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在想这些事情,有各种各样行业的,有各种各样背景的人,但大家始终觉得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李娟一个人还是掌控不了这么大一个盘子。[详情]
随着漩涡扩大,隐身人物陈振宇、比亚迪副总、合同诈骗、伪造公章、融资骗局等越来越多的信息卷入,各种小道消息混杂其中,难辨真伪。[详情]
今日,供应商现场展示了大量“与比亚迪展开合作的证据”,意图证明比亚迪不可能是“无辜脸”。广告商在现场展示了他们为比亚迪营销所做的公众号投放,涉及保定、临沂、青岛等多地经销商。[详情]
知情人士分析说,李娟不可能是一个人在战斗。如果没有比亚迪内部人士的许可或者说默许,李娟的老板和上海雨鸿不可能有机会与比亚迪发生关系。“可以肯定,内部人士出事了”。[详情]
记者从匿名人士处得到了一份李娟所写的《上海比亚迪情况说明》。显然,这份自述写得很仓促。不过,如果李娟没有刻意隐瞒或杜撰某些信息,基本可以勾勒出她眼中的比亚迪广告门事件的来龙去脉。[详情]
李娟报案她的上线陈振宇失联,803不予立案。李娟在803门口打了110,被带到所属派出所继续报案,派出所也不予受理。李娟说,没办法了那我自首吧。[详情]
很快,事件就迎来了反转。当天晚间,一家被拖欠结款的广告公司——上海竞智广告有限公司(下称“竞智广告”)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一篇名为《人BY脸,天下无D》的文章,反驳比亚迪方面所称“李娟行为系冒用比亚迪名义进行的违法行为”。[详情]
7月4日,比亚迪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不足150字的简短声明,称公司发现有不法单位或个人伪造比亚迪公司印章、冒用比亚迪公司名义开展广告宣传类合作业务,在公司报案后,犯罪嫌疑人李娟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看到这个声明时,这位高管以为所谓的大事是一件他已司空见惯的诈骗案。[详情]
该声明称,近一个月来陆续有多家广告传媒公司联系比亚迪,询问李娟事件的相关信息。但比亚迪方面表示,李娟行为系冒用比亚迪名义进行的违法行为,比亚迪方面已报警。[详情]
7月12日,针对不法单位或个人伪造公司印章、冒用公司名义开展业务行为,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因李娟涉嫌犯罪,比亚迪已报案,具体案情以警方侦查结果为准。[详情]
作为国产品牌的领导者,整整三年多的时间,对于这种“诈骗”广告公司的做法无作为,不听、不管、不问!今天可以有上海“李娟”,明天就可以有北京“李娟”!后天就可以有为数个李娟来给你送钱免费做活动,免费做宣传!上市真是轻轻松松呢![详情]
7月12日,针对不法单位或个人伪造公司印章、冒用公司名义开展业务行为,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因李娟涉嫌犯罪,比亚迪已报案,具体案情以警方侦查结果为准。[详情]
请问BYD,对于一些你完全不知情的推广项目,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甚至连警方都没有完全了解案情的情况下,倘若你不和20余家受害供应商沟通,你是如何深入了解情况的?你拒绝从受害供应商处了解情况的真实意图何在?[详情]
作为国产品牌的领导者,整整三年多的时间,对于这种“诈骗”广告公司的做法无作为,不听、不管、不问!今天可以有上海“李娟”,明天就可以有北京“李娟”!后天就可以有为数个李娟来给你送钱免费做活动,免费做宣传!上市真是轻轻松松呢![详情]
声明特别指出:“李娟曾使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以资源赠送及优惠价格的方式,推进比亚迪与阿森纳足球倶乐部之间的广告宣传。”[详情]
这一次直接涉及到广告费用。6月13日,比亚迪上海子公司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有单位或个人伪造该公司司印章、冒用该公司名义开展广告宣传类合作业务。这家公司还称,犯罪嫌疑人冒用该公司名义签订的合同与该公司无关,请受害单位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详情]
比亚迪的这份声明中说我们被骗了,上海比亚迪是假的,对此,我只有两个字:呵呵!接下来我来爆料点干货,你们可得坐稳了!今年6月初,我司项目经理陪同李娟,雨鸿的汪晓婷飞到了深圳,踏进了比亚迪深圳总部的采购科,相关负责人给我们签字确认了2018年上半年部分的项目!![详情]
一个骗子这么轻松的就能假扮成比亚迪的高管,骗了包括你们比亚迪自己在内的这么多公司、涉及这么大金额?为什么只骗你们不骗别的车企?是被11亿免费资源砸晕了头?还是另有原因?[详情]
7月12日,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发布了一份声明,声明中表示有人伪造比亚迪公司印章、冒用公司名义与多家广告单位和机构展开广告宣传类合作,因涉事人李娟涉嫌犯罪,比亚迪公司已经报案。声明之后,上海竞智广告在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人BY脸,天下无D!》的文章怒怼比亚迪公司,该文章在朋友圈被广泛传播,阅读量达到了10万+。[详情]
该人士称,过去3年,竞智广告在负责比亚迪相关广告、活动时,合同甲方均是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我们也是昨天才知道有雨鸿文化这家公司。他们公司的员工也是昨天才知道,原来自己在一个不存在的甲方工作了这么多年。”[详情]
上海竞智广告在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人BY脸,天下无D!》的文章怒怼比亚迪公司,一场由官方“声明”引发的“战争”一触即发。[详情]
上海竞智广告在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人BY脸,天下无D!》的文章怒怼比亚迪公司,一场由官方“声明”引发的“战争”一触即发。[详情]
比亚迪“广告门”牵出行业潜规则 内部存管理漏洞? 翁榕涛,梁锶明,伍月明,童海华 比亚迪“广告门”事件历时半个多月,随着关键人物李娟老公、陈振宇等人的发声,事件不仅没有拨开迷雾,反而出现更多谜团以及矛盾点。 此前,一份网传的李娟自白书将所有责任推给了名为“陈振宇”的上线。自白书中陈振宇被描述为比亚迪的隐形股东,通过安排李娟为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比亚迪”)市场负责人来开展业务,并在此次“广告门”事发后消失无踪。但据涉事供应商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的最新消息称:“陈振宇经警方初步排查,已经脱离了嫌疑人身份。” 多名涉事广告商向记者反映,比亚迪向他们表示,需要看李娟案件的判决结果才能作出反馈,而大多数广告商的诉求仅仅是结清钱款,但比亚迪在是否赔偿上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在“广告门”事件中,多个涉事方都是利益获得者,而处于产业链底层的广告商则损失惨重,若无法追回钱款,公司将面临倒闭的结局,从整个行业角度来看,比亚迪“广告门”事件的发生或与行业潜规则有关,而比亚迪等大型企业的内部管理漏洞则可能给“投机分子”可乘之机。 涉事多方的利益纠葛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广告门”背后涉及多方利益纠葛,而各方也因为此事陷入相互指责的“怪圈”。 在这起事件中,李娟通过上线“陈振宇”的安排,担任国金比亚迪市场负责人的职位,以上海雨鸿文化的名义,一方面以低价甚至免费广告来获得比亚迪的合作,而另一方面又以代理商的身份和30余家广告商达成合作。 此前,“陈振宇”曾经是事件的焦点人物。据李娟和其老公的表述,陈曾在瑞安房地产担任高管,而李娟则是他的下属,接受他的命令执行国金比亚迪的业务,但陈振宇在向媒体回应中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失联,多年来一直从事房地产工作,与广告业和比亚迪没有任何交集。 据竞智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极力撇清关系的人都可能有问题,陈振宇是我们找到的,警察也找了他做笔录。”据其猜测,“陈振宇”可能是李娟口中的代号,李娟愿意背负被判无期徒刑的风险,又将责任推给一个无关的人,可能是为了保护家人。 上述负责人曾表示,李娟因为上海静安府一套1200万元的房产自首,他认为李娟将部分资产划到她老公名下,后者可能是利益获得者。 同时,在广告商内部也出现了意见分化,有广告商认为雨鸿文化负责人汪晓婷作为比亚迪的总代理商,在每项业务上都收取了巨额服务费,获益颇丰,李娟虽因身处看守所而无法发声,但李娟老公则站出来回应问题,并将矛头也指向了汪晓婷,质问她每笔业务收取15%的手续费,这些钱不知去向。 汪晓婷对媒体的回应,没有透露自己财产的情况和公司资金去向,但承认了自己收取15%手续费的事实,并坚持认为雨鸿文化与比亚迪的合作是真实的。在此之前发布的公开声明中,雨鸿文化声称此次事件涉及的广告业务均属比亚迪旗下真实业务,事中有比亚迪广告部门及大区相关人员对接,事后有大量业务确认。 目前来看,涉事多方均是利益获得者,而卷入该事件中的广告商们则因垫资而负债累累,并由于事件未有结果而焦头烂额。不少广告商因为这个事件面临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的资金缺口,令公司经营陷入破产的边缘,追回钱款的前景却仍未明朗。 记者就赔偿事宜致电比亚迪采购部,对方表示仅对事件涉及的供应商进行回应,对其他问题则不予置评。 比亚迪内部管理漏洞? 据供应商的反馈,目前有30多家广告公司陷入了比亚迪广告“罗生门”,涉及11亿元,就广告商与国金比亚迪的合作,不少广告商都曾公开解释合作流程。 据知情人称,2018年年初,上海霜阳广告公司与李娟洽谈合作事项,此次合作双方为比亚迪与阿森纳。由于该项目涉及国产品牌以及国际顶尖球队,是一个机会难得的重要业务,上海霜阳尽管知道该项目无预付款且还款账期为210个工作日,仍动用了一切能力和资源与资方签署了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来获取项目所需资金。 对于上海霜阳而言,面对如此不平等的条款仍坚定推进的原因,是由于信任比亚迪是知名上市公司,同时行业内多家熟悉的广告公司(如千乘文化、竞智广告、PTO)与国金比亚迪展开合作,这让其打消了顾虑。 无独有偶,上海唐浆广告公司也提到,公司在2017年华东区某项目的竞标中获胜,正式签约的时候应国金比亚迪的要求,与雨鸿文化签订了商务合同。“比亚迪方面的解释是:‘这是比亚迪内部的采购规定。’由于之前也遇到过部分甲方用这种方式与我司合作,因此当时没有特别的怀疑。”同时,国金比亚迪给予上海唐浆的还款周期为3个月。 据了解,此次事件已公开的广告公司均没有进入比亚迪的供应商库,仅有雨鸿文化一家作为比亚迪的代理商,与比亚迪总部直接接触,被纳入了内部供应商库。 一位接近此事的广告圈人士向记者透露,广告商当时争取项目都是通过正常广告流程的,首先是进行竞标,完成后再和供应商签合同进行实际操作。“有的车企厂商会给预付款,但有的车企就没有给,当时和国金比亚迪合作的时候就没有。” 从广告商的反馈中可知,广告商垫资和预付款的情况是司空见惯,甲乙双方在合作中的话语权差距也较为悬殊。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广告商表示,“关于垫资等情况,说实话公司并没有权利去挑选客户,只有客户来挑选广告公司。不仅是汽车类客户,与其他类别品牌的合作中都同样存在垫资情况。” 上述广告商提到,在行业内广告商垫资的情况很普遍,实际上做好活动后场地费、三方人员费用都要马上进行结算,而每家公关公司下面的服务商也因此出现垫资。他表示,“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垫资。如果是小公司,肯定要收取预付款,但像比亚迪这些名企,想和名企合作做项目的广告公司太多了,大家都是通过努力竞标争取回来的,因此在垫资和预付款等问题上做出让步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比亚迪的公开回应中,提及比亚迪对“广告门”事件完全不知情,这点遭到广告商们质疑。竞智广告负责人表示,在大型车企的固定流程中,区域推广费用的预算需要提交给公司各级负责人签字,并最终交由总部审批确认,否则推广费用无法下拨。他认为,按固定流程,广告商们和比亚迪的合作,总部不应该完全不知情。 一位曾任央企采购部主任的业内人士表示,大企业要将广告供应商入库,一般有多个步骤,首先需要企业多个部门的考察,然后进行公开招标筛选广告商,最终考察完合作成果后才能入库。相比之下,比亚迪供应商的合作流程是不规范的。 行业“潜规则”引投机分子 对于涉事广告商提到的“垫资”“预付款”等情况,在汽车圈内已成为行业司空见惯的“潜规则”。 一位汽车公关圈人士表示,大部分广告业务都需要大量垫资,不止是汽车这一行,所有行业都是相通的,普遍存在垫资的问题。“至于能否垫资、垫资多少、账期多长等,都是客户衡量考核的标准。账期回款和项目有关,有3个月回款的,也有项目结束才回款,小项目回款就快一些。” 这种垫资制度已成为广告行业的潜规则,给处于产业链底层的供应商广告公司带来不可测的风险,同时也容易被投机分子加以利用。 另一位广告圈人士也提到,广告公司垫资都是很常见的,账期通常是3~6个月。“客户通常是先给一笔预付款,等项目结束再给尾款,而代理商需要找第三方供应商去干活。有些客户会拖1~2个月,如果想继续和他合作也没有办法,但如果遇到恶性拖款的话就要自己判断是否要继续和这个客户合作。” 该名广告圈人士提到,代理商通常都会有一部分垫资,资金压力要看他和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如果是小的供应商可以先拖款等客户回款再付,如果遇到比较强势的供应商就要代理商垫付。“有时候客户的项目的确很赶,或会硬性要求广告公司在合同还没签订之前就先把活动做出来,其实对代理商来说是很没有保障的。客户通常会后续把合同等补上,但是万一遇到客户反悔等情况有可能真的收不到钱了。” 此次事件也涉及代理商向供应商垫资的问题,记者曾在《比亚迪“广告门”背后利益链条揭秘谁是神秘幕后人?》中提到,有代理商垫资收取高额利息的情况。比亚迪“广告门”事件能够持续发酵,涉及30多家广告公司和11亿元,造成如此大的影响,与广告行业里司空见惯的“垫资”规定密不可分,在这种规定下,投机分子能利用垫资规则来透支企业的信用,提前从合作项目中获取利益。 对于广告圈垫资的规则,京师律师事务所熊超律师表示,垫资这种经营模式只能说是市场的需求,本身形成了自愿性约定,没有法律依据进行支撑。 熊超律师透露,“我曾经接触过一些广告代理公司,生产商委托人不会给广告商全款,基本上也是给到10%~20%,然后根据阶段性支付或者看效果支付,全部推广完成后进入总体结算。所以,垫资的最大风险在于资金给付、资金拖延和资金链断裂等,都会导致企业在市场中主体消亡或者经营受损的严重后果。”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汽车电商行业用户行为白皮书》,中国汽车行业及汽车营销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并且在不断增长。2011~2017年间,汽车网络广告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其市场规模达150.7亿元,增速为17.3%。从细分市场看,汽车厂商投放占比85.9%。 由于国内汽车销量仍处于增长空间,汽车广告主仍然需要通过大量营销活动推动销售增长,因而其整体广告预算将进一步提升。在汽车行业广告市场不断增长的同时,比亚迪广告门或也给行业敲响一个警钟。[详情]
比亚迪“广告门”: 李娟编织了一张扑朔迷离的网 作者 | 第一财经 俞立严 随着关键人物之一陈振宇的露面,以及涉案广告代理公司上海竞智发出的最新声明,比亚迪“广告门”在继续发酵。 对于比亚迪(002594.SZ、01211.HK)来说,这俨然是一个“多事之夏”。随着关键人物之一陈振宇的露面,以及涉案广告代理公司上海竞智发出的最新声明,比亚迪“广告门”在继续发酵。在第一财经记者调查中,涉案多方各执一词,真相并没有彻底浮出水面。 李娟将多名前同事卷入“广告门” “相关的公司流水和项目已经提交给了警方,警方会查清楚。”涉案的上海雨鸿公司负责人汪晓婷7月27日晚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此时相距比亚迪“广告门”事发已近一个月。 对外界自称为“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的李娟是广告门中的关键人物之一,她一边打着上海雨鸿的名义,以低价和免费为饵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另一边又以上海比亚迪的名义与广告商洽谈。更为离奇的是,李娟这样的双面身份存在了近三年。三年间,这些广告公司帮比亚迪在多个地区做了经销商活动及广告投放。直到多个广告商收不到回款,李娟身份才真正被戳穿。 根据媒体的报道以及竞智反映的情况,当事人李娟所指认的自己幕后的神秘老板“陈振宇”终于在上周露面。陈振宇彻底推翻了李娟的说法,他表示并没有失联,也完全不知情,多年来一直从事房地产工作的他,与广告业和比亚迪没有任何交集。 “非常莫名其妙,在背后说我是什么神秘老板,我自己也觉得非常突然。”陈振宇说,在与警方取得联系后,他已于上周末从外地赶到上海,配合警方的调查。而此前李娟称自己作为“上海比亚迪”的负责人对陈振宇这个比亚迪的隐形股东负责。 继发布《人BY脸,天下无D》一文引发各方对比亚迪“广告门”事件关注后,声称遭受损失的上海竞智在上周继续公开爆料。上海竞智指出“陈振宇”很有可能只是一个代号,或涉及比亚迪方面相关高层人员。另外,根据上海竞智所掌握的信息,李娟名下的财产转移到了她老公名下,李娟咬着“陈振宇”不松口,有为保护她老公的嫌疑。“我怀疑李娟的老公是得利人。”上海竞智负责人王大铭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该公司已经把相关证据提交给警方。 “和李娟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下午茶,当时就聊些工作。”上海竞智的前负责人任小姐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说,和李娟的相识是因为现在的上海竞智负责人王大铭的介绍,王和李曾经先后供职于同一家公司。任小姐在当时和李娟的合作中,款项都不能及时结清。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被卷入比亚迪广告门的多名人士,皆与李娟有过一段曾经的共同经历,可谓彼此均是“老相识”。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名从业人员处了解到,李娟在2013年之前在瑞安地产(00272.HK,)供职,而李娟在瑞安地产工作时,她的上级正是陈振宇。 2013年,李娟离开瑞安地产,之后来到了上海搜易传媒,在搜易传媒工作期间,李娟和汪晓婷成为了同事。 李娟在搜易传媒工作时曾为多家知名车企做过营销方案,其开始逐步进入汽车圈。2015年,李娟离开搜易传媒,前往上海五河文化担任副总裁职务。曾同为五河文化副总裁的王大铭,正是目前上海竞智广告的负责人,王大铭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称,在2015年11月即将离开五河文化时,双方互加了微信,从此与李娟结识。 多方各执一词 “比亚迪就是在这里,在八楼办公。”国金2期办公区一楼一名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而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位于陆家嘴国金2期8楼的“比亚迪办公室”目前所有有关国金比亚迪的痕迹均已清除,物业出租方介绍,该公司提供了“三证”(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2017年夏天出租,租期为一年,此前办公一直很正常。 比亚迪在广告门爆发后发表声明称,比亚迪及子公司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印章并未出借给李娟或遗失,李娟以比亚迪及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对外签署的合同所用印章系伪造。李娟冒用比亚迪员工身份、使用伪造印章对外签署合同,已涉嫌犯罪。 如果国金比亚迪是一家假冒的公司,其现金流是如何实现的就成为疑问。一位广告商解释说,很可能是利用了广告圈的垫资模式。例如要做一个2000万的项目,客户找到A公司,让A公司拿出2000万,并承诺给予A公司高年化收益率或者项目管理费,然而实际操作让B公司去操作。通过一个个项目,然后把雪球滚起来。 事实上,不仅是国金比亚迪及其印章等,还存在李娟假冒汪晓婷的身份以上海雨鸿及她的名义在与比亚迪集团对接一说。有接近比亚迪的人士声称,2018年5月31日,李娟带着汪晓婷来到了比亚迪总部,比亚迪的人员当着汪晓婷的面叫李娟“汪总”,但汪晓婷未出声。 “我是和李娟、李娟助理,还有一家供应商公司的项目经理一起去的,当时没人叫李娟汪总。”对于此说法,汪晓婷对第一财经记者矢口否认,她强调有人证可以证明。 在上海宝山区中环外一小区的多层居民楼里,第一财经记者找到了李娟的家,李娟的丈夫也是80后,有一个女儿。在李娟今年35岁的丈夫看来,符合逻辑的就是,妻子李娟通过名叫“陈振宇”的上司与比亚迪方面搭上线,而妻子所做的这一切,比亚迪的高管可能默认或者说知晓这件事情,否则,所有的事情都是说不通的。妻子这么做没有任何利益动机,她一个85后的小姑娘没有背景和人脉,是无法去把这个盘子搭起来。 除了李娟亲属外,即便是所谓受害者们的内部也各执一词。李娟投案之后,纷纷自称受害者的比亚迪和广告公司们,针对“谁是实际获益者”的疑问,开始追问垫资与拆借资金的最终流向。一些公司将矛头指向了上海雨鸿及其实际控制人汪晓婷。 按照比亚迪的说法,李娟此前是以上海雨鸿的名义与之沟通,而且上海雨鸿是这些广告公司中唯一进入比亚迪供应商名库的。 有广告公司质疑汪晓婷购买了青浦别墅、保时捷卡宴新车,并和李娟私交密切,在2018年2月一起赴新加坡旅游、住豪华酒店。而且,部分合同和银行流水显示,有广告公司的垫资转到了上海雨鸿的账户。对此,汪晓婷给第一财经记者的答复是“胡说八道,相信警方会查清楚真相”。 比亚迪总部在7月16日发布的告知函中称,比亚迪愿意与相关公司沟通,并按照警方针对事实和金额的核查认定,与相关公司商讨合理解决方案。一些被卷入比亚迪“广告门”的供应商似乎看到了希望。涉案金额3000多万的广告商阮尼克7月29日晚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说,自己已经被比亚迪方面通知于7月31日到深圳比亚迪总部商谈。从法律上讲,如果能证明广告商们确实曾经相信为比亚迪提供了服务和产品的善意第三人,那么他们就有望从比亚迪处结清相关款项。 比亚迪“广告门”爆发后,对比亚迪的商誉产生一定影响,但并未波及市场销量。7月29日,第一财经记者联系比亚迪上海经销商时,对方表示,消费者购车不受影响,目前从订车到拿车的周期在一个半月,热销车型可能会慢点,最长在两到三个月。 [详情]
比亚迪被指 管理存漏洞 李溯婉 [比亚迪2018年第一季的净利润进一步下跌至1.02亿元,同比下滑83%;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3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4.5亿元。] 近段,比亚迪“广告门”中涉事的广告商正陆续赴比亚迪深圳总部进行面谈。此外,比亚迪一名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巍等高层也在协助警方的调查,希望尽快弄清楚“广告门”的来龙去脉。 此前,李娟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身份与多家供应商合作,又使用上海雨鸿的名义,以资源赠送以及优惠价格的方式推进比亚迪和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广告宣传等。李巍曾出席过比亚迪与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合作签约仪式。 7月12日,比亚迪发布《关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称,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高管身份,用伪造的比亚迪印章与任何单位或机构签署的合同,比亚迪均不知情,也与比亚迪无关。这一说法难以令多家供应商信服。四天后,比亚迪又发布一则告知函,表示愿意与相关公司保持积极沟通,并共同商讨合理的解决方案。 等待调查结果 李娟、李娟的上线“陈振宇”、上海雨鸿负责人汪晓婷以及比亚迪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将是解开“广告门”疑云的关键点,真相还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供应商普遍认为难以与比亚迪在“广告门”事件中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上海竞智广告公司近日又出来“深度爆料”,并谈及汽车企业的组织架构及广告预算审批方式。 一般情况下,车企每年的广告预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集团推广预算,主要做一些全国性的品牌推广活动,比如大型节目冠名赞助,而这部分业务一般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选定一家大型广告公司作为指定广告代理商执行服务,例如深圳比亚迪总部有指定的广告公司;另一部分是区域推广预算,这部分预算根据各区域推广计划,由销售公司落实到各大区的经销商、4S店。 作为一家管理严谨、有着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知名上市公司,所有的预算,都需要各级负责人签字,并交由总部审批确认,否则推广费用无法审批。例如,某车企区域经销商希望举办试驾会,并邀请4S店意向客户试驾促进车辆销售。提出想法后,会由各门店经理上报大区经理,大区经理认可后上报总部。其间,通过与广告公司的合作,确认试驾场地,设计及报价,最后由总部确认,发放预算,再由大区经理确认后,才可以执行,当中缺少任何一项环节,试驾便无法正常进行。鉴于此,上海竞智广告公司质疑比亚迪在“广告门”事件里不可能不知情。 多家供应商反馈的信息是,30多家广告公司陷入了比亚迪“广告罗生门”事件,涉及11亿元,与李娟合作的最长的已有三年。一位被欠款2000多万的供应商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谈到,与李娟合作过程中,李娟一直是以比亚迪高管的名义与他合作,此外也见过汪晓婷一两次,但完全没见过陈振宇,此前收到的部分回款中就有过从上海雨鸿汇出的,但确实没有收过从比亚迪总部汇出的钱。由车企的广告代理商汇款这种现象在业内很正常,因此没想过李娟的身份会出问题。 “这段时间,多家供应商陆续到深圳总部进行当面沟通,但估计比亚迪一时半会是难以提供解决方案的。在这件事件上,我们认为比亚迪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假如比亚迪这么长时间享受价格优惠甚至是免费的广告宣传服务却不完全不知情,至少在管理上存在漏洞。”上述供应商称。 管理是否存漏? 从2015年到2017年,比亚迪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翻倍增长达到74884辆。而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1~6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约35万辆,比亚迪继续位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作为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比亚迪由于提前布局而在新领域占据优势,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谈到,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以及集成创新等方面处于优势,不担心与其他新加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车企竞争。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比亚迪在2016年营业收入首次冲破千亿,净利润增长78.9%达到50.5亿元。比亚迪正不断加快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以此应对新能源车补贴退坡。 不过,受新能源补贴大幅退坡、目录调整等政策因素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加剧,比亚迪于2017年在汽车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虽然新能源车增长15%超过11万辆,但增幅明显放缓,而燃油汽车销量更是下滑24.6%至24.5万辆,全年汽车销量不足40万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0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已达到51.7万辆。 在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冲锋陷阵的销售部门承受不小的压力。虽然,比亚迪在最近几年不断加大广告宣传推广费用,从2015年到2017年分别为6.1亿元、10.5亿元和11.75亿元,其中去年位居国内上市公司广告宣传推广费用第十,但并未带动汽车整体销量明显上升。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就在2015年到2017年,比亚迪负责销售的高层频频调整。2015年7月,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销售”)总经理侯雁主动离职,比亚迪第八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接替其职位。2017年10月,比亚迪又进行重要的人事调整,比亚迪销售原常务副总经理赵长江接替舒酉星出任比亚迪销售总经理。 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投入50亿元于2016年10月在IT产业、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之外推出云轨这个第四大产业。目前,虽然国内外不少城市对云轨项目感兴趣,但这一全新的模式遇到审批难等种种问题,而且云轨项目要在短时间实现盈利也有难度。 欲借助云轨再造一个比亚迪的王传福,在不断拓展商业版图时,在经营管理等方面也遇到新挑战,他在去年底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组织结构改革,自己重点抓云轨业务、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三大板块,而将电子等业务逐渐放权交给其他高层来管理。 作为比亚迪灵魂人物,王传福不断追求新技术以及推出新战略,他于2003年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闯入汽车领域,并让比亚迪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民营车企。不过,与其他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车企相比,比亚迪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练好内功。从2011年开始,比亚迪的销量扭头下滑,经过野蛮生长的比亚迪被动地纠错,由之前以销售为主导回归到以产品和品质为主导的道路上。王传福在2016年1月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曾坦承他犯过一些错误:“比如说从最早的B2B转到B2C运营时,是一个新的业态,我们因为没有经验,在网络扩张、网络管理、品牌宣传等方面犯了一些错误。” 通过一番调整的比亚迪,凭借新能源汽车走出低潮,并在2015年、2016年实现净利润大幅上涨。然而,从新能源补贴政策中获取红利的好日子难以为继。受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2017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9.5%至40.7亿元,2018年第一季的净利润进一步下跌至1.02亿元,同比下滑83%;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3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4.5亿元。目前,比亚迪尚未发布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不过,业内估计比亚迪在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受第一季的拖累难以有明显的改善。 净利润处于下行的比亚迪,当前又陷入疑云重重的“广告门”,当中是否存在供应商所质疑的管理不善等情况,比亚迪相关人士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以比亚迪此前发布的几则声明以及未来第三方(警方)的调查结果为准,该公司现阶段对此事不回应。[详情]
比亚迪“广告门”: 李娟编织了一张扑朔迷离的网 俞立严 [要做一个2000万的项目,客户找到A公司,让A公司拿出2000万,并承诺给予A公司高年化收益率或者项目管理费,然而实际让B公司去操作] 对于比亚迪(002594.SZ、01211.HK)来说,这俨然是一个“多事之夏”。随着关键人物之一陈振宇的露面,以及涉案广告代理公司上海竞智发出的最新声明,比亚迪“广告门”在继续发酵。在第一财经记者调查中,涉案多方各执一词,真相并没有彻底浮出水面。 李娟将多名前同事卷入“广告门” “相关的公司流水和项目已经提交给了警方,警方会查清楚。”涉案的上海雨鸿公司负责人汪晓婷7月27日晚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此时相距比亚迪“广告门”事发已近一个月。 对外界自称为“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的李娟是广告门中的关键人物之一,她一边打着上海雨鸿的名义,以低价和免费为饵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另一边又以上海比亚迪的名义与广告商洽谈。更为离奇的是,李娟这样的双面身份存在了近三年。三年间,这些广告公司帮比亚迪在多个地区做了经销商活动及广告投放。直到多个广告商收不到回款,李娟身份才真正被戳穿。 根据媒体的报道以及竞智反映的情况,当事人李娟所指认的自己幕后的神秘老板“陈振宇”终于在上周露面。陈振宇彻底推翻了李娟的说法,他表示并没有失联,也完全不知情,多年来一直从事房地产工作的他,与广告业和比亚迪没有任何交集。 “非常莫名其妙,在背后说我是什么神秘老板,我自己也觉得非常突然。”陈振宇说,在与警方取得联系后,他已于上周末从外地赶到上海,配合警方的调查。而此前李娟称自己作为“上海比亚迪”的负责人对陈振宇这个比亚迪的隐形股东负责。 继发布《人BY脸,天下无D》一文引发各方对比亚迪“广告门”事件关注后,声称遭受损失的上海竞智在上周继续公开爆料。上海竞智指出“陈振宇”很有可能只是一个代号,或涉及比亚迪方面相关高层人员。另外,根据上海竞智所掌握的信息,李娟名下的财产转移到了她老公名下,李娟咬着“陈振宇”不松口,有为保护她老公的嫌疑。“我怀疑李娟的老公是得利人。”上海竞智负责人王大铭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该公司已经把相关证据提交给警方。 “和李娟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下午茶,当时就聊些工作。”上海竞智的前负责人任小姐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说,和李娟的相识是因为现在的上海竞智负责人王大铭的介绍,王和李曾经先后供职于同一家公司。任小姐在当时和李娟的合作中,款项都不能及时结清。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被卷入比亚迪广告门的多名人士,皆与李娟有过一段曾经的共同经历,可谓彼此均是“老相识”。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名从业人员处了解到,李娟在2013年之前在瑞安地产(00272.HK,)供职,而李娟在瑞安地产工作时,她的上级正是陈振宇。 2013年,李娟离开瑞安地产,之后来到了上海搜易传媒,在搜易传媒工作期间,李娟和汪晓婷成为了同事。 李娟在搜易传媒工作时曾为多家知名车企做过营销方案,其开始逐步进入汽车圈。2015年,李娟离开搜易传媒,前往上海五河文化担任副总裁职务。曾同为五河文化副总裁的王大铭,正是目前上海竞智广告的负责人,王大铭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称,在2015年11月即将离开五河文化时,双方互加了微信,从此与李娟结识。 多方各执一词 “比亚迪就是在这里,在八楼办公。”国金2期办公区一楼一名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而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位于陆家嘴国金2期8楼的“比亚迪办公室”目前所有有关国金比亚迪的痕迹均已清除,物业出租方介绍,该公司提供了“三证”(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2017年夏天出租,租期为一年,此前办公一直很正常。 比亚迪在广告门爆发后发表声明称,比亚迪及子公司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印章并未出借给李娟或遗失,李娟以比亚迪及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对外签署的合同所用印章系伪造。李娟冒用比亚迪员工身份、使用伪造印章对外签署合同,已涉嫌犯罪。 如果国金比亚迪是一家假冒的公司,其现金流是如何实现的就成为疑问。一位广告商解释说,很可能是利用了广告圈的垫资模式。例如要做一个2000万的项目,客户找到A公司,让A公司拿出2000万,并承诺给予A公司高年化收益率或者项目管理费,然而实际让B公司去操作。通过一个个项目,然后把雪球滚起来。 事实上,不仅是国金比亚迪及其印章等,还存在李娟假冒汪晓婷的身份以上海雨鸿及她的名义在与比亚迪集团对接一说。有接近比亚迪的人士声称,2018年5月31日,李娟带着汪晓婷来到了比亚迪总部,比亚迪的人员当着汪晓婷的面叫李娟“汪总”,但汪晓婷未出声。 “我是和李娟、李娟助理,还有一家供应商公司的项目经理一起去的,当时没人叫李娟汪总。”对于此说法,汪晓婷对第一财经记者矢口否认,她强调有人证可以证明。 在上海宝山区中环外一小区的多层居民楼里,第一财经记者找到了李娟的家,李娟的丈夫也是80后,有一个女儿。在李娟今年35岁的丈夫看来,符合逻辑的就是,妻子李娟通过名叫“陈振宇”的上司与比亚迪方面搭上线,而妻子所做的这一切,比亚迪的高管可能默认或者说知晓这件事情,否则,所有的事情都是说不通的。妻子这么做没有任何利益动机,她一个85后的小姑娘没有背景和人脉,是无法去把这个盘子搭起来。 除了李娟亲属外,即便是所谓受害者们的内部也各执一词。李娟投案之后,纷纷自称受害者的比亚迪和广告公司们,针对“谁是实际获益者”的疑问,开始追问垫资与拆借资金的最终流向。一些公司将矛头指向了上海雨鸿及其实际控制人汪晓婷。 按照比亚迪的说法,李娟此前是以上海雨鸿的名义与之沟通,而且上海雨鸿是这些广告公司中唯一进入比亚迪供应商名库的。 有广告公司质疑汪晓婷购买了青浦别墅、保时捷卡宴新车,并和李娟私交密切,在2018年2月一起赴新加坡旅游、住豪华酒店。而且,部分合同和银行流水显示,有广告公司的垫资转到了上海雨鸿的账户。对此,汪晓婷给第一财经记者的答复是“胡说八道,相信警方会查清楚真相”。 比亚迪总部在7月16日发布的告知函中称,比亚迪愿意与相关公司沟通,并按照警方针对事实和金额的核查认定,与相关公司商讨合理解决方案。一些被卷入比亚迪“广告门”的供应商似乎看到了希望。涉案金额3000多万的广告商阮尼克7月29日晚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说,自己已经被比亚迪方面通知于7月31日到深圳比亚迪总部商谈。从法律上讲,如果能证明广告商们确实曾经相信为比亚迪提供了服务和产品的善意第三人,那么他们就有望从比亚迪处结清相关款项。 比亚迪“广告门”爆发后,对比亚迪的商誉产生一定影响,但并未波及市场销量。7月29日,第一财经记者联系比亚迪上海经销商时,对方表示,消费者购车不受影响,目前从订车到拿车的周期在一个半月,热销车型可能会慢点,最长在两到三个月。[详情]
推荐阅读: 李娟在比亚迪事件中没有得到好处?网友爆料来了 李娟亲属发声:她一85后姑娘 掌控不了这样大的盘子 比亚迪涉事广告方曝光资料喊冤:比亚迪不可能是无辜 上海雨鸿撇清与李娟关系:比亚迪罔顾事实 令人愤慨 比亚迪:比亚迪及子公司印章并未出借给李娟或遗失 “真假比亚迪高管”之谜:谁是14亿广告诈骗迷局的幕后大哥?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汽车业巨头比亚迪碰到了现实版的《碟中谍》,一演就是3年。 3年时间,30余家广告公司与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华东市场部总经理”李娟签订了14亿元的市场推广合约,到头来比亚迪总部却不认账:“在国金办公楼的上海比亚迪是假冒的,李娟是骗子,我们比亚迪是受害者。” 供应商傻眼了我们给比亚迪做了3年义务劳动吗?比亚迪集团不知情吗?我们做的线上投放你看不见,OK!那么多线下活动也看不见?跟阿森纳的合作也看不见?都上新闻了,这么多平白无故多出来的市场活动没有引起怀疑?市场部不管?采购财务不问?审计不查?心也太大意了吧。 现实很残酷:其中一家广告供应商做了比亚迪300场地推活动,累计合同金额逾1亿元,自己房子车子全抵押了,现在还欠下游供应商4000万,这是怎样的体验?另一位供应商刚起步,创始人担保借款2800万元,然而个人财产不足300万元,这日子怎么过? 身份 故事发生在上海国金办公楼二期,这里租金是每天每平方米17元。李娟在这里租了位于8层和36层的两个较大的办公室,挂着比亚迪的LOGO标识,自称是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的市场部门,旗下有40名员工,法务、策划等分工明确。李娟自首前,这些员工都以为自己是正儿八经的上海比亚迪员工,没想到如今成了外人眼里的“犯罪团伙”。 此前的7月12日午间,总部位于深圳的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称,李娟等人在上海浦东世纪大道国金二期租赁办公场所,使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对外声称是比亚迪派出机构(下称“国金比亚迪”),同时李娟冒用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的身份,伪造比亚迪多枚印章并以其名义,与多家单位及机构展开广告宣传合作。 事发前,李娟在上海的职务是“比亚迪华东市场部总经理”,而在深圳比亚迪总部,李娟是上海雨鸿供应商的身份。李娟就这样用两个身份来回游走。 然而,7月16日,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声明,称雨鸿公司从未授权李娟以其名义承揽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任何广告业务,李娟也不是雨鸿公司的员工。 这就尴尬了,李娟这3年来到底是谁的人? 自首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比亚迪还没来得及举报李娟,李娟已经选择了自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比亚迪供应商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了李娟自首的细节。 据他介绍,今年6月初,李娟第一次去做笔录,是因为有人在4月底5月初去报案,称李娟伙同日高合同诈骗。当时没有立案,但是李娟被通知去配合调查。李娟第二次去做笔录,是因为她自称有位叫陈振宇的上线对她进行了合同诈骗。李娟说所有供应商都来堵她家的门,所以报案。可是依然无法立案,最后李娟改说自己有价值1200万元的房子来历不明,最终才被立案调查。 关于上述李娟的到案经过,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鞠秦仪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认为,无论是按照司法实践还是按照正常逻辑,一个人以不知道自己名下房产来源的名义自首到案难以置信。 据供应商介绍,李娟“进去”时,还写了一份“自白书”,即《上海比亚迪情况说明》,详述了她眼中的比亚迪“广告门”事件的来龙去脉 2009年,李娟和自己的幕后老板“陈振宇”在瑞安地产时就彼此认识,但一直是微信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直到2016年初,“陈振宇”在QQ上发出邀请,两人在茶室敲定了组建“比亚迪上海市场部”大计。 “陈振宇”告诉李娟,比亚迪深圳股东在内 斗,为了换上新人,这个团队(指上海比亚迪)没有公开身份,但可以以比亚迪的名义去从事实际业务,涉及到比亚迪内部的人员和业务,由“陈振宇”去沟通。 随后的项目执行、来往邮件、现场供应商车辆的调度,都证明“陈振宇”说的是真的,他的确能调动比亚迪的内部资源。包括后来举行的比亚迪供应商大会,李娟以比亚迪内部工作人员的身份出席,无人提出异议。 在记者调查了解中,很多广告商都强调没有给过李娟回扣,李娟也一直声明自己是清白的。她为何要费尽心机去讨好甲方,她背后真正的推手是谁?是“陈振宇”还是另有他人?或者“陈振宇”是虚构的人物?引来各方猜测。 针对李娟的讲述,也有供应商认为她是在编故事,真相在后面,她的同伙、获利模式等尚未浮出水面。“你见到她真人就知道了,是编剧了得,不是她这个女一号了得。”供应商笑言。 躺枪 7月16日,雨鸿公司对此事进行说明。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现场出示了一些雨鸿公司与比亚迪合作的证据,希望证明与比亚迪的合作并非子虚乌有。 据雨鸿公司的说法,雨鸿公司与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的合作是在2017年4月以后,在此之前李娟已经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开展业务超过一年半。此后,李娟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也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与雨鸿公司开展业务并签署合同。据李娟陈述,深圳比亚迪相关人员对此事均知情。 “躺枪”的雨鸿公司认为,由李娟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发包给雨鸿公司的广告业务均属真实业务,事后有大量业务确认。比亚迪总部不知情是罔顾事实的。 费解的还有竞智广告的负责人,那是一个与知名足球俱乐部阿森纳有关的故事。 比亚迪当年与阿森纳有过合作。供应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雨鸿公司很早就开始与阿森纳洽谈合作,在2018年年初确定,每个赛季1500万元赞助费,三个赛季共4500万元。彼时,竞智广告作为上海阿森纳合作项目落地推广的供应商代表,到伦敦现场见证了双方合作发布仪式,竞智广告的代表还与比亚迪总部品牌公关部部长李巍、阿森纳官员等人见了面。阿森纳当着供应商的面说,这次的合作成功要感谢上海比亚迪的李娟,但李巍当时一句话也没说。 比亚迪和阿森纳的合作有新闻报道为证。但当供应商通过信件再次与比亚迪总部确认时,比亚迪回复称,从未与阿森纳合作过。 “当时那封邮件在我们供应商群里传阅,我们都很不解。然后又问李娟,她说不是不承认,是雨鸿称自己有优势,只需要60万元一年。”其中一位供应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这位供应商对记者说:两个赛季120万元,120万元连普通的区级足球队都弄不下来,更何况是阿森纳?这样的合同是哪个层级审批通过的?现在拿出来的合同上都没有比亚迪的章,说明比亚迪在法律层面都没有确认过这个合作,那你的高管怎么参加了伦敦的签约? 不过截至经济ke发稿时,雨鸿公司负责人汪晓婷的手机一直无法接通。“躺枪”的阿森纳方面的声明称:“比亚迪相信其本身已成为这桩涉及诸多合同诈骗行为的受害方。我们正在调查,并与此前参与启动这项合作的比亚迪高 层代表们共同商讨此事。” 事发后,比亚迪官方微博删除了与阿森纳相关的全部信息,也未提及双方是否继续合作。 供应商公布的李娟名片及办公地点 态度 采访中,有供应商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供应商真正的怒火是比亚迪的不作为、不配合。 经济ke打通比亚迪公告上接待供应商的电话,对方表示无可奉告,并称有特别部门接待媒体。不过,经济ke始终未能与比亚迪总部接待媒体的部门取得联系。经济ke辗转联系到比亚迪法务负责人朱先生,他表示这件事情应该询问警方,他也不清楚。 7月20日,《中国经济周刊》经过多方核实,找到了当年与李娟合影过的“陈振宇”。“陈振宇”表示:“李娟只是我10年前所负责管理的项目中一名下属,我2010年离开原单位后,一直就没有联系。网络上传播的照片是当年公司组织的旅游活动时所拍的照片。照片中至少有两个人也认识李娟呢!怎会找不到我呢?!我一直没有‘失联’过。我的手机号码,从我2005年1月到上海工作至今,一直都在用。” 对于陷入此次纠纷,“陈振宇”说:“我相信有关调查部门能够彻查清楚,这事与我完全无关。”他觉得他被人利用了。 有意思的是,据某位供应商出示给经济ke的一份邮件显示,李娟接受“陈振宇”的“指令”始于2015年。那么这位喜欢发邮件的“陈振宇”又是谁呢?是不是跟李娟合影的“陈振宇”?他会不会是那个真正的幕后的“老 大哥”呢? 一切还是个谜。 [详情]
“真假比亚迪高管”之谜:谁是14亿广告诈骗迷局的幕后大哥?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30期 记者 宋杰|上海报道 汽车业巨头比亚迪碰到了现实版的《碟中谍》,一演就是3年。 3年时间,30余家广告公司与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华东市场部总经理”李娟签订了14亿元的市场推广合约,到头来比亚迪总部却不认账:“在国金办公楼的上海比亚迪是假冒的,李娟是骗子,我们比亚迪是受害者。” 供应商傻眼了——我们给比亚迪做了3年义务劳动吗?比亚迪集团不知情吗?我们做的线上投放你看不见,OK!那么多线下活动也看不见?跟阿森纳的合作也看不见?都上新闻了,这么多平白无故多出来的市场活动没有引起怀疑?市场部不管?采购财务不问?审计不查?心也太大意了吧。 现实很残酷:其中一家广告供应商做了比亚迪300场地推活动,累计合同金额逾1亿元,自己房子车子全抵押了,现在还欠下游供应商4000万,这是怎样的体验?另一位供应商刚起步,创始人担保借款2800万元,然而个人财产不足300万元,这日子怎么过? 身份 故事发生在上海国金办公楼二期,这里租金是每天每平方米17元。李娟在这里租了位于8层和36层的两个较大的办公室,挂着比亚迪的LOGO标识,自称是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的市场部门,旗下有40名员工,法务、策划等分工明确。李娟自首前,这些员工都以为自己是正儿八经的上海比亚迪员工,没想到如今成了外人眼里的“犯罪团伙”。 此前的7月12日午间,总部位于深圳的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称,李娟等人在上海浦东世纪大道国金二期租赁办公场所,使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对外声称是比亚迪派出机构(下称“国金比亚迪”),同时李娟冒用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的身份,伪造比亚迪多枚印章并以其名义,与多家单位及机构展开广告宣传合作。 事发前,李娟在上海的职务是“比亚迪华东市场部总经理”,而在深圳比亚迪总部,李娟是上海雨鸿供应商的身份。李娟就这样用两个身份来回游走。 然而,7月16日,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声明,称雨鸿公司从未授权李娟以其名义承揽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任何广告业务,李娟也不是雨鸿公司的员工。 这就尴尬了,李娟这3年来到底是谁的人? 自首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比亚迪还没来得及举报李娟,李娟已经选择了自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比亚迪供应商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了李娟自首的细节。 据他介绍,今年6月初,李娟第一次去做笔录,是因为有人在4月底5月初去报案,称李娟伙同日高合同诈骗。当时没有立案,但是李娟被通知去配合调查。李娟第二次去做笔录,是因为她自称有位叫陈振宇的上线对她进行了合同诈骗。李娟说所有供应商都来堵她家的门,所以报案。可是依然无法立案,最后李娟改说自己有价值1200万元的房子来历不明,最终才被立案调查。 关于上述李娟的到案经过,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鞠秦仪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认为,无论是按照司法实践还是按照正常逻辑,一个人以不知道自己名下房产来源的名义自首到案难以置信。 据供应商介绍,李娟“进去”时,还写了一份“自白书”,即《上海比亚迪情况说明》,详述了她眼中的比亚迪“广告门”事件的来龙去脉—— 2009年,李娟和自己的幕后老板“陈振宇”在瑞安地产时就彼此认识,但一直是微信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直到2016年初,“陈振宇”在QQ上发出邀请,两人在茶室敲定了组建“比亚迪上海市场部”大计。 “陈振宇”告诉李娟,比亚迪深圳股东在内 斗,为了换上新人,这个团队(指上海比亚迪)没有公开身份,但可以以比亚迪的名义去从事实际业务,涉及到比亚迪内部的人员和业务,由“陈振宇”去沟通。 随后的项目执行、来往邮件、现场供应商车辆的调度,都证明“陈振宇”说的是真的,他的确能调动比亚迪的内部资源。包括后来举行的比亚迪供应商大会,李娟以比亚迪内部工作人员的身份出席,无人提出异议。 在记者调查了解中,很多广告商都强调没有给过李娟回扣,李娟也一直声明自己是清白的。她为何要费尽心机去讨好甲方,她背后真正的推手是谁?是“陈振宇”还是另有他人?或者“陈振宇”是虚构的人物?引来各方猜测。 针对李娟的讲述,也有供应商认为她是在编故事,真相在后面,她的同伙、获利模式等尚未浮出水面。“你见到她真人就知道了,是编剧了得,不是她这个女一号了得。”供应商笑言。 躺枪 7月16日,雨鸿公司对此事进行说明。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现场出示了一些雨鸿公司与比亚迪合作的证据,希望证明与比亚迪的合作并非子虚乌有。 据雨鸿公司的说法,雨鸿公司与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的合作是在2017年4月以后,在此之前李娟已经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开展业务超过一年半。此后,李娟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也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与雨鸿公司开展业务并签署合同。据李娟陈述,深圳比亚迪相关人员对此事均知情。 “躺枪”的雨鸿公司认为,由李娟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发包给雨鸿公司的广告业务均属真实业务,事后有大量业务确认。比亚迪总部不知情是罔顾事实的。 费解的还有竞智广告的负责人,那是一个与知名足球俱乐部阿森纳有关的故事。 比亚迪当年与阿森纳有过合作。供应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雨鸿公司很早就开始与阿森纳洽谈合作,在2018年年初确定,每个赛季1500万元赞助费,三个赛季共4500万元。彼时,竞智广告作为上海阿森纳合作项目落地推广的供应商代表,到伦敦现场见证了双方合作发布仪式,竞智广告的代表还与比亚迪总部品牌公关部部长李巍、阿森纳官员等人见了面。阿森纳当着供应商的面说,这次的合作成功要感谢上海比亚迪的李娟,但李巍当时一句话也没说。 比亚迪和阿森纳的合作有新闻报道为证。但当供应商通过信件再次与比亚迪总部确认时,比亚迪回复称,从未与阿森纳合作过。 “当时那封邮件在我们供应商群里传阅,我们都很不解。然后又问李娟,她说不是不承认,是雨鸿称自己有优势,只需要60万元一年。”其中一位供应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这位供应商对记者说:两个赛季120万元,120万元连普通的区级足球队都弄不下来,更何况是阿森纳?这样的合同是哪个层级审批通过的?现在拿出来的合同上都没有比亚迪的章,说明比亚迪在法律层面都没有确认过这个合作,那你的高管怎么参加了伦敦的签约? 不过截至经济ke发稿时,雨鸿公司负责人汪晓婷的手机一直无法接通。“躺枪”的阿森纳方面的声明称:“比亚迪相信其本身已成为这桩涉及诸多合同诈骗行为的受害方。我们正在调查,并与此前参与启动这项合作的比亚迪高层代表们共同商讨此事。” 事发后,比亚迪官方微博删除了与阿森纳相关的全部信息,也未提及双方是否继续合作。 供应商公布的李娟名片及办公地点 态度 采访中,有供应商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供应商真正的怒火是比亚迪的不作为、不配合。 经济ke打通比亚迪公告上接待供应商的电话,对方表示无可奉告,并称有特别部门接待媒体。不过,经济ke始终未能与比亚迪总部接待媒体的部门取得联系。经济ke辗转联系到比亚迪法务负责人朱先生,他表示这件事情应该询问警方,他也不清楚。 7月20日,《中国经济周刊》经过多方核实,找到了当年与李娟合影过的“陈振宇”。“陈振宇”表示:“李娟只是我10年前所负责管理的项目中一名下属,我2010年离开原单位后,一直就没有联系。网络上传播的照片是当年公司组织的旅游活动时所拍的照片。照片中至少有两个人也认识李娟呢!怎会找不到我呢?!我一直没有‘失联’过。我的手机号码,从我2005年1月到上海工作至今,一直都在用。” 对于陷入此次纠纷,“陈振宇”说:“我相信有关调查部门能够彻查清楚,这事与我完全无关。”他觉得他被人利用了。 有意思的是,据某位供应商出示给经济ke的一份邮件显示,李娟接受“陈振宇”的“指令”始于2015年。那么这位喜欢发邮件的“陈振宇”又是谁呢?是不是跟李娟合影的“陈振宇”?他会不会是那个真正的幕后的“老大哥”呢? 一切还是个谜。[详情]
11亿元“广告门”之后,比亚迪还有一大警钟 比亚迪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是国内自主品牌的代言人。上市短短5年,营业收入就达到千亿元。但随着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度报的出炉,却显示比亚迪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从财务的角度去探讨和分析比亚迪的经营状况。 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影响,比亚迪2017年净利润下滑,同比下降19.5%,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83.1%。并且在一季报中显示,预计今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82.59%至70.98%。 今年7月出现的11亿“广告门”事件更将比亚迪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外界有评论认为,这样的事件,暴露出了比亚迪在管理上的一些问题。管理上的问题,会不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财务报表来观察其真正的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 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之困 表1 比亚迪2015-2018各期毛利率 表2 比亚迪2015-2018各期净利率 由图表对比可以看出,近年来比亚迪的毛利率虽有轻微下降但还较为稳定,但是净利率方面自2017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第一季度达到1.07%,同比下降71.16%。与此同时,根据2017年年报显示,比亚迪营业收入同比虽增长2.3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9.51%,扣非净利润下降35%。进而我们来横向分析比亚迪2017年各主营业务收入及毛利率与同行业相比的结果,以确定利润降低的原因。比亚迪的主营业务为手机部件及组装、汽车及相关产品、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我们依次拿富士康、北汽新能源、宁德时代进行对比。 表3 2017年比亚迪各项主营业务毛利率及变动与同行业对比 由此可以得出,比亚迪手机部门及组装行业的收益率表现良好,但是汽车行业和电池及光伏行业的收益率令人担忧。 综合来看,原因有四点。 第一,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大幅退坡,2017年新能源车的补贴下降约20%,这直接导致公司业绩的下降。如果新能源政策持续,这种不利因素还将持续。 第二, 行业竞争加剧。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总销量77.7万辆,各大车企都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如老牌的北汽、广汽、上汽,新兴的蔚来、小鹏等,这使得比亚迪的压力倍增。并且2018年合资品牌也开始进入市场,比亚迪面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第三, 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产业在技术上遇到的压力也比较大,同时受到了宁德时代的压制,其电池销售量也被超越。 第四, 从成本考虑,制造电池的四大核心原材料价格稳中有升,使得比亚迪电池利润被大幅压缩。预测如果未来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仍无法及时解决或者企业不能另辟蹊径,那么比亚迪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或将持续走低。 表4 2017年国内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 偿债之压 表5 2015-2017比亚迪、长安汽车、宇通客车偿债能力指标 将比亚迪与同行业两家企业进行对比,发现比亚迪的偿债能力显著低于另两家企业,这值得我们注意。尤其是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远远低于同行业,这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在风险,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难以偿还企业所负担的流动负债。同时也证明比亚迪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相对同行业水平较高。进而我们来分析比亚迪的存货、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状态。 表6 2015-2017比亚迪存货、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变化 比亚迪应收账款同比增加24.20%,预付账款同比增加312.24%,存货同比增加14.32%,增幅惊人。这些数据潜在表明,比亚迪为扩大市场,提高竞争力不惜采用赊销的办法,同时面对供应商,议价能力也开始减弱,过量的存货也影响着企业的周转效率,增大资金的占用。这些情况无一不在警示着企业的日益增加的财务压力。 亟待提升的营运能力 表7 2015-2017比亚迪、长安汽车、宇通客车营运能力指标 数据显示,比亚迪在营运能力方面与同行相比也存在着压力。比亚迪的存货周转天数、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行业相比存在弱势,201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甚至是长安汽车的21倍,而存货周转天数是宇通客车的约4倍,这反映企业的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差,也突出了企业的流动资产管理亟待改善。 11亿“广告门”事件之所以对比亚迪影响这么大,核心在于此事一旦坐定比亚迪需要承担部分责任,无疑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毕竟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的净利润只有1.02亿元。 无论是从“广告门”事件,还是上面从财务指标分析比亚迪的运营情况,它们都给比亚迪管理层敲响了警钟。系能源汽车的翘楚,需要完善的公司治理,更需要优异的成绩回报投资者。否则,投资者必将会用脚投票。 [详情]
对话比亚迪“广告罗生门”漩涡核心——上海雨鸿负责人汪晓婷 来源:成都商报 比亚迪、雨鸿文化、30余家广告公司,正在陷入一个扑朔迷离的“广告罗生门”事件——涉及11亿元人民币。而这个事件中,三方都称自己是“受害者”。 7月12日,比亚迪发布声明称,一个叫李娟的人,对比亚迪以上海雨鸿传播公司汪晓婷的名义展开活动;对外声称是比亚迪派出机构,假冒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身份,伪造比亚迪多枚印章,与多个广告商签订宣传类合同。比亚迪均不知情,也与比亚迪无关。 这则声明迅速引爆了其中一家“受害”公司——上海竞智广告公司的愤怒。13日,上海竞智发文称,与比亚迪有关的广告合同诈骗长达三年,且例举了多个证据,反驳了比亚迪所称的“毫不知情”。。 上海雨鸿在比亚迪“广告罗生门”事件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一度让人匪夷所思。 7月16日以前,在多家媒体的口中,上海雨鸿是李娟的“利益共同体”,是比亚迪的供应商,与比亚迪深圳总部接触,并帮助比亚迪接洽与广告商的具体业务。 但7月16日早,上海雨鸿在其微博账号发布声明,称从未授权李娟以该公司名义承揽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任何广告业务,李娟也不是雨鸿公司的员工。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雨鸿在声明中多次引用网传的李娟自述,站在比亚迪的对立面,与其他供应商一道指责比亚迪的不负责任。 随后,16日下午,雨鸿与竞智、速肯等公司一起召开了媒体说明会,再次强调了自己的“乙方”身份。 而在网传李娟的《说明》中,雨鸿汪晓婷与其曾是上海搜易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从事广告业务的同事,现为上海雨鸿的负责人。这也是李娟找上上海雨鸿的直接原因。据称,李娟在比亚迪深圳总部的门禁卡都是由汪晓婷的身份信息注册的,“雨鸿汪晓婷”也成了李娟面对比亚迪时的“官方身份”。 李娟已自首,而网传李娟上级陈振宇已失联,汪晓婷成为了风口浪尖的“第三号”人物。为此,成都商报采访了比亚迪“广告罗生门”事件旋涡中心的上海雨鸿文化负责人汪晓婷。 谈李娟: 主动来联系合作,她不像骗子 成都商报:跟“国金比亚迪”是从何时开始合作的?是对方主动联系雨鸿的,或有中间人介绍? 汪晓婷:2017年4月开始,是李娟(主动)联系合作。 成都商报:有报道称,“国金比亚迪”对其他广告公司欠款达11亿,对雨鸿有无欠款? 汪晓婷:雨鸿欠款高达1.7亿项目款。 成都商报:这1.7亿的项目款,李娟是以什么说法来回应你们的? 汪晓婷:因为我们合作就是从2017年的四月份开始合作,两百多个工作日的期限,很多(账)都是近期刚刚到期的。所以说她就是没有具体回复,就是我们催款一直催款无效,然后才会引起的这个事情发生的。 成都商报:有的说法是李娟曾就职于贵公司的关联公司“搜易广告”? 汪晓婷:李娟于2015年就离职了,之后的事情我们不知情。后续作为乙方来说,是李娟主动找我们合作。 成都商报:也就是说你跟李娟是前同事? 汪晓婷:我们之前是同事,李娟2015年就离职了,后面1年都没有联系。 成都商报:在你看来,李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汪晓婷:我感觉李娟工作能力还是不错,不像骗子。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玩这么大的局,一个人应该不行。 谈“深圳项目确认”事件: 两赴深圳比亚迪先确认后否认 自称对李娟冒用自己身份不知情 速肯广告公开称,今年6月初,速肯项目经理、李娟及其助理,雨鸿汪晓婷一行4人到了深圳,踏进了比亚迪深圳总部的采购科,相关负责人为其签字确认了2018年上半年部分的项目。 汪晓婷则告诉成都商报记者,6月时比亚迪方确认了2018年上半年的部分项目,并签了字。但7月9日再次去深圳总部时,对接的人不一样了,矢口否认了相关项目,并称系李娟私刻印章。 这次的“深圳项目确认”事件是此次风波中的一个焦点事件,甚至可以说是李娟“假面”的转折点,给事情带来了直接的转变。速肯称,两个汪晓婷出现在深圳,比亚迪不可能不知情。而汪晓婷则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也正是这次深圳之行,让她产生了对李娟的怀疑。 网传的李娟名片 同时,根据证券日报对比亚迪相关人士的采访,其认为汪晓婷对李娟冒用身份是知情的,“见面时,比亚迪市场营销部人员叫李娟为汪总(此前李娟一直以上海雨鸿文化汪晓婷身份联络比亚迪人士),汪晓婷就在旁边一声没吭。”该名知情人士气愤说到,这都有监控视频为证,一旦警方需要,比亚迪可以提供相关证据。但汪晓婷对记者否认了此说法。 成都商报:除了李娟,具体的合作有无跟其他比亚迪的公司人员联系过? 汪晓婷:在2018年6月之前雨鸿公司没有和深圳比亚迪任何人对接过。 成都商报:对接的都是李娟? 汪晓婷:是的。6月我去过一次深圳确认项目。后面我司就是7月9日直接与比亚迪采购李建勋、审查处的朱敏、法务王经理见面。 成都商报:也就是他们(比亚迪)都确认了此前的业务? 汪晓婷:没有确认 成都商报:对方怎么说呢? 汪晓婷:就是不承认,说李娟私刻印章。 成都商报:6月第一次见面就否认了相关项目吗? 汪晓婷:6月时比亚迪方确认了,都签字了。 成都商报:比亚迪两次说法不一致? 汪晓婷:7月9日再次去深圳总部时,对接的人与6月时不一样。 成都商报:有报道称,6月在深圳确认项目时,有比亚迪的人对李娟称“汪总”。 汪晓婷:“胡说八道!旁边都有人证的,我从未听谁叫过李娟汪总,我自己也是有录音的。” 谈阿森纳项目: 李娟用雨鸿名义推进广告宣传 今年6月前完全不知情? 比亚迪在7月12日公告中称,4月,是李娟使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以资源赠送及优惠价格的方式,推进比亚迪与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广告宣传。随之,英超阿森纳足球俱乐部发表声明称,根据比亚迪告知阿森纳的信息,比亚迪也是广告诈骗受害方。 但在当时,针对与英超豪门阿森纳的合作,比亚迪官方做了不少的宣传。并且,比亚迪集团公关部部长李巍还曾出席签约并为活动站台。 “这件事我完全不知情。我们和阿森纳有权益合同,怎么可能免费资源赠送给比亚迪?”汪晓婷反问记者。多方说法不一,又将焦点推到已自首的李娟身上。 成都商报:比亚迪公告称,李娟使用上海雨鸿的名义,以资源赠送及优惠价格的方式,推进比亚迪与阿森纳俱乐部之间的广告宣传。这件事之前雨鸿完全不知情吗? 汪晓婷:完全不知情,我们和阿森纳有权益合同,怎么可能免费资源赠送给比亚迪。 成都商报:雨鸿何时知道李娟以雨鸿的名义和深圳比亚迪对接? 汪晓婷:2018年6月才知道李娟冒用我公司名义和深圳比亚迪对接及沟通 成都商报:就是去确认项目的时候知道的吗? 汪晓婷:是的。 谈陈振宇: 他是李娟的老板,我们从来没有联系过 比亚迪官方声明、网传李娟《上海比亚迪情况说明》、甚至在多个乙方广告商的口中,“陈振宇”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都不可谓不高。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李娟的《说明》是否属实,从现有资料来看,陈振宇甚至是比李娟更关键的人物。 李娟向广告商商展示的合影,其中左一为李娟,左三为“陈振宇”。 在《说明》中,李娟称在工作中认识了比亚迪高管陈振宇,陈振宇于2016年提出安排李娟作为上海比亚迪市场负责人。后来,在陈振宇的安排下,李娟以供应商身份与比亚迪深圳总部接触,并帮助比亚迪接洽与广告商的业务。在此期间,陈振宇以“预算用于比亚迪海外建厂项目”为由,让李娟用账期和让供应商自行垫付项目款项的方式,进行项目执行,发放人员薪资,租赁办公室等。 比亚迪在声明中称,是李娟伪造了比亚迪的印章,且警方在李娟处查获了多枚伪造的比亚迪印章。李娟在《说明》里称,合同章、公章、营业执照复印件等,都是由陈振宇提供。在《说明》里,“双面李娟”的身份也是由陈振宇建议的:因为在换血、捧人上位期间,处于灰色地带,所以让我(李娟)用供应商的名义和总部接触。 成都商报:有说法称你那边跟李娟是一起的。 汪晓婷:我们公司声明你们看到了吗,我们公司和李娟完全没有关系。 成都商报:贵司公告里写:“并非雨鸿高管失联,而是李娟幕后老板失联”。这个幕后老板就是指网传的陈振宇吗? 汪晓婷::我公司从来没有失联。陈振宇和我公司也没有关系,陈振宇是李娟的老板。 成都商报:你们合作过程中见过他吗? 汪晓婷:没有。 成都商报:陈振宇是李娟的老板,这是李娟的说法吗? 汪晓婷:是的。 成都商报:从来没有(跟他)联系过? 汪晓婷:没有。约了无数次要见面,都被放鸽子。 成都商报:网传陈振宇的上司是比亚迪的高层? 汪晓婷:这些你不要问我,我是不会说的。 谈“分包商”身份: 否认总包关系,坚称也是一个普通的乙方 7月16日以前,在多家媒体的口中,上海雨鸿是李娟的“利益共同体”,是比亚迪的供应商,与比亚迪深圳总部接触,并帮助比亚迪接洽与广告商的具体业务。但在近几日,上海雨鸿在微博发布声明、汪晓婷多次出现在媒体视野中,极力撇清与“上海比亚迪”的关系,强调自己“与其他的供应商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乙方。 但据《汽车商业评论》对速肯传媒负责人的采访,速肯称,曾和广东卫视一起做了一个“零点食神”的美食综艺节目(比亚迪赞助),项目回款了大概60%。而60%是通过雨鸿付的,跟雨鸿签的。“其他项目都是我跟上海比亚迪直签的,直签的都还没拿到钱。”不难看出,雨鸿这个“乙方”并不“普通”。 成都商报:1.7亿的欠款,对贵公司影响如何? 汪晓婷:大。你说呢?我们公司章是真的,签署了这么多的合同出去了,要负责任的。 成都商报:你是指以分包商的名义跟其他广告公司签署的合同? 汪晓婷:我们不是总包呀,我们雨鸿公司和所有的上海供应商一样的都是平行的。都是和那个上海电动车签的,没有总包这一说。而且我们在比亚迪的供应商库里面只是个供应商,也没有拿过集团的什么媒介采购的“总包”之类的。你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我们只是说承接了这些项目,然后找了些下面的供应商来执行,比如说搭建的供应商,比如礼仪模特的供应商。我们和所有的上海的“受害方”是一样的,都是和上海电动车签的,不是说所有人都欠在我上面的。[详情]
“深度爆料”致B丫D:真相面前别装象 来源:上海竞智广告 近期爆出的“假疫苗”这令人发指的事件引起了国家、大众的声讨!可笑的是,非法经营5年之久,企业高层最早给出的答复竟然是“毫不知情”,真是和“比亚迪广告奇案”有些类似呢,难道这就是所有无良企业的做法吗? 距离我们发布那篇《人BY脸,天下无D》已经过去两周了,也许大家还在思考比亚迪到底是不是受害者之一,并且许多人对汽车企业的组织架构不太了解,对内部的审批制度也不太清楚。今天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汽车企业的组织架构及广告预算审批方式。 关于车企流程 一般情况下,车企每年的广告预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集团推广预算,主要做一些全国性的品牌推广活动,比如大型节目冠名赞助,央视广告之类(实例),而这部分业务一般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选定一家大型广告公司作为指定广告代理商执行服务,例如深圳比亚迪总部有指定的广告公司; (WPP与BYD) 另一部分是区域推广预算,这部分预算根据各区域推广计划,由销售公司落实到各大区的经销商、4S店。当然,作为一家管理严谨、有着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知名上市公司,所有的预算,都需要各级负责人签字,并交由总部审批确认,否则推广费用无法审批。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举个例子,某车企区域经销商希望举办试驾会,并邀请4S店意向客户试驾促进车辆销售。提出想法后,会由各门店经理上报大区经理,大区经理认可后上报总部。 期间,通过与广告公司的合作,确认试驾场地,设计及报价,最后由总部确认,发放预算,再由大区经理确认后,才可以执行,当中缺少任何一项环节,试驾会便无法正常进行。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都已经非常清楚了,无论是任何层级的推广,都需要经过层层审批,通过复杂的审批流程,最后的推广才能落实执行。所以,大家觉得,比亚迪总部知情吗? 关于比亚迪 在连发几封通告后,比亚迪方面可能是迫于压力,于7月16日期发布告知函“希望与供应商共同解决问题”后,我们并没有收到对方任何的联系,并且,根据同行透露,所有预约去深圳总部的供应商,谈判的内容都是“官方敷衍“,并没有商讨如何解决,而是以面对面的形式告诉你“我们是受害者,我们不知情,以警方为准”。 那请问,出这篇告知函的意义是什么呢?供应商们带着解决问题的态度飞去深圳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欺骗成瘾了吗?!! 是不是以后消费者买的比亚迪发现重大性能问题,你们也会回答“这不是我们公司造的车吗”? 爆几个料 司法方面:据深圳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总部已经找到了相关司法部门,希望让李娟“背锅”,判决诈骗罪名,之后就以先刑后民的案件处理方式“赖账”! 网络方面:据深圳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总部已经支付部分媒体“公关费”进行网络公关想要“洗白”!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比亚迪所有的告知函,都是“赖账之计”! (这张总部的监控录像图如何给到媒体的) 警方方面:据内部人士爆料,目前警方已经展开关于比亚迪“36亿购车事件”(消费者付款订车,提车时比亚迪不交货,涉案金额可能达到36亿元)。其中涉及到更高的层面几人物!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浮出水面。 内部员工爆料:HUANG某是比亚迪中东海外事业部的总负责人,由于大量中东客户是阿森纳球迷,会去现场看球赛,因此要求总部与阿森纳签约,促进之后中东客户的合作事宜,并且自己有价格便宜的供应商牵头。随后,LIN某和YAN某开始与李娟展开了联系。 (冠名15年的酋长球场) 于“陈振宇”和李娟 我们通过各方渠道,已经找到了“陈振宇”,警方也已经针对“陈振宇”开展调查,根据我们了解的警方信息表明,“陈振宇”很有可能只是一个代号,也许涉及到了某高层人员? 另外,根据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及相关调查,发现李娟名下的所有财产都转移到了她老公名下,那是不是有理由揣测,李娟依然咬着“陈振宇”不松口,是不是为了保护她老公呢? 我们已经把相关证据提交给警方,相信不久就会有结果。 关于某品牌趣事杂谈 另外听说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分享给大家:某品牌车企经销商向总部申请推广费用,总部出于某种原因并没有给到现金预算,而是以车抵费,弄得经销商哭笑不得。当然,道听途说的,大家别当真啊! 之后我们会公布大量的信息和相关证据,以及相关的爆料。 [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