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公告

杜同和:海尔等200家企业被授予2018轻工业百强企业
杜同和:海尔等200家企业被授予2018轻工业百强企业

新浪财经|2019年06月25日  09:49
1/24

日程安排

  • 6月25日

  • 08:45-08:50

    主持会议并介绍领导和嘉宾
    何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08:50-09:30

    领导讲话
    王江平 国家工信部副部长
    张崇和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

    09:30-09:35

    宣读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评价公告
    杜同和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

    09:35-10:05

    为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颁发牌证

    10:05-11:25

    孙福全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闫同柱 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理事长
    孟素荷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长
    孙京岩 海尔集团副总裁

最新新闻

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06月25日 17:00
海尔孙京岩谈创新生态:打破边界 合作伙伴与用户交互
海尔孙京岩谈创新生态:打破边界 合作伙伴与用户交互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海尔集团副总裁孙京岩出席并演讲。 在谈到创新生态时,孙京岩表示,海尔将上下游之间的墙打破,将自身变成一个平台。“让合作伙伴和用户能够零距离的进行交互,能够零距离的了解用户需求,能够零距离的提出方案,能够零距离的看到用户使用新方案的体验再收集,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创新模式”。 以下为演讲摘编: 孙京岩:王书记,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工信部、轻工联合会对海尔集团的表彰,我在这儿给大家汇报的是什么?就是海尔集团从开始到现在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我的汇报主要分三个方面,第一个海尔的创新概况、海尔创新体系、实践的结果。 创新的概况方面,首先来看一下整个的环境,我们是做企业的,所以一直关注的核心是用户,实际上现在的用户信息量是极大的丰富,而且用户在使用产品的体验过程当中,要找到一个归宿感,就是我们所谓的粉丝经济。同时,用户的个性化和品质化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 第二个是技术,现在技术加速进化,而且创新不断的增长,同时产品的周期大大缩短,替代品随时的冒出来,这是环境在变,在这种环境下,海尔从1984年创建以来,我们是怎么做?我们始终是把创新作为我们核心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在海尔有着两创精神就是创意和创新。 我们简单把集团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84年到1991年,冰箱是第一品牌,1991年到1998年我们创出家电第一品牌,这时候工业化战略阶段,从单一的冰箱到了空调、洗衣机等等。从1998年2005年是国际化品牌阶段,而且也有一个统计,出口的产品差不多80%以上都是海尔品牌。第五个阶段从2005年到2012年我们叫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实际和国际化战略阶段本质的区别是什么?一定是当地化生产、当地化研发、当地化制造。 从2012年到现在我们叫网络化战略阶段,我们要创出物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 聚焦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海尔的科技创新,我们开始的时候是从国外引进技术来进行自主创新,我们叫1.0版。第二个阶段,我们基本上就开始整合全球的资源来开放式创新,我们叫2.0版。但是我们现在是怎么做的呢?一定是打造一个生生不息的创新生态。总结一下就是封闭的系统必将消亡,自我为中心的开放无法持续,企业必须做共创、共享、共赢平台。 一般企业的创新模式做法是上游有合作伙伴、下游有用户,通过合作伙伴的方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中间有两堵墙,海尔是怎么做?把墙打破,海尔变成一个平台,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和我们的用户能够零距离的进行交互,能够零距离的了解用户需求,能够零距离的提出方案,能够零距离的看到用户使用新方案的体验再收集,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创新模式。 像我们现在对空气、对水、对食品,像我们的冰箱叫食链网不仅仅储存食物,厨电一起给用户储存、加工使用的食链网解决方案,我们空调不是一个简单的空调还是一定提供一个健康、卫生、知冷暖的空气解决方案,包括我们的用水、包括我们的洗涤等等。 我们把创新体系详细解构成线上、线下两部分,我们线下在全球有10个研发中心,有美国研发中心、新西兰研发中心等等,同时我们还有N个创新中心和N个创新合伙人。我们的目标是用户在哪里,创新资源在哪里,海尔的研发中心就在哪里。真正达到零距离、了解用户需求、零距离提供用户解决方案。 这是线下部分,还有一个线上的部分,我们打造了Hope平台,我们的资源方和用户都可以在这平台上提方案、快评估、精推荐,使研发方案高效快捷的落地,海尔创新体系差异化是什么?就是从原来的瀑布式到现在的迭代式。 我们以用户为中心,举一个例子来讲就是研发和企划不再是产品研发,一定是和体验的结果相挂钩的。所以我们就从原来的瀑布式到迭代式创新。 刚才讲了海尔的创新体系,下面主要是介绍一下海尔的创新实践。我们主导国际标准39项,主导国家标准56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达到了73项,是前8年的2.5倍。 刚才也提到了Hope平台,上面的创客有22万多人,孵化的项目有300多个。刚才是说到整个平台的成果,我再具体来讲一下成果这一部分。一开始讲到先是单品后是成套背后是生态,我首先汇报一下就是我们的冰箱。 我们的冰箱有一个原创,这也是我们现在非常重视基础研究的结果。我们的MSA控氧保鲜科技达到细胞级的养鲜,它对用户的好处是什么呢?以168小时就是7天来测算,用我们的冰箱保鲜的食品,水分是不流失的,其实这也整合了包括食品科学、行业专家、材料专家等等,真正的零距离和跨界创新来实现的。而且这一个高端冰箱现在能够卖到10万左右,用户还非常的多。 第二个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全球首创的双滚筒洗衣机,到现在还没有人能模仿出来,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同时我们这一款产品专利有130项,国际标准有一项、欧盟标准一项、国家标准有两项。 第三个是防电墙,我认为厨电是非常好的产业,中国家庭的升级已经从客厅的电视、到冰箱洗衣机,现在到了厨电。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收购了GEA,现在在海尔的比重可以告诉大家不到10%,所以这厨房的空间很大。再一个厨房,因为我们中国民以食为天,食物储存是怎么健康吃的安全有营养,所以最关键还是蒸箱和烤箱。 我今天汇报的NT车热源追踪科技精准控温、保护健康、守护+。我们在家里面做油炸食品,比如炸鱼、炸肉、都很难对油温进行控制,我们这个产品能够做到三段油炸,低温度180度、中温200度、高温220度,这个温度控制的非常好,不会超过安全度,这安全是靠我们的技术来控制,你即使不会炸东西,只要你会把温度调好了,不会炸不熟,也不会过火。厨房是一个比较累的地方,怎么能把蒸箱和烤箱用起来让厨房成为一个家庭的交流中心也是我们思考的,海尔厨电接手以后增长速度也还是非常快的。 我们这一个产品是美国的GAE米其林级的专业烤箱,全空间热风对流,包括智能双温控和双模式的自清洁,这一个对开门的烤箱是全球容最大的,保持温度均匀,当然这个产品确实挺贵,在美国一年现在也卖了差不多一万台。 推出明星产品不是目的,最关键的还是成套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全球有七大品牌,这七大品牌能够满足不同的目标客户群,我们也初步看了一下厨房里面最简单的标配至少就应该是八件,如果再加上垃圾处理器,现在对垃圾比较关注差不多超过12件,最多一个厨房就得有21件,所以成套的解决方案其实对用户有很多好处,不需要选择21件产品,只要选择海尔,一次就搞定,非常的节省时间。 从单品到成套最终一定是一个生态,我们是定制美好生活。海尔智慧家庭、定制美好生活,我们有5大物理空间,分野是客厅、厨房、浴室、卧室和阳台,分别有7大解决方案,像我们的空气有不同的模式,好比说我回家、离家、上班、睡觉完全可以通过智能控制,包括小孩的房间,好比说你开空调或者是睡觉前关空调他怎么能够自动感温、自动控制而不需要大人晚上时时刻刻想着这一些都是智能的,其他像全屋用水、全屋洗护这一些就不详细讲了。 最后借用张首席的那一句话,其实海尔在创新方面是坚持不懈往前走,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文化就是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在物联网时代给大家提供一个极致的智慧体验是我们永不懈怠的追求。 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6月25日 11:55
闫同柱: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闫同柱: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理事长闫同柱出席并演讲。 闫同柱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可以连接产学研的上中下游。此外,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建设焊接点,一手连着工业,一手连着互联网。第三,它还是枢纽平台,向下连接了海量的设备、系统、人,自身又承载着工业知识和工业的模型。对上它应对工业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第四,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产业的火车头。“由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未来是大中小企业将会协同创新”,他说。 以下为演讲摘编: 闫同柱: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到轻工行业来做两化融合方面的交流。我今天演讲的题目主要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重塑现代工业体系。 中兴和华为目前面临的挑战使得全民对科技的认识和创新的意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这一件事来,可以看到我们正在从以前的拿来主义走向自主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很多地方我们是拿来主义,因为做创新是要经得起寂寞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挣快钱,所以在创新这件需要下苦功夫的事情上,往往不太够。 此外,我们还应该从应用创新走向软模式创新,这一个能力就是在追求需求背后需求的东西,目前我们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西方基础上的,所以比较薄弱,任正非也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说了一句话,华为现在已经走到无人区,前面已经没有目标了,没有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不知道向谁学习了,这时候考验你的是基础研发能力,所以现在华为有700个数学家、800个物理学家、120个化学家,他现在就在有六七千人在搞基础科学研究。因为没有人给他引路了,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基础研究的,所以我们国家也需要在基础科学方面加强力度。 我们要从产品创新要走向技术创新,关键的核心技术我们是买不来的,我们需要在关键性、战略性、基础性、高科技性的科学技术方面做好准备。 我们要从国际协作走向国内协作,得刻意的去培育、去孵化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创工业互联网实际是构建创新生态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我们要从内部创新走向集成创新,就像华为要构建自己的产业生态和技术生态,用工业互联网的方式实际是构建产业和技术生态一个非常有力的方式,而且由内部创新走向集群式的创新。 我们要从线性创新走向非线性,线性创新来自于研发部门的,实际很多地方研发部门并不一定了解市场真正的需求,能够把握的很准。 我们要从封闭性创新走向开放性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开放式的一个创新体系。 我们要从经验式的零散型创新走向数字化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实际也是在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和工业技术体系。创新有大科学的创新,也有多学科的交叉式创新,还有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用数据来做创新、来做实验、来做研发。 制造大国最后竞争的地方主要在什么地方呢?一个是技术竞争。包括基础技术、关键技术,还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另外还要争夺技术人才,人才的争夺也是非常关键。另外一个就是争核心领域的龙头企业,央企应该更多的承担起这方面的角色,央企主力军一定要在研发创新上实际行动,而不能光喊口号。 工业互联网时代会瓦解现有产业体系,因为外部环境全部变了,一个环境是中产阶级崛起包括产能过剩,包括科技创新现在是大爆发的时代。这三种力量的叠加加速工业互联网时代的马上来临,另外一个就是用户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个性化,需求的变化也越来越快,用户的要求就是参与感、知情权的要求越高,而且诉求也越来越强,越来越多,不仅要卖产品还要卖体验,要的东西越来越多,对于一些龙头企业来讲,要应对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这是个很难的。 另外,目前技术从材料到工艺、到设备、到零部件到设计,整个链条都在全面大爆发。另外生产模式也在全面的变化,所以在这一种趋势下,我们现有的产业体系将会逐渐的瓦解重构。目前,99%的企业现在都没转过型来,所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如果有15%的企业转型成功,中国经济就可以快速进入下一个阶段增长的快车道上去。 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谈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来看国内做工业互联网企业很多,当然今天有海尔,海尔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是非常优秀的,目前我看了这么多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方向是做的最丰富的,场景也是最丰富的,而且它的平台背后是有思想的。 大家前面都是无人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关键问题是大家都不清楚未来是一个什么地方。每一家对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理解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在认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在前行,这个时候我在想,我们是走哪算哪还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首先必须了解这一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你不能够把本质看清楚,工业互联网的方向都把握不住,所以应该了解了本质后,再来规划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以智能化为目标,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它主要是来消除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一个界限,所以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颠覆所有国家的几乎所有的产业。 这一次它的内涵主要包含在几个方向:产业重塑、企业重塑、技术重塑,更是管理和IT体系的重塑,所以我们必须要从这几个纬度来理解。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本质是是做匹配、做创新、做组织、做孵化、做市场机制的设计者。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全产业链。 为什么说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呢?我们大概有十项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机器人、区块链、AR、VR等等,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等,这么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哪个新一代信息技术比工业互联网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有这么广?工业互联网可以把产学研全部的上中下游全部连接,而且深度从产业从管理到业务,乃至于到设备全面贯通,广度和深度全面链接,只有工业互联网有这能力。 第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建设焊接点,一手连着工业,一手连着互联网。另外它是枢纽平台,它向下连接了海量的设备、系统、人,自身又承载着工业知识和工业的模型。对上它应对工业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所以由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未来是大中小企业将会协同创新。另外,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产业的火车头。所以工业互联网平台最先连接的用户,你手里没有用户中小企业就不大听你的,虽然你不是龙头企业,你能抓住用户之后,就可以携用户以令诸侯。 平台上要更多的去做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应用技术交给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由他们来去做,我们会形成协同创新和集群创新。 最后,我们要搭建一个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就包括了产业的规划、产业的结构、产业的平台、产业的配置、产业赋能、产业创新、产业协同问题、产业双创的问题、产业生态的问题、产业跨界的问题、产业治理、产业培育的问题,就要构建一套新的产业体系去支撑我们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落地。[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6月25日 11:50
孙福全:应完善创新体系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生态
孙福全:应完善创新体系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生态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出席并演讲。 孙福全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我们的科技发展也进入了三跑并存的新格局,以前主要是跟跑,现在进入到了领跑、并跑和跟跑并存的阶段”。 孙福全称,应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生态,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一,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二、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来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三、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培育一流的创新主体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四、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五、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六、深化创新的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七、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孙福全透露,2021到2035年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 以下为演讲摘编: 孙福全: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就把国家面临的形势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加速的演进,方兴未艾,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总体的特色和趋势就是融合化、团结化、加速化。技术演进的主要方向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和绿色化,技术创业范式的趋势就是定制化、平台化、开放化,还有一个叫颠覆性,就是说这一种颠覆性的技术或者破坏性的技术不断的涌现,这表现为对传统产业的颠覆,另外是催生一些新的产业、新的业态,特别是以人工智能、新一代新兴技术一大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的突破,新一轮产业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的产业板块,重塑全球经济体,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期,因为前面几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的机会我们都没有很好的抓住,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今天早上我接待一个代表团,韩国第四次工业革命委员会,韩国专门成立了这样一个委员会,下面还有若干的部门来应对新的工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所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对中国是一个机遇,其实对我们在座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在这一种情况下,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比如说美国在奥巴马时期就连续发布美国创业战略,现在美国提出优先战略,又提出美国再次伟大,而且美国要保持伟大,保持伟大的核心还是要让自己的技术和产业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欧盟也是,5月份我到欧盟与他们对话,因为欧盟也在制定2021到2027年的计划,我们国家现在也正在制定新一轮的国家中长期的创新规划,所以我们在战略层面做了非常好的交流和对接。 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焦点变成了科技方面的竞争,所以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应该说的话更加激烈。大家看到现在世界上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挑战,因为一些发达国家的部分中产阶级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全球化的浪潮当中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好处,所以纷纷出来反对全球化,比如说英国在脱欧、法国的黄马甲运动。 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要提高创新能力,产业应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移。国际形势应该说具有重大的机遇,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形势来看,目前,我们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应该说我们的科技事业取得显著的进展,无论是从研发投入还是产出来说,比如专利、论文、包括研发人员的数量,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列的,对我们的成绩还是要充分的肯定。 我们的科技发展也进入了三跑并存的新格局,以前主要是跟跑,现在进入到了领跑、并跑和跟跑并存的这个阶段。而且我们在调查之后,也就是在我们的领先技术里面已经占到了17%,当然这数据不一定很准确,反正我们是有一批技术已经是领先,包括在5G、在人工智能这一些领域里面,我们是领先的。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的国家创新能力排名已经进入了世界的前17位,就是说我们进入第二集团比较靠前的位置,第一集团就是前15位比较公认的创新型的国家,我们进入第二集团,比较靠前的位置,据我们预测,最近一两年时间内我们是完全有可能超过挪威、爱尔兰。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科技创新的供给能力,特别是中高端的供给能力仍然不足,一个就是基础研究薄弱,基础研究的投入在全部的研发投入当中占的比重大概也就是5.5%左右,跟世界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一般发达国家15% 左右,因此我们在基础研究投入欠债很多。 再一个就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的转变,所以相关的企业和产业容易陷入一限就瘫、一卡就死的被动局面,所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所以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任务非常艰巨,我们的科技发展提出三步走的战略,就是到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的前列,2050年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特别是到2020年进入世界国家行列,因为这时间已经很短了,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所以这任务也非常艰巨,科技部在这一方面也制定一些推进的方案,怎么样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有一些新的重大举措。 作为创新型国家,一方面你要有比较强的科技实力,但是光有科技实力不够,你还要有初步形成创新型经济的格局,创新型社会的格局,形成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是说原来几个指标,说研发投入达到多少,我们的科技进步贡献力达到多少国家就实现了创新型经济格局。 我们要有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包括一些行业冠军,一批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这才能叫这一种创新型国家。所以我们现在跟创新型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一个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第二就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世界领军企业比较少,比如说像华为包括我们的海尔在轻工行业里面等,但是像这样的企业还太少。 另外创新社会这一方面,我们的区域创新和发展能力不协调。北京上海都要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但是在中西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还有那么多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另外,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我们还缺乏世界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企业的创新性主体地位也不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也没有完全形成,所以这一方面我们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因此为了面临这种复杂的多变的国际形势,适应我们国家高质量发展需求,我们就需要加强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进行战略的部署。特别是要认真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一些重要论述。按照习总书记对科技工作的要求,更加强调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另外更加强调原始创新,特别是从0到1的创新要更加注重开放合作,更加注重创业生态的营造。 在政策导向方面,就是要围绕人才放权松绑、激励等服务,要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策进一步的来调动科研机构,或者说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第二就是要把社会资源更多的引导到科技创新上,把这创新资源优先配置到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上来。 房地产企业,现在也开始慢慢向科技方面转型,比如说碧桂园我们现在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它跟华大基因合作进入农业的科技板块里面,包括华夏幸福集团也都是在向这一方面转型。第三就是要强化已有的政策落实,我们现在出台了不少科技方面的政策,比如说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的优惠,对研发的费用的扣除的政策,以及科学成果转化的政策,这一些政策需要很好的去落实。 在重点任务方面的话,我觉得一个核心就是要提高创新能力。这个前提就是要完善国家的创新体系,保障的条件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生态,目标就是要支撑引领高质量的发展,所以我觉得重点任务主要是围绕这一方面来进行展开。 第一就是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我们要适当的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对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第二就是要加强一些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另外就是要加强一些战略的科技力量,是要抓紧布局一批国家的实验室来支撑国家的战略和安全需求,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要进行重组来形成战略科技的力量。 二、是要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来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我们要把行业的关键技术做梳理,列出一些清单,我们更多要发挥企业的主体创新作用,因为关键核心技术主要是它有重大的需求,主要是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也给予适当的引导。 三、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培育一流的创新主体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我们的创新企业尤其是领先型的创新型企业太少,所以我们需要培育一大批像华为、海尔这样一些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另外也需要有一些企业规模不是很大,但掌握了关键技术的行业里的隐性冠军,另一方面要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就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如果调动积极性。所以也需要我们完善我们的评价体系。 四、就是要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所以必须要激发创业人在的创新活力,这里面一个因素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对物质方面进行奖励,更多的话是需要一些长远的激励,通过一些股权、期权的方式激励也包括对一些荣誉方面的激励。另外特别要加大对青年人才支持的力度,因为创新的最活跃的阶段还是在于青年阶段,特别是35岁到45岁这阶段,所以我们对青年人才要给他多压一些担子多承担一些任务,另外我们注意引进国际化的人才。 五、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一个是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要与服务业深度的融合,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加服务业发展,而且制造业也要和数字化的技术和智能化的技术深度的融合。还要利用新兴技术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要加强绿色技术和民生的科技创新,其实我们轻工领域应该说很多领域都是最为接近,所以这一方面需要加强。创新的目的还是要以人为中心,最后还是要亿万群众能够受益。另外还需要大力的推动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发展,来建设成为创新驱动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特别是要成为一种创新型企业的集群。 六、就是深化创新的开放合作,要主动的融入全球的创新体系,一个是要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的行动计划,这里面有四个行动就是推进人文交流共建实验室,来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 七、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政府特别重要,政府怎么样来转变职能,从以前的这种管理向治理转变,就是说被管理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者,而大家共同来参与、共同来治理,另外也需要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再简单说一下我们现在正在编制2021到2035年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因为上一轮规划到2021年就结束,所以我们提出新的阶段,从2021到2035年,我们要进入创新国家的前列,要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阶段我们的科技发展一些指导的方针、一些目标、一些重点任务和战略的部署、包括一些政策措施要提出来。而且我们现在也提倡叫全民来参与规划的制定,所以在科技部的网站上也专门在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同时,我们也在开展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我们选了16个领域再加上交叉前沿领域选了17个领域开展技术预测,这里面包括我们的一些轻工的领域,比如说食品领域,健康领域等等。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这样一个技术的预测,要形成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大判断,就到目前我们是一个什么阶段了,前面我讲三跑并存。要确保我国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为党中央对重大科技任务的部署和中长期科技规划提出了决策,所以也欢迎各位领导和企业家朋友为我们国家中长期规划的编制,为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这工作来建言献策来提出大家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好,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6月25日 10:47
孟素荷:食品工业有足够文化自信 逆境挡不住走向成功
孟素荷:食品工业有足够文化自信 逆境挡不住走向成功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出席并演讲。 孟素荷将食品工业自主品牌成长道路的反思概括为“四大因素、三支主力、两道门槛、一条大道”,“中国食品工业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不论顺境、逆境还是险境都挡不住我们坚定的走向成功”。 以下为演讲摘编: 孟素荷:今天是轻工百强的会,因为谈的问题可能跟大家不是特别相关,但是我愿意从食品行业的角度来谈谈我的一点思考。 品牌是价值的载体,实际上在中国食品工业庞大的产业体系当中,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建设和培育,既是国家目标也是中国食品与消费市场对企业的呼唤,因为不论是从国家粮食安全的发展战略需求,还是从食品工业自身的属性而言,中国食品工业既是培育中国自主品牌的优势领域,也是国际知名品牌参与竞争的海洋。 就整体的经济发展形势而言,中国食品工业2018到2019年处于转型与价值提升的关键节点,其中最重要的转型就是食品行业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竞争,从规模效益向健康品牌效益的升级,从单一的产品竞争向支撑这一产品竞争背后的企业研发实力的较量,价值健康和创新成为2019年乃至今后五年的一个关键词。 我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经济环境之下,中国食品工业由于其饮食文化的深厚根基及它属于民生工业的这一种属性,以内需为主的发展导向,因此成为中国传统食品工业体系当中对世界贸易变化具有强大抗压能力的支柱行业。 食品工业的总量也许不会增加,但是食品工业的价值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的变化而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食品行业的自主发展、扩大内需具有这样一种实力和潜能,2018年40793家企业主营收入8.09万亿元,大于汽车工业,增速达到了5.33%,它的利润增速是10.79%,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平均增速0.49个百分点,这说明食品工业供给侧改革逐步到位和价值提升的趋势,已经显现。 2018年消费支出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已达到了76.2%,比2017年提高了18.6%,这意味着我国已从出口拉动型经济体转型,如今的中国经济已经是内需拉动为主的结构,所以经济形势虽然异常的严峻和复杂,但是国内的消费市场成为了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底气,是一张王牌。 实际上,是四大因素助推了中国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首先是收入水平的提高,1998年人均791美元的到2017年人均9805美元,人的需求、想吃什么是不一样的。35年的快速发展,使中外食品企业有了难得一遇的发展空间,也成了自主品牌成长发展的沃土。 第二城镇化,城镇化是中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它提供了很广阔的空间。新动能,实际上食品工业这么多年总是在历经磨难不倒,主要原因是很多新的行业起来了,比如速冻行业是人均收入达到3千美元之后快速发展的,所以它从1992年20亿元到2018年的2940余亿元,达到了147倍的增长。 另外当我们需要健康,像益生菌行业从2002年的日本养乐多、湖南太子奶两个企业进入到今天,已经从40亿元到800亿元,这些中国食品工业的新增经济板块实现了食品工业的增容、增量增值,推进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进程。 二、中国食品工业品牌竞争的三支主力。 1、首先外企国际品牌的先导,最早导入品牌战略的是外企,进入了技术资金密集型、利润率较高的行业,比如饮料、啤酒、乳制品、西式糖果和甜味的食品添加剂等行业,以整体优势、初期获得丰厚的回报。我曾经问过杜邦的老板,你们为什么不生产咸味的香精,他回答说,利润15%以下的,我们坚决不干。 2、本土品牌成长、本土型企业的成长大多数选择市场尚有空白、门槛不高,当初利润率相对较低的传统行业,像挂面、方便面食品、冷冻食品、调味品等等,历经多轮淘汰之后,一批优秀的自主品牌的企业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差异化的优势,这一类的企业主要是民企,它们构成中国食品工业自主品牌的主体,而在和外企竞争当中,我们敢于迎头而上。像伊利、娃哈哈,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的实力和水平。 而且国企在中国的发展比较多的集中于基础原料和涉及粮食安全的领域,初期市场特征不足、近十年有比较出色的表现。 3、港台企业方面,从1991年到2008年,总计1400家台资食品企业进入中国大陆,总投资额为26.7亿美金,平均不到一千万每一家企业,他们熟悉国情、人情、行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比较深刻的认同和理解,在大水养大鱼的良好环境中抢占了初期发展的先机。进入2018年,台资中小食品企业在大陆的市场竞争当中被大量的淘汰。但是统一、康师傅、旺旺、大成等优质企业已经在大陆生根,龙凤则被三全收购,而香港的美心、李锦记与内地企业竞争当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三支主力的发展当中,前25年是国际品牌、港台食品企业发展的舒适区,是本土自主品牌的成长期。其中最有质量的成长来自于“三聚氰氨”这一磨刀石的反复打磨,它消肿化淤成就了中国本土食品企业对产业分布的构建及品牌意识的觉醒。第一产业链、第二有效品牌危机的管理,中国食品安全的水平也由此在30年的时间里,也就是不到10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40年、50年才达到的水平。 尽管还要跨越万水千山,但中国大陆食品的自主品牌企业,已经从整体上进入到与国际和港台企业品牌逐渐并行的重要阶段,而且越是深具传统饮食文化优势的行业,这一优势越明显。大家可以看到在1995年的时候,台企占到了80%,但是到2018年的时候台企仅占3%,而民企已成了主体。而支撑这一转变的力量是企业持续加大的科研投入,也许从总量上来说,他们永远无法达到美的这样的水平,但是就他们本身的比例来说是甚至有的高于3.4%甚至3.5%。而且我看到百强企业当中共有29个食品企业,其中11个是酒企。在科技企业当中我们有17个食品企业,所以食品科技的整体投入偏低。 同时中国食品自主品牌的创新,其实存在于大量的民企和大量的中型企业,像1989年我国一次性从日本进口了86条挂面生产线来装备挂面企业,但是2018年,基本由国产化的设备替代,这就是中国食品工业的志气和成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食品工业最重要的是坚守我们的饮食文化自信。 三、未来发展必须跨越两道门槛,我觉得健康转型和品牌风险。 1、首先现在环境在变,一棵树不可能永远向上生长,它不可能太瘦太高的时候抗御风险的能力就低,根不可能向下延伸,快速发展30年之后,整个工业食品要面临成长空间变小、规模效应弱化,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降低的天花板。 首先就中国食品工业的整体发展而言,从2008年开始增速下跌,2018年虽然有一点回复,但是30年来的最低值。2017年和2018年可以看到食品工业的产值增长低于利润增长,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我们不一定追求我市场占有率,关键是从追求市场的产值到以利润为王,这是企业家一个重要的思想转变。 价格战也失去往日的威力,尼尔森的报告显示饮料、食品、家庭用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整个这一种快销、促销的敏感度下降。因此从一味的纵向主干型的发展转变为向侧翼枝干型的多元化延伸,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利润,每一个企业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需要跨越两道门槛,就是我刚才谈到的健康转型和品牌的风险管理。 2、食品行业的健康转型是大的趋势、企业应该顺势而为,这是2018到2022年的亚洲食品的三大趋势,植物源食品,我们今年到美国参加年会就是植物源的食品,而动物源的食品是在降低。 所以创新不像以前那样,红包装变成黄包装、大瓶变成小瓶,创新不是从马车到更好的马,而是从马车到汽车的颠覆性的创新。 在中国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中,企业创新是市场之手的推动,还有一个政府之手在推动的健康转型,这个健康转型对食品行业来说是机遇也是难度很大的门槛。政府导向方面,未来也许要做营养标签,你的产品饮料你卖的很好,糖度高就标红的,没有糖度就标绿的,老百姓就去买那个绿的。而且还有营养宣言、三减、减油、减盐、减糖。但是从科技的角度来讲三减的问题对政府而言不要急于做,因为最优选择不是最佳选择,而且重大政策出台需要听取行业的意见后实施。 对企业而言,食品安全是基础、营养与健康是我们终极目标,也许我们把三减的过程延伸,但是企业一定要尽早做三减,实施对自身产品质量价格的影响及应对的推延,就是说当这情况特别快发生的时候我怎么办?我有战略上的布局,尽早行动。 同时品牌危机的管理,对企业而言危机就像税收一样不可避免,目前的环境下,自媒体、媒体的关注点别看的百强,越是百强媒体越感兴趣,品牌是一把双刃剑,在成就价值的同时,也具备局部快速株连整体的这样一个传染性的特征,一个局部的问题会产生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因此对增强品牌风险防范的忧患意识,建立主动的品牌危机管理模式,构建危机防控的防火墙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三流的企业要配方、二流的企业要专利,一流的企业要标准。优秀的企业应该研究和关注产业政策的走向,配合标准制修订部门积极推进标准法规的制修订这是大事。 四、我想谈的一条大道,用科技创新拥抱健康食品产业的转型。食品作为营养的载体,在国家健康中国导向引导之下,食品工业已经进入这样一个转型的期,年轻的中国食品工业,将在这一轮的新的机遇挑战中各领风骚创造辉煌,而光鲜背后的支撑力则在于长期的科研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今天想重点说一下科技与企业的有效结合是一条坚实的大道。 首先中国食品科技界拥有强大的实力,而且国家对食品的投入虽然比对汽车投入小得多,但是它也进行了不少,这是我们124个食品企业参与到国家项目的科研当中。7大专项围绕着整个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同时现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也很好。 企业的坚守与创新,首先就食品来说,要传承经典,经典的老产品是企业品牌的成名之作,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和符号,切不要轻易的放弃,不要狗熊掰棒子,老是在创新,我们前一些天和小米开了一个会,就是把很多食品的一些产品推荐给小米有品,小米的总裁介绍说,网络食品要求什么呢?高品质、要颜值、高性价比。它不光是是不是实实在在的产品。 同时创新是品牌企业长久发展之路,不论大小企业均如此,大家也看到三全,它的年销售额要远远高于安井,但是它的利润率比安井还要低,因为三全更多的是传统产品,它今年有在加速,实际上食品是需要对应新的需求,所以你只有差异化的生产才会给你自己带来利润、你如果硬碰硬去跟大企业对接对打谁都没好下场。 同时健康食品需要用夯实科学的基石,江中是制药现在搞了一个健康集团,它的猴菇米稀很多人吃过有效果,为什么?因为有大量的科研投入。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一定企业从头做起,需要工艺装备的提升、标准法规的跟进,中国食品行业又是一个脆弱的个体,当危机到来孤立无援,没有人愿意敢说话,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得科技界的有效支撑。 这是我们乳酸菌行业的研究。它形成对行业有效的科技支撑,我们从它开始那一年起持续的每年都对它的功能、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发布。由企业发布、科学家发布、国外专家发布形成了这产业良好的这样一个舆情的环境。 消费者教育的合作这是日本的养乐多,它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年它就找到我们要进行消费者教育,我跟他们一起参加了消费者教育后觉得有必要,所以就持续的一次一次做下来,它的成长也源于大家对这乳酸菌正确的认知。 法规和标准的参与,有时企业参加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中国食品学会从2010年开始到2019年9个国家标准的制订,年年参与捍卫这行业的良好环境,在一个行业的背后有这么大腕碰到问题替你说话不一样,但是你要让专家熟悉这行业了解行业需要对接。 如果说食品科学的基础研究是从0到1的发现,那么企业的创新应用就是1到100的无限发展。科技与产业的结盟,将使面临重大转型的中国食品行业和企业夯实科学的基石、走更远的路。使拥有强大实力和积累的中国食品技在为企业和行业破解中国食品工业重大科研问题的同时,形成与产业的有效对接,让科技转化为价值。以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为代表的中国食品科技界正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中。这是我们与众多的企业开展的战略合作部分。 四大因素、三支主力、两道门槛、一条大道,是我对中国食品工业自主品牌成长道路的反思和回顾,也是我对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健康成长的期待。中国食品工业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不论顺境、逆境还是险境都挡不住我们坚定的走向成功。 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6月25日 10:05
杜同和:海尔等200家企业被授予2018轻工业百强企业
杜同和:海尔等200家企业被授予2018轻工业百强企业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杜同和出席并宣布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评价结果公告。 以下为演讲摘编: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鼓励轻工先进企业做大做强,本着严谨、公正、科学的原则,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评价工作,评价工作以企业自愿申报为基础、通过各轻工行业协会、省级公信委、省级轻工行业自主推荐,以及重点企业数据直报四个渠道组织企业参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对申报企业2018年度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率税收占利税比重、研发投入及营业收入增速等六项指标综合评分,按统一标准体系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办公会审定通过,海尔集团等200家企业被授予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家电、食品制造、酿酒、造纸等41个轻工行业,其中5家企业主营收入超过了1千亿元,6家企业利润总额超过100亿元、表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是轻工行业的优秀代表,是引领中国轻工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先进力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希望全体轻工企业向百强企业学习,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引擎,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为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在称号使用方面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中国轻工业食品行业50强企业、中国轻工业装备制造行业30强企业评价结果同期发布。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2019年6月5日[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6月25日 09:49
中轻联张崇和:轻工业应科创自主化 经营布局国际化
中轻联张崇和:轻工业应科创自主化 经营布局国际化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并演讲。 张崇和指出,在我国轻工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国内外经济复杂多变,形势严峻。一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多深层次矛盾,转型升级之路并不平坦。二是,国际经贸摩擦不断加剧,全球经济增长趋缓。 张崇和提出五点建议:科技创新自主化、生产制造智能化、经营布局国际化、品牌建设高端化、协会服务职业化。 以下为演讲摘编: 张崇和: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共聚一堂,隆重举办“强化科技创新、服务美好生活”——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共同见证2018年度中国轻工百强企业揭晓。 首先,我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向获得“轻工百强”荣誉称号的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奋斗在轻工一线的企业家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对长期关心、支持轻工业发展的有关部委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轻工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落实国家“三品”行动计划、制造优质产品、满足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重要使命,记在心里,担在肩上。 多年来,轻工业锐意进取,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民生行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轻工业以全国工业14.4%的资产总额,实现了全国工业近20%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2018年,全国轻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9.6万亿元,利润总额1.3万亿元;今年前4个月,轻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6%,营业收入利润率5.96%,均高于全国工业水平。今年一季度,我国轻工业在对美出口下降5%的情况下,努力拓展东盟、欧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实现出口总额增长12.4%,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轻工业的稳健繁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而重要贡献。 近年来,以“百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骨干轻工企业,奋力争先,创造了骄人的发展成绩,体现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作出了巨大经济贡献。2018年,轻工业百强企业营业收入2.8万亿元,占全国轻工业的14.3%;利润2822亿元,占全国轻工业的22%。轻工百强企业为全国轻工业经济稳定运行贡献了积极力量。 在去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为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今年首次评价出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其中美的集团科研投入98亿元,海尔集团科研投入78亿元,格力公司科研投入73亿元;名列榜首的美的集团,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3.78%。科技百强企业已成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杆,成为轻工业强化科技创新、服务美好生活的先进典范。 在我国轻工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国内外经济复杂多变,形势严峻。一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多深层次矛盾,转型升级之路并不平坦。二是,国际经贸摩擦不断加剧,全球经济增长趋缓。 挑战与机遇并存,轻工百强和骨干龙头企业要认真研判形势,谨慎应对挑战,不畏困难、砥砺前行,转压力为动力,促进行业稳健发展。刚才,王江平副部长,对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五点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对发挥“百强”效应,做大做强轻工企业,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五点希望: (一)科技创新自主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今天揭晓的2018年度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2.46%;其中美的集团以发明专利数量6875项,位列榜首。三年来,中轻联每年评选100余项新产品入选《升级与创新消费品指南》;每年鉴定130余项科技成果;每年评出轻工业科技奖励180余项。在今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由中轻联推荐的湖南科力远公司“高性能二次电池关键技术”等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十三五”期间,轻工业以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主体,建设120家重点实验室;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建设120家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形成覆盖轻工全领域的自主创新体系。当前,国际科技舞台围剿与突破、封锁与反制的竞争博弈十分激烈。全国轻工企业,要借鉴科技百强企业经验,加强自主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攻克短板和卡脖子技术,为企业做大做强找到新的更强大的驱动力。 (二)生产制造智能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轻工企业要在智能制造、智慧发展上更下功夫,在综合集成、协同创新上更上水平,大力推动发展模式向智能化转变。近年来,共有74家轻工企业的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其中,北京大豪、曲美家居、晨光生物、伊利、蒙牛、奥康鞋业、天能动力、老板电器、宁波方太、九牧集团、劲牌酒业、泸州老窖、九阳股份、杭州娃哈哈等都是轻工百强企业。要充分发挥轻工百强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轻工行业在单一企业智能制造基础上,全面提升全行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推动我国轻工业向智能制造强国跃升。 (三)经营布局国际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国际化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主要轻工产品的国际对标率接近95%。皮革、家具、五金、造纸、家电等行业的一些企业,在越南、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投资建厂,实现国际化生产经营。海尔、美的、伊利、双汇等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国际并购,成为了更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众多的轻工百强企业成为国际化的先行者。要大力扶持优秀轻工产业集群,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要引导轻工企业面向全球布局,让产品和产能更多走出去,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做大做强自身。 (四)品牌建设高端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是顺应消费升级、释放国内市场巨大潜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轻工企业要做品牌建设的主力军。据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组织的评价,茅台品牌价值2996亿元,格力品牌价值1040亿元,娃哈哈品牌价值478亿元,福建恒安品牌价值443亿元,泸州老窖品牌426亿元,农夫山泉品牌202亿元。许多轻工百强企业成为品牌建设的典范。要引导轻工企业,积极落实国家“三品”行动计划,以质量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质量品牌满足消费升级和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加强品牌培育,发展高端品牌,维护品牌美誉度,赋予品牌新内涵,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快速转变。 (五)协会服务职业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企业是行业协会的立会之本、办会之根、强会之源、兴会之基。行业协会要加强党建引领,优化人才队伍,提高服务水平。要深入调查研究,说清行业情况,反映企业诉求。要在科技创新、标准品牌、检测认证、国际交流等方面为企业做好服务,要重点扶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龙头企业,引领企业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要抓住改革机遇,打造一支职业化团队,走市场化、专业化道路,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做大做强轻工企业贡献协会力量。 同志们!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走过70年光辉历程的中国轻工业,经历了一代又一代轻工人的不懈奋斗,为人民美好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的轻工业正在经历从“有没有、好不好”向“强不强”的历史性跃升。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轻工强国,为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努力奋进、再创辉煌![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6月25日 09:04
工信部王江平:轻工企业要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工信部王江平:轻工企业要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并演讲。 在提到攻坚克难稳外贸时,王江平表示,面对单边主义的阻挠,轻工企业要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加强国内企业之间工业的协同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巩固现有的市场,不断拓展新兴市场、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工信部鼓励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完善国际营销网络,推动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出口,鼓励轻工业发挥产能优势、积极的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培育轻工业出口新的增长点。 以下为演讲摘编: 王江平: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这里举办以“加强科技创新 缔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非常有意义。在此,我代表工业与信息化部向入围2019年度中国轻工业百企业表示热烈祝贺。 轻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改革开分以来在满足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轻工业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有效供给水平、化解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给轻工业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正处在发展阶段转变、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轻工业来说压力不断的增大。我们面临产业重构,拓展新市场的迫切需要,传统增长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转变方式、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轻工业行业门类众多,产品涉及面广,与人民美好生活要求息息相关,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面对新时代、新目标和新要求,轻工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的途径,努力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转变。 一是要增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轻工业创新体系的建设。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攻克一批关键的共性技术,加快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我们鼓励行业间的技术成果共享与产业化的应用,支持地方在特色和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的水平,支持带动作用强的省级创新中心,积极的创建国家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是技术深入实施“三品”战略。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是指导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贯彻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升级和创新产品不断的涌现,2017年和2018年由轻工联评价并向社会公告了四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共评选了121个升级产品,146个创新产品,应该说实施三品战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全行业要持续的深入推进,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提高品质来促进有效供给的提升、以创品牌来树立我们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是积极推动智能化的发展,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轻工业综合集成应用。工信部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以来,轻工业行业已经有35家企业被评为试点和示范企业。下一步我们要在基础条件较好的行业技术的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加快智能制造软硬件产品的应用以产业化,推进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集成应用和示范,推进一批工业互联网轻工行业的平台,加快典型经验的交流和推广、加强智能制造的标准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围绕智能产品的标准制定、产品生产、系统集成和规模应用等领域统筹的推进智能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 四是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源头削减污染物为切入点,不断的革新传统生产工艺和装备。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实用的清洁生产工艺、实现升级改造,加大轻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改造的力度。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强化重点行业废水、废气的末端治理,对污染实施升级改造,采用成熟先进的治污技术、实现污染物的持续稳定削减,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建立和推动用水定额管理的制度,提高废水和污水处理的循环利用。 五是要攻坚克难稳外贸。面对单边主义的阻挠,我们要积极的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加强国内企业之间工业的协同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巩固现有的市场,不断拓展新兴市场、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鼓励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完善国际营销网络,推动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出口,鼓励轻工业发挥产能优势、积极的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培育轻工业出口新的增长点。 同志们、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远的任务,还有很多坡要爬、坎要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轻工业是我国高度市场化的行业,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今年是建国70周年,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全方位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轻工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工作顺利、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6月25日 08:58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主持论坛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主持论坛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出席并主持论坛。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6月25日 08:54
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强化科技创新 服务美好生活 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6月25日,以“强化科技创新 服务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并致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并做主旨讲话。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高延敏,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巡视员王东,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王新,国资委协会党建局副巡视员刘续浩,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王世成、秘书长杜同和、纪委书记陶小年、副会长贾志忍、党委副书记徐祥楠以及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商务部外贸司等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出席论坛,共同见证2018年度中国轻工百强企业揭晓。论坛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主持。 论坛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中国轻工业食品行业50强企业榜单和中国轻工业装备制造30强企业。200家企业被授予“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海尔、美的、格力、茅台、天能等优秀轻工企业名列百强前茅。论坛首次发布了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名单。 王江平副部长首先向百强企业表示祝贺。他指出,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满足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轻工业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有效供给水平,积极化解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王江平副部长对推动轻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五点要求。一要增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轻工业创新体系的建设。二要继续深入实施三品战略,三年多来,中轻联贯彻三品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行业要持续深入推进,以增品种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提品质来促进有效供给的提升、以创品牌来树立我们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推动智能化的发展,工信部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以来,轻工业行业已经有35家企业被评为试点和示范企业。要继续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轻工业综合集成应用,推进一批工业互联网轻工行业平台。四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源头削减污染物为切入点,不断的革新传统生产工艺和装备,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实用的清洁生产工艺、实现升级改造,加大轻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改造的力度。五要攻坚克难稳外贸,积极的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完善国际营销网络,推动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出口,鼓励轻工业发挥产能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培育轻工业出口新增长点。 张崇和会长在主旨讲话中指出,多年来,轻工业锐意进取,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民生行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轻工业以全国工业14.4%的资产总额,实现了全国工业近20%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2018年,全国轻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9.6万亿元,利润总额1.3万亿元;今年前4个月,轻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6%,营业收入利润率5.96%,均高于全国工业水平。今年一季度,我国轻工业在对美出口下降5%的情况下,努力拓展东盟、欧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实现出口总额增长12.4%,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轻工业的稳健繁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而重要贡献。 近年来,以“百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骨干轻工企业,奋力争先,创造了骄人的发展成绩,体现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作出了巨大经济贡献。2018年,轻工业百强企业营业收入2.8万亿元,占全国轻工业的14.3%;利润2822亿元,占全国轻工业的22%。轻工百强企业为全国轻工业经济稳定运行贡献了积极力量。 张崇和会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为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今年首次评价出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其中美的集团科研投入98亿元,海尔集团科研投入78亿元,格力公司科研投入73亿元;名列榜首的美的集团,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3.78%。科技百强企业已成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杆,成为轻工业强化科技创新、服务美好生活的先进典范。 张崇和会长对发挥“百强”效应,做大做强轻工企业,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五点希望: ——科技创新自主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2018年度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2.46%。三年来,中轻联每年评选100余项新产品入选《升级与创新消费品指南》;每年鉴定130余项科技成果;每年评出轻工业科技奖励180余项。“十三五”期间,轻工业以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主体,建设120家重点实验室;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建设120家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形成覆盖轻工全领域的自主创新体系。全国轻工企业,要借鉴科技百强企业经验,加强自主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攻克短板和“卡脖子”技术,为企业做大做强找到新的更强大的驱动力。 ——生产制造智能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轻工企业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智能制造、智慧发展上更下功夫,在综合集成、协同创新上更上水平,大力推动发展模式向智能化转变。近年来,共有74家轻工企业的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和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试点示范。其中,北京大豪、曲美家居、晨光生物、伊利、蒙牛、奥康鞋业、天能动力、老板电器、宁波方太、九牧集团、劲牌酒业、泸州老窖、九阳股份、杭州娃哈哈等都是轻工百强企业。要充分发挥轻工百强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轻工行业在单一企业智能制造基础上,全面提升全行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推动我国轻工业向智能制造强国跃升。 ——经营布局国际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目前,我国主要轻工产品的国际对标率接近95%。皮革、家具、五金、造纸、家电等行业的一些企业,在越南、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投资建厂,实现国际化生产经营。海尔、美的、伊利、双汇等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国际并购,成为了更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众多的轻工百强企业成为国际化的先行者。要大力扶持优秀轻工产业集群,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要引导轻工企业面向全球布局,让产品和产能更多走出去,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做大做强自身。 ——品牌建设高端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轻工企业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要求,以品牌建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品牌建设的主力军。据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组织的评价,茅台品牌价值2996亿元,格力品牌价值1040亿元,娃哈哈品牌价值478亿元,福建恒安品牌价值443亿元,泸州老窖品牌426亿元,农夫山泉品牌202亿元。许多轻工百强企业成为品牌建设的典范。要引导轻工企业,积极落实国家“三品”行动计划,以质量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质量品牌满足消费升级和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加强品牌培育,发展高端品牌,维护品牌美誉度,赋予品牌新内涵,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快速转变。 ——协会服务职业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行业协会要加强党建引领,优化人才队伍,提高服务水平。要深入调查研究,说清行业情况,反映企业诉求。要在科技创新、标准品牌、检测认证、国际交流等方面为企业做好服务,要重点扶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龙头企业,引领企业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要抓住改革机遇,打造一支职业化团队,走市场化、专业化道路,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做大做强轻工企业贡献协会力量。 主题论坛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王世成主持,他表示今年的大会主题紧扣当前热点、契合轻工使命。本次大会是政产学研共商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盛会,是共促轻工企业做大做强的盛会,是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盛会。希望轻工企业认真学习工信部王江平副部长、中轻联张崇和会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百强企业的先锋引领作用,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质增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满足人民生活美好需要做出新的努力,以优异的成就向建国七十周年献礼。中国科学技术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理事长闫同柱、海尔集团副总裁孙京岩分别围绕“我国前沿科技趋势”、“食品行业的品牌与科技创新”、“工业互联网重塑现代工业体系”、“海尔开放式创新体系”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各部门负责人、各行业协会负责人、中轻联直属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负责人等400余人参加论坛。[详情]

海尔孙京岩谈创新生态:打破边界 合作伙伴与用户交互
海尔孙京岩谈创新生态:打破边界 合作伙伴与用户交互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海尔集团副总裁孙京岩出席并演讲。 在谈到创新生态时,孙京岩表示,海尔将上下游之间的墙打破,将自身变成一个平台。“让合作伙伴和用户能够零距离的进行交互,能够零距离的了解用户需求,能够零距离的提出方案,能够零距离的看到用户使用新方案的体验再收集,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创新模式”。 以下为演讲摘编: 孙京岩:王书记,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工信部、轻工联合会对海尔集团的表彰,我在这儿给大家汇报的是什么?就是海尔集团从开始到现在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我的汇报主要分三个方面,第一个海尔的创新概况、海尔创新体系、实践的结果。 创新的概况方面,首先来看一下整个的环境,我们是做企业的,所以一直关注的核心是用户,实际上现在的用户信息量是极大的丰富,而且用户在使用产品的体验过程当中,要找到一个归宿感,就是我们所谓的粉丝经济。同时,用户的个性化和品质化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 第二个是技术,现在技术加速进化,而且创新不断的增长,同时产品的周期大大缩短,替代品随时的冒出来,这是环境在变,在这种环境下,海尔从1984年创建以来,我们是怎么做?我们始终是把创新作为我们核心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在海尔有着两创精神就是创意和创新。 我们简单把集团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84年到1991年,冰箱是第一品牌,1991年到1998年我们创出家电第一品牌,这时候工业化战略阶段,从单一的冰箱到了空调、洗衣机等等。从1998年2005年是国际化品牌阶段,而且也有一个统计,出口的产品差不多80%以上都是海尔品牌。第五个阶段从2005年到2012年我们叫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实际和国际化战略阶段本质的区别是什么?一定是当地化生产、当地化研发、当地化制造。 从2012年到现在我们叫网络化战略阶段,我们要创出物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 聚焦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海尔的科技创新,我们开始的时候是从国外引进技术来进行自主创新,我们叫1.0版。第二个阶段,我们基本上就开始整合全球的资源来开放式创新,我们叫2.0版。但是我们现在是怎么做的呢?一定是打造一个生生不息的创新生态。总结一下就是封闭的系统必将消亡,自我为中心的开放无法持续,企业必须做共创、共享、共赢平台。 一般企业的创新模式做法是上游有合作伙伴、下游有用户,通过合作伙伴的方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中间有两堵墙,海尔是怎么做?把墙打破,海尔变成一个平台,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和我们的用户能够零距离的进行交互,能够零距离的了解用户需求,能够零距离的提出方案,能够零距离的看到用户使用新方案的体验再收集,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创新模式。 像我们现在对空气、对水、对食品,像我们的冰箱叫食链网不仅仅储存食物,厨电一起给用户储存、加工使用的食链网解决方案,我们空调不是一个简单的空调还是一定提供一个健康、卫生、知冷暖的空气解决方案,包括我们的用水、包括我们的洗涤等等。 我们把创新体系详细解构成线上、线下两部分,我们线下在全球有10个研发中心,有美国研发中心、新西兰研发中心等等,同时我们还有N个创新中心和N个创新合伙人。我们的目标是用户在哪里,创新资源在哪里,海尔的研发中心就在哪里。真正达到零距离、了解用户需求、零距离提供用户解决方案。 这是线下部分,还有一个线上的部分,我们打造了Hope平台,我们的资源方和用户都可以在这平台上提方案、快评估、精推荐,使研发方案高效快捷的落地,海尔创新体系差异化是什么?就是从原来的瀑布式到现在的迭代式。 我们以用户为中心,举一个例子来讲就是研发和企划不再是产品研发,一定是和体验的结果相挂钩的。所以我们就从原来的瀑布式到迭代式创新。 刚才讲了海尔的创新体系,下面主要是介绍一下海尔的创新实践。我们主导国际标准39项,主导国家标准56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达到了73项,是前8年的2.5倍。 刚才也提到了Hope平台,上面的创客有22万多人,孵化的项目有300多个。刚才是说到整个平台的成果,我再具体来讲一下成果这一部分。一开始讲到先是单品后是成套背后是生态,我首先汇报一下就是我们的冰箱。 我们的冰箱有一个原创,这也是我们现在非常重视基础研究的结果。我们的MSA控氧保鲜科技达到细胞级的养鲜,它对用户的好处是什么呢?以168小时就是7天来测算,用我们的冰箱保鲜的食品,水分是不流失的,其实这也整合了包括食品科学、行业专家、材料专家等等,真正的零距离和跨界创新来实现的。而且这一个高端冰箱现在能够卖到10万左右,用户还非常的多。 第二个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全球首创的双滚筒洗衣机,到现在还没有人能模仿出来,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同时我们这一款产品专利有130项,国际标准有一项、欧盟标准一项、国家标准有两项。 第三个是防电墙,我认为厨电是非常好的产业,中国家庭的升级已经从客厅的电视、到冰箱洗衣机,现在到了厨电。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收购了GEA,现在在海尔的比重可以告诉大家不到10%,所以这厨房的空间很大。再一个厨房,因为我们中国民以食为天,食物储存是怎么健康吃的安全有营养,所以最关键还是蒸箱和烤箱。 我今天汇报的NT车热源追踪科技精准控温、保护健康、守护+。我们在家里面做油炸食品,比如炸鱼、炸肉、都很难对油温进行控制,我们这个产品能够做到三段油炸,低温度180度、中温200度、高温220度,这个温度控制的非常好,不会超过安全度,这安全是靠我们的技术来控制,你即使不会炸东西,只要你会把温度调好了,不会炸不熟,也不会过火。厨房是一个比较累的地方,怎么能把蒸箱和烤箱用起来让厨房成为一个家庭的交流中心也是我们思考的,海尔厨电接手以后增长速度也还是非常快的。 我们这一个产品是美国的GAE米其林级的专业烤箱,全空间热风对流,包括智能双温控和双模式的自清洁,这一个对开门的烤箱是全球容最大的,保持温度均匀,当然这个产品确实挺贵,在美国一年现在也卖了差不多一万台。 推出明星产品不是目的,最关键的还是成套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全球有七大品牌,这七大品牌能够满足不同的目标客户群,我们也初步看了一下厨房里面最简单的标配至少就应该是八件,如果再加上垃圾处理器,现在对垃圾比较关注差不多超过12件,最多一个厨房就得有21件,所以成套的解决方案其实对用户有很多好处,不需要选择21件产品,只要选择海尔,一次就搞定,非常的节省时间。 从单品到成套最终一定是一个生态,我们是定制美好生活。海尔智慧家庭、定制美好生活,我们有5大物理空间,分野是客厅、厨房、浴室、卧室和阳台,分别有7大解决方案,像我们的空气有不同的模式,好比说我回家、离家、上班、睡觉完全可以通过智能控制,包括小孩的房间,好比说你开空调或者是睡觉前关空调他怎么能够自动感温、自动控制而不需要大人晚上时时刻刻想着这一些都是智能的,其他像全屋用水、全屋洗护这一些就不详细讲了。 最后借用张首席的那一句话,其实海尔在创新方面是坚持不懈往前走,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文化就是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在物联网时代给大家提供一个极致的智慧体验是我们永不懈怠的追求。 谢谢大家。[详情]

闫同柱: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闫同柱: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理事长闫同柱出席并演讲。 闫同柱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可以连接产学研的上中下游。此外,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建设焊接点,一手连着工业,一手连着互联网。第三,它还是枢纽平台,向下连接了海量的设备、系统、人,自身又承载着工业知识和工业的模型。对上它应对工业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第四,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产业的火车头。“由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未来是大中小企业将会协同创新”,他说。 以下为演讲摘编: 闫同柱: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到轻工行业来做两化融合方面的交流。我今天演讲的题目主要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重塑现代工业体系。 中兴和华为目前面临的挑战使得全民对科技的认识和创新的意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这一件事来,可以看到我们正在从以前的拿来主义走向自主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很多地方我们是拿来主义,因为做创新是要经得起寂寞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挣快钱,所以在创新这件需要下苦功夫的事情上,往往不太够。 此外,我们还应该从应用创新走向软模式创新,这一个能力就是在追求需求背后需求的东西,目前我们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西方基础上的,所以比较薄弱,任正非也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说了一句话,华为现在已经走到无人区,前面已经没有目标了,没有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不知道向谁学习了,这时候考验你的是基础研发能力,所以现在华为有700个数学家、800个物理学家、120个化学家,他现在就在有六七千人在搞基础科学研究。因为没有人给他引路了,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基础研究的,所以我们国家也需要在基础科学方面加强力度。 我们要从产品创新要走向技术创新,关键的核心技术我们是买不来的,我们需要在关键性、战略性、基础性、高科技性的科学技术方面做好准备。 我们要从国际协作走向国内协作,得刻意的去培育、去孵化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创工业互联网实际是构建创新生态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我们要从内部创新走向集成创新,就像华为要构建自己的产业生态和技术生态,用工业互联网的方式实际是构建产业和技术生态一个非常有力的方式,而且由内部创新走向集群式的创新。 我们要从线性创新走向非线性,线性创新来自于研发部门的,实际很多地方研发部门并不一定了解市场真正的需求,能够把握的很准。 我们要从封闭性创新走向开放性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开放式的一个创新体系。 我们要从经验式的零散型创新走向数字化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实际也是在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和工业技术体系。创新有大科学的创新,也有多学科的交叉式创新,还有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用数据来做创新、来做实验、来做研发。 制造大国最后竞争的地方主要在什么地方呢?一个是技术竞争。包括基础技术、关键技术,还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另外还要争夺技术人才,人才的争夺也是非常关键。另外一个就是争核心领域的龙头企业,央企应该更多的承担起这方面的角色,央企主力军一定要在研发创新上实际行动,而不能光喊口号。 工业互联网时代会瓦解现有产业体系,因为外部环境全部变了,一个环境是中产阶级崛起包括产能过剩,包括科技创新现在是大爆发的时代。这三种力量的叠加加速工业互联网时代的马上来临,另外一个就是用户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个性化,需求的变化也越来越快,用户的要求就是参与感、知情权的要求越高,而且诉求也越来越强,越来越多,不仅要卖产品还要卖体验,要的东西越来越多,对于一些龙头企业来讲,要应对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这是个很难的。 另外,目前技术从材料到工艺、到设备、到零部件到设计,整个链条都在全面大爆发。另外生产模式也在全面的变化,所以在这一种趋势下,我们现有的产业体系将会逐渐的瓦解重构。目前,99%的企业现在都没转过型来,所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如果有15%的企业转型成功,中国经济就可以快速进入下一个阶段增长的快车道上去。 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谈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来看国内做工业互联网企业很多,当然今天有海尔,海尔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是非常优秀的,目前我看了这么多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方向是做的最丰富的,场景也是最丰富的,而且它的平台背后是有思想的。 大家前面都是无人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关键问题是大家都不清楚未来是一个什么地方。每一家对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理解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在认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在前行,这个时候我在想,我们是走哪算哪还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首先必须了解这一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你不能够把本质看清楚,工业互联网的方向都把握不住,所以应该了解了本质后,再来规划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以智能化为目标,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它主要是来消除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一个界限,所以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颠覆所有国家的几乎所有的产业。 这一次它的内涵主要包含在几个方向:产业重塑、企业重塑、技术重塑,更是管理和IT体系的重塑,所以我们必须要从这几个纬度来理解。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本质是是做匹配、做创新、做组织、做孵化、做市场机制的设计者。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全产业链。 为什么说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呢?我们大概有十项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机器人、区块链、AR、VR等等,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等,这么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哪个新一代信息技术比工业互联网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有这么广?工业互联网可以把产学研全部的上中下游全部连接,而且深度从产业从管理到业务,乃至于到设备全面贯通,广度和深度全面链接,只有工业互联网有这能力。 第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建设焊接点,一手连着工业,一手连着互联网。另外它是枢纽平台,它向下连接了海量的设备、系统、人,自身又承载着工业知识和工业的模型。对上它应对工业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所以由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未来是大中小企业将会协同创新。另外,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产业的火车头。所以工业互联网平台最先连接的用户,你手里没有用户中小企业就不大听你的,虽然你不是龙头企业,你能抓住用户之后,就可以携用户以令诸侯。 平台上要更多的去做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应用技术交给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由他们来去做,我们会形成协同创新和集群创新。 最后,我们要搭建一个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就包括了产业的规划、产业的结构、产业的平台、产业的配置、产业赋能、产业创新、产业协同问题、产业双创的问题、产业生态的问题、产业跨界的问题、产业治理、产业培育的问题,就要构建一套新的产业体系去支撑我们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落地。[详情]

孙福全:应完善创新体系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生态
孙福全:应完善创新体系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生态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出席并演讲。 孙福全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我们的科技发展也进入了三跑并存的新格局,以前主要是跟跑,现在进入到了领跑、并跑和跟跑并存的阶段”。 孙福全称,应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生态,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一,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二、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来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三、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培育一流的创新主体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四、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五、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六、深化创新的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七、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孙福全透露,2021到2035年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 以下为演讲摘编: 孙福全: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就把国家面临的形势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加速的演进,方兴未艾,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总体的特色和趋势就是融合化、团结化、加速化。技术演进的主要方向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和绿色化,技术创业范式的趋势就是定制化、平台化、开放化,还有一个叫颠覆性,就是说这一种颠覆性的技术或者破坏性的技术不断的涌现,这表现为对传统产业的颠覆,另外是催生一些新的产业、新的业态,特别是以人工智能、新一代新兴技术一大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的突破,新一轮产业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的产业板块,重塑全球经济体,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期,因为前面几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的机会我们都没有很好的抓住,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今天早上我接待一个代表团,韩国第四次工业革命委员会,韩国专门成立了这样一个委员会,下面还有若干的部门来应对新的工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所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对中国是一个机遇,其实对我们在座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在这一种情况下,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比如说美国在奥巴马时期就连续发布美国创业战略,现在美国提出优先战略,又提出美国再次伟大,而且美国要保持伟大,保持伟大的核心还是要让自己的技术和产业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欧盟也是,5月份我到欧盟与他们对话,因为欧盟也在制定2021到2027年的计划,我们国家现在也正在制定新一轮的国家中长期的创新规划,所以我们在战略层面做了非常好的交流和对接。 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焦点变成了科技方面的竞争,所以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应该说的话更加激烈。大家看到现在世界上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挑战,因为一些发达国家的部分中产阶级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全球化的浪潮当中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好处,所以纷纷出来反对全球化,比如说英国在脱欧、法国的黄马甲运动。 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要提高创新能力,产业应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移。国际形势应该说具有重大的机遇,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形势来看,目前,我们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应该说我们的科技事业取得显著的进展,无论是从研发投入还是产出来说,比如专利、论文、包括研发人员的数量,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列的,对我们的成绩还是要充分的肯定。 我们的科技发展也进入了三跑并存的新格局,以前主要是跟跑,现在进入到了领跑、并跑和跟跑并存的这个阶段。而且我们在调查之后,也就是在我们的领先技术里面已经占到了17%,当然这数据不一定很准确,反正我们是有一批技术已经是领先,包括在5G、在人工智能这一些领域里面,我们是领先的。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的国家创新能力排名已经进入了世界的前17位,就是说我们进入第二集团比较靠前的位置,第一集团就是前15位比较公认的创新型的国家,我们进入第二集团,比较靠前的位置,据我们预测,最近一两年时间内我们是完全有可能超过挪威、爱尔兰。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科技创新的供给能力,特别是中高端的供给能力仍然不足,一个就是基础研究薄弱,基础研究的投入在全部的研发投入当中占的比重大概也就是5.5%左右,跟世界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一般发达国家15% 左右,因此我们在基础研究投入欠债很多。 再一个就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的转变,所以相关的企业和产业容易陷入一限就瘫、一卡就死的被动局面,所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所以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任务非常艰巨,我们的科技发展提出三步走的战略,就是到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的前列,2050年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特别是到2020年进入世界国家行列,因为这时间已经很短了,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所以这任务也非常艰巨,科技部在这一方面也制定一些推进的方案,怎么样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有一些新的重大举措。 作为创新型国家,一方面你要有比较强的科技实力,但是光有科技实力不够,你还要有初步形成创新型经济的格局,创新型社会的格局,形成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是说原来几个指标,说研发投入达到多少,我们的科技进步贡献力达到多少国家就实现了创新型经济格局。 我们要有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包括一些行业冠军,一批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这才能叫这一种创新型国家。所以我们现在跟创新型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一个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第二就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世界领军企业比较少,比如说像华为包括我们的海尔在轻工行业里面等,但是像这样的企业还太少。 另外创新社会这一方面,我们的区域创新和发展能力不协调。北京上海都要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但是在中西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还有那么多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另外,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我们还缺乏世界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企业的创新性主体地位也不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也没有完全形成,所以这一方面我们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因此为了面临这种复杂的多变的国际形势,适应我们国家高质量发展需求,我们就需要加强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进行战略的部署。特别是要认真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一些重要论述。按照习总书记对科技工作的要求,更加强调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另外更加强调原始创新,特别是从0到1的创新要更加注重开放合作,更加注重创业生态的营造。 在政策导向方面,就是要围绕人才放权松绑、激励等服务,要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策进一步的来调动科研机构,或者说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第二就是要把社会资源更多的引导到科技创新上,把这创新资源优先配置到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上来。 房地产企业,现在也开始慢慢向科技方面转型,比如说碧桂园我们现在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它跟华大基因合作进入农业的科技板块里面,包括华夏幸福集团也都是在向这一方面转型。第三就是要强化已有的政策落实,我们现在出台了不少科技方面的政策,比如说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的优惠,对研发的费用的扣除的政策,以及科学成果转化的政策,这一些政策需要很好的去落实。 在重点任务方面的话,我觉得一个核心就是要提高创新能力。这个前提就是要完善国家的创新体系,保障的条件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生态,目标就是要支撑引领高质量的发展,所以我觉得重点任务主要是围绕这一方面来进行展开。 第一就是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我们要适当的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对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第二就是要加强一些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另外就是要加强一些战略的科技力量,是要抓紧布局一批国家的实验室来支撑国家的战略和安全需求,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要进行重组来形成战略科技的力量。 二、是要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来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我们要把行业的关键技术做梳理,列出一些清单,我们更多要发挥企业的主体创新作用,因为关键核心技术主要是它有重大的需求,主要是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也给予适当的引导。 三、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培育一流的创新主体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我们的创新企业尤其是领先型的创新型企业太少,所以我们需要培育一大批像华为、海尔这样一些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另外也需要有一些企业规模不是很大,但掌握了关键技术的行业里的隐性冠军,另一方面要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就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如果调动积极性。所以也需要我们完善我们的评价体系。 四、就是要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所以必须要激发创业人在的创新活力,这里面一个因素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对物质方面进行奖励,更多的话是需要一些长远的激励,通过一些股权、期权的方式激励也包括对一些荣誉方面的激励。另外特别要加大对青年人才支持的力度,因为创新的最活跃的阶段还是在于青年阶段,特别是35岁到45岁这阶段,所以我们对青年人才要给他多压一些担子多承担一些任务,另外我们注意引进国际化的人才。 五、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一个是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要与服务业深度的融合,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加服务业发展,而且制造业也要和数字化的技术和智能化的技术深度的融合。还要利用新兴技术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要加强绿色技术和民生的科技创新,其实我们轻工领域应该说很多领域都是最为接近,所以这一方面需要加强。创新的目的还是要以人为中心,最后还是要亿万群众能够受益。另外还需要大力的推动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发展,来建设成为创新驱动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特别是要成为一种创新型企业的集群。 六、就是深化创新的开放合作,要主动的融入全球的创新体系,一个是要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的行动计划,这里面有四个行动就是推进人文交流共建实验室,来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 七、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政府特别重要,政府怎么样来转变职能,从以前的这种管理向治理转变,就是说被管理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者,而大家共同来参与、共同来治理,另外也需要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再简单说一下我们现在正在编制2021到2035年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因为上一轮规划到2021年就结束,所以我们提出新的阶段,从2021到2035年,我们要进入创新国家的前列,要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阶段我们的科技发展一些指导的方针、一些目标、一些重点任务和战略的部署、包括一些政策措施要提出来。而且我们现在也提倡叫全民来参与规划的制定,所以在科技部的网站上也专门在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同时,我们也在开展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我们选了16个领域再加上交叉前沿领域选了17个领域开展技术预测,这里面包括我们的一些轻工的领域,比如说食品领域,健康领域等等。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这样一个技术的预测,要形成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大判断,就到目前我们是一个什么阶段了,前面我讲三跑并存。要确保我国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为党中央对重大科技任务的部署和中长期科技规划提出了决策,所以也欢迎各位领导和企业家朋友为我们国家中长期规划的编制,为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这工作来建言献策来提出大家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好,谢谢大家。[详情]

孟素荷:食品工业有足够文化自信 逆境挡不住走向成功
孟素荷:食品工业有足够文化自信 逆境挡不住走向成功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出席并演讲。 孟素荷将食品工业自主品牌成长道路的反思概括为“四大因素、三支主力、两道门槛、一条大道”,“中国食品工业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不论顺境、逆境还是险境都挡不住我们坚定的走向成功”。 以下为演讲摘编: 孟素荷:今天是轻工百强的会,因为谈的问题可能跟大家不是特别相关,但是我愿意从食品行业的角度来谈谈我的一点思考。 品牌是价值的载体,实际上在中国食品工业庞大的产业体系当中,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建设和培育,既是国家目标也是中国食品与消费市场对企业的呼唤,因为不论是从国家粮食安全的发展战略需求,还是从食品工业自身的属性而言,中国食品工业既是培育中国自主品牌的优势领域,也是国际知名品牌参与竞争的海洋。 就整体的经济发展形势而言,中国食品工业2018到2019年处于转型与价值提升的关键节点,其中最重要的转型就是食品行业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竞争,从规模效益向健康品牌效益的升级,从单一的产品竞争向支撑这一产品竞争背后的企业研发实力的较量,价值健康和创新成为2019年乃至今后五年的一个关键词。 我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经济环境之下,中国食品工业由于其饮食文化的深厚根基及它属于民生工业的这一种属性,以内需为主的发展导向,因此成为中国传统食品工业体系当中对世界贸易变化具有强大抗压能力的支柱行业。 食品工业的总量也许不会增加,但是食品工业的价值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的变化而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食品行业的自主发展、扩大内需具有这样一种实力和潜能,2018年40793家企业主营收入8.09万亿元,大于汽车工业,增速达到了5.33%,它的利润增速是10.79%,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平均增速0.49个百分点,这说明食品工业供给侧改革逐步到位和价值提升的趋势,已经显现。 2018年消费支出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已达到了76.2%,比2017年提高了18.6%,这意味着我国已从出口拉动型经济体转型,如今的中国经济已经是内需拉动为主的结构,所以经济形势虽然异常的严峻和复杂,但是国内的消费市场成为了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底气,是一张王牌。 实际上,是四大因素助推了中国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首先是收入水平的提高,1998年人均791美元的到2017年人均9805美元,人的需求、想吃什么是不一样的。35年的快速发展,使中外食品企业有了难得一遇的发展空间,也成了自主品牌成长发展的沃土。 第二城镇化,城镇化是中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它提供了很广阔的空间。新动能,实际上食品工业这么多年总是在历经磨难不倒,主要原因是很多新的行业起来了,比如速冻行业是人均收入达到3千美元之后快速发展的,所以它从1992年20亿元到2018年的2940余亿元,达到了147倍的增长。 另外当我们需要健康,像益生菌行业从2002年的日本养乐多、湖南太子奶两个企业进入到今天,已经从40亿元到800亿元,这些中国食品工业的新增经济板块实现了食品工业的增容、增量增值,推进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进程。 二、中国食品工业品牌竞争的三支主力。 1、首先外企国际品牌的先导,最早导入品牌战略的是外企,进入了技术资金密集型、利润率较高的行业,比如饮料、啤酒、乳制品、西式糖果和甜味的食品添加剂等行业,以整体优势、初期获得丰厚的回报。我曾经问过杜邦的老板,你们为什么不生产咸味的香精,他回答说,利润15%以下的,我们坚决不干。 2、本土品牌成长、本土型企业的成长大多数选择市场尚有空白、门槛不高,当初利润率相对较低的传统行业,像挂面、方便面食品、冷冻食品、调味品等等,历经多轮淘汰之后,一批优秀的自主品牌的企业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差异化的优势,这一类的企业主要是民企,它们构成中国食品工业自主品牌的主体,而在和外企竞争当中,我们敢于迎头而上。像伊利、娃哈哈,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的实力和水平。 而且国企在中国的发展比较多的集中于基础原料和涉及粮食安全的领域,初期市场特征不足、近十年有比较出色的表现。 3、港台企业方面,从1991年到2008年,总计1400家台资食品企业进入中国大陆,总投资额为26.7亿美金,平均不到一千万每一家企业,他们熟悉国情、人情、行情,对中华饮食文化有比较深刻的认同和理解,在大水养大鱼的良好环境中抢占了初期发展的先机。进入2018年,台资中小食品企业在大陆的市场竞争当中被大量的淘汰。但是统一、康师傅、旺旺、大成等优质企业已经在大陆生根,龙凤则被三全收购,而香港的美心、李锦记与内地企业竞争当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三支主力的发展当中,前25年是国际品牌、港台食品企业发展的舒适区,是本土自主品牌的成长期。其中最有质量的成长来自于“三聚氰氨”这一磨刀石的反复打磨,它消肿化淤成就了中国本土食品企业对产业分布的构建及品牌意识的觉醒。第一产业链、第二有效品牌危机的管理,中国食品安全的水平也由此在30年的时间里,也就是不到10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40年、50年才达到的水平。 尽管还要跨越万水千山,但中国大陆食品的自主品牌企业,已经从整体上进入到与国际和港台企业品牌逐渐并行的重要阶段,而且越是深具传统饮食文化优势的行业,这一优势越明显。大家可以看到在1995年的时候,台企占到了80%,但是到2018年的时候台企仅占3%,而民企已成了主体。而支撑这一转变的力量是企业持续加大的科研投入,也许从总量上来说,他们永远无法达到美的这样的水平,但是就他们本身的比例来说是甚至有的高于3.4%甚至3.5%。而且我看到百强企业当中共有29个食品企业,其中11个是酒企。在科技企业当中我们有17个食品企业,所以食品科技的整体投入偏低。 同时中国食品自主品牌的创新,其实存在于大量的民企和大量的中型企业,像1989年我国一次性从日本进口了86条挂面生产线来装备挂面企业,但是2018年,基本由国产化的设备替代,这就是中国食品工业的志气和成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食品工业最重要的是坚守我们的饮食文化自信。 三、未来发展必须跨越两道门槛,我觉得健康转型和品牌风险。 1、首先现在环境在变,一棵树不可能永远向上生长,它不可能太瘦太高的时候抗御风险的能力就低,根不可能向下延伸,快速发展30年之后,整个工业食品要面临成长空间变小、规模效应弱化,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降低的天花板。 首先就中国食品工业的整体发展而言,从2008年开始增速下跌,2018年虽然有一点回复,但是30年来的最低值。2017年和2018年可以看到食品工业的产值增长低于利润增长,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我们不一定追求我市场占有率,关键是从追求市场的产值到以利润为王,这是企业家一个重要的思想转变。 价格战也失去往日的威力,尼尔森的报告显示饮料、食品、家庭用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整个这一种快销、促销的敏感度下降。因此从一味的纵向主干型的发展转变为向侧翼枝干型的多元化延伸,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利润,每一个企业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需要跨越两道门槛,就是我刚才谈到的健康转型和品牌的风险管理。 2、食品行业的健康转型是大的趋势、企业应该顺势而为,这是2018到2022年的亚洲食品的三大趋势,植物源食品,我们今年到美国参加年会就是植物源的食品,而动物源的食品是在降低。 所以创新不像以前那样,红包装变成黄包装、大瓶变成小瓶,创新不是从马车到更好的马,而是从马车到汽车的颠覆性的创新。 在中国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中,企业创新是市场之手的推动,还有一个政府之手在推动的健康转型,这个健康转型对食品行业来说是机遇也是难度很大的门槛。政府导向方面,未来也许要做营养标签,你的产品饮料你卖的很好,糖度高就标红的,没有糖度就标绿的,老百姓就去买那个绿的。而且还有营养宣言、三减、减油、减盐、减糖。但是从科技的角度来讲三减的问题对政府而言不要急于做,因为最优选择不是最佳选择,而且重大政策出台需要听取行业的意见后实施。 对企业而言,食品安全是基础、营养与健康是我们终极目标,也许我们把三减的过程延伸,但是企业一定要尽早做三减,实施对自身产品质量价格的影响及应对的推延,就是说当这情况特别快发生的时候我怎么办?我有战略上的布局,尽早行动。 同时品牌危机的管理,对企业而言危机就像税收一样不可避免,目前的环境下,自媒体、媒体的关注点别看的百强,越是百强媒体越感兴趣,品牌是一把双刃剑,在成就价值的同时,也具备局部快速株连整体的这样一个传染性的特征,一个局部的问题会产生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因此对增强品牌风险防范的忧患意识,建立主动的品牌危机管理模式,构建危机防控的防火墙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三流的企业要配方、二流的企业要专利,一流的企业要标准。优秀的企业应该研究和关注产业政策的走向,配合标准制修订部门积极推进标准法规的制修订这是大事。 四、我想谈的一条大道,用科技创新拥抱健康食品产业的转型。食品作为营养的载体,在国家健康中国导向引导之下,食品工业已经进入这样一个转型的期,年轻的中国食品工业,将在这一轮的新的机遇挑战中各领风骚创造辉煌,而光鲜背后的支撑力则在于长期的科研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今天想重点说一下科技与企业的有效结合是一条坚实的大道。 首先中国食品科技界拥有强大的实力,而且国家对食品的投入虽然比对汽车投入小得多,但是它也进行了不少,这是我们124个食品企业参与到国家项目的科研当中。7大专项围绕着整个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同时现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也很好。 企业的坚守与创新,首先就食品来说,要传承经典,经典的老产品是企业品牌的成名之作,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和符号,切不要轻易的放弃,不要狗熊掰棒子,老是在创新,我们前一些天和小米开了一个会,就是把很多食品的一些产品推荐给小米有品,小米的总裁介绍说,网络食品要求什么呢?高品质、要颜值、高性价比。它不光是是不是实实在在的产品。 同时创新是品牌企业长久发展之路,不论大小企业均如此,大家也看到三全,它的年销售额要远远高于安井,但是它的利润率比安井还要低,因为三全更多的是传统产品,它今年有在加速,实际上食品是需要对应新的需求,所以你只有差异化的生产才会给你自己带来利润、你如果硬碰硬去跟大企业对接对打谁都没好下场。 同时健康食品需要用夯实科学的基石,江中是制药现在搞了一个健康集团,它的猴菇米稀很多人吃过有效果,为什么?因为有大量的科研投入。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一定企业从头做起,需要工艺装备的提升、标准法规的跟进,中国食品行业又是一个脆弱的个体,当危机到来孤立无援,没有人愿意敢说话,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得科技界的有效支撑。 这是我们乳酸菌行业的研究。它形成对行业有效的科技支撑,我们从它开始那一年起持续的每年都对它的功能、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发布。由企业发布、科学家发布、国外专家发布形成了这产业良好的这样一个舆情的环境。 消费者教育的合作这是日本的养乐多,它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年它就找到我们要进行消费者教育,我跟他们一起参加了消费者教育后觉得有必要,所以就持续的一次一次做下来,它的成长也源于大家对这乳酸菌正确的认知。 法规和标准的参与,有时企业参加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中国食品学会从2010年开始到2019年9个国家标准的制订,年年参与捍卫这行业的良好环境,在一个行业的背后有这么大腕碰到问题替你说话不一样,但是你要让专家熟悉这行业了解行业需要对接。 如果说食品科学的基础研究是从0到1的发现,那么企业的创新应用就是1到100的无限发展。科技与产业的结盟,将使面临重大转型的中国食品行业和企业夯实科学的基石、走更远的路。使拥有强大实力和积累的中国食品技在为企业和行业破解中国食品工业重大科研问题的同时,形成与产业的有效对接,让科技转化为价值。以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为代表的中国食品科技界正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中。这是我们与众多的企业开展的战略合作部分。 四大因素、三支主力、两道门槛、一条大道,是我对中国食品工业自主品牌成长道路的反思和回顾,也是我对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健康成长的期待。中国食品工业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不论顺境、逆境还是险境都挡不住我们坚定的走向成功。 谢谢大家。[详情]

杜同和:海尔等200家企业被授予2018轻工业百强企业
杜同和:海尔等200家企业被授予2018轻工业百强企业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杜同和出席并宣布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评价结果公告。 以下为演讲摘编: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鼓励轻工先进企业做大做强,本着严谨、公正、科学的原则,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评价工作,评价工作以企业自愿申报为基础、通过各轻工行业协会、省级公信委、省级轻工行业自主推荐,以及重点企业数据直报四个渠道组织企业参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对申报企业2018年度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率税收占利税比重、研发投入及营业收入增速等六项指标综合评分,按统一标准体系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办公会审定通过,海尔集团等200家企业被授予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家电、食品制造、酿酒、造纸等41个轻工行业,其中5家企业主营收入超过了1千亿元,6家企业利润总额超过100亿元、表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是轻工行业的优秀代表,是引领中国轻工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先进力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希望全体轻工企业向百强企业学习,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引擎,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为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在称号使用方面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中国轻工业食品行业50强企业、中国轻工业装备制造行业30强企业评价结果同期发布。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2019年6月5日[详情]

中轻联张崇和:轻工业应科创自主化 经营布局国际化
中轻联张崇和:轻工业应科创自主化 经营布局国际化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并演讲。 张崇和指出,在我国轻工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国内外经济复杂多变,形势严峻。一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多深层次矛盾,转型升级之路并不平坦。二是,国际经贸摩擦不断加剧,全球经济增长趋缓。 张崇和提出五点建议:科技创新自主化、生产制造智能化、经营布局国际化、品牌建设高端化、协会服务职业化。 以下为演讲摘编: 张崇和: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共聚一堂,隆重举办“强化科技创新、服务美好生活”——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共同见证2018年度中国轻工百强企业揭晓。 首先,我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向获得“轻工百强”荣誉称号的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奋斗在轻工一线的企业家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对长期关心、支持轻工业发展的有关部委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轻工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落实国家“三品”行动计划、制造优质产品、满足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重要使命,记在心里,担在肩上。 多年来,轻工业锐意进取,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民生行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轻工业以全国工业14.4%的资产总额,实现了全国工业近20%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2018年,全国轻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9.6万亿元,利润总额1.3万亿元;今年前4个月,轻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6%,营业收入利润率5.96%,均高于全国工业水平。今年一季度,我国轻工业在对美出口下降5%的情况下,努力拓展东盟、欧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实现出口总额增长12.4%,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轻工业的稳健繁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而重要贡献。 近年来,以“百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骨干轻工企业,奋力争先,创造了骄人的发展成绩,体现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作出了巨大经济贡献。2018年,轻工业百强企业营业收入2.8万亿元,占全国轻工业的14.3%;利润2822亿元,占全国轻工业的22%。轻工百强企业为全国轻工业经济稳定运行贡献了积极力量。 在去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为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今年首次评价出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其中美的集团科研投入98亿元,海尔集团科研投入78亿元,格力公司科研投入73亿元;名列榜首的美的集团,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3.78%。科技百强企业已成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杆,成为轻工业强化科技创新、服务美好生活的先进典范。 在我国轻工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国内外经济复杂多变,形势严峻。一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多深层次矛盾,转型升级之路并不平坦。二是,国际经贸摩擦不断加剧,全球经济增长趋缓。 挑战与机遇并存,轻工百强和骨干龙头企业要认真研判形势,谨慎应对挑战,不畏困难、砥砺前行,转压力为动力,促进行业稳健发展。刚才,王江平副部长,对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五点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对发挥“百强”效应,做大做强轻工企业,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五点希望: (一)科技创新自主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今天揭晓的2018年度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2.46%;其中美的集团以发明专利数量6875项,位列榜首。三年来,中轻联每年评选100余项新产品入选《升级与创新消费品指南》;每年鉴定130余项科技成果;每年评出轻工业科技奖励180余项。在今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由中轻联推荐的湖南科力远公司“高性能二次电池关键技术”等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十三五”期间,轻工业以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主体,建设120家重点实验室;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建设120家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形成覆盖轻工全领域的自主创新体系。当前,国际科技舞台围剿与突破、封锁与反制的竞争博弈十分激烈。全国轻工企业,要借鉴科技百强企业经验,加强自主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攻克短板和卡脖子技术,为企业做大做强找到新的更强大的驱动力。 (二)生产制造智能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轻工企业要在智能制造、智慧发展上更下功夫,在综合集成、协同创新上更上水平,大力推动发展模式向智能化转变。近年来,共有74家轻工企业的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其中,北京大豪、曲美家居、晨光生物、伊利、蒙牛、奥康鞋业、天能动力、老板电器、宁波方太、九牧集团、劲牌酒业、泸州老窖、九阳股份、杭州娃哈哈等都是轻工百强企业。要充分发挥轻工百强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轻工行业在单一企业智能制造基础上,全面提升全行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推动我国轻工业向智能制造强国跃升。 (三)经营布局国际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国际化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主要轻工产品的国际对标率接近95%。皮革、家具、五金、造纸、家电等行业的一些企业,在越南、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投资建厂,实现国际化生产经营。海尔、美的、伊利、双汇等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国际并购,成为了更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众多的轻工百强企业成为国际化的先行者。要大力扶持优秀轻工产业集群,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要引导轻工企业面向全球布局,让产品和产能更多走出去,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做大做强自身。 (四)品牌建设高端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是顺应消费升级、释放国内市场巨大潜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轻工企业要做品牌建设的主力军。据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组织的评价,茅台品牌价值2996亿元,格力品牌价值1040亿元,娃哈哈品牌价值478亿元,福建恒安品牌价值443亿元,泸州老窖品牌426亿元,农夫山泉品牌202亿元。许多轻工百强企业成为品牌建设的典范。要引导轻工企业,积极落实国家“三品”行动计划,以质量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质量品牌满足消费升级和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加强品牌培育,发展高端品牌,维护品牌美誉度,赋予品牌新内涵,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快速转变。 (五)协会服务职业化,做大做强轻工企业。企业是行业协会的立会之本、办会之根、强会之源、兴会之基。行业协会要加强党建引领,优化人才队伍,提高服务水平。要深入调查研究,说清行业情况,反映企业诉求。要在科技创新、标准品牌、检测认证、国际交流等方面为企业做好服务,要重点扶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龙头企业,引领企业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要抓住改革机遇,打造一支职业化团队,走市场化、专业化道路,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做大做强轻工企业贡献协会力量。 同志们!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走过70年光辉历程的中国轻工业,经历了一代又一代轻工人的不懈奋斗,为人民美好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的轻工业正在经历从“有没有、好不好”向“强不强”的历史性跃升。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轻工强国,为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努力奋进、再创辉煌![详情]

工信部王江平:轻工企业要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工信部王江平:轻工企业要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并演讲。 在提到攻坚克难稳外贸时,王江平表示,面对单边主义的阻挠,轻工企业要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加强国内企业之间工业的协同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巩固现有的市场,不断拓展新兴市场、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工信部鼓励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完善国际营销网络,推动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出口,鼓励轻工业发挥产能优势、积极的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培育轻工业出口新的增长点。 以下为演讲摘编: 王江平: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这里举办以“加强科技创新 缔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非常有意义。在此,我代表工业与信息化部向入围2019年度中国轻工业百企业表示热烈祝贺。 轻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改革开分以来在满足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轻工业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有效供给水平、化解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给轻工业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正处在发展阶段转变、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轻工业来说压力不断的增大。我们面临产业重构,拓展新市场的迫切需要,传统增长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转变方式、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轻工业行业门类众多,产品涉及面广,与人民美好生活要求息息相关,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面对新时代、新目标和新要求,轻工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的途径,努力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转变。 一是要增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轻工业创新体系的建设。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攻克一批关键的共性技术,加快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我们鼓励行业间的技术成果共享与产业化的应用,支持地方在特色和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的水平,支持带动作用强的省级创新中心,积极的创建国家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是技术深入实施“三品”战略。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是指导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贯彻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升级和创新产品不断的涌现,2017年和2018年由轻工联评价并向社会公告了四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共评选了121个升级产品,146个创新产品,应该说实施三品战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全行业要持续的深入推进,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提高品质来促进有效供给的提升、以创品牌来树立我们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是积极推动智能化的发展,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轻工业综合集成应用。工信部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以来,轻工业行业已经有35家企业被评为试点和示范企业。下一步我们要在基础条件较好的行业技术的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加快智能制造软硬件产品的应用以产业化,推进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集成应用和示范,推进一批工业互联网轻工行业的平台,加快典型经验的交流和推广、加强智能制造的标准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围绕智能产品的标准制定、产品生产、系统集成和规模应用等领域统筹的推进智能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 四是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源头削减污染物为切入点,不断的革新传统生产工艺和装备。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实用的清洁生产工艺、实现升级改造,加大轻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改造的力度。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强化重点行业废水、废气的末端治理,对污染实施升级改造,采用成熟先进的治污技术、实现污染物的持续稳定削减,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建立和推动用水定额管理的制度,提高废水和污水处理的循环利用。 五是要攻坚克难稳外贸。面对单边主义的阻挠,我们要积极的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加强国内企业之间工业的协同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巩固现有的市场,不断拓展新兴市场、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鼓励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完善国际营销网络,推动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出口,鼓励轻工业发挥产能优势、积极的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培育轻工业出口新的增长点。 同志们、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远的任务,还有很多坡要爬、坎要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轻工业是我国高度市场化的行业,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今年是建国70周年,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全方位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轻工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工作顺利、谢谢。[详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主持论坛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主持论坛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19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出席并主持论坛。 [详情]

往届回顾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