磋商情况

国新办就中美经贸磋商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全文)
国新办就中美经贸磋商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全文)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4日  00:16
中方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声明
中方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声明

央视新闻|2019年12月13日  23:06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中美经贸磋商进展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中美经贸磋商进展情况

新华视点|2019年12月13日  23:17
国新办今晚将就中美经贸磋商有关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新办今晚将就中美经贸磋商有关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2019年12月13日  22:19
有报道称中美将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外交部回应
有报道称中美将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外交部回应

新京报|2019年12月13日  21:10
崔天凯今天将和美方签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方回应
崔天凯今天将和美方签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方回应

外交部网站|2019年12月13日  21:13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开展部分大豆、猪肉等自美采购商品的排除工作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开展部分大豆、猪肉等自美采购商品的排除工作

新华社|2019年12月06日  14:01
外交部:打贸易战损人害己 到头来损害美国人民利益
外交部:打贸易战损人害己 到头来损害美国人民利益

央视|2019年12月05日  15:41
商务部: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的话 应相应降低关税
商务部: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的话 应相应降低关税

央视|2019年12月05日  15:28
特朗普称“不介意明年大选后签贸易协议”外交部回应
特朗普称“不介意明年大选后签贸易协议”外交部回应

外交部网站|2019年12月04日  19:58
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话
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话

新华视点|2019年11月26日  09:46
外媒:美高官称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或能年底前签署
外媒:美高官称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或能年底前签署

参考消息|2019年11月25日  11:10
基辛格:望中美贸易谈判成功 开展更多更深层次对话
基辛格:望中美贸易谈判成功 开展更多更深层次对话

新华网|2019年11月21日  17:21
中美经贸磋商有无新的时间表?外交部回应
中美经贸磋商有无新的时间表?外交部回应

外交部网站|2019年11月20日  18:19
商务部谈中美经贸磋商:关税取消幅度由双方共同估量
商务部谈中美经贸磋商:关税取消幅度由双方共同估量

新华社|2019年11月14日  16:31
商务部:中美达成协议必须同步等比率取消已加征关税
商务部:中美达成协议必须同步等比率取消已加征关税

人民日报客户端|2019年11月07日  15:31
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话
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话

央视|2019年10月26日  10:29
人民日报钟声:发展中美关系离不开相互尊重
人民日报钟声:发展中美关系离不开相互尊重

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6日  03:45
中方同意每年购500亿美元美农产品?外交部回应
中方同意每年购500亿美元美农产品?外交部回应

观察者网|2019年10月14日  20:08
为了中美和世界——全方位解读中美新一轮磋商结果
为了中美和世界——全方位解读中美新一轮磋商结果

澎湃新闻|2019年10月14日  02:45
陶然笔记:为什么双方都愿意成交 但有的媒体误读?
陶然笔记:为什么双方都愿意成交 但有的媒体误读?

人民网|2019年10月14日  18:49
特朗普称美中两国已“非常接近”结束贸易战
特朗普称美中两国已“非常接近”结束贸易战

新华社|2019年10月13日  01:18
特朗普:中方磋商团队表现出色 中国人民应感到骄傲
特朗普:中方磋商团队表现出色 中国人民应感到骄傲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10月13日  08:15
是否会叫停近期对华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特朗普回应
是否会叫停近期对华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特朗普回应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10月13日  00:43
中美当前关注的几大问题 特朗普这样回应中国媒体
中美当前关注的几大问题 特朗普这样回应中国媒体

澎湃新闻|2019年10月13日  08:36
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结束
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结束

新华社|2019年10月12日  06:27
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见刘鹤
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见刘鹤

新华社|2019年10月12日  06:51
视频|特朗普:美中经贸磋商取得了实质性第一阶段成果
视频|特朗普:美中经贸磋商取得了实质性第一阶段成果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10月12日  07:36
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开幕(图)
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开幕(图)

新华社|2019年10月11日  01:59
视频|刘鹤率团抵达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地点
视频|刘鹤率团抵达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地点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10月11日  09:34
刘鹤:停止贸易战是整个世界的共同期盼
刘鹤:停止贸易战是整个世界的共同期盼

人民日报|2019年10月11日  04:02
陶然笔记:沉心静气 稳步向前
陶然笔记:沉心静气 稳步向前

央视|2019年10月12日  07:34

特朗普回应中国媒体

中美当前关注的几大问题 特朗普这样回应中国媒体
中美当前关注的几大问题 特朗普这样回应中国媒体

澎湃新闻|2019年10月13日  08:36

副部级磋商

美方再释善意 助力经贸磋商(廖岷率团与美磋商视频)
美方再释善意 助力经贸磋商(廖岷率团与美磋商视频)

央视|2019年09月20日  10:59

第十轮

第十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京举行
第十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京举行

新华视点|2019年05月01日  21:26
美财长姆努钦:中美经贸磋商“富有成效”
美财长姆努钦:中美经贸磋商“富有成效”

参考消息|2019年05月02日  10:54
陶然笔记:中美经贸磋商谈到关键处难得平常心
陶然笔记:中美经贸磋商谈到关键处难得平常心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5月02日  07:58

最新新闻

武汉:防控一线医护人员买首套房公积金最高可贷84万
武汉:防控一线医护人员买首套房公积金最高可贷84万

  原标题:武汉: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买首套房公积金最高可贷84万元 来源: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朱泽 2月7日晚,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台通知,疫情防控期间向一线医护工作人员提供公积金使用倾斜政策。 具体从哪些方面倾斜? 根据该通知,首先,购买自住房贷款的,参照该市高层次领军人才的支持政策,提高可贷额度,降低缴存时限要求。按照此前的政策,高层次领军人才购买首套公积金最高可贷84万元。 其次,支援武汉防疫工作的外地医护人员,在汉购房申请异地公积金贷款时,不受户籍地限制。 此外,对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不能本人到场办理的,将代办人放宽至单位住房公积金经办人员。 而对于受困企业,公积金也有相关扶持。 因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发生困难的相关企业,可依法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或在规定标准内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待经济效益发生好转后,恢复正常缴存。 对于个人来说,疫情防控期间万一断缴了怎么办? 通知明确,因在疫情防控期间无法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职工需办理公积金贷款时,经单位说明情况并补缴住房公积金后,可视作连续足额缴存,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不受影响。 根据通知,还有四类特殊逾期信用记录支持调整。 对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和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逾期记录,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未能及时还款逾期记录,对后期归还并正常还款的人员,经个人申请,给予疫情防控期间征信逾期信用记录修改处理,并退还所收取的逾期罚息。 [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2月08日 14:51
临港新片区2月80个项目准备复工 各工地疫情防控检查
临港新片区2月80个项目准备复工 各工地疫情防控检查

  原标题:2月80个项目准备复工,临港新片区开展工地疫情防控检查 建筑工地人员来源广、流动性大,居住、作业等聚集性强,是防范疫情扩散的重要对象。 临港新片区目前有在建项目近150个,经排摸2月份有80个项目准备复工、首批外来务工人员近6000人。 建筑工地人员来源广、流动性大,居住、作业等聚集性强,是防范疫情扩散的重要对象。为坚决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建筑工地传播,2月8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建交处和建管服务中心兵分6路,对中移动IDC、微型燃气轮机研制基地、港城广场、临港国际会议中心、泥城动迁安置基地、芦潮港社区五期动迁住宅、“先租后售”公共租赁住房三期、腾波路、丹漪路、两港大道快速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展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准备实检查,并辅导工地开展复工准备。 两港大道快速化等重点工程和微型燃气轮机研制基地等产业项目复工意愿强烈,工地正在积极开展复工准备。各项目单位表示将尽可能采取措施,一手做好疫情防控、一手做好复工准备,介绍了防疫物资准备等疫情防控工作,并明确重点人员和重点对象暂不返沪。 6个检查小组要求建设工地将各项防控工作做细做深做实,严防死守,努力打赢建设工程疫情防控阻击战,并提出了具体防控要求: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小组应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并与总包项目经理担任双组长,各参建单位作为组员共同参与。建设单位负首要责任,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小组成员专人专岗、明确各岗位职责;落实专人对接属地社区主管部门和疾控部门。 强化值守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出入口必须严格管理,实名制对在场和进场人员实施全数排摸、全数登记、全数测温,每日不少于两次测温,真正做到人数精确、人员平安。重点人员、重点对象未进行14天医学隔离不得进入工地现场。工地人员有进退场情况应及时报告。 严格服从属地监管。按属地管理部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统一调度、统一监管。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现场人员的防控意识,自觉做好自身防护。 严格落实复工各项要求。切实按照市住建委及管委会要求,积极完善各项复工条件。强化现场疫情防控小组的职责落实,加强人员管控、实施全封闭管理、配备足够的防疫物资、增强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力量、合理安排工期、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经费、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做到应急处置全覆盖。 此前,新片区管委会已按照“三个一律”、“三个全覆盖”和“六个到位”原则,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临港新片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制订了《临港新片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要求落实健全防控制度、采取扎实措施,做好预案、全面排查、严防死守,全面加强工地现场管理和疫情防控。[详情]

一财网 | 2020年02月08日 14:48
流通协会递交紧急报告 呼吁阶段性政策为经销商减压
流通协会递交紧急报告 呼吁阶段性政策为经销商减压

  原标题:流通协会递交紧急报告,呼吁阶段性政策为经销商减压  新京报讯(记者 王琳琳)2月8日,新京报记者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简称“流通协会”)官方获悉,流通协会已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正式递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支持的紧急报告》,恳请政府主管部门给予行业阶段性政策支持,以应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 流通协会在报告中表示,受春节假期延长及复工后疫情管控人流等因素影响,汽车销售、租赁及售后服务业务呈现断崖式下跌,经销商经营回款出现断流,企业面临履约困难,全行业的短期流动性冲击极大。 为此,流通协会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若干项疫情防控期间给予汽车经销商阶段性政策支持的建议:呼吁加强对金融机构向受困企业提供政策保障的监管;对汽车流通企业提供债务延展审批便利;增加授信额度;加速放款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特殊情况逾期罚息减免及征信保护等相关政策支持。 流通协会表示,此次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递交报告,有望借助国家力量保护汽车流通行业免遭系统性风险。 新京报记者 王琳琳 图片来源 官网截图 [详情]

新京报网 | 2020年02月08日 14:24
美司法部长提议控股诺基亚爱立信 抗衡华为
美司法部长提议控股诺基亚爱立信 抗衡华为

  原标题:为抗衡华为,美司法部长提议控股诺基亚爱立信 【文/观察者网 白紫文】当地时间2月6日上午,美国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总部举行了“中国行动计划会议”。会议上,美国司法部长威廉·巴尔(William Barr)针对“中国威胁”这一话题发表了半个小时的主题演讲,并提议由美国取得诺基亚和爱立信的控股权,以抗衡华为在5G领域的影响力。 巴尔在演讲中提到,“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一度幻想,民主资本主义已经不会再被任何有竞争力的意识形态所挑战。那是一段不错的时光。但是现在,我们又进入了新的全球局势紧张和竞争激烈的时代,而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政治和经济理念上最大的地缘政治对手。” 巴尔演讲视频截图 巴尔重点谈到中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对美国构成的威胁”,并将关注点锁定在两个方面, 一是所谓“中国通过‘盗窃’美国技术获得技术飞跃”,二是中国对5G建设的关注和投入。 “中国已经建立起领先的5G技术,包揽了世界上40%的(电信)基础设施市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美国没能引领技术时代。” 巴尔强调,5G是基础设施产业。 “除了北美以外,华为已经成为各大洲的主要供应商。而美国却没有一家设备供应商。中国的主要竞争者,芬兰的诺基亚市场占有率为17%,瑞典的爱立信为14%。” “未来5年内,5G的全球格局将逐渐成型。” 巴尔称,“现在的问题”是,在这段窗口期内,美国及其盟友是否能施加足够的竞争力给华为,获得足够的市场占有率,形成长期、稳定的必要竞争力,而避免向中国的主导地位“投降”。 “时间非常短,我们和我们的盟友必须迅速行动。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立刻决定的有两件事。” 巴尔称,首先是在美国部署5G所用的相应频谱。“我们仍然没有做这件事。”而在确立频谱之后,还要在美国国内建立大量基站,以支持5G的覆盖率。其次,是决定“在这轮赛跑中我们打算骑哪匹马” 。 “全球哪家能与华为竞争的5G供应商值得我们信赖呢?我们确实能够不停地要求我们的盟友不要安装华为的基础设施,但他们安装谁的呢?我们现在必须在市场上提供替代品。” 巴尔承认,在5G建设上,选择错误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因为没人能奢侈地“把一切推倒重建”。 “目前只有两家公司能与华为竞争,诺基亚和爱立信。而这两家供应商的问题是,他们既没有华为的规模,也没有一个像中国一样自带庞大市场的强大国家的支持。” “有人提出,美国可以通过与诺基亚或爱立信结盟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由美国占据控股权,可以通过直接控股,或是通过美国与盟国的民间企业财团来控股。由我们庞大的市场和财务实力支持这两家公司中的一者或两者,将形成(对华为而言)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并消除市场对这两家公司持久力的担忧。我们和我们的盟友都需要积极考虑这一方案。” 巴尔表示,“美国现在需要的是立刻就能赢取合同的产品,一个能够延缓华为发展的产品。” 不过,对这一计划的前景,巴尔自己似乎并不是那么乐观。 “不幸的是,我们曾经饱有的公司债券和使命感,如今已经难以再恢复。” 巴尔强调,美国要保持经济和科技的领导力,政府和私营企业必须通力合作。 此外,巴尔还提醒其盟友称,他们必须“更多地行动、集体地行动”,并特别说道“不要忘记,我们集合在一起的经济影响力才更加强大。”[详情]

观察者网 | 2020年02月07日 14:30
税委会:望与美一道朝最终取消全部加征关税方向努力
新京报网 | 2020年02月06日 13:29
国务院:调整对原产美国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国务院:调整对原产美国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原标题: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 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 税委会公告〔2020〕1号 为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按程序决定,自2020年2月14日13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第三批)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9〕4号)规定的加征税率。该公告附件1第一、二部分所列270个、646个税目商品的加征税率,由10%调整为5%;第三、四部分所列64个、737个税目商品的加征税率,由5%调整为2.5%。 除上述调整外,其他对美加征关税措施,继续按规定执行。[详情]

央视 | 2020年02月06日 12:05
国务院就调整对美部分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答记者问
财政部网站 | 2020年02月06日 12:01
国务院:调整对原产于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财政部网站 | 2020年02月06日 12:01
管涛:汇率问题没有超出之前中美达成的基本共识
管涛:汇率问题没有超出之前中美达成的基本共识

   来新浪理财大学,听管涛讲《汇率十讲》,破解外汇市场误区,教你读懂汇率。 管涛:大国汇率政策协调的新范本 作者 | 管涛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4期 要点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关于汇率问题的表述,不是新版的“广场协议”,而是双方的共同义务,创造了大国汇率政策协调的新范本。  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协议第五章为《宏观经济政策、汇率问题和透明度》(以下简称“汇率章节”)。该章节共有13条,分为总则、汇率惯例(即双方在汇率政策上做出的承诺)、透明度,以及执行机制(即双方分歧解决机制)等四个部分。长期以来,汇率问题都是中美经贸关系中焦点、难点问题。这是双方首次以法律文本的形式,在共识、对等基础上对此进行规范。这不是新版的“广场协议”,而是双方的共同义务,创造了大国汇率政策协调的新范本。 汇率问题没有超出之前中美达成的基本共识 人民币汇率问题长期受到美方的关切。早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双方建立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S&ED),汇率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双方多次强调推进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增强汇率灵活性以反映经济基本面。 2018年底,中美两国元首在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会晤,重启中美经贸谈判,其中汇率问题就是磋商的一个重要内容,并较早达成了一致意见。 2019年初“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易纲行长介绍两国就汇率问题达成了四点共识,即尊重各自的货币政策主权、坚持汇率由市场决定、不搞竞争性贬值并就外汇市场保持密切沟通,以及按照国际透明度标准披露数据等。只是2019年8月,节外生枝的“汇率操纵国”指控,才令此事又被纳入两国经贸磋商的议程。 汇率章节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文本的平衡性 2019年5月11日,刘鹤副总理在结束第十一轮中美经贸磋商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划出了中方的三条“红线”,表示双方的协议必须是平等、互利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方决不让步,中方三个核心关切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其中之一就是“文本平衡性”,要尊重国家尊严。 在此次协议的“汇率章节”中,这一原则得到了充分展现。文中四个部分每一条款,都是指向“缔约一方”或者“缔约双方”,没有任何条款是有关单方面的权力或者义务。因此,“汇率章节”的内容通篇都是基于双方共识和共同义务,对于双方完全对等,并多次强调相互尊重,体现了平等互利的新型大国关系。 恪守不竞争性贬值不会额外增加中方的执行负担 避免竞争性贬值以及避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是“汇率章节”的核心内容。但这本就是二十国集团(G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多边框架下各国做出的承诺。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因此,汇率政策天然具有外部性。一个国家采取怎样的汇率政策,不仅对本国,对他国也会产生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再度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货币战争、竞争性贬值的担忧。为此,作为危机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平台, G20领导人峰会宣言多次强调各国应加强在汇率问题上的协调。如2016年G20杭州领导人峰会宣言即写入:“我们重申,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会影响经济金融稳定。我们的有关部门将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我们重申此前的汇率承诺,包括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而2008年危机以来,中国在恪守这项承诺方面,与G20任何经济体相比,都不遑多让。 同时,这也是IMF成员国需要遵守的一般义务。IMF成立的宗旨之一,就是汲取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货币战盛行、世界经济大萧条加剧的教训,维护国际间的汇率秩序。IMF协定中明确规定,成员国应“避免通过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体系来阻止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上世纪四十年代建立的是“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行的时代,每个国家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没有一种汇率选择适合所有国家以及一个国家任何时期”是关于最优汇率选择的国际共识。目前,IMF近一半成员实行不同形式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安排,另外一半实行完全固定或者完全浮动的汇率安排。 自1994年初汇率并轨以来,中国采取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不断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在最新结束的IMF与中国2019年年度第四条款磋商后更是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与中期经济基本面相符,既没有明显高估,也没有明显低估。 坚持汇率由市场决定本我所愿也 “汇率章节”在总则部分提出:彼此尊重对方的货币政策自主权;双方认识到实行灵活汇率制度在可行情况下能够起到吸收冲击的作用;双方共同的目标是奉行增强经济基本面,提升透明度并避免不可持续的外部失衡的政策。在汇率惯例部分又提出:双方将实现并维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双方避免大规模、持续的、单边的外汇干预,进行竞争性贬值或者锚定特定汇率水平。 前述共识符合我国一直主张的大国货币政策应该国内优先,以国内经济为主来考虑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是如何使中国经济高质量地发展,同时控制住金融风险。 至于增加汇率机制灵活性,坚持汇率由市场决定,本身符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2019年8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尽管不涉及中间价报价机制和汇率浮动区间的调整,但打开了汇率可上可下的弹性空间,是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继续深化。日前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今年要坚持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相反,美方尊重中国的市场汇率制度选择,也就意味着接受市场条件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有涨有跌,而非只能涨不能跌。 至于说避免外汇干预,近年来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收支更趋平衡,央行已基本退出常态化干预。2019年8月,美方对中国提出“汇率操纵国”的指责缺乏事实依据,既不符合IMF的认定,也不符合美国自定的三条量化标准(中国只符合对美贸易顺差过大的标准,但不符合外汇干预和经常项目收支平衡状况的标准)。并且,这违反了美国财政部的认定程序,在2019年上半年度国际汇率政策报告5月底发布不久仓促提出指控,导致通常每年10月发布的下半年度报告不得不被延期发布。所以,美方这种做法饱受诟病,被认为是犯了一个低级的政治错误。 在增加数据透明度方面我国已基本达标 “汇率章节”的第三部分内容是关于数据透明度,包括:双方应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包括国际储备、远期头寸、国际收支、进出口等数据,双方同意按时公布IMF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同时继续参与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调查。 这些透明度要求并不会额外增加我国的义务或者负担。经我国同意,IMF已经开始定期公布与我国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介绍对我国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全面评估情况。同时,为了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透明度、可靠性和国际可比性,以及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s)篮子货币,2014年起,我国采纳了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常态化公布宏观经济及汇率相关数据,并已经向IMF外汇储备币种构成(COFER)数据库报送数据。 此次协议中提出公布的数据均是我国已经公布的数据,且有些数据的公布时间还要早于协议中规定的时间。例如,我国季后两个月公布国际收支初步数据,季后三个月公布国际收支正式数据;每月例行公布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并在每月结束一周左右就公布外汇储备数据。2019年,我国首次公开披露外汇储备币种构成(延后5年)和投资收益(滚动10年)情况。 市场沟通与纠纷解决机制为管控分歧创造了条件 “汇率章节”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汇率惯例,其中提出双方将就外汇市场情况、活动与政策进行沟通协商,并特别指出要就IMF对两国汇率政策的评估情况进行沟通。第四部分是关于双方分歧的解决。协议规定,如果双方在解决汇率问题方面出现分歧,由中国央行和美国财政部在经贸磋商中建立的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框架下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则请IMF在其职责范围内协助解决。 协议这两部分条款从事前和事后,去政治化地为双方管控和解决在汇率问题上的分歧提供了明确路线和有效途径。这有助于双方增信释疑,有助于利用IMF权威和中立的立场遏制单边行径。 按照国际法,一国是否存在汇率操纵行为,本就是IMF的管辖。在2019年美方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不久,8月9日IMF发布与中国第四条款磋商的年度报告,再次确认了中国不存在汇率操纵,并鼓励中国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新变化。 最近美方摘掉这个标签,既有由于中方据理力争,也是因为这一做法不得人心。取消这一指认,为中美汇率协议的有效执行创造了条件,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样本。 近期人民币汇率强势是市场结果 新年伊始,中国外汇市场一扫上年“破7”的阴霾,人民币汇率再显强势。 北京时间2020年1月14日,受头晚美方给中国摘掉“汇率操纵国”标签的影响,中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价一度升破6.87比1,当天汇率中间价和下午四点半收盘价(下同)均创下2019年8月初以来的新高。 截至1月17日,受第四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收盘价进一步升值,较上年末分别累计升值了1.3%和1.6%。同期,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口径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累计升值1.6%。 如前所述,协议文本中的汇率章节不涉及要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内容,新版“广场协议”只不过是部分市场人士的臆测。近期人民币汇率强势,主要受到2019年底以来两国经贸冲突缓解,以及中国经济企稳信号渐显,市场预期持续改善的影响。 在汇率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经济基本面因素决定人民币对外升值还是贬值,而市场情绪波动有可能形成人民币汇率震荡走势。例如,如果未来中美经贸关系出现好的消息,有可能提振市场信心,推动人民币上涨;反之,则有可能打压市场情绪,推动人民币下跌。这就是市场化汇率的正常反映,与汇率操纵或竞争性贬值无关。[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20年01月22日 17:14
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外媒:中美贸易协议"利好"
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外媒:中美贸易协议

  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外媒:中美贸易协议“利好”   参考消息网1月22日报道 外媒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2020年增长率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6.0%,原因是中美贸易协议带来的影响。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次调低了对2020年和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分别为3.3%和3.4%,下降0.1和0.2个百分点。 据《俄罗斯报》网站1月21日报道,IMF在瑞士达沃斯发布了报告,世界经济论坛21日在那里开幕。 该机构估计,世界经济2019年仅增长2.9%。IMF警告,美国和伊朗剑拔弩张、社会动荡加剧、美国及其贸易伙伴关系恶化、其他国家经济矛盾深化可能阻碍经济增长——这些风险的发展将导致世界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该机构去年10月也曾调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那次调降的原因首先是印度经济的“负面意外”——对印度经济2020年和2021年的预期相应下调。 在IMF调低预期的同时,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全球大型公司领导者进行的年度调查结果也有变化:预计经济增长放缓的受访者比例翻了近一番——从2019年的29%升至2020年的53%,创历史新高(从2012年开始统计)。 另据路透社1月20日报道,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2019年则创下10年前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小增幅2.9%。2019及2020年的估计值都较去年10月时的预估下调0.1个百分点。 IMF表示,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小幅上升至3.4%,但这一预估数据也较此前的预期低了0.2个百分点。 预估数据向下调整,反映出IMF对一些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前景有了新的评估。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印度,当地信贷萎缩及金融业面临压力,导致其内需放缓程度比预期严重许多。 报道称,在贸易和制造业显露触底的初步迹象之际,IMF称中美两国贸易局势缓解激励了市场人气。IMF说,这些初步的企稳迹象可能会持续下去,最终会强化仍具弹性的消费者支出和已有改善的企业支出之间的连接。 但IMF表示,全球宏观经济数据还没有看到拐点的迹象。 报道称,IMF将中国2020年增长率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6.0%,原因是中美贸易协议带来的影响。 尽管中国承诺增购美国商品和服务,但IMF并未上调对美国增长的预估,反而表示2020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比去年10月的预期要低0.1个百分点,为2.0%,原因在于2017年减税以及美联储货币宽松带来的刺激效应减退。 欧元区增长率也比去年10月的预估下调0.1个百分点,现为1.3%,主要是因德国制造业萎缩及西班牙国内需求减速。 印度2020年经济增长预期被大幅下调1.2个百分点,至5.8%,这是遭IMF下调幅度最大的新兴市场。 IMF表示,其他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的新兴市场包括受到社会动荡冲击的智利。另外,墨西哥2020年经济预计仅增长1.0%,低于去年10月的预估。 又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21日报道,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加速增长,不过在贸易、中东局势相关风险影响下,增速会慢于先前预期。 然而报告也传递出一丝希望,称风险演化为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下降。许多经济学家及一些央行都抱有全球经济正在企稳的看法。 IMF预计2021年经济将加速至增长3.4%,积极因素包括制造业和全球贸易从低迷状态触底反弹,中美贸易谈判利好,以及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详情]

参考消息 | 2020年01月22日 11:11
武汉:防控一线医护人员买首套房公积金最高可贷84万
武汉:防控一线医护人员买首套房公积金最高可贷84万

  原标题:武汉: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买首套房公积金最高可贷84万元 来源: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朱泽 2月7日晚,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台通知,疫情防控期间向一线医护工作人员提供公积金使用倾斜政策。 具体从哪些方面倾斜? 根据该通知,首先,购买自住房贷款的,参照该市高层次领军人才的支持政策,提高可贷额度,降低缴存时限要求。按照此前的政策,高层次领军人才购买首套公积金最高可贷84万元。 其次,支援武汉防疫工作的外地医护人员,在汉购房申请异地公积金贷款时,不受户籍地限制。 此外,对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不能本人到场办理的,将代办人放宽至单位住房公积金经办人员。 而对于受困企业,公积金也有相关扶持。 因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发生困难的相关企业,可依法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或在规定标准内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待经济效益发生好转后,恢复正常缴存。 对于个人来说,疫情防控期间万一断缴了怎么办? 通知明确,因在疫情防控期间无法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职工需办理公积金贷款时,经单位说明情况并补缴住房公积金后,可视作连续足额缴存,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不受影响。 根据通知,还有四类特殊逾期信用记录支持调整。 对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和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逾期记录,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未能及时还款逾期记录,对后期归还并正常还款的人员,经个人申请,给予疫情防控期间征信逾期信用记录修改处理,并退还所收取的逾期罚息。 [详情]

临港新片区2月80个项目准备复工 各工地疫情防控检查
临港新片区2月80个项目准备复工 各工地疫情防控检查

  原标题:2月80个项目准备复工,临港新片区开展工地疫情防控检查 建筑工地人员来源广、流动性大,居住、作业等聚集性强,是防范疫情扩散的重要对象。 临港新片区目前有在建项目近150个,经排摸2月份有80个项目准备复工、首批外来务工人员近6000人。 建筑工地人员来源广、流动性大,居住、作业等聚集性强,是防范疫情扩散的重要对象。为坚决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建筑工地传播,2月8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建交处和建管服务中心兵分6路,对中移动IDC、微型燃气轮机研制基地、港城广场、临港国际会议中心、泥城动迁安置基地、芦潮港社区五期动迁住宅、“先租后售”公共租赁住房三期、腾波路、丹漪路、两港大道快速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展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准备实检查,并辅导工地开展复工准备。 两港大道快速化等重点工程和微型燃气轮机研制基地等产业项目复工意愿强烈,工地正在积极开展复工准备。各项目单位表示将尽可能采取措施,一手做好疫情防控、一手做好复工准备,介绍了防疫物资准备等疫情防控工作,并明确重点人员和重点对象暂不返沪。 6个检查小组要求建设工地将各项防控工作做细做深做实,严防死守,努力打赢建设工程疫情防控阻击战,并提出了具体防控要求: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小组应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并与总包项目经理担任双组长,各参建单位作为组员共同参与。建设单位负首要责任,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小组成员专人专岗、明确各岗位职责;落实专人对接属地社区主管部门和疾控部门。 强化值守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出入口必须严格管理,实名制对在场和进场人员实施全数排摸、全数登记、全数测温,每日不少于两次测温,真正做到人数精确、人员平安。重点人员、重点对象未进行14天医学隔离不得进入工地现场。工地人员有进退场情况应及时报告。 严格服从属地监管。按属地管理部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统一调度、统一监管。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现场人员的防控意识,自觉做好自身防护。 严格落实复工各项要求。切实按照市住建委及管委会要求,积极完善各项复工条件。强化现场疫情防控小组的职责落实,加强人员管控、实施全封闭管理、配备足够的防疫物资、增强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力量、合理安排工期、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经费、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做到应急处置全覆盖。 此前,新片区管委会已按照“三个一律”、“三个全覆盖”和“六个到位”原则,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临港新片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制订了《临港新片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要求落实健全防控制度、采取扎实措施,做好预案、全面排查、严防死守,全面加强工地现场管理和疫情防控。[详情]

流通协会递交紧急报告 呼吁阶段性政策为经销商减压
流通协会递交紧急报告 呼吁阶段性政策为经销商减压

  原标题:流通协会递交紧急报告,呼吁阶段性政策为经销商减压  新京报讯(记者 王琳琳)2月8日,新京报记者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简称“流通协会”)官方获悉,流通协会已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正式递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支持的紧急报告》,恳请政府主管部门给予行业阶段性政策支持,以应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 流通协会在报告中表示,受春节假期延长及复工后疫情管控人流等因素影响,汽车销售、租赁及售后服务业务呈现断崖式下跌,经销商经营回款出现断流,企业面临履约困难,全行业的短期流动性冲击极大。 为此,流通协会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若干项疫情防控期间给予汽车经销商阶段性政策支持的建议:呼吁加强对金融机构向受困企业提供政策保障的监管;对汽车流通企业提供债务延展审批便利;增加授信额度;加速放款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特殊情况逾期罚息减免及征信保护等相关政策支持。 流通协会表示,此次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递交报告,有望借助国家力量保护汽车流通行业免遭系统性风险。 新京报记者 王琳琳 图片来源 官网截图 [详情]

美司法部长提议控股诺基亚爱立信 抗衡华为
美司法部长提议控股诺基亚爱立信 抗衡华为

  原标题:为抗衡华为,美司法部长提议控股诺基亚爱立信 【文/观察者网 白紫文】当地时间2月6日上午,美国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总部举行了“中国行动计划会议”。会议上,美国司法部长威廉·巴尔(William Barr)针对“中国威胁”这一话题发表了半个小时的主题演讲,并提议由美国取得诺基亚和爱立信的控股权,以抗衡华为在5G领域的影响力。 巴尔在演讲中提到,“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一度幻想,民主资本主义已经不会再被任何有竞争力的意识形态所挑战。那是一段不错的时光。但是现在,我们又进入了新的全球局势紧张和竞争激烈的时代,而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政治和经济理念上最大的地缘政治对手。” 巴尔演讲视频截图 巴尔重点谈到中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对美国构成的威胁”,并将关注点锁定在两个方面, 一是所谓“中国通过‘盗窃’美国技术获得技术飞跃”,二是中国对5G建设的关注和投入。 “中国已经建立起领先的5G技术,包揽了世界上40%的(电信)基础设施市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美国没能引领技术时代。” 巴尔强调,5G是基础设施产业。 “除了北美以外,华为已经成为各大洲的主要供应商。而美国却没有一家设备供应商。中国的主要竞争者,芬兰的诺基亚市场占有率为17%,瑞典的爱立信为14%。” “未来5年内,5G的全球格局将逐渐成型。” 巴尔称,“现在的问题”是,在这段窗口期内,美国及其盟友是否能施加足够的竞争力给华为,获得足够的市场占有率,形成长期、稳定的必要竞争力,而避免向中国的主导地位“投降”。 “时间非常短,我们和我们的盟友必须迅速行动。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立刻决定的有两件事。” 巴尔称,首先是在美国部署5G所用的相应频谱。“我们仍然没有做这件事。”而在确立频谱之后,还要在美国国内建立大量基站,以支持5G的覆盖率。其次,是决定“在这轮赛跑中我们打算骑哪匹马” 。 “全球哪家能与华为竞争的5G供应商值得我们信赖呢?我们确实能够不停地要求我们的盟友不要安装华为的基础设施,但他们安装谁的呢?我们现在必须在市场上提供替代品。” 巴尔承认,在5G建设上,选择错误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因为没人能奢侈地“把一切推倒重建”。 “目前只有两家公司能与华为竞争,诺基亚和爱立信。而这两家供应商的问题是,他们既没有华为的规模,也没有一个像中国一样自带庞大市场的强大国家的支持。” “有人提出,美国可以通过与诺基亚或爱立信结盟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由美国占据控股权,可以通过直接控股,或是通过美国与盟国的民间企业财团来控股。由我们庞大的市场和财务实力支持这两家公司中的一者或两者,将形成(对华为而言)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并消除市场对这两家公司持久力的担忧。我们和我们的盟友都需要积极考虑这一方案。” 巴尔表示,“美国现在需要的是立刻就能赢取合同的产品,一个能够延缓华为发展的产品。” 不过,对这一计划的前景,巴尔自己似乎并不是那么乐观。 “不幸的是,我们曾经饱有的公司债券和使命感,如今已经难以再恢复。” 巴尔强调,美国要保持经济和科技的领导力,政府和私营企业必须通力合作。 此外,巴尔还提醒其盟友称,他们必须“更多地行动、集体地行动”,并特别说道“不要忘记,我们集合在一起的经济影响力才更加强大。”[详情]

税委会:望与美一道朝最终取消全部加征关税方向努力
税委会:望与美一道朝最终取消全部加征关税方向努力

  原标题:税委会:希望与美方一道朝最终取消全部加征关税方向努力  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自2020年2月14日13时01分起,2019年9月1日起已加征10%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调整为5%;已加征5%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调整为2.5%。 新京报快讯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 全文如下: 为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按程序决定,自2020年2月14日13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第三批)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9〕4号)规定的加征税率。该公告附件1第一、二部分所列270个、646个税目商品的加征税率,由10%调整为5%;第三、四部分所列64个、737个税目商品的加征税率,由5%调整为2.5%。 除上述调整外,其他对美加征关税措施,继续按规定执行。 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答记者问 2020年2月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以下称税委会)发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自2020年2月14日13时01分起,2019年9月1日起已加征10%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调整为5%;已加征5%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调整为2.5%。除上述措施外,其他对美加征关税措施继续按规定执行。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继续开展。就此,记者采访了税委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问:请问您能详细介绍一下此次调整的具体情况吗? 答:2019年8月23日,我对美实施第三轮关税反制,发布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第三批)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9〕4号)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9〕5号),对美约750亿美元商品分两批加征10%、5%关税,对此前暂停加征关税的美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25%、5%关税。其中,对750亿美元清单一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已于2019年9月1日起实施;对750亿美元清单二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以及对美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关税的措施,原定于2019年12月15日起实施。 2019年12月15日,税委会已公告,对原定于当日加征关税的750亿美元清单二商品,暂不征收10%、5%关税,对美汽车及零部件继续暂停加征关税。 此次税委会进一步调整关税反制措施,自2020年2月14日13时01分起,对750亿美元清单一已实施加征10%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由10%下调至5%;已实施加征5%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由5%下调至2.5%。 问:请问此次调整的有关考虑是什么?有下一步调整计划吗? 答:2020年1月16日,美方发布公告,自2020年2月14日起,已于2019年9月1日起加征15%关税的12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由15%调整为7.5%,下调比例1/2。为缓解经贸摩擦,扩大经贸合作,我方同步调整了有关措施。 下一步调整,主要取决于中美经贸形势发展变化。我们希望,与美方一道朝着最终取消全部加征关税的方向努力。 问:请问排除工作是否也作调整? 答: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将按规定继续开展。此前已公布的排除措施继续有效。 编辑 岳彩周[详情]

国务院:调整对原产美国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国务院:调整对原产美国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原标题: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 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 税委会公告〔2020〕1号 为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按程序决定,自2020年2月14日13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第三批)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9〕4号)规定的加征税率。该公告附件1第一、二部分所列270个、646个税目商品的加征税率,由10%调整为5%;第三、四部分所列64个、737个税目商品的加征税率,由5%调整为2.5%。 除上述调整外,其他对美加征关税措施,继续按规定执行。[详情]

国务院就调整对美部分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答记者问
国务院就调整对美部分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答记者问

   国务院:调整对原产于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原标题: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答记者问 来源: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2月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以下称税委会)发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自2020年2月14日13时01分起,2019年9月1日起已加征10%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调整为5%;已加征5%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调整为2.5%。除上述措施外,其他对美加征关税措施继续按规定执行。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继续开展。就此,记者采访了税委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问:请问您能详细介绍一下此次调整的具体情况吗? 答:2019年8月23日,我对美实施第三轮关税反制,发布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第三批)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9〕4号)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9〕5号),对美约750亿美元商品分两批加征10%、5%关税,对此前暂停加征关税的美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25%、5%关税。其中,对750亿美元清单一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已于2019年9月1日起实施;对750亿美元清单二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以及对美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关税的措施,原定于2019年12月15日起实施。 2019年12月15日,税委会已公告,对原定于当日加征关税的750亿美元清单二商品,暂不征收10%、5%关税,对美汽车及零部件继续暂停加征关税。 此次税委会进一步调整关税反制措施,自2020年2月14日13时01分起,对750亿美元清单一已实施加征10%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由10%下调至5%;已实施加征5%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由5%下调至2.5%。 问:请问此次调整的有关考虑是什么?有下一步调整计划吗? 答:2020年1月16日,美方发布公告,自2020年2月14日起,已于2019年9月1日起加征15%关税的12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由15%调整为7.5%,下调比例1/2。为缓解经贸摩擦,扩大经贸合作,我方同步调整了有关措施。 下一步调整,主要取决于中美经贸形势发展变化。我们希望,与美方一道朝着最终取消全部加征关税的方向努力。 问:请问排除工作是否也作调整? 答: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将按规定继续开展。此前已公布的排除措施继续有效。[详情]

国务院:调整对原产于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国务院:调整对原产于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国务院就调整对美部分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答记者问 原标题: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2020年2月6日 来源: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 为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自2020年2月14日13时01分起,2019年9月1日起已加征10%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调整为5%;已加征5%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调整为2.5%。 除上述措施外,其他对美加征关税措施继续按规定执行。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继续开展。 中方希望,双方能够遵守协议约定,努力落实好协议相关内容,增强市场信心,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详情]

管涛:汇率问题没有超出之前中美达成的基本共识
管涛:汇率问题没有超出之前中美达成的基本共识

   来新浪理财大学,听管涛讲《汇率十讲》,破解外汇市场误区,教你读懂汇率。 管涛:大国汇率政策协调的新范本 作者 | 管涛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4期 要点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关于汇率问题的表述,不是新版的“广场协议”,而是双方的共同义务,创造了大国汇率政策协调的新范本。  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协议第五章为《宏观经济政策、汇率问题和透明度》(以下简称“汇率章节”)。该章节共有13条,分为总则、汇率惯例(即双方在汇率政策上做出的承诺)、透明度,以及执行机制(即双方分歧解决机制)等四个部分。长期以来,汇率问题都是中美经贸关系中焦点、难点问题。这是双方首次以法律文本的形式,在共识、对等基础上对此进行规范。这不是新版的“广场协议”,而是双方的共同义务,创造了大国汇率政策协调的新范本。 汇率问题没有超出之前中美达成的基本共识 人民币汇率问题长期受到美方的关切。早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双方建立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S&ED),汇率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双方多次强调推进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增强汇率灵活性以反映经济基本面。 2018年底,中美两国元首在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期间会晤,重启中美经贸谈判,其中汇率问题就是磋商的一个重要内容,并较早达成了一致意见。 2019年初“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易纲行长介绍两国就汇率问题达成了四点共识,即尊重各自的货币政策主权、坚持汇率由市场决定、不搞竞争性贬值并就外汇市场保持密切沟通,以及按照国际透明度标准披露数据等。只是2019年8月,节外生枝的“汇率操纵国”指控,才令此事又被纳入两国经贸磋商的议程。 汇率章节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文本的平衡性 2019年5月11日,刘鹤副总理在结束第十一轮中美经贸磋商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划出了中方的三条“红线”,表示双方的协议必须是平等、互利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方决不让步,中方三个核心关切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其中之一就是“文本平衡性”,要尊重国家尊严。 在此次协议的“汇率章节”中,这一原则得到了充分展现。文中四个部分每一条款,都是指向“缔约一方”或者“缔约双方”,没有任何条款是有关单方面的权力或者义务。因此,“汇率章节”的内容通篇都是基于双方共识和共同义务,对于双方完全对等,并多次强调相互尊重,体现了平等互利的新型大国关系。 恪守不竞争性贬值不会额外增加中方的执行负担 避免竞争性贬值以及避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是“汇率章节”的核心内容。但这本就是二十国集团(G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多边框架下各国做出的承诺。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因此,汇率政策天然具有外部性。一个国家采取怎样的汇率政策,不仅对本国,对他国也会产生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再度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货币战争、竞争性贬值的担忧。为此,作为危机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平台, G20领导人峰会宣言多次强调各国应加强在汇率问题上的协调。如2016年G20杭州领导人峰会宣言即写入:“我们重申,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会影响经济金融稳定。我们的有关部门将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我们重申此前的汇率承诺,包括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而2008年危机以来,中国在恪守这项承诺方面,与G20任何经济体相比,都不遑多让。 同时,这也是IMF成员国需要遵守的一般义务。IMF成立的宗旨之一,就是汲取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货币战盛行、世界经济大萧条加剧的教训,维护国际间的汇率秩序。IMF协定中明确规定,成员国应“避免通过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体系来阻止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上世纪四十年代建立的是“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行的时代,每个国家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没有一种汇率选择适合所有国家以及一个国家任何时期”是关于最优汇率选择的国际共识。目前,IMF近一半成员实行不同形式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安排,另外一半实行完全固定或者完全浮动的汇率安排。 自1994年初汇率并轨以来,中国采取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不断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在最新结束的IMF与中国2019年年度第四条款磋商后更是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与中期经济基本面相符,既没有明显高估,也没有明显低估。 坚持汇率由市场决定本我所愿也 “汇率章节”在总则部分提出:彼此尊重对方的货币政策自主权;双方认识到实行灵活汇率制度在可行情况下能够起到吸收冲击的作用;双方共同的目标是奉行增强经济基本面,提升透明度并避免不可持续的外部失衡的政策。在汇率惯例部分又提出:双方将实现并维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双方避免大规模、持续的、单边的外汇干预,进行竞争性贬值或者锚定特定汇率水平。 前述共识符合我国一直主张的大国货币政策应该国内优先,以国内经济为主来考虑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是如何使中国经济高质量地发展,同时控制住金融风险。 至于增加汇率机制灵活性,坚持汇率由市场决定,本身符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2019年8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尽管不涉及中间价报价机制和汇率浮动区间的调整,但打开了汇率可上可下的弹性空间,是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继续深化。日前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今年要坚持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相反,美方尊重中国的市场汇率制度选择,也就意味着接受市场条件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有涨有跌,而非只能涨不能跌。 至于说避免外汇干预,近年来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收支更趋平衡,央行已基本退出常态化干预。2019年8月,美方对中国提出“汇率操纵国”的指责缺乏事实依据,既不符合IMF的认定,也不符合美国自定的三条量化标准(中国只符合对美贸易顺差过大的标准,但不符合外汇干预和经常项目收支平衡状况的标准)。并且,这违反了美国财政部的认定程序,在2019年上半年度国际汇率政策报告5月底发布不久仓促提出指控,导致通常每年10月发布的下半年度报告不得不被延期发布。所以,美方这种做法饱受诟病,被认为是犯了一个低级的政治错误。 在增加数据透明度方面我国已基本达标 “汇率章节”的第三部分内容是关于数据透明度,包括:双方应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包括国际储备、远期头寸、国际收支、进出口等数据,双方同意按时公布IMF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同时继续参与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调查。 这些透明度要求并不会额外增加我国的义务或者负担。经我国同意,IMF已经开始定期公布与我国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介绍对我国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全面评估情况。同时,为了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透明度、可靠性和国际可比性,以及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s)篮子货币,2014年起,我国采纳了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常态化公布宏观经济及汇率相关数据,并已经向IMF外汇储备币种构成(COFER)数据库报送数据。 此次协议中提出公布的数据均是我国已经公布的数据,且有些数据的公布时间还要早于协议中规定的时间。例如,我国季后两个月公布国际收支初步数据,季后三个月公布国际收支正式数据;每月例行公布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并在每月结束一周左右就公布外汇储备数据。2019年,我国首次公开披露外汇储备币种构成(延后5年)和投资收益(滚动10年)情况。 市场沟通与纠纷解决机制为管控分歧创造了条件 “汇率章节”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汇率惯例,其中提出双方将就外汇市场情况、活动与政策进行沟通协商,并特别指出要就IMF对两国汇率政策的评估情况进行沟通。第四部分是关于双方分歧的解决。协议规定,如果双方在解决汇率问题方面出现分歧,由中国央行和美国财政部在经贸磋商中建立的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框架下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则请IMF在其职责范围内协助解决。 协议这两部分条款从事前和事后,去政治化地为双方管控和解决在汇率问题上的分歧提供了明确路线和有效途径。这有助于双方增信释疑,有助于利用IMF权威和中立的立场遏制单边行径。 按照国际法,一国是否存在汇率操纵行为,本就是IMF的管辖。在2019年美方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不久,8月9日IMF发布与中国第四条款磋商的年度报告,再次确认了中国不存在汇率操纵,并鼓励中国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新变化。 最近美方摘掉这个标签,既有由于中方据理力争,也是因为这一做法不得人心。取消这一指认,为中美汇率协议的有效执行创造了条件,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样本。 近期人民币汇率强势是市场结果 新年伊始,中国外汇市场一扫上年“破7”的阴霾,人民币汇率再显强势。 北京时间2020年1月14日,受头晚美方给中国摘掉“汇率操纵国”标签的影响,中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价一度升破6.87比1,当天汇率中间价和下午四点半收盘价(下同)均创下2019年8月初以来的新高。 截至1月17日,受第四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收盘价进一步升值,较上年末分别累计升值了1.3%和1.6%。同期,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口径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累计升值1.6%。 如前所述,协议文本中的汇率章节不涉及要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内容,新版“广场协议”只不过是部分市场人士的臆测。近期人民币汇率强势,主要受到2019年底以来两国经贸冲突缓解,以及中国经济企稳信号渐显,市场预期持续改善的影响。 在汇率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经济基本面因素决定人民币对外升值还是贬值,而市场情绪波动有可能形成人民币汇率震荡走势。例如,如果未来中美经贸关系出现好的消息,有可能提振市场信心,推动人民币上涨;反之,则有可能打压市场情绪,推动人民币下跌。这就是市场化汇率的正常反映,与汇率操纵或竞争性贬值无关。[详情]

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外媒:中美贸易协议"利好"
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外媒:中美贸易协议

  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外媒:中美贸易协议“利好”   参考消息网1月22日报道 外媒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2020年增长率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6.0%,原因是中美贸易协议带来的影响。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次调低了对2020年和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分别为3.3%和3.4%,下降0.1和0.2个百分点。 据《俄罗斯报》网站1月21日报道,IMF在瑞士达沃斯发布了报告,世界经济论坛21日在那里开幕。 该机构估计,世界经济2019年仅增长2.9%。IMF警告,美国和伊朗剑拔弩张、社会动荡加剧、美国及其贸易伙伴关系恶化、其他国家经济矛盾深化可能阻碍经济增长——这些风险的发展将导致世界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该机构去年10月也曾调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那次调降的原因首先是印度经济的“负面意外”——对印度经济2020年和2021年的预期相应下调。 在IMF调低预期的同时,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全球大型公司领导者进行的年度调查结果也有变化:预计经济增长放缓的受访者比例翻了近一番——从2019年的29%升至2020年的53%,创历史新高(从2012年开始统计)。 另据路透社1月20日报道,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2019年则创下10年前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小增幅2.9%。2019及2020年的估计值都较去年10月时的预估下调0.1个百分点。 IMF表示,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小幅上升至3.4%,但这一预估数据也较此前的预期低了0.2个百分点。 预估数据向下调整,反映出IMF对一些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前景有了新的评估。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印度,当地信贷萎缩及金融业面临压力,导致其内需放缓程度比预期严重许多。 报道称,在贸易和制造业显露触底的初步迹象之际,IMF称中美两国贸易局势缓解激励了市场人气。IMF说,这些初步的企稳迹象可能会持续下去,最终会强化仍具弹性的消费者支出和已有改善的企业支出之间的连接。 但IMF表示,全球宏观经济数据还没有看到拐点的迹象。 报道称,IMF将中国2020年增长率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6.0%,原因是中美贸易协议带来的影响。 尽管中国承诺增购美国商品和服务,但IMF并未上调对美国增长的预估,反而表示2020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比去年10月的预期要低0.1个百分点,为2.0%,原因在于2017年减税以及美联储货币宽松带来的刺激效应减退。 欧元区增长率也比去年10月的预估下调0.1个百分点,现为1.3%,主要是因德国制造业萎缩及西班牙国内需求减速。 印度2020年经济增长预期被大幅下调1.2个百分点,至5.8%,这是遭IMF下调幅度最大的新兴市场。 IMF表示,其他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的新兴市场包括受到社会动荡冲击的智利。另外,墨西哥2020年经济预计仅增长1.0%,低于去年10月的预估。 又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21日报道,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加速增长,不过在贸易、中东局势相关风险影响下,增速会慢于先前预期。 然而报告也传递出一丝希望,称风险演化为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下降。许多经济学家及一些央行都抱有全球经济正在企稳的看法。 IMF预计2021年经济将加速至增长3.4%,积极因素包括制造业和全球贸易从低迷状态触底反弹,中美贸易谈判利好,以及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详情]

外媒关注:商务部表示 中国扩大自美进口不影响他国
外媒关注:商务部表示 中国扩大自美进口不影响他国

  外媒关注:中国扩大自美进口不影响他国 参考消息网1月22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商务部官员1月21日在2019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基于市场化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扩大自美进口,不会影响从其他国家进口。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21日报道,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说,中国有14亿人口,有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这个人群正在形成,也在壮大,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中国欢迎优质、有竞争力的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也希望美方为扩大对华出口创造条件。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是除了美国以外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中国不仅市场庞大,而且正在迅速成长,进口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宽领域的,我们将基于市场化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扩大自美进口,不会影响从其他国家进口。我们诚挚欢迎各国企业在广阔的中国市场平等竞争、竞相发展。” 李兴乾强调,积极主动扩大进口,是中国政府既定的贸易政策,是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扩大进口,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有利于带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让中国的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惠及全球。[详情]

黄益平:中美签署协议 为新型大国经贸关系蹚出新路
黄益平:中美签署协议 为新型大国经贸关系蹚出新路

  原标题:为管理新型大国经贸关系蹚出新路 当地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华盛顿签署,持续了近两年的经贸摩擦暂时告一段落。当然,第一阶段的协议并没有解决所有的争端问题,但这第一步非常关键,它阻止了短期内关税税率以及政策不确定性的进一步上升。过去两年来,双方征收的关税不断提高,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从2018年的10%以上降到2019年的基本持平,影响了国内的投资与消费。但贸易战对经济的最大伤害可能来自于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不得不延缓投资计划甚至收缩投资规模,近期中美两国的资本开支确实非常疲软。根据美联储的一个研究,贸易战导致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最终可能令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减少1个百分点。因此,协议的签署可以防止风险进一步恶化,有利于稳定宏观经济局势以及经济增长速度。 但这个协议最大的贡献,可能是为管理新型大国经贸关系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中美发生经贸摩擦的原因可能很多,包括双边贸易失衡、不同政治经济体制的差异以及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冲突等。这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两个大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变得不太好管理。但不好管理也得管理,“一拍两散”对中美不利,对世界也不利。而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相当于走出了一条管控大国经贸矛盾的路子。中美两国都不可能彻底改变对方,那么唯一可行的做法是求同存异,寻找并扩大合作的基础,争取双方共同的最大利益。通过谈判而不是脱钩化解经贸摩擦,应该成为未来管理中美经贸关系的主要模式。 国内有人抱怨中国在这个协议中让步过多,对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些具体的分析。首先,如果仔细阅读协议的文本,应该说还是对等的。以汇率政策为例,双方承诺尊重对方货币政策自主权,恪守G20公报中关于汇率政策的承诺,受IMF协定约束,避免通过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体系来阻碍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取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实现并维持市场决定汇率。这些其实跟央行一贯以来对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的表述是高度一致的,不存在额外让步的问题。更何况美国财政部现在也取消了原先对中国操纵汇率的指责。 其次,考虑到中美两国经济政策开放度的起点不同,各自政策调整的幅度不一样,这也很正常。美国保护知识产权的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几乎很少直接干预汇率水平,同时金融业的开放度也很高。而中国是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上述领域与美国相比还有差距。因此,在这个协议中,中国所做的具体的改革承诺相对多一些,也完全可以理解。 再次,更为重要的是,协议所提到这些承诺,几乎没有一条不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方针,本来就打算要做的。比如,在金融服务业开放方面,中方承诺放宽金融业准入限制;在已经放开的领域,依法受理美资机构的业务资质申请;优化具体业务监管规则等。美方也做了相应的承诺,包括加快处理中资金融机构的申请等。但加快金融开放的步伐,并不始于中美经贸谈判。事实上,从2017年年初开始,政府各部门已经开始探讨、制定新的金融开放的政策。提高甚至取消外资在合资金融机构中的持股比例,引入国际评级机构,进一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等举措,在之前都已经公布并在稳步推进了。也就是说,保护知识产权、改革汇率政策、开放金融业,实行所有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美国。如果说经贸谈判加速了一些国内改革政策的推进速度,那也应该算是将坏事变成了好事。 最后,整个协议中最可能引起争议的是中方增加进口美国产品的承诺。本来美方拿双边贸易逆差做借口,并不占理,因为中国大量的产品出口到美国,一是由于在中国境内的产业链的结构,其实许多半成品并非中国生产;二是美国储蓄率过低,贸易赤字难以避免。但问题是,中方如果对双边贸易逆差这一条不做回应,中美经贸摩擦就可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好在美国也确实有许多农产品和能源产品是中国所需要的。更重要的是,协议所提到的采购仍然需要以市场为基础,而美国能不能在短期内生产出这么多的产品销往中国,也是一个未知数。 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算是开了一个好头,不仅有利于降低短期的宏观经济风险,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提高经济效率与增长潜力,而且为管理新型大国经贸关系蹚出了一条新路。 (作者单位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详情]

金融时报|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与金融业开放方向一致
金融时报|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与金融业开放方向一致

  原标题: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与中国金融业开放方向一致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北京时间1月16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正式签署。专家表示,这标志着历时两年的中美经贸摩擦迎来重要拐点,初步遏制住了双边经贸关系“脱钩”倾向。同时也表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经济已通过产业链实现深度关联,加征关税、贸易摩擦只能带来两败俱伤的结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第一阶段的协议虽然并没有解决所有的争端问题,但这第一步非常关键,它阻止了短期内关税税率以及政策不确定性的进一步上升。过去两年来,双方征收的关税不断提高,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从2018年的10%以上降到2019年的基本持平,影响了国内的投资与消费。贸易战对经济的最大伤害可能来自于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不得不延缓投资计划甚至收缩投资规模。 有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的直接投资是1.48万亿美元,2018年降到1.2万亿美元,减少了20%,2019年进一步减少了9%,这表明贸易摩擦以来对全球的直接投资影响很大。黄益平表示,协议的签署可以防止风险进一步恶化,有利于稳定宏观经济局势以及经济增长速度。 从近期国内外资本市场反应来看,第一阶段协议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场对2020年双边经贸关系回稳的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意味着今年我国外部经济环境稳定性上升,这将有助于稳定出口市场,也将有效提振国内企业、居民的投资和消费信心。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近期国内有人抱怨中国在这个协议中让步过多。对此多位专家表示,这份协议基本体现了平衡对等原则,并非中方单方面做出让步,几乎在每一个条款下,中美双方都同时做出了一些承诺。 以汇率政策为例,双方承诺尊重对方货币政策自主权,恪守G20公报中关于汇率政策的承诺,受IMF协定约束,避免通过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体系来阻碍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取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实现并维持市场决定汇率。黄益平表示,“这些其实跟中国央行一贯以来对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的表述是高度一致的,不存在额外让步的问题。更何况美国财政部现在也取消了原先对中国操纵汇率的指责。” 黄益平同时指出,考虑到中美两国经济政策开放度的起点不同,各自政策调整的幅度不一样,这也很正常。美国保护知识产权的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几乎很少直接干预汇率水平,同时金融业的开放度也很高。而中国是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上述领域与美国的差距还比较大。“因此,在这个协议中,中国所做的具体的改革承诺相对多一些,也完全可以理解。”黄益平说。 在金融服务业开放方面,中方承诺放宽金融业准入限制;在已经放开的领域,依法受理美资机构的业务资质申请;优化具体业务监管规则等。事实上,金融领域中方的承诺与我国扩大金融业开放方向一致,加快金融开放的步伐也并不始于中美经贸谈判。中方承诺基本上都是近年来我国根据自身需要、已经主动推出的开放措施。 近年来我国主要从三个方面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一是大幅放宽外资在中国金融企业的持股比例限制,二是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三是放开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的准入限制。随着这些措施落地,外资机构已经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开展业务,全面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业综合能力。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指出,通过引入金融机构、产品、业务,丰富国内金融要素供给,不但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而且能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投资渠道。 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简称“金融开放十一条”)中提到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取消30年经营年限要求,这与此次经贸协议内容相吻合。“金融开放十一条”中还提到支持外资全资设立货币经纪公司、设立或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设立或入股银行理财子公司等,这些内容都远超过此次协议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贸协议金融服务部分很多内容基本上是中国对过去几年开放成果的重申和细化。”唐建伟说。 在中国承诺加大对美开放的同时,美国也承诺相应加大对中资机构的准入,包括:给予中国信用评级服务提供者、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非歧视待遇,允许中国金融服务提供者在美参与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考虑符合要求的中资银行集团、保险公司、金融投资公司获得美国市场准入批准。 总的来看,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的金融服务内容,对于中国来说,既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来”,也覆盖了中资机构“走出去”。“保护知识产权、改革汇率政策、开放金融业,实行所有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自己,而不是为了美国。如果说经贸谈判加速了一些国内改革政策的推进速度,那也应该算是将坏事变成了好事。”黄益平说。[详情]

商务部:中美将共同努力落实好协议 促进经贸关系发展
商务部:中美将共同努力落实好协议 促进经贸关系发展

  原标题:商务部: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落实好协议 促进中美经贸关系更好发展  e公司讯,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在今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在中美双方艰苦努力下,上周中美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协议,这个协议符合WTO规则和市场原则,也符合包括中美在内的全球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这个协议对中国有利,对美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下一步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落实好协议,促进中美经贸关系更好发展,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贡献正能量。 [详情]

境外媒体聚焦:中国经济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境外媒体聚焦:中国经济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境外媒体聚焦:中国经济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参考消息网1月20日报道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国内外环境和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从2020年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依然坚实、有利条件依然较多,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 平稳运行基础依然坚实 据香港《信报》网站1月19日报道,孟玮称,中国2019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标志着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人均GDP一般在3万美元以上,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 报道称,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方扩大对美国的进口,孟玮表示,中美两国经贸合作互补性较强,扩大自美进口,有利满足国内居民对优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另据路透社1月17日报道,在外部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的情况下,中国2019年全年成功实现6.1%的经济增速,尤其去年12月工业、投资、进出口和消费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均呈现明显改善。随着中美摩擦阶段性缓和以及国内逆周期调节的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分析人士预计这种向好态势在2020年将得以延续。 报道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这一事实并没有根本性转变,因此在宏观政策层面预计将保持连续性,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托底经济稳增长的同时,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歇,开放的大门也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经济学家连平称:“2019年在外部不确定性明显增大、贸易摩擦升级的情况下,还能实现6.1%的增长,比预期还是来得好一些。” “制造业和工业改善是比较明显的,这个态势在2020年预计还会延续,并对未来一个阶段的经济运行带来正面支撑。”连平称,“宏观经济一季度应该会保持平稳向好的态势,1月向好的数据会相对多一些,出现较大面积好转的可能性比较大。” 不太可能打开“刺激龙头” 据法新社1月17日报道,尽管中国官员们警告说会进一步遇到困难,但17日公布的其他数据还是表明,下降趋势将见底。 报道称,分析人士说,中国当前不太可能打开“刺激龙头”。 牛津经济咨询社亚洲区经济研究主管高路易说,鉴于全球前景改善和中美签署经贸协议,北京不可能采取重大货币宽松政策。 报道称,分析人士和官员们预计今年经济将稳定下来。高路易强调,经贸协议对出口以及商业投资情绪和消费来说是个好兆头,它还降低了局势升级和限制企业与金融等其他方面“严重脱钩”的风险。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学家谢东明说,削减税收等更多支持性国家政策有助于稳定国家经济增长。 着力化解“中等收入陷阱”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1月18日报道,内地经济表现略胜于预期,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维持在6%,与第三季度基本持平,令全年增长达到6.1%,而“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和出口)亦都略胜于预期。 报道称,今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美刚达成了经贸协议,为今年创造了好开始。 除此之外,内地去年人均GDP已达1万美元,中长期的更大挑战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报道称,有了前车之鉴,中央已在多方面着力,包括力推经济转型和创新等。在经济核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上,已有一些好的进展,如去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升至53.9%,较上一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 报道认为,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并要创造够多及高薪的职位,这是中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中长期必须战胜的难阻。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继续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在本世纪中叶成为现代化强国。[详情]

经济日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添世界经济稳定因素
经济日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添世界经济稳定因素

  原标题: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稳定因素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标志着中美双方朝着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中美双方完全可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磋商找到有关问题的妥善处理和有效解决办法,这为降低不确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多稳定因素。同时,也应看到,中美经贸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特点突出,需要我们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继续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特别是要把握协议签署契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是上周国际社会最为瞩目的消息之一。同时,中国在上周公布的2019年经济数据显示,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稳定器”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无论是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的态度和行动,还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精彩答卷”,中国正以不懈努力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稳定因素。 当地时间1月15日,经过近两年时间、13轮高级别磋商和20多次牵头人电话磋商之后,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协议以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协议包括序言,第一章知识产权,第二章技术转让,第三章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第四章金融服务,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汇率问题和透明度,第六章扩大贸易,第七章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第八章最终条款。 这份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双方朝着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1月14日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美国全国商会会长多诺霍、美中贸委会会长艾伦时指出的,其意义不仅在经贸领域,而且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中美作为两个负责任的大国,尽管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政治、经济模式,但完全可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协议签署不久前,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1月份《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强调,全球增长前景面临的下行风险不容忽视,这些风险变成现实会使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下行风险包括贸易紧张局势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再度升级、主要经济体下滑幅度超过预期,以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出现金融动荡。这份报告还专门提到,预测美国经济增速今年将放缓至1.8%,反映出前段时间加征关税和不确定性上升产生的负面影响。 协议签署后不久,格奥尔基耶娃当地时间1月17日表示,中美两国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是一个值得欢迎的信号,受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影响,全球经济确定性上升,IMF就此调整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于20日在瑞士达沃斯论坛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去年10月份,格奥尔基耶娃曾警告说,全球经济陷入了“同步放缓”境地,贸易争端正在给全球增长带来损失。当时IMF预计,如果不采取行动,中美经贸摩擦将导致2020年全球经济损失约7000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0.8%。 “打贸易战没有赢家”,世界经济论坛上周发表的一篇评论专门指出,美国挑起经贸摩擦的两个重要目标未取得任何进展,美国贸易逆差总额与以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将制造业工作岗位移回美国,似乎也没有什么进展。制造业就业在民间就业总量中的比例目前为8.1%,与本届美国政府就任时的比例完全相同。文章强调,世界贸易在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陷入停顿,并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因此,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各方均给予了正面积极评价,原因正如格奥尔基耶娃所言,这意味着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下降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方始终坚持,中美双方完全可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磋商找到有关问题的妥善处理和有效解决办法,这为降低不确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多稳定因素。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样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GDP总量达99.1万亿元,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超过16%,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30%左右。人均GDP按平均汇率折算达10276美元,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的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在持续改善,更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为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事业作出了中国应有的贡献。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毫无疑问起到了稳定预期的作用。不过,不少经济学家也提示,中美经贸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特点突出。目前达成的是一个阶段性协议,在双方落实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继续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特别是要把握协议签署契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详情]

英媒: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传递“好声音”
英媒: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传递“好声音”

  原标题:英媒: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传递“好声音” 参考消息网1月19日报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15日表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非常重要,为中美经贸关系再次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创造了条件。刘鹤的表态引发英媒关注。 据路透社1月17日报道,刘鹤指出,经济利益是各方最关注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双方都至关重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贸问题解决好,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就有了基础。” 刘鹤表示,经过磋商,中美两国政府和工商界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尽快推动中美经贸关系重回正轨。“这个问题处理好,我们将迎来更光明的未来,我本人对此持乐观态度。” 路透社注意到,中国央行表示,此次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汇率章节具有积极作用,为未来大国之间协调汇率政策立场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 路透社的报道称,新华社援引中国央行的评论说,汇率章节在语言表述上全部为双方共同义务,完全对等,并多次强调相互尊重,重申已有的多边共识,体现了平等互利的新型大国关系。 路透社还注意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1月17日说,美中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将减少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她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这种不确定性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 当地时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东厅举行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上握手。 (新华社)[详情]

波音盼中美经贸协议带来订单 美媒:已落后空客几个月
波音盼中美经贸协议带来订单 美媒:已落后空客几个月

  原标题:波音公司盼中美经贸协议带来订单 美媒:已至少落后空客好几个月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鹿文】波音想借中美经贸协议“续命”?受系列安全事故影响,美国波音公司民航类产品订单在过去一年急剧缩水、销量惨淡。不过美国媒体披露,该公司指望通过刚刚达成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中国市场重新打开局面。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18日报道,中美两国于本周早些时候达成第一阶经贸协议,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卡尔霍恩几乎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向两国领导人创建公平、互惠的中美经贸关系表示感谢。卡尔霍恩同时表示波音方面已经做好了“接单”准备,他说:“波音与中方拥有将近50年的合作伙伴关系,能继续维持这种宝贵的合作关系让我们感到骄傲。” 美国媒体称,协议显示,中国将在2020年和2021年采购和进口大量美国产品,鉴于喷气式飞机是美国出口中国的产品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因此波音有可能获得“大宗订单”。美国“雅虎新闻网”称,两国达成的协议将“挽救”波音;还有业内人士放话称,波音将制造些“昂贵的产品”让中国购买。 不过,彭博社17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早在2019年就已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展开中国新五年发展规划阶段的大规模航空设施采购谈判;而迄今为止,没有迹象显示中国与波音公司已就采购问题展开任何商谈。这意味着,波音与空客在中国市场的新一轮角逐中已经至少“落后了好几个月”。此外,波音的产品本身也存在一些硬伤。《福布斯》杂志称,直到2020年年初,波音737 MAX还在不断暴露出新的问题,例如电路风险、软件故障等。《福布斯》预计,等到这些问题全部排除,美国航空行业恐怕得再过几年才能享受到中国的蛋糕。 另据美国“绿色技术”新闻网站报道,除波音外,美国REC先进硅材料公司等企业也在加紧研究两国经贸协议,试图捋清其中的商机。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因美国此前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品加征关税,美国多晶硅产品制造商在对华出口中损失惨重。随着此次中美经贸协议签署,相关企业格外期待中方能“大批量购买”多晶硅。据称,协议签署后,美国多晶硅库存激增。不过令这些企业无比“纠结”的是,两国协议将多晶硅与汽车、钢铁等对华出口商品“绑定”在一起,因此尚不清楚中方在采购中会为该类产品匀出多少比例,更不知中方将如何对待关税问题。 (责任编辑:单晓冰)[详情]

专家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美国和世界
专家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美国和世界

  原标题:有利于中国 有利于美国 有利于世界 体现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本质 □ 王鸿刚 中美之间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合作来解决各自关切和相互利益的合理安排,充分证明只有遵循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才能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话、合作、协商,仍然是解决中美之间经贸摩擦的有效渠道,而不是对抗或者脱钩。现在有说法认为,这就是个“中方买买买,美方卖卖卖”的协议。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双向扩大贸易的协议。双方有一定的目标设定,美方向我们扩大出口,我们扩大进口。在对外交往中这样的意向性目标规定,在其他场合也是有的。比如,我们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就未来几年双边贸易额的增加设定一个愿景,做法都很类似。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稳定市场预期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中方、有利于美方、有利于整个世界。 第一,我们采购的这些商品都是我们需要的。比如农业,中美互补性很强,中国对进口农产品有比较强的需求,是很大的买家,美国则是很大的卖家。如果自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都有竞争力,我们在符合市场化和商业化原则基础上进口美国农产品和其他一些能源产品、高端服务,这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第二,通过扩大市场开放方式,引入一些外部竞争,可以提升本土企业和本土服务的竞争力。第三,推动我国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创新发展,这本身也是我们的发展战略,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上面。第四,稳定预期。稳字当先、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这是我们的目标。现在,世界经济都在看中美两国的“脸色”,中美经贸关系阶段性稳定,有利于给世界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第五,中美签署的阶段性经贸协议,体现了对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化、商业化原则的尊重,实际上对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有好处。这是一个正面信号,给世界经济注入了信心。第六,协议有利于美国比较理性地处理对华关系。正确处理好对华关系,实际上也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接下来我们应该做的,一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中美之间阶段性的稳定,其实是为我们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提供了难得机遇。要珍惜这样的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转型升级,进一步创新引领。二是要继续推动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三是要全方位开放,加强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经贸合作关系,塑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普惠、更加包容、更加多元的国际经贸合作新体系。这是符合我们利益的,而且中国在其中可以发挥引领性作用。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与中国改革开放总体方向一致 □ 东 艳 中美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揭示了中美未来经贸关系发展方向:谋求互利共赢,基本平衡,深化合作,优势互补的双边经贸关系。 该协议与中国改革开放总体方向一致。在知识产权章节,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如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等方面作了规定,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环境,同时保护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促进创新型国家构建,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技术转让等方面,对技术转让行为作了具体规定,有利于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中国在20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外商投资法》中规定不得以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 协议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提升中美消费者福利。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有利于满足中国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节约了土地资源,进一步加深了中美经贸联系,进口能源等产品有助于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 协议的实施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开放进程。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关于金融开放的规定,体现了中国金融开放的发展进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金融市场采取了逐步有序开放的政策。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2018年4月份,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中国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包括确保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同时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宣布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项措施。2019年5月份,中国宣布了金融业对外开放12条新举措,在便利中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促进内外资享受一致待遇等方面深化开放。2019年7月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宣布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等金融业进一步开放的措施。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在进入制度型开放阶段,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2019年8月份,在国务院印发的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各自由贸易试验区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应的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方案,如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按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放宽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准入条件等。 协议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当前,国际经贸规则进入重塑期,WTO停摆,美日欧第七次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的发布表明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艰巨。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 原则性和灵活性、收益性和挑战性的统一 □ 高凌云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总体来看,这是个互利共赢的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 一是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原则性就是不论从中方或美方来说,对于协议或者磋商,双方都有底线和原则,这个协议充分考虑到了中美双方的原则,是互相尊重的,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在坚守双方原则和底线的同时,为了能顺利达成协议,双方也适当地作出了一些让步,比较灵活。 二是体现了收益性和挑战性的统一。这个协议体现了双方是根据自身比较优势来开展合作的。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政论节目近日的一个直播节目中,曾任特朗普总统竞选顾问的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阿瑟·拉弗评价说:“中美双方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也就是说,通过比较优势中美双方都能获得收益。但是,在中美相互发挥优势的同时,对中方也有一些挑战。 这也是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达成的阶段性协议。 具体来说,平等和尊重,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文本遵循了国际惯例,文本的表述中大部分条款都冠以“双方”。体现了平等和相互尊重。第二,文本中不仅仅包括美方对中方的关切,比如要求中方增加购买,降低贸易顺差,要求中方在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大保护力度等,同时也包括了中方对美方的关切,比方说允许中国的部分产品出口美国,包括保护中方企业在美知识产权等。第三,双方采用争端解决机制,而不是监督执行机制,通过不同工作层级磋商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世界。一是有利于稳定预期。美、中是世界第一大、第二大经济体,双方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双方签署阶段性协议,缓解了世界贸易紧张局面,为世界贸易提供了稳步增长预期。二是两个大国之间达成的经贸协议文本,为全球提供了解决经贸摩擦的范例,有助于推动解决其他经贸摩擦,以及经贸领域之外的矛盾及冲突。三是不会影响到其他贸易伙伴的利益。一方面,协议明确,这次的协议不影响中美双方已签署协定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另一方面,协议约定的采购,考虑了双方的比较优势以及产业链等,产品有差异性。比如,美国的农产品与其他国家生产的农产品是有差异的,中国从美国、俄罗斯都进口大豆,但用途不同,不会相互影响。也就是说,中国完全可以在不影响第三方的情况下,按市场化原则增加自美国的进口。 当前,首要的是双方都要切切实实地落实协议。针对协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置。其次,面对可能产生的“鲶鱼效应”,企业应增强竞争意识,提升竞争能力。再次,双方在开展关税排除或豁免工作的同时,应该关切一线企业的呼声,进一步推进降低和最终取消已加征关税的工作。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方式既创新又务实 □ 程大为 中美经济矛盾错综复杂,需要有长期对话、政策协调和争端解决方法。一般来说,经济贸易争端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外交方式,例如磋商、斡旋等;另一种方式是法律方式,如使用仲裁、双边或国际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有一个战略性的机制来保障。这就要求中美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在规则框架下,外交应该优先于诉讼。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争端解决机制方面的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务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外交解决争端方法放在了首位。这一安排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的法律精神。在WTO《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中,第4条明确规定,解决争端时要“提供充分的磋商机会”,磋商不能解决争端,则起诉方可以请求建立专家组,诉诸法律。 第二,外交对话和解决争端合并,并且设计方式创新。在协议的用词上,第7.1条使用的是“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双方应建立“贸易框架小组”,由中国国务院分管副总理和美国贸易代表牵头,属于高层对话安排。双边应建立“评估和争端解决办公室”,由副部长级牵头,司局层级参与日常工作。协议规定“贸易框架小组”会议应每6个月举行一次,宏观经济会议应定期举行。这一安排实质上恢复了中美对话机制,再次开通了中美对话的渠道,并写入了协议。在符合WTO规则的情况下,以规则方式保证了外交解决程序。 第三,加快了争端解决过程。WTO争端解决机制正面临重大危机,其主要原因是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问题。2014年以来,WTO争端案件激增,解决机构人员的工作强度与日俱增,要求上诉机构审查的案件和证据数量成倍增加,导致案件审理时间逐渐拖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明确规定了争端解决的期限。 第四,双方对等保留了使用WTO解决争端的权利。美国在2018年5月份的“开价”中试图剥夺中方使用WTO机制的权利,这一无理要求被彻底否定,中国保留了作为多边体系一员和维护者的权利,并对等尊重美国使用同样的救济手段。协议规定,如果中美发生争端,在正式提交WTO前,双方能够通过一层一层的磋商达成共识,将有效管控纠纷。 第五,通过对话和争端解决机制促进中美两国关系的改进。中美双方可以依据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坦率表达问题,使中美之间可以展开多层次、全方位、跨领域的务实沟通与合作。“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为中美协议的落实作出了最好安排。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详情]

评论:人均GDP首破1万美元 为发展确立新目标
评论:人均GDP首破1万美元 为发展确立新目标

  原标题:人均GDP首破1万美元,为发展确立新目标 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节奏,为更长时期里经济的行稳致远,赢得了政策空间。 1月17日,备受关注的2019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正式公布。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的数据,2019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预期目标,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0276美元,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此外,2019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3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与人均GDP增长大体持平。这组历史性的数据,为中国经济仍然处在合理区间的战略判断提供了有力证明,也为21世纪10年代的中国经济画上完美句号。 这份经济成绩单,来之不易。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增加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期性。在美国引领下,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方式以刺激经济增长。而中国仍然保持了足够的战略定力,只实施了小幅下调MLF等工具利率、采取定向降准、大幅降税减费、积极磋商减少贸易摩擦等措施,就确保了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节奏。由此,也为2020年乃至更长时期里经济的行稳致远,赢得了政策空间。 可以预期,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烈度有所降低,RCEP、中日韩FTA等多边框架进一步发育,防范金融风险的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消费和创新驱动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202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居民收入仍能保持同步增长。与此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中国经济体量趋于庞大,人均GDP数值跨上了新台阶,经济增长方式、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将面临新的考验。能否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能否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驱动、能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将决定未来的经济前景。 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路径,与其他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不尽相同,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从现实情境来看,微观主体活力不足,创新驱动有待加强,金融服务不够到位等情况仍有待改善。此外,劳动力结构的调整、经济资源透支等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也有待破题。与经济治理的挑战同时出现的,还有社会治理新课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显示,中国人口首次突破14亿人。但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增加了社会保障的难度。 好在,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扶持民营企业、国企利润化转社保等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已在实施中。坚实的经济家底和坚定的改革措施,不仅为中国经济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供了信心,同时也为应对内部挑战、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基础。 □徐立凡(专栏作家)[详情]

央行: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汇率章节具有积极作用
央行: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汇率章节具有积极作用

  原标题:央行: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汇率章节具有积极作用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表示,此次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汇率章节具有积极作用,为未来大国之间协调汇率政策立场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 人民银行表示,汇率章节在语言表述上全部为双方共同义务,完全对等,并多次强调相互尊重,重申已有的多边共识,体现了平等互利的新型大国关系。 人民银行表示,汇率章节有助于加强中美在汇率问题上的沟通,有效管控分歧。汇率问题一直是中美之间关注的焦点。此次双方重申在汇率方面的共识,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分歧预设了解决方式和渠道,有利于双方增信释疑。 人民银行表示,中美就汇率问题达成共识有利于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健运行,促进全球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全球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密切相连,大国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尤为明显。中美在汇率问题上达成一致,有利于促进双方外汇市场和宏观经济的有序运行,从而维护全球外汇市场的稳定,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健运行和全球经济的长期发展。 此外,关于金融服务章节,人民银行认为,与我扩大金融业开放方向一致,将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业开放通过引入金融机构、业务、产品,增加金融要素供给,有利于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人民银行认为,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既有助于中资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也有助于我利用外资金融机构在海外网络、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对外投融资合作。 人民银行表示,中美在金融领域加强互利合作有助于促进两国利益交融,实现优势互补。金融领域是中美重要利益交汇点,两国金融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中美加强金融合作有助于我国更加深度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韧性和竞争力。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广阔,潜力巨大,美资机构和投资者希望深度参与我国市场,共享经济发展机遇。美资机构的进入也将会为我国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相关的投融资需要。 人民银行表示,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遵循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开放,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内外资一视同仁。在开放的同时,还将切实加强金融监管,筑牢堤坝,维护好金融稳定。[详情]

胡锡进:如果你代表中国谈判,你会怎么谈?
胡锡进:如果你代表中国谈判,你会怎么谈?

  原标题:胡锡进:如果你代表中国谈判,你会怎么谈? 有人在群里骂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我问他:如果你代表中国谈判,你会怎么谈?对方愣住了,一时语塞。 明摆着的,美方比中方实力强,中国打的是防守战。一些人对这个结果感到某种遗憾,我觉得是正常的。美国方面也有真实的遗憾。但那些像美国民主党骂白宫“屈服了”一样骂中国“软了”的那些国人,是另一回事。 我估计如果让他们上阵,大概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一见美国人就跪了,对方怎么说就怎么是。还有一种是拍案而起,我TM不跟你谈了。 中国代表团与美国代表团谈了13轮,世界上有什么谈判谈了这么久?一方碾压另一方的谈判会是这样?而且是美国两大要员与中国的一个谈,最后美国的总统和中国的副总理签字,咱不能说这怎么样了,但如果有谁怀疑中方的尊严,硬说达成协议是中国单方面上赶的事,是否有点太缺心眼了呢?[详情]

刘鹤答记者提问:协议给中国带来三方面经济利益
刘鹤答记者提问:协议给中国带来三方面经济利益

   刘鹤在华盛顿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给中国带来三方面经济利益 当地时间1月15日,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华盛顿接受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指出,这份协议给中国带来的经济利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拥有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巨大,中美扩大贸易合作有利于满足我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二,中国在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阶段,迫切需要改善营商环境,这对促进公平竞争、提高效率、保护知识产权等都将产生积极意义。 第三,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享受开放带来的繁荣。大国经济不可能靠自我封闭实现发展,对外开放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详情]

东盟精英对中美看法调查结果出炉 西媒标题有意思了
东盟精英对中美看法调查结果出炉 西媒标题有意思了

  东盟精英对中美看法调查结果出炉,各家西方媒体的标题有意思了 新加坡知名智库“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16日公布“东南亚态势:2020”年度调查报告,其中关于东南亚精英阶层对中美的看法,引发西方媒体广泛关注。路透社16日的报道标题是,“随着美国撤退,中国的影响力震撼东南亚”;《日经亚洲评论》的报道标题是:“东盟10国中有7国更偏爱中国,而不是美国”;《澳大利亚人报》的标题是:“东盟各国对美国对抗中国的能力失去信心”。调查报告称,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和战略层面,中国都已被认为是东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大国,“但中国影响力的增长并非广受欢迎”。 “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以新加坡首任总统的名字命名,多国领导人曾在该智库发表演讲。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6日报道,“东南亚态势:2020”年度调查报告由该研究所的东盟研究中心制作发表,也是该机构连续第二年发表针对东盟国家对于中国崛起与中美影响力消长观感的学术调查报告。调查于2019年年底进行,参与调查的是东盟10国的1308名政府机构、学界、商界和媒体界人士。从国别来看,来自缅甸、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受访者较多,老挝和柬埔寨最少。该智库网站称,选择的调查对象被要求必须对地区事务有充分认知,调查结果“无意代表东南亚各国对地区事务的整体看法,但代表了影响各国政策决定的人士的大致看法”。 报告首先强调,调查发现,受访者认为该地区面临的最紧迫安全问题前三位分别是国内政治不稳定、经济下行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次是地区(南海、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的)军事紧张,最后是恐怖主义。73%的受访者担心,东南亚地区正成为大国博弈的场所,自己的国家可能成为大国利益的代理人。持有这一观点的受访者比例较2018年的62%有所上升。当被问及东盟应如何应对中美在东南亚的博弈时,大多数人(48%)认为东盟应该加强韧性与团结力,抵挡中美施加的压力;31.3%的人选择“不站中美任何一边”;14.7%的受访者选择“寻求第三方”;仅有3.1%受访者认为必须在中美之间选择其一。 《日经亚洲评论》16日称,当被问及如果东盟被迫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该如何选择时,受访者出现明显分裂(如图)。从整体调查结果来看,53.6%的受访者选择了美国,46.4%选择中国。但从国别来看,东盟10国受访者中,有7个国家更多人青睐中国。其中,老挝73.9%、文莱69.1%、缅甸61.5%、马来西亚60.7%、柬埔寨57.7%、泰国52.1%、印尼52%的受访者选择中国。越南和菲律宾受访者对美国表现出压倒性选择(分别为85.5%和82.5%),其次是新加坡的61.3%。报道认为,菲律宾和越南受访者强力支持美国,部分原因是这两个国家与中国存在南海争端。文章引述东盟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氏霞的话说,从这种分歧明显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东盟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二选一,甚至要避免把这种选择摆上台面。 调查报告称,79%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本区域最具经济影响力的国家,高于去年的73%,选择美国的占7.9%。即使在美国传统上较占优势的政治与战略层面,调查也显示,52%受访者认为中国在本区域最具影响力,高于去年的45%;选择美国的则从去年的30.5%降低至26.7%。“但中国影响力的增长并非广受欢迎”,报告称,认为中国是本区域最具经济影响力国家的受访者中,72%的人对此表示“担忧”,28%表示“欢迎”;认为中国是本区域最具政治和战略影响力国家的受访者中,85.4%的人对此表示“担忧”,14.6%表示“欢迎”。 《联合早报》称,种种顾虑直接影响东盟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度。今年的调查显示,60.4%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中国,高于去年的51.5%。其中半数以上不信任中国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可能被用来威胁他国的利益和主权。《纽约时报》16日引述负责该调查的东盟研究中心主任邓秀岷的话说,对中国巨大且继续扩大的影响力担忧的来源,是认为中国运用其力量的方式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在南海的强硬以及将贸易武器化的倾向,足以让人担忧其崛起可能并不是和平的。” 对美国的信任度下降,是该报告的另一个重点。《澳大利亚人报》称,该调查显示,47%的受访者对美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和区域安全提供者“没有或只有很少的信心”,高于去年的34.6%。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问题专家休·怀特表示,随着美国的“撤退”,“东南亚国家越担心美国不为自己站台,中国的力量看起来就越具威胁性。东南亚国家从未像澳大利亚一样在情感上依附于美国,但长期以来对美国在当地的存在抱有极大信心,特别是在精英层面。每个人都担忧中国日益壮大,每个人也知道美国是应对这种担忧的最佳手段,但没人愿意牺牲与中国的关系。”[详情]

中美贸易协议权威解读:对中国和美国好 对世界也好
中美贸易协议权威解读:对中国和美国好 对世界也好

  “对中国好,对美国好,对世界也好!”,中美贸易协议权威解读来了…… 当地时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在美国白宫正式举行。在签署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致辞中表示,中美两国从大局出发,正视分歧、管控分歧,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 致辞结束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双方用一份互利共赢的双边文件给2020年的世界经济开了个好头儿。 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官方网站发布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公告全文内容。 自2018年2月底开始的两年多时间,中美双方进行了十三轮经贸磋商。最终,我们看到一份厚厚的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终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 人们期待着这一条一条的文字契合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更希望中美的双手能够紧握,给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带来更坚实的基础。那么,最终的协议文本是如何回应这些共同的期待的? 协议明确回击对中美发展不好的声音 近两年来,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之间的你来我往不时牵动着全球的神经。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而健康稳定的双边关系必然要求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发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认为,协议的每一个章节都在体现两大经济体之间的互利共赢。 高凌云:“对于中国而言,通过这一阶段协议,我们根据比较优势、市场化等原则可以扩大美方优势产品的进口,降低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给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一些消费品。通过第一阶段协议里的一些条款,特别是像知识产权等,还可以保护中国的创新,因为所有的协议都是双向的,对于培育中国先进的或者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营商环境也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对于美方而言,它通过这一协议扩大它有优势的产品的出口,对于它本国的出口产业或者农民等具有一些很好的作用。同时,对于稳定中美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目前美国有一小撮对于中美两国未来发展非常不好的声音,我觉得这次协议对于这个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回击。” 协议体现中美两国比较优势 根据协议,中方承诺未来两年将在2017年规模的基础上扩大自美国进口不少于2000亿美元的商品,其中包括了制成品、农产品、能源、服务等多个领域。不过,这不是一个单方面要求中国扩大进口的条款。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表示,协议充分体现了中美两国的比较优势。 韩俊:“中美农业互补性非常强,可以说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我们国内有些农产品现在还是存在供求缺口,有些缺口还很大。比如大豆,我们85%的需求要靠进口来满足,美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大豆进口国,协议实施后我们会继续扩大从美国大豆的购买,还有像肉类、乳制品、水果等等。我们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和食品的需求,我们会从美国,也包括其他国家去购买。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去年农产品进口额达到1470亿美元左右,最近几年每年增长都在100亿美元以上。而且这些产品它本身就存在供需缺口,对国内相关生产不会有影响。三大主粮我们完全可以自给。对三大主粮我们是实行关税配额管理,总量只占我们粮食总产量的约3.4%,我们不阻碍关税配额的充分使用。” 中国有14亿人口,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程大为则认为,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增长,中国对各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都会增加。 程大为:“中国稳定的消费升级趋势,还有中国老百姓对更丰富产品的需求,这些都保证了个其他国家的一个机会。例如上个月,我在墨西哥我就说,中美签了这个协议,你担不担心?墨西哥人说:‘我不担心,我墨西哥出口给你的更多的是牛油果’,就是各个国家都出售自己最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中美的协议给世界市场,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给了一个稳定预测的能力,各国的农民、生产商都按照自己的计划来稳定生产,而不是根据国际政治的纠纷去波动性的,即使今年赚了一点点巧利,明年有可能陷入更大的危机。” 同时,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协议对于中国输美产品的权益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例如近期美方公布了允许中国自产熟制禽肉、鲶鱼产品输美的最终规则。此外,美方还同意公布中国的香梨、柑橘、鲜枣输美监管通报程序,允许这些商品向美国出口,并在协议中就尽快解除中国输美水产品自动扣留等做了积极承诺。中国国经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扩大自美进口是有条件的,给予市场价格和商业考虑开展采购活动则同样对美国提出要求。 张燕生:“2000亿的订购有一个条件,我买,你是要卖的。那么比如说我们现在有200多个中国的高技术企业被美国放到了实体清单,美国现在有少数极右分子想把美国产品的含量从25%降到10%,来实现这种技术封锁和科技脱钩。那么这里就有个大问题,这些企业如果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们买不到想要的商品,那这个协议执行就不顺了。而且协议明确,美方应确保采取适当举措,以便有足够的美国商品和服务供中国采购和进口,且将基于市场价格和商业考虑开展采购活动。” 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达成多项协议 与扩大贸易合作同样重要的是,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方面达成了多项协议。例如有专门的药品专利数据补充、专利链接、专利期限补偿和遏制恶意商标注册等制度,对假冒商品严格的销毁措施,也包括强调中美双方企业、个人可以有效进入对方市场并公开自由运营,不通过行政管理或许可等手段强制转让技术等。 2018年,中国企业申请的专利达到154万件,居世界首位。在业内人士看来,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为两国企业创造更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从中国谋求高质量转型的发展阶段而言,这正是契合中国自身发展需要的改革举措。前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大法官、清华大学教授张月姣认为,中国始终走在努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道路上。 张月姣:“实际上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非常重视,这不是说某个国家的压力的结果,而是(来源于)中国的‘科技发展是第一生产力’。因为我本人参加了中欧、中美12年的知识产权的谈判,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知识产权的水平从无到有,从一般水平到国际高水平的保护。那么现在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执行也是世界都公认的。因为我们建立了北京、上海、广州很多知识产权审判庭,而且外商只要权利人拿出证据,负举证责任,那么他都得到了公平的处理。知识产权不光是解决外国人,中国的知识产权现在的拥有量、申请量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所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 协议设立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协议中,中美设立了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机制,用于保持高效沟通,促进问题尽早解决。此前,这被一些媒体看作是美国监督协议执行的一种机制。这显然与协议平等互利的原则相悖。张月姣表示,这是一个双边磋商机制,不以其中一国法律为基础。 张月姣:“因为这个争议的解决以磋商为主,是主权国家之间的通过工作级别司局长到部长,深入交换情况,以事实为基础,诚实信用的原则。我觉得这不是说一个国家监督另外一个国家,这是非常重要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平等,相互尊重主权,在这个基础上的这种发展才是可持续的。那么在新的协议里也没有写任何301(法案)的规定,不是以一个国家的法律为基础。另外我们强调,双方要遵守WTO和其他的所参加的国际公约和条约。” 协议还涉及金融服务及汇率等多方面内容 此外,在金融服务和汇率方面,协议也有很多条款,例如双方在银行、证券、保险、电子支付等领域提供公平、有效、非歧视的市场准入待遇。中方承诺将一视同仁地落实宣布的开放政策,依法合规受理各类金融机构的申请。美方将积极推动解决中资金融机构在美国开展业务遇到的实际障碍。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所主任丁志杰:“本次写入关于金融的内容主要是中美就金融合作交流领域双方彼此关切的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应该是双向的,对等的。中方作的承诺,也没有超出此前自主开放的内容。” 协议在汇率方面的内容则体现了 “尊重对方货币政策自主权”“都应坚持有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不搞竞争性贬值”等原则。而针对外界传闻协议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广场协议”翻版等观点,丁志杰驳斥说,协议对双方都有约束,是完全对等的。 丁志杰:“它和广场协议最大的不同,广场协议是一个单向的承诺,这个协议中相关的内容是双向的对等的一个承诺。一个来说要实现市场汇率,第二个要避免竞争性贬值,第三个内容是要避免大规模持续单方向的干预,这些内容我们也看到在G20这些多边平台上已经成为共识。这个协议里没有关于人民币要升还是贬、升多少贬多少这些内容,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应该说中美这个协议为未来大国汇率政策的协调提供了一个样本,有利于管控风险,增加互信,也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中国、美国乃至世界都需要这个协议 回首过往,中美经贸关系近两年的磕磕绊绊也许只是彼此过去41年在波折中前行的一部分。但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风浪,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这一真理不会改变。当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仍然徘徊在对各种危机的担忧中,用两个超级大国的握手协议叩响2020年的大门,应该是中美献给整个世界最好的新年礼物。 前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大法官、清华大学教授张月姣:“能够达成协议,我觉得对中国好,对美国好,对世界也好。特别是当前(全球经济)下滑的形势,对整个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会受到影响。达成这个协议,(全世界)有了稳定、可预测性,这样的话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和平发展的环境,中国很需要有这个协议,美国也很需要有这个协议,世界也很需要有这个协议。” [详情]

经济日报郭言:相向而行的成果尤需共同遵守
经济日报郭言:相向而行的成果尤需共同遵守

  原标题:相向而行的成果尤需共同遵守 当地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其中,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双方在商业秘密保护、与药品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专利有效期延长、地理标志、打击电子商务平台上存在的盗版和假冒、打击商标恶意注册等方面达成共识。这是中美双方相向而行的成果,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互惠互利的,尤其需要共同遵守,把协议落到实处,推动两国企业创新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是国际贸易的标配。作为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和贸易大国,中美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诸多共同利益点。也正因如此,随着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的进行,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效应不断发挥,双方共识不断增多,最终落脚成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中的重要篇章。就中方而言,我们将积极落实协议相关内容,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所有外国企业提供更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同时,也希望美方遵守协议,对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提供同等水平的保护,支持两国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开展合作,促进中美互利共赢。 事实上,中美达成的共识也代表了中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改革方向。一直以来,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上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定的,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中国始终在这条道路上前行。 修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法庭,新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执法与司法两条途径协调运作;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将“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纳入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框架,“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基本构建……一以贯之的有力举措,极大激发了中国创新发展的活力:截至2019年底,中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6.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3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专利申请的企业占比22.3%…… 中国的诚意与努力,世界看得到;中国的行动与成绩,得到了世界认可、市场肯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6年的第25位升至2019年的第14位,4年来走出了一条上扬曲线;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第31位,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2019年,国外在华发明专利申请15.7万件、商标申请25.5万件,分别同比增长6.0%和4.7%;全球共有186个国家(地区)的市场主体在中国申请专利、商标,较上年增长12个……更表明全球创新主体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营商环境的坚定信心。 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改变,中国都将按照发展的需要和既定的节奏,稳步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中国也愿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密切合作,携手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知识产权治理格局,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作出更大贡献。[详情]

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中美迈出互利共赢关键一步
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中美迈出互利共赢关键一步

  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 中美迈出 互利共赢关键一步 综合新华社 人民日报及第一财经驻华盛顿记者报道 [ 新华社评论称,互利共赢始终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第一阶段协议体现了相互尊重的精神,也是平等协商的结果,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 当地时间1月15日中午,美国白宫东厅,一场不同寻常的仪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原定30分钟的仪式持续了近80分钟。13时许,现场300多名两国嘉宾和上百名中外记者见证了历史性一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端坐在并排相邻的两张桌前,共同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历经持续近两年的贸易战,迎来了阶段性成果。 这份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特朗普总统的口信中说。 新华社称,近两年来中美围绕经贸分歧谈谈打打,一波三折,正是两国元首通信通话保持密切沟通,关键时刻亲自会晤,对磋商进程起到了关键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双方经贸团队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不懈努力,求同存异,终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 刘鹤指出,中美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达成协议,验证了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困难并不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协议签署后,希望双方共同努力,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严格遵守协议约定,照顾彼此核心关切,努力落实好协议,这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对未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行动。 坚持扩大开放 对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正式签署,《人民日报》评论称,超常的高规格签字仪式,经久不息的掌声,透射出强化“走向贸易止战”利好信号的意愿。 2019年12月13日,当中美双方宣布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时,国际市场呈现一连串积极反响,足以说明双方企业和市场的振奋情绪;美方立即评论称“可能是贸易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刘鹤在协议签署仪式上表示,作为国际事务中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伟大国家,正视分歧、管控分歧,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世界。这是一份互利共赢的协议,能够稳定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符合两国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协议不针对也不影响第三方的合法权益,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刘鹤表示,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巨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正在形成。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投资者到中国投资,中方愿不断扩大来自各国优质产品的进口。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必将越开越大。 协议签署后,刘鹤就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答记者问。在回答第一财经提问时,刘鹤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扩大开放,主要包括:一是有序扩大市场准入。目前制造业领域的开放已到了相当程度,下一步的重点在现代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二是对标国际良好做法,完善营商环境。使外资企业能公平参与竞争,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三是中国的经常项目已经全面开放,我们将在注重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四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制定,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紧密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人民日报》评论称,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新时代中美经贸关系理当维护良性发展的好势头。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总体上符合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方向,符合自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节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扩大,中国企业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化、商业化原则,增加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进口优质、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顺应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互利共赢 近两年时间历经13轮高级别磋商、20多次牵头人电话磋商,这份中美经济贸易协议来之不易。新华社评论称,互利共赢始终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第一阶段协议体现了相互尊重的精神,也是平等协商的结果,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协议以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协议包括序言,第一章知识产权,第二章技术转让,第三章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第四章金融服务,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汇率问题和透明度,第六章扩大贸易,第七章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第八章最终条款。 从协议内容看,主要覆盖深化贸易双向合作、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大方面,同时双方将建立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及时有效解决经贸分歧。在关税退坡问题上,美方承诺取消部分对华产品加征关税。新华社称,这是一份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全世界的协议,彰显了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 “协议很多章节既体现了美方的利益诉求,更反映了中方的利益诉求,是一份符合中美双方利益的平衡的协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原主席张月姣说,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为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注入“稳定剂”,成为两国重塑经贸关系的一个起点。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说,协议充分照顾双方的合理关切,总体上是平等互利的。从中方承诺看,无论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加农产品、能源产品等进口,还是扩大金融开放,很多条款都是中方已经出台的改革开放举措,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既定方向。 “协议签署恰逢其时,有助于为中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高凌云说,协议也推动美方实现对华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折,包括暂停原定去年12月15日要加征的关税,并将去年9月1日生效的对华已加征关税税率从15%降至7.5%,这也是本届美国政府首次降低一国已加征的关税,有助于推动中美经贸关系逐步回归正轨。 根据协议,中美双方应恢复宏观经济会议,以讨论综合性经济问题。这让外界对中美双方以对话磋商方式更有效管控分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向前发展有了更多期待。 深化贸易双向合作是协议一大看点。双方承诺扩大在制成品、农产品、能源产品、服务等领域的贸易规模。 专家认为,双方自2019年12月13日宣布就第一阶段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后,一个月来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作出了积极反应,美国股市更是连创新高。相信这一互利共赢的协议正式签署后,将有利于管控分歧解决问题,有助于市场预期和信心的恢复,推动两国和全球金融市场走得更稳。[详情]

美各界欢迎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实现共同利益
美各界欢迎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实现共同利益

  原标题:“在深化合作中实现共同利益” 当地时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在美国白宫东厅举行。美国社会各界对此高度评价,普遍认为该协议有利于美国,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 在签署仪式上,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我们将为了两国的利益而共同努力,这对世界的利益也非常重要,这对美国和中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美国副总统彭斯称,该协议是一项经贸协议,但其内涵远远超出了经贸协议的范畴。今天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这项协议的通过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两国领导人正携手打造一种公平互利的贸易关系” 来自美国联邦与地方政府、国会、工商界的代表踊跃到场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其中包括霍尼韦尔、波音、万事达、维萨等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界代表。受邀参加协议签署仪式的美国商会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多诺霍表示:“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这项协议为美国企业提供了非常必要的确定性。” 与中国有着近50年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波音公司,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夫·卡尔霍恩第一时间表示,波音公司赞赏美中两国领导人以及两国政府在建立美中公平互利贸易关系方面发挥的领导作用,“两国领导人正携手打造一种公平互利的贸易关系”,波音将继续成为这一宝贵关系的一部分。 根据协议,中美双方将在银行、证券、保险、电子支付等领域提供公平、有效、非歧视的市场准入待遇。《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该协议给美国的银行和金融公司带来新的希望。维萨一位发言人称,维萨有巨大的潜力支持中国数字支付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协议签署仪式结束后,加利福尼亚州的农场主瑞安·塔利对本报记者兴奋地说,协议的签署对美国和中国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可以建立更加牢固的关系,开展密切商务活动,在深化合作中实现共同利益”。 “向前迈出的积极一步,带来了更大的确定性”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涵盖了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扩大贸易等内容,这对美国商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报道认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冲突拖累了全球增长,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结束了关税提升,并建立了许多执行机制。《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这场贸易冲突席卷了全球市场并削弱了全球增长,协议让双方停火。美国黑石集团共同创始人、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认为,这个协议很重要,为未来打开了大门,有助于改善两国关系的实质。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表示,与一年前的情况相比,该协议的签署有助于形成有利的股市环境。 美国各大行业协会也纷纷发表声明,赞赏这一协议的签署,并期待两国继续加强合作,取消所有剩余关税。美国农民协会联合会主席齐皮·杜瓦尔认为,中国曾是美国农产品的最大市场,但自从贸易冲突以来,中国已降至第五大市场。这项协议将有助于扭转两年来美国农业出口下降的局面,是让美国的农民和牧场主有能力在全球市场上重新经营的重要一步。美国石油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索姆斯发表声明称,“美中达成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是向前迈出的积极一步,带来了更大的确定性”。贸易紧张局势的缓解对很多行业来说都是好消息,希望两国继续磋商,取消所有剩余关税。美国鞋类分销商及零售商协会会长马特·普莱斯特则表示,这项协议“带来的确定性对于就业增长和鞋类零售价格稳定至关重要”。 “为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大发展打开了大门”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报告显示,美国商品和服务对华出口对美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美国各州都在此前的美中贸易冲突中损失巨大,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让他们重拾了加强对华经贸往来的信心。 南达科他州州长克里斯蒂·诺姆出席了白宫的签字仪式。她表示,这一历史性的协议为南达科他州农民和牧场主打开了新的市场,提供了机会。该州联邦参议员约翰·褚勒称,该协议对于一直在艰难中挣扎的南达科他州农民来说是个好消息,有利于他们的产品开拓新市场、扩大现有市场。内布拉斯加州农场局局长史蒂夫·纳尔逊表示,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内布拉斯加州的农场和牧场家庭是积极的,“为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大发展打开了大门”。 艾奥瓦州州长金·雷诺兹认为,该协议对艾奥瓦州的农民、家庭和小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代表艾奥瓦州第三选区的众议员辛迪·阿克纳表示,她在艾奥瓦州西南部时听到了农民的担忧,有人担心这场贸易冲突会持续很久,收复市场会很困难,希望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能让两国走上结束贸易冲突的道路。堪萨斯州联邦参议员杰里·莫兰发表声明称,美国和中国签署了一项历史性的经贸协议,将为堪萨斯州各地的农民、生产者和制造商开辟新的贸易机会,他将敦促特朗普政府就取消美中间全部关税达成协议。 美联社报道指出,中国是缅因州龙虾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之一,协议有关农业采购内容将让缅因州的龙虾业受益。缅因州龙虾经销商协会执行理事安妮·切利基斯说,中国市场多年来一直在增长,协议的签署为美国龙虾出口商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扫除了障碍。“中国为缅因州沿海经济提供了不可思议的机会,重新进入这个市场对我们的长期增长至关重要。”切利基斯说。 (本报华盛顿1月16日电  记者吴乐珺、胡泽曦、郑琪、张梦旭、李志伟)[详情]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将对四领域带来深刻影响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将对四领域带来深刻影响

  原标题: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将对金融等四大领域带来深刻影响 来源:证券日报 当地时间1月15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昨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协议签署将对金融开放、人民币汇率、关税、技术层面双向放开等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扩大金融领域双向开放 为金融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根据协议,中美双方将在银行、证券、保险、电子支付等领域提供公平、有效、非歧视的市场准入待遇。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首先意味着双方金融服务开放将会进一步深入。对我国而言,会实施进一步的金融业开放,进一步放宽外资在金融业的市场准入,同时,会采用公平公正的机制让进入的外资金融企业和我国金融企业面临同样的竞争,这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另外,外资金融企业的进入可以和我国金融企业进一步合作,为我国金融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增加我国金融市场的活力。 “这项协议也将利于我国金融企业更好地在美国发展,进一步利于我国金融企业的国际化,扩大我国金融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陈雳表示,这对于中美双方的金融发展是互利互惠的。 “许多开放内容,中国在过去几年已经启动,并且中国已经推出的开放措施范围更广、层次更深、领域更宽。”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唐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协议金融服务部分基本上是中国对过去几年开放成果的重申和细化。 他进一步表示,协议内容是对等的,中国加大对美国开放的同时,美国也要相应加大对中资机构的准入,并要落实具体承诺。协议的宗旨是中美双方确保己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能够公平、有效、非歧视地参与对方市场,给予对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公平、有效、非歧视的市场准入待遇。 “虽然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将加重中国金融企业竞争压力,但是对整体金融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必定将利大于弊。”唐建伟说,此次协议金融服务章节与中国扩大金融业开放的方向一致,将促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一些措施的落地,外资机构已经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开展业务,全面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业综合能力。通过引入金融机构、产品、业务,丰富国内金融要素供给,不但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而且能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投资渠道。 此外,唐建伟表示,中美两国金融业互补性较强,金融领域又是两国核心利益的重要交汇点。中美能够在金融领域达成协议,一方面将降低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促进中国金融业对接国际市场。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要求中资金融机构也必须全球化布局,参与对外投融资合作,提升全球化金融服务水平。 “客观上讲,目前我国金融业综合竞争实力和对外开放程度难以全面支撑中国企业进一步全球化发展。未来如果中美加强金融合作,将有助于中国利用外资金融机构在海外网络、产品和服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助推中国金融机构全球化布局,深度参与国际市场。”唐建伟说。 人民币汇率单边波动预期 将进一步下降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关于汇率方面达成的共识,一是彼此尊重对方的货币政策自主权;二是双方认识到实行灵活汇率制度在可行情况下能够起到吸收冲击的作用;三是双方共同的目标是奉行增强经济基本面,提升透明度并避免不可持续的外部失衡的政策。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美国财政部取消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认定,给中美签署第一轮经贸协议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汇率的稳定会加强中美互信,促进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此次协议中汇率方面包括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这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汇率政策自主权,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诸多正面影响。 潘向东说:“协议签署之后,人民币汇率将更加由市场决定,避免了人民币被美国胁迫而升值,未来人民币汇率将更加市场化,双向波动特征会更加明显。人民币汇率单边波动预期将进一步下降,有利于促进贸易的开展,虽然说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促进出口,但是不利于进口,而且还可能引发贸易纠纷,以及竞争性贬值。” 关于汇率数据透明度方面,中美双方同意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包括国际储备、远期头寸、国际收支、进出口等数据,按时公布IMF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同时继续参与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调查。如果双方在解决汇率问题方面出现分歧,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在经贸磋商中建立的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框架下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则请IMF在其职责范围内协助解决。 潘向东认为,在此次协议签署后,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单向贬值风险缓解,有利于增加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可以避免产业资本的流出,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利用好外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汇率风险的缓解,股市、债市风险也会下降,整个资本市场将更加稳定。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中国金融领域特别是债券市场的扩大开放,人民币在国际资本市场当中的地位将稳步提高,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货币的作用趋势上越发明显。人民币汇率政策未来将承担更多的角色,波动受到国际形势影响,长期看外汇波动增加、弹性放大,中美就汇率问题达成共识后,有利于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健运行,促进全球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表示,中美农业互补性非常强,可以说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去年农产品进口额达到1470亿美元左右,最近几年每年增长都在100亿美元以上。而且这些产品本身就存在供需缺口,对国内相关生产不会有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程大为认为,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增长,中国对各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都会增加。中美的经贸协议给世界市场,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一个稳定的预期,各国的农民、生产商都会按照自己的计划来稳定生产。 关税下降 会对我国经济起到支撑作用 此次签署协议,对相关关税问题也予以了明确。对此,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协议,中美两国均做出了一些让步,可能双方都存在对协议有不如意的地方,但至少关税从升到降已经是巨大的利好。 “关税的下降,对我国经济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考虑到此前加关税时,存在一些抢生产、抢出口的情况,有些透支,但影响不大。”徐阳说,同时,考虑到,中美经贸关系后续依旧存在不确定性,外贸商可能会在避险的情绪下,趁机继续加大进出口,同时调整自身结构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向东认为,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折表明了双方不打贸易战的诚意,但中美之间的核心利益分歧仍在,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下一步双方还要相互督促和监督把协议落在实处,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开展第二阶段贸易谈判提供坚实的基础。 “由此预计,如果第一阶段执行的好,对双方利益改善都有促进作用,预计第二阶段经贸谈判将会进一步取消加征的相关关税至零,甚至中美双方还可以探讨进一步降低关税的可能性,即为更长远的中美经贸发展提供坚定的制度性基础。”刘向东表示,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美贸易摩擦随着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达成有所缓解,但今后仍有很多棘手的问题要谈,这就更需要决心、智慧和勇气,也更需要采取更加务实的做法。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意味着今年我国外部经济环境稳定性上升,这将有助于稳定出口市场,也将有效提振国内企业、居民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技术层面双向放开 国内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协议,双方企业应能够有效进入对方管辖区,并且进行公开、自由的运营;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按照市场原则自愿进行,政府不支持、指导自然人或者企业开展扭曲竞争的,以获取技术为目的的对外投资。 对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方面的条款,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这将有利于我国企业向美国同行学习先进技术,同时,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转让部分技术,使得行业内的技术转让更加市场化、规范化。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对我国科技类企业发展比较有利,特别是在一些技术上短板比较明显的行业,比如芯片领域,软件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等。”杨德龙进一步分析道。 榕树投资总经理翟敬勇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每年芯片进口额已经达到了3000亿美元,中国芯片产业链上的企业起步较晚,还没形成规模效应,如果能够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壮大将带来直接的利好。”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则认为,即使签署了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我国科技领域的竞争恐也难以放松。 对于企业有效进入对方管辖区进行自由运营方面的条款,轩铎资管总经理肖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期的角度看,互惠互利,互通有无,对于两国都是重大利好。自由竞争后,对于创新型企业,以及以创新为依托的企业形成了利好,对于出口型企业,比如家电、轻工、钢矿产品等领域也是一个发展契机,对于资源型企业以及运输业,比如远洋运输,航空等是利好。但是,从短期来看,条款对于国内大部分企业是一种冲击。国内企业能否有效应对冲击,包括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优势的资本,优势的人才和优势的资源等,尚有待于观察,企业的竞争压力也会逐步加大,落后企业会被淘汰,兼并重组会成为常态化。 此外,杨德龙分析,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协议从签署到落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还需要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工作,比如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法,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鼓励企业进行创新。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之前并没有太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经常出现有了自主创新发明也不及时申请专利的情况,这种情况就容易导致被别的企业抢先申请,造成纠纷的同时,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杨德龙分析道。 (采写:朱宝琛、李正、郭冀川、倪楠)[详情]

四机构点评中美贸易协议:双赢
四机构点评中美贸易协议:双赢

  原标题:四机构点评中美贸易协议:双赢 证券时报记者 王蕊 当地时间1月15日上午,中美两国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份协议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双方关切,实现了互利共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协议主要内容包括深化贸易领域双向合作,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双方将建立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及时有效解决经贸分歧,美方也承诺取消部分对华产品加征关税,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对此,中信建投策略首席分析师张玉龙认为,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内容基本在预期以内,是双方针对现实情况妥协后的结果,近一个月以来的A股、美股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他指出,“协议的签署在短期内已然提升了资金对于风险资产的偏好,未来除了给予中美经济更加宽容的环境,也给予股票市场更加安全的环境。” 但他同时表示,中美经贸摩擦属于中美战略长期争端是主流思想,因此未来存在反复的可能,特别是大选结束以后压力可能会增大。未来市场的关注点应放在中国经济的走势与内部改革(特别是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程度上。2020年首推成长板块,关注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和高端制造行业;建议适时关注高股息方向的金融、地产、食品饮料龙头。 “协议的签署既能缓和我国的外围经济环境,也能通过科技合作加速我国的技术进步,同时促进我国加速改革提升改革红利,因此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都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平安证券宏观团队对未来的预计更加乐观,判断未来1至2年内,我国各项领域的改革都将可能进入加速期,我国将继续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以开发促改革,提升市场运作效率,加快建设信息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消除所有制的差别待遇,提振市场参与主体的信心。 国泰君安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团队则表示,中国落实“第一阶段”协议承诺的过程,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全方位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国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转变,势必有益于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 该团队还预计,中方最关切的关税减让,以及美方最关切的产业补贴的事项,应该是中美“第二阶段”的谈判重点。中美双方的长期战略方向是冲突的,中美的博弈是中国技术不断上攻的过程,不断争取发展权的过程,中方最大目的是管控分歧,以时间换空间,为长期作战做好战略储备,这个过程争分夺秒。 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则将中美两国再次握手,称作是“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推动改革开放”。他认为,表面看美方以较少妥协换取中方较多承诺,但该协议降低了中美全面脱钩风险,避免了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和恶化。更重要的是中国化压力为动力,大幅加快了久拖不决的改革开放进程,坚持了市场化方向,为经济社会转型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任泽平强调,中国真正的问题不是美国,而是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贸易战本质上是改革战。中美贸易摩擦折射出中国在改革开放领域仍有很多功课要做,应保持历史的大局观和清醒的战略定力,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上,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建设高水平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建设自由平等、以人为本的公民社会。[详情]

2020年1月16日 见证中美关系历史的一天
2020年1月16日 见证中美关系历史的一天

  原标题:2020.1.16,中美这一天 多少次风吹浪打,多少回云聚云散,北京时间2020年1月16日凌晨零点四十五分,中美双方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16日晚7时,在全球关注的中国央视《新闻联播》里,主播对全球一连播报了三篇报道: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个协议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原则,是一份能够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创造机遇、促进繁荣的协议;另外,就在当日出版的今年第2期《求是》杂志上,刊登了题为《为什么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的署名文章。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篇文章从13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经济能够稳中向好、长期向好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经济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内生演化、长期积累的结果。 20个小时前,在上海,从事媒体工作的林旭在朋友圈写下: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16日刚过零点,他和他的同事在互联网上全神紧盯万里之遥的美国华盛顿,后来,他们都记住了那个细节,签完字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振奋地朝空气挥了一下拳头。在他身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波澜不惊。中美两国用一小时的签约仪式,宣告中美长达两年的“贸易战”暂告一段落。 对这一天,全球期待了许久;为这一天,中美双方努力了许久。微信公号“街舞大象”记录了协议背后的三组数字:23个月、13轮、20多次。 23个月:从冬到春,两度四季轮回。从华盛顿到北京上海,从阿根廷到大阪,中美双方经贸团队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其中中方牵头人刘鹤8次带队飞往美国华盛顿。以北京到华盛顿直线距离11000公里计算,近两年来中方经贸代表团往返飞行距离近18万公里。一路辛苦奔波,中美双方终于用最务实办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用时间找出了答案。 13轮:从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中美共进行了13轮高级别经贸磋商,每一轮都谈得很艰苦,曾一度接近达成协议,也曾多次出现反复。就在有争有吵的谈判中,双方对彼此更加了解了,用理性、尊重与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多次:中美远隔太平洋,谈判不只于面对面磋商,而是加班加点、夜以继日,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进行密切沟通。其中,双方牵头人进行了20多次通话,两国元首更是两次会晤、7次通话,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一句话,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让我们回到那个万众瞩目的现场,也让我们再次定格见证中美关系发展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0年1月16日: 0点50分,央视和新华社发布消息: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在白宫正式开始。 1点49分,央视新闻发布消息: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上刘鹤宣读习近平主席口信。 1点55分,新华视点发布消息:刘鹤与特朗普共同签署协议文本并致辞。刘鹤表示,中美两国从大局出发,正视分歧、管控分歧,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中国开放的大门必将越开越大。 2点15分,央视新闻发布国际锐评:《互利共赢的协议为全球注入确定性》。文章说,这一结果来之不易,它是中美双方谈了23个月、历经13轮高级别经贸磋商、付出艰苦努力才得来的,表明双方照顾了彼此核心关切,实现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 2点39分,人民日报发布钟声文章:《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了一步》。文章说,超常的高规格签字仪式,经久不息的掌声,透射出强化“走向贸易止战”利好信号的意愿。 5点57分,央视新闻发布现场视频,引发网友纷纷转发。澎湃网友“孩子他爸”说:我们在见证历史,也是历史的亲历者!  16日一早,《人民日报》头版发布消息稿,二版整版聚焦。 7点43分,新华社播发评论员文章《办法总比困难多——写在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之际》。文章说,事实证明,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相向而行才是问题解决之道。只要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坚持对话协商,办法总比困难多。 10点38分,财政部网站发布《协议》中英文签字文本。 12点40分,人民日报发布消息:刘鹤就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答记者问。刘鹤说,这不仅是一份经济协议,更关系到世界和平与繁荣。 晚7点过,新闻联播播发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消息,并披露不少珍贵镜头。 随后,新闻联播邀请权威人士及专家对协议进行了解读。专家普遍认为,中美双方最终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原则,是一份能够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创造机遇、促进繁荣的协议。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16日出版的今年第2期《求是》杂志刊登了题为《为什么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的署名文章。 [详情]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背后的三个数字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背后的三个数字

  (图为美国白宫) 1月15日的华盛顿,碧空如洗。白宫东厅人头攒动。300多名中美两国嘉宾和上百名中外记者齐集于此,共同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美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三个数字 (图为签约仪式前,白宫东厅现场) 对这一天,全球期待了许久;为这一天,中美双方努力了许久。23个月、13轮、20多次,这三个看似简单的数字,折射出第一阶段协议的来之不易、艰难曲折。 23个月:从冬到春,两度四季轮回。从华盛顿到北京上海,从阿根廷到日本,中美双方经贸团队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其中中方牵头人刘鹤8次带队飞往美国华盛顿。以北京到华盛顿的直线距离11000公里计算,近两年来中方经贸代表团往返飞行距离近18万公里。一路辛苦奔波,中美双方终于用最务实的办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用时间找出了答案。 13轮:从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中美共进行了13轮高级别经贸磋商,每一轮都谈得很艰苦,曾一度接近达成协议,也曾多次出现反复。就在有争有吵的谈判中,双方对彼此更加了解了,用理性、尊重与合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0多次:中美远隔太平洋,谈判不只是面对面磋商,而是加班加点、夜以继日,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进行密切沟通。其中,双方牵头人进行了20多次通话,两国元首更是2次会晤、7次通话,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所有的数字凝结成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签字现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人们对中美实现阶段性“止战”的欢迎,以及对过去两年中美经贸团队努力的致敬。美国《外交官》杂志撰稿人吉拉德女士是签字现场的见证者之一,她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在中国做生意,她用一个词来形容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意义,那就是“希望”。 是的,中美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达成协议、停战止战,就是世界摆脱增长低迷、促进和平与繁荣的希望。为了这份希望,中美不仅要把协议签下来,更要落实好,用第一阶段协议的实际成果向国际社会证明:中美双方虽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有能力处理好分歧,为继续推进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不辜负两年努力凝聚成的三个数字,用落实协议成就民众希望,这是中美两国应当共同担起的大国责任。 [详情]

如何看待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权威解读来了
如何看待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权威解读来了

  原标题:如何看待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新闻联播权威解读来了 当地时间1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双方共同出席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 刘鹤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致特朗普总统的口信。习近平指出,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世界,这也说明中美双方完全可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磋商找到有关问题的妥善处理和有效解决办法。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引领下,中美关系在新的一年能够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利益和实惠。 刘鹤在协议签署仪式上表示,这是一份互利共赢的协议,能够稳定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符合两国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协议不针对也不影响第三方的合法权益,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希望双方共同努力,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严格遵守协议约定,照顾彼此核心关切,努力落实好协议。 特朗普表示,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对美国、中国和整个世界都是一件好事。我非常敬佩习近平主席的非凡睿智和领导力。美中关系十分重要,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次访问中国。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权威人士及专家对协议进行了解读。 专家普遍认为,中美双方最终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原则,是一份能够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创造机遇、促进繁荣的协议。 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同时,双方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王鸿刚说:还是要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分阶段去解决,按照新的谈判安排,取消加征关税也将是分阶段实现的过程。 协议提出,中方将扩大自美农产品、能源产品、工业制成品、服务产品进口。同时明确,双方将基于市场价格和商业考虑开展采购活动,且美方应确保采取适当举措,以便有足够的美国商品和服务供中国采购和进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程大为说:双方达成了一个支持双方进行相互贸易的框架,但是谁来买、买什么、买多少,这个是由企业来决定的。我们作为买方,更希望美国企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有保障的产品。 根据协议,中方将增加对美国乳品、牛肉、大豆等农产品进口,今后两年平均进口规模为400亿美元。与此同时,实施这一协议也将有利于扩大中国农产品对美出口。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说:比如说我们的熟制禽肉可以出口美国了,美国承认我们的鲶鱼类产品监管体系是与美国等效的,这也有利于扩大出口。美国已经承诺对中国的柑橘、香梨、鲜枣的市场准入,那么,从事这些生产的地区和农民都可以获益。 根据协议,中美双方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双方在商业秘密保护、药品知识产权、专利有效期、地理标志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对于协议中纳入了关于技术转让的内容,专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存在强制技术转让的现象,中国一直以来都重信守诺,坚决杜绝强制技术转让的行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说:知识产权条款都是双向平衡的,也就是说,这个约束是针对中方的,同时也是针对美方的。 此次签署的协议中,双方还就汇率问题达成平等互利的共识,双方都要尊重对方货币政策自主权。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说:双方就汇率政策做出的承诺,我觉得是完全对等的,而且在语言表述上,也全部都是双方的义务。 按照对等原则,协议明确了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机制。专家认为,这是全球化背景下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 WTO上诉机构前主席张月姣表示:争议的解决以磋商为主,是主权国家之间的,通过工作级别,司局长到部长,深入交换情况,以事实为基础,用诚实信用的原则,不是说一个国家监督另外一个国家,这是非常重要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平等,相互尊重主权。在这个基础上这种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值得注意的是,1月16日出版的今年第2期《求是》杂志刊登了题为《为什么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的署名文章。 文章从13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经济能够稳中向好、长期向好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经济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内生演化、长期积累的结果。 文章指出,从发展基础看,我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发展潜力看,我国仍处于经济“后发优势”的集中爆发时期。从产业链看,我国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从综合体量看,我国具有显著的大国优势。从科技支撑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从市场容量看,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从经济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日益彰显。从政策工具看,我国政策体系完整、宏观调控有力。从发展机遇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根本动力看,我国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从主体力量看,我国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由人民创造的。从政治保障看,我国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从指导思想看,我国形成了指导经济发展的科学理论。 文章最后说,无论面对多么严峻的形势、多么复杂的局面,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将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大势,转化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胜势,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经济战线,创造出更加令世界惊叹的经济成就。 [详情]

新华社:中方扩大自美进口有空间、有原则
新华社:中方扩大自美进口有空间、有原则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优势互补——中方扩大自美进口有空间、有原则】当地时间1月15日13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标志着中美双方朝着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深化贸易双向合作是协议一大看点。双方承诺扩大在制成品、农产品、能源产品、服务等领域的贸易规模。 “中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从两国超大规模经济和市场看,中美贸易潜力巨大。”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东艳说。 深化贸易合作,有利于两国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双方经济互补的特点、实现互利共赢、深化全球经贸合作,能有力提振全球市场信心、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双方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中美‘脱钩’言论,有利于夯实中美关系基础,也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增强了确定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 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市场潜力大,扩大进口空间也大,进口美国优质商品和服务,有利于满足我国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服务进口规模在5000亿美元左右,超大的市场规模令世界瞩目。 扩大自美进口,也有章可循。双方约定,美国应确保采取适当举措,以便有足够的美国商品和服务供中国采购和进口,双方将基于市场价格和商业考虑开展采购活动。 张燕生强调,企业是采购活动的主体,中美两国政府最重要的责任是为企业的正常、合法经贸往来创造条件。中方多次表示,愿意鼓励本国企业遵循世贸组织规则,根据市场化原则,与美方企业商谈进口协议,并确保不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和服务造成歧视。 专家们着重表示,扩大进口自然带来一定市场竞争和结构性产品以及利益调整,但中国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积淀和入世近20年的经验积累,广大市场主体有着足够的竞争承受力,也有助于通过竞争有效实现转型升级。 一方想多买,一方也得多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王鸿刚强调,扩大贸易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扩大各类产品和服务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满足中国相关监管要求。如中方自美进口受到美方有关行动和其他情况的影响,中国有权提出与美国进行磋商,这有利于推动采购承诺实现。(新华社记者韩洁、安蓓、陈炜伟[详情]

新华社:金融服务开放汇率政策绝非某种广场协议翻版
新华社:金融服务开放汇率政策绝非某种广场协议翻版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稳定市场——金融服务开放自主有序,汇率政策绝非某种广场协议的翻版】当地时间1月15日13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标志着中美双方朝着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中美在金融领域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根据协议,中美双方承诺在银行、证券、保险、电子支付、金融资产管理等领域提供公平有效非歧视市场准入待遇。中方承诺开放措施“一视同仁”,依法合规受理各类金融机构的申请;美方则积极推动解决中资机构在美国开展业务遇到的实际障碍。 “中方关于金融服务的承诺,与近年来中国自主、有序推动的金融业开放是一致的,不少条款已对外宣布过,诸多措施在推进实施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程大为说。 近几年来,中国金融业开放步伐持续向前、沉稳扎实。目前,多数措施已经落实到位,不少外资金融机构已经进入中国实际开展业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强调,中国金融业开放并非是一放了之、放任自流,中国的金融业开放与监管始终是并行的,确保不发生风险。 中美均是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国家,两国就汇率问题达成的共识对全球市场有序运行至关重要。 不少业内人士发现,协议中关于汇率政策的十多条条款,都是从“双方”承诺开始,显示出很强的对等性。双方承诺尊重对方货币政策自主权,平等对待汇率问题,由市场决定汇率制度,避免竞争性贬值,并增强汇率政策透明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丁志杰说,关于中美汇率方面协议,一直有担忧声音认为是某种广场协议的翻版,此次签署的协议证明这绝不是一方压着另一方,而是一份相互尊重、相互商量的协议,体现多边共识,可以说是大国之间协调汇率政策的范本。 此次协议还对汇率操纵作出了“大规模、持续、单向干预”等明确定义。程大为表示,按照这一定义范畴,此前美国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显然与协议精神不符。协议签署前美国取消此前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错误认定,为协议签署扫除障碍。 协议好不好,市场说了算。专家认为,双方自2019年12月13日宣布就第一阶段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后,一个月来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作出了积极反应,美国股市更是连创新高。相信这一互利共赢的协议正式签署后,将有利于管控分歧解决问题,有助于市场预期和信心的恢复,推动两国和全球金融市场走得更稳。(新华社记者吴雨、韩洁、安蓓) [详情]

环球时报:中美签署协议暂停争端 给世界经济带来利好
环球时报:中美签署协议暂停争端 给世界经济带来利好

   当地时间15日,在来自商界、政府和外交圈的200多名人士见证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白宫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从去年12月13日两国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到协议正式签署,只有1个月时间,中美展示出平等对话解决争端的决心。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协议,对此世界已经等了22个月。“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描述这种期盼说,相关机构似乎已经准备好向上修正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但也有谨慎声音提醒,这是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脆弱的休战”和“不稳定的和解期”。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专家的话说,美国已不是冷战结束初期“一超独大”的美国,中国也不是过去的中国。考虑到两国根本利益和全球和平与发展,双方没有任何理由进行你死我活的殊死对抗。 ▲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副总理刘鹤共同签署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双方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15日11时50分许,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在白宫正式开始,现场坐满美国政商界知名人士和中方代表,气氛热烈。在协议签署前,特朗普总统花了很长时间来介绍这份协议的签署是多么来之不易,他一一介绍并表扬美方谈判团队人员。特朗普说:“今天,我们迈出前所未有的重要一步。” 刘鹤宣读了习近平主席带给特朗普总统的信。信中表示,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世界。下一步双方要把协议落在实处,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取得更多进展。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长达86页。在上个月双方就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绍说,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终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14日,美国财长姆努钦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一份联合声明中称,协议唯一不公之于众的是一份包含中国承诺采购美国产品和服务的机密附件,因为这会影响市场行为。 “我们很高兴听到这些消息”,美国全国商会副会长薄迈伦说,这份协议比预期的“更积极”,是“止血之举”。路透社评论称,中美签署第一阶段协议标志着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暂时“休战”。在协议签署之前,华尔街股市15日早盘迎来小幅走高。“世界各经济体都可以松一口气”,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两国能够达成协议意义重大。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在社论中阐释意义所在称,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为两国关系植入稳定性。这是一份贸易协议,但这也为双方对抗摁下暂停键,同时还有可能成为一个新时代到来前的黎明。 14日晚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姆努钦称协议文件将向怀疑者展示,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完全可执行。他说,这不仅对美国是一份重大协议,相信对中国也是一份好协议。在美国《纽约时报》看来,中国在贸易战中遭受短期疼痛,但从长期看会从中受益。该报说,中国想发展成为一个更具活力的创新经济体,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能起到促进作用。中国对外开放金融服务业,将刺激竞争和创新。协议中的不少内容,正是中国长期以来寻求的改革领域。 德国《新德意志报》15日评论说,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是目前最好的妥协方案,是世界两个经济大国之间关系不会进一步恶化的保证。尽管外界仍有各种疑虑,中美也将面对很多困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双方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通过极限施压打败中国,不现实 美联社称,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缓解了中美之间的紧张,但还有很多要做。预计未来的磋商将讨论更棘手的问题。白明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中美经贸磋商的过程看,在经过不少波折后,双方选择先就相对简单、直接的问题达成协议,是突破僵局、减少经贸摩擦影响的务实做法,为日后的谈判奠定基础。 15日在协议签署前几个小时,姆努钦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说,就像这份协议减少了一部分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在未来的第二阶段协议中,美国将进一步削减关税。但他同时称,“总统有能力增加更多关税”。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称,美国政府将加征关税作为谈判策略,却伤害到美国人,影响美国企业赢利,迫使雇主做出裁员和提高消费品价格的决定。这篇分析“美对华贸易战代价”的文章说,征收关税的成本直接落在美国进口商头上,当中国商品抵达美国港口时,美国进口商额外支付460亿美元。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13日发布的论文称,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几乎承担了美国对华关税的全部成本,且关税对进口量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增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对美联社说,美国认为可以通过极限施压来打败中国,这是不现实的。作为体量巨大的经济体,中国将逐渐吸收这种外部冲击。白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达成,但不能过度乐观地认为中美已经“停战”,一纸协议不代表一劳永逸,中美经贸关系还可能经历波折。 德国《明镜》周刊15日援引该国IFO经济研究所专家布拉姆尔的话说,不放弃加征关税,还远不是一份真正、深层的贸易协议。该刊称,关键问题在于美国对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态度,它应该摒弃贸易保护主义。 经贸磋商带给两国关系的启示 英国《金融时报》15日评论说,第一阶段协议是美中双方有限妥协的结果,它不太可能阻止两国之间更深层次的战略竞争。该报称,在中美签署协议前夕,美国财政部宣布将中国从“汇率操纵国”名单中删除,展现出为紧张局势降温的姿态。中国也寻求从各个层面重启沟通。但美国政府这几年来一直推动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包括军事和5G等先进技术方面。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郭新宁15日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说,经贸关系只是中美关系大棋局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两国在安全、政治及其他领域也存在分歧和利益矛盾。双方在经贸领域激烈对抗后寻求以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是综合考虑利害关系后的理智选择,体现出利益冲突和碰撞下的一种共存共赢的关系模式,对于妥善处理双边其他领域的关系具有显而易见的借鉴意义。 《纽约时报》报道称,克莱特·威廉姆斯曾担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参与过中美经贸谈判。他15日在谈到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时说,这份协议的重要性在于,证明了尽管存在分歧、关系高度紧张,美中仍可以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 ●本报驻美国、德国、新加坡特约记者 萧达 青木 辛斌 ●本报记者 赵觉珵 ●柳玉鹏 陈一[详情]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现场侧记:世界的期待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现场侧记:世界的期待

  原标题:世界的期待 正确的选择——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现场侧记 新华社华盛顿1月15日电  题:世界的期待 正确的选择——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现场侧记 新华社记者周效政杨士龙韩洁 华盛顿时间1月15日中午,美国白宫东厅,一场不同寻常的仪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原定30分钟的仪式持续了近80分钟。13时许,现场300多名两国嘉宾和上百名中外记者见证了历史性一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端坐在并排相邻的两张桌前,共同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历经持续近两年的贸易战,迎来了阶段性成果。 这份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特朗普总统的口信中说。主席的口信,引发现场阵阵掌声。 事非经过不知难。近两年来中美围绕经贸分歧谈谈打打,一波三折,正是两国元首通信通话保持密切沟通,关键时刻亲自会晤,对磋商进程起到了关键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双方经贸团队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不懈努力,求同存异,终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 当刘鹤在致辞中提起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时,再次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即使是号称白宫最大房间、常用于举办盛大活动的东厅,15日也显得相当拥挤。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现场的热烈气氛。嘉宾们盛装出席,不少人戴着红色领带或身着红衣。 在人群中人们看到了96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他是中美关系的“破冰者”;也看到了美国联邦政府唯一的华裔女部长赵小兰;但更多的还是来自此前深受关税战影响的美国各行各业代表。他们中有的人为了阻止对华加征关税,曾经在听证会上痛切陈词。 特朗普总统用了将近50分钟时间,逐一点名感谢对协议达成做出贡献的人士。此次他坐到签字桌前,并邀请副总统彭斯等众多内阁要员和资深国会议员出席仪式,足见对此次协议签署的重视。 当协议签毕、双方友好握手合影的画面通过电视直播传遍全球时,已经连涨数周、叠创新高的美国道琼斯股指再次上冲百余点,最终首次收盘于29000点之上。 “这次签约意味着中美关系向前迈出一大步,我期待两个伟大国家间的关系继续蓬勃发展。”现场观礼的美国蒙大拿州官员布里格斯说。 刘鹤在仪式上强调,中方期待同美方共同努力,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遵守协议约定,照顾彼此核心关切,努力落实好第一阶段协议。 在千里之外的艾奥瓦州,农场主格兰特·金伯利在收看仪式直播后说,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对我们农民是利好消息,真心希望不要再出现波折和倒退。[详情]

中美签协议 习主席捎口信
中美签协议 习主席捎口信

  中美签协议,习主席捎口信 人民日报客户端吴绮敏 吴乐珺 张梦旭 当地时间1月15日11时50分许,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东厅,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东厅是白宫最大的房间,素有“东厅有行动”的说法,曾是美国历史上很多重要协议和文件的签署地点。今天,中美在这里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关乎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与稳定。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协议。2018年以来,中美两国元首两度会晤,7次通电话,就解决中美经贸问题形成共识,明确原则,为双方磋商谈判解决问题提供引领。为了妥善找到解决双方分歧的有效路径,双方谈判团队举行13轮高级别磋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同美国贸易代表、财政部长通话20多次。 签署协议前,美中双方代表先后致辞。刘鹤副总理宣读了习近平主席致特朗普总统的口信。“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世界。这也说明,中美双方完全可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磋商找到有关问题的妥善处理和有效解决办法……”口信宣读完毕,现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彰显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决心。刘鹤副总理在致辞时表示,这是一份互利共赢的协议,能够稳定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符合两国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协议不针对也不影响第三方的合法权益,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必将越开越大”“困难并不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中方宣示决心和信念,热烈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来。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致辞时也强调了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三个有利于”,指出中国发展是14亿中国人民辛勤奋斗的结果,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不可阻挡。 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彭斯、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相继致辞,纷纷表示这份协议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特朗普表示,这是一份里程碑式的协议,确保两个大国保持合作,对世界是如此重要,整个世界都在关注签署仪式。莱特希泽表示,这份协议是两年艰难工作的成果,其达成将有益于两国。姆努钦同样认为,协议达成是两国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致辞完毕,刘鹤副总理和特朗普总统在桌前就座,正式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协议文本一式两份,均为中英两种文本。两个语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签字结束后,刘鹤副总理同特朗普总统起身展示签字页并合影。 近两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出现的挫折,引发了各界广泛担忧。此刻,双方谈判磋商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各界带来了信心。来自美国联邦与地方政府、国会、工商界代表踊跃到场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一位法新社记者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来白宫东厅采访多次,这么多记者对一个新闻事件如此关注还很少见。 现场嘉宾中,有霍尼韦尔、波音、万事达、维萨、吉普、福特、联合包裹服务等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界代表,也有许多长期支持中美关系发展的美国有识之士。签署仪式完毕后,刘鹤副总理走近96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同他握手。就在不久前,基辛格博士再度提醒世人,中美需要管控好分歧。 接受记者采访时,现场人士谈得最多的是中美保持合作关系对双方利益的重要性。明尼苏达农业协会会长凯文·帕普表示,为中美签署该协议感到欢欣鼓舞。“农民高度依赖于对外贸易,该协议可以让我们接触到更为广阔的中国市场。这个协议对美国农民有利,对中国和美国有利,对全世界也有利”。 这不仅仅是中美间的一份经贸协议,其影响也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当前世界正处于历史性十字路口,如何推动大国合作、国际合作,关系各国发展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衷心祝贺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为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注入了稳定因素,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说,这个协议很重要,为未来打开了大门。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美国各界人士不约而同作出如是评价。但我们也要看到,协议的签署不是句号,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解决中美经贸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详情]

专家解读: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确的选择
专家解读: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确的选择

  原标题:专家解读: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确的选择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已经签署完成,不管是近两年的中美经贸磋商历程还是40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在过去近两年的中美经贸磋商历程中,对于中美关系,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方致力于同美方一道努力,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同时,我们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些立场转化为行动,在磋商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 沈逸:中国在这个协议谈判过程中,坚定捍卫了自己所有的核心利益,对于任何试图触碰这部核心利益的无理要求予以了坚定回应,这种回应力度也让美方感受到中方的决心,也非常清晰地意识到,在这个问题上触碰中方的核心利分益是不可能实现的。  经过建交40年的发展,中美利益深度交融,需要合作应对的全球性挑战越来越多,这也包括全球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王鸿刚: 那么这些问题其实并不仅仅限于经贸摩擦。那么中美两国的国内经济形势,还有整个整体形势发展需求有新的变化,那么国际形势也有新的变化,所以中美两国关系放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当中是有很多问题的。那么所以就需要有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我们通过谈判所形成的这样一些规则,双方共同遵守,符合我们国际惯例,符合两国国情,为中美关系未来应该怎么走,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才是中美两国的相处之道。中美的合作发展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 沈逸: 双方谈判团队以及决策者,尤其是中方的决策者,表现出了一种非常明确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中方很明显不想复制历史上的所谓的大国争执的悲剧,中国也没有兴趣成为一个新的美国,中国想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一个示范,我觉得这份协议的达成在这方面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跟努力。 [详情]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刘鹤转达习近平口信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刘鹤转达习近平口信

  原标题: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当地时间1月15日上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双方并共同出席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 刘鹤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致特朗普总统的口信。习近平在口信中指出,正如我在去年12月20日同你通话时指出,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世界。这也说明,中美双方完全可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磋商找到有关问题的妥善处理和有效解决办法。下一步,双方要把协议落到实处,发挥积极效应,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取得更大进展。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利益,需要双方共同作出努力。本着这一精神,希望美方公平对待中国企业正常经贸和投资活动,支持两国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开展合作,促进中美互信与合作。中方愿与美方相向而行。我愿与你保持密切联系,相信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中美关系在新的一年能够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利益和实惠。再过几天就是中国农历春节了。我和我的夫人彭丽媛祝总统先生、梅拉尼娅女士和家人新春快乐、诸事顺遂。 特朗普感谢习近平主席的口信,并请刘鹤转达他和夫人梅拉尼娅女士对习近平主席、彭丽媛教授和中国人民的亲切问候和新春祝福。 刘鹤在协议签署仪式上表示,作为国际事务中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伟大国家,正视分歧、管控分歧,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世界。这是一份互利共赢的协议,能够稳定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符合两国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协议不针对也不影响第三方的合法权益,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刘鹤指出,中美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达成协议,验证了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困难并不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协议签署后,希望双方共同努力,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严格遵守协议约定,照顾彼此核心关切,努力落实好协议,这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对未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行动。 刘鹤表示,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巨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正在形成。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投资者到中国投资,中方愿不断扩大来自各国优质产品的进口。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必将越开越大。 刘鹤强调,世界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性十字路口,我们面临如何推动大国合作和国际合作的重大战略性选择。中美双方既有巨大的共同利益,又面临诸多共同挑战,有加强合作的客观需要。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双方有一千条理由把两国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双方必须求同存异,找到一条合作共赢的道路,这对中国、对美国、对世界都有十分重要意义。实践已经证明,并将再次证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唯一正确的出路。我们要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坚持平等协商、相互尊重,推动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发展。 特朗普表示,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对美国、中国和整个世界都是一件好事。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非常重视中美两国的双边关系,非常敬佩习近平主席的非凡睿智和领导力。美中关系十分重要,两国正在经贸及其他广泛领域开展密切合作,这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美国期待与中国开展更多领域的合作。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次访问中国。 美方官员、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以及美国各界代表约300人出席签署仪式。(人民日报客户端吴绮敏 吴乐珺 张梦旭)[详情]

刘鹤就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答记者问
刘鹤就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答记者问

  原标题:刘鹤就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答记者问 中美两国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向部分中方媒体通报了协议签署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现场实录。 刘鹤:今天中午,中美两国正式签署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双方达成的协议,符合WTO规则和市场原则,体现了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这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这是一份能够稳定预期和促进繁荣的协议,符合全球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这不仅是一份经济协议,更关系到世界和平与繁荣。 协议签署后,中方将同美方共同努力,坚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遵守协议约定,努力落实好协议相关内容。同时,双方应照顾彼此的核心关切,多做有利于双边经贸发展和经济金融稳定的事情。 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虽然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还是有很多共同利益,能够管控分歧,找到合作共赢的办法。从这次磋商中我深刻感受到,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普遍共识,希望中美双方妥善解决分歧,两国人民也强烈要求处理好这些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在新的时代尤其如此。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比过去更为复杂,需要双方秉持更好的意愿,以更具战略性的眼光,更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更耐心的态度,解决好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按照两国元首确定的原则精神,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增进理解、加强合作,努力发展好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始终把握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当前中国经济保持总体稳定态势,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更加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驱动,更加依靠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驱动,经济增长对债务的依赖降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步提升。我们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我们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国企市场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尊重企业家精神,保护产权,维护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相信,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中国的发展也会给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投资和增长的机会。 问:可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份协议的主要内容? 答: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份协议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双方关切,实现了互利共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化贸易领域双向合作,扩大双方在农产品、制成品、能源、服务业等领域的贸易规模,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包括扩大金融领域双向开放,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遇。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双方承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基于自愿和市场条件的技术合作等,以更好地促进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与发展活力。同时,双方将建立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及时有效解决经贸分歧。在关税退坡问题上,美方承诺取消部分对华产品加征关税,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问:您如何评价这份协议? 答:作为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和在国际事务中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大国,中美双方从大局出发,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从经济上看,这份协议有助于缓和当前贸易摩擦紧张局面,消除市场不确定性,是一份能够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创造机遇、促进繁荣的协议。从政治上看,协议的达成有利于维护中美整体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正因如此,中美达成协议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受到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金融市场的普遍欢迎,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贡献了正能量。 问:今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态势如何,有何特征? 答: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计2019年经济增长在6%以上,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现在中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一年的经济增量大约1万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同时,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宏观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今年,中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从近两个月的边际变化看,PMI、工业增加值和企业效益等指标出现了积极变化,1月份的一些高频数据也显示,中国经济比预期的要好。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实现再平衡,更加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驱动,更加依靠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驱动,经济增长对债务的依赖降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步提升。我们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将表现得更好。中国经济正在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进,我们对今年的经济走势保持乐观,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更是充满信心。中国将继续通过自身稳定发展为全球经济做出贡献。 问:请您简要谈谈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您怎么看待这份协议与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关系? 答: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讲,改革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深化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二是强化市场规则,促进公平竞争。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从微观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四是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坚持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教育培训,提升人力资本。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扩大开放,主要包括:一是有序扩大市场准入。目前制造业领域的开放已到了相当程度,下一步的重点在现代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二是对标国际良好做法,完善营商环境。使外资企业能公平参与竞争,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三是中国的经常项目已经全面开放,我们将在注重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四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制定,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紧密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此,我要特别强调,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充分调动每个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发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我们将致力于为满足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创造更好的条件。[详情]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新华社华盛顿1月15日电(记者周效政 孙丁 刘晨)当地时间1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双方共同出席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 刘鹤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致特朗普总统的口信。习近平在口信中指出,正如我在去年12月20日同你通话时指出,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世界。这也说明,中美双方完全可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磋商找到有关问题的妥善处理和有效解决办法。下一步,双方要把协议落到实处,发挥积极效应,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取得更大进展。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利益,需要双方共同作出努力。本着这一精神,希望美方公平对待中国企业正常经贸和投资活动,支持两国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开展合作,促进中美互信与合作。中方愿与美方相向而行。我愿与你保持密切联系,相信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中美关系在新的一年能够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利益和实惠。再过几天就是中国农历春节了。我和我的夫人彭丽媛祝总统先生、梅拉尼娅女士和家人新春快乐、诸事顺遂。 特朗普感谢习近平主席的口信,并请刘鹤转达他和夫人梅拉尼娅女士对习近平主席、彭丽媛教授和中国人民的亲切问候和新春祝福。 刘鹤在协议签署仪式上表示,作为国际事务中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伟大国家,正视分歧、管控分歧,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世界。这是一份互利共赢的协议,能够稳定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符合两国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协议不针对也不影响第三方的合法权益,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刘鹤指出,中美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达成协议,验证了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困难并不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协议签署后,希望双方共同努力,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严格遵守协议约定,照顾彼此核心关切,努力落实好协议,这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对未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行动。 刘鹤表示,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巨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正在形成。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投资者到中国投资,中方愿不断扩大来自各国优质产品的进口。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必将越开越大。 刘鹤强调,世界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性十字路口,我们面临如何推动大国合作和国际合作的重大战略性选择。中美双方既有巨大的共同利益,又面临诸多共同挑战,有加强合作的客观需要。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双方有一千条理由把两国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双方必须求同存异,找到一条合作共赢的道路,这对中国、对美国、对世界都有十分重要意义。实践已经证明,并将再次证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唯一正确的出路。我们要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坚持平等协商、相互尊重,推动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发展。 特朗普表示,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对美国、中国和整个世界都是一件好事。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非常重视中美两国的双边关系,非常敬佩习近平主席的非凡睿智和领导力。美中关系十分重要,两国正在经贸及其他广泛领域开展密切合作,这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美国期待与中国开展更多领域的合作。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次访问中国。 美方官员、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以及美国各界代表约300人出席签署仪式。[详情]

刘鹤就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答记者问
刘鹤就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答记者问

  (原标题:坚持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 解决双方关切 实现互利共赢——刘鹤就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答记者问) 中美两国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向部分中方媒体通报了协议签署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现场实录。 刘鹤:今天中午,中美两国正式签署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双方达成的协议,符合WTO规则和市场原则,体现了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这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这是一份能够稳定预期和促进繁荣的协议,符合全球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这不仅是一份经济协议,更关系到世界和平与繁荣。 协议签署后,中方将同美方共同努力,坚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遵守协议约定,努力落实好协议相关内容。同时,双方应照顾彼此的核心关切,多做有利于双边经贸发展和经济金融稳定的事情。 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虽然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还是有很多共同利益,能够管控分歧,找到合作共赢的办法。从这次磋商中我深刻感受到,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普遍共识,希望中美双方妥善解决分歧,两国人民也强烈要求处理好这些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在新的时代尤其如此。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比过去更为复杂,需要双方秉持更好的意愿,以更具战略性的眼光,更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更耐心的态度,解决好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按照两国元首确定的原则精神,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增进理解、加强合作,努力发展好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始终把握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当前中国经济保持总体稳定态势,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更加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驱动,更加依靠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驱动,经济增长对债务的依赖降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步提升。我们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我们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国企市场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尊重企业家精神,保护产权,维护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相信,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中国的发展也会给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投资和增长的机会。 问:可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份协议的主要内容? 答: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份协议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双方关切,实现了互利共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化贸易领域双向合作,扩大双方在农产品、制成品、能源、服务业等领域的贸易规模,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包括扩大金融领域双向开放,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遇。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双方承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基于自愿和市场条件的技术合作等,以更好地促进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与发展活力。同时,双方将建立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及时有效解决经贸分歧。在关税退坡问题上,美方承诺取消部分对华产品加征关税,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问:您如何评价这份协议? 答:作为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和在国际事务中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大国,中美双方从大局出发,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从经济上看,这份协议有助于缓和当前贸易摩擦紧张局面,消除市场不确定性,是一份能够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创造机遇、促进繁荣的协议。从政治上看,协议的达成有利于维护中美整体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正因如此,中美达成协议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受到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金融市场的普遍欢迎,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贡献了正能量。 问:今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态势如何,有何特征? 答: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计2019年经济增长在6%以上,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现在中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一年的经济增量大约1万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同时,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宏观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今年,中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从近两个月的边际变化看,PMI、工业增加值和企业效益等指标出现了积极变化,1月份的一些高频数据也显示,中国经济比预期的要好。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实现再平衡,更加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驱动,更加依靠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驱动,经济增长对债务的依赖降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步提升。我们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将表现得更好。中国经济正在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进,我们对今年的经济走势保持乐观,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更是充满信心。中国将继续通过自身稳定发展为全球经济做出贡献。 问:请您简要谈谈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您怎么看待这份协议与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关系? 答: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讲,改革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深化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二是强化市场规则,促进公平竞争。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从微观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四是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坚持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教育培训,提升人力资本。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扩大开放,主要包括:一是有序扩大市场准入。目前制造业领域的开放已到了相当程度,下一步的重点在现代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二是对标国际良好做法,完善营商环境。使外资企业能公平参与竞争,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三是中国的经常项目已经全面开放,我们将在注重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四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制定,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紧密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此,我要特别强调,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充分调动每个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发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我们将致力于为满足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创造更好的条件。[详情]

央行:中美达成协议有利于双方在金融领域加强合作
央行:中美达成协议有利于双方在金融领域加强合作

  原标题: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金融服务章节的情况说明 金融业开放是我深化金融改革的既定方向,中美在金融领域合作大于竞争,总体上相向而行。此次中美达成金融服务业协议,反映了我近年来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开放的进展,有利于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和韧性,有利于中美双方在金融领域加强合作,对维护和促进中美关系大局发挥积极作用。 一、金融服务章节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此次金融服务章节共24条,涉及银行服务,信用评级服务,电子支付服务,金融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以及证券、基金管理及期货服务六个方面。 协议有三个特点:一是双方义务基本对等。在每个单独的领域,双方均就具体问题做出了承诺。二是中方承诺基本上都是近年来我根据自身需要、已经主动推出的开放措施,协议是这些措施的反映和细化。三是美方对解决我中资机构近年来赴美展业遇到的实际难题也做出了承诺,体现双方对等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而言,中方承诺主要包括:一是放宽金融业准入限制,放宽外资在保险、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领域的持股比例和业务范围限制,取消新设立外资保险公司准入前30年保险业务经营资历要求等。上述内容与我国近两年来推出的很多开放措施是一致的。二是在我已开放的领域,依法受理并审批美资机构的业务资质申请,包括基金托管、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A类主承销、信用评级、电子支付、金融资产管理、保险、证券投资咨询等,其中电子支付领域根据我国相关行政许可程序明确了审批程序。三是优化具体业务监管规则,在评估外国银行分支机构从事基金托管业务时将综合考虑母行资质,这方面已经在部分外资银行开展了试点。 美方承诺主要包括:一是美国认识到目前有中信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机构的申请尚未批准,确认将及时考虑此类申请;二是美国确认给予中国信用评级服务提供者、包括银联在内的中国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非歧视性待遇;三是美国将继续允许中国金融服务提供者在美收购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 上述问题涉及中资机构赴美开展业务遇到的实际难题。我国的金融机构在进入美国市场时,由于两国的法律制度要求不同,会面临一些非业务性的法律障碍,需要两国政府协商解决。包括银联在内的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和一些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开展业务时也面临着各种困难。此次,美方对解决这些问题做出了积极的表态。 双方共同承诺包括:允许对方信用评级机构在现有合资企业获得多数股权,对彼此证券、基金管理和期货领域不设置歧视性限制措施,在银行服务及不良资产处置方面深化合作等。 总体看,协议内容与我金融业扩大开放方向一致,既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来”,也覆盖中资机构“走出去”,有助于深化双方金融机构在两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合作。 二、党中央早在2017年已对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做出明确部署,金融服务协议主要是对我金融业开放成果的再次反映 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业开放工作,高瞻远瞩,早在2017年就已经做出了重要部署,强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要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对有利于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领域要加快推进。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金融系统在认真分析、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金融业发展需要,制定了金融业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将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各项开放措施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对外宣布,中国正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全领域的。2019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加快金融业开放进程,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两年来,金融领域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陆续推出超过40条具体开放措施。 此次金融服务章节中方承诺内容基本是对我上述开放成果的重申和细化。相比于协议中提及的措施,我已推出的开放措施范围更广、领域更宽、层次更深、更具系统性,旨在提供开放、包容、充分竞争的金融环境,最大限度地鼓励创新,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一是大幅放宽外资在银行、证券、保险、债券承销、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持股比例限制、业务范围限制和准入资质要求。二是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优化境外主体参与我债券市场的制度安排,会计、税收、交易等配套制度不断完善;扩大沪深港通额度,成功推出沪伦通;推出面向国际投资者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取消合格机构投资者额度,优化外汇管理制度。三是放开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的准入限制,给予外资国民待遇。目前,绝大多数措施已经落地,外资机构已纷纷进入我国市场顺利展业。 本轮金融业开放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充分论证后做出的正确部署,反映了我对自身金融业开放水平、开放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清醒认识。金融业是竞争性行业,扩大开放有助于引入竞争,促进繁荣和创新。实践也证明,中资金融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全有实力应对竞争、发挥好比较优势。 当然,开放金融业并不是一放了之、放任自流,而是要强监管,防风险。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金融监管部门将持续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在公司治理、市场建设、金融监管等领域尽快补齐短板,建好各类“防火墙”,使监管能力与开放水平相适应,并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在开放的同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三、中美签署金融服务章节具有积极作用 一方面,中美签署金融服务章节与我扩大金融业开放方向一致,将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金融业开放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业开放通过引入金融机构、业务、产品,增加金融要素供给,有利于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扩大金融业开放也是我国把握全球化战略机遇的必然途径。经济全球化要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把握住全球化战略机遇要求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能力。近年来我企业“走出去”增加,相关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既有助于中资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也有助于我利用外资金融机构在海外网络、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对外投融资合作。 另一方面,中美在金融领域加强互利合作有助于促进两国利益交融,实现优势互补。金融领域是中美重要利益交汇点,两国金融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中美加强金融合作有助于我国更加深度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韧性和竞争力。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广阔,潜力巨大,美资机构和投资者希望深度参与我国市场,共享经济发展机遇。美资机构的进入也将会为我国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相关的投融资需要。 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遵循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开放,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内外资一视同仁。在开放的同时,还将切实加强金融监管,筑牢堤坝,维护好金融稳定。(完)[详情]

央行:中美经贸协议内容与我金融业扩大开放方向一致
央行:中美经贸协议内容与我金融业扩大开放方向一致

  原标题: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金融服务章节的情况说明 金融业开放是我深化金融改革的既定方向,中美在金融领域合作大于竞争,总体上相向而行。此次中美达成金融服务业协议,反映了我近年来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开放的进展,有利于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和韧性,有利于中美双方在金融领域加强合作,对维护和促进中美关系大局发挥积极作用。 一、金融服务章节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此次金融服务章节共24条,涉及银行服务,信用评级服务,电子支付服务,金融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以及证券、基金管理及期货服务六个方面。 协议有三个特点:一是双方义务基本对等。在每个单独的领域,双方均就具体问题做出了承诺。二是中方承诺基本上都是近年来我根据自身需要、已经主动推出的开放措施,协议是这些措施的反映和细化。三是美方对解决我中资机构近年来赴美展业遇到的实际难题也做出了承诺,体现双方对等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而言,中方承诺主要包括:一是放宽金融业准入限制,放宽外资在保险、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领域的持股比例和业务范围限制,取消新设立外资保险公司准入前30年保险业务经营资历要求等。上述内容与我国近两年来推出的很多开放措施是一致的。二是在我已开放的领域,依法受理并审批美资机构的业务资质申请,包括基金托管、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A类主承销、信用评级、电子支付、金融资产管理、保险、证券投资咨询等,其中电子支付领域根据我国相关行政许可程序明确了审批程序。三是优化具体业务监管规则,在评估外国银行分支机构从事基金托管业务时将综合考虑母行资质,这方面已经在部分外资银行开展了试点。 美方承诺主要包括:一是美国认识到目前有中信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机构的申请尚未批准,确认将及时考虑此类申请;二是美国确认给予中国信用评级服务提供者、包括银联在内的中国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非歧视性待遇;三是美国将继续允许中国金融服务提供者在美收购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 上述问题涉及中资机构赴美开展业务遇到的实际难题。我国的金融机构在进入美国市场时,由于两国的法律制度要求不同,会面临一些非业务性的法律障碍,需要两国政府协商解决。包括银联在内的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和一些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开展业务时也面临着各种困难。此次,美方对解决这些问题做出了积极的表态。 双方共同承诺包括:允许对方信用评级机构在现有合资企业获得多数股权,对彼此证券、基金管理和期货领域不设置歧视性限制措施,在银行服务及不良资产处置方面深化合作等。 总体看,协议内容与我金融业扩大开放方向一致,既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来”,也覆盖中资机构“走出去”,有助于深化双方金融机构在两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合作。 二、党中央早在2017年已对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做出明确部署,金融服务协议主要是对我金融业开放成果的再次反映 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业开放工作,高瞻远瞩,早在2017年就已经做出了重要部署,强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要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对有利于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领域要加快推进。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金融系统在认真分析、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金融业发展需要,制定了金融业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将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各项开放措施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对外宣布,中国正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全领域的。2019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加快金融业开放进程,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两年来,金融领域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陆续推出超过40条具体开放措施。 此次金融服务章节中方承诺内容基本是对我上述开放成果的重申和细化。相比于协议中提及的措施,我已推出的开放措施范围更广、领域更宽、层次更深、更具系统性,旨在提供开放、包容、充分竞争的金融环境,最大限度地鼓励创新,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一是大幅放宽外资在银行、证券、保险、债券承销、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持股比例限制、业务范围限制和准入资质要求。二是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优化境外主体参与我债券市场的制度安排,会计、税收、交易等配套制度不断完善;扩大沪深港通额度,成功推出沪伦通;推出面向国际投资者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取消合格机构投资者额度,优化外汇管理制度。三是放开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的准入限制,给予外资国民待遇。目前,绝大多数措施已经落地,外资机构已纷纷进入我国市场顺利展业。 本轮金融业开放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充分论证后做出的正确部署,反映了我对自身金融业开放水平、开放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清醒认识。金融业是竞争性行业,扩大开放有助于引入竞争,促进繁荣和创新。实践也证明,中资金融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全有实力应对竞争、发挥好比较优势。 当然,开放金融业并不是一放了之、放任自流,而是要强监管,防风险。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金融监管部门将持续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在公司治理、市场建设、金融监管等领域尽快补齐短板,建好各类“防火墙”,使监管能力与开放水平相适应,并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在开放的同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三、中美签署金融服务章节具有积极作用 一方面,中美签署金融服务章节与我扩大金融业开放方向一致,将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金融业开放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业开放通过引入金融机构、业务、产品,增加金融要素供给,有利于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扩大金融业开放也是我国把握全球化战略机遇的必然途径。经济全球化要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把握住全球化战略机遇要求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能力。近年来我企业“走出去”增加,相关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既有助于中资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也有助于我利用外资金融机构在海外网络、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对外投融资合作。 另一方面,中美在金融领域加强互利合作有助于促进两国利益交融,实现优势互补。金融领域是中美重要利益交汇点,两国金融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中美加强金融合作有助于我国更加深度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韧性和竞争力。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广阔,潜力巨大,美资机构和投资者希望深度参与我国市场,共享经济发展机遇。美资机构的进入也将会为我国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相关的投融资需要。 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遵循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开放,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内外资一视同仁。在开放的同时,还将切实加强金融监管,筑牢堤坝,维护好金融稳定。(完)[详情]

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金融服务章节的情况说明
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金融服务章节的情况说明

  金融业开放是我深化金融改革的既定方向,中美在金融领域合作大于竞争,总体上相向而行。此次中美达成金融服务业协议,反映了我近年来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开放的进展,有利于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和韧性,有利于中美双方在金融领域加强合作,对维护和促进中美关系大局发挥积极作用。 一、金融服务章节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此次金融服务章节共24条,涉及银行服务,信用评级服务,电子支付服务,金融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以及证券、基金管理及期货服务六个方面。 协议有三个特点:一是双方义务基本对等。在每个单独的领域,双方均就具体问题做出了承诺。二是中方承诺基本上都是近年来我根据自身需要、已经主动推出的开放措施,协议是这些措施的反映和细化。三是美方对解决我中资机构近年来赴美展业遇到的实际难题也做出了承诺,体现双方对等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而言,中方承诺主要包括:一是放宽金融业准入限制,放宽外资在保险、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领域的持股比例和业务范围限制,取消新设立外资保险公司准入前30年保险业务经营资历要求等。上述内容与我国近两年来推出的很多开放措施是一致的。二是在我已开放的领域,依法受理并审批美资机构的业务资质申请,包括基金托管、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A类主承销、信用评级、电子支付、金融资产管理、保险、证券投资咨询等,其中电子支付领域根据我国相关行政许可程序明确了审批程序。三是优化具体业务监管规则,在评估外国银行分支机构从事基金托管业务时将综合考虑母行资质,这方面已经在部分外资银行开展了试点。 美方承诺主要包括:一是美国认识到目前有中信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机构的申请尚未批准,确认将及时考虑此类申请;二是美国确认给予中国信用评级服务提供者、包括银联在内的中国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非歧视性待遇;三是美国将继续允许中国金融服务提供者在美收购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 上述问题涉及中资机构赴美开展业务遇到的实际难题。我国的金融机构在进入美国市场时,由于两国的法律制度要求不同,会面临一些非业务性的法律障碍,需要两国政府协商解决。包括银联在内的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和一些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开展业务时也面临着各种困难。此次,美方对解决这些问题做出了积极的表态。 双方共同承诺包括:允许对方信用评级机构在现有合资企业获得多数股权,对彼此证券、基金管理和期货领域不设置歧视性限制措施,在银行服务及不良资产处置方面深化合作等。 总体看,协议内容与我金融业扩大开放方向一致,既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来”,也覆盖中资机构“走出去”,有助于深化双方金融机构在两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合作。 二、党中央早在2017年已对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做出明确部署,金融服务协议主要是对我金融业开放成果的再次反映 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业开放工作,高瞻远瞩,早在2017年就已经做出了重要部署,强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要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对有利于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领域要加快推进。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金融系统在认真分析、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金融业发展需要,制定了金融业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将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各项开放措施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对外宣布,中国正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全领域的。2019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加快金融业开放进程,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两年来,金融领域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陆续推出超过40条具体开放措施。 此次金融服务章节中方承诺内容基本是对我上述开放成果的重申和细化。相比于协议中提及的措施,我已推出的开放措施范围更广、领域更宽、层次更深、更具系统性,旨在提供开放、包容、充分竞争的金融环境,最大限度地鼓励创新,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一是大幅放宽外资在银行、证券、保险、债券承销、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持股比例限制、业务范围限制和准入资质要求。二是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优化境外主体参与我债券市场的制度安排,会计、税收、交易等配套制度不断完善;扩大沪深港通额度,成功推出沪伦通;推出面向国际投资者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取消合格机构投资者额度,优化外汇管理制度。三是放开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的准入限制,给予外资国民待遇。目前,绝大多数措施已经落地,外资机构已纷纷进入我国市场顺利展业。 本轮金融业开放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充分论证后做出的正确部署,反映了我对自身金融业开放水平、开放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清醒认识。金融业是竞争性行业,扩大开放有助于引入竞争,促进繁荣和创新。实践也证明,中资金融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全有实力应对竞争、发挥好比较优势。 当然,开放金融业并不是一放了之、放任自流,而是要强监管,防风险。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金融监管部门将持续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在公司治理、市场建设、金融监管等领域尽快补齐短板,建好各类“防火墙”,使监管能力与开放水平相适应,并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在开放的同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三、中美签署金融服务章节具有积极作用 一方面,中美签署金融服务章节与我扩大金融业开放方向一致,将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金融业开放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业开放通过引入金融机构、业务、产品,增加金融要素供给,有利于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扩大金融业开放也是我国把握全球化战略机遇的必然途径。经济全球化要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把握住全球化战略机遇要求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能力。近年来我企业“走出去”增加,相关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既有助于中资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也有助于我利用外资金融机构在海外网络、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对外投融资合作。 另一方面,中美在金融领域加强互利合作有助于促进两国利益交融,实现优势互补。金融领域是中美重要利益交汇点,两国金融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中美加强金融合作有助于我国更加深度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韧性和竞争力。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广阔,潜力巨大,美资机构和投资者希望深度参与我国市场,共享经济发展机遇。美资机构的进入也将会为我国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相关的投融资需要。 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遵循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开放,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内外资一视同仁。在开放的同时,还将切实加强金融监管,筑牢堤坝,维护好金融稳定。(完)[详情]

央行: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汇率章节的情况说明
央行: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汇率章节的情况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中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英文) 原标题: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汇率章节的情况说明 此次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第五章为《宏观经济政策、汇率问题和透明度》。在该章节中,双方同意尊重彼此货币政策自主权,实施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避免竞争性贬值,保持数据透明度,通过协商解决分歧。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就汇率问题达成公平互利的共识,既有利于两国加强沟通和协商,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也有利于全球外汇市场的有序运行和调整,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一、有关背景情况 每个国家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各国要相互尊重对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汇率也是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影响着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转、国际收支和贸易等诸多问题。为了避免一国将汇率作为工具来提高本国出口商的竞争力,通过汇率贬值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汇率问题历来都是国际协调的焦点,也是近期一些主要贸易协定讨论的重点。 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其核心目的就是对货币问题进行协调,维护汇率稳定,保持成员国之间有秩序的汇兑安排。1947年签署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则规定,缔约国应与IMF合作,加强汇率和贸易措施的协调。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宣言也多次强调各国应加强在汇率问题上的协调。 汇率问题也一直是中美之间的重要问题。2006年,双方建立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汇率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双方多次强调推进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增强汇率灵活性以反映经济基本面。 总体看,汇率问题历来都是国际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协调重点,此次中美在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写入汇率章节也是延续了这一传统。 二、汇率章节的主要内容 此次协议中的汇率章节共13条,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则,包括:一是彼此尊重对方的货币政策自主权;二是双方认识到实行灵活汇率制度在可行情况下能够起到吸收冲击的作用;三是双方共同的目标是奉行增强经济基本面,提升透明度并避免不可持续的外部失衡的政策。 尊重货币政策自主权,意味着一方不能借助汇率问题干涉另一方自主实施的货币政策。其他原则性共识则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与我多年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一致。 第二部分是双方在汇率政策上做出的承诺,包括:一是恪守G20公报中关于汇率的承诺,避免竞争性贬值以及避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二是双方均受IMF协定约束,避免通过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体系来阻碍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取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三是双方将实现并维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四是双方将保持经常沟通,并就外汇市场情况、活动与政策进行沟通协商。 这些内容有些是G20、IMF多边框架下各国做出的承诺,如2016年G20杭州领导人峰会宣言即写入:“我们重申,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会影响经济金融稳定。我们的有关部门将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我们重申此前的汇率承诺,包括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有些内容是IMF成员国本身需要遵守的义务,如IMF协定中规定,成员国应“避免通过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体系来阻止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此外,协议中还强调双方将就IMF对各自的汇率评估保持沟通协商,这一点有特殊的背景。近年来,部分国家在汇率领域搞单边主义,但IMF作为国际权威评估机构,一直坚持公正客观的评估,认为人民币币值是大体符合经济基本面的,有力地驳斥了一些错误观点。此次协议中,双方强调将对IMF评估进行沟通,有利于尊重国际机构的权威客观评估,从而有效约束单边主义行为的发生。 第三部分是关于数据透明度,包括:一是双方应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包括国际储备、远期头寸、国际收支、进出口等数据,二是双方同意按时公布IMF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同时继续参与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调查。 近年来,我国数据透明度不断提高。经我国同意,IMF每年都会定期公布我国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介绍对我国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全面评估情况。同时,为了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透明度、可靠性和国际可比性,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有力依据,2014年,我国采纳了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并已经常态化公布宏观经济及汇率相关数据。此次协议中提出公布的数据均是我国已经公布的数据,且有些数据的公布时间还要早于协议中规定的时间。例如,我国每月例行公布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并在每月结束一周左右就公布外汇储备数据。 第四部分是关于双方分歧的解决。协议规定,如果双方在解决汇率问题方面出现分歧,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在经贸磋商中建立的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框架下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则请IMF在其职责范围内协助解决。 这些条款为双方解决分歧提供了明确的路线,有利于双方有效管控分歧,把汇率问题交给专业部门,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同时,协议规定在双方无法达成共识时,将通过中立的IMF在其职责范围内协助解决,这符合IMF作为国际权威汇率评估机构的职责,也有利于约束单边行为。 根据上述协议内容,美国在2019年8月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做法缺少事实依据,其单方面贴标签的行为也与协议中双方约定的解决分歧的方式不符。在汇率协议的谈判过程中,中方反复向美方阐明了对“汇率操纵国”问题的坚定立场。2020年1月13日,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汇率政策报告不再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为中美汇率协议的有效执行创造了条件。 三、汇率章节的签署具有积极作用 第一,汇率章节为未来大国之间协调汇率政策立场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该章节在语言表述上全部为双方共同义务,完全对等,并多次强调相互尊重,重申已有的多边共识,体现了平等互利的新型大国关系。 第二,汇率章节有助于加强中美在汇率问题上的沟通,有效管控分歧。汇率问题一直是中美之间关注的焦点。此次双方采用去政治化的方式,重申在汇率方面的共识,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分歧预设了解决方式和渠道,有利于双方增信释疑。 第三,中美就汇率问题达成共识有利于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健运行,促进全球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全球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密切相连,大国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尤为明显。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SDR篮子货币国家,在汇率问题上达成一致,有利于促进双方外汇市场和宏观经济的有序运行,从而维护全球外汇市场的稳定,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健运行和全球经济的长期发展。(完)[详情]

如何看待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如何看待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原标题:如何看待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美国白宫东厅签署。 中美经贸摩擦发生以来,中方谈判团队来白宫已不是第一次。 作为中方的经贸磋商牵头人,刘鹤副总理数次和特朗普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晤。 在美国白宫的房间布局之中,从椭圆形办公室到东厅,不过一抬腿儿的功夫。 看着不远,前后走了将近两年。 跌宕起伏,几经波折。 中文版协议详细内容很快就公布,大家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网站能看到。 按照惯例,官方、学界和业界也会有专业解读。 对陶然笔记来说,关注两年的话题有了阶段性结果,确实让人思绪万千。 想来想去,结合15日签约现场的新闻报道,说几句最直观的感受。 首先,这是份两边都有人不太满意,但又大致能接受的协议。 2018年5月初,在北京曾经举行过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 长期关注中美经贸问题的朋友大概还有印象——那轮磋商结束不久,网上曾流传过一份据说是“中美经贸协议文本”的文件。到现在还时常改头换面地出现。 那份所谓“文本”里,几乎全是美方诉求,与其说是协议,不如说是威逼恐吓,要价施压。 像这样的文本,恐怕只有美方单方面满意,中方绝不会接受,也没有谁会去签。 一年多以后的今天,签署后的第一阶段协议基本内容大致是如下几条—— 深化贸易领域双向合作、放宽市场准入扩大金融领域双向开放、双方承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安排、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与18年5月那次相比,这次协议并没出现单方面特别满意的情况,反倒是双方国内舆论都有不满的地方。 中方这边,有人认为美方关税退让幅度不大,对美方商品采购的承诺太多,甚至有观点认为,以美方在过去两年中的反复表现,很难讲会不会故伎重演,实在没必要签署。 美方那边,也不太满意,有人认为中美经贸协议太过软弱。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14日报道,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13日致信白宫,指责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在改革中国的贪婪贸易行为方面收效甚微。他警告称,该协定对美国公司和工人几乎没有好处。如果美国政府不能从中国获得停止对国内企业的补贴和支持窃取知识产权等措施的具体承诺,美国企业将损失数十亿美元。” 哪边都不太满意。 其实在陶然笔记看来,这或许是当下对双方都相对有利的状态。正如我们在19年5月第十一轮磋商的时候曾经分析过的那样—— “两国磋商,如果谈出一个两边都不是很满意但又大致能够接受的结果,那就是成功的,执行起来也会顺利一些。如果只是单方面特别满意的协议,而无视另一方的利益和诉求,那么即便是签署了也未必能够落地,而且后患无穷。” 对比中美在贸易战开始时的各自诉求,再梳理目前关于协议的报道解读,不难发现第一阶段协议注重平等和相互尊重,也照顾双方各自核心关切。 一份阶段性协议,体现出阶段性的互利共赢。 其次,最大的胜利是贸易战风险收敛。 阶段性结果出来以后,按照这两年的磋商经验,必然有人出来宣称胜利,承诺加大采购美国产品就是其中重要一条。 实际上从第一阶段协议签署时美方的表态来看,确实将这次签署渲染成为美方的重大胜利,尤其是突出呈现中方承诺在未来两年加大对美国产品的采购,据说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 那么,中方承诺加大采购算不算美方的胜利? 借用20多年前某位美国前总统的话讲,这要看你如何去定义它! 2017年11月,中美元首在北京会晤时曾达成多方面重要共识。 “中美双方愿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并就各自结构性改革和全球经济治理有关问题保持沟通与协调。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中方愿就增加自美商品进口、各自外资安全审查政策同美方加强沟通。” “中方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基金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并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 “两国元首表示,双方将继续致力于互利共赢的中美经贸合作,并见证了两国企业签署多项商业合同和双向投资协议。在特朗普总统访华期间,两国签署的商业合同和双向投资协议涉及总金额超过2500亿美元。” 不过,在美方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之后,2017年共识的落实受到严重冲击,对美国产品采购的影响尤其大。 梳理这段往事,能看到现在局面的有趣之处—— 破坏了之前的共识,打了两年贸易战,现在宣称中方的自主改革行动,以及承诺加大采购算是重大胜利。 这么一通操作还真不知该如何评价,说啥就是啥吧。 其实,就中美双方在经济上的互补性而言,如果没有贸易战因素,中方根据自身需要加大对美优质产品的采购,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反而让贸易战给双方带来的损失表现得更加清楚。 因此,如果一定要说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最大胜利是什么,窃以为应该是贸易战风险的收敛,中美双方实现了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这种转变对本届美国政府而言尚属首次。 此外,贸易战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注中美贸易问题已近两年,看得久了,想得多了,一些问题常在心里不断积聚—— 为什么美方会挑起贸易战?中国有没有可能避免这场冲突? 应对这场贸易战,中国做得怎么样?我们发展的成色如何,应对的底气何在? 在走向复兴的路上,外部压力层出不穷,国人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行动来审视面对?大国公民的心态如何养成?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美该寻找什么样的相处之道,又该如何实现从目前状态向新状态的平稳转换? 中美之间会不会“脱钩”? 这些问题,有的有了结论,散见在这两年的文字里;有的还在思考,没有很明确的答案;更多的,恐怕还留待你我、留待时间回答。 时间里形成的问题,终归要在时间中去寻找答案。 来源:陶然笔记微信公众号  [详情]

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公告发布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全文
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公告发布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全文

  原标题:关于发布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公告  美东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双方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现发布《协议》中英文签字文本。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人民银行 2020年1月16日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中文、英文) 新浪财经注:以下为金融服务相关协议内容截图 [详情]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字文本发布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字文本发布

  关于发布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公告 2020年1月16日 来源:国际经济关系司 美东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双方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现发布《协议》中英文签字文本。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人民银行 2020年1月16日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中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英文)[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