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皮海洲
对于新股高价发行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对发行制度进行完善,比如,目前的新股发行询价,不能一味地引导询价机构报高价,这个问题显然需要从制度上加以解决。
伴随着A股的持续低迷,新股破发潮仍然在A股市场上蔓延。4月12日,A股有3只新股上市,结果3只新股在上市首日均告破发。其中,N唯捷当天下跌36.04%,中一签新股亏损1.2万元。N海创当天跌幅29.87%,若以中一签500股来计算,亏损额达6410元。 只有N瑞德飘红,涨幅5%,但该股在开盘时就已破发。
面对新股破发潮涌,要不要放缓新股发行节奏,也就成了不少投资者关心的一个问题。毕竟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一旦新股出现破发,投资者总会呼吁管理层放缓新股发行节奏,而恰逢股市低迷之时,投资者甚至还会呼吁管理层暂停新股发行来救市。很多时候,投资者的这些呼声也是被管理层听到了接受了。于是,每当新股破发的时候,市场总是对管理层放缓新股发行充满了期待,这实际上也成了部分投资者的一种习惯性思维。
不过,投资者的这个习惯性思维有必要改变改变了。毕竟A股的“世道”已经变了。因为新股发行已经是一种市场化发行,其中科创板与创业板的新股发行甚至还是注册制,新股从发行到上市,实行的都是市场化的做法,一切由市场说了算。因此继续采取管理层人为调控新股发行节奏的做法,已经不适合了。
而且以前之所以可以采取人为调控的方式来放缓新股发行的节奏,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新股发行的市盈率都被控制在了23倍以内,就新股发行的市盈率而论,基本上还是合理的。因为发行市盈率被人为控制了,因此,人为调节新股发行节奏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如今采取的是市场化的发股方式,所以新股发行节奏也应该是由市场来说了算。因此,面对当下新股大面积破发,新股发行节奏要不要放缓?这个问题并不适合由管理层来作答,而是应由市场来作答,我们要相信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与对错误的修正能力。
虽然目前新股大面积破发,但显而易见的是,目前的新股发行仍然供不应求,投资者打新中签仍然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为满足投资者打新的需要,新股发行节奏显然是不应该放缓的。进一步来说,如果投资者因为投资亏损而不打新了,新股发行节奏自然而然也就会放缓了。
并且从市场调节的角度来看,新股之所以破发,主要是与两方面的原因有关。其一,是与新股发行价格高企有关。毕竟目前科创板与创业板的新股发行都已经取消了23倍市盈率的限制,很多新股发行的市盈率都远远超过了23倍市盈率的水平,新股发行市盈率少则30倍、40倍,多则70倍、80倍,甚至超过百倍市盈率的也不少见。新股发行市盈率高企,大大透支了二级市场的炒作空间,因此,新股上市破发在所难免。其二是新股发行上市节奏太快,以至在二级市场上的新股上市供过于求。
但总体来说,目前新股破发,主要还是由第一个原因造成,即新股发行价格太高了,与新股发行节奏关系并不是太大。所以,尽管目前新股大面积破发,但无需管理层伸出调控之手来放缓新股发行节奏。如果真的人为放缓新股发行节奏,这其实并没有做到对症下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股破发的问题。
而对于新股高价发行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对发行制度进行完善,比如,目前的新股发行询价,不能一味地引导询价机构报高价,这个问题显然需要从制度上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就是由市场来进行修正。既然发行价高了导致新股上市破发,投资者不仅不盈利,相反还要亏损,那么投资者就可以放弃打新。放弃打新的投资者多了,新股发行失败了,新股发行的价格自然就会下调。
何况通过这种市场自发调节、自我修正的方式,还可以让投资者走向成熟。毕竟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亏损是最好的投资者教育方式,也是投资者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相反,面对新股破发,总是寄希望于监管之手来进行调控,这其实并不利于投资者的成长,并不利于投资者走向成熟。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二十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责任编辑:陈悠然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