货来套期保值或调整久期,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降低损失,增强保险资金资产管理的稳定性。”罗旭峰表示。 “国债期货是目前国内利率衍生品市场中唯一的场内衍生品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管理利率风险的途径。”中信期货总经理方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方兴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国债期货市场逐渐成熟、交易机制不断完善,为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加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债期货的产品线不断丰富,助力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功能发挥;国债期货的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具备商业银行和保险资金入市的承载能力;国债期货的交易机制不断完善,均为银保机构入市创造了条件。 增强国债对外资吸引力 “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也是完善中国金融市场和国债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中国银行(港股03988)首席研究员宗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金融市场需要不断完善。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应该是现货和期货有机结合、具有充分流动性的市场,这样才能满足外资进入国内市场的需求。” “目前,全球利率都比较低,缺乏相对稳定、较高收益的资产。在此背景下,与人民币相关的国债资产,可能会吸引国外投资者的目光,预计外资对人民币债券需求会呈现快速增长。”宗良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境外机构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总量达到1.8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据悉,目前全球主要的三大债券指数中,彭博巴克莱和摩根大通已经将中国债券纳入其指数体系,这意味着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规则等逐步与国际接轨。 罗旭峰表示,国债期货准入限制的进一步放开,也可以让国债期货与国际接轨,丰富的利率衍生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国内市场,这是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大势所趋。 期货市场将迎更大规模扩容 “从短期来看,中金所的国债期货合约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如果未来有比较集中的需求,也会有更多的产品推出。”宗良认为。 据记者了解,中金所已经上线了30年期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如果未来30年国债期货合约正式上市,将进一步将国债期货品种线向长端推进。”方兴如是说。 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将对期货公司和期货市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罗旭峰表示,更多机构群体的参与,对于期货公司而言意味着期货市场流动性和规模的提升,期货公司也可以与银行和保险机构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同时,商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可以增加国债交割规模,盘活国债现券资产,提高债券流动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2010年股指期货的上市,使得证券公司开始深度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带来了期货市场的第一次大扩容,本次国债期货引入银行和保险机构必将使各类大型金融机构(包括境外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中国期货市场中来,中国期货市场将再次迎来更大规模的扩容。”罗旭峰说道。[详情]

李扬:银保进入国债期货市场 金融市场改革扎实推进
李扬:银保进入国债期货市场 金融市场改革扎实推进

   原标题:李扬:银保机构进入国债期货市场 金融市场改革扎实推进 2月21日,中国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这是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略,加强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和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促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因此,称它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恰如其分。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在发达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历来就是衍生品交易的主力军。它们交易产品涵盖的范围也相当广,举凡期货、期权、互换、远期等等,都在它们的视野之内。应当说,正是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这些“中介机构”广泛积极参与各类市场交易,各类市场才内在、有机地联为一体。就机构自身而言,由于参与了多种市场,它们才能业务多元化并得以采行丰富且多元化的交易策略;就市场体系而论,由于机构这种金融中介在各个金融市场和交易的各个层面上都发挥积极作用,所谓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分野,所谓场内与场外的割裂,所谓资金流动的壁垒等等,都不复存在。正是因为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使得各个分割市场得以一体化,金融信息得以无障碍地传播,金融的配置效率才会提高,金融的宏观调控才会有效率。 我国衍生品市场起步虽晚,但发展非常迅速。不到十年的功夫,我国衍生品市场的专业化、机构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功能日益凸显。面对全球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和中国经济新常态,我们更应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结构。 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就是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联通、提升市场整体运行效率,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首先,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我国所有主要的金融要素市场活动,使得它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国债期货、利率互换、债券远期等场内外多种利率风险管理工具进行交易,从而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提高组合运作效率;其次,金融机构通过交易现货和期货等衍生品,在多个市场间进行套利操作,势必大大消除同一券种及其衍生品的定价差异,提升债券和衍生品价格的精确性,进而促使金融资产的整体定价效率和流动性显著提高;其三,国债期货交割制度的运行,将冲破债券转托管机制的束缚,大大增加两市场间债券的流动性,从而可以吸引投资者根据自身需求参与国债现货交易,产生推进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联通,促进债券市场协调发展的积极效果。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改革深入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监管不断加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更重要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强,利率风险也逐渐显化。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持有大量利率敏感性资产,它们面临的利率风险将不断加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为这些大型机构提供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机制,势在必行。国债期货为广大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风险管理工具,恰恰应和了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管理利率风险的急迫需求。 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入市,可以利用国债期货平抑利率波动带来的市场估值损益变化,增强自身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国债期货市场之平抑市场剧烈波动的功能是无法替代的。在债市快速调整期间,广大金融机构大都会抛债止损,从而引发流动性枯竭。引入期货市场后,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可以利用国债期货流动性较好、成交快速的特点,通过国债期货有效对冲现券市场的下跌风险,分流债券市场的抛压,为提高金融市场的韧性与稳定性,做出积极贡献。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可以通过国债期货更好地进行资产负债主动管理,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国债期货具有高流动性的特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国债期货交易,在不交易现货的情况下迅速改变组合久期,以更低的流动性成本精准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实践证明,商业银行运用国债期货等利率衍生品对冲基础利率产品的风险敞口,可以在总风险水平不变前提下,有效增强信贷意愿,扩大信贷规模,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部署下一步金融改革方略时,首次将“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提升到战略要点的高度。在那之后的历次金融改革部署中,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任务都霍然位居前列。 国债收益率曲线反映的是无风险资产的利率水平,它们为信用债等提供了定价基准。国债收益率曲线是否完备,是否有效,关乎一国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因此,是否拥有健全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是衡量一国金融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有效的国债期货市场,将通过提供套保、套利交易等机制,带动相应期限现货的流动性,提升现货市场定价效率,进而产生提升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的作用。国债期货市场的出现,不是简单地平行地增加了一个市场,而是综合性、立体性地为债券市场提供了一种风险管理机制,它的推出,拓展了原有国债市场的内涵和范围,通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长期协同效应,提高了金融市场深度和吸纳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有效扩大了市场上的信息含量,提高了债券市场的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我国2013年开始推出国债期货产品并一直稳健运行的实践,为此也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是我国债券市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占比超过债券余额的70%。掌握规模如此庞大之现券的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一旦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必将给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积极推动。首先,它将通过交易业务创新,为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引入期现套利、跨期套利等新的跨市场投资交易模式,大大拓展其资产管理的空间,增强资产配置的有效性;其次,商业银行、保险机构通过跨市交易,积极参与国债交割,可以有效盘活存量债券资产,提升债券流动性,对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形成良性助推作用;其三,包括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内的交易者的广泛参与,有助于形成更为连续、公允的国债期货价格,进而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完善债券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其四,这些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拓展,也将对部分缺乏流动性的现券提供价格参考,从另一层面助力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完善。 助力加快金融对外开放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效果显著。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境外投资者持有在岸人民币债券总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同时,彭博巴克莱指数、摩根大通新兴市场债券指数相继纳入中国债券,更充分反映了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债券市场的信心与关注。 但是,客观地说,中国债券市场仍然存在若干结构性缺陷,使得境外投资者面对潜力巨大的中国债券市场,逡巡不前。最重要的缺陷,便是缺乏有效的市场化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和机制。成熟的市场投资策略,是一手持有债券现货,另一手持有利率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为施行这一有效的投资策略,市场必须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利率衍生品。对标这一国际实践,我国在国债期货等利率衍生品的供给方面的差距显而易见。质言之,境外投资者无法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以对冲利率风险,是阻碍它们更大规模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技术和制度障碍。可以预见,随着债券市场开放力度的加大,随着境外投资者持有我国债券的规模不断增大,它们对国债期货等利率衍生品的需求将更加迫切。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谋划,我们必须尽快补上这一短板。 进一步说,中国未来要实质性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治理机制建设,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最重要的必要条件。多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践告诉我们,提供多层次、有深度、弹性大的国债市场,以便国际投资者有效持有多类型人民币定值资产,并能够有效地与其他货币定值资产实行统一配置,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内容。 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深度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将厚植人民币国际化的沃土。一方面,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交易,将大大提高期货市场的深度,丰富国债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交易策略,推进国债期现货市场协调发展,促进国债期货功能发挥,为境外投资者进入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保险机构通过服务境外投资者未来参与国债期货的需求,对接其国际客户提供投资顾问、清算、担保品托管等全方位服务,丰富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推动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发展。此外,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将为其自身的衍生品投资业务积累经验,增强其经营稳定性,这将使它们得以更好地面对金融对外开放后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贡献力量。 国债期货的市场建设与发展需要稳扎稳打,因此,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参与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宜逐步增加,相关业务进展应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入市机构需要做好内部风险控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技术系统准备,培养专业人才,明确业务操作流程。同时,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发挥跨部委协调机制,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发挥监管合力,保障国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李扬)[详情]

国信: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 市场会有哪些变化
国信: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 市场会有哪些变化

  原标题:【国信宏观固收】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会有哪些变化 来源:国信固收研究 2020年2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 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是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有助于满足机构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增强经营稳健性,进一步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将推进国债期现货市场协调发展,丰富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国债期货功能发挥。 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将发挥跨部委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分批推进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促进国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本文对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其可能会给国债期货市场带来四个方面的影响:(1)国债期货持仓量、成交量会有明显提高,交割量也会有所提升;(2)国债期货基差中枢水平会出现系统性提高;(3)国债期货与现券特别是国开债的联动性将进一步增强;(4)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会影响债市短期变化但不改长期走势。 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会有哪些变化 持仓量、成交量会有明显提高;交割量或有所提升 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相信投资者首先想到的是国债期货市场将扩容,持仓量和成交量将明显上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可以用两个角度来看: (1)国债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增多,市场容量必定提升; (2)在现券市场上,银行、保险机构体量庞大。从2020年1月的托管数据来看,在国债方面,全市场国债托管量为15.3万亿左右,银行保险机构托管量为10.3万亿左右,占比达到了67.7%;在流动性更好的国开债方面,全市场托管量为8.7万亿左右,银行保险机构托管量为5.2万亿左右,占比达到了60.3%。 拥有大量现券头寸的银行保险机构,同样也对风险管理有着很强的需求,随着他们逐步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相信国债期货的市场容量会出现跨越式发展。做一个粗略的计算,过去一年,国债期货的日平均成交量为5.7万手左右;日平均持仓量为11.1万手左右。假设各个机构的投资风格整体上一致(当然,市场投资中,银行保险与券商基金等机构的投资风格肯定有所不同,我们在此暂时忽略这一点),那么在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后,保守估计,国债期货的日平均成交量会上升至14.3万手左右;日平均持仓量会上升至27.8万手左右。 交割量方面,在增加参与机构的前提下,国债期货交割量出现上升的概率是较大的,但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也是以风险管理为主,参与交割兴趣不高。但又因为银行现券体量太大,一旦参与交割,也会使得交割量出现明显上升。 国债期货基差中枢水平会出现系统性提高 虽然当前还不知道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的具体情况会是怎样,但套保为主是肯定的。利用国债期货套保,在国债期货上的头寸就是以做空为主,这将会使得国债期货相比现券的表现会较原先更弱一些。以10年期国债期货为例,最近3年,其基差的平均水平在0.4元左右,相信这一基差中枢水平会有所提高,但上升幅度有限,因为基差上升过多,银行保险机构再利用国债期货套保也是不划算的,粗略估计十年期合约基差中枢水平可能会上升至0.5-0.6元左右。 国债期货与现券特别是国开债的联动性将进一步增强 虽然国债期货当前跟国债、国开的联动性较强,它们的相关系数均到达了97%以上,但我们经常会发现三者在日度的波动中会有较大的区别。随着银行保险这两大交易主体入市,在他们的套保套利交易中,相信会使得国债期货与国债、国开的联动性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流动性更强的国开债,其将会大量被用于与国债期货的套利交易中,两者价格的联动性将进一步增强。 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会影响债市短期变化但不改长期走势 正如前文所述,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是以风险管理为主,那么其在国债期货上的空头头寸比例必然是较高的,又由于他们的现券体量极大,因此当其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时,也必然会对期货市场短期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债市短期走势。但在长期来看,债市利率的影响因素还是以基本面为主,因此银行保险入市对债市长期利率的走势影响极小。 分析师:徐 亮   S0980519110001 分析师:董德志  S0980513100001[详情]

银保获准投资国债期货 金融领域改革不停止
银保获准投资国债期货 金融领域改革不停止

  原标题:银保获准投资国债期货 金融领域改革不停止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近日四部委下发文件,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参与中金所国债期货交易。这是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一环,既能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也能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创造更好的环境。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保险资金是债券现货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总量的70%,相应也具有最大的以国债期货对冲利率风险的需求。然而,受限于监管规则和市场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和保险资金一直无缘国债期货。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机构投资者的成熟,商业银行和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的市场条件逐步具备。一方面,商业银行和保险资金衍生品交易经验丰富,商业银行深度参与利率互换、黄金期货市场,保险资金也参与了股指期货市场,具有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严格的风控制度,具备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国债期货市场运行平稳。目前,我国已成功上市2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期货,市场运行平稳,效率不断改善,功能逐步发挥,具备承载商业银行、保险资金入市的能力。此外,商业银行、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是国际通行惯例。从境外经验看,不同类型保险公司的投资目的和策略有所差异,但普遍持有国债、高等级公司债等债券,需要通过国债期货等利率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国债期货在欧美保险资金中被广泛用于对冲利率风险、控制组合久期和增强投资收益。特别是对于负债久期长、利率风险敞口大的寿险公司而言,国债期货是其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需要注意的是,应做好银保进入国债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只有市场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国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市场已建立包括保证金、涨跌停板、持仓限额、大户持仓报告、强行平仓、强制减仓等一系列制度,以防范市场流动性风险。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也应建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及业务处理系统,具备专业的管理团队和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防范和控制交易风险。[详情]

天风固收:银行保险入市国债期货分析
天风固收:银行保险入市国债期货分析

  来源:天风晨曦交易视点 作者:天风固定收益总部 据近日公告,经过中金所和多方多年的推进,商业银行终于获批进入国债期货市场,考虑到此前刚刚放开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这显示监管对于商业银行参与各类场内交易的态度变得愈发积极。 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是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渐深化,其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有助于满足金融机构日趋强烈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增强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进一步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将推进国债期现货市场协调发展,丰富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国债期货功能发挥。 鉴于商业银行有非常大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此举一定程度将改变国债期货市场生态,不过这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其一中金所对商业银行的庞大体量有所考虑,初期给商业银行的交易额度估计将在较为合理的数千手;其二首批试点银行为国有大行,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后续更多商业银行的参与将逐渐改变市场生态。 商业银行入市对市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交易模式,考虑到债券现货具备天然票息优势有利于大资金做多,因此在做多的标的选择上商业银行恐仍将偏向现货。对冲和做空工具方面国债期货则没有太多竞争对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商业银行入市可能将保持国债期货小幅贴水。另一方面,从期现套利来说,商业银行有巨量的可交割债保有量,无论是参与正向套利还是反向套利都有非常大的便利性和成本优势,因此商业银行入市将一定程度上将减少国债期货较大幅度升贴水的机会,尤其升水恐再难见到。同时,现货市场上各合约可交割债的流动性将进一步提升。综合来说,商业银行入市将使得投资者更加多样化,国债期货定价更趋于理性,对于国债期货市场和可交割债市场都具有积极意义。 从保险机构入市方面来说,由于保险机构持有较大比例超长期限利率资产,有很强的超长期限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因此非常有助于中金所推进超长期限国债期货的上市。鉴于超长期限国债期货此前已提上中金所日程,随着保险入市,此进程很可能将加快。 另外,公告尚未明确说明银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是通过期货公司还是直接成为中金所会员,这主要影响期货公司以及中金所成交持仓信息披露,有待后续进一步明确。 对于券商来说,银行保险入市一方面将减少套利机会,另一方面更理性的市场波动将降低投机情绪对国债期货头寸的影响。待银行交易日趋活跃,券商自营恐将告别国债期货期现套利业务,对冲交易业务需要更多开展利差类、基差类和跨品种跨期类交易。 对于国债期货做市商来说,银行更多的将成为非理性投机盘的对手方而不是加入其中,因此总的来说银行入市有望略降低国债期货的非理性波动而有助于做市商降低少许风险。另一方面,中金所今后也很可能引入一些银行保险机构作为做市商以丰富做市商机构类型。 总的来说,银行保险机构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助于银行保险机构管理利率风险、增强经营稳健性、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有助于国债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多样化,以及国债期货市场成熟度的进一步提升。 [详情]

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商业银行等重磅机构投资者
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商业银行等重磅机构投资者

  原标题: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商业银行等重磅机构投资者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商业银行等重磅机构投资者 新华社记者刘慧 证监会21日宣布,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 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未来,证监会等四部委将发挥跨部委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分批推进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国债期货市场迎来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无论对这个市场还是对这两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来说都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可满足其风险管理需求,丰富投资产品类型,提升债券资产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国债期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交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总裁乔宏军表示,对于商业银行等来说,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债期货对债券进行风险管理,平抑利率波动带来的市场估值损益变化,丰富市场风险管理的工具,从而切实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债期货更好地进行资产负债主动管理。 “国债期货具有高流动性的特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国债期货交易在不交易现货的情况下迅速改变组合久期,以更低的流动性成本精准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目标。”乔宏军说。 对债券市场而言,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有利于推动交易业务创新,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完善债券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中国银行总行全球市场部总经理王卫东指出,对国债期货市场而言,商业银行的入市无疑将丰富投资者群体,从而增加市场深度、增强市场流动性,并进一步完善价格发现机制,提升市场定价的有效性。 他表示,此举对国债现货市场也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有机联动和融合发展,既能增强不同类别国债的流动性,也能促进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完善,优化基准利率形成机制,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对整个金融市场而言,商业银行等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一环。在诸多业内专家看来,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提速,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比重也持续增大,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境外投资者利用利率衍生产品开展套保的旺盛需求。 “通过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商业银行等可以进一步完善对接境外客户群的服务体系,为境外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资产风险管理工具。”乔宏军说,这将促进商业银行等以更全面的客户服务能力迎接境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必然选择。 [详情]

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破冰 将助力提升投资管理效率
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破冰 将助力提升投资管理效率

  来源:金融1号院 原标题: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破冰,将助力提升投资管理效率 市场期待已久的银行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正式开闸。2月21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公告称,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首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是国债现券市场最重要的持债主体,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银行盘活自身持有的大量国债现货,提升投资管理效率;提升国债期货市场定价效率和精度,形成准确反映全市场的价格信号,同时,帮助商业银行管理国债业务风险,促进现货市场平稳发展。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对于商业银行自身,我国债券市场,以至整个金融行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交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总裁乔宏军表示,对商业银行自身而言,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自身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而对债券市场而言,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有利于推动交易业务创新,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完善债券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国债期货可以为商业银行引入期现套利、跨期套利等新的跨市场投资交易模式。 中国银行总行全球市场部总经理王卫东介绍说,商业银行作为中国国债现货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以及中国国债最主要的持有者(持有超过60%的国债),十分乐见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蓬勃壮大,并期盼能亲身参与到国债期货市场的建设中去。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具有多方面意义。对国债期货市场而言,商业银行的入市无疑将丰富投资者群体,从而增加市场深度、增强市场流动性,并进一步完善价格发现机制,提升市场定价的有效性。 王卫东认为,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有效丰富了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箱,同时,也有助于银行盘活自身持有的大量国债现货,提升投资管理效率。商业银行进入国债期货市场意义深远,既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也将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创造更好的环境。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整个金融市场而言,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是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改革、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通过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商业银行在自身积累衍生产品业务经验、打好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基础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对接境外客户群的服务体系,为境外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资产风险管理工具,以更全面的客户服务能力迎接境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必然选择。 乔宏军同时表示,商业银行通过跨市交易,积极参与国债交割,可以有效盘活存量债券资产,提升债券流动性,对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形成良性助推作用。此外,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交易者的广泛参与有助于形成更为连续、公允的国债期货价格,从而可使衍生产品充分发挥价格发现的职能,既能对部分缺乏流动性的现券提供价格参考,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 [详情]

中信期货:银保入市 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中信期货:银保入市 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原标题:银保入市,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来源:金融有革调 文:张革金融团队 摘要 2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潜在资金流入规模多大?由于不同机构参与国债期货的程度存在差异,这一方面与政策限制有关,如公募产品只能基于套期保值的目的参与国债期货,另一方面也与参与者交易偏好有关,如证券自营国债期货参与度较高,但广义基金参与力度则相对有限。考虑到银保入市初期,仍将以“小步缓行”思路,因此,我们假设其参与程度与只能套保的公募产品以及可多策略参与的广义基金更为类似,基于此,我们推算银保入市可能带来约0.36万手~4.58万手的增量持仓。 期现市场联动性有望进一步增强。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经验,美国国债期货的基差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呈现持续收敛且波动有限的特征。而银保入市将进一步匹配期、现市场参与者结构,且改善多数国债期货参与者更偏好使用国债期货进行空头对冲的问题。同时,由于银行等负债端更为稳定的机构入市,无风险套利的理论边界将受到压缩,这可能会抑制基差走扩的空间。 推动市场交易策略更加成熟。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最普遍的诉求是进行套期保值,包括空头套保和多头套保两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国债期货进行久期调整、多样化策略丰富投资等。随着国债期货参与机构和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策略也将更加成熟。预计初期参与市场的思路仍然是“小步缓行”。随着国债期货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的承载力已明显增强。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经验,美国国债期货市场上银行多空持仓占比相对均衡,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策略需求。 正文 一、银保有望分批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证监会网站2月21日显示,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与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 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可满足其风险管理需求,丰富投资产品类型,提升债券资产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国债期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将发挥跨部委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分批推进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促进国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第一批试点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二、潜在资金流入规模多大? 银保入市之后,第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潜在的资金流入规模多大。对于潜在资金流入规模的测算,我们从机构持仓特征角度入手,银保入市或将带来约0.36万手~4.58万手的增量持仓。 由于不同机构参与国债期货的程度存在差异,这一方面与政策限制有关,如公募产品只能基于套期保值的目的参与国债期货,另一方面也与参与者交易偏好有关,如证券自营国债期货参与度较高,但广义基金参与力度则相对有限。考虑到银保入市初期,仍将以“小步缓行”思路,因此,我们假设其参与程度与只能套保的公募产品以及可多策略参与的广义基金更为类似,基于此来推算可能带来的增量规模。具体测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国债期货持仓情况。根据公募基金2019年一季度报告披露的数据,公募产品持有国债期货约531手。根据交易所披露的数据,2019年一季度广义基金(包含公募产品)持仓占国债期货总持仓的比例约19%,若按国债期货2019年一季度末8.4万手持仓规模计算,则广义基金持仓量约16000手。 第二步:债券持仓情况。根据公募基金2019年一季度报告披露的数据,持有债券总量约6.8万亿。根据债券托管数据,2019年一季度末广义基金持有债券总量为16.11万亿,银行保险持有债券总量为46.16万亿。 第三步:估算银保入市的增量资金。根据前两项数据,若类比于公募产品,则银保入市潜在的增量持仓约3604手;若类比于广义基金,则银保入市潜在的增量持仓约45845万手。 三、期现市场联动性有望进一步增强 对于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之后对市场的影响,除了前一章节所述的市场规模的扩大之外,我们认为,未来期现市场的联动性也有望进一步增强。 大的框架上看,银保入市将进一步匹配期、现市场参与者结构,无疑将改善此前部分参与者无法通过期货市场表达对市场看法的问题,增强期现之间的联动性。 从微观的交易模式的角度看,银保入市有助于提升期现的联动性。其一,从期现套利空间的角度,由于银行等负债端更为稳定的机构入市,无风险套利的理论边界将受到压缩,这可能会抑制基差走扩的空间。其二,从多空套保偏好的角度,由于保险等机构存在保费流入节奏与市场波动不匹配的问题,在保费流入较少的时候,保险机构出于提前进行大额配置及改进现券市场流动性欠缺造成的配置节奏偏慢等动机,进行多头套保的意愿较高,这也将改善多数国债期货参与者更偏好使用国债期货进行空头对冲的问题。 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经验,美国国债期货的基差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呈现持续收敛且波动有限的特征。相对而言,我国国债期货基差的不稳定性要更强。这也是美国国债期货与中国国债期货在基差表现中明显不同的地方。我们认为,随着做市制度与交易者结构的进一步丰富,国债期货基差收敛的情况将明显改善。 四、推动市场交易策略更加成熟 对于银保参与国债期货的交易策略方面,我们认为,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最普遍的诉求是进行套期保值,包括空头套保和多头套保两个方面。一方面,银保作为现券的主要持有者,持有全市场约60%的债券头寸决定了利率波动对其损益的影响较为显著,存在空头对冲交易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资金流入较少时提前进行大额配置或改善现券市场流动性欠缺带来的配置节奏偏慢的问题,也存在多头套保的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空交易提高或降低资产负债和利率敏感性缺口,以及通过多样化的策略设计来丰富产品投资结构,提升自身盈利等。 预计初期参与市场的思路仍然是“小步缓行”。随着国债期货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的承载力已明显增强。比如,2019年1月国债期货引入的期转现交易机制,开辟了场外场内交易联动机制,大额订单交易可选择场外协商方式完成,降低对市场的冲击;又如,2019年5月国债期货引入做市商机制,市场规模显著扩大、市场深度显著增加、市场买卖价差显著降低。根据中金所数据,做市业务开展半年以来,T、TF、TS合约日均持仓量分别是做市业务开展前的1.2倍、1.4倍和10倍,T、TF、TS主力合约日均5档深度分别是做市业务开展前3倍、6倍和205倍,TS主力合约日均买卖价差相较于做市业务开展前缩小了87.5%。 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经验,美国国债期货市场上银行多空持仓占比相对均衡,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策略需求。 [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